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8495B - 尤其适于用作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尤其适于用作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8495B CN101528495B CN2006800523455A CN200680052345A CN101528495B CN 101528495 B CN101528495 B CN 101528495B CN 2006800523455 A CN2006800523455 A CN 2006800523455A CN 200680052345 A CN200680052345 A CN 200680052345A CN 101528495 B CN101528495 B CN 1015284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disk
- disk assembly
- fixing device
- driving system
- rotatable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52—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 F16H55/54—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of which the bearing parts are radially adjustab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52—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 F16H55/56—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of which the bearing parts are relatively axially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动系统,其包括:有选择地彼此联接或彼此分离的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夹紧元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个联接元件,它们可以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之间。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可通过侧向压缩力(a)朝彼此位移,以牢固地夹紧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并由此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非滑动联接;以及(b)离开彼此位移,以使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在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件包括成对的可转动的锥形部件,第二传动部件缠绕在该锥形部件上,并且锥形部件可朝彼此地以及离开彼此地位移,以径向移动第二传动部件,以便限定无级变速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和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用于有选择地使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联接的传动系统。本发明尤其适合用于无级变速器系统,因此下面针对该应用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无级变速器(CVT)在机械工程领域中作为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之间的传动比连续变化的装置而为人所熟知。CVT的常用方法包括锥形轮和柔性带。
这种CVT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主动部件在从动部件上的滑动。这种滑动产生磨损、能量损失、噪音和其它问题。减少该滑动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增加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各种用于增加摩擦的方法在本领域中已知,其包括增加张力或压力、使用特殊的防滑流体、选择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和使表面变粗糙。然而,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方法均具有许多明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系统,其包括两个传动部件,它们可以以有效的方式有选择地彼此联接与脱开联接。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传动系统,其尤其适于用作无级变速器(CVT),并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有效地建立非滑动联接,或者有效地使两个传动部件脱开联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系统,其包括:有选择地彼此联接或彼此脱开联接的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夹紧元件;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个联接元件,它们可以以交错的方式容纳于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之间;夹紧装置的多个夹紧元件和/或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可通过侧向压缩力(a)彼此朝向地移动,以牢固地夹紧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并由此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非滑动联接,以及(b)彼此背离地移动,以使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由此可以看出,在基于上述特征构造的传动系统中,摩擦力按接触表面的数目成倍增加。这允许增加摩擦力,同时具有较低的接触压力和/或接触表面(例如金属)具有低的摩擦系数。
以下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在一些所描述的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机构,其用于将侧向压缩力有选择地施加至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以使它们彼此朝向地移动,以便牢固地夹紧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由此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非滑动联接,并且有效地消除该压缩力,由此使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在几个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转动部件和沿着其周向间隔开的多个夹紧装置;第二传动部件缠绕转动部件的一部分。
