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546155B - 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6155B
CN101546155B CN2008101742840A CN200810174284A CN101546155B CN 101546155 B CN101546155 B CN 101546155B CN 2008101742840 A CN2008101742840 A CN 2008101742840A CN 200810174284 A CN200810174284 A CN 200810174284A CN 101546155 B CN101546155 B CN 101546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liquid material
area
frame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42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6155A (zh
Inventor
小池尚己
岩本和典
井上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6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6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6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6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减少调色剂从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泄漏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该方法在从喷嘴喷出液状材料的同时,向去除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去除部件、和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且支撑显影剂去除部件的支撑部件涂敷液状材料,该方法具有:第1涂敷过程,跨越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对第1区域涂敷液状材料,该第1区域是将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框体上时,与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第2涂敷过程,跨越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对第2区域涂敷液状材料,该第2区域是与位于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Description

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具有台阶的部件固定到其他部件上时,涂敷到该台阶上的液状材料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清洁刮板刮落由电子照相方法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残留物来为接下来的图像形成工序作准备,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侧密封部件5的一端的侧密封部件5b与另一端的侧密封部件5c是由发泡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的海绵,并通过粘合剂粘接到与保持部4a一体的刮板摇动托架4b上。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75757号公报
然而,在为了减少热可塑性弹性体与显影剂保持体的接触而在显影剂去除部件及支撑部件与框体之间设置防止显影剂泄漏的密封部件的情况下,密封部件有可能没有良好地进入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该显影剂去除部件的支撑部件之间的交界线处产生的台阶部分处,收纳在框体内的残留物从该台阶处泄漏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调色剂从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泄漏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的第1液状材料涂敷方法是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2区域来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1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跨越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来向第1区域和第2区域涂敷液状材料,从而能够可靠地向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涂敷液状材料。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1液状材料涂敷方法,能够减少调色剂从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泄漏。
在此,优选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
当所涂敷的液状材料向横向扩散时,有可能由于该液状材料的高度不足而产生间隙。因此像这样,通过在涂敷液状材料的部位上设置槽来防止涂敷到槽中的液状材料向横向扩散,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密封性,能够进一步减少调色剂从该台阶部分的泄漏。
另外,还优选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
这样,能够更可靠地利用液状材料对台阶部分进行密封,从而进一步减少调色剂从该台阶部分的泄漏。
在此,优选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这样,在拆卸安装在框体上的支撑部件时,液状材料附着在支撑部件侧而不会附着在框体侧,因此在对框体进行循环利用时省去了从框体上剥离该液状材料的工夫。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的第2液状材料涂敷方法是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2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在使用喷嘴的液状材料涂敷中,涂敷开始时与涂敷结束时的喷出量不同。在本发明的第2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针对第1区域和第2区域双方,从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侧朝支撑部件侧涂敷液状材料,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向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涂敷液状材料,并且,从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中央观察,涂敷到第1区域上的液状材料的大小和形状与涂敷到第2区域上的液状材料的大小和形状为左右对称,从而涂敷量的平衡性提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2液状材料涂敷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调色剂从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泄漏。
