CN101562904A -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62904A CN101562904A CNA2008101042186A CN200810104218A CN101562904A CN 101562904 A CN101562904 A CN 101562904A CN A2008101042186 A CNA2008101042186 A CN A2008101042186A CN 200810104218 A CN200810104218 A CN 200810104218A CN 101562904 A CN101562904 A CN 1015629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
- mimo
- capacity
- cqi
- mo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包括: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CQI;根据该CQI计算得出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比较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确定其中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并在当前模式为MIMO其他模式的时候,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装置。本发明不需复杂的计算过程,不需要额外的反馈信道,另外,不需要门限值的比较操作,因此信道环境无关,可以应用于各种变化的信道环境,并且无需预先进行仿真或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MIMO(Multpleinput Mult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MIMO(Multple input Mult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多根天线进行发送和接收,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和容量。
一般对应于固定的应用场所,基站发送端会采用固定的MIMO模式,常见的模式有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空分复用)、STBC(SpacetimeBlock Codes,空时分组码)和BF(Beamforming,波束赋形)等几种。其中,SDM模式适用于信道相关性小、角度扩展大的场景,能同时发送几个不相关的数据流,从而提高容量;STBC模式和BF模式是用于信道相关性大、角度扩展小的场景,仅能同时发送一个数据流,但能保证接收端的SNR(信噪比)。
由于终端的移动、信道状况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由于终端位置的改变,信道状况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因此,如果采用固定的MIMO模式将不能适用于场景的变化。通过自适应多天线技术,对发送端模式进行自适应切换是解决该问题的比较好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对应不同的信道状况采用不同的发送模式。
具体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接收端向发射端反馈信道质量信息,发射端依据该信道质量信息,按照一定的准则选择最合适的MIMO模式来发射数据。例如,在信噪比比较低的时候,选择BF模式,信噪比比较高时,选择SDM模式。
现有的MIMO模式切换方法一般以欧拉距离、Demmel条件数、接收端口SNR、平均有效容量作为信道质量信息,由接收端反馈给接收端,接收端根据该信道质量信息选择合适的MIMO模式发射数据。
下面介绍几种现有的方案:
1、最大最小欧拉距离准则
if. then MIMO_mode=SDM;
else MIMO_mode=BF;其中dmin R为接收端空时/频编码的最小欧拉距离。
也就是说,比较SDM模式和BF模式下的最小欧拉距离,BF模式下最小欧拉距离小于SDM模式下最小欧拉距离时,采用SDM模式进行数据发射,否则,采用BF模式进行数据发射。
2、Demmel条件数准则
if. then MIMO_mode=SDM;
else MIMO_mode=BF;
其中κD为Demmel条件数,dmin T为发射端的空时/频编码的最小欧拉距离。
也就是说,BF模式与SDM模式下发射端的空时/频编码的最小欧拉距离的比值小于预设的Demmel条件数时,采用SDM模式进行数据发射,否则,采用BF模式进行数据发射。
3、接口端口SNR准则
if or ,MIMO mode=SDM;
if or ,MIMO mode=BF;
其中SNRBF effect.、SNRSDM effect、SNReffect,cross分别为BF模式下的接收端口有效SNR,SDM模式下的接收端口有效SNR和切换点测得的接收端口有效SNR门限值。
也就是说,BF模式或者SDM模式下的接收端口有效SNR大于接收端口有效SNR门限值时,采用SDM模式进行数据发射;BF模式或者SDM模式下的接收端口有效SNR小于接收端口有效SNR门限值时,采用BF模式进行数据发射。
4、信道容量准则
利用BF模式和SDM模式吞吐量相等时的SNR作EESM(ExponentialEffective SINR Mapping,指数有效SINR映射)映射得到的有效信噪比SNRi effective,分别统计SDM模式、BF模式下的容量均值:
通过对多个块进行平均得到两个切换门限CE sdm,class和CE BF,class,根据接收端得到的两种模式瞬时容量值可以有如下切换方法:
if or. MIMO_mode=SDM;
else MIMO_mode=BF;
也就是说,SDM模式或者BF下接收端得到的瞬时容量值大于对应的切换门限时,采用SDM模式进行数据发射;否则,采用BF模式进行数据发射。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上述方案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的方案1和2所采用的信道信息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如果在短期内要得到准确的值,计算的复杂度会非常高。
方案3和4虽然能够实时对MIMO模式进行切换,而且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但是都需要预先得到两种模式切换临界点时的SNR,并通过仿真或者测量得到某些参数(如容量、接收端口SNR)作为比较门限值。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下,这些参数都不相同,因此需要随环境不断改变,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在不同环境下需要随环境改变参数,并由此带来的灵活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根据该CQI计算得出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比较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确定其中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并在当前模式为MIMO其他模式的时候,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
优选的,还包括:
如果当前模式为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则维持当前模式不变。
优选的,所述用于比较的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为预设周期内的平均容量。
优选的,按照以下步骤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CQI:
获取包含导频的上行数据;
根据该导频估计得到上行信道估计结果,并依据信道对称性估计下行信道;
利用下行信道估计结果和各种模式下的预编码矢量对各种模式下的有效信道进行估计,依据所述有效信道估计结果及上行的噪声干扰,通过确定对应的CQI。