在一个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件包括构成联接元件的多条缆绳,其中联接元件可以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之间。在第二个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件包括构成该联接元件的多个连接件(link);以及在第三个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带,其具有构成该联接元件的多个肋条。
如前面所指明,本发明尤其适于无级变速器(CVT),其中多个夹紧元件可相对于转动部件径向移动,由此允许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之间的传动比改变。以下介绍CVT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第一传动部件包括成对的可转动的锥形部件,而第二传动部件缠绕在该锥形部件上,并且锥形部件可彼此朝向地以及背离地移动,以使第二传动部件径向移动,以便限定无级变速器。
如下文更具体地描述,该传动系统,尤其是该CVT系统,可构造成以便在传动部件之间提供有效的联接与分离,并且可由较简单的元件制成,其中这些元件能够以大批量和低成本生产。
本发明另外的特征和优势在以下描述中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仅仅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和2是有助于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基本原理的视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传动系统显示为处于其分离状态;
图4是图3的传动系统的示意图,但是显示为处于其非滑动联接状态;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无级变速器(CVT)的等轴视图,其中一个传动部件包括多条缆绳;
图6是图5的一部分的放大片段图;
图7显示另一个传动部件,即具有多个连接件的链条,它可用于图5的CVT中;
图8显示另一个传动部件,即具有多个肋条的带,它可用于图5的CVT系统中;
图9显示包括基于图8而构造的带的CVT系统;
图10显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和/或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可通过力而变形,以便可彼此朝向地或背离地移动,以分别实现两个传动部件的联接和分离;
图11是图10的一部分的放大片段图;
图12显示基于图10和11而构造的CVT系统;
图13是图12的一部分的放大片段图;
图14显示基于图10而构造的另一个CVT系统,但是该CVT系统还包括采用成对的外辊子形式的控制机构,用于实现联接与分离操作;
图15显示基于图10而构造的另一个CVT系统;以及
图16是图15的一部分的放大片段图。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视图和下述描述主要是出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概念层面及其可能的实施例(包括当前视为优选的实施例)的目的而提供。为了清晰和简明起见,本文没有试图提供不必要的细节,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利用常规技术和设计来理解并实践所描述的发明。还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地进行描述,本发明能够以本文所描述之外的形式和应用而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系统,其可被有效地控制,以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非滑动联接,或者使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该传动系统尤其适于形成有效的CVT系统。在描述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之前,首先介绍图1和2是有益的,它们显示了本发明所包含的基本原理。
图1显示放置在表面2上的5Kg的重物1由10Kg的矢量力4向左拉动,其中表面2与物体6连接。表面2在单个固定表面3上滑动,其中摩擦系数(μ)为0.5。显然,拉力4足够使物体6在表面2上移动。大约为2.5Kg(5Kg×0.5)的摩擦力4a不能阻止表面2在表面3上滑动。
图2显示放置在表面12上的5Kg的重物11,其中表面12连接至物体16。然而,大致平行于表面12的两个附加的表面12a和12b也连接至同一物体16。
表面13支承三个表面12,12a和12b。位于表面12,12a和12b之间的两个附加的表面13a,13b通过固定部件17连接至表面13。表面12,12a,12b,13a和13b自由地垂直移动,但是在水平方向上是固定的:表面12,12a和12b水平地固定到物体16上,而表面13a和13b水平地固定到物体17和表面13上。
可以看出,移动物体16所需的力14必须克服5种不同的表面摩擦。各表面由如图1中所示的相同参数表征:重量(5Kg)和摩擦系数(μ=0.5)。摩擦力矢量14a与拉力14反向,并且可高至5Kg×0.5×5=12.5Kg。所以,显然10Kg的拉力14不足以使物体16从其静止的位置移动。
图2显示当夹紧力施加给物体的几个表面时,通过使物体的几个表面彼此相对交错而使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倍增。
根据本发明的广意层面,以上原理通过提供传动系统而实施,在该传动系统中,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夹紧元件,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个联接元件,它们可以以交错的方式容纳于第一传动部件的夹紧装置的夹紧元件之间。夹紧装置的多个夹紧元件和/或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可(a)通过侧向压缩力而彼此朝向地移动,以牢固地夹紧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并由此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非滑动联接,以及(b)彼此背离地移动,以使两个传动部件彼此分离。
图3和4示例性地显示基于上述特征而构造的一种传动系统。图3显示传动系统处于其分离状态,而图4显示传动系统处于其非滑动联接状态。
图3显示该传动系统包括由方框20示意性表示的第一传动部件和由方框30示意性表示的第二传动部件。
第一传动部件20包括总体表示为21的夹紧装置,其由可彼此相对移动的两个元件22和23构成。元件22在一侧包括壁24,并在相对一侧包括成对的销25。夹紧装置的可移动的元件23在一侧包括壁26,以及多个垂直盘状物或指状物27,它们彼此间隔开并与壁26间隔开。
元件23还包括斜槽28,其容纳由元件22所携带的两个销25。弹簧29通常将元件23相对于元件22向外推动到图3所示的位置,其中由元件22所携带的一个销25相靠元件23的斜槽28的端部限制。这是第一传动部件20的夹紧装置21的正常的分离状态。
