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0237B - 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00237B CN101500237B CN 200810008982 CN200810008982A CN101500237B CN 101500237 B CN101500237 B CN 101500237B CN 200810008982 CN200810008982 CN 200810008982 CN 200810008982 A CN200810008982 A CN 200810008982A CN 101500237 B CN101500237 B CN 1015002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user device
- boundary user
- device resource
- re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频分复用(FDMA)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首先,基站间执行干扰协调,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并决定用户设备对频谱资源块子集的使用权限;然后,在系统运行中,基站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情况,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扩张特性,利用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对干扰协调作出动态调整。此外,基站间进行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扩张特性可以预先设定或者由基站设定。本发明具有干扰协调动态适应于边界用户设备分布,所需信令开销较小,控制灵活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中减小同信道干扰的方法及应用这种方法的基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上行频分复用(FDMA)蜂窝系统中小区间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
背景技术
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组织是移动通信领域内的国际组织,她在3G蜂窝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在3GPP第6版标准中,引入了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其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且在基站中运用快速上行调度技术,使不同的用户设备在上行发送数据时,使用不同的频谱资源。在制定HSUPA相关标准的同时,3GPP组织从2004年下半年起开始设计EUTRA(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及陆基无线电接入)和EUTRAN(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及陆基无线电接入网),该项目也被称为LTE(长期演进)项目。LTE系统也采用OFDM技术和基站中的快速资源调度。基站在频域上的调度消除了蜂窝系统小区内的干扰,但小区间的干扰依然存在。
一般地,蜂窝系统把服务覆盖区域分割为若干个正六边形的小区。在上行蜂窝系统中,小区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上行资源(在下文中简称为资源),资源一般包括时隙资源、频谱资源,也可能包括码字资源等。在实际系统中,由于整个资源被所有小区复用,当相邻两个小区内的两个用户设备被分配到相同的资源时,这两个用户设备就会发生同信道干扰,该干扰在上述两个用户设备都位于小区边界时尤其严重。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干扰协调方法来减小用户设备间的同信道干扰。
在一些技术文献中,针对上行FDMA蜂窝系统,有三种干扰协调方法可用于降低小区间干扰:
(1)具有较高的频谱复用系数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每个小区为其中的边界用户设备划分出特定的频谱资源,称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并且保证相邻小区间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没有重叠,从而避免小区边界处的用户设备间产生严重的同信道干扰。该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可以被相邻小区内的非边界用户设备复用,因而其频谱复用系数较高。参见文献:3GPP,R1-050629,“Inter-cell interferencemitigation”,Huawei(3GPP文档,编号:R1-050629,“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Huawei公司);
(2)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抗干扰与干扰相邻小区内用户设备的情况,分配不同的资源使用权限,对于易于干扰相邻小区内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基站限制其对资源的使用权限,并可能减小其发射功率;对于不易于干扰相邻小区内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基站放宽其资源使用权限,或是可能提高其发射功率,该方法在实现降低小区间干扰的目标时,具有频谱复用系数较高、用户设备与基站间信令交互较少等优点。参见文献:3GPP,R1-072051,“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LTE”,Sharp(3GPP文档,编号:R1-072051,“LTE系统的上行干扰管理”,Sharp公司);
(3)小区间干扰协调与干扰消除相结合的方法:将整个资源无交集地划分为适用干扰协调的资源和适用干扰消除的资源,对于适用干扰协调的资源,采用干扰协调方法(1)减小用户设备间的同信道干扰;对于适用干扰消除的资源,运用多用户设备检测技术,先把同信道干扰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重建干扰信号,再从接收信号中减去重建的干扰信号,最后得到有用信号,从而消除用户设备间的同信道干扰。参见文献:3GPP,R1-060419,“CombiningInter-cell-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avoidance withcancellation in uplink and TP”,RITT,Huawei,CATT(3GPP文档,编号:R1-060419,“将小区间干扰协调/避免与干扰消除结合的方法及标准化文本建议”,RITT公司,Huawei公司,CATT公司)。
干扰协调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按照特定准则把频谱资源分割成若干频谱资源块子集,相邻小区的相关频谱资源块子集之间不重叠,或以协调的方式重叠;再根据用户设备的抗干扰的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和/或其他情况,令用户设备使用干扰协调的频谱资源块子集或是干扰未协调的频谱资源块子集,从而使相邻小区的干扰在资源上错开,避免相互干扰的发生。干扰协调是一种静态抑制干扰的方法,具有基站间通信信令开销较小,复杂度较低,干扰抑制效果较好等优点,但该类方法的动态协调需要较大的信令开销,导致该类方法一般无法对边界用户设备的不均匀分布作出自适应调整。因此,干扰协调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另外,针对上行FDMA蜂窝系统,还存在一种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基站以频带为单位,测量资源上受到邻基站内用户设备的干扰大小,当干扰超过一定门限时,则基站发生干扰过载。基站通过后台通信方式周期性地或是触发性地向邻基站全向发送干扰过载指示,该指示以频带为报告单位,对于每个频带,指明干扰是否过载,或是进一步指明过载的大小程度。收到干扰过载指示的基站将查询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资源使用情况,对使用过干扰过载指示所对应频带的用户设备,采取降低发射功率或是更改资源调度等措施,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参见文献:3GPP,R1-072971,“Cluster based OverloadIndication”,Nokia Siemens Networks,Nokia(3GPP文档,编号:R1-072971,“基于簇的干扰过载指示”,Nokia Siemens Networks公司,Nokia公司)。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具有简单灵活、快速响应干扰的优点,但也存在应对静态或半静态干扰效果不佳,信令开销较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干扰协调技术中无法实现动态协调或是动态协调所需信令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上行频分复用(FDMA)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
本发明在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动态干扰协调方法。首先,基站间执行干扰协调,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并决定用户设备对频谱资源块子集的使用权限;然后,在系统运行中,基站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情况,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轻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供邻基站边界用户设备使用;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收回已经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并在收回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不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最后,基站根据收到的干扰过载指示的情况,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在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中,所述干扰协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站间执行干扰协调,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并决定用户设备对频谱资源块子集的使用权限;
基站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情况,对当前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作出判断,然后根据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基于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对干扰协调作出动态调整。
