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1401B - 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31401B CN101531401B CN2009100615842A CN200910061584A CN101531401B CN 101531401 B CN101531401 B CN 101531401B CN 2009100615842 A CN2009100615842 A CN 2009100615842A CN 200910061584 A CN200910061584 A CN 200910061584A CN 101531401 B CN101531401 B CN 1015314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queous solution
- moo
- powder
- molybdic acid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Silver Sal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nd Non-Silver Salt Photograph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是将0.05~3.5mol/L的钼酸盐水溶液采用离子交换法制成钼酸水溶液,接着用盐酸将其pH值调为0.1~2.0;在搅拌条件下向该钼酸水溶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5%的草酸溶液,钼酸水溶液与草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04~0.20,然后搅拌、均化;将均化后的体系于80~160℃水热反应1~4天,然后将反应产物清洗干净,于50~80℃干燥即得到MoO3纳米杆粉体。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MoO3纳米杆粉体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分散性,光致变色反应敏感性高,在日光或低功率紫外灯照射下即可发生光致变色,且能在常态无光条件下退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草酸为诱导剂制备MoO3纳米杆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致变色现象是指一个化合物(A)在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可进行特定的化学反应,获得产物(B),由于结构变化导致其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在另一波长的光照下或热的作用下,又能回复到原来的形式(A),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人类发现光致变色现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7年,Fischer观察到黄色的并四苯在空气和光的作用下的褪色现象,所生成的物质受热后重新生成并四苯。1899年,Markwald研究了1,4-二氢-2,3,4,4-四氯萘-1-酮在光作用下发生的可逆的颜色变化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并称之为phototropy。20世纪50年代,Hirshberg报道了关于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行为,并把上述现象称为“photochromism”也就是光致变色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此定义被逐渐的完善、扩展。1955年后,军事用途及商业兴趣促使了人们对光致变色现象的研究。目前,对光致变色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浮精酸酐、二芳基乙烯、螺吡喃、螺噁嗪以及相关的有机杂环化合物上,同时也在继续探索和发现新的光致变色体系,相对于无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则为数不多。光致变色材料在图像显示、光记录、灵巧窗、信息存储和光转换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中金属氧化物因其原料易得、合成方法多样、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显示以及灵敏器件等方面,因而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MoO3以三种常见的物相存在:正交相、六方相和单斜相,前者为热力学稳定相,后两者为热力学介稳相。
MoO3因其具有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的性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MoO3的这些性质与其本身的形貌和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MoO3电致变色性上,而对其光致变色性质探索较少。在具有光致变色性MoO3纳米粉体的研究报道中,粉体制备方法较为复杂,制备出的MoO3粉体颗粒较大且分散性不佳,光致变色能力也弱,一般需要在高压汞灯(350W)的照射下进行光致变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浓度为0.05~3.5mol/L的钼酸盐水溶液,然后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其制成钼酸水溶液;
(2)用盐酸将钼酸水溶液的pH值调为0.1~2.0;
(3)在搅拌条件下向pH值为0.1~2.0的钼酸水溶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5%的草酸溶液,钼酸水溶液与草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04~0.20,然后搅拌、均化;
(4)将均化以后的体系于80~160℃水热反应1~4天;
(5)将反应产物清洗干净,于50~80℃干燥即得到MoO3纳米杆粉体。
上述步骤(1)中所述钼酸盐为易溶于水,且其阳离子的强酸盐也易溶于水的钼酸盐。
上述步骤(2)中是在400~600r/min搅拌条件下向钼酸水溶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20~38%的盐酸,将钼酸水溶液的pH值调为0.1~2.0。
上述步骤(3)中所述均化时间为2~8小时。
上述步骤(5)中是在真空度为0.05~0.1条件下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5)中所述干燥时间为1~4小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MoO3粉体颗粒为分散性较好的纳米杆状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分散性,光致变色反应敏感性高,在日光或低功率紫外灯(6W)等照射下即可发生光致变色,并且能在常态无光条件下退色。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XRD图;
图2本发明MoO3纳米杆粉体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百分比浓度均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实施例1
