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3953A - 多路接入环境中的系统间切换 - Google Patents
多路接入环境中的系统间切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3953A CN101523953A CNA200780037968XA CN200780037968A CN101523953A CN 101523953 A CN101523953 A CN 101523953A CN A200780037968X A CNA200780037968X A CN A200780037968XA CN 200780037968 A CN200780037968 A CN 200780037968A CN 101523953 A CN101523953 A CN 1015239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network
- radio access
- radio
- hrpd
- l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5—Mobility data transfer involving hierarchical organized mobility servers, e.g. hierarchical mobile IP [HM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根据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不同的接入网络之间切换用户设备的系统和方法,所述不同的接入网络例如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系统和长期演进(LTE)系统。在切换期间能够由UE保持已有的移动IP会话。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与在同一日提交的Anders Lundstrom和Lila Madour的同样被命名为“Inter-System Handoffs In Multi-Access Environment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1/856,837有关,在此将其公开并入作为参考。本申请与在2006年10月12日提交的题为“Optimized handover in a multi-access environmen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0/851,080有关并且以其为优先权基础,在此将其公开并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电信系统,尤其涉及用于执行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最初开发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主要是通过电路交换网络来提供语音服务。在例如所谓的2.5G和3G网络中引入分组交换使得网络运营商能够提供数据服务以及语音服务。最终,网络体系结构将向全IP网络演进,所述全IP网络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这二者。然而,网络运营商已经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了相当大的投资,因此通常会更偏爱逐渐地迁移到全IP网络体系结构以允许它们从其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投资中获取足够的价值。为了提供支持下一代无线电通信应用所需的能力且同时使用原有(legacy)基础设施,网络运营商将部署混合网络,其中下一代无线电通信系统被叠加在现有电路交换或分组交换网上作为过渡到基于全IP的网络的第一步。
这样的混合网络的一个例子包括现有3GPP2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系统,其中下一代‘长期演进’(LTE)系统被叠加在该系统上。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那样,有时以不同的名称或简称来指代HRPD系统。例如,HRPD系统有时被称为‘高速率数据’(HRD)系统或通过TIA-EIA所发布的它们的空中接口标准(即IS-856)来引用。IS-856标准,称为‘cdma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Specification(2000)’,能够在线地在www.tiaonline.org上获得,在此将其并入作为参考。另外,因为HRPD系统使用码分多址(CDMA)方案并且是从CDMA2000演进而来的,所以它们有时还被称为‘1xEV-DO’系统,其指的是CDMA2000的‘EVolution,Data-Only(演进,仅数据)’版本。类似地,LTE系统指的是例如旨在提供改进性能的下一代(4G)宽带CDMA(WCDMA)系统。尽管尚未被标准化,但是最终将根据UMTS标准的新版本来设计LTE系统,参见例如能够在线地在www.3gpp.org上获得的3GPP TR 25.913。LTE系统当前的目标性能目标包括例如每个5MHz小区支持200个活动呼叫,以及对于小的IP分组而言小于5ms延时(latency)。
当LTE系统被叠加在HRPD系统上时,各种类型的系统间互操作性成为所希望的,其中之一是切换或移交。系统间切换指的是例如这样的过程,由此第一无线电通信系统当前支持的移动单元(例如蜂窝电话、无线PDA或膝上计算机)被转移到第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支持。在该应用的环境中,如图1中在概念上示出的那样,所关心的系统间切换包括将移动单元10的通信支持从HRPD接入网络20转移到LTE接入网络30或反之亦然。这样的切换可能因各种原因而被执行。例如,当前由HRPD接入网络20服务的移动单元10可能已经移动进入某地理区域,其中它能够被LTE接入网络30更好地服务。可替换地,可以执行系统间切换以提供HRPD接入网络20和LTE接入网络30之间的负载平衡。
不管切换的特定原因如何,都需要执行各种信令以便完成将对移动单元10的支持责任从LTE接入网络30转出或转到LTE接入网络30。另外,除非移动单元10能够同时接收来自HRPD接入网络20和LTE接入网络30这二者的信号,否则系统间切换将会是硬切换(‘先断后合(break before make)’)而不是软切换(‘先合后断(make before break)’)。对于硬切换,还希望使干预(intervening)时间间隔最小化,在所述干预时间间隔期间移动台10既没有连接到HRPD接入网络20也没有连接到LTE接入网络30。因此,在此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表现出对促进这样的系统间切换的机制的需要。
概要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用于将通信连接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用户设备,建立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一无线电连接以及与前缀(prefix)相关联的移动IP会话;通过用户设备请求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上的承载(bearer);通过用户设备建立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二无线电连接;以及在用户设备处接收包括所述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从第一无线电连接转换到第二无线电连接期间保持所述移动IP会话。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移动台包括:收发器,用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空中接口或者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空中接口建立无线电连接;以及处理器,用于经由收发器建立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一无线电连接以及与前缀相关联的移动IP会话,并且此后经由收发器请求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上的承载,其中,在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二无线电连接被建立之后,收发器接收包括所述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从第一无线电连接到第二无线电连接的转换期间保持移动IP会话。