优选地,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轻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供邻基站边界用户设备使用,基站使用信令,包括采用干扰过载指示等信令把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通知邻基站,或者不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使用信令进行通知的优点是邻基站可以快速得知基站已经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从而迅速扩张其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缺点是需要额外的信令设计和信令开销,如果采用既有的干扰过载指示,则该缺点可以被基本克服。不使用信令进行通知的优点是信令开销较小,缺点是邻基站无法确切得到基站已经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需要实施盲检测之类的方法,才能扩张其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优选地,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收回已经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并在收回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过载指示。此处的干扰过载指示起到了通知邻基站收回已经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无需额外的信令设计。
优选地,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不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在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基站根据收到的信令,进行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在不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检测扩张特性资源上的干扰强度,当测得的干扰强度较小时,说明邻基站有可能已经释放相应的资源,让中心用户设备使用该资源,从而造成干扰强度减小。此时,基站就可以将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到检测的资源上。
优选地,基站根据收到的干扰过载指示的情况,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此处,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基站在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所对应的簇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其一,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需要收回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其二,邻基站在相应的簇上受到较大的干扰。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扩张占用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基站都应该释放相应的资源,以利于干扰小区间的干扰控制。
优选地,基站间进行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
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可以由基站设定或是预先设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决定基站每次收缩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收缩次序,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决定基站每次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扩张次序,需要指出的是,相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设置应不相同,以避免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发生冲突,另外,根据干扰过载指示的等级,可以设置多个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当干扰过载较严重时,采用具有大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这样可以快速释放已经占用的扩张特性资源;当干扰过载较轻时,采用具有小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
另一方面,应用上述方法的基站包括:
干扰协调单元,执行干扰协调,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并决定用户设备对频谱资源块子集的使用权限;
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判断单元,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
动态调整单元,根据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进行频谱资源的动态调整。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干扰过载指示单元,进行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
优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特性设定单元,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决定基站每次收缩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收缩次序,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决定基站每次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扩张次序。
由此,本发明提出的上行FDMA蜂窝通信系统中动态干扰协调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基站,利用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实现干扰协调的动态调整,具有干扰协调动态适应于边界用户设备分布,所需信令开销较小,控制灵活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动态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基站200~204之间的干扰协调模式的示意图;
图4为基站200~204之间的半静态干扰协调模式的示意图
图5为基站200~204之间采用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示意图;
图6为基站200和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示意图例一;
图7为基站200和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示意图例二;
图8为基站200和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示意图例三;
图9为基站200和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示意图例四;
图10为应用本发明的动态干扰协调方法的基站的示意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为了清楚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实现步骤,下面给出一个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适用于上行LTE蜂窝通信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应用,而是可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参考图1,其中显示了一个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蜂窝系统把服务覆盖区域分割为相接的无线覆盖区域,即小区。在图1中,小区被示意地描绘为正六边形,整个服务区域由小区100~104拼接而成。与小区100~104分别相关的是基站200~204。基站200~204的每个包含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以及一个基站控制器,这是在本领域所公知的。在图1中,基站200~204被示意地描绘为位于小区100~104的某一区域,并被配备全向天线。但是,在蜂窝通信系统的小区布局中,基站200~204可以配备定向天线,有方向地覆盖小区100~104的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通常被称为扇区。因此,图1的多小区蜂窝通信系统的表示仅是为了示意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
在图1中,基站200~204通过X2接口300~304彼此相连。在LTE系统中,将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核心网的三层节点网络结构简化成两层节点结构。其中,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功能被划分到基站,基站与基站通过名为“X2”的有线接口进行协调和通信。
在图1中,小区100~104内分布着若干个用户设备400~430。用户设备400~430的每个包含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以及一个移动终端控制器,这是在本技术领域所公知的。用户设备400~430通过为各自服务的服务基站(基站200~204中的某一个)接入蜂窝通信系统。应该被理解的是,虽然图1中只示意性地画出16个用户设备,但实际情况中的用户设备的数目是相当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图1对于用户设备的描绘也仅是示意目的。用户设备400~430通过为各自服务的基站200~204接入蜂窝通信网,直接为某用户设备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其他基站被称为该用户设备的非服务基站。
