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5936B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15936B CN101515936B CN200910127161.6A CN200910127161A CN101515936B CN 101515936 B CN101515936 B CN 101515936B CN 200910127161 A CN200910127161 A CN 200910127161A CN 101515936 B CN101515936 B CN 1015159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lled
- caller
- domain
- media
-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1—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between different IP ver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21—Translation architectures other than single NAT servers
- H04L61/2528—Translation at a prox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域互通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请求;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系统和装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媒体方向和域标识,可以指明需要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可以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的多媒体子系统(IMS,IPMultimedia Subsystem)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组织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IMS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各种接入域的广泛适应性以及强大的互通能力。IMS用户面基于IP承载目前主要由互联网协议第4版(IPv4)和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组成。IPv4协议是目前广泛部署的因特网协议。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IPv4已经存在地址空间不足、路由表表项数量过大等问题。为了解决地址不够的问题,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ISPAN)引入了网络地址端口转换-协议转换(NAPT-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fer-ProtocolTransfer)方案。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由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IBCF,InterconnectionBorder Control Function)通过Gq’接口控制基于服务的策略决策功能实体(SPDF,Service-based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然后由SPDF通过Ia接口控制互通边界媒体网关功能实体(I-BGF,Interconnection Border GatewayFunction)完成NAPT-PT。当IBCF收到来自第一个请求(如INVITE Offer),根据远端(IP1,Port1)地址申请对则本端地址(IP3,Port3);当IBCF收到来自第二个请求(如INVITE Answer),根据远端(IP4,Port4)地址申请对则本端地址(IP2,Port2)。通过这两个地址映射对,可以实现NAPT-PT媒体映射。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NAPT-PT方案较为简单且Gq’接口控制能力较弱,其主要是IBCF通过Gq’下发绑定信息(Binding-Information)和媒体组成描述(Media-Component-Description)信息下发媒体映射信息,但是这两个消息只能实现单域的互通,通过这种NAPT-PT方案以及Gq’接口不能实现多域互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域互通方法以及相应的系统和装置。
一种多域互通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请求;
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一种多域互通系统,包括:
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网关功能实体,用于接收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根据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指定被叫媒体地址。
一种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请求;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一种网关功能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指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指定被叫媒体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媒体方向和域标识,可以指明需要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可以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域互通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域互通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为本发明一种多域互通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多域互通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为本发明一种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网关功能实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域互通方法,通过媒体方向和域标识,可以指明需要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可以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比如可以完成相同的地址域(IPV4)公私网之间的互通、地址重叠的地址域(IPV4)之间的互通,不同的地址域(IPv4-IPv6)之间的互通以及通过一个网关功能实体(I-BGF,Interconnection Border Gateway Function)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系统和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通过域(域名)的概念来实现多媒体地址域的互通。网络互联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多媒体子系统(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按照传输信令和承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信令面和承载面,本发明实施例将承载面相对于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I-BGF位置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域,以内部(Inner)域和外部(Outer)域区别。Inner域,相对于I-BGF,表示本域的不同的域;Outer域,相对于I-BGF,表示外域的不同的域。
通过图1示例性的说明如下。端点A1和A2相对于I-BGF,位于Inner域;端点B1和B2相对于I-BGF,位于Outer域。此外,距离I-BGF比较近的端点,可以称为Local,距离I-BGF比较远的端点,可以称为Remote。从而端点1可以称为端点A1的Inner域的Remote端点,端点1`可以称为端点A1的Inner域的Local端点,端点1和1`分别是端点A1实际媒体流的源和目的端点。同理,端点2可以称为端点B1的Outer域的远程(Remote)端点,端点2`可以称为端点B1的Outer域的Local端点;端点A2和端点B2同样可以如此划分。另外,假设端点A1的域标识为域(Domain)1;端点A2的域标识为Domain2;端点B1的域标识为Domain3;端点B2的域标识为Domain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承载的方向,即媒体的方向,来表明承载是从Inner域到Outer域,或者从Outer域到Inner域。如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IBCF,Interconnection Border Control Function)在创建媒体映射时同时下发I-BGF两侧的域,如来自Inner域或者Outer域,并指明该次创建的媒体(即承载)映射的方向:INNER TO OUTER,或者OUTER TO INNER。
当IBCF收到请求(如INVITE Offer),可以根据端点1(Inner域的Remote端点)地址申请对则端点2`(Outer域的Local端点)地址;同理,当IBCF收到请求(如INVITE Answer),可以根据端点2(Outer域的Remote端点)地址申请对则端点1`(Inner域的Local端点)地址。从而建立起地址映射对。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域互通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101、接收用户请求;
