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5744A - 电动锁构造 - Google Patents
电动锁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55744A CN101555744A CNA2008100893237A CN200810089323A CN101555744A CN 101555744 A CN101555744 A CN 101555744A CN A2008100893237 A CNA2008100893237 A CN A2008100893237A CN 200810089323 A CN200810089323 A CN 200810089323A CN 101555744 A CN101555744 A CN 1015557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gear
- pushing block
- electric
- tumbler
- lock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动锁构造,其包含一壳体、一电控机构以及一手控件。该壳体具有一底座及一容置槽,电控机构是设置于壳体的容置槽,且电控机构是包含有一离合齿轮、一让位组件、一转动件以及一可驱动离合齿轮的马达,离合齿轮是具有一朝向该转动件的第一侧、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及至少一设于该第一侧的推块,让位组件是抵接离合齿轮的第二侧,转动件是具有至少一对应该推块的受推块,且离合齿轮的推块是可推动转动件的受推块,手控件是具有一旋钮及一连接于旋钮的转杆,转杆是贯穿壳体的底座且一端连接于电控机构的转动件。本发明的离合齿轮与转动件及让位组件之间的连动具有极佳的协调性,因此,可大幅提高电控及手控操作上的顺畅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电控及手控开闭锁的电动锁构造。
背景技术
一般电动锁为了能够同时以电控及手控方式进行开闭锁,其结构设计上大都是利用离合机构来分离或衔接电控与手控的动力,如我国公告专利第479725号所揭示的“电动锁”,但是上述电动锁的离合结构设计不佳,易在电控及手控操作上出现相互干涉或操作不顺的情形,造成使用者很大的不便。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动锁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动锁,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动锁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电动锁构造,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动锁,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动锁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锁构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离合齿轮与转动件及让位组件之间的连动具有极佳的协调性,大幅提高电控及手控操作上的顺畅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锁构造,其是包含一壳体、一电控机构以及一手控件,该壳体是具有一底座及一容置槽,该电控机构是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容置槽,且该电控机构是包含有一离合齿轮、一让位组件、一转动件以及一可驱动该离合齿轮的马达,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朝向该转动件的第一侧、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及至少一设于该第一侧的推块,该让位组件是抵接该离合齿轮的该第二侧,该转动件是具有至少一对应该推块的受推块,且该离合齿轮的该推块是可推动该转动件的该受推块,该手控件是具有一旋钮及一连接于该旋钮的转杆,该转杆是贯穿该壳体的该底座且一端连接于该电控机构的该转动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离合齿轮的该第一侧是凹设有一凹槽,该推块是设于该凹槽中。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凹槽是具有一底面,该推块是凸设于该凹槽的该底面。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设置于该凹槽中,而该推块是形成于该连接板上。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凹槽是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凹设于该底面的嵌槽,该连接板是具有至少一与该推块呈相对设置的凸块,且该连接板的该凸块是卡合于该嵌槽。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让位组件是包含有一活动板及至少一弹性件,该活动板是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活动板的该第一侧部是抵接该离合齿轮的该第二侧,而该弹性件是抵接该活动板的该第二侧部。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壳体的该底座是凸设有至少一定位柱,该弹性件是套设于该定位柱。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活动板是具有至少一穿孔,该底座的该定位柱一端是穿设于该活动板的该穿孔。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转动件是具有一朝向该离合齿轮的第一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受推块是凸设于该第一表面。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电控机构另包含有一第一控制开关及一第二控制开关,该转动件是具有至少一凸设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突出块及至少一凸设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二突出块,该第一突出块是对应该第一控制开关,而该第二突出块是对应该第二控制开关。