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5888A - 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 - Google Patents
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5888A CN101525888A CN200910004047A CN200910004047A CN101525888A CN 101525888 A CN101525888 A CN 101525888A CN 200910004047 A CN200910004047 A CN 200910004047A CN 200910004047 A CN200910004047 A CN 200910004047A CN 101525888 A CN101525888 A CN 1015258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loader
- lift arm
- lift
- glide stee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71 till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08 Crucible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17527 Pempher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3 gard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bucket-arms, i.e. a pair of arm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m, geometry, material of bucket-arms directly pivoted on the frames of tractors or self-propelled machines
- E02F3/341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bucket-arms, i.e. a pair of arm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m, geometry, material of bucket-arms directly pivoted on the frames of tractors or self-propelled machines the arms being pivoted at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chassis, e.g. skid steer load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bucket-arms, i.e. a pair of arm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m, geometry, material of bucket-arms directly pivoted on the frames of tractors or self-propelled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hovel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Lifting Devices For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将左右一对的提升臂(6)、(6)二分割,构成第一臂部(21)及第二臂部(22)。第一臂部(21)构成为从由板状部件构成的根端部到前端部形成有中空部的长尺寸部件,并且从中央部朝向前端部,在两侧面固定有增强用板状体(25A)、(25B)。第二臂部(22)由板状体构成,可缓慢插入前轮(3A)和装载机主体(2)之间。由此,能够提供可以缩短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全长的提升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
背景技术
滑移转向装载机与轮式装载机不同,其构成为利用使左右两轮分别独立旋转时的旋转差来操纵行进方向。此外,形成在装载机主体后部支承提升臂的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得到使提升臂转动时所需要的所希望的旋转行程,并且使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全长较短(参照(日本)特开平6-33476号公报,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
因此,滑移转向装载机能够比轮式装载机更小型化,而且能够缩短旋转半径。由于具有这些优点,从而使滑移转向装载机适合于例如人造园艺等比较狭窄的场所的土木工程。
如图7所示,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40中,为在前轮47的内侧配置提升臂41的前端部侧的结构,因此,成为能够扩大侧方视野的结构。但是,在前轮47的内侧配置提升臂41的前端部侧的结构,使铲斗42动作的缸体46成为在使提升臂41动作的缸体43下方部与缸体43配置成大致平行。因此,形成利用缸体46转动的连接臂44和将连接臂44的转动传递给铲斗42的连接杆45都配置于提升臂41的前方侧的结构。
因此,必须在滑移转向装载机40的侧方部配置两个缸体43、46,从而成为复杂的结构。此外,作为缸体46必须使用行程长度大的缸体。
作为将使铲斗动作的缸体配置于提升臂的前端部侧即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前面侧的结构,提案有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等(参照(日本)特开2007-254986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所述的提升臂50如图8所示形成将提升臂50二分割的结构,由可转动地被支承于装载机主体55后部的第一臂部51、和在第一臂部51的前端侧向下构成的第二臂部52构成。
第一臂部51通过焊接多个板金材料而构成,第二臂部52利用铸钢一体构成。而且,第二臂部52以覆盖前轮56上面的方式配设。因此,由于以覆盖前轮56的方式构成的提升臂50,使得滑移转向装载机57的全长不得不比专利文献1所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40长。
滑移转向装载机比轮式装载机的旋转半径小,也能够进行转向。这样,与轮式装载机相比,小型且操作性高的滑移转向装载机能够适用于比较狭小的场所的整地作业等的各种用途中使用。
例如,利用设置于提升臂前端侧的铲斗能够进行挖掘作业或装货作业等,此外,利用铲斗的侧面等也能够进行整地作业。
即,滑移转向装载机与轮式装载机不同,同一作业用附件能够在各种用途中使用,因此,在提升臂的前端侧,除纵向的负荷之外,从横向也可承受较大的负荷。