根据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用于将通信连接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对在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连接的连接建立请求,确定UE正被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以及向UE传送包括与移动IP连接相关联的相同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移交期间保持与UE的所述移动IP连接。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用于支持多个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关节点包括:处理器,用于接收对在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连接的连接建立请求以及确定UE正被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其中所述UE经由网关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处理器向UE传送包括与移动IP连接相关联的相同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移交期间保持与UE的移动IP连接。
附图简述
附图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图示出移动台在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和长期演进(LTE)RAN之间的切换;
图2(a)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IP多媒体系统(IMS)体系结构的混合无线电接入网络;
图2(b)更详细地图示出图2(a)的示例性混合无线电接入网络;
图3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与用户设备(UE)从HRPD RAN到LTERAN的切换相关联的第3层信令;
图4图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与UE从HRPD RAN到LTE RAN的切换相关联的第2层信令;
图5图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与UE从LTE RAN到HRPD RAN的切换相关联的信令;
图6(a)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节点或服务器;
图6(b)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台或用户设备;以及
图7和8是图示出与示例性实施例相关联的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相似的元素。而且,以下详细说明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如上所述,所希望的是用于在HRPD接入网络和LTE接入网络之间切换连接的机制和方法,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如以下将描述的那样。尽管如此,为了为该讨论提供某一示例性环境,提供了如图2(a)和2(b)所示的包括HRPD(3GPP2)接入网络202和LTE接入网络204这二者的混合系统200,并且现在将对其进行描述。概括地讲,为了便于以下的切换讨论,混合系统200包括本地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206和访问公共陆地移动网络(VPLMN)208这二者,以及无线电网络所连接到的各种IP网络210(例如,包括因特网)。每个接入网络202和204都将分别包括如图2(b)中所示的多个基站213和212,用于分别经由空中接口216和218向移动台214提供无线电接入,所述空中接口216和218分别被指定用于相应的接入网络。更具体地说,空中接口216由以上被并入作为参考的IS-856标准来规定并且尚未被标准化的空中接口218预计包括例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下行链路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上行链路。在表示上,HRPD基站206通常被称为‘接入节点’(AN),而LTE基站206通常被称为‘演进节点B’(eNB)。除基站206之外,无线电接入网络202和204可以包括诸如分组控制功能(PCF)之类的其他功能实体,其未在图2(a)和2(b)中示出以简化说明。
返回图2(a),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HRPD接入网络202和LTE接入网络204这二者的元件被连接到综合系统体系结构演进(SAE)网关(GW)-用户平面实体(UPE)/PDSN 220。元件220的PDSN方面指的是HRPD元件,其经由A10/A11接口或参考点将IP网络210与无线电接入网络202互连,并且提供与混合系统200的HRPD部分中其他PDSN(未示出)的互连。在图2(a)中示出的与混合网络200的HRPD部分相关联的A接口/参考点在例如能够在www.tiaonline.org获得的TIA-878-A(A.S0008)和TIA-1878-A(A.S0009)中规定,在此将其公开并入作为参考。
类似地,元件220的SAE网关-UPE方面指的是LTE元件,其经由S1和SGi接口将IP网络210与无线电接入网络204互连,并且提供与混合系统200的LTE部分中的其他SAE GW(例如归属网关222)的互连。在图2(a)中示出的与混合网络200的LTE部分相关联的S接口/参考点在例如标准文件3GPPTS23-402中被规定。另外,SAE GWUPE/PDSN 220和SAE GW 223分别被连接到综合归属订户服务(HSS)/鉴别,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224和226,其是存储与订户相关联的数据并且使用该数据来提供各种服务的储存库,以下将在切换环境中对其中一些进行描述。如将在下文所描述的,将元件220的SAE GW部分与元件220的PDSN部分结合对于优化第3层切换信令而言是有益的。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228是LTE系统实体,其管理将寻呼(paging)消息分发到eNB 212,并且也包含在根据如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切换信令中。此外,除分别将MME 228与LTE RAN 204、HSS/AAA 224和SAEGW-UPE/PDSN 220互连的S1、S6和S1l接口之外,已经在MME 228和HRPDRAN 202之间添加了另一接口/参考点。该新的接口(称为‘Ax’接口)被同于以上所描述的被并入本文作为参考的专利申请中以促进用于移动台214在HRPD RAN 202和LTE RAN 204之间的切换的第2层信令。将会理解的是,在图2(a)和2(b)中所图示的示例性混合系统体系结构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能够在其他体系结构中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第3层切换信令被如此安排以便允许在HRPDRAN 202中操作的UE 214在无需UE214执行到归属代理(HA)222(即,其另外将被需要以更新与UE 214相关联的移动性绑定和因特网密钥交换(IKE)安全关联(SA))的绑定(binding)更新(BU)的情况下移动到LTE RAN 204。这减少了与执行系统间切换相关联的时间并且能够如下根据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来完成。