本发明所述的动态干扰协调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0:基站间执行干扰协调。在该步骤中,基站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用户设备只有权限使用一部分频谱资源块子集或全部频谱资源块子集。在本实施例中,设基站200~204采用干扰协调方法(1)(3GPP,R1-050629,“Inter-cell interferencemitigation”,Huawei),每个基站将资源划分为中心用户设备资源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其干扰协调模式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称频谱f0~f1为频带α,称频谱f1~f2为频带β,称频谱f2~f3为频带γ。基站200将频带α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基站202将频带β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基站204将频带γ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再将所有频带作为基站200/202/204的中心用户设备资源。需要指出的是,选定干扰协调方法(1)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另外,图3仅仅是干扰协调方法(1)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干扰协调方法(1)的实施只局限于图3的形式。事实上,资源模式还可以以半静态的方式存在,即干扰协调模式随着时间而变化,如图4所示,以基站200为例,其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在第一天为频带α,在第二天为频带β,在第三天为频带γ,所有频带仍然作为其中心用户设备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图4仅仅是半静态干扰协调模式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也不意味着半静态干扰协调模式的实施只局限于图4的形式。在图1所示的多小区蜂窝系统中,对于基站200而言,根据用户设备400~414到基站200的路径损耗值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组,令用户设备400~406是中心用户设备,可以使用图3中的所有频谱资源;用户设备408~414是边界用户设备,只使用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即图3中的频带α。对于基站202而言,根据用户设备416~422到基站202的路径损耗值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组,令用户设备418~422是中心用户设备,可以使用图3中的所有频谱资源;用户设备416是边界用户设备,只使用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即图3中的频带β。对于基站204而言,根据用户设备424~430到基站204的路径损耗值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组,设用户设备424~426是中心用户设备,可以使用图3中的所有频谱资源;用户设备428~430是边界用户设备,只使用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即图3中的频带γ。需要指出的是,根据用户设备到基站的路径损耗值将用户设备分为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界用户设备,只是用户设备分组的一个举例,并不意味着用户设备的分组只依赖于路径损耗值,也不意味着用户设备的分组只有中心用户设备和边界用户设备等两个主要种类,事实上,根据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可以对其作多组别,多等级的区分。另外,根据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所作的上述资源分配的限制仅仅是对用户设备的资源使用进行限制的举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条件。
步骤505:基站间进行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3GPP,R1-072971,“Cluster based Overload Indication”,Nokia Siemens Networks,Nokia)中所述的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该方法的实施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基站200中的用户设备408和410向基站202发出有向干扰460(箭头代表干扰方向)大于设定的门限,即过载时,基站202会通过X2接口300向基站200、204及其他相邻基站发送干扰过载指示465和470(箭头代表干扰过载指示的方向),并指明干扰过载的频带,该频带也即来自基站200的干扰信号所在的频带。为了减小用于指示频带的信令开销,采取基于“簇”的频带指示方法,即把整个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簇,以簇为单位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干扰未过载的簇上不发送干扰过载指示。需要指出的是,图5仅仅是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的实施只局限于图5的形式。
此外,虽然图2中所示步骤505紧接在步骤500之后,但是步骤505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例如,可以位于动态调整步骤中或之后(参见步骤519、530和540)。因此,在图2中,步骤505以点划线示出。
步骤510:基站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包含基站每次收缩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收缩次序;所述特性设定步骤中,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包含基站每次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扩张次序;对于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可以设置多个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当干扰过载较严重时,采用大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当干扰过载较轻时,采用小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各基站同时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示例。但是也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配置情况,令部分基站只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而另一部分基站只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这样,仅设置了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的基站只能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而仅设置了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基站只能扩张占用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此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也可以预先设定,而无需基站自身设定完成。因此,当预先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时,步骤510并非必需步骤,在图2中,步骤510也以点划线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LTE系统的具体配置,根据3GPP组织的文档:TR 25.814 V1.5.0,“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 Evolved UTRA”(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及陆基无线电接入的物理层规范)及R1-063013,“Approved minutes of 3GPP TSG RAN WG1#46 in Tallinn”(3GPP国际组织标准制定工作组RAN WG1小组在Tallinn召开的第46次会议上通过的技术细节),带宽为20MHz的上行LTE系统,在频域上共有物理资源块100个,除去4个物理资源块用于控制信令外,剩余96个物理资源块用于上行数据传输。假定每4个物理资源块构成1个簇,则得到24个簇(96/4)。若每3个基站在频域上平均分配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每个基站可有8个簇(24/3)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24个簇作为中心用户设备资源。以图3所示的干扰协调模式为例,将24个簇由低频部分向高频部分依次编号为1~24,则频带α由簇1~8组成,频带β由簇9~16组成,频带γ由簇17~24组成。
例一: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单位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单位均为2个物理资源块,即半个簇的大小,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均为由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边界向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中心进行。需要指出的是,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单位与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单位可以取不同的数值,此处的举例并不排斥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单位与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单位不同的情况。另外,选取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均为由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边界向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中心进行,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事实上,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可以任意选取。以图3所示的干扰协调模式为例,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如图6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6仅仅是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也不意味着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设置只局限于图6的形式。