因此,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的前端侧必须兼备能够支撑来自纵向的负荷的结构和能够支撑来自横向的负荷的结构。
因此,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提升臂41的结构确实是能够短地构成滑移转向装载机40的全长。但是,行程长度较长地构成的缸体46容易承受来自横向的负荷。因此,当承受来自横向的负荷而使缸体46的活塞杆变形时,则不能顺利地进行铲斗42的转动作业。
此外,是专利文献2所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57,由于提升臂50构成为比专利文献1的提升臂长,因此,难以使滑移转向装载机57的旋转半径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其能够简化提升臂的结构实现轻量化,而且,能够将提升臂的前端部侧配置于前轮的内侧,此外,在铲斗那样的作业用附件承受来自横向等负荷时,能够防止使作业用附件转动的驱动器变形。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具备:左右一对第一臂部,其根端侧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装载机主体的后部,前端侧以向所述装载机主体的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增强用板状体,其分别安装在从所述第一臂部的中央部到前端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左右一对第二臂部,其根端侧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前端侧以分别向下延伸的方式形成;梁部,其设置于各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部和前端侧之间,将左右一对所述第二臂部之间连结增强,所述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的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一臂部由横截面形状制成中空矩形形状的板金材料构成,各所述第二臂部由板金材料构成,各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内侧面侧,利用增强部件将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的下面侧部位、安装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外侧面的所述增强用板状体的前端侧的下面侧部位、以及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侧的外侧面侧部位之间连结,在各所述增强用板状体上构成缸体安装部,所述缸体安装部支承使各所述第一臂部转动的臂缸体的前端侧,
在各所述第二臂部的前端侧构成能够旋转地支承作业用附件的附件安装部,
在各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即各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侧构成驱动器安装部,所述驱动器安装部支承操作所述作业用附件的驱动器的根端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中,在所述第一臂部的中空部内,可以配设有控制用电线束或使所述驱动器动作的配管等。
根据本发明,将提升臂分割成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由横截面形状制成中空矩形形状的板金材料构成第一臂部,由板金材料构成第二臂部。作为第一臂部,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接合弯曲的板金材料,以横截面形状成为中空矩形形状的方式构成,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接合多个板金材料,以横截面形状成为中空矩形形状的方式构成。
可以利用增强用板状体将横截面形状成为中空矩形形状的第一臂部的前端部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三明治状地夹持,将增强用板状体固定在第一臂部。而且,可以在配置于第一臂部的内侧面侧的增强用板状体上安装第二臂部。
这样,通过配设第二臂部,可以分别在前轮和装载机主体之间的间隙配置一对第二臂部。而且,由于可以利用板金部件构成第一臂部及第二臂部,因此,可以使提升臂的重量轻量化。
此外,通过利用增强部件将第一臂部的前端侧的下面侧部位、安装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外侧面的所述增强用板状体的前端侧的下面侧部位、以及第二臂部的根端侧的外侧面侧部位之间连结,能够提高第二臂部的安装强度。此外,通过连结增强一对第二臂部间的梁部的构成,即使对于支承于第二臂部的前端侧的作业用附件作用来自横向的负荷,也能够防止第二臂部变形。而且,能够防止操作大致沿第二臂部设置的作业用附件的驱动器变形。
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短地构成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全长,能够短地构成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旋转半径。而且,不仅实现提升臂的轻量化,而且能够防止操作作业用附件的驱动器因来自横向的负荷而变形。
本发明中,在第一臂部的中空部内可以配设有控制用电线束或操作作业用附件的驱动器的配管等,因此,能够保护控制用电线束或配管等因来自外部的碰撞等而引起的破断及损伤。而且,与现有的沿第一臂部的侧面配设控制用电线束或配管等的结构相比,由于控制用电线束或配管等配线被第一臂部覆盖,因此,从外部难以看到这些配线,可以大幅提高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面看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看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立体图。
图3是提升臂的侧面图。
图4是提升臂的立体图。
图5是提升臂的上面图。
图6是提升臂的正面图。
图7是现有例1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侧面图。
图8是现有例2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说明。作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结构,下面,对适用于滑移转向装载机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除了以下说明的结构外,只要是能够解决本发明课题的形状、配置结构,就可以采用这些形状、配置结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实施例.