将Na2MoO4溶于水,配成浓度为1mol/L的Na2MoO4溶液50ml,将其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钼酸溶液,在搅拌速度为500r/min的条件下,滴加浓度为38%盐酸将体系pH值调整为0.8,再滴加浓度为9.5%的诱导剂草酸溶液8ml(钼酸溶液与草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6)。将上述体系搅拌均化4h后放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100ml水热釜中120℃水热反应60h。将反应产物反复水洗去除其中的水溶性杂质,直至清液的pH值为6.5~7.5之间,然后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
将清洗后的粉体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度为0.085、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2h。利用SC-80C全自动色差计(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测得粉体色度为3.067;将粉体放入Z-F-20C暗箱式紫外分析仪(上海宝山顾村电光仪器厂制造,功率为6W,选择的紫外光波长为365nm。粉体距光源10cm),反应温度为室温,光照时间20分钟。粉体变蓝,测得其色度值为3.103。说明粉体在紫外光激发下变色。将变色的粉体移入无光处,2h后粉体褪色,测得其色度值为40.604,说明粉体在常态无光条件下褪色。
对合成的粉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结果,其中横坐标为衍射角度2θ(单位为度),纵坐标为衍射强度(单位为cps)。分析可得,该物质为六方相的MoO3(PDF卡片号:21-0569,空间群国际符号为:P63/m),产物中没有杂相生成。利用谢勒公式D=0.89λ/βcosθ对(120)方向上的晶粒尺寸进行计算,其尺寸为40.6nm,说明合成粉体的晶粒尺寸为纳米范畴。
图2为本发明的MoO3粉体的SEM照片,在微观形貌上粉体颗粒呈现为较为分散的纳米杆。纳米杆的长度为4~5μm,直径为130~150nm,长径比为30~56。最终形成的纳米杆分散性较好,比表面积较大,使粉体的反应界面大幅增加,提高了MoO3粉体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活性。
当光照射到MoO3粉体表面时,价带中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中,在价带中留下空穴,产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被Mo6+捕获,生成Mo5+,同时光生空穴可以与样品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反应,弱化水分子的H-O键,引起水分子的分解,产生质子H+,注入粉体内部,与被还原的氧化物结合生成钼青铜HXMoO3,HxMoO3中的Mo5+价带中电子向Mo6+导带跃迁,粉体变蓝。而草酸诱导合成的MoO3粉体,由于单分散纳米杆粉体具有更大的比表面,因而有较高受激活性,且粉体分散性好,更易与质子H+相结合。所制备的纳米杆状结构改善了光生质子的传输;此外MoO3纳米杆直径远小于紫外光波长,量子尺寸效应显著,在受光激发时,电子由价带向导带跃迁更为容易。由于上述原因,草酸诱导合成的纳米杆粉体对光的吸收能力更强,能激发更多价带电子,从而提高MoO3粉体的光致变色敏感度。而变色后的粉体处于介稳态,在暗处无光的条件下,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使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并放出H+,从而使粉体褪色。
MO3+hv→MO3 *+h++e
Mo6++h+→Mo5+
H2O+h+→H++O2
Mo6++xe+xH+→HxMO3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浓度为0.05mol/L的K2MoO4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钼酸溶液,在搅拌速度为600r/min条件下,用25%盐酸将钼酸溶液的pH值调整为0.1。所用草酸溶液浓度为8%,滴加量为2ml,钼酸溶液与草酸溶液体积比为1∶0.04,搅拌均化时间为2h。在水热釜中于160℃反应48h。真空干燥所用真空度为0.05,温度为50℃,时间为3h,得到MoO3纳米杆粉体。
所得MoO3纳米杆粉体色度为3.067,紫外灯照射20分钟后,粉体变蓝,测得其色度值为3.103。移入暗处2h后褪色,其色度值为3.015。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浓度为3.5mol/L的Li2MoO4溶液通过沸石得到钼酸溶液,在搅拌速度为400r/min条件下,用25%盐酸将钼酸溶液的pH值调整为2.0。所用草酸溶液浓度为15%,滴加量为10ml,钼酸溶液与草酸溶液体积比为1∶0.2,搅拌均化时间为6h。在水热釜中于80℃反应96h。真空所用真空度为0.1,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1h,得到MoO3纳米杆粉体。
所得粉体色度为3.067,紫外灯照射20分钟后,粉体变蓝,测得其色度值为3.103。移入暗处3h后褪色,其色度值为3.015。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相同的样品在南方地区夏季晴天中午12点到14点间测试其光致变色性能,光照20分钟后其色度值为42.362,移入暗处2h后褪色,其色度值为3.042。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水可以为蒸馏水、纯水、超纯水、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真空干燥,也可以直接干燥。
Claims (4)
1.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浓度为0.05~3.5mol/L的钼酸盐水溶液,然后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其制成钼酸水溶液,所述钼酸盐为易溶于水,且其阳离子的强酸盐也易溶于水的钼酸盐;
(2)用盐酸将钼酸水溶液的pH值调为0.1~2.0;
(3)在搅拌条件下向pH值为0.1~2.0的钼酸水溶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5%的草酸溶液,钼酸水溶液与草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04~0.20,然后搅拌、均化;
(4)将均化以后的体系于80~160℃水热反应1~4天;
(5)将反应产物清洗干净,于50~80℃干燥即得到MoO3纳米杆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是在400~600r/min搅拌条件下向钼酸水溶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20~38%的盐酸,将钼酸水溶液的pH值调为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均化时间为2~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干燥时间为1~4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615842A CN101531401B (zh) | 2009-04-14 | 2009-04-14 | 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615842A CN101531401B (zh) | 2009-04-14 | 2009-04-14 | 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31401A CN101531401A (zh) | 2009-09-16 |
CN101531401B true CN101531401B (zh) | 2011-07-27 |
Family