步骤102、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分析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可以包括:
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分析,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根据主叫和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比如主叫属于内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则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为内部域指向外部域;比如主叫属于外部域,被叫属于内部域,则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为外部域指向内部域;比如主叫属于内部域,被叫属于内部域,则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为内部域指向内部域;比如主叫属于外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则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为外部域指向外部域。
进一步地,可以对呼叫请求中的呼叫统一资源标识符URI进行分析,获取所述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当所述URI为SIP URI时,根据所述URI获得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查找配置表获得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当所述URI为TEL URI时,根据号段查询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查找配置表获得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用户请求是由消息携带的。
步骤103、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的域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携带被叫媒体地址的消息;
将所述用户请求中媒体地址修改为所述被叫媒体地址,转发所述修改后的用户请求到被叫。
转发所述修改后的用户请求到被叫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被叫返回的消息;
分析所述消息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发送所述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可以采用步骤2中所述的方法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媒体方向和域标识,可以指明需要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可以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IBCF通过Gq’下发绑定信息和媒体组成描述下发一个端点的媒体映射信息,只能实现单域之间的互通。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域标识和媒体方向,在会话中下发互通端点所在域的域标识,并通过媒体方向指明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域互通方法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步骤201、IBCF接收用户请求,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IBCF接收到用户请求后,从所述用户请求中的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中获取主叫的媒体地址。
可以在IBCF配置一张表来实现,通过主叫的媒体地址查询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如表1所示,
IP | SipDomain | 是否INNER域 |
192.168.1.0 | Domain1 | Y |
172.168.1.0 | Domain3 | N |
。。。 | 。。。 | 。。。 |
表1
假设呼叫来自192.168.1.0,通过上述分析,则主叫属于内部域,即本次呼叫来自于内部域。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主叫的媒体地址查询获取主叫的域标识,假设呼叫来自192.168.1.0,则主叫的域标识为Domain1。
假设得不到主叫的IP地址,同样可以通过主叫的信令域的域名Sip Domain查询配置表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假设呼叫来自Domain1,则主叫属于内部域。
当然并不局限于主叫的媒体地址和Sip Domain,主叫的其他信息也可以用来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对呼叫统一资源标识符(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进行分析,可以获取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对于SIP URI,IBCF可以根据URI取得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查找表1获得被叫属于内部域还是外部域,即本次呼叫呼往内部域还是外部域。当然也可以通过SipDomain判断被叫属于内部域还是外部域。
对于TEL URI,IBCF需要根据号段查询出对应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查找表1获得被叫属于内部域还是外部域,即本次呼叫呼往内部域还是外部域。当然也可以通过SipDomain判断被叫属于内部域还是外部域。
以SIP URI为Domain3为例说明,IBCF可以根据SIP URI查询表2获得IP地址为172.168.1.0,再查询表1,“是否INNER域”为“N”,即表明被叫属于OUTER域。由于主叫属于INNER域,被叫属于OUTER域,则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为从内部域到外部域(INNER_TO_OUTER)。并且,被叫的媒体的域标识为Domain3。
以TEL URI为例说明如下:通过TEL URI获取被叫的号码,看所获取的号码属于哪个号码段范围内。假设本例中被叫属于139*******号码段,通过查询表2,得到IP为172.168.1.0,再查询表1,“是否INNER域”为“N”,即表明被叫属于OUTER域。由于主叫属于INNER域,被叫属于OUTER域,则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为从内部域到外部域(INNER_TO_OUTER)。并且,被叫的媒体的域标识为Domain3。
号码段 | SipDomain | IP | MediaDomain |
139******* | Domain3 | 172.168.1.0 | Domain3 |
133******* | Domain0 | 172.168.2.0 | Domain4 |
。。。 | 。。。 | 。。。 | 。。。 |
表2
表2中,媒体域的域名(MediaDomain)与信令域的域名(SipDomai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可以基于对URI的号码分析,判断被叫的网络类型,可能是IPV4,也可能是IPV6。
另外,表1和表2只是示范性地说明,当然也可以不采用表格的形式,采取任何形式都可以,只要能够获得相应的信息。而且假如采用表格的形式的话,也可以表1和表2合成一张表。
步骤202、IBCF向策略决策功能实体(SPDF,Service-based Policy DecisionFunction)发送资源授权请求(AAR),其中携带主叫和被叫的域标识,以及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为(INNER:Domain1->OUTER:Domain3)。通过SPDF请求I-BGF分配被叫的媒体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资源授权请求还可以携带被叫所属的网络类型。
步骤203、SPDF根据收到的AAR消息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Termination)到I-BGF;
优选地,SPDF可以对AAR消息进行本地策略检查,如果符合本地策略则向I-BGF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申请分配被叫的媒体地址。
步骤204、I-BGF收到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后为被叫指定媒体地址;
I-BGF依据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携带的被叫的域标识及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确定被叫后,为被叫分配媒体地址。
步骤205、I-BGF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响应消息到SPDF;
所述I-BGF为被叫分配媒体地址后,通过增加终端消息(ADDTermination)响应消息,将分配的所述被叫的媒体地址发送到所述SPDF。
步骤206、SPDF收到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响应消息后发送资源授权响应(AAA)消息到IBCF;
优选地,SPDF可以保存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响应结果,并通过AAA消息将I-BGF分配的被叫的媒体地址返回给IBCF。