在此,优选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并且,还优选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另外,优选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的第3液状材料涂敷方法是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第3涂敷过程,与所述第1涂敷过程连续,使所述喷嘴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3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3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配置有支撑部件的一侧的第3边缘相比位于该第3边缘的外侧、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框体对置的区域;以及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2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在此,优选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并且,还优选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另外,优选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的第4液状材料涂敷方法是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2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第3涂敷过程,与所述第2涂敷过程连续,使所述喷嘴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3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3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配置有支撑部件的一侧的第3边缘相比位于该第3边缘的外侧、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框体对置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3和第4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与向第3区域涂敷液状材料连续地进行向第1区域或第2区域的液状材料的涂敷。因此,与中间暂时停止而分两次向第1区域与第3区域的交界线、或第2区域与第3区域的交界线涂敷液状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液状材料在这些交界线处的涂敷量的偏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3和第4液状材料涂敷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调色剂从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泄漏。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的第5液状材料涂敷方法是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2区域来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过程,在所述第1涂敷过程和所述第2涂敷过程中所涂敷的液状材料凝固后,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所述框体上。
在本发明的第5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中,在涂敷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上的液状材料凝固后,将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框体上,从而能够防止凝固后的液状材料固着到框体上,使循环利用变得容易。
在此,优选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并且,还优选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另外,优选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根据本发明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与在涂敷以液状涂敷并凝固的液状材料时向固定有支撑着显影剂去除部件的支撑部件的框体进行涂敷的情况,或者使喷嘴从与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向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调色剂从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清洁装置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处于支撑着刮板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的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刮板支撑板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清洁框体的图。
图6是示出清洁装置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的图。
图7是示出清洁框体的被缩小的入口的图。
图8是示出将密封材料填充到周边部分与膜部件之间的间隙的状况的图。
图9是示出将感光鼓安装到清洁框体的保持部上的状况的图。
图10是安装了感光鼓的清洁装置的剖面图。
图11是示出密封材料的涂敷步骤的图。
图12是示出对密封材料喷出装置的密封材料喷出和位置进行控制的流程的图。
图13是示出能够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材料涂敷方法的刮板支撑板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在图13所示的槽中涂敷了密封材料的情况下的剖面图。
图15是示出从刮板的前端侧观察图13所示的刮板支撑板的B-B’剖面的情况的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清洁装置;20:密封材料;21:清洁框体;210:主体部;210a:入口;211:保持部;2103:毛毡贴附面;22:刮板;221:前端;23、33:刮板支撑板;230:止动螺钉;231:粗糙面部分;2311:斜面;24:膜部件;241:前端;25:毛毡部件;250:突出部;251:毛毡层;252:弹性层;33a: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将根据从外部发送来的图像数据而由曝光器12所生成的曝光光线照射到被带电辊11赋予了预定电荷的、朝箭头A的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0的表面上,由此形成静电潜像,并利用收纳在具有朝箭头C方向旋转的显影辊131的显影器13中的调色剂来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利用朝箭头D方向旋转的转印辊14将通过该显影而获得的显影像转印到从未图示的纸盒中抽出的、向箭头B方向传送的记录用纸上,并通过定影器15进行定影,从而在记录用纸上进行图像形成。另外,该图像形成装置1是单色图像专用机。