首先,对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整体进行说明,其次,对提升臂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滑移转向装载机1的侧面立体图,图2是滑移转向装载机1的后面立体图。图3是从外部看到的提升臂6的侧面图。图4是提升臂6的立体图。图5是提升臂6的上面图,图6是提升臂6的正面图。
如图1、图2所示,滑移转向装载机1构成为具备:例如,装载机主体2、前轮3A及后轮3B、驾驶座4、提升臂6、转动自如地支承提升臂6的支承部5、臂缸体7、铲斗9、使铲斗9转动的作业机用缸体29等。
装载机主体2构成滑移转向装载机1的车体,在其前侧分别独立且可转动驱动地设置有左右一对前轮3A。在其后侧分别独立且可转动驱动地设置有左右一对后轮3B。通过改变左右前轮3A及后轮3B的转速,能够控制装载机主体2的姿态,能够进行前后进的行驶或转向等。对于前轮3A、后轮3B的转速控制可以通过配置于驾驶座4的未图示的操作杆装置进行。
驾驶座4位于靠向装载机主体2的前方,装载于装载机主体2的上部。驾驶座4除前面之外的其它三面(左右两面及后面)由未图示的防护罩覆盖。操作员能够从开口的驾驶座4的前面上下驾驶座4。此外,在驾驶座4的顶面构成至少一部分形成为网格状的顶部4A。此外,不需要用防护罩全部覆盖除驾驶座4的前面以外的三面,能够确保侧方视野及后方视野,且只要是操作员可上下的结构,作为驾驶座4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在装载机主体2的后部,未图示的发动机等被收纳于发动机罩10(参照图2)内。此外,在装载机主体2的左右后部的两侧向上方立设有支承一对提升臂6的根端侧的一对支承部5。在各支承部5的上端侧,通过销等支承提升臂6的根端侧使其能够转动。
一对提升臂6利用各自的臂缸体7的伸缩动作一体地向上下方向转动。臂缸体7的根端侧在支承部5的下侧通过销等可转动地被支承,臂缸体7的前端侧通过销等可转动地被支承在形成于构成提升臂6的增强用板状体25A、25B的缸体安装部28。作为缸体安装部28的构成位置,可以在臂缸体7的大致中央部构成。
通过臂缸体7伸展,使提升臂6一边向上方转动一边上升。通过臂缸体7收缩,使提升臂6向下方下降,能够返回图1、图2所示的位置。
提升臂6的前端侧在装载机主体2的前部向下弯曲,在提升臂6的前端侧能够可拆装地安装作业用附件。即,设置有未图示的附件连接器等。相对于附件连接器等,例如,能够可拆装地安装铲斗9或叉子、清扫器等各种作业用附件。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作业用附件,表示安装铲斗9的结构,但是,铲斗9是作业用附件的一例,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提升臂6下降至最下方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构成为使铲斗9的前面与地面间的角度成为约30度左右。而且,在向卡车等内装入铲斗9内的货物时,可以构成为使铲斗9与地面的角度例如成为45度左右。
即,作为铲斗9可转动角度,与通常的轮式装载机的铲斗可转动角度相比设定得大。虽然滑移转向装载机1比轮式装载机更小型,但由于装货标的即货车等的车厢的高度不改变,因此,将铲斗9的可转动角度设定得大,能够进行顺畅的装货作业。
在此,优选的是铲斗9的重心与前轮3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短地构成。假设铲斗9的重心与前轮3A的中心之间长地构成时,会使得提升臂6向装载机主体2的前方突出的尺寸变长。而且,为获得与装载于铲斗9的货物的平衡,需要在装载机主体2的后部装载平衡重物。
当装载了平衡重物时,使得滑移转向装载机1的重量增大,滑移转向装载机1的整体尺寸大型化。而且,不能进行小回转的作业,因此作业性降低。因此,优选的是铲斗9的重心与前轮3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设定得短。
在本发明中,提案有图3~图6所示的提升臂6的结构。即,图3表示提升臂6的侧面图,图4表示提升臂6的立体图。此外,图5表示提升臂6的上面图,图6表示提升臂6的正面图。如图3所示,提升臂6包括第一臂部21和第二臂部22。第一臂部21构成为,例如将钢板弯曲使横截面形状成为大致矩形的长尺寸部件,第二臂部22由钢板构成。
第一臂部21构成为,例如使钢板在四个部位弯曲,构成横截面形状为大致矩形的长尺寸部件,并通过沿端缘焊接大致矩形的开口端缘,可以作为中空的长尺寸部件构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将多个钢板彼此焊接,作为中空的长尺寸部件构成。作为第一臂部21的结构,只要中空部的形状是矩形形状即可,可以采用使A字的顶点部与正中的横杆平行构成等各种的构成方式。
从第一臂部21的中央部附近朝向前端部,在第一臂部21的两侧面利用焊接等固定方法安装有增强用板状体25A、25B。如图5所示,增强用板状体25A安装于第一臂部21的外侧面,增强用板状体25B安装于第一臂部21的内侧面。此外,如图4所示,增强用板状体25B的前端部配设成与第二臂部22的根端部22A抵接的状态或位于根端部22A附近的状态。
在增强用板状体25A、25B上形成有缸体安装部28,在缸体安装部28上摆动自如地支承有使提升臂6在上下方向转动的臂缸体7的前端部。臂缸体7的根端部被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承部5。作为形成缸体安装部28的位置,可以以成为第一臂部21的大致中间部的方式构成。
第二臂部22通过焊接等固定方法固定于第一臂部21,由板状体构成的第二臂部22构成为能够缓慢插入装载机主体2和前轮3A之间。即,使一对第二臂部22的间隔比前轮3A间的间隔更窄,而且,比装载机主体2的前面侧的宽度更宽。
由此,在将提升臂6设置在最下降位置时,由于使提升臂6和前轮3A不干涉,因此,能够缩短构成滑移转向装载机1的全长。因此,不需要为了获得与装载于铲斗9的货物的平衡,而在装载机主体2的后部装载平衡重物,而且,可以构成为缩短滑移转向装载机1的旋转半径。
如图6所示,为提高第二臂部22的根端部22A侧的安装强度,第一臂部21及增强用板状体25A的前端侧的下面、和第二臂部22的根端部22A侧的外侧面,例如通过三角柱形状的增强部件30加强固定。作为增强部件30,可以弯曲钢板而形成,通过利用钢板构成增强部件30,能够减轻第一臂部21的前端侧的重量。
在第二臂22的前端部侧构成转动自如地支承铲斗9的附件安装部22c。在第二臂部22的根端部22A侧、即增强用板状体25A、25B的前端部侧形成有支承使铲斗9动作的作业机用缸体29的根端部的驱动器安装部27。在作业机用缸体29的前端部摆动自如地支承铲斗9。
在一对第二臂部22的中间部设置有将两个第二臂部22彼此连结固定的梁部26。如图1所示,在梁部26上安装有踏板26A,该踏板26A成为向驾驶座上下时的立脚点。
