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2450A - 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72450A CN101472450A CNA2007103060786A CN200710306078A CN101472450A CN 101472450 A CN101472450 A CN 101472450A CN A2007103060786 A CNA2007103060786 A CN A2007103060786A CN 200710306078 A CN200710306078 A CN 200710306078A CN 101472450 A CN101472450 A CN 1014724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illary
- vertical
- strengthening
- support strength
- c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包括壳体,其内界定蒸汽室(vapor chamber),在抽真空后充灌入可蒸发的工作流体,在壳体的蒸汽室中设置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其间借纵横交错的毛细孔,增强腔体内工作流体的毛细作用,可发挥多点多方向的均热、散热作用,迅捷有效散除该均热装置所接触的发热元件,并且因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呈现交链(cross-linking)状的机械结构,可增强其支撑强度,提升相关产品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操作中所生热量若散热不足会升高操作温度、劣化电子产品的性能及可靠度,故对于电子产品的“热管理”(thermal management)益显其重要性。
常用的散热方式有使用热沉(heat sink)散热器,散热风扇,热管(heat pipe),水冷式散热模块等多种散热机制、模块或方式来散除电子产品或半导体产品的热量。
如图1所示的为公知的蒸汽腔体(vapor chamber)V,其底面搭接发热元件C(如CPU,半导体产品或其它发热源),其上面则连接散热鳍片等散热器H,腔体V中预抽真空,灌入可蒸发的工作流体,当工作流体受热后向上蒸发,触及腔体上面因散热器H的冷却而被冷凝,释除其凝结热,冷凝的流体回流到腔体底面,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再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可达到散热的目的。
但上述结构,仍有以下诸缺点:
1.偌大一个蒸汽腔体V除边壁外,缺乏支撑结构,会弱化其结构安定性。
2.工作流体向上蒸发时,有部分蒸汽经冷凝后直接因重力滴下,与上升的蒸汽流相撞,影响工作流体蒸发、冷凝的热对流循环操作,而锐减其散热效率。
3.若为加强其结构强度,可增加边壁的厚度,但也相对增加其重量,使整体电子产品的重量增加,不符合轻、薄、短、小的流行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包括:
壳体,其内界定蒸汽室,在抽真空后充灌入可蒸发的工作流体;以及
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设于该壳体的蒸汽室内,该工作流体在该蒸汽室内吸收传导自该壳体所搭接的发热元件热源而蒸发、冷凝,周而复始,散除该均热装置传递自发热元件的热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是在壳体中设置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以构成蒸汽腔体(vapor chamber),其间借纵横交错的毛细孔,增强腔体内工作流体的毛细作用,可发挥多点多方向的均热、散热作用,迅捷有效散除该均热装置所接触的发热元件,并且因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呈现交链(cross-linking)状的机械结构,可增强其支撑强度,提升相关产品的结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蒸汽腔体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各组成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所示均热装置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均热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均热装置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均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组装于壳体内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 壳体 2 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
11 第一壳盖 12 第二壳盖
10 蒸汽室(或蒸汽腔体) 21 纵格板
22 横格板 111,121 毛细薄层
211 纵格条 221 横格条
210,212,222,23 毛细孔
213,223 外框(座) 20 框体
211a,221a 毛细格条 2a 网板
V 蒸发室 4,C 发热元件
5,H 散热器 3 流体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可由以下说明书配合所附附图而得以清楚。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2至图4,本发明均热装置(thermal spreader)包括:壳体1其内界定蒸汽腔体或蒸汽室(vapor chamber)10,在抽真空后充灌入可蒸发的工作流体;以及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2设于该壳体的蒸汽室10内。
该壳体1可以由导热性好的金属等材料制成,包括:第一壳盖11,与第二壳盖12。所述第二壳体12盖合第一壳盖11,并界定蒸汽室10在该第一、第二壳盖11,12之间。
各该壳盖11,12的里面可连设毛细薄层111,121,所述毛细薄层111,121选自:金属(如铜)网、烧结薄膜、粉末冶金薄层、及其它毛细薄层。该毛细薄层111,121可以焊接、粘着,及其它连接方法连设于各壳盖11,12的里面,以与该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2流体相连通(fluidically communicated)。