优选的,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由以下方式实现:
对应各种MIMO模式,在下行数据中插入导频,进行预编码后发送;
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根据其中的导频对下行有效信道进行估计,并依据该下行有效信道估计结果计算CQI,并反馈;
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
优选的,所述MIMO模式包含空分复用SDM模式或波束赋形BF模式。
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
容量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各MIMO模式对应的CQI,根据该CQI计算得出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比较单元,比较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确定单元,根据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确定各MIMO模式中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
第一处理单元,在判断出当前模式不是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时,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
优选的,所述用于比较的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为预设周期内的平均容量。
优选的,所述CQI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包含导频的上行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导频估计得到上行信道估计结果,并依据信道对称性估计下行信道;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利用下行信道估计结果和各种模式下的预编码矢量对各种模式下的有效信道进行估计,依据所述有效信道估计结果及上行的噪声干扰,通过确定对应的CQI。
优选的,所述CQI确定单元包括: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对应各种MIMO模式,在下行数据中插入导频,进行预编码后发送;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根据其中的导频对下行有效信道进行估计,并依据该下行有效信道估计结果计算CQI,并反馈;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1、将容量作为比较准则,由于不同模式的香农容量值可以通过CQI估计计算得出,不需复杂的计算过程。
2、发送端进行模式切换只需要知道下行真实信道情况,而真实信道是TDD系统进行闭环预编码本就必须知道的信息,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反馈信道;
3、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门限值的比较操作,因此信道环境无关,可以应用于各种变化的信道环境,并且无需预先进行仿真或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各MIMO模式的CQI的流程图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各MIMO模式的CQI的流程图2;
图4为AS=15时的BF模式和SDM模式的吞吐量曲线图;
图5为AS=8时的BF模式和SDM模式的吞吐量曲线图;
图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模式切换后的结果示意图1;
图7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模式切换后的结果示意图2;
图8为可用于实现上述一些方法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装置中CQI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1;
图10为图8所示装置中CQI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环境的变化,需要进行重新确定某些参数作为比较门限,从而带来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该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各MIMO模式的CQI。
步骤S102、根据香农公式计算得出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步骤S103、对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进行比较,确定其中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
步骤S104、判断当前模式是否为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若是,进入步骤S105;否则,进入步骤S106;
步骤S105、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
步骤S106、保持当前模式。
假设存在两种MIMO模式:BF模式和SDM模式,则模式切换的过程如下:
首先,发送端(基站)分别确定BF模式和SDM模式的CQI。
假设BF模式的CQI为:SNRBF effective;SDM模式的CQI为:SNRSDM,i effective。
其次,根据香农公式计算得到相应的容量。
然后,比较两种模式的容量大小,确定其中容量较大的模式为当前MIMO模式:
if.CSDM>CBF,then MIMO_mode=SDM;
else MIMO_mode=BF;
也就是说,当SDM模式对应的容量大于BF模式对应的容量时,如果发送端当前模式为BF模式,则将SDM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如果发送端当前模式为SDM模式,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同样的,当SDM模式对应的容量小于BF模式对应的容量时,如果发送端当前模式为BF模式,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如果发送端当前模式为SDM模式,则将BF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各MIMO模式的CQI的方式可以由图2所示流程实现,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01、终端(接收端)在上行数据中插入公共导频。
步骤S202、基站接收该上行数据后,根据其中的公共导频对上行信道进行估计。
步骤S203、根据对上行信道的估计结果,依据信道对称性估计下行信道。
基站根据对尚兴信道的估计结果,利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信道对称性近似估计完整下行信道,得出信道估计结果H。
步骤S204、利用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结果H和各模式的预编码矢量Fi对各模式下的有效信道进行估计。
假设该有效信道估计结果为Hi eff,则
步骤S205、利用该有效信道估计结果估计出不同模式的CQI。
基站根据上行的噪声干扰和所述有效信道Hi eff,通过EESM映射得到的不同模式的有效信噪比SNRi effective,例如SDM模式的有效信噪比为SNRSDM,i effective,BF模式的有效信噪比为SNRBF effective。
确定各MIMO模式的CQI的方式还可以由图3所示流程实现,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301、对应各种MIMO模式,基站在下行数据中插入专用导频,进行预编码后发送。
步骤S302、终端根据其中的专用导频对下行有效信道进行估计。
具体方法与上述步骤S204相同。
步骤S303、终端依据该下行有效信道估计结果计算CQI后反馈。