此外,在第二臂部22的表面也可以适当设置未图示的加强筋。通过在第二臂部22的表面设置加强筋,能够提高第二臂部22的刚性。但是,在第二臂部22的表面设置加强筋的情况下,需要构成为使第二臂部22不会因加强筋而对其缓慢插入装载机主体2和前轮3A的内侧面之间带来障碍。
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臂部21作为中空的长尺寸部件构成,因此,可以通过第一臂部21的中空部内配设使作业机用缸体29工作的液压配管、各种传感器或控制部件等控制用电线束、电源线等。这样,由于能够在第一臂部21的中空部内配设液压配管、控制用电线束等,因此,对于来自外部的损伤的危险性等,总是能够利用第一臂部21使这些配线处于保护安全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构成为将提升臂6二分割成第一臂部21及第二臂部22的构造,而且,利用钢板构成第一臂部21、增强用板状体25A、25B、第二臂部22及增强部件30。此外,通过由钢板构成第二臂部22,使得能够将第二臂部22缓慢自如地插入装载机主体2和前轮3A的内侧面之间。
此外,构成提升臂6的第一臂部21、增强用板状体25A、25B、第二臂部22及增强部件30的各自的板厚可以构成为能够确保各部件所需要的刚性的厚度。
由此,可以短地构成提升臂6的长度,而且,能够简化构造容易变得复杂的第二臂部22的结构。而且,能够简化提升臂6的整体构造,因此,能够降低构成提升臂6的部件数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由于可短地构成提升臂6的长度,因此对于比较狭小场所的各种用途能够有效地使用本发明的滑移转向装载机1。由于第一臂部21的横截面形状构成为大致矩形形状,而且,第一臂部21利用增强用板状体25A、25B进行增强,因此,对于来自纵向的负重具备充分的耐受强度。此外,对于来自横向的负重,由于第二臂部22利用增强用板状体25A、25B及增强部件30固定于第一臂部21,因此也具备充分的耐受强度。
进而,由于利用第一臂部21的中空部,能够将现有的滑移转向装载机中暴露于外侧的配线等配线在第一臂部21内,因此,能够防止这些配线的损伤、破断。
Claims (2)
1、一种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具备:
左右一对第一臂部,其根端侧被支承于装载机主体的后部并能够转动,前端侧以向所述装载机主体的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
增强用板状体,其分别安装在从所述第一臂部的中央部到前端侧的外侧面和内侧面;
左右一对第二臂部,其根端侧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前端侧以分别向下延伸的方式形成;
梁部,其设置于各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部和前端侧之间,将左右一对所述第二臂部之间连结增强,所述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的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一臂部由横截面形状制成中空矩形形状的板金材料构成,
各所述第二臂部由板金材料构成,
各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内侧面侧,
利用增强部件将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的下面侧部位、安装于所述第一臂部的外侧面的所述增强用板状体的前端侧的下面侧部位、以及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侧的外侧面侧部位之间连结,
在各所述增强用板状体上构成缸体安装部,所述缸体安装部支承使各所述第一臂部转动的臂缸体的前端侧,
在各所述第二臂部的前端侧构成支承作业用附件而使其能够转动的附件安装部,
在各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侧即各所述第二臂部的根端侧构成驱动器安装部,所述驱动器安装部支承操作所述作业用附件的驱动器的根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臂部的中空部内配设有控制用电线束或使所述驱动器动作的配管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040,326 | 2008-02-29 | ||
US12/040,326 US7780395B2 (en) | 2008-02-29 | 2008-02-29 | Lift arm for skid-steer load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5888A true CN101525888A (zh) | 2009-09-09 |
Family
ID=4101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4047A Pending CN101525888A (zh) | 2008-02-29 | 2009-02-09 | 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80395B2 (zh) |
CN (1) | CN101525888A (zh) |
IT (1) | IT1393429B1 (zh)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5813A (zh) * | 2012-03-29 | 2012-07-25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 |
CN102900106A (zh) * | 2012-09-29 | 2013-01-30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滑移转向装载机动臂 |
CN105951901A (zh) * | 2016-06-24 | 2016-09-21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十六杆四活动度重型装载机器人 |
CN105951905A (zh) * | 2016-06-24 | 2016-09-21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电液可控滑移式叉木机 |
CN106013288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紧凑型多单元直线驱动滑移式装载机器人 |