其中,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执行对移动单元214的从HRPD RAN202到LTE RAN 204的网关内切换(其还能够被视为重始发(re-origination))。在执行第3层切换信令之前,点到点协议(PPP)连接300将存在于UE 214和综合PDSN-SAE GW 220之间以用于传送IP分组,作为整个HRPD连接的一部分。同样,移动IPv6(MIPv6)连接将存在于UE 214和HA222之间。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MIPv6连接使得UE 214能够在混合系统200内移动且同时使用IPv6归属地址(亦称为‘前缀’)来保持可达性和进行中的会话。所谓的双栈(DS)MIPv6支持在不需要两个移动性管理协议的情况下使用IPv4和IPv6地址这二者,并且连接302能够例如被实施为DS-MIPv6连接。对于有关DS-MIPv6的更多信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Hesham Soliman07年3月8日编辑的题为‘Mobile IPv6 support fordual stack Hosts and Routers(DSMIPv6)’<draft-ietf-mip6-nemo-v4traversal-04.txt>,其能够在线地在http://wwwl.ietforg/ID.html上获得,在此将其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先前存在的PPP 300和DS-MIPv6 302连接就绪并且第2层(链路层)已经被建立,例如,如以上标识的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那样,UE 214能够发起图3中所示的开始于LTE接入/鉴别信令304的用于切换的第3层信令,其中UE214通过向MME 228发信号通知在LTE RAN 204中建立承载来请求切换到LTE RAN 204。然后通过MME 2218和AAA 226之间的信令306来执行对UE 214的鉴别。根据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为了避免发送绑定更新/确认第3层信令到HA(以及MIPv6重新登记),目标eNB 212应该经由相同的节点(与最初被用于HRPD连接的相同的PDSN-GW SAE 220)连接到混合系统200的LTE部分。为了实现该功能,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终端(UE)标识符,该标识符对于HRPD RAN 202和LTE RAN 204这二者是共同的,即UE 214将使用相同的终端标识符来标识自己而不管其正尝试接入这两个网络中的哪个,以及当它正在混合网络200的两个部分之间被切换时使用相同的终端标识符来标识自己。
根据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公共的终端标识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或格式化。例如,现有标识符类型可以被使用,例如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移动节点标识(MN-ID),或者新的公共终端标识符能够被产生,只要其被用于这两个系统中。拥有公共终端标识符使得无线电接入网络能够获取PDSN-SAE GW 220的IP地址,所述PDSN-SAE GW 220被用于支持始发HRPD连接以及使用该网关的IP地址来在LTE RAN 204中建立目标连接。网关的IP地址的获取能够作为第2层信令的一部分来执行,在图4中提供了其一个例子。
其中,在步骤600,源HRPD AN 213决定执行系统间切换(在此上下文中,其还可以被视为重始发进入其他无线电接入网络)。如信号602所示,HRPD AN 213可以可选地在流控制被启用的情况下请求GW-PDSN UPE220停止数据传输。将会理解的是,如果后者的特征被使用,则断到合的时间将会增加,这是因为UE 214不能传送数据直到它已经被成功地切换到混合系统200的LTE部分。另一方面,如果该特征被停用(deactivated)并且消息602没有被发送,则UE 214能够继续通过混合系统200的HRPD部分传送数据直到在步骤618接收到切换命令,从而减少了断到合时间。
不管流控制消息602是否被发送,切换过程都将继续以HRPD AN 213发送Ax IS-会话上下文请求消息604到MME 228以发起切换。第2层信令的该方面在以上被并入本文作为参考的专利申请中被更详细地描述。消息604-614图示出用于根据该示例性第2层信令在目标LTE系统204中执行再定位的过程。对于本申请而言特别感兴趣的是用于获取网关220的IP地址的消息606、610和612。UPE再定位请求606包括例如公共终端标识符(例如,MN-ID)以及在上述的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其他信息元素。作为对此的响应,网关的IP地址(在图4中被称为用户平面实体(UPE)ID)被经由MME228转发回无线电接入网络(例如,eNB 213)。对与建立用于切换的第2层连接相关联的其他细节以及在图4中示出但为简明起见而在此未描述的其他消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以上被并入作为参考的专利申请。
返回图3,相同的网关220的IP地址在LTE RAN中的可用性实现了将公共终端标识符从UE 214传输到相同的PDSN-SAE GW 220,所述PDSN-SAEGW220将终端的HRPD连接作为第3层LTE无线电网络连接建立消息308的一部分来处理。当接收到该消息308时,PDSN-SAE GW220使用公共终端标识符来确定消息308实际上涉及从HRPD RAN 202到LTE 204的切换而不是建立‘完全’新的连接,例如与UE的加电相关联的连接。这能够伴随有例如,将在消息308中接收的公共终端标识符与存储在与PDSN-SAE GW220相关联的存储器中的终端标识符列表进行比较,所述PDSN-SAE GW220与进行中的连接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因为UE 214经由相同的网关220连接到HRPD RAN 202,所以将会有指示切换发生的匹配。
PDSN-SAE GW 220将响应于连接建立消息308而从AAA服务器226获取与UE 214相关联的归属前缀。另外,在PDSN-SAE GW220已经确定消息308与切换相关联之后,然后它将发送路由器广告(RA)消息312,该消息具有与UE 214先前在其MIPv6会话中所使用的前缀相同的前缀。这具有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转换期间保持该会话的效果,其继而减少了与切换相关联的总时间,这是因为新的MIPv6会话无需被建立。另外,在图3中应该注意到,没有示出绑定更新或移动性重新登记消息,这是因为根据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切换能够在没有这样的信令的情况下被执行。在RA消息312被UE 214接收到之后,能够如信令314所指示的那样释放HRPD连接。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HRPD到LTE方向上的切换或接入网络重始发。然而其他示例性实施例考虑到反方向上的这样的切换或接入网络重始发,图5提供了其一个例子。其中,UE 214最初具有与LTE RAN 204的无线电连接以及与HA 222的已有DS-MIPv6连接500。如上所述,相同的PDSN-SAE GW 220的IP地址被获取并提供给HRPD RAN 202。借助信令502,UE 214通过发送包括公共终端标识符(例如IMSI)的连接建立消息502到PDSN-SAE GW 220来建立经由适当eNB 212的HRPD无线电连接。如先前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PDSN-SAE GW 220使用公共终端标识符来确定连接建立请求502实际上是从LTE连接到HRPD连接的切换。这继而引起PDSN-SAE GW 220发送路由广告(RA)消息506到UE 214(在借助信令504和接入-鉴别/授权确认505实现成功PPP连接建立之后)。如在先前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RA消息506包含与用于HRPD连接的前缀相同的前缀,以使得DS-MIPv6连接500能够在UE214从LTE RAN 204转换到HRPD RAN202期间被保持。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与HRPD和LTE系统之间的切换相关联的第3层信令。描述了信令中所涉及的各种通信节点。这些节点能够例如被实现服务器,在图6(a)中示出了其一个例子。其中,服务器650能够包含处理器652(或多个处理器核)、存储器654、一个或多个辅助存储装置656和接口单元658以促进网络通信节点650与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的通信。另外,服务器650能够包含第3层协议处理软件以使其能够作为例如如上所述的PDSN-SAE GW 220来操作。移动台或UE214能够被实现为如图6(b)中所示出的无线电设备。其中,设备660包括天线662、收发器664和处理器668。根据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收发器664将能够通过至少两个空中接口(例如LTE空中接口和HRPD空中接口)来传送与接收信号。