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第二传动部件30包括多条平行的缆绳31,它们容纳于壁24和26与夹紧装置21的两个元件的垂直的盘状物或指状物27之间的空间中。构成第二传动部件30的联接元件的缆绳31可因此以交错的方式容纳于第一传动部件20的夹紧装置21的元件24,26和27之间,使得元件23朝向夹紧装置的元件22的移动将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实现非滑动联接,而元件23背离元件22移动将使两个传动部件分离。
图3显示第二传动部件30的缆绳31未被拉紧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弹簧29沿箭头D1所示的向上方向推动夹紧装置21的元件23。因此,两个元件22,23之间由缆绳31所占据的空间较大,使得第二传动部件30从第一传动部件分离。
图4显示第二传动部件30的缆绳31处于被拉紧的状态,由此产生克服弹簧29的作用的力,该力使元件23相对于夹紧装置21的元件22沿箭头D2所示的向下方向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元件23朝向元件22移动,由此在夹紧装置的两个元件的元件26,27和24之间牢固地夹紧缆绳31,以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实现非滑动联接。
由此可以看出,当第二传动部件30的缆绳31未相对于第一传动部件20的夹紧装置21被拉紧时,两个传动部件彼此分离(图3);而当第二传动部件30的缆绳31相对于第一传动部件20的夹紧装置21被拉紧时,非滑动联接在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形成(图4)。
图3和4显示夹紧装置21的元件22,其包括向外延伸的臂部22a。该臂部用于包括转动部件的CVT系统中,以便改变转动部件的有效直径,这将在下面参照图5更具体地进行描述。
图5显示对应于图3和4的传动系统,其中,总体表示为40的第一传动部件是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包括围绕其周缘的多个夹紧装置21,各个夹紧装置具有如图3和4所示的构造。表示为50的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条平行的缆绳51,其缠绕转动部件40的一部分。例如,图5所示的传动系统可以是自行车的CVT机构中的后半部分。为了示例的目的,转动部件40包括围绕其周缘等距间隔开的的9个夹紧装置21。
构成联接至转动部件40的第二传动部件50的缆绳51应当是坚固的缆绳,例如编织的钢丝绳或挤制的尼龙绳。这些缆绳起到常规的自行车的链条的作用。当(例如通过CVT机构的前半部分,未示出)拉动转动部件40上侧的缆绳时,缆绳挤压位于转动部件的后侧上的夹紧装置21,从而迫使它们径向地朝向转动轴线RA。该压力导致夹紧装置如以上对于图3和4所述地牢固地夹紧在缆绳上,由此使非常大的力矩施加给自行车的后轮而不产生滑动。同时,在转动部件前侧上的夹紧装置21从缆绳的压力中脱开,从而导致夹紧装置也如以上对于图3和4所述地松开缆绳。
因此可以看出,该机构可用于为自行车提供平稳和高效的传动。
还可以看出,通过改变夹紧装置21在转动部件40上的径向位置,可连续地改变所述机构的传动比以形成CVT系统。因此,如图5所示,各个夹紧装置可在形成于转动部件40的径向臂部42中的槽41内移动,使得可相对于缆绳51连续地改变转动部件的有效直径,由此改变两个传动部件40和50之间的传动比。
夹紧装置21的径向移动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图5和6显示了一种布置,其包括固定到转动部件40上以便与其一起转动的成对的圆环61,62。圆环61,62在其间容纳转动部件的径向臂部42的端部42a,并且夹紧装置的臂部22a从两个圆环61,62向外突出。
夹紧装置的向外突出的臂部22a适于在成对的弯曲导板63,64之间转动,其中导板63,64由固定到支架上的安装板65所携带,并且转动部件40可转动地安装到支架中。于是可以看出,当转动部件40转动时,夹紧装置21的臂部22a连续地经过两个导板63,64之间。该布置使得两个导板可相对于安装板65径向定位,以便与臂部22a接合,并使它们各自的夹紧装置21沿径向方向向内移动来减小转动部件的有效直径,或者沿径向方向向外移动来增加转动部件的有效直径。两个导板63,64的移动可手动实现或自动实现,例如通过离心力操作的重物来实现。
图7显示总体表示为70的链条型传动部件,它可用来替代图5的缆绳型传动部件50。图7中的传动部件70包括多组连接件71,它们通过多个桥接部件72枢轴地联接在一起。如图7所示,每组连接件71包括4个平行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在它们相对端处形成有开口73,用于容纳桥接部件72。如图7另外所示,各个桥接部件72具有方形的构造,并具有容纳在两个相邻的连接件组71中的相对的腿部。各个桥接部件72的两个腿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突出部74,其用作在各自的连接件组中使连接件71彼此隔开的隔离物。突出部74构造成允许连接件71的某些侧向移动,但是限制这种侧向移动以便使它们保持间隔的关系,并由此使它们能够与图5的夹紧装置21的夹紧元件相交错。
图7的链条构造的优点在于,连接件可由坚固的材料(诸如钢)制成,并且仍然具有足够的柔性以便缠绕转动部件40。
图8显示带型传动部件80,它也可用来替代图5的缆绳型传动部件50。在这种情况下,传动带80与由辐板(web)82所连接的多个平行肋条81整体形成,它可用作替代图5的缆绳型传动部件50或图7的链条型传动部件70的传动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肋条81用作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可以以交错的方式容纳于图5的夹紧装置21的夹紧元件之间。
图9显示基于本发明构造的另一个CVT系统的一半。为了该示例的目的,总体表示为90的图9的CVT系统包括图8的多肋条带80,其中带80包括由辐板82所连接的多个肋条81,只是端部肋条的厚度从辐板开始减小,如在83处所示。
在图9的CVT系统中,第一传动部件90由两个转动锥体90a,90b构成。锥体可朝彼此地及离开彼此地位移,以由此改变由其容纳带80的外表面所给出的有效直径。对应于图3-5的夹紧装置21的夹紧装置91容纳在形成于两个锥体90a,90b的扩大的基部中的径向槽92内,并可在这些槽中根据由锥形部件的外表面所限定的有效直径而径向移动。
于是可以看出,两个锥形部件90a,90b的外表面限定了用于支承带80的圆形轨道,该圆形轨道具有根据两个锥形部件彼此相对的轴向位置的有效直径。还可以看出,当夹紧装置如以上对于图3和4所述地致动时,夹紧装置91根据它们在其各自的槽92中的径向位置发生作用,以牢固地夹紧带82的肋条81,以便在锥形部件90a,90b和带80之间实现非滑动联接。
图9所示的传动系统由此构成了CVT系统的一部分,在该CVT系统中可连续地改变传动比,并且可方便地控制传动部件,以使它们分离或使它们通过非滑动联接而联接。
多种装置可用于使两个锥形部件90a,90b彼此相对径向移动,以便连续地改变由其外表面所形成的有效直径,并且以便使夹紧装置91在其各自的槽92中径向移动。可用于该目的的机构的实例描述在PCT申请No.IL/02/00075,WO 02/06/306中。
尽管图9中显示了3个这种夹紧装置,但是可以认识到,可根据具体应用而使用更多数目的夹紧装置。然而,优选地,存在围绕转动的传动部件90等距间隔开的至少3个这种夹紧装置。
图10和11显示了总体表示为100的传动器,其也与图9相似地包括两个锥体100a,100b,但是包括不同的夹紧装置101,其可相对于锥形部件径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夹紧装置101是与图8中的肋状带80的结构相似的肋状部件,并与显示为102的肋状带相协作,以在带与转动部件之间实现联接与分离。优选地,夹紧装置101和肋状带102均具有可变形的构造,使得在带上的强大的张力将在带102与夹紧装置101之间实现非滑动联接,而使带松弛将使其从夹紧装置分离。因此,通过控制施加给带102的张力,以及控制由此通过带而作用在夹紧装置101上的力,可使带有选择地在转动部件100的任何有效直径上与该部件联接或分离。