并且,图1示出了清洁装置2,该清洁装置2与感光鼓10的已完成了向记录用纸转印显影像的部分接触,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残留物。
图2是清洁装置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在图2中,示出了在从显影器13侧越过感光鼓10来观察图1所示的清洁装置2时、该清洁装置2的端部。清洁装置2为左右对称,因此下面只说明这里所示出的端部。
清洁装置2具有:作为框体的一例的清洁框体21;作为显影剂去除部件的一例的刮板22;作为支撑部件的一例的刮板支撑板23;膜部件24以及毛毡部件25。
刮板22由橡胶制成,用于去除残留在其前端221所接触的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残留物。
刮板支撑板23是用于支撑刮板22的金属制的板材,并通过止动螺钉230固定到清洁框体21上。
清洁框体21具有主体部210和保持部211,该主体部210具有作为显影剂收纳部的一例的、用于收纳从感光鼓10的表面上去除的残留物的凹部空间,并在该凹部空间的入口210a(参照图5)的周边的一部分上用螺钉止动安装着支撑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该保持部211旋转自如地保持感光鼓10的两端。另外,在主体部210上除了用于刮板支撑板23的定位的凸起2101之外,还具有用于将该清洁框体21配置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预定位置处的定位用的凸起2102。并且,详情后述,一边夹入被涂敷到清洁框体21的入口210a的周边上的密封材料20(参照图7),一边将支撑着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用螺钉止动安装到清洁框体21上,由此使收纳在凹部空间中的残留物不会从清洁框体21和刮板支撑板23之间的间隙泄漏。
毛毡部件25具有作为表面的毛毡层251和弹性层252(参照图9),弹性层252为被保持在清洁框体21的保持部211上的状态下的感光鼓10略微压陷的厚度。由此,毛毡层251与感光鼓10紧密贴合,以防止残留物的泄漏。
并且,该毛毡部件25具有突出到清洁装置2的中央侧的突出部250。图2示出了使突出部250的侧面、和毛毡部件25的除突出部250之外的部分的位于刮板侧的侧面在刮板22的角的附近的状况。另外在此,虽然对与感光鼓10的接触部分使用了毛毡层251,但是,只要是不会因与感光鼓10的接触而妨碍感光鼓10的旋转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则也可以使用毛毡材料以外的材料。并且,后面将对毛毡部件25的凸部250进行详细的叙述。
膜部件24是由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的薄片状部件,其前端241与处于被保持在清洁框体21的保持部211上的状态下的感光鼓10接触,由此来防止残留物从刮板22的相反侧泄漏。
图3是示出处于支撑着刮板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的图。
图3示出了被螺钉止动安装到清洁装置20的清洁框体21上之前的、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在此,示出了把在被螺钉止动安装到清洁框体21上的状态下的与清洁框体21对置的一侧的面朝上的状态。另外,图3还示出了设置有图2所示的止动螺钉230所贯穿的孔23a和清洁框体21的凸起2101所贯穿的孔23b的状况。
刮板支撑板23的、在被螺钉止动安装到清洁框体21上的状态下与清洁框体21对置的一侧的面上,设有粗糙面部分231,该粗糙面部分231的十点平均粗糙度高于清洁框体21的入口210a的周边部分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在图3中利用斜线来表示该粗糙面部分231。详情后述,在图3中用斜线表示的粗糙面部分231上涂敷作为以液状涂敷并凝固的液状材料的一例、即由热可塑性弹性体构成的密封材料20(参照图11)。热可塑性弹性体在加热状态下为液状,并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凝固。作为具体的材料,可以列举出:聚苯乙烯类材料、聚氨基甲酸酯类材料以及聚脲类材料。
图4是图3所示的刮板支撑板的剖面图。
图4(a)示出了从图3所示的孔23a、23b侧观察图3所示的刮板支撑板23的A-A’剖面的情况,图4(b)示出了从图3所示的刮板22的前端侧观察刮板支撑板23的B-B’剖面的情况。像这样,使刮板支撑板23的与密封材料20接触的粗糙面部分231的十点平均粗糙度高于清洁框体21的入口210a的周边部分的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由此,在对已使用完毕的清洁装置2进行分解,并将刮板支撑板23从清洁框体21上卸下时,密封材料20附着在刮板支撑板23上,而不会附着在清洁框体21上。由此,在对清洁装置2进行分解而循环利用清洁框体21时,与密封材料20附着在清洁框体侧的情况相比,省略了从清洁框体21上去除密封材料20的工夫。
图5是示出清洁框体的图。
图5示出了将刮板支撑板23、毛毡部件25以及膜部件24安装到主体部210之前的状态的清洁框体21,在此,示出了收纳残留物的凹部空间的入口210a露出的状况。另外,在图5中,对形成凹部空间的入口210a的周边的各周边部分标注符号A至符号D,这是为了便于进行以下的说明而标注的符号,而并非实际对清洁框体21进行标注。并且,周边部分A、周边部分B和周边部分C存在于同一平面上,而该周边部分D则存在于与该面相交的面上。
在此,下面所指的边缘是指形成凹部开口的入口210a的边缘,其中周边部分B和周边部分C不仅指在与感光鼓10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感光鼓10的轴向上、沿着形成有上述边缘的部位的区域,还指像本实施例这样的形成该边缘的部位与刮板22的位于感光鼓10的轴向上的端部之间的区域;周边部分A不仅指在配置有刮板支撑板23的一侧沿着形成有上述边缘的部位的区域,还指本实施例这样的相比该边缘所形成的部位位于凹部空间的外侧、并且刮板支撑板23与清洁框体21对置的区域;周边部分D不仅指在配置有膜部件12的一侧沿着形成有上述边缘的部位的区域,还指像本实施例这样形成有该边缘的部位与膜部件12之间的区域。另外,图5所示的入口210a的周边部分B侧的边缘2101a相当于本发明所说的第1边缘,周边部分C侧的边缘2102a相当于本发明所说的第2边缘,周边部分A侧的边缘2103a相当于本发明所说的第3边缘。
在此,参照图5~图10来简单地说明清洁装置2的装配方法。
图6是示出清洁装置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的图。
在图6中,作为步骤S1,向图3所示的刮板22和支撑该刮板的刮板支撑板23中的、与形成清洁框体21的入口210a的周边的周边部分A、周边部分B以及周边部分C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所述密封材料20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用于密封部件之间的间隙。作为步骤S2,向周边部分D贴附膜部件24。在此,利用未图示的双面胶带将膜部件24的下部贴附到周边部分D上。
接着,作为步骤S3,将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通过螺钉止动固定到清洁框体21上。在该阶段中,入口210a的周边中的周边部分A、以及周边部分B和周边部分C的各一部分被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所覆盖,周边部分D被膜部件24所覆盖,从而入口210a成为与图5所示的状态相比被缩小了的状态。