根据上文,将会理解的是一种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执行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切换的方法能够包括在图7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其中,在步骤700,UE 214建立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一无线电连接以及与前缀相关联的移动IP会话。然后,在步骤702,UE请求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上的承载。作为结果在步骤704,通过UE 214建立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二无线电连接。然后,在步骤706,包括相同的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被UE 214接收到以使得在从第一无线电连接到第二无线电连接的转换期间保持移动IP会话。
在图8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用于将通信连接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方法。其中,在步骤800,例如在网关节点处接收到对在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连接的连接建立请求。然后,在步骤802,确定UE正被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在步骤804,向UE传送包括与移动IP连接相关联的相同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移交期间保持与UE的移动IP连接。
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些是在与HRPD和LTE RAN之间的切换相关联的第3层信令的上下文中被描述的。然而,如通过图7和8的流程图中所描绘的方法将会理解到,本发明不限于此。实际上,示例性实施例将能够适用于任何两个接入网络之间的切换,其中移动IP会话已经被建立并且可以在两个接入网络之间的转换期间被保持。
在各个方面,以上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都意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能够在具体实施中进行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处包含的描述得到。所有这样的变化和修改都被认为是落在由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元件、动作或指令都不应被视为对于本发明是关键的或者必需的,除非明确地这样描述。而且,如在此所使用的,冠词‘一个’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将通信连接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
-通过用户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一无线电连接以及与前缀相关联的移动IP会话;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请求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上的承载;
-通过所述用户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二无线电连接;以及
-在所述用户设备处,接收包括所述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连接的所述转换期间保持所述移动IP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共终端标识符来接入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这二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相同的网关节点来支持所述第一无线电连接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连接这二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相同的网关节点,检测已经使用所述公共终端标识符将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到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以及
-响应于所述检测而从所述相同的网关节点发送所述路由器广告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之一,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是所述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另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交是在不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绑定更新消息的情况下执行的。
7.一种移动台,包括:
-收发器,用于经由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空中接口或者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空中接口建立无线电连接;以及
-处理器,用于经由所述收发器建立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一无线电连接以及与前缀相关联的移动IP会话,并且此后经由所述收发器请求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上的承载;
-其中,在与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第二无线电连接被建立之后,所述收发器接收包括所述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电连接的所述转换期间保持所述移动IP会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使用公共终端标识符来接入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这二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台,其中所述处理器经由所述收发器与相同的网关节点进行通信以支持所述第一无线电连接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连接这二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台,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之一,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是所述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另一个。
11.一种用于将通信连接从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
-接收对在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连接的连接建立请求;
-确定所述UE正被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以及
-向所述UE传送包括与移动IP连接相关联的相同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所述移交期间保持与所述UE的所述移动IP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公共终端标识符,所述公共终端标识符被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这二者中标识所述UE。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UE正被移交是由网关节点通过使用所述公共终端标识符来执行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之一,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是所述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另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13,其中所述网关节点还被用于支持所述第一无线电连接。