该壳体1连接流体接管3,与该蒸汽室10相连通,该流体接管3与上述的至少一个毛细薄层111相连通,在闭合该壳体1的第一、第二壳盖11,12后,可通过该流体接管3将蒸汽室10抽真空,或充灌入可蒸发的工作流体(workingfluid),该工作流体在该蒸汽室10内因吸收传导自该壳体1所搭接的发热元件热源而蒸发、冷凝,周而复始,以散除该均热装置传递自发热元件的热源。
该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2包括:纵格板21贴近该第一壳盖11;与横格板22紧接该纵格板21并贴近该第二壳盖12,该纵格板21与该横格板22叠置于该壳体1的第一、第二壳盖11,12间的蒸发室10内。
该纵格板21包括:多数个纵格条211并列、连设于外框座213之中,相邻每两纵格条211之间界定纵向毛细孔212。
该横格板22包括:多数个横格条221并列、连设于外框223之中,各横格条221是投影地正交于各该纵格条211,相邻两横格条221间界定横向毛细孔222,在该横格板22叠合该纵格板21时,这些纵、横格条211,221形成纵横交错的“交叉网络”,而这些纵向、横向毛细孔212,222则交叉形成多数个垂直毛细孔23,毛细孔23垂直地灌穿纵、横格板21,22,如图3所示。
如图所示,本发明中的均热装置可呈正方体或平行六面体,但也可形成短截圆柱体,或其它形状。本发明中对各元件的形状、大小、材料等并未加以限制。
本发明中,纵、横格板21,22由导热性好的材质加以制作,例如导热性金属(如铜)、陶瓷、碳纤维、塑料、复合材等,并未加以限制。
有关纵、横格板21,22与壳体1的壳盖11,12间的连接或接合,可采用已知的各种接合方式。并且各该格板21,22可以通过射出成型、铸造、模制、一体成型或其他加工等多种方法加以制作,本发明也未加以限制。
本发明在组合、密封各元件后,由流体接管3将蒸发室10抽真空,然后充灌入工作流体,渗流入该壳体1底部的毛细薄层111中,而壳体1底面搭接发热元件4,如:CPU、半导体产品等,而壳体1另一面则搭接散热器5,包括:散热鳍片等。发热元件4操作中的高温透经该壳体1底部的毛细薄层111传热至渗流其内的工作流体,工作流体吸收汽化热(heat of vaporization)带走(降低)发热元件4的热量,工作流体蒸发成蒸汽,穿经诸毛细孔212,222,23,上达到壳体1顶部的另一毛细薄层121,该处由于外接散热器5的散热,可将蒸汽冷凝,放出凝结热(heat of condensation),凝结热由壳体1壳壁通过散热器5散热,蒸汽冷凝为液滴,借重力沿着各毛细孔的孔壁滴流而下,重新回流入壳体1底部,继续吸热、蒸发,依上述的操作方式重复、循环、散除发热元件的热量,故能有效散除电子产品的热量。
当然,若热源置于上盖12时,则仍能利用本发明的毛细结构将下方的工作流体以强力毛细作用渗吸至上方热源,持续吸热循环作用,有如毛巾吸水般,在抵抗重力下,依然能有效发挥毛细作用,再通过壳体1及其所搭接的散热器(如设于下盖″11″),加以散热,故本发明可多方向或依不同角度有效动作,更好地发挥均热、散热效用。
本发明较先前技术有以下优点及进步:
1.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2中的诸多毛细孔212,222,23密布于蒸发室10内,分散蒸汽压力,增强毛细作用,加速工作流体的蒸发、冷凝散热的循环操作,有效散除电子元件的散发出的热量。
2.纵格板21、横格板22纵横交错,除形成上述的毛细孔23增强毛细作用,还因两板21,22交叠,形成交链(cross-linking)式的机械结构,增强其支撑强度,可增进电子元件的结构稳定性(structural stability)。
3.纵、横格板21,22的纵、横格条211,221相互交错,方便蒸发室10抽真空,并在充灌工作流体时,可避免流体骤入蒸发室中瞬间蒸发所造成的回压(back pressure)现象,而大大减少工作流体充灌时的阻力,有利于灌装与维护保养作业。
4.纵、横格板21,22的格条211,221本身也如同“热交换器”(heatexchanger),此“骨架”会吸收部分蒸汽的热量,传经壳体1由散热器5快速散热,故本发明可将一点热源迅速扩散到一个大平面,再加以散热,为优越的均热器(thermal spreader)。
上述的纵、横格板21,22其实可仅以模具制作,令两模制成品上、下正交、叠置即可,可降低制作成本。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意于图5中,该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2将前述的纵格板21与横格板22两板″二合一″,即在框体20的下部形成纵格条211与纵向毛细孔212,而在上部形成横格条221与横向毛细孔222,以简化其制作、安装程序,该流体接管3直接穿通框体20与毛细孔相连通。
第三实施例
如图6所示,该纵、横格板21,22分别由框体20围设、界定该蒸发室10于纵格板21与横格板22内,而由框体20兼作本发明均热装置的壳体1,即免设前述由第一、第二壳盖11,12所合并的壳体1,而令流体接管3与该蒸发室10流体相连通。
第四实施例
如图7及图8所示,前述的纵、横格条211,221除中间与两侧部分制作成实心格条外,其余可制成毛细格条211a,221a,此时,诸实心格条211,221因是实心,不会毛细吸收工作流体,故工作流体经冷却、冷凝后利用其表面涨力逐渐淤积于实心格条间的毛细孔隙,形成″补偿室″,到累积至相当重量,再泄流(drain)而下,使工作流体的冷凝液循此″管道″下流,而工作流体蒸汽则循其它毛细孔上升,上升蒸汽与下流液滴较不会碰撞,从而不会影响其对流作用,而有利于提升毛细作用与整体散热效率。
所用的毛细格条211a,221a可以由具有毛细性、多孔性或纤维性等材质加以制作,本发明并未加以限制。
第五实施例
如图9及图10所示,该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2也可修饰为多数个纵格条211与横格条221交织而成的网状交叉网板2a,各纵、横格条211,221间界定毛细孔210。
Claims (12)
1、一种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界定有蒸汽室,所述蒸汽室在抽真空后充灌入能蒸发的工作流体;以及
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设于所述壳体的蒸汽室内,所述工作流体在所述蒸汽室内吸收传导自所述壳体所搭接的发热元件热源而蒸发、冷凝,周而复始,散除该均热装置传递自发热元件的热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盖,与第二壳盖,所述第二壳盖盖合该第一壳盖,并界定所述蒸汽室于该第一、第二壳盖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壳盖的里面连设选自金属网、烧结薄膜或粉末冶金薄层中的毛细薄层,所述毛细薄层与该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流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流体接管,所述流体接管与所述蒸汽室相连通,并与所述壳体内至少一个毛细薄层相连通,在闭合该壳体的第一、第二壳盖后,通过该流体接管将所述蒸汽室抽真空,或充灌入该工作流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包括:
纵格板,贴近所述第一壳盖;
横格板,紧接该纵格板并贴近该第二壳盖,该纵格板与该横格板叠置在该壳体第一、第二壳盖间的蒸发室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格板包括:多数个纵格条并列、连设于外框座中,相邻的每两纵格条之间界定有纵向毛细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格板包括:多数个横格条并列、连设于外框中,各横格条是投影地正交于该纵格板的各该纵格条,相邻两横格条间界定横向毛细孔,在该横格板叠合该纵格板时,这些纵、横格条形成纵横交错的交叉网络,而这些纵向、横向毛细孔则交叉形成多数个垂直毛细孔垂直地灌穿该纵、横格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中的所述纵格板与横格板两板合一,包括有一个框体,在所述框体的下部形成纵格条与纵向毛细孔,而在该框体上部形成横格条与横向毛细孔,所述流体接管直接穿通所述框体与所述毛细孔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格板各以框体围设、界定所述蒸发室于该纵格板与横格板内,且仅以该框体作为其壳体;所述流体接管径与该蒸发室流体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横格板分别由多数个纵、横格条所构成,这些格条部分制作成实心格条,另一部分制成毛细格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格条由具有毛细性、多孔性或纤维性材质制作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交叉毛细结构体中的多数个纵格条与横格条交织成网状交叉网板,各该纵、横格条间界定毛细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3060786A CN101472450A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3060786A CN101472450A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2450A true CN101472450A (zh) | 2009-07-01 |
Family
ID=40829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3060786A Pending CN101472450A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72450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7654A (zh) * | 2009-09-29 | 2012-07-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电子装置的热量输送结构 |
TWI398616B (zh) * | 2011-01-26 | 2013-06-1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Micro - temperature plate structure improvement |
CN104994704A (zh) * | 2015-03-16 | 2015-10-2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板散热器 |
WO2018157545A1 (zh) * | 2017-03-02 | 2018-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导热部件和移动终端 |
CN109479385A (zh) * | 2016-07-11 | 2019-03-15 | 株式会社T.Rad | 层叠型散热器的芯 |
CN110012639A (zh) * | 2017-12-13 | 2019-07-12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单体及其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195989A (zh) * | 2018-02-27 | 2019-09-03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环路式热管 |
CN111988951A (zh) * | 2019-05-23 | 2020-11-24 | 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 |
CN112996339A (zh) * | 2019-12-12 | 2021-06-18 | 王训忠 | 均温板装置 |
CN112996346A (zh) * | 2020-01-14 | 2021-06-1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高强度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CN114396818A (zh) * | 2022-02-10 | 2022-04-26 | 嵊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vc均热板盖板散热模组 |
US11835299B2 (en) | 2020-07-03 | 2023-12-05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Thin vapor-chamber structure |
-
2007
- 2007-12-29 CN CNA2007103060786A patent/CN10147245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7654A (zh) * | 2009-09-29 | 2012-07-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电子装置的热量输送结构 |
US8934245B2 (en) | 2009-09-29 | 2015-01-13 | Nec Corporation | Heat convey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
CN102577654B (zh) * | 2009-09-29 | 2015-02-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电子装置的热量输送结构 |
TWI398616B (zh) * | 2011-01-26 | 2013-06-1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Micro - temperature plate structure improvement |