步骤207、IBCF修改转发用户请求;
IBCF接收AAA消息,保存AAA消息包含的I-BGF分配的被叫的媒体地址,并将原始用户请求中SDP地址修改为I-BGF分配的被叫的媒体地址,然后转发所述用户请求到被叫。
步骤208、IBCF接收被叫返回的183,分析所述消息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主叫的域标识;
IBCF收到183响应消息,其中所述183响应消息携带被叫用户的SDP。从SDP中获取媒体地址,同时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可以根据步骤201所介绍的方法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以及域标识。此处由于是被叫返回指向主叫的183,所以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是外部域指向内部域,也就是(OUTER_TO_INNER);
主叫和被叫的域标识可以是前面步骤得到后保存的。
步骤209、IBCF向SPDF发送资源授权请求(AAR),其中携带主叫和被叫的域标识,以及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为(OUTNER:Domain3->INNER:Domain1),通过SPDF请求I-BGF分配主叫的媒体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资源授权请求还可以携带被叫所属的网络类型。
步骤210、SPDF根据收到的AAR消息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Termination)到I-BGF;
SPDF对AAR进行本地策略检查,如果符合本地策略则向I-BGF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申请分配主叫的媒体地址。
步骤211、I-BGF收到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后分配主叫的媒体地址;
I-BGF根据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主叫的域标识及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确定主叫后,分配主叫的媒体地址。
步骤212、I-BGF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响应消息到SPDF;
所述I-BGF为主叫分配媒体地址后,通过增加终端消息(ADDTermination)响应消息,将分配的主叫的媒体地址发送到所述SPDF。
步骤213、SPDF发送AAA消息到IBCF;
优选地,SPDF可以保存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响应结果,并通过AAA消息将I-BGF分配的主叫的媒体地址返回给IBCF。
步骤214、IBCF转发183(SDP4);
IBCF保存AAA的I-BGF指定的主叫媒体地址,并将SDP中地址修改为I-BGF指定的主叫媒体地址然后转发183。
当IBCF接收到邀请Invite 200OK后媒体流互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媒体方向和域标识,可以指明需要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可以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IBCF通过Gq’下发绑定信息和媒体组成描述下发一个端点的媒体映射信息,只能实现单域之间的互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不同IP域的多地址域之间的互通(IPv4-IPv6)。如上UE1从Vlan1上来,如果其上行域为IPv6,当IBCF接收到UE1 Invite(SDPOffer)时,下发Inner域(Domain1)、Outer域(Domain3),方向INNER TOOUTER(Domain1->Domain3),I-BGF可以根据Domain3分配地址池中的IPv6地址;如果其上行域为IPv4,IBCF下发Inner域(Domain1)、Outer域(Domain4),方向INNER TO OUTER(Domain1至Domain4),I-BGF可以根据Domain4分配地址池中的IPv4地址。通过这种方案,I-BGF可以进行目的域的区分,实现从IPv4-Ipv6的互通。
实现多出口地址域的互通也可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流程,如UE1从Domain1上来,IBCF通过呼叫分析发现UE1呼叫目的是Domain3,此时IBCF下发其目的域为Domain3,I-BGF因此创建到Domian3的映射;如果UE1呼叫目的是Domain4,IBCF下发目的域为Domain4,I-BGF因此创建到Domian4的映射。这样实现一个I-BGF上不同域之间的互通。
针对地址重叠的多地址域之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互通。例如UE1从Vlan1上来,其域为(domain1,绑定eth0,IP:192.168.1.1),通过I-BGF eth7接口上行,I-BGF分配地址为172.1.1.1:10000。如UE2从Vlan2上来,其域为(domain2,绑定eth1,IP:192.168.1.1),通过I-BGF eth7接口上行,I-BGF分配地址为172.1.1.1:10002。当收到UE1邀请(SDP Offer)时,IBCF下发Inner域(Domain1)、Outer域(Domain4),SDP方向INNER TOOUTER(Domain1->Domain4),I-BGF分配对应的Domain4地址池的媒体地址;当收到UE2 183(SDPAnswer)时,IBCF下发Inner域(Domain1)、Outer域(Domain4),方向OUTER TO INNER(Domain4->Domain1),I-BGF分配对应的Domain1地址池的媒体地址;对于UE2发起的呼叫也是如此。I-BGF可以根据起始的不同域(Domain1和Domian2)进行区分,以实现地址重叠的地址域的互通。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IMS相同的地址域(IPV4)公私网之间的互通、地址重叠的地址域(IPV4)之间的互通,不同的地址域(IPv4-IPv6)之间的互通以及通过一个I-BGF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有效的解决了各种IP地址域以及相同IP地址域内的互连互通,提供了灵活且有效的组网方案。
实施例三、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域互通配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上述实施例方法的系统,具体包括:
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分析,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根据主叫和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
具体的,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对呼叫请求中的呼叫统一资源标识符(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进行分析,获取所述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当所述URI为SIP URI时,根据所述URI获得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查找配置表获得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当所述URI为TEL URI时,根据号段查询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查找配置表获得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进一步地,通过对URI的分析,可以获取被叫的域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根据呼叫请求中的SDP分析获取主叫的域标识,所述域标识指属于内部域或者外部域。
网关功能实体303,用于接收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根据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指定被叫媒体地址。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向所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发送携带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的请求;所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用于接收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携带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的请求,并向所述网关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携带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的请求,对所述请求进行本地策略检查,若符合本地策略则向所述网关功能实体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所述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携带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网关功能实体303还用于指定被叫媒体地址后通过响应消息返回分配的被叫媒体地址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