16.一种用于支持多个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网关节点,所述网关节点包括:
-处理器,用于接收对在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连接的连接建立请求以及确定所述UE正被从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其中所述UE经由所述网关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
-其中所述处理器向所述UE传送包括与移动IP连接相关联的相同前缀的路由器广告消息,其中在所述移交期间保持与所述UE的所述移动IP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包括公共终端标识符,所述公共终端标识符被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这二者中标识所述UE。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检测已经使用所述公共终端标识符将所述UE设备从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移交到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并且作为对其的响应而传送所述路由器广告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是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之一,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是所述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所述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另一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85108006P | 2006-10-12 | 2006-10-12 | |
US60/851,080 | 2006-10-12 | ||
US11/856,797 | 2007-09-18 | ||
US11/856,797 US8644247B2 (en) | 2006-10-12 | 2007-09-18 | Inter-system handoffs in multi-access environments |
PCT/IB2007/054146 WO2008044215A2 (en) | 2006-10-12 | 2007-10-11 | Inter-system handoffs in multi-access environment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3953A true CN101523953A (zh) | 2009-09-02 |
CN101523953B CN101523953B (zh) | 2012-04-04 |
Family
ID=39204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796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3953B (zh) | 2006-10-12 | 2007-10-11 | 多路接入环境中的系统间切换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44247B2 (zh) |
EP (1) | EP2087760B1 (zh) |
CN (1) | CN101523953B (zh) |
AT (1) | ATE471051T1 (zh) |
CA (1) | CA2663992A1 (zh) |
DE (1) | DE602007007113D1 (zh) |
WO (1) | WO2008044215A2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45420A1 (zh) * | 2009-09-23 | 2010-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速分组数据系统的空闲切换终端及方法 |
CN103053187A (zh) * | 2010-07-31 | 2013-04-17 |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 用于用户设备在共享归属长期演进系统的不同区域中操作的基于位置的策略的方法、装置和存储元件 |
CN103210684A (zh) * | 2010-11-16 | 2013-07-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非优化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WO2015109724A1 (zh) * | 2014-01-22 | 2015-07-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系统fdd和tdd之间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056331B (zh) * | 2009-11-04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终端在lte-hrpd系统间互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
CN105144833A (zh) * | 2013-04-23 | 2015-1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停用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
CN113014679A (zh) * | 2019-12-19 | 2021-06-22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46124B1 (en) * | 2004-12-07 | 2009-06-09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upport for handoffs in high rate packet data systems |
CN100488170C (zh) * | 2006-01-26 | 2009-05-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分组无线系统中触发路由区更新的方法 |
AR065302A1 (es) * | 2007-02-12 | 2009-05-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Metodo y aparato para soportar traspaso de lte/eutran a gprs/geran |
US8483174B2 (en) * | 2007-04-20 | 2013-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gateway relocation |
CN101431797B (zh) | 2007-05-11 | 2012-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注册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330753B (zh) | 2007-06-22 | 2014-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创建方法、资源删除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01400059B (zh) * | 2007-09-28 | 2010-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active状态下的密钥更新方法和设备 |
US8842632B2 (en) * | 2008-02-14 | 2014-09-23 | Alcatel Lucent | Pre-registration, storing of pre-registration session information and session transf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782278B2 (en) * | 2008-03-21 | 2014-07-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dress redirection for nodes with multiple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DK2117266T3 (da) | 2008-05-07 | 2012-08-2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remgangsmåder, testsystemer og indretninger til kontrol af overholdelse af kravspecifikationer |