图7是示出清洁框体的被缩小的入口的图。另外,在图7中,利用双点划线来表示入口210a的边缘中被部件所覆盖而无法看到的部分的边缘,利用虚线来表示涂敷在周边部分上的密封材料20中的被部件所覆盖而无法看到的部分的密封材料20。
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入口210a被刮板22等所覆盖而缩小的状态。
另外,图7还示出了通过将支撑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固定到清洁框体21上,而将被涂敷到构成入口210a的周边的周边部分A、周边部分B以及周边部分C上的密封材料20中的、被支撑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所覆盖的部分的密封材料20压溃而扩大的状况。下面,返回图6继续说明。
作为步骤S4,将密封材料填充到周边部分B以及周边部分C与膜部件24之间的间隙中。
图8是示出将密封材料填充到周边部分与膜部件之间的间隙中后的状况的图。
图8示出了在周边部分B与膜部件24之间的间隙中填充了密封材料的状况。另外,也同样地在周边部分C与膜部件24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密封材料,因此省略其图示。返回图6继续说明。
作为步骤S5,将毛毡部件25贴附到毛毡贴附面2103(参照图5)上。作为步骤S6,将感光鼓10装配到清洁框体21的保持部211上。
图9是示出将感光鼓装配到了清洁框体的保持部上的状况的图。另外,在图9中为了避免繁杂而省略了膜部件24的图示。
图9示出了从图8中的箭头X的方向观察周边部分B的情况,在此,示出了利用双面胶带26将毛毡部件25贴附到毛毡贴附面2103上的状况。如前所述,在将感光鼓10安装到清洁框体21的保持部211上时,毛毡部件25的弹性层252会被略微压缩,因此毛毡层251与感光鼓10紧密贴合。并且此时,之后被涂敷到周边部分B的膜部件24侧(步骤S4)的密封材料20也在图2中所说明的毛毡部件25的突出部250的双面胶带26和周边部分B之间被压缩。
图10是装配了感光鼓的清洁装置的剖面图。
图10示出了从箭头Y的方向观察图9中利用单点划线来表示的剖面的情况,并且示出了通过双面胶带26被贴附到周边部分D上的膜部件24的前端241卷入到毛毡部件25侧的状况。由此,抑制了残留物从膜部件24侧泄漏。
另外,详情后述,图10示出了如下状况,即:刮板22和支撑该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在清洁框体侧的台阶部分形成为斜面2311,由此利用密封材料20将与固定和贴附到清洁框体21上的部件之间毫无间隙地密封。
以上是清洁装置2的装配方法的大致流程。
这里,在该清洁装置2中,不仅在清洁框体21侧,还向刮板22和处于支撑着该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涂敷密封材料20,以使得不会由于刮板22与处于支撑着该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之间的台阶部分处的密封材料20的填充不良而形成间隙,以使得清洁刮板22的前端221与感光鼓10接触、从感光鼓10的表面擦下并回收的残留物不会泄漏到清洁框体外。
下面,详细说明图6的步骤S1中示出的向刮板22和处于支撑着该刮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涂敷密封材料20的内容。
图11是示出密封材料的涂敷步骤的图。下面所示的密封材料的涂敷方法是本发明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
在图11中,以与图3所示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即,使夹着密封材料20并与清洁框体21对置的面朝上的状态,来示出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
并且,图11示出了喷嘴301随着密封材料20的涂敷的移动轨迹。此外,在图11中,假设刮板22和刮板支撑板23分别存在于与图11所示的XYZ轴中的X-Y面平行的面上来进行说明。
另外,图11利用两条虚线来表示要涂敷密封材料20的区域,并且示出了如下状况,即:削掉刮板22与处于支撑着该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之间的台阶中的、要涂敷密封材料20的部分的台阶,而形成了两个斜面2311。另外,两条虚线之间的位于刮板支撑板上的部分是图3中利用斜线所表示的粗造面部分231。另外,也可以使用将夹在这两个斜面2311之间的部分的台阶全部削掉而形成为斜面的部件来代替该刮板支撑板23。
图11(a)示出了将喷嘴301的前端配置在本发明所说的第1区域的端部即第1起点S1上的状况,该第1区域对应于图7所示的入口210a的周边中的周边部分B。
图11(b)示出了使喷嘴301的前端在刮板22和刮板支撑部件23的与周边部分B对应的部分上,从第1起点S1移动至第1经过点T1,即,使喷嘴301的前端与图11中的Y轴平行地移动,来涂敷密封材料20的状况。
图11(c)示出了使移动至第1经过点T1的喷嘴301移动至第1终点D1,即,使喷嘴301的前端与图11中的X轴平行地移动,来涂敷密封材料20的状况。从该第1经过点T1到第1终点D1相当于本发明所说的第3区域。
图11(d)示出了将到达第1终点D1的喷嘴301的前端配置在本发明所说的第2区域的端部即第2起点S2上的状况,该第2区域对应于图7所示的入口210a的周边中的周边部分C。
图11(e)示出了使移动至第2起点S2的喷嘴301的前端在与图7所示的入口210a的周边中的周边部分C对应的区域,即从第2起点S2移动至第2终点D2,即,使喷嘴301的前端与图11中的Y轴平行地移动,来涂敷密封材料20的状况。
图12是示出对密封材料喷出装置的密封材料喷出和位置进行控制的流程的图。
图12示出了在如下这样的自动密封材料涂敷装置中所执行的程序的流程图,该自动密封材料涂敷装置具有:密封材料喷出装置300,其收到指示后开始和停止从喷嘴301喷出密封材料;清洁框体保持台,其以预定姿态保持清洁框体21;以及移动臂,其用于保持密封材料喷出装置300,并根据所输入的三维坐标值来移动该密封材料喷出装置300。此外,假设已经登记了针对保持在清洁框体保持台上的、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的第1起点S1、第1经过点T1、第1终点D1、第2起点S2以及第2终点D2分别相对于该喷嘴301前端的原始位置的相对三维坐标位置;以及各点间的相对三维坐标位置来进行说明。
在图12所示的步骤S11中,接受密封材料涂敷作业开始的信号,使密封材料涂敷装置300的喷嘴301的前端从未图示的原始位置移动至第1起点S1。
在步骤S12中,等待喷嘴301的前端到达第1起点S1,对密封材料喷出装置300指示密封材料喷出开始,并且指示喷嘴301的前端从第1起点S1经由第1经过点T1向第1终点D1移动。在步骤S13中,在喷嘴301的前端即将到达第1终点D1之前,从指示开始喷出密封材料起经过了预定秒后或者到达了预定位置时,指示停止喷出密封材料。这样,在即将到达第1终点D1之前停止密封材料的喷出,由于在发出密封材料20的喷出停止指示后,密封材料仍然会从喷嘴中喷出,因此密封材料容易在第1终点D1隆起,这样,通过在即将到达第1终点D1之前停止密封材料的喷出,能够抑制这种隆起。在步骤S14中,使到达第1终点D1后的喷嘴301的前端向第2起点S2移动。在步骤S15中,等待喷嘴301的前端到达第2起点S2,指示密封材料喷出装置300开始喷出密封材料,并且指示喷嘴301的前端从第2起点S2向第2终点D2移动。在步骤S16中,在喷嘴301的前端即将到达第2终点D2之前,喷嘴301的前端从第2起点S2出发之后经过了预定秒后或者到达了预定位置时,指示停止喷出密封材料20。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利用对清洁装置2进行装配中的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能够以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的与清洁框体21对置的面侧的台阶部分即斜面2311为对象来涂敷密封材料20。由此,能够向在向清洁框体21侧涂敷密封材料20后固定支撑着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的情况下不容易充分填充的台阶部分,可靠地填充密封材料20。因此,根据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支撑着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的台阶部分的密封性提高。