例二: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单位为4个物理资源块,即1个簇的大小;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单位为2个物理资源块,即半个簇的大小,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均为由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边界向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中心进行。需要指出的是,选取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均为由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边界向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中心进行,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事实上,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可以任意选取。以图3所示的干扰协调模式为例,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如图7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7仅仅是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也不意味着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设置只局限于图7的形式。
例三: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单位为4个物理资源块,即1个簇的大小;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单位为2个物理资源块,即半个簇的大小,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均为无序,即所有的收缩单位或扩张单位可以同时收缩或扩张。需要指出的是,选取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均为无序,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事实上,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可以任意选取。以图3所示的干扰协调模式为例,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如图8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8仅仅是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也不意味着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设置只局限于图8的形式。
例四: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单位为4个物理资源块,即1个簇的大小,收缩次序为无序;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一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单位为2个物理资源块,即半个簇的大小,扩张次序为无序;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二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单位为4个物理资源块,即1个簇的大小,扩张次序为无序。需要指出的是,选取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均为无序,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事实上,收缩次序和扩张次序可以任意选取。以图3所示的干扰协调模式为例,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如图9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9仅仅是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示意图,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在蜂窝系统的实施中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也不意味着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设置只局限于图9的形式。
步骤515:基站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典型的判断方法比如,设定单位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边界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值M,如果当前的单位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边界用户设备的数量超过该门限值M,则认为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反之,则认为边界用户设备负载轻。
步骤517: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轻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供邻基站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按次序释放1个单位的资源。需要指出的是,此处释放1个单位的资源,仅仅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事实上,释放的资源单位数可以是n(n为正整数)个。
例一:基于图6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已经释放了簇8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收缩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则当前将继续释放簇8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收缩2”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由于该2个物理资源块位于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中(图6中的基站202的“扩张3”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所以,基站202此后可以占用该2个物理资源块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例二:基于图7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释放了簇8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0的“收缩1”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由于该4个物理资源块位于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中(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和“扩张3”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所以,基站202此后可以占用该4个物理资源块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例三:基于图8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释放了簇7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8中的基站200的“收缩1”与“簇7”共同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由于该4个物理资源块位于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中(图8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和“簇7”共同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所以,基站202此后可以占用该4个物理资源块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例四:基于图9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释放了簇7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9中的基站200的“收缩1”与“簇7”共同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由于该4个物理资源块位于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中(图9中的基站200的扩张特性二的“扩张1”和“簇7”共同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所以,基站202此后可以占用该4个物理资源块作为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步骤519: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后的通知。在基站间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步骤5191中的“是”),可以利用既有的干扰过载指示信令传送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步骤5192)。典型的实施方法是,在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未过载的无效信息,该信息不会影响小区间的干扰控制管理,却可以传送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从而省去了额外的信令设计。另外,基站间也可以不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步骤5191中的“否”),其优点是不需要信令开销。
步骤530: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步骤533中的“是”)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收回已经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并在该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过载指示(步骤535)。该步骤的目的是利用既有的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简易地实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收回,占用相应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基站在收到该干扰过载指示后,会自动释放对该资源的占用。