EP2289264B1 (en) | 2008-06-16 | 2019-05-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ndover of non-voice bearers in packet-switched and cicuit-switched networks |
CN101610447B (zh) * | 2008-06-20 | 2012-06-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隧道标识信息的获取方法、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1730024B (zh) * | 2008-10-28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1754313B (zh) | 2008-11-28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导频测量控制方法及双模终端 |
GB2466226B (en) | 2008-12-15 | 2012-11-14 | King S College Londo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network mobility |
GB2466225B (en) * | 2008-12-15 | 2013-10-02 | King S College London | Inter-access network handover |
WO2010078725A1 (zh) * | 2009-01-08 | 2010-07-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终端、网关和网络系统 |
CN101778441B (zh) | 2009-01-09 | 2013-03-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hrpd系统的激活切换方法和终端 |
US8826376B2 (en) * | 2009-03-10 | 2014-09-02 | Alcatel Lucent | Communication of session-specific information to user equipment from an access network |
CN101854734B (zh) * | 2009-03-30 | 2013-08-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释放接入连接的方法、装置、策略控制实体及系统 |
CN101854747B (zh) | 2009-04-01 | 2013-09-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Hrpd系统中非3gpp2消息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349331B (zh) * | 2009-05-11 | 2015-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终端及其从高速率分组数据网重定向到异网络的方法 |
US8374604B2 (en) * | 2009-05-26 | 2013-02-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multiple registrations across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WO2011025876A1 (en) * | 2009-08-27 | 2011-03-0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lving limited addressing space in machine-to-machine (m2m) environments |
CN102026321B (zh) | 2009-09-18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网络重选后状态机的迁移方法及终端 |
CN102056144B (zh) * | 2009-10-28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接入的处理方法、家乡代理及用户设备 |
US8743828B2 (en) * | 2010-11-16 | 2014-06-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optimized handoff |
EP2661122B1 (en) * | 2010-12-28 | 2017-06-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ip data by performing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8931016B2 (en) * | 2011-09-15 | 2015-01-06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Program handoff between devices and program network offloading |
US10637820B2 (en) | 2011-10-21 | 2020-04-28 | Uniloc 2017 Llc | Local area social networking |
US9148847B2 (en) | 2012-04-20 | 2015-09-29 | Apple Inc. | Mobile device-initiated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s between networks |
US9338805B2 (en) * | 2012-11-16 | 2016-05-10 | Mediatek,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ndby with a dual-standby modem and establishing single connection for one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 |
US20140161059A1 (en) * | 2012-12-05 | 2014-06-12 |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20140248908A1 (en) | 2013-03-01 | 2014-09-04 | Uniloc Luxembourg S.A. | Pedestrian traff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
US9942909B2 (en) * | 2014-02-28 | 2018-04-1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rehoming |
EP3104580A4 (en) * | 2014-03-04 | 2017-03-01 | Huawei Device Co., Ltd. | Ipv6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and device |
WO2015185518A1 (en) * | 2014-06-03 | 2015-12-10 | Deutsche Telekom Ag | Method for improving overall network performance and/or overall quality of service of user equip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for improving overall network performance and/or overall quality of service of user equip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EP3186989B1 (en) * | 2014-08-28 | 2019-10-3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valid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WO2017131905A1 (en) * | 2016-01-28 | 2017-08-03 | Goog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mobility of user sessions with multi-access connectivity |