ID=4110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6158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1401B (zh) | 2009-04-14 | 2009-04-14 | 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314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49524B (zh) * | 2013-08-23 | 2015-10-28 | 东华大学 | 一种氧化钼纳米光热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8828B (zh) * | 2014-12-03 | 2016-06-2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氧化钼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
CN109422244B (zh) * | 2017-08-21 | 2022-04-0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可阻断紫外线的光致变色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KR102423807B1 (ko) | 2017-11-24 | 2022-07-20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헥사고날 산화몰리브덴 나노 로드의 제조 방법 |
CN110358526B (zh) * | 2018-04-08 | 2022-05-1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光致变色材料及其应用 |
CN114381162B (zh) * | 2020-10-21 | 2023-07-18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墨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2608730B (zh) * | 2020-11-30 | 2023-01-20 | 天津孚信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变色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3337270A (zh) * | 2021-04-13 | 2021-09-0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无机光致变色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620767B (zh) * | 2022-03-15 | 2024-03-19 | 宁波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氧化钼纳米片的增敏处理方法及电阻型硫化氢气体传感器 |
-
2009
- 2009-04-14 CN CN2009100615842A patent/CN10153140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31401A (zh) | 2009-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31401B (zh) | 一种具有敏感光致变色性能的MoO3纳米杆粉体的制备方法 | |
Liu et al. |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e Nd-Er co-doped tetragonal BiVO4 photocatalysts | |
CN101381599B (zh) | 纳米wo3光致变色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
He et al. | Preparation an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hollow La2O3: Ln (Ln= Yb/Er, Yb/Ho) microspheres | |
Liu et al. | Simple synthesis of BiOAc/BiOBr heterojunction composites for the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organic pollutants | |
Huo et al. | Fabrication of ZnWO4-CdS heterostructure photocatalysts for visible light induced degradation of ciprofloxacin antibiotics | |
Chen et al. | Yolk–shell structured Bi 2 SiO 5: Yb 3+, Ln 3+(Ln= Er, Ho, Tm) upconversion nanophosphors for optical thermometry and solid-state lighting | |
CN106892460B (zh) | 一种钨青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 |
CN106928994B (zh) | 一种光致变色复合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
CN101157026A (zh) | 一种硅酸铋粉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586084A (zh) | 一步法制备卟啉功能化纳米硫化物的工艺 | |
CN114392734B (zh) | 一种氧化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BRPI0621262A2 (pt) | métodos para a produção de nanopartìculas de óxido de metal com propriedades controladas, e nanopartìculas e preparações produzidas por meio das mesmas | |
CN114836209B (zh) | 一种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357775A (zh) | 一种微细、单分散稀土硫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4307501A (zh) | 一种作为光催化剂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 |
CN111111710A (zh) | 一种纳米核壳结构溴氧化铋-钨酸铋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359774B (zh) | 一种蓖麻油包覆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
CN101417817B (zh) | 一种水热法合成光致变色纳米MoO3粉体的方法 | |
CN100509617C (zh) | 硒化镉纳米棒的合成方法 | |
CN110628431A (zh) | 一种具有蛋黄-蛋壳结构的正硅酸铋纳米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12778996B (zh) | 一种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240164B (zh) | 一种甲醛诱导合成敏感光致变色wo3纳米粉体的方法 | |
CN106830085B (zh) | 一种稳定氢钨青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 |
CN105032394A (zh) | 钒酸铋可见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