图12和13显示整个CVT系统,其包括图10和11的转动部件100,它通过带102连接到具有与转动部件100相同的结构的第二转动部件110上。如图12所示,各个转动部件100,110的夹紧装置101可沿径向方向移动,以改变相应的转动部件的有效直径,同时应当认识到,当一个转动部件的有效直径增加时,另一个则减小。联接两个转动部件的带102被拉紧成可使得对于两个转动部件的接合部分实现非滑动联接,而带的松弛可使其立即从转动部件分离。
图14显示类似于图5或图9的传动系统,除了该传动系统包括成对的相对的压力辊120(在图14中只显示了一个)之外,可以对压力辊120进行控制,以便在转动部件由带所接合的部分处增强带相对于转动部件的联接。在图14所示的实例中,由转动部件所携带的夹紧装置121具有与图10和11中的夹紧装置101相类似的肋状构造,肋状带122具有与图10和11中的带102相类似的肋状构造。
图15和16显示了变型,其中表示为131的各个夹紧装置围绕相应的转动部件的周缘延伸更长的距离,使得将需要较少数目的这种夹紧装置来与肋状带132相联接或分离。因此,尽管图14显示较多数目的这种夹紧装置,而图15和16通过使用更长的夹紧装置而仅需要少数的这种装置。
虽然针对几个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应当认识到,它们只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进行阐述,并且可产生许多变型。例如,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夹紧装置或用于使夹紧元件移动以实现相对于联接元件的联接和分离的其它装置。另外,夹紧元件可包括用于逐渐延缓该联接的机构,以避免突然的联接。尽管本发明尤其适于无级变速器,但是它也可以用于从动部件相对于主动部件联接和分离的其它应用。本发明许多其它的变型、改进和应用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37)
1.一种传动系统,其包括:
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其有选择地彼此联接或彼此脱开联接;
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夹紧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夹紧装置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夹紧元件;
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个联接元件,所述多个联接元件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
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多个夹紧元件和/或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a)可通过侧向压缩力朝彼此位移,以牢固地夹紧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所述联接元件,并由此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非滑动联接,以及(b)可离开彼此位移,以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有选择地施加所述侧向压缩力至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以使所述夹紧元件朝彼此位移,以便牢固地夹紧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所述联接元件,并由此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所述非滑动联接,以及以使所述力消除,并由此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和/或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可通过所述侧向压缩力而变形,以便(a)可朝彼此位移,从而牢固地夹紧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所述联接元件,并由此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所述非滑动联接,以及(b)消除所述力,并由此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转动部件和沿所述转动部件周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夹紧装置;并且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缠绕所述转动部件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条缆绳,所述多条缆绳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连接件的链条,所述多个连接件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肋条的带,所述肋条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紧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部件径向移动,从而允许改变所述传动部件之间的传动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紧装置可通过一对可径向移动的引导部件径向移动,所述引导部件彼此间隔开,用于当各个夹紧装置的突出部与所述转动部件一起转动时在所述引导部件之间容纳各个夹紧装置的突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一对相对的辊部件,它们位于所述转动部件的由第二传动部件所缠绕的部分的相对侧上,所述辊部件用于施加力至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从而在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之间形成所述非滑动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一对可转动的锥形部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缠绕在所述锥形部件上;所述锥形部件可朝彼此地以及离开彼此地位移,以径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以便限定无级变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传动部件所携带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
第一元件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移动的第二元件;