CN106013287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两自由度重型反铲装载机器人 |
CN106013286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平面三活动度简易装载机器人 |
CN106013290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平面两活动度简易装载机器人 |
CN106049572A (zh) * | 2016-06-24 | 2016-10-2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重型电液可控滑移式叉木机 |
CN106049576A (zh) * | 2016-06-24 | 2016-10-2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平面三活动度电液机构式滑移装载机器人 |
CN106049575A (zh) * | 2016-06-24 | 2016-10-2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三活动度电液机构式装载机器人 |
CN106088181A (zh) * | 2016-06-24 | 2016-11-09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滑移式装载机器人 |
CN106088183A (zh) * | 2016-06-24 | 2016-11-09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含三副摇臂的多单元连杆驱动三活动度装载机器人 |
CN106120888A (zh) * | 2016-06-24 | 2016-11-1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重型电液可控滑移式叉木机 |
CN106120904A (zh) * | 2016-06-24 | 2016-11-1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平面三活动度叉木机 |
CN112609757A (zh) * | 2020-12-16 | 2021-04-06 |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 | 滑移转向装载机及其动臂和动臂安装结构 |
CN116833401A (zh) * | 2023-05-06 | 2023-10-03 | 安徽马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结构件提升臂的焊接加固结构及焊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31580B2 (en) | 2010-06-04 | 2014-01-21 | Caterpillar Inc. | Lift arm assembly |
CN101956406B (zh) * | 2010-08-16 | 2012-02-22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 |
CN102817384B (zh) * | 2012-09-19 | 2014-09-24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装置 |
JP6392167B2 (ja) * | 2015-05-14 | 2018-09-19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フロントローダ |
CN106049568A (zh) * | 2016-06-24 | 2016-10-2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平面四活动度重型装载机器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39997A (en) * | 1972-06-07 | 1976-02-24 | F & W Company Inc. | Tractor mounted implement device |
JPH0633476A (ja) | 1992-07-16 | 1994-02-08 |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 スキッドステアローダのバケットレベリング装置 |
US5540289A (en) * | 1994-03-30 | 1996-07-30 | Kubota Corporation | St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coupling and uncoupling a front loader |
JP2007254986A (ja) | 2006-03-22 | 2007-10-04 | Komatsu Ltd | スキッドステアローダのリフトアーム |
-
2008
- 2008-02-29 US US12/040,326 patent/US778039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2-09 CN CN200910004047A patent/CN101525888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2-09 IT ITTO2009A000083A patent/IT1393429B1/it active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5813A (zh) * | 2012-03-29 | 2012-07-25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 |
CN102605813B (zh) * | 2012-03-29 | 2015-05-13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工作装置 |
CN102900106A (zh) * | 2012-09-29 | 2013-01-30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滑移转向装载机动臂 |
CN106013290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平面两活动度简易装载机器人 |
CN106049576A (zh) * | 2016-06-24 | 2016-10-2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平面三活动度电液机构式滑移装载机器人 |