在本实施例中,当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按次序收回1个单位的资源,并在该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过载指示。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收回1个单位的资源,仅仅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事实上,收回的资源单位数可以是k(k为正整数)个。
例一:基于图6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已经扩张到簇9的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则当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增加时,基站202可以在簇9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然后,基站200释放占用的簇9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从而基站202收回该资源,供基站202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例二:基于图7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已经扩张到簇9的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0的“扩张2”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则当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增加时,基站202可以在簇9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然后,基站200释放占用的簇9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和“扩张2”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从而基站202收回该资源,供基站202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例三:基于图8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占用了簇7的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8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与“簇7”的右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则当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增加时,基站200可以在簇7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然后,基站202释放占用的簇7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8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与“簇7”的右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从而,基站200收回该资源,供基站200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例四:基于图9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占用了簇7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9中的“簇7”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则当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增加时,基站200可以在簇7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如果该干扰过载指示含有干扰过载的等级,比如分为两个等级——强干扰过载和弱干扰过载,于是,当基站200在簇7上发出强干扰过载指示,然后,基站202根据其扩张特性二,释放占用的簇7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9中的基站202的扩张特性二的“扩张1”与“簇7”共同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从而,基站200收回该资源,供基站200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当基站200在簇7上发出弱干扰过载指示,然后,基站202根据其扩张特性一,释放占用的簇7的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9中的基站202的扩张特性一的“扩张1”与“簇7”的右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从而,基站200收回该资源,供基站200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步骤540: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不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步骤533中的“否”)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步骤540包括两个分支,分别对应于步骤543中的“是”和“否”,左侧分支(步骤545)的情况是基站间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步骤543中的“是”),于是,基站根据收到的邻基站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信令,进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步骤545)。
本实施例中,当基站收到邻基站的通知,邻基站已经把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中的下1个单位的资源释放时,基站将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按次序扩张1个单位的资源。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扩张1个单位的资源,仅仅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事实上,扩张的资源单位数可以是s(s为正整数)个。
例一:基于图6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释放了簇8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收缩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并用信令通知邻基站这一情况,则基站202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将簇8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增加到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
例二:基于图7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释放了簇8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0的“收缩1”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并用信令通知邻基站这一情况,则基站202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将簇8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和“扩张3”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增加到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
例三:基于图8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释放了簇7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0的“收缩1”和“簇7”共同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并用信令通知邻基站这一情况,则基站202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将簇7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和“簇7”右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增加到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如果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可以进一步将簇7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和“簇7”左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增加到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
步骤540的右侧分支(步骤547和549),其前提是基站间不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步骤543中的“否”)。在步骤547,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检测扩张特性资源上的干扰强度。在步骤549,当干扰强度小(步骤5491中的“是”)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步骤5492)。
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按次序检测下1个单位的资源上的干扰强度。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检测1个单位的资源,仅仅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事实上,检测的资源单位数可以是t(t为正整数)个。在判断扩张特性资源上的干扰强度的大小时,典型的实施方法为,设定干扰强度门限值λ,当来自邻基站的干扰强度大于门限值λ时,认为干扰强度大,反之,则认为干扰强度小。当干扰强度小时,说明邻基站有可能已经释放相应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而让中心用户设备使用该资源,从而造成干扰强度减小。此时,基站就可以将检测的资源增加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
例一:基于图6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要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其将首先在簇9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上进行检测,检测主要是测量邻基站在该2个物理资源块上的干扰强度,当基站200扩张到簇9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后,其将按次序检测簇9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2”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基站200正在检测簇9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发现其上的干扰强度小时,则基站200可以将簇9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增加到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
