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2580B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02580B CN101502580B CN2009100216151A CN200910021615A CN101502580B CN 101502580 B CN101502580 B CN 101502580B CN 2009100216151 A CN2009100216151 A CN 2009100216151A CN 200910021615 A CN200910021615 A CN 200910021615A CN 101502580 B CN101502580 B CN 1015025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powder
- fructus
- cortex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由散剂A、膏剂B、喷剂C三部分组成,主要成份由苦参、虎杖、乌梅、水杨酸、酮康唑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作用。本发明药剂不同于以往单纯治疗手足癣的治疗方案,先用散剂A快速杀灭皮肤表层致病菌,改变表层感染病变表皮组织结构,使其变得结构疏松,形成利于药剂渗透顺畅的通道,在疏通药剂渗透通道的前提下使用膏剂B,迅速彻底清除杀灭皮肤中致病菌,喷剂C强力杀菌,保持皮肤清洁环境,达到不复发的效果。多层次立体化,外与内、防与治、标与本同治,治法独特,疗效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背景技术
手足癣是指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在手足部位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发病部位,又可区分为手癣和足癣。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足癣的发病率远较手癣为高,在我国南方尤为常见。
1.病因本病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红色毛癣菌占50%以上。近年来,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挠抓患癣的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足癣又是手癣和股癣及体癣的重要传染源。真菌特别喜欢阴暗而潮湿的地方,因而夏季比冬季多,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潮湿,发病率比北方高。近年来,穿尼龙袜、塑料鞋、胶鞋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制品吸水和透气性都比较差,特别是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常妨碍足汗的蒸发,造成真菌生长、繁殖的生活环境,加上汗是真菌最好的培养基,因而足癣越来越普遍。手足癣的发病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年青人患病较多,而老人和儿童发病较少;体质强健的人比体质弱的人发病率高;足汗多的人比足汗少的人发病率高。另外,与职业也有密切关系,潮湿环境工作的人比干燥环境工作的人患足癣多。
2.临床表现手、足癣(特别是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夏秋季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皮损多由肢体的一侧传播至对侧。根据临床特点,手、足癣常分为3种类型:①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缘。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液澄清,疱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后,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的糜烂面,瘙痒明显。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皮损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当寄生真菌繁殖活跃时,可在皮损增厚的基础上发生红斑、丘疹。此时,可有痒感。②角化过度型:此型特征为无水疱和脓疱,局部多干燥,皮损处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出血,皮损还可向足背蔓延。一般无瘙痒或瘙痒轻微。有皲裂时,疼痛。以冬季明显,有时夏季也不能恢复。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③浸渍糜烂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真菌长期寄生于趾间,繁殖能力增强,易致表皮角质层增厚,并因潮湿浸渍而发白,有时常伴有多汗。此型好发于指(趾)缝,尤以第3~4和4~5指(趾)间多见。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红色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患足癣的病人,常有瘙痒,夜间加重。由于奇痒难忍,用手搔抓、揉搓,皮肤搓破后流出分泌物,局部脱屑或结痂,反复发作,严重时不能穿鞋袜,且常常引起手癣和体癣。
本病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亦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治疗不彻底是导致其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足癣(尤其浸渍糜烂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溃疡,甚至继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织炎或丹毒炎症反应明显时,还可引发癣菌疹。
3.组织病理病变位于表皮及真皮浅层。常见的改变为表皮内海绵状脓疱或水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出现混合型炎细胞浸润,可呈急性、亚急性乃至慢性炎症改变。急性期:可见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常有棘层上部海绵状脓疱或角质层内微脓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轻至中度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乳头水肿。继而进入亚急性期:表皮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或浆细胞混杂于上述炎症细胞间。慢性期:明显角化过度,中度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炎症反应减轻,且以淋巴细胞为主。疣状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尚可累及毛囊,而疣状毛癣菌所致炎症反应剧烈,可出现中性粒细胞聚集,在临床上即表现为集簇性毛囊炎型。