并且,在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中,虽然从设置在自动密封材料涂敷装置中的密封材料喷出装置300的喷嘴301喷出密封材料20,然而,由于喷嘴直径固定,而且能够控制喷嘴301的移动速度,因此,能够实现通过使喷嘴301的移动速度固定而抑制了涂敷量的偏差的稳定的密封材料涂敷。因此,根据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清洁框体21与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之间的整体密封性提高。
并且,在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中,从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对应的部分观察,左右对称地移动喷嘴301,来向刮板22和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的、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B和周边部分C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由此,在从刮板支撑板23的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对应的部分观察时,涂敷到刮板22和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的、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B对应的部分上的密封材料的大小和形状,与涂敷到刮板22和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的、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C对应的部分上的密封材料的大小和形状为左右对称,从而涂敷量的平衡性提高。因此,清洁框体21与支撑着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之间的整体的密封性提高。
并且,在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中,连续地向刮板22和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的、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和周边部分B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这是因为,在利用喷嘴301来涂敷密封材料20中,涂敷开始时与涂敷结束时的喷出量不同,因此如果中间暂时停止而分两次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和周边部分B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则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B对应的部分的涂敷结束位置的涂敷量和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对应的部分的涂敷开始位置的涂敷量不同,从而在它们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量过多,有可能会对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和周边部分B对应的部分整体的涂敷量的平衡带来恶劣影响。
并且,在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中,在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B和周边部分C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时,都使喷嘴301从刮板侧向刮板支撑板侧移动。喷嘴301的这种移动方向是与爬上支撑着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的一侧的面所具有的台阶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其中所述一侧是指刮板支撑板23的固定在清洁框体21上的一侧,通过使喷嘴301朝该方向移动,能够可靠地向台阶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
并且,在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中,使刮板22与支撑着该刮板22的刮板支撑板23之间的台阶部分形成为斜面2311。因此,向该台阶部分涂敷密封材料变得容易,能够可靠地向该台阶部分涂敷密封材料,该台阶部分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将密封材料20的涂敷量设为恒定为例,说明了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的情况,然而,通过进行如下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台阶部分的密封性,即:相对于其他部分,进一步增加刮板22与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之间的台阶部分的涂敷量。
接着,说明能够实施这种密封材料涂敷方法的、除刮板支撑板23以外的另一刮板支撑板的状况。
图13是示出能够实施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材料涂敷方法的刮板支撑板的外观立体图。
在图13中,示出了刮板支撑板33,该刮板支撑板33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并在图11中刮板支撑板上的利用虚线所表示的部分上形成有槽33a,沿着该槽33a来向刮板支撑板33涂敷密封材料20。当在刮板支撑板33上设置了这样的槽33a时,与刮板20之间的台阶变低,因此向台阶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变得容易。
图14是在图13所示的槽中涂敷了密封材料的情况下的剖面图。
当涂敷到刮板支撑板33上的液状材料20向横向扩散时,有可能由于该密封材料22所形成的密封部件的高度不足,而在刮板支撑板33与清洁框体22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像这样,通过在涂敷密封材料20的部位上设置槽33a来防止涂敷到该槽33a中的密封材料20向横向扩散,从而清洁框体21与刮板支撑板33之间的整体密封性进一步提高。
图15是示出从刮板的前端侧观察图13所示的刮板支撑板的B-B’剖面的情况的图。
图15示出了图13所示的槽33a的与密封材料20接触的底面形成为粗糙面的状况的图。如图15所示,通过使槽33a的底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高于清洁框体21的入口210a的周边部分的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从而在对已使用完毕的清洁装置2进行分解,并将刮板支撑板23从清洁框体21上卸下时,密封材料20附着在刮板支撑板23上,而不会附着在清洁框体21上。由此,在对清洁装置2进行分解而循环利用清洁框体21时,与密封材料20附着在清洁框体侧的情况相比,省去了从清洁框体21上去除密封材料20的工夫。另外,只要比清洁框体21的入口210a的周边部分的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高,则槽33a的底面形状也可以是图15(a)和图15(b)所示的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半圆形。