CN104994704A (zh) * | 2015-03-16 | 2015-10-21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板散热器 |
CN104994704B (zh) * | 2015-03-16 | 2017-11-10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板散热器 |
CN109479385B (zh) * | 2016-07-11 | 2020-03-10 | 株式会社T.Rad | 层叠型散热器的芯 |
CN109479385A (zh) * | 2016-07-11 | 2019-03-15 | 株式会社T.Rad | 层叠型散热器的芯 |
WO2018157545A1 (zh) * | 2017-03-02 | 2018-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导热部件和移动终端 |
US10831249B2 (en) | 2017-03-02 | 2020-11-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eat conduction component and mobile terminal |
CN110012639A (zh) * | 2017-12-13 | 2019-07-12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单体及其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11466937B2 (en) | 2017-12-13 | 2022-10-1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Basic structural body for constructing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CN110195989B (zh) * | 2018-02-27 | 2021-12-28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环路式热管 |
CN110195989A (zh) * | 2018-02-27 | 2019-09-03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环路式热管 |
CN111988951A (zh) * | 2019-05-23 | 2020-11-24 | 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均温板毛细支撑结构 |
CN112996339A (zh) * | 2019-12-12 | 2021-06-18 | 王训忠 | 均温板装置 |
CN112996339B (zh) * | 2019-12-12 | 2023-09-26 | 王训忠 | 均温板装置 |
CN112996346B (zh) * | 2020-01-14 | 2022-08-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均热板、移动终端 |
CN112996346A (zh) * | 2020-01-14 | 2021-06-1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高强度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US11835299B2 (en) | 2020-07-03 | 2023-12-05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Thin vapor-chamber structure |
CN114396818A (zh) * | 2022-02-10 | 2022-04-26 | 嵊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vc均热板盖板散热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2450A (zh) | 可增强支撑强度与毛细作用的均热装置 | |
TWI377332B (zh) | ||
CN101040162B (zh) | 带有具有沸腾增强作用的多重毛细结构的蒸汽室 | |
CN202182665U (zh) | 具有受热凸部的均温板结构 | |
CN202750388U (zh) | 高效均温板 | |
TWI398616B (zh) | Micro - temperature plate structure improvement | |
CN105716461B (zh) | 一种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均温板及制造方法 | |
JP2011002219A (ja) | ベイパー・チェン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M517314U (zh) | 散熱裝置 | |
JP2011009720A (ja) | ベイパー・チェン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0445685C (zh) | 复合型换热器 | |
TW201240587A (en) | Vapor chamber | |
CN105865241A (zh) | 一种超薄均热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415192B (zh) | 蒸汽腔热管/微通道冷板复合结构均温装置 | |
US9021698B2 (en) | Flat plate heat pi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01212793Y (zh) | 均温板改良结构 | |
CN205482499U (zh) | 一种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均温板 | |
CN201364062Y (zh) | 具有凸形台的烧结型热管式均热板 | |
CN201229543Y (zh) | 均温板及其支撑结构 | |
CN101776407A (zh) | 平板式回路热管 | |
TWI596313B (zh) | 散熱裝置 | |
CN209949741U (zh) | 具有上、下均温板的散热模组 | |
CN208139909U (zh) | 一种多通道回路型均温板 | |
CN110740612A (zh) | 均热板 | |
CN100366998C (zh) | 一种用于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的平面式毛细芯冷凝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