所述网关功能实体303指定被叫媒体地址后,通过增加终端(ADDTermination)响应消息,将指定的所述被叫的媒体地址发送到所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所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保存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响应结果,并通过AAA消息将所述网关功能实体303指定的被叫的媒体地址返回给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保存AAA消息包含的网关功能实体303指定的被叫的媒体地址,并将所述用户请求中SDP地址修改为所述网关功能实体303指定的被叫的媒体地址,然后根据所述修改后的被叫媒体地址转发所述用户请求。
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保存响应消息,并通过AAA消息将网关功能实体303指定的所述被叫媒体地址发送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
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保存所述被叫媒体地址,并将所述用户请求中呼叫地址修改为所述被叫媒体地址,转发所述修改后的用户请求到被叫。
进一步的,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接收被叫返回的消息;
分析所述消息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主叫的域标识;
发送所述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主叫的域标识。
所述被叫返回的消息可以是183响应消息;
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301根据所述183响应消息通过所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302要求网关功能实体303指定主叫的媒体地址。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一种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本发明实施例是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和系统的装置,具体为: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用户请求;
分析单元402,用于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发送单元403,用于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单元402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媒体方向包括:
分析单元对402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分析,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根据主叫和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
所述接收单元401,还用于接收被叫返回的消息;
所述分析单元402,还用于分析所述消息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主叫的域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403,还用于发送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主叫的域标识。
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根据所述被叫返回的消息要求网关功能实体指定主叫的媒体地址。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一种网关功能实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指定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指定被叫媒体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网关功能实体还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503,用于发送所述指定的被叫媒体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媒体方向和域标识,可以指明需要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可以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IBCF通过Gq’下发绑定信息和媒体组成描述下发一个端点的媒体映射信息,只能实现单域之间的互通。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域标识和媒体方向,在会话中下发互通端点所在域的域标识,并通过媒体方向指明处理当前消息的端点,从而实现多域之间的互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域互通媒体地址分配方法以及系统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多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请求;
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接收携带被叫媒体地址的消息;
将所述用户请求中媒体地址修改为所述被叫媒体地址,转发所述修改后的用户请求到被叫;
接收被叫返回的消息;
分析所述消息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主叫的域标识;
发送所述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主叫的域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包括:
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分析,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根据主叫和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呼叫请求中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进行分析,获取所述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当所述URI为SIP URI时,根据所述URI获得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查找配置表获得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当所述URI为TEL URI时,根据号段查询IP地址,根据所述IP地址查找配置表获得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多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的域标识。
5.一种多域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接收携带被叫媒体地址的消息,将所述用户请求中媒体地址修改为所述被叫媒体地址,转发所述修改后的用户请求到被叫;接收被叫返回的消息,分析所述消息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主叫的域标识,发送所述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主叫的域标识;
网关功能实体,用于接收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根据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指定被叫媒体地址,通过基于服务的策略决策功能实体向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发送携带被叫媒体地址的资源授权响应消息;接收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通过所述基于服务的策略决策功能实体发送的增加终端消息,所述增加终端消息携带所述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主叫的域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域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包括:
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分析,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根据主叫和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域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策略决策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携带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的请求,并向所述网关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域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决策功能实体用于:
接收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携带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的请求,对所述请求进行本地策略检查,若符合本地策略则向所述网关功能实体发送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所述增加终端消息ADD Termination携带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9.一种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请求;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