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壳体,其是具有一底座及一容置槽;一电控机构,是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容置槽,其包含有一离合齿轮、一转动件以及一可驱动该离合齿轮的马达,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朝向该转动件的第一侧、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一凹设于该第一侧的凹槽以及至少一设于该凹槽中的推块,该转动件是具有至少一对应该推块的受推块,且该离合齿轮的该推块是可推动该转动件的该受推块;以及一手控件,其是具有一旋钮及一连接于该旋钮的转杆,该转杆是贯穿该壳体的该底座且一端连接于该电控机构的该转动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凹槽是具有一底面,该推块是凸设于该凹槽的该底面。
前述的电动锁构造,其中所述的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设置于该凹槽中,而该推块是形成于该连接板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动锁构造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可大幅提高电控及手控操作上的顺畅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离合齿轮与转动件及让位组件之间的连动具有极佳的协调性,因此,可大幅提高电控及手控操作上的顺畅性。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动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电动锁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电动锁构造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转动件、离合齿轮及活动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电动锁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图5A至图5C是该电动锁构造以手控方式进行闭锁的作动示意图。
图6A至图6E是该电动锁构造以电控方式进行闭锁的作动示意图。
图7A至图7E是该电动锁构造以电控方式进行闭锁的动作局部剖视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一种电动锁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电动锁构造的立体组合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转动件、离合齿轮及活动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电动锁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一种电动锁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电动锁构造的立体组合图。
图14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转动件、离合齿轮及活动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15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电动锁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10:壳体 11:底座
111:定位柱 12:容置槽
20:电控机构 21:电路基板
211:第一控制开关 212:第二控制开关
22:离合齿轮 221:第一侧
222:第二侧 223:推块
224:凸部 225:凹槽
225a:底面 225b:嵌槽
226:连接板 226a:凸块
23:转动件 23a:第一表面
23b:第二表面 231:受推块
232:第一突出块 233:第二突出块
234:中心轴孔 24:让位组件
241:活动板 241a:第一侧部
241b:第二侧部 241c:轴管部
241d:穿孔 242:弹性件
25:马达 26:蜗轮
27:双层齿轮 271:下层齿轮
272:上层齿轮 28:固定板
281:轴孔 30:手控件
31:旋钮 32:转杆
40:电池组 50:转动行程
D: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动锁构造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电动锁构造是包含一壳体10、一电控机构20、一手控件30以及一电池组40,该壳体10是具有一底座11及一容置槽12,该电控机构20是设置于该壳体10的该容置槽12,且该电控机构20是包含有一电路基板21、设置于该电路基板21上之一第一控制开关211及一第二控制开关212、一离合齿轮22、一对应该第一控制开关211的转动件23、一让位组件24、一可驱动该离合齿轮22的马达25、一装设于该马达25上的蜗轮26以及一双层齿轮2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开关211与该第二控制开关212之间的设置角度是相差90度,该离合齿轮22是具有一朝向该转动件23的第一侧221、一相对于该第一侧221的第二侧222、至少一设于该第一侧221的推块223及一凸设于该第二侧222的凸部224,该凸部224是可为环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侧221是凹设有一凹槽225,该推块223是设于该凹槽225中,又,该凹槽225是具有一底面225a,较佳地,该推块223是凸设于该凹槽225的该底面225a,该转动件23是具有一朝向该离合齿轮22的第一表面23a、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23a的第二表面23b、至少一凸设于该第一表面23a的受推块231、至少一凸设于该第二表面23b的第一突出块232、至少一凸设于该第二表面23b的第二突出块233及一中心轴孔234,在本实施例中,该受推块231是对应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且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是可推动该转动件23的该受推块231,此外,该第一突出块232是对应该第一控制开关211,该第二突出块233是对应该第二控制开关212,其中该第一突出块232及该第二突出块233是可逆时针旋转而分别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或者该第一突出块232及该第二突出块233亦可顺时针旋转而分别作动该第二控制开关212。