例二:基于图7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2要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其将首先在簇8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上进行检测,检测主要是测量邻基站在该2个物理资源块上的干扰强度,当基站202扩张到簇8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后,其将按次序检测簇17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2”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基站202正在检测簇8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发现其上的干扰强度小时,则基站200可以将簇8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增加到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
例三:基于图8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2要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其将首先在簇1~簇8和簇17~簇24(图8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代表的所有物理资源块)上进行检测,检测主要是测量邻基站在这些物理资源块上的干扰强度。当基站202正在检测簇17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8中的“簇17”右半部和基站202的“扩张1”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发现其上的干扰强度小时,则基站200可以将簇17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8中的“簇17”右半部和基站202的“扩张1”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增加到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中。
步骤560:基站根据收到的干扰过载指示的情况(步骤563),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步骤565)。该步骤的目的是利用既有的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简易地实现归还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本实施例中,基站如果在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所对应的簇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则其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按次序释放1个单位的资源。需要指出的是,此处释放1个单位的资源,仅仅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需要上述限制性的特定条件,事实上,释放的资源单位数可以是x(x为正整数)个。
例一:基于图6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已经扩张到簇9的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基站200收到基站202在簇9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时,其自动释放扩张占用的簇9的左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6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供基站202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例二:基于图7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已经扩张到簇9的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0的“扩张2”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基站200收到基站202在簇9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时,其自动释放扩张占用的簇9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7中的基站200的“扩张1”和“扩张2”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供基站202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例三:基于图8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占用了簇7的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8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与“簇7”的右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当基站202收到基站200在簇7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时,其自动释放扩张占用的簇7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8中的基站202的“扩张1”与“簇7”的右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供基站200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例四:基于图9所示的基站200和基站202的干扰协调,假定基站202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占用了簇7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9中的“簇7”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则当基站200的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增加时,基站200可以在簇7上发出干扰过载指示,如果该干扰过载指示含有干扰过载的等级,比如分为两个等级——强干扰过载和弱干扰过载,于是,当基站202收到基站200在簇7上发出强干扰过载指示时,其根据扩张特性二,自动释放扩张占用的簇7的4个物理资源块(图9中的基站202的扩张特性二的“扩张1”与“簇7”共同代表的4个物理资源块),供基站200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当基站202收到基站200在簇7上发出弱干扰过载指示时,其根据扩张特性一,自动释放扩张占用的簇7的右半部的2个物理资源块(图9中的基站202的扩张特性一的“扩张1”与“簇7”的右半部共同代表的2个物理资源块),供基站200中的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动态干扰协调方法的基站的示意方框图。
参考图10,根据本发明的基站200/202/204包括:干扰协调单元211(执行上述步骤500),用于在基站200/202/204间执行干扰协调,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并决定用户设备对频谱资源块子集的使用权限;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判断单元214(执行上述步骤515),用于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动态调整单元215(执行上述步骤517~565),用于根据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进行频谱资源的动态调整。其中各个基站200/202/204间通过X2接口相连。更具体地,干扰协调单元211与X2接口相连。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基站200/202/204还可以包括:干扰过载指示单元212(执行上述步骤505),用于在基站200/202/204间进行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
此外,在由基站200/202/204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基站200/202/204还可以包括:特性设定单元213(执行上述步骤510),用于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其中,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决定基站每次收缩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收缩次序,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决定基站每次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扩张次序。干扰过载指示单元212也与X2接口相连。
在干扰协调单元211中,基站把频谱资源分割成若干频谱资源块子集,相邻小区的相关频谱资源块子集之间不重叠,或以协调的方式重叠;根据用户设备的抗干扰的情况和/或干扰其他小区的情况,令用户设备使用干扰协调的频谱资源块子集或是干扰未协调的频谱资源块子集。
在干扰过载指示单元212中,基站200/202/204间确定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当基站200/202/204的资源上受到邻基站内用户设备的干扰超过一定门限时,基站将以基于频带的方式,通过后台通信方式向邻基站发送干扰过载指示,指明干扰已过载。
在特性设定单元213中,基站200/202/204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另外,根据干扰过载指示的等级,可以设置多个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当干扰过载较严重时,采用大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当干扰过载较轻时,采用小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
在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判断单元214中,基站200/202/204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情况,对当前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作出判断。