所述第二元件包括所述多个间隔开的夹紧元件,所述多个夹紧元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所述多个联接元件交错,使得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第二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在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实现所述非滑动联接,而在相反方向上的移动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在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的方向上偏压所述可移动的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当其被拉紧时施加力至所述可移动的元件,从而在实现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的非滑动联接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可移动的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在一个元件中包括销,所述销可在另一元件的斜槽中移动,用于当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被拉紧时在实现所述非滑动联接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可移动的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转动部件和沿着其周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夹紧装置;并且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缠绕所述转动部件的一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紧装置可通过一对可径向移动的引导部件径向移动,所述引导部件彼此间隔开,用于当各个夹紧装置的突出部与所述转动部件一起转动时在所述引导部件之间容纳各个夹紧装置的突出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一对相对的辊部件,它们位于所述转动部件的由第二传动部件所缠绕的部分的相对侧上,所述辊部件用于施加力至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从而在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之间形成所述非滑动联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条缆绳,所述多条缆绳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连接件的链条,所述多个连接件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肋条的带,所述多个肋条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紧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部件径向移动,从而允许改变所述传动部件之间的传动比。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一对可转动的锥形部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缠绕在所述锥形部件上;所述锥形部件可朝彼此地以及离开彼此地位移,以径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以便限定无级变速器。
24.一种传动系统,其包括:
第一传动部件,其包括转动部件和由所述转动部件携带的多个夹紧装置,所述多个夹紧装置围绕所述转动部件周向间隔开,并且可与所述转动部件一起转动;和
缠绕所述转动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二传动部件;
每个所述夹紧装置各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夹紧元件;
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个联接元件,它们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转动部件的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
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多个夹紧元件和/或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a)可朝彼此位移,以牢固地夹紧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联接元件,并由此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建立非滑动联接;以及(b)可离开彼此位移,以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一对可转动的锥形部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缠绕在所述锥形部件上;所述锥形部件可朝彼此地以及离开彼此地位移,以径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以便限定无级变速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条缆绳,所述多条缆绳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连接件的链条,所述多个连接件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夹紧装置的各个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肋条的带,所述多个肋条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各个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传动部件所携带的各个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元件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移动的第二元件;
并且,所述第二元件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夹紧元件,所述多个夹紧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所述多个联接元件交错,使得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第二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a)在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在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实现所述非滑动联接,以及(b)在相反方向上的移动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在使所述两个传动部件彼此脱开联接的方向上偏压所述可移动的元件。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夹紧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当其被拉紧时施加力至所述可移动的元件,从而在实现所述两个传动部件之间的非滑动联接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可移动的元件。