计算的方式与上述步骤S205相同。
步骤S304、基站根据终端反馈信息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MIMO模式的切换可以是快切换,也可以是慢切换。
如果采用快切换方式,则可在每发送一个数据块时都进行容量的计算和比较,也就是说,每次都需要执行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6。此方式能够保证每次数据发送都采用最合适的MIMO模式进行,但是加重了系统负担。
如果采用慢切换方式,则在可以计算预设周期内容量的平均值,并根据该容量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进行MIMO模式切换。此方式可以减小系统负担,另外,所述预设周期可以根据网络实际运行情况或者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具有灵活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将容量作为比较准则,由于不同模式的香农容量值可以通过CQI估计计算得出,不需复杂的计算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之所以将容量作为比较准则,是因为根据容量作为比较准则进行模式切换得到的系统吞吐量较高。
下面以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一个8×2天线阵列在URBANMACRO环境中采用不同角度扩展(AS)得到的BF模式和SDM模式的吞吐量曲线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4为AS=15时的BF模式和SDM模式的吞吐量曲线图,图5为AS=8时的BF模式和SDM模式的吞吐量曲线图。
图中,横坐标为SNR,纵坐标为吞吐量,A为SDM模式的吞吐量曲线,B为BF模式的吞吐量曲线。
其进行切换之后的曲线分别如图6和图7中的C所示。
可以看出,通过容量比较准则的模式切换,得到的系统吞吐量在任意SNR下都高于单一模式的吞吐量,而且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中都能得到理想的模式切换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适用于8×2 MIMO下SDM与BF之间的切换。只要CQI估计准确,得到的不同模式的容量值较为准确,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天线配置下,任意MIMO模式之间的切换,比如STBC和SDM之间的切换。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上行发射天线较少,此切换方案主要适用于下行。如果今后上行也使用多天线,同样可以利用此方案进行模式切换。
2、发送端进行模式切换只需要知道下行真实信道情况,而真实信道是TDD系统进行闭环预编码本就必须知道的信息,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反馈信道;
3、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门限值的比较操作,因此信道环境无关,可以应用于各种变化的信道环境,并且无需预先进行仿真或测量。
图8示出了可用于实现上述一些方法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CQI确定单元100、容量计算单元200、比较单元300、确定单元400和第一处理单元500。
其中:
所述CQI确定单元100用于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CQI。
所述容量计算单元200用于获取所述CQI确定单元100的确定的各MIMO模式对应的CQI,根据香农公式计算得出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所述比较单元300用于获取所述容量计算单元200的计算结果,比较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所述确定单元400用于根据所述比较单元300的比较结果,确定各MIMO模式中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500用于在判断出当前模式不是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时,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在判断出当前模式是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时,保持当前模式。
假设存在两种MIMO模式:BF模式和SDM模式。
首先,由所述CQI确定单元100分别确定BF模式和SDM模式的CQI。假设BF模式的CQI为:SNRBF effective;SDM模式的CQI为:SNRSDM,i effective。
其次,由容量计算单元200根据香农公式计算得到相应的容量。
确定单元400获取上述结果,比较两种模式的容量大小,确定其中容量较大的模式。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500用于在判断出当前模式不是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时,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在判断出当前模式是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时,保持当前模式。也就是说,当SDM模式对应的容量大于BF模式对应的容量时,如果基站当前模式为BF模式,则将SDM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如果基站当前模式为SDM模式,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同样的,当SDM模式对应的容量小于BF模式对应的容量时,如果基站当前模式为BF模式,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如果基站当前模式为SDM模式,则将BF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确定单元400依据的容量可以为某次发送数据时计算得出的容量,也可以是预设周期内的平均容量。具体是什么可以根据网络实际运行情况或者用户需求而定。
图9示出了装置中CQI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1。
所述CQI确定单元1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11、第二处理单元112和第三处理单元113。
终端在上行数据中插入公共导频,所述第一获取单元111用于获取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12利用TDD系统中信道对称性近似估计完整下行信道,得出信道估计结果H。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113利用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结果H和各模式的预编码矢量Fi得到各模式下的有效信道,假设该有效信道为Hi eff,则 根据上行的噪声干扰和所述有效信道Hi eff,通过EESM映射得到的不同模式的有效信噪比SNRi effective,例如SDM模式的有效信噪比为SNRSDM,i effective,BF模式的有效信噪比为SNRBF effective。
图10示出了装置中CQI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2。
所述CQI确定单元100包括:第四处理单元114和第五处理单元115。
所述第四处理单元114用于对应各种MIMO模式,在下行数据中插入专用导频,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终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根据其中的专用导频对下行有效信道进行估计,并依据该下行有效信道估计结果计算CQI,并反馈。