CN106013288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紧凑型多单元直线驱动滑移式装载机器人 |
CN106013287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两自由度重型反铲装载机器人 |
CN106013286A (zh) * | 2016-06-24 | 2016-10-12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平面三活动度简易装载机器人 |
CN105951901A (zh) * | 2016-06-24 | 2016-09-21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十六杆四活动度重型装载机器人 |
CN106049572A (zh) * | 2016-06-24 | 2016-10-2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连杆驱动重型电液可控滑移式叉木机 |
CN105951905A (zh) * | 2016-06-24 | 2016-09-21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电液可控滑移式叉木机 |
CN106049575A (zh) * | 2016-06-24 | 2016-10-2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三活动度电液机构式装载机器人 |
CN106088181A (zh) * | 2016-06-24 | 2016-11-09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滑移式装载机器人 |
CN106088183A (zh) * | 2016-06-24 | 2016-11-09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含三副摇臂的多单元连杆驱动三活动度装载机器人 |
CN106120888A (zh) * | 2016-06-24 | 2016-11-1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重型电液可控滑移式叉木机 |
CN106120904A (zh) * | 2016-06-24 | 2016-11-16 | 山东交通学院 | 一种多单元直线驱动平面三活动度叉木机 |
CN112609757A (zh) * | 2020-12-16 | 2021-04-06 |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 | 滑移转向装载机及其动臂和动臂安装结构 |
CN112609757B (zh) * | 2020-12-16 | 2024-12-17 |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 | 滑移转向装载机及其动臂和动臂安装结构 |
CN116833401A (zh) * | 2023-05-06 | 2023-10-03 | 安徽马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结构件提升臂的焊接加固结构及焊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780395B2 (en) | 2010-08-24 |
ITTO20090083A1 (it) | 2009-09-01 |
US20090220328A1 (en) | 2009-09-03 |
IT1393429B1 (it) | 2012-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5888A (zh) | 滑移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 | |
ES2247651T3 (es) | Vehiculo de carga. | |
CN101548048B (zh) | 轮式装载机 | |
KR100503840B1 (ko) | 휠식 작업기 | |
CN101548049B (zh) | 轮式装载机 | |
EP2154295B1 (en) | Cabin and traveling construction machine with the same | |
KR20130124168A (ko) | 건설기계 | |
US4121680A (en) | Vehicles | |
CN114396089B (zh) | 轮式装载机前部单元和轮式装载机 | |
WO2014098652A1 (en) | Front frame arrangement for a working machine and a wheel loader | |
JP6499953B2 (ja) | 作業機 | |
EP2799626B1 (en) | Parallel linkage-type working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 |
JP5352980B2 (ja) | 上部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 |
US20090252588A1 (en) | Lift arm for skid-steer loader | |
AU2582597A (en) | Frame assembly for a construction machine | |
US20220349148A1 (en) | Tilt bucket | |
JP6300694B2 (ja) | 作業機 | |
JP4236942B2 (ja) | 作業車両 | |
CN101454512A (zh) | 滑行转向装载机的提升臂 | |
US4456280A (en) | Hydraulic trailer steering system | |
CN205088721U (zh) | 用于机器中的连杆组件的横向构件 | |
JP6309420B2 (ja) | 作業機 | |
JP4351841B2 (ja) |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 | |
EP1481939A2 (en) | Load handling machine | |
CN2919817Y (zh) | 轮拖前置推土平地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909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