4预防和治疗
4.1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家庭和集体卫生。控制传染源,应注意及时、彻底地治疗浅部真菌病;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部皮肤的损伤等,做好自我保护;不共用鞋袜、浴盆、脚盆和指甲剪等生活用品,切断传播途径,以免感染。经济实用有一定的效果,实际操作起来不很方便。
4.2外用药物治疗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治疗。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和水剂(如联苯苄唑霜或溶液等);对浸渍糜烂型者,给予醋酸铅溶液、硼酸溶液等冷湿敷,待渗出不多时,再给予粉剂(如枯矾粉、咪康唑粉等),皮损干燥后,再外用霜剂、水剂等,不宜用刺激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角化过度型患者无皲裂时,可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或酊剂等),有皲裂时,应选用较温和的制剂(如特比萘芬软膏等),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有复方制剂如手足癣膏、手足癣软膏等,还有中药验方,周期长,效果慢。
4.3内用药物治疗可口服伊曲康唑(100mg/d,顿服,疗程15天)或特比萘芬(250mg/d,疗程4周)。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然后用抗真菌药物;引发癣菌疹时,应在积极治疗活动性病灶的同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服药周期长,对肝肾有毒副作用,经济负担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该药剂疗效高,费用低,使用方便简捷,无毒副作用,愈后不复发。
本发明药剂由散剂A、膏剂B、喷剂C三部分组成,其中散剂A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苦参220-280份、白鲜皮150-250份、虎杖100-200份、明矾80-120份、水杨酸150-230份、苯甲酸80-130份。
膏剂B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组成:千里光200-300份、黄柏200-300份、乌梅200-300份、硵砂100-200份、酮康唑1.5-5份、月桂氮卓酮10-20份、凡士林330-410份、羊毛脂320-390份。
喷剂C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组成:丁香罗勒油15-35份、蛇床子35-45份、地肤子35-45份、鸦胆子45-55份、藿香35-45份、百部35-45份,土荆皮35-45份、大黄35-45份。
散剂A的制备工艺是:按处方量称量各味药材及原料药,苦参、虎杖、白鲜皮、明矾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备用;将水杨酸、苯甲酸分别粉成细粉(过100目筛);按处方比例逐渐加入上述混合药粉中,混合,均匀,即得。
膏剂B的制备工艺是:将硵砂、酮康唑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备用;千里光、黄柏、乌梅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药渣加入6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的清膏;凡士林、羊毛脂加热融熔后,不断搅拌,加入月桂氮卓酮继续搅拌混匀,待温度降至45-55℃时加入上述清膏搅拌,混匀;加入酮康唑、硵砂细粉,搅拌,混匀,即得。
喷剂C的制备工艺是:除丁香罗勒油外,将蛇床子、地肤子、鸦胆子、藿香、百部、土荆皮、大黄药材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为溶媒,以1-3ml/min.kg渗漉,收集4倍漉液、静置,取上清液;加入丁香罗勒油,搅拌混匀,即得。
本发明的特点
1.技术上的突破,本发明采用独特的渗透技术,多层次、多方位杀灭致病真菌,阻断致病真菌的各种繁殖途径与方式,能迅速杀灭浅表真菌,有效提高药剂透过表皮角质组织的能力,解决了以往药物难以透过表皮角质组织而迅速根除手足癣的难题,确保手足癣的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2.该药剂的主要成分由植物酸组成的,利用植物酸对细胞的修复、保养功能,添加多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分子粒度极小,渗透能力强,药剂能快速渗入皮下,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3.直接施于患处,透皮吸收,药物直接渗入病灶皮肤深层组织。避免药物量的损失及对人体内脏器官的药害。
4.产品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它对皮肤表皮组织、皮下组织无损伤,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总结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心得独创出简捷实用有效的“初杀表皮浅表真菌+继杀皮层深层感染真菌+同时创造康复适宜环境防止复发感染”三步立体疗法,解决了如何消除病因的难题,解决了深部药剂渗透的难题,解决了愈后复发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散剂A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是膏剂B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3是喷剂C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1.制备散剂A
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g)
苦参250g、白鲜皮200g、虎杖150g、明矾100g、水杨酸200g、苯甲酸100g。
将处方中各味中药材按照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规定净制,按处方量称量各味药材,苦参、白鲜皮、虎杖、明矾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将水杨酸、苯甲酸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按处方比例逐渐加入混合药粉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即可。
2.制备膏剂B
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g)
千里光250g、黄柏250g、乌梅250g、硵砂150g、酮康唑2g、月桂氮卓酮15g、凡士林350g、羊毛脂350g。
将处方中各味中药材按照中国药典及药品标准该品种项下规定净制,将硵砂、酮康唑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备用;千里光、黄柏、乌梅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药渣加入6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60℃)的清膏;凡士林350g、羊毛脂350g加热融熔后,不断搅拌,加入月桂氮卓酮继续搅拌混匀,待温度降至45-55℃时加入上述清膏,搅拌,混匀,加入酮康唑、硵砂粉细粉,搅拌,混匀,即得。