CN109565668B (zh) * | 2016-08-23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9992560L (fi) * | 1999-11-30 | 2001-05-31 | Nokia Networks Oy | IP-liikkuvuus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issä |
US6671507B1 (en) | 2000-06-16 | 2003-12-3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Authentication method for inter-system handover between at least two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20030145091A1 (en) * | 2002-01-28 | 2003-07-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Access terminal profile in a data cellular network |
US7352768B2 (en) * | 2002-06-28 | 2008-04-0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Traffic management in a hybrid wireless network having multiple types of wireless links for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s |
US7751818B2 (en) | 2002-11-15 | 2010-07-06 | Nokia Corporation | Smart inter-technology handover control |
US7917152B2 (en) * | 2003-06-27 | 2011-03-29 | Nokia Corporation | Enhanced fast handover procedures |
JP4167152B2 (ja) | 2003-09-08 | 2008-10-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通信システム、ルータ装置及び経路制御方法 |
US7082301B2 (en) * | 2003-09-12 | 2006-07-2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handoff of a call between networks |
GB0402183D0 (en) | 2004-01-31 | 2004-03-03 | Alcyone Holding S A | Wireless mobility gateway |
US7668141B2 (en) * | 2004-07-06 | 2010-02-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acket data lo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7697489B1 (en) * | 2004-07-12 | 2010-04-13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mer-based mobile IP re-registration in a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
JP2006080930A (ja) * | 2004-09-10 | 2006-03-23 |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ルータ、及び移動体端末 |
US7512110B2 (en) * | 2004-09-21 | 2009-03-31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inter-AN HRPD hard handoff |
US20060109818A1 (en) | 2004-11-22 | 2006-05-25 | Shreesha Ramann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technology active handoff of a hybri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7508793B2 (en) * | 2005-03-07 | 2009-03-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icro mobility management |
US8072948B2 (en) * | 2005-07-14 | 2011-12-0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an evolved system attachment procedure |
CN101300754B (zh) * | 2005-10-31 | 2012-02-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接入信息的方法 |
KR101221610B1 (ko) * | 2005-11-03 | 2013-0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id 프리픽스와 함께 고속이동성 ip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20070189219A1 (en) * | 2005-11-21 | 2007-08-16 | Mruthyunjaya Navali | Internet protocol tunneling on a mobile network |
US7995565B2 (en) * | 2006-10-03 | 2011-08-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 continuity in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SIP messaging |
US9247515B2 (en) * | 2006-04-25 | 2016-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mobility suppor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2007
- 2007-09-18 US US11/856,797 patent/US864424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11 EP EP07826712A patent/EP208776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10-11 AT AT07826712T patent/ATE471051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0-11 DE DE602007007113T patent/DE602007007113D1/de active Active
- 2007-10-11 CN CN200780037968XA patent/CN1015239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11 WO PCT/IB2007/054146 patent/WO2008044215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0-11 CA CA002663992A patent/CA26639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60831B2 (en) | 2009-09-23 | 2018-01-02 |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idle handoff based on high rate packet data system |