所述第五处理单元115用于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直接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
具有上述装置的基站设备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该基站设备与现有基站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上述装置。
另外,具有该装置的通信系统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该该系统包括网络和终端侧,终端侧包含有多个UE,网络侧包含多个基站设备,各基站设备包含上述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工艺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信息、消息和信号。例如,上述说明中提到过的消息、信息都可以表示为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以上任意组合。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应能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根据该CQI计算得出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比较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确定其中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并在当前模式为MIMO其他模式的时候,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当前模式为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则维持当前模式不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比较的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为预设周期内的平均容量。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CQI:
获取包含导频的上行数据;
根据该导频估计得到上行信道估计结果,并依据信道对称性估计下行信道;
利用下行信道估计结果和各种模式下的预编码矢量对各种模式下的有效信道进行估计,依据所述有效信道的估计结果及上行的噪声干扰,通过确定对应的CQI。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由以下方式实现:
对应各种MIMO模式,在下行数据中插入导频,进行预编码后发送;
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根据其中的导频对下行有效信道进行估计,依据该下行有效信道估计结果计算CQI,并反馈;
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IMO模式包含空分复用SDM模式或波束赋形BF模式。
7、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道质量指示CQI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不同的MIMO模式的信道质量指示;
容量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各MIMO模式对应的CQI,根据该CQI计算得出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比较单元,比较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
确定单元,根据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确定各MIMO模式中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
第一处理单元,在判断出当前模式不是所述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时,将该容量最大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比较的各MIMO模式对应的容量为预设周期内的平均容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QI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包含导频的上行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导频估计得到上行信道估计结果,并依据信道对称性估计下行信道;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利用下行信道估计结果和各种模式下的预编码矢量对各种模式下的有效信道进行估计,依据所述有效信道估计结果及上行的噪声干扰,通过确定对应的CQI。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QI确定单元包括: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对应各种MIMO模式,在下行数据中插入导频,进行预编码后发送;接收端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根据其中的导频对下行有效信道进行估计,依据该下行有效信道估计结果计算CQI,并反馈;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确定不同MIMO模式的CQI。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042186A CN101562904A (zh) | 2008-04-16 | 2008-04-16 |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042186A CN101562904A (zh) | 2008-04-16 | 2008-04-16 |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62904A true CN101562904A (zh) | 2009-10-21 |
Family
ID=41221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042186A Pending CN101562904A (zh) | 2008-04-16 | 2008-04-16 |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62904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4159A (zh) * | 2010-05-26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WO2012119457A1 (zh) * | 2011-03-07 | 2012-09-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imo模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711196A (zh) * | 2012-06-14 | 2012-10-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在lte系统中传输模式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US9083406B2 (en) | 2011-11-30 | 2015-07-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06888041A (zh) * | 2015-12-14 | 2017-06-23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波束赋形的空分多址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WO2018027804A1 (en) * | 2016-08-11 | 2018-02-1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fied csi feedback framework for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