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动件23是具有一对第一突出块232及一对第二突出块233,其中各该第一突出块232是可对应该第一控制开关211,各该第二突出块233是可对应该第二控制开关212,因此该转动件23是可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并以该第一突出块232或该第二突出块233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或该第二控制开关212。
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让位组件24是抵接该离合齿轮22的该第二侧222,且该让位组件24是包含有一活动板241及一弹性件242,该活动板241是具有一第一侧部241a、一相对于该第一侧部241a的第二侧部241b及一凸设于该第一侧部241a的轴管部241c。
请参阅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动板241的该第一侧部241a是抵接该离合齿轮22的该第二侧222,且较佳地,该离合齿轮22的该凸部224是嵌入该活动板241的该轴管部241c,该弹性件242是抵接该活动板241的该第二侧部241b,较佳地,该壳体10的该底座11是凸设有至少一定位柱111,该弹性件242是可套设于该定位柱111且一端抵接该底座1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动板241是具有至少一穿孔241d,该弹性件242是对应该穿孔241d,且该定位柱111一端是可穿设于该活动板241的该穿孔241d。
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该马达25是电性连接该电路基板21,而该双层齿轮27是枢设于该底座11,且该双层齿轮27是具有一下层齿轮271及一形成于该下层齿轮271上的上层齿轮272,在本实施例中,该下层齿轮271是与该蜗轮26啮合,而该上层齿轮272是与该离合齿轮22啮合。
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手控件30是具有一旋钮31及一连接于该旋钮31的转杆32,该转杆32是贯穿该壳体10的该底座11且一端连接于该电控机构20的该转动件23,较佳地,该转杆32一端是嵌设于该转动件23的该中心轴孔234,该电池组40是设置于该壳体10的该容置槽12,且该电池组40是电性连接该电路基板21。
请参阅图5A至图5C所示,其是关于该电动锁构造以手控方式进行闭锁的作动方式。
请参阅图5A所示,其是为该电动锁构造处于开锁状态时各部件的位置示意图,其中该转动件23的该第一突出块232是对应该第一控制开关211,而该第二突出块233是对应该第二控制开关212,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动锁构造的闭锁旋转方向是为逆时针方向,而该第一控制开关211是被指定为闭锁开关,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电动锁构造的闭锁旋转方向亦可设计为顺时针方向,而该第二控制开关212是被指定为闭锁开关;
请参阅图5B所示,逆时针转动该手控件30,此时,该转杆32是会带动该转动件23转动,以使该转动件23的该第一突出块232先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手控件30是会与一锁心构造(图未绘出)连动,因此,在设计上是限制该手控件30的旋转角度为90度;
请参阅图5C,当该手控件30逆时针转动90度后,该转动件23的该第二突出块233是会再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以使该电动锁构造转换成闭锁状态。同理,如要以手控方式让该电动锁构造转换成开锁状态时,只需将该手控件30顺时针转动90度即可。
请参阅图6A至图6E、图7A至图7E所示,其是关于该电动锁构造以电控方式进行闭锁的作动方式。
请参阅图6A、图7A,其是为该电动锁构造处于开锁状态时各部件的位置示意图,其中该转动件23的该第一突出块232是对应该第一控制开关211,而该第二突出块233是对应该第二控制开关212,且该转动件23的该受推块231是定义有一转动行程50,较佳地,该转动行程50是位在一90度扇形区域中,在开锁状态中,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是位在该转动行程50之外,以防止电控及手控两种不同操作方式下相互干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动锁构造的闭锁旋转方向是为逆时针方向,而闭锁开关是为该第一控制开关211,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电动锁构造的闭锁旋转方向亦可设计为顺时针方向,只需将闭锁开关更改为该第二控制开关212即可;
请参阅图6B、图7B所示,当使用者以一遥控器(图未绘出)或一按键组件(图未绘出)驱动该电动锁构造时,该马达25是会启动而驱动该蜗轮26转动,进而带动该双层齿轮27及该离合齿轮22转动,以使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先接触该转动件23的该受推块231,再推动该受推块231使该转动件23转动,此时,该转动件23的该第一突出块232是会先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手控件30是会与一锁心构造(图未绘出)连动,因此,在设计上是限制该手控件30的旋转角度为90度,同样地,与该手控件30的该转杆32连接的该转动件23的旋转角度亦会被限制为90度;
请参阅图6C、图7C,当该转动件23逆时针转动90度后,该第二突出块233是会再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以使该电动锁构造转换成闭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为使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在电控闭锁后能位在该转动行程50之外,在该第二突出块233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之后,该马达25仍会持续地带动该离合齿轮22转动,直到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越过该转动件23的该受推块231。