并且,为了提高清洁框体21的循环利用性,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那样,在所涂敷的密封材料凝固后固定到清洁框体21上。这样,由于密封材料即使在凝固后也具有弹性,因此密封性也会超过以往的需要贴附的密封材料的密封性。
另外,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例,例举了使台阶部分成为斜面231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在本发明中,台阶部分并不一定为斜面,即使不为斜面也能够获得基本的效果。并且,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例,例举了连续向刮板22和处于支撑着刮板22的状态的刮板支撑板23的、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和周边部分B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在本发明中,并不一定要连续地进行,即使将它们分为两次来进行也能够获得基本的效果。另外,也可以连续地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A和周边部分C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并且,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例,说明了在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B和周边部分C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时,均使喷嘴301从刮板侧向支撑板侧移动的例子,然而在本发明中,在向与清洁框体21的周边部分B和周边部分C对应的部分涂敷密封材料20时,均使喷嘴301从刮板支撑板侧向刮板侧移动也能够获得基本的效果。

Claims (17)

1.一种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2区域来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5.一种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2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9.一种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第3涂敷过程,与所述第1涂敷过程连续,使所述喷嘴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3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3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配置有支撑部件的一侧的第3边缘相比位于该第3边缘的外侧、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框体对置的区域;以及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2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13.一种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所接触的部位向与所述支撑部件对应的部位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2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第3涂敷过程,与所述第2涂敷过程连续,使所述喷嘴进行相对移动,由此来对第3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3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配置有支撑部件的一侧的第3边缘相比位于该第3边缘的外侧、且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框体对置的区域。
14.一种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在从喷嘴喷出以液状涂敷后凝固的液状材料的同时,使喷嘴相对于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该液状材料涂敷到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沿着与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与所述显影剂保持体接触,去除该显影剂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所述支撑部件安装在具有收纳所去除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部的框体上,支撑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具有以下过程:
第1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1区域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1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侧的第1边缘相比、位于该第1边缘的外侧的区域;
第2涂敷过程,使所述喷嘴跨越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对第2区域来涂敷该液状材料,其中所述第2区域是在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了所述框体上时,与所述显影剂收纳部的位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的第1端部沿长度方向的相反侧、即第2端部侧的第2边缘相比、位于该第2边缘的外侧的区域;以及
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过程,在所述第1涂敷过程和所述第2涂敷过程中所涂敷的液状材料凝固后,将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安装到所述框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在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设置有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支撑部件的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对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显影剂去除部件之间的台阶进行倒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至少要涂敷所述液状材料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大于所述框体的与所述液状材料接触的部位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