在动态调整单元215中,基站200/202/204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扩张特性,利用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对干扰协调作出动态调整,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轻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供邻基站边界用户设备使用,另外,基站200/202/204也可以不把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通知邻基站。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收回已经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并在收回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过载指示;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不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在基站间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根据收到的邻基站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信令,进行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不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在基站间不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检测扩张特性资源上的干扰强度,当测得的干扰强度较小时,进行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最后,基站200/202/204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扩张特性,利用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方法,对干扰协调作出动态调整,当基站在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时,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9)
1.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用在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中,所述干扰协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干扰协调步骤,基站间执行干扰协调,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并决定用户设备对频谱资源块子集的使用权限;
负载判断步骤,基站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以及
动态调整步骤,基站间根据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基于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进行频谱资源的动态调整,
其中,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包含基站每次收缩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收缩次序,以及
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包含基站每次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扩张次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
干扰过载指示步骤,基站间进行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是预先设定的或者是由各基站设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根据干扰过载指示,设置多个不同等级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从而当干扰过载较严重时,采用具有大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当干扰过载较轻时,采用具有小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轻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供邻基站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步骤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完成动态调整后,基站把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通知邻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站利用干扰过载指示信令把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通知邻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收回已经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并在收回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过载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不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在基站间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基站根据收到的邻基站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信令,进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在基站间不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基站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检测扩张特性资源上的干扰强度,当测得的干扰强度较小时,针对该扩张特性资源,进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步骤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基站在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时,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步骤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基站在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时,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步骤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当基站在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时,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15.一种基站,包括:
干扰协调单元,执行干扰协调,将频谱资源分割为频谱资源块子集,并决定用户设备对频谱资源块子集的使用权限;
边界用户设备负载判断单元,判断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以及
动态调整单元,根据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负载的轻重情况,基于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进行频谱资源的动态调整,
其中,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包含基站每次收缩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收缩次序,以及
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包含基站每次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频域上的扩张次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还包括:
干扰过载指示单元,进行基于频带的干扰过载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还包括:
特性设定单元,设定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所述特性设定单元根据干扰过载指示,设置多个不同等级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从而当干扰过载较严重时,采用具有大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当干扰过载较轻时,采用具有小步长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所述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和/或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是预先设定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轻时,所述动态调整单元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供邻基站边界用户设备使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单元完成动态调整后,把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通知邻基站。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所述动态调整单元利用干扰过载指示信令把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这一情况通知邻基站。