-
2008
- 2008-04-16 CN CNA2008101042186A patent/CN10156290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4159A (zh) * | 2010-05-26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WO2011147186A1 (zh) * | 2010-05-26 | 2011-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US8768328B2 (en) | 2010-05-26 | 2014-07-01 | Zte Corporation |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ode |
WO2012119457A1 (zh) * | 2011-03-07 | 2012-09-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imo模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685908A (zh) * | 2011-03-07 | 2012-09-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imo模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685908B (zh) * | 2011-03-07 | 2014-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imo模式配置方法及装置 |
US9083406B2 (en) | 2011-11-30 | 2015-07-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02711196A (zh) * | 2012-06-14 | 2012-10-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在lte系统中传输模式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711196B (zh) * | 2012-06-14 | 2015-05-2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在lte系统中传输模式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888041A (zh) * | 2015-12-14 | 2017-06-23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波束赋形的空分多址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WO2018027804A1 (en) * | 2016-08-11 | 2018-02-1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nified csi feedback framework for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17159B2 (en) | Beam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 |
KR102088529B1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훈련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1751995B1 (ko) |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공간 채널 공분산(spatial channelcovariance)를 이용하여 피드백 오버헤드를 최소화 하는 방법 | |
US907129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MO-based multiple base station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 |
KR102383100B1 (ko) | 적응적인 빔포밍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 |
EP2571316A1 (en) |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ed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 |
EP2932622B1 (en) | Antenna reconfiguration for mimo communications when multiplicative noise limited | |
EP2248276B1 (en) | Precoding for multiple antennas | |
KR20170003921A (ko) | Mu-mimo 레이트 적응 알고리즘에 대한 업데이트들 | |
CN104904134A (zh) | 用于天线模式操控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 |
CN103986558B (zh) | 一种蜂窝移动通信d2d系统中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 |
US10735853B2 (en) | Stochastic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MIMO scheme in MIMO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932621A1 (en) | Transmission power distribution for mimo communications when multiplicative noise limited | |
JP5069579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5450332B (zh) | 一种三维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 |
KR102293045B1 (ko) | Mimo 기반 빔포밍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1562904A (zh) |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
WO2017073711A1 (ja) | 無線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US20120140842A1 (en) | Signaling to protect advanced receiver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 |
US20230299821A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9478972B (zh) | 切换状态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KR101379208B1 (ko) |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 |
CN202435416U (zh)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模式切换装置 | |
CN101577575A (zh) | 实现多天线模式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404806B (zh)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