请参阅图6D、图7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因该转动件23闭锁后是不再转动,使得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欲越过该转动件23的该受推块231时是会受到该受推块231的阻挡,此时,带动该离合齿轮22转动的扭力是会转变成一轴向推力,该轴向推力是会迫使该离合齿轮22朝该底座11的方向移动并推动该让位组件24的该活动板241,而该活动板241移位时是会压缩该弹性件24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让位组件24受压时是可往该底座11移动,因此,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是可藉由该让位组件24的退让而顺利越过该转动件23的该受推块231,其中该推块223及该受推块231是具有弧型接触面。
请参阅图6E、图7E所示,当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越过该转动件23的该受推块231后,该弹性件242是会顶推该活动板241,以使该活动板241及该离合齿轮22复位,且该马达25即会停止运转,此时,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是会位在该转动行程50之外,当欲以手控方式开锁时,该手控件30的作用力是不会受到该离合齿轮22的该推块223的干涉。同理,当以电控方式让该电动锁构造转换成开锁状态时,该马达25是会驱动该离合齿轮22顺时针转动,以带动该转动件23顺时针转动,当该转动件23的该第一突出块232及该第二突出块233分别作动该第一控制开关211一次后,即可转换成开锁状态,由于本发明的该离合齿轮22与该转动件23及该让位组件24之间的连动具有极佳的协调性,因此,可大幅提高电控及手控操作上的顺畅性。
请参阅图8、图9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基本上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处仅在于该电控机构20另包含有一固定板28,该固定板28是设置于该离合齿轮22与该活动板241之间,且该固定板28是具有一轴孔281。
请参阅图10、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动板241的该轴管部241c是嵌设于该固定板28的该轴孔281,且该活动板241的该轴管部241c是抵接该离合齿轮22的该凸部224,此外,因该固定板28于开闭锁过程中是固定不动,为使该离合齿轮22移位时不受该固定板28的阻挡,在本实施例中,该离合齿轮22的该第二侧222与该固定板28之间是设有一间距D,该间距D是可提供该离合齿轮22移位时的空间,而不受该固定板28的阻挡,另,关于本实施例的手控及电控闭锁的动作方式基本上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
请参阅图12、图13所示,其是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基本上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处仅在于该离合齿轮22是具有一连接板226,该连接板226是设置于该凹槽225中,而该推块223是形成于该连接板226上。
请参阅图12、图14、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使该连接板226与该离合齿轮22稳固地结合,该凹槽225是具有至少一凹设于该底面225a的嵌槽225b,而该连接板226是具有至少一与该推块223呈相对设置的凸块226a,该连接板226的该凸块226a是可卡合于该嵌槽225b,以稳固地结合于该离合齿轮22,另,关于本实施例的手控及电控闭锁的动作方式基本上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底座及一容置槽;
一电控机构,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容置槽,其包含有一离合齿轮、一让位组件、一转动件以及一可驱动该离合齿轮的马达,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朝向该转动件的第一侧、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及至少一设于该第一侧的推块,该让位组件是抵接该离合齿轮的该第二侧,该转动件是具有至少一对应该推块的受推块,且该离合齿轮的该推块是可推动该转动件的该受推块;以及
一手控件,其是具有一旋钮及一连接于该旋钮的转杆,该转杆是贯穿该壳体的该底座且一端连接于该电控机构的该转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离合齿轮的该第一侧是凹设有一凹槽,该推块是设于该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凹槽是具有一底面,该推块是凸设于该凹槽的该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设置于该凹槽中,而该推块是形成于该连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凹槽是具有一底面及至少一凹设于该底面的嵌槽,该连接板是具有至少一与该推块呈相对设置的凸块,且该连接板的该凸块是卡合于该嵌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让位组件是包含有一活动板及至少一弹性件,该活动板是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活动板的该第一侧部是抵接该离合齿轮的该第二侧,而该弹性件是抵接该活动板的该第二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壳体的该底座是凸设有至少一定位柱,该弹性件是套设于该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活动板是具有至少一穿孔,该底座的该定位柱一端是穿设于该活动板的该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转动件是具有一朝向该离合齿轮的第一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受推块是凸设于该第一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电控机构另包含有一第一控制开关及一第二控制开关,该转动件是具有至少一凸设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突出块及至少一凸设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二突出块,该第一突出块是对应该第一控制开关,而该第二突出块是对应该第二控制开关。