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在一个元件中包括销,所述销可在另一元件的斜槽中移动,用于当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被拉紧时在实现所述非滑动联接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可移动的元件。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多条缆绳,所述多条缆绳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连接件的链条,所述多个连接件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具有多个肋条的带,所述多个肋条构成能够以交错的方式容纳在所述夹紧装置的所述夹紧元件之间的所述联接元件。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紧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转动部件径向移动,从而允许连续改变所述传动部件之间的传动比。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一对可转动的锥形部件,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缠绕所述锥形部件;所述锥形部件可朝彼此地以及离开彼此地位移,以径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以便限定无级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59756705P | 2005-12-10 | 2005-12-10 | |
US60/597,567 | 2005-12-10 | ||
PCT/IL2006/001415 WO2007066342A2 (en) | 2005-12-10 | 2006-12-10 | Transmission system particularly useful as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8495A CN101528495A (zh) | 2009-09-09 |
CN101528495B true CN101528495B (zh) | 2012-08-22 |
Family
ID=3812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5234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8495B (zh) | 2005-12-10 | 2006-12-10 | 尤其适于用作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016108A1 (zh) |
EP (1) | EP1957308B1 (zh) |
JP (1) | JP5222730B2 (zh) |
CN (1) | CN101528495B (zh) |
RU (1) | RU2008128016A (zh) |
WO (1) | WO2007066342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25074A1 (ru) * | 2011-03-16 | 2012-09-20 | Artamonov Mikhail Urievich | Клиноременный вариатор |
US9855993B2 (en) * | 2014-01-06 | 2018-01-02 | David Conrad Rockwood | Variable diameter pulley assembly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ing the same |
JP6883831B1 (ja) * | 2021-03-11 | 2021-06-09 | 株式会社アイトロニクス | 変速機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5915A (en) * | 1906-05-25 | 1907-06-04 | Edwin J Cauffield | Clutch. |
US2185411A (en) * | 1937-03-15 | 1940-01-02 | Darcy E Lewellen | Speed varying mechanism |
US2221166A (en) * | 1938-08-22 | 1940-11-12 | Allis Chalmers Mfg Co | Variable speed drive |
US2269546A (en) * | 1940-09-12 | 1942-01-13 | Deere & Co | Adjustable v-belt pulley |
FR1191667A (fr) * | 1958-02-18 | 1959-10-21 | Lip | Procédé de commande à distance d'un élément mobile à partir d'un support fixe,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et ses diverses applications |
US4925433A (en) * | 1982-04-27 | 1990-05-15 | Brown Lawrence G |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
JPS6275167A (ja) * | 1985-09-30 | 1987-04-07 | Aisin Seiki Co Ltd | 無段変速機 |
FR2643123A1 (fr) * | 1988-05-13 | 1990-08-17 | Solo | Variateur de vitesse a poulies de diametre variable reunies par un lien tel que courroie ou chaine, sans glissement pour la transmission de couples eleves |
FR2631420A1 (en) * | 1988-05-13 | 1989-11-17 | Solo | Variable-diameter pulley for variable speed drive - has belt bearing segments engaged in flanges with leaf spring and pin fixing |
JPH01299355A (ja) * | 1988-05-25 | 1989-12-04 | Hiroyuki Sakami | 分割プーリー式無段変速機 |
US4832660A (en) * | 1988-07-11 | 1989-05-23 | Leonard George H | Variable ratio drive mechanism |
US4820244A (en) * | 1988-07-11 | 1989-04-11 | Jack Lander | Variable ratio drive mechanism |
JPH05296306A (ja) * | 1992-04-16 | 1993-11-09 | Koyo Seiko Co Ltd | 無段変速装置 |
GB9311499D0 (en) * | 1993-06-03 | 1993-07-21 | Gkn Technology Ltd | Drive arrangement |
US6129643A (en) * | 1996-03-08 | 2000-10-10 | Koyo Seiko Co., Ltd. | Variable diameter pulley |