3.制备喷剂C
按下列重量称取原料药(单位:g)
丁香罗勒油25g、蛇床子40g、地肤子40g、鸦胆子50g、藿香40g、百部40g、土荆皮40g、大黄40g。
将处方中各味中药材按照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规定净制,除丁香罗勒油外,将蛇床子、地肤子、鸦胆子、藿香、百部、土荆皮、大黄药材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为溶媒(1000-1500份),以1-3ml/min.kg渗漉,收集4倍漉液、静置,取上清液;加入丁香罗勒油,搅拌混匀,即得。
使用方法
1.先用散剂A
将散剂A10g(一袋)放入1000ml的沸水中;如需量大,可将本品20g放入1500ml的沸水中,使用时需搅拌,溶解,待水温适宜,浸渍糜烂型手足癣浸泡10-20分钟,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浸泡20-30分钟,擦干。连用1周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
2.次用膏剂B
将膏剂B涂于上述经用散剂A浸洗过手足癣患处,每日2-3次,连用1周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
3.再用喷剂C
将喷剂C喷于手足癣患处及与患处接触的衣物鞋袜,每日2-3次,生活用品如洗脚盆等每日一次,连用1周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
Claims (2)
1.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由散剂A、膏剂B、喷剂C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散剂A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苦参220-280份、白鲜皮150-250份、虎杖100-200份、明矾80-120份、水杨酸150-230份、苯甲酸80-130份;
膏剂B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千里光200-300份、黄柏200-300份、乌梅200-300份、硇砂100-200份、酮康唑1.5-5份、月桂氮卓酮10-20份、凡士林330-410份、羊毛脂320-390份;
喷剂C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丁香罗勒油15-35份、蛇床子35-45份、地肤子35-45份、鸦胆子45-55份、藿香35-45份、百部35-45份,土荆皮35-45份、大黄35-45份;
其中散剂A的制备方法是:按处方量称取各味药材及原料药,苦参、白鲜皮、虎杖、明矾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备用;将水杨酸、苯甲酸分别粉成细粉,过100目筛;按处方比例逐渐加入上述混合药粉中,混合,均匀,即得;
膏剂B的制备方法是:将硇砂、酮康唑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备用;千里光、黄柏、乌梅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药渣加入6倍量水煎煮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为1.20-1.25的清膏;凡士林、羊毛脂加热融熔后,不断搅拌,加入月桂氮卓酮继续搅拌混匀,待温度降至45-55℃时加入上述清膏搅拌,混匀;加入酮康唑、硇砂细粉,搅拌,混匀,即得;
喷剂C的制备方法是:除丁香罗勒油外,将蛇床子、地肤子、鸦胆子、藿香、百部、土荆皮、大黄药材粉碎成粗粉,用75%乙醇为溶媒,以1-3ml/min.kg渗漉,收集4倍漉液、静置,取上清液;加入丁香罗勒油,搅拌混匀,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手是癣的外用药剂,其特征是散剂A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苦参250份、白鲜皮200份、虎杖150份、明矾100份、水杨酸200份、苯甲酸100份;
膏剂B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千里光250份、黄柏250份、乌梅250份、硇砂150份、酮康唑2份、月桂氮卓酮15份、凡士林350份、羊毛脂350份;
喷剂C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制成:丁香罗勒油25份、蛇床子40份、地肤子40份、鸦胆子50份、藿香40份、百部40份,土荆皮40份、大黄40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16151A CN101502580B (zh) | 2009-03-20 | 2009-03-20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216151A CN101502580B (zh) | 2009-03-20 | 2009-03-20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2580A CN101502580A (zh) | 2009-08-12 |
CN101502580B true CN101502580B (zh) | 2011-02-02 |
Family
ID=4097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216151A Active CN101502580B (zh) | 2009-03-20 | 2009-03-20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025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8673B (zh) * | 2010-12-07 | 2011-12-07 | 贾孝荣 | 一种用于治疗手足癣的药物组合物 |
CN102389551B (zh) * | 2011-11-26 | 2013-06-12 | 沈志强 | 一种治疗脚气与浴足保健的药物 |
CN102579976A (zh) * | 2012-02-27 | 2012-07-18 | 汪世龙 |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剂 |
CN102579977A (zh) * | 2012-02-27 | 2012-07-18 | 汪世龙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贴膏 |
CN102552712A (zh) * | 2012-02-27 | 2012-07-11 | 汪世龙 | 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外用贴膏 |
CN103705604A (zh) * | 2013-12-14 | 2014-04-09 | 张英芹 | 一种治疗手癣的中药 |
CN105311516A (zh) * | 2015-11-28 | 2016-02-10 | 史克勇 | 治疗足癣的复方中药 |