11、一种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壳体,其是具有一底座及一容置槽;
一电控机构,是设置于该壳体的该容置槽,其包含有一离合齿轮、一转动件以及一可驱动该离合齿轮的马达,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朝向该转动件的第一侧、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一凹设于该第一侧的凹槽以及至少一设于该凹槽中的推块,该转动件是具有至少一对应该推块的受推块,且该离合齿轮的该推块是可推动该转动件的该受推块;以及
一手控件,其是具有一旋钮及一连接于该旋钮的转杆,该转杆是贯穿该壳体的该底座且一端连接于该电控机构的该转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凹槽是具有一底面,该推块是凸设于该凹槽的该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锁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该离合齿轮是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设置于该凹槽中,而该推块是形成于该连接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893237A CN101555744A (zh) | 2008-04-10 | 2008-04-10 | 电动锁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893237A CN101555744A (zh) | 2008-04-10 | 2008-04-10 | 电动锁构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55744A true CN101555744A (zh) | 2009-10-14 |
Family
ID=4117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893237A Pending CN101555744A (zh) | 2008-04-10 | 2008-04-10 | 电动锁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5574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1274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CN108798236A (zh) * | 2017-05-04 | 2018-11-13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
2008
- 2008-04-10 CN CNA2008100893237A patent/CN10155574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71274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CN108071274B (zh) * | 2016-11-14 | 2019-11-05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CN108798236A (zh) * | 2017-05-04 | 2018-11-13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US10385588B2 (en) | 2017-05-04 | 2019-08-20 |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 Electric lock and clutch mechanism thereof |
CN108798236B (zh) * | 2017-05-04 | 2019-11-05 |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1284B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防盗锁锁体 | |
CN107208434B (zh) | 齿轮总成及包括该齿轮总成的门装机构 | |
CN101336329B (zh) | 用于锁定机构的复位弹簧组件 | |
AU2011283430B2 (en) | Electronic door lock device for connecting clutch easily | |
CN2932595Y (zh) | 一种双电源转换操作装置 | |
CN102102467A (zh) | 一种电动锁芯 | |
CN205935936U (zh) | 电子锁面板的离合器模块 | |
CN101555744A (zh) | 电动锁构造 | |
CN201991330U (zh) | 一种电动锁芯 | |
CN101555743A (zh) | 电控锁构造 | |
CN111042662A (zh) | 一种用于电动锁体的机电分离式柔性传动结构 | |
CN106049991A (zh) | 电子锁面板的离合器模块 | |
CN201730416U (zh) | 电动锁 | |
CN201401061Y (zh) | 电控锁组合构造 | |
CN212027446U (zh) | 一种锁用拨叉的离合控制机构及其防盗锁 | |
CN108086802A (zh) | 一种电子锁前置一体式超薄离合器总成 | |
CN212201635U (zh) | 一种u形锁 | |
CN203334830U (zh) | 一种易于换向的逃生锁 | |
CN102071839B (zh) | 一种电机锁 | |
CN101839086A (zh) | 直捷式执手板 | |
CN201738730U (zh) | 锁的拨套结构 | |
CN101936101A (zh) | 全功能直捷锁 | |
CN101936102A (zh) | 多功能直捷锁 | |
CN207960207U (zh) | 一种防盗门内置的减速电机 | |
CN201158997Y (zh) | 结合于箱体的锁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