GB2323416B (en) * | 1997-03-15 | 2001-08-01 | Gkn Technology Ltd | Pulley of variable effective diameter |
BR9803382A (pt) * | 1998-09-04 | 2000-05-16 | Papadopoulos Georges E | Polia mordente autotravante. |
US6379275B1 (en) * | 1999-11-18 | 2002-04-30 | The Gates Corporatio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pulley |
JP2002161956A (ja) * | 2000-11-24 | 2002-06-07 | Bando Chem Ind Ltd |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クラッチ装置 |
AU2002230055A1 (en) * | 2001-01-25 | 2002-08-12 | Ran Siman-Tov | Non-slip transmission |
US6938525B2 (en) * | 2001-07-23 | 2005-09-06 |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 One hand pipe wrench |
JP2003329060A (ja) * | 2002-05-14 | 2003-11-19 | Jatco Ltd | 多板摩擦係合装置 |
-
2006
- 2006-12-10 WO PCT/IL2006/001415 patent/WO2007066342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12-10 US US12/086,185 patent/US2010001610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12-10 EP EP06821633.2A patent/EP195730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6-12-10 CN CN2006800523455A patent/CN10152849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2-10 JP JP2008544006A patent/JP522273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2-10 RU RU2008128016/11A patent/RU2008128016A/ru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016108A1 (en) | 2010-01-21 |
EP1957308A2 (en) | 2008-08-20 |
WO2007066342A2 (en) | 2007-06-14 |
EP1957308B1 (en) | 2017-03-29 |
EP1957308A4 (en) | 2013-12-11 |
RU2008128016A (ru) | 2010-01-20 |
JP5222730B2 (ja) | 2013-06-26 |
CN101528495A (zh) | 2009-09-09 |
WO2007066342A3 (en) | 2009-04-16 |
JP2009518600A (ja) | 2009-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8495B (zh) | 尤其适于用作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系统 | |
CN104185746B (zh) | 用于传输旋转动力的机构 | |
EP2783989B1 (fr) | Mât déployable à déploiement spontané autonome et satellite comportant au moins un tel mât | |
EP0205367A1 (fr) | Dispositif dilatable sous pression pour l'obturation de canalisations à dispositif d'auto-serrage des nappes d'armatures | |
FR3025498A1 (fr) | Mat deployable a deploiement spontane autonome et satellite comportant au moins un tel mat | |
US20070243969A1 (en) | Continuously-Variable Non-Slip Transmissions | |
WO2014174287A2 (en) | Tensioner pad assembly | |
EP2726755B1 (en) | Drive belt comprising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verse members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WO2008094035A3 (en) | Drive belt | |
EP1748219B1 (en) | Drive belt | |
CN100538099C (zh) | 自施力的离合器 | |
WO2012091546A1 (en) | Transverse element with a protruding conical stud for a drive belt | |
AU2015306064B2 (en) | Clamp for a flexible pipe | |
US20170146102A1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particularly useful as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JP2015503716A (ja) | 互いに異なる幅を有する2つのタイプの横方向部材を備えた、無段変速機に用いられる駆動ベルト | |
CZ2003186A3 (en) | Belt drive ring cvt coupler | |
AU2005211608A1 (en) | Pulley | |
US6484920B1 (en) | Cable umbilical gripper | |
CN107630993B (zh) | 活片无极变速器 | |
CN107816509B (zh) | 活片无极变速器传动带 | |
EP0110902A1 (en) | Chains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conical pulley transmissions | |
US5318484A (en) | Metal V-belt drive | |
IL192005A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particularly useful as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US4925433A (en) | Power transmitting system | |
US11326672B2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non-friction, drive chai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