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还用于接收携带被叫媒体地址的消息;
所述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请求中媒体地址修改为所述被叫媒体地址,转发所述修改后的用户请求到被叫;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被叫返回的消息;
所述分析单元,还用于分析所述消息获取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主叫的域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主叫的域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分析所述用户请求获取媒体方向包括:
分析单元对所述用户请求进行分析,获取主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根据主叫和被叫属于外部域还是内部域,获取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
11.一种网关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被叫的域标识;
指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叫到被叫的媒体方向和所述被叫的域标识指定被叫媒体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指定的被叫媒体地址;所述网关功能实体,还用于接收互通边界控制功能实体通过基于服务的策略决策功能实体发送的增加终端消息,所述增加终端消息携带被叫到主叫的媒体方向和主叫的域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27161.6A CN101515936B (zh) | 2009-03-16 | 2009-03-16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PCT/CN2010/071062 WO2010105547A1 (zh) | 2009-03-16 | 2010-03-16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27161.6A CN101515936B (zh) | 2009-03-16 | 2009-03-16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5936A CN101515936A (zh) | 2009-08-26 |
CN101515936B true CN101515936B (zh) | 2013-04-24 |
Family
ID=4104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2716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936B (zh) | 2009-03-16 | 2009-03-16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15936B (zh) |
WO (1) | WO201010554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5936B (zh) * | 2009-03-16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CN115412608B (zh) * | 2021-05-28 | 2024-07-30 | 上海云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电子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6157A (zh) * | 2005-04-20 | 2006-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域间互通的方法及其通信网络 |
CN1859339A (zh) * | 2005-04-30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边缘媒体网关实现ip跨域互通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9466C (zh) * | 2004-07-23 | 2007-02-07 | 北京邮电大学 | 在多域异构ip网络中服务等级规范的分解装置和方法 |
EP1966945A1 (en) * | 2005-12-16 | 2008-09-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domain map-finder |
CN101515936B (zh) * | 2009-03-16 | 2013-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
2009
- 2009-03-16 CN CN200910127161.6A patent/CN10151593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3-16 WO PCT/CN2010/071062 patent/WO201010554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6157A (zh) * | 2005-04-20 | 2006-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域间互通的方法及其通信网络 |
CN1859339A (zh) * | 2005-04-30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边缘媒体网关实现ip跨域互通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5936A (zh) | 2009-08-26 |
WO2010105547A1 (zh) | 2010-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94171B (zh) | 实现媒体流交互方法和系统及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 | |
US9742851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across local networks | |
US20030093481A1 (en) | Middlebox control | |
CN101313556A (zh) | 媒体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 |
EP2168353B1 (en) | Ip link establishment across a data network | |
CN103731812A (zh) | 会话关联方法、装置、网关、业务侧接入设备和服务器 | |
CN103108089A (zh) | 网络系统的连线建立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系统 | |
CN105141971A (zh) | 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实现直播的方法及系统 | |
EP2018756A2 (en) | Address transl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897169B (zh) | 用于连接遗留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5096302A1 (zh) | 基于sip媒体能力重协商的nat穿越方法、代理服务器和系统 | |
CN100493048C (zh) | 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和防火墙的多媒体通信代理系统及方法 | |
EP4351102A1 (en) |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08848194B (zh) | 内网客户端之间的会话建立方法、路由器以及会话系统 | |
CN101515936B (zh) | 多域互通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 |
CN103108150A (zh) | 实现视频会议系统间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060268897A1 (en) | Signaling agent realizing method based on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 |
CN101674297B (zh) | 分布式业务网络、核心服务设备及协议报文处理方法 | |
US9030956B2 (en) |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to different users of an aggregate endpoin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 |
CN100583814C (zh) | 一种实现多媒体业务nat穿越的方法 | |
CN102740387B (zh) |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和系统 | |
CN101299747A (zh) | 一种媒体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媒体服务组合设备 | |
CN104135465B (zh) | 源通信设备与目的地通信设备之间的媒体的协商的方法 | |
Boucadair et al. | IP Telephony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Challenges, Models, and Engineering | |
CN102404283A (zh) | Ims系统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