CN107823433A (zh) * | 2017-11-23 | 2018-03-23 | 沈阳万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脚舒服中药药剂及其用法 |
CN108392515A (zh) * | 2018-06-07 | 2018-08-14 | 李哲 | 一种手足癣治疗液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301A (zh) * | 1993-08-04 | 1995-02-08 | 赵世平 | 护肤脚癣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561A (zh) * | 1994-08-15 | 1996-08-28 | 梁红 | 一种癣药水 |
CN1177481A (zh) * | 1996-09-23 | 1998-04-01 | 牛德英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药物组合物 |
CN1284332A (zh) * | 1999-08-13 | 2001-02-21 | 张朝秀 | 甲癣霜及其制法 |
CN1375298A (zh) * | 2001-01-04 | 2002-10-23 | 黄兆元 | 三七复方止痛合剂 |
CN101195008A (zh) * | 2006-12-05 | 2008-06-11 | 来柏龄 |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黄蒲洁肤洗剂及其制备工艺 |
-
2009
- 2009-03-20 CN CN2009100216151A patent/CN1015025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301A (zh) * | 1993-08-04 | 1995-02-08 | 赵世平 | 护肤脚癣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561A (zh) * | 1994-08-15 | 1996-08-28 | 梁红 | 一种癣药水 |
CN1177481A (zh) * | 1996-09-23 | 1998-04-01 | 牛德英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药物组合物 |
CN1284332A (zh) * | 1999-08-13 | 2001-02-21 | 张朝秀 | 甲癣霜及其制法 |
CN1375298A (zh) * | 2001-01-04 | 2002-10-23 | 黄兆元 | 三七复方止痛合剂 |
CN101195008A (zh) * | 2006-12-05 | 2008-06-11 | 来柏龄 |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黄蒲洁肤洗剂及其制备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2580A (zh) | 2009-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02580B (zh)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 |
CN101167847B (zh) | 一种有效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白酒制剂 | |
CN107970275A (zh)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药剂 | |
CN102178837A (zh) | 一种用于鞋垫内治疗足癣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114217B (zh) | 一种治疗头癣的中药熏洗剂 | |
CN104013878A (zh) | 一种快速治疗脚气的足浴药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55573A (zh) | 一种治疗灰指甲的外用中药 | |
CN101214367B (zh)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 | |
CN104189182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脚气的中药洗液 | |
CN101601768B (zh) | 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551A (zh) | 一种治疗肩周炎、网球肘、莫名骨痛的外敷药物 | |
CN103239660B (zh) | 一种治疗脚气病的药物 | |
CN102416131A (zh) | 一种能清热燥湿祛毒的外用软膏 | |
CN102988934A (zh) | 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方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784343B (zh)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中药制剂 | |
CN1326546C (zh) | 外用治疗烧烫伤的纯中药制剂 | |
CN105267811A (zh)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外用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873587A (zh) | 治疗足跟痛的中草药 | |
CN101559127B (zh) | 一种治疗ⅱ级化疗性静脉炎的中药膏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2727794B (zh) |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痛的中药处方 | |
CN105477069A (zh) | 一种治疗脚癣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 |
CN1895348A (zh) | 一种外用药物 | |
CN10438321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脚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61161B (zh) | 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的中药湿巾的制备方法 | |
CN103372077A (zh) | 一种治疗脚湿气的药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8 Address after: 237000 Shouxian County Road, Lu'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u'an, Anhui Patentee after: Anhui Shilong biological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Road new Department of building B block 2302 Patentee before: Wang Shil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