CN2008101742840A 2008-03-28 2008-11-17 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Active CN101546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7732A JP4623117B2 (ja) 2008-03-28 2008-03-28 液状材料塗布方法
JP2008087732 2008-03-28
JP2008-087732 2008-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6155A CN101546155A (zh) 2009-09-30
CN101546155B true CN101546155B (zh) 2012-10-03

Family

ID=41193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42840A Active CN101546155B (zh) 2008-03-28 2008-11-17 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23117B2 (zh)
CN (1) CN101546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4585B2 (ja) * 2008-06-20 2012-12-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8913A (en) * 1995-02-02 1998-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at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47101A (zh) * 2005-03-09 2008-03-19 静态控制元件公司 色粉盒密封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1671B2 (ja) * 1992-07-07 2001-05-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H08211800A (ja) * 1995-02-02 1996-08-20 Canon Inc ブレード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9290A (ja) * 1995-10-20 1997-04-28 Canon Kasei Kk シール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ル部材の製造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36698B2 (ja) * 2001-01-11 2011-02-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20875B2 (ja) * 2001-01-11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収納容器
JP4401637B2 (ja) * 2002-09-30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弾性ブレー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21990A (ja) * 2003-10-17 2005-05-12 Canon Inc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組立方法
JP4396335B2 (ja) * 2004-03-15 2010-01-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種金属パネルの接合構造および接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8913A (en) * 1995-02-02 1998-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at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47101A (zh) * 2005-03-09 2008-03-19 静态控制元件公司 色粉盒密封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254717A 2005.09.22
JP特开平6-27793A 1994.02.04
JP特开平8-211800A 1996.08.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6155A (zh) 2009-09-30
JP4623117B2 (ja) 2011-02-02
JP2009244334A (ja)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9295B (zh) 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清洁装置
US9280135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1152721A (ja) 現像装置
CN101546155B (zh) 液状材料涂敷方法
JP2009265409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46154B (zh) 液状材料涂敷方法和显影剂保持体单元装配方法
JP4623115B2 (ja) 液状材料塗布方法
JP2010002680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5900077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21990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組立方法
CN103186088B (zh) 一种处理盒和处理盒的密封方法
KR101203958B1 (ko) 액상 재료 도포 방법
JPH08211800A (ja) ブレード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2546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5487670B2 (ja) 液状材料塗布方法、封鎖構造、および清掃装置
JP26944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45655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441A (ja) 封鎖方法、封鎖構造、および清掃装置
JP4668633B2 (ja) シール部材及び液体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76505B1 (ko) 액상 재료 도포 방법
JP2000098845A (ja)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スクイーズローラの表面改善方法
JPH04229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11224037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08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への粉体潤滑剤塗布方法
JP200103413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