23.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所述动态调整单元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收缩特性,收回已经释放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并在收回资源所在的簇上发送干扰过载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当边界用户设备负载重,且不存在释放后未收回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时,所述动态调整单元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扩张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在所述动态调整单元在基站间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动态调整单元根据收到的邻基站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信令,进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在所述动态调整单元在基站间不相互通知释放边界用户设备资源的情况下,所述动态调整单元根据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特性,检测扩张特性资源上的干扰强度,当测得的干扰强度较小时,针对该扩张特性资源,进行边界用户设备资源扩张。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当所述基站在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时,所述动态调整单元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当所述基站在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时,所述动态调整单元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是,当所述基站在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上收到干扰过载指示时,所述动态调整单元释放已扩张占用的邻基站的边界用户设备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08982 CN101500237B (zh) | 2008-02-02 | 2008-02-02 | 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08982 CN101500237B (zh) | 2008-02-02 | 2008-02-02 | 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0237A CN101500237A (zh) | 2009-08-05 |
CN101500237B true CN101500237B (zh) | 2013-05-01 |
Family
ID=40947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0089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0237B (zh) | 2008-02-02 | 2008-02-02 | 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002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5550B (zh) * | 2009-11-12 | 2014-09-1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减轻方法和装置及终端 |
CN102413499B (zh) * | 2010-09-20 | 2014-09-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模拟方法及设备 |
CN102413477B (zh) * | 2010-09-20 | 2014-06-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模拟方法及设备 |
CN102469465B (zh) * | 2010-11-05 | 2014-1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Tdm设备内共存干扰协调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2088783A (zh) * | 2011-01-24 | 2011-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态链路自适应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
CN103209492B (zh) * | 2011-09-15 | 2019-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05474571B (zh) * | 2014-01-24 | 2020-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全双工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4219676B (zh) * | 2014-08-26 | 2017-10-10 |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td‑lte基于单站业务量的动态频率复用方法 |
WO2016029483A1 (zh) | 2014-08-30 | 2016-03-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参数调整方法和基站设备 |
EP3308586B1 (en) * | 2015-03-30 | 2019-07-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ordinated scheduling in low interference resource block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2154A (zh) * | 2005-06-15 | 2006-12-20 | 阿尔卡特公司 | 按需协调上行链路干扰的方法、基站、移动终端和网络 |
CN1882187A (zh) * | 2005-06-14 | 2006-12-20 | 阿尔卡特公司 | 单频网中上行链路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网络 |
CN101018220A (zh) * | 2006-02-09 | 2007-08-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避免小区间出现干扰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2008
- 2008-02-02 CN CN 200810008982 patent/CN10150023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2187A (zh) * | 2005-06-14 | 2006-12-20 | 阿尔卡特公司 | 单频网中上行链路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网络 |
CN1882154A (zh) * | 2005-06-15 | 2006-12-20 | 阿尔卡特公司 | 按需协调上行链路干扰的方法、基站、移动终端和网络 |
CN101018220A (zh) * | 2006-02-09 | 2007-08-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避免小区间出现干扰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00237A (zh) | 2009-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00237B (zh) | 动态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 |
TWI388226B (zh) | 無線電資源之動態配置 | |
CN102685795B (zh) |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配置方法 | |
KR102193273B1 (ko) | 기지국간 반송파 집적을 이용한 트래픽 부하의 균형을 이루는 방법 및 장치 | |
EP154248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ilot signal adapted to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
CN101489231B (zh) | 无线通信网中小区间干扰抑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WO2009088999A1 (en) | Overload control method for a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 |
CN105744560B (zh) | 一种确定服务基站、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394649A (zh) | 上行蜂窝通信系统中降低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及基站 | |
CN105517181B (zh) | 非授权载波的载波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传输节点 | |
EP2587855B1 (en)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adjusting carrier resources dynamically | |
WO2011120594A1 (en) |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US9204308B2 (en) | Radio System Configuration | |
KR101861977B1 (ko) | 무선 신호 측정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CN101674680A (zh) | 频带划分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 |
CN101505495B (zh) | 上行频分复用蜂窝通信系统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 |
CN103313337A (zh) | 一种消除小区间下行干扰的方法 | |
CN101572868B (zh) | 干扰调整通知方法及系统 | |
CN101300782B (zh) | 无线电信系统 | |
EP2859762A1 (en) | Cell selec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1583190A (zh) | 用户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和系统 | |
EP3764681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server | |
WO2009103634A1 (en) | Base station for a mobile network and method of operate a base station | |
CN101500238B (zh) | 上行参考信号复用优化方法及基站 | |
WO2008072055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providing signalling of call blocking for facilitating adaptive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through power contro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