WO2010145420A1 (zh) * | 2009-09-23 | 2010-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速分组数据系统的空闲切换终端及方法 |
CN102056331B (zh) * | 2009-11-04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终端在lte-hrpd系统间互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
CN103053187B (zh) * | 2010-07-31 | 2016-05-18 |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 用于用户设备的基于位置的策略的方法和系统 |
US9414265B2 (en) | 2010-07-31 | 2016-08-09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Location based policy for user equipment operating in different areas of a shared home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
CN103053187A (zh) * | 2010-07-31 | 2013-04-17 |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 用于用户设备在共享归属长期演进系统的不同区域中操作的基于位置的策略的方法、装置和存储元件 |
CN103210684A (zh) * | 2010-11-16 | 2013-07-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非优化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210684B (zh) * | 2010-11-16 | 2016-10-1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非优化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144833A (zh) * | 2013-04-23 | 2015-1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停用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144833B (zh) * | 2013-04-23 | 2019-04-16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停用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5109724A1 (zh) * | 2014-01-22 | 2015-07-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系统fdd和tdd之间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
CN113014679A (zh) * | 2019-12-19 | 2021-06-22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014679B (zh) * | 2019-12-19 | 2022-11-01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644247B2 (en) | 2014-02-04 |
EP2087760B1 (en) | 2010-06-09 |
CA2663992A1 (en) | 2008-04-17 |
US20080089293A1 (en) | 2008-04-17 |
DE602007007113D1 (de) | 2010-07-22 |
CN101523953B (zh) | 2012-04-04 |
WO2008044215A3 (en) | 2008-07-10 |
ATE471051T1 (de) | 2010-06-15 |
WO2008044215A2 (en) | 2008-04-17 |
EP2087760A2 (en) | 2009-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23953B (zh) | 多路接入环境中的系统间切换 | |
CN101001442B (zh) | 一种移动网络中越区切换方法及系统 | |
RU2405281C2 (ru) | Хэндовер в сетях связи | |
EP1472834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ession management in a data cellular network | |
EP2289264B1 (en) | Handover of non-voice bearers in packet-switched and cicuit-switched networks | |
JP3638525B2 (ja) |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ipルーティング最適化 | |
KR100810207B1 (ko) | 패킷 교환 기반의 네트워크에서 코어 네트워크 개체들 간의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 |
JP4750770B2 (ja) | 複数の無線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に対応可能なワイヤレス機器に対し、独立して効率的にサービスを引き渡す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1822080B (zh) | 用于提供对多个移动性管理协议的支持的技术 | |
CN102572971B (zh) | 实现多个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切换 | |
EP1613118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serving node | |
CN101933363A (zh) | 多接入环境中的系统间切换 | |
US8036175B2 (en) | Handoff method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nd system thereof | |
CN101317484A (zh) | 多址网络环境中的主动接入处理 | |
US20070225001A1 (en) | Management of cell-specific address information | |
JP2006005943A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中の待ち時間を短縮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2204339A (zh) | 用于快速先断后合媒介无关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
CN1726727A (zh) | 用于执行从wlan到蜂窝网的技术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07076237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cellular access routing | |
US20060002365A1 (en) | Support node based management of cell-specific information | |
CN107517455A (zh) | SGwU地址的传输方法及装置、MME、SGSN | |
RU2793337C1 (ru) |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сеанса,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 |
WO2013000289A1 (zh) |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 |
AU200236055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serving node | |
KR20080051034A (ko) | 패킷 기반 차세대 이동 통신망과 3세대 이동 통신망 간의로밍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