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965B - 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71965B CN101471965B CN2007103056780A CN200710305678A CN101471965B CN 101471965 B CN101471965 B CN 101471965B CN 2007103056780 A CN2007103056780 A CN 2007103056780A CN 200710305678 A CN200710305678 A CN 200710305678A CN 101471965 B CN101471965 B CN 1014719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address
- local transmission
- local
- network
- protocol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77 lo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61 standard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43—Gateway controllers, e.g.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MGCP] cont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75—NAT traversal using address mapping retrieval, e.g. simple traversal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through 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AT [STU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78—NAT traversal without involvement of the NAT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其中,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包括:接收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在所述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所述本地传输地址与所述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媒体网关能为终端同时在多个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同时与多个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基于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nd Multiplexer)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与基于因特网协议/异步传输模式(IP/ATM:Internet Protocol/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的分组网络相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同一网络上实现语音、视频以及数据等信息的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
现有NGN网络主要包括媒体网关(MGW:Media Gateway)和媒体网关控制器(MGC:Media Gateway Controller)。其中,MGC,用于实现呼叫状态的管理,以及对MGW承载资源的控制;MGW,用于将媒体流类型由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例如,将电路交换网中的E1时隙转换为IP网络中的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媒体流,并在MGC的信令控制下实现媒体流的建立、修改、释放以及资源管理。
假设MGC连接有MGW1和MGW2,如果MGW1和MGW2所处的承载网络为同一个私有网络或公有网络,则MGW1和MGW2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的IP报文均可直接发送到对方。但是,如果MGW1和MGW2处于不同的承载网络,比如MGW1处于公有网络而MGW2处于私有网络,或者MGW1和MGW2均处于私有网络,但是两个网络不能实现IP报文直接发送,则可能会出现媒体流单向导通或者彼此不通的情况。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存在于媒体流一端为MGW,而另一端为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终端、H.323终端、电路域网络终端或者分组网络终端等的情况下;其中,H.323是一套在分组网上提供实时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的标准。
为实现报文在不同网络之间传送,常采用的方法为网络地址/端口转换技术。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用于将一个地址域,如专用内联网(Intranet)映射为另一个地址域,如互联网(Internet)的标准的技术。NAT允许一个机构专用Intranet,即私有网络中的终端透明地连接到公共域,即公有网络中的终端,内部终端无需拥有注册的Internet地址。
根据NAT技术得到的NAT穿越技术,是指对私有网络上的终端采用私有IP地址,通过出口的NAT/防火墙(FW:Firewall)接入公有网络。目前常用的两种NAT穿越方式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对NAT的简单穿越(STUN)方式以及利用中继穿越NAT(TURN)方式。以及对STUN方式和TURN方式等进行综合的交互式连通建立方式ICE(Interactive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方式。
STUN方式的实现过程为:STUN客户端(CLIENT)通过UDP向NAT外的STUN服务器(SERVER)发送请求STUN消息;STUN SERVER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产生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发送请求消息的源端口,即STUN CLIENT在NAT上对应的外部接口信息;STUN SERVER通过NAT将该响应消息发送给STUN CLIENT;STUN CLIENT通过该响应消息得知NAT的外部地址,并将该外部地址填入到呼叫协议的UDP负载中,以告知接收端本端的RTP接收地址以及端口号为NAT外部的地址和端口号。由于事先已经通过STUN协议在NAT上建立了媒体流的NAT映射表项,所以媒体流在流经NAT时可顺利穿越。
TURN方式的实现思想与STUN类似,私有网络中的语音IP(VOIP)终端预先获知公有网络的服务地址,并将该服务地址填写到IP包载荷,即信令的地址信息中。
ICE不是一种新的协议,它不需要对STUN或TURN进行扩展就可适用于各种NAT。ICE是通过综合运用上面某几种协议,使之在最适合的情况下工作,以弥补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所带来的固有缺陷。对于SIP来说,ICE只需要定义一些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附加属性即可,对于别的多媒体信令协议也需要制定一些相应的机制来实现。
会话发起者需要收集的对象包括本地传输地址(Local Transport Address)和来源传输地址(Derived Transport Address)。本地传输地址通常由主机上一个物理接口/虚拟接口绑定一个端口而获得。会话发起者还将访问STUN、TURN服务器。对于每一个本地传输地址,会话者都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得一组来源传输地址。本地传输地址又叫本地候选(host candidate)。来源传输地址包括服务反射候选(Server Reflexive Candidate),中继候选(RelayedCandidate)。会话的双方交换各自的本地传输地址和来源传输地址信息,生成本地和对端的地址对,按照有限级别对各个地址对进行导通检测,选出可以导通的优先级别最高的地址对进行媒体传输。
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通过ICE进行NAT穿越时,需要收集本地传输地址,即本地候选(host candidate)。如果媒体网关的承载层和多个IP网络连接,或者连接到多个虚拟个人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则可能需要在多个IP网络和/或多个VPN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用于导通检测。由于MGC并没有告知MG应该在哪个网络域下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因而现有技术下媒体网关的终端只能在默认或者MGC预先指定的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而不能在其他非默认或非MGC预先指定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使终端不能与其他非默认或非MGC预先指定的网络域通信,降低了终端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媒体网关能为终端同时在多个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同时与多个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接收扩展的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在所述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所述本地传输地址与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网关控制器,包括:
消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扩展的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消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H.248协议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网关,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扩展的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消息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H.248协议消息后,在所述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所述本地传输地址与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
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施例使用的H.248协议消息可以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使媒体网关能在根据需要为不同的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灵活的与非特定的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实施例的流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媒体网关控制器实施例的结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媒体网关实施例的结构;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系统实施例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描述了本发明提供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包括:
步骤101、接收H.248协议消息;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其中,H.248协议是一种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媒体网关可以为终端分配多个本地传输地址,而上述的多个本地传输地址可能位于不同的网络域,因而在H.248协议消息中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可以正确的在不同的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
其中,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与域标识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个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都有与其对应的域标识。但是,并不排除多个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对应同一个域标识的情况,如果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为默认的网络域,则可以在H.248协议消息中省略相应的域标识;同样,如果有多个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对应同一个非默认网络域的域标识,也可以只在H.248协议消息中携带一个域标识;媒体网关收到该H.248协议消息后,如果某个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对应的域标识为空,则可以在默认的网络域或确定的非默认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
其中,上述网络域的网络类型可以是IP网络、或VPN(Virtual PrivateNetwork)网络、或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网络、或ATM网络等;IP网络可以为网际协议版本4(IPv4)网络、或网际协议版本6(IPv6)网络等。其中,同一个网络内部可以划分出一个或者多个域,例如在IPv4网络中,由于地址划分,或者公共网络和私有网络的划分,可以分成多个IP域,而MG可能连接到多个IP域上。VPN网络可以通过三层的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实现,也可以通过二层的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实现,或者其它方式实现。VPN网络内部也可以划分成多个域,例如通过不同的VLAN标识出的不同的域。在不同的网络域中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类型可能不同,例如在基于IP协议的域分配的地址是IP和端口,在基于ATM协议的域分配的地址是ATM地址。上述网络域的域标识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数字或者字符串,相当于域的编号或者名称,通过统一配置或者规划该编号或者名称,域标识不仅可以标识网络的类型,还可以区分出网络内不同的域。
其中,域标识可以由H.248协议的属性字段、信号参数或事件参数等传递,属性字段、信号参数或事件参数等可以定义在已有的H.248包(package)中,也可以定义在新增的H.248包中。
其中,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具体是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的一些资源信息,如网络协议版本,媒体类型,编解码类型等,通常在本地SDP中携带,在SDP中本地传输地址用通配符替代,表示需要媒体网关分配本地传输地址;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可以包含在本地描述符(LocalDescriptor)中,如果使用文本编码,本地描述符中的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字段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由于需要分配多个本地传输地址,而每个本地传输地址所在的域可能不同,所以H.248协议消息需要携带的域标识实际上是一个域标识列表,该列表用来指示每个本地传输地址所在的域。该列表中的每一行携带一个域标识以及该域标识对应的本地传输地址在SDP中的位置信息,具体的位置信息可以是SDP中的组(Group)编号、基础(foundation)编号、成分编号(component-id)等,通过位置信息就可以将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与需要分配的每个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对应起来。
步骤102、在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与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具体可以分配本地传输地址上使用的编解码,媒体类型,IP版本等承载信息。
在接收到H.248协议消息后,就可以在该消息指定的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
从上可知,由于本实施例使用的H.248协议消息可以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使媒体网关能在根据需要为不同的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灵活的与非特定的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进一步,让终端进行NAT穿越的时候能在多个域收集本地候选,增加了NAT穿越成功的机会。
例如,媒体网关控制器向媒体网关发送H.248消息创建(ADD)或者修改(MOD)一个终端,相应的ADD或者MOD消息中的本地SDP实施例一如下所述:
v=0
c=IN IP4$
m=audio$RTP/AVP 4
v=0
c=IN IP4$
m=audio$RTP/AVP 0
其中,″v=0″表示SDP版本为0,″c=IN IP4$″表示使用internet协议的IPv4协议;″$″表示要求媒体网关为该终端分配一个IPv4地址;″m=audio$RTP/AVP 4″表示使用实时传输协议,需要媒体网关分配一个UDP端口,媒体类型为″audio″,静荷类型为4,表示采用的是音频压缩标准G.723;″m=audio$RTP/AVP 0″表示使用RTP协议,需要媒体网关分配一个UDP端口,媒体类型为″audio″,静荷类型为0,表示采用的是音频压缩标准G711。
在媒体网关控制器发给媒体网关的要求分配本地传输地址的消息中,本地传输地址信息中的传输地址部分通常为通配,即″$″,但是通常会包括要分配的传输地址使用的编解码,媒体类型,IP版本等信息。
上述的本地SDP实施例一要求媒体网关分别为G.723和G711分配IP地址和端口。如果媒体网关控制器没有指示该终端所在的网络域(IP网络域,VPN网络域等),则媒体网关在默认的IP网络或者VPN网络等分配IP地址和端口。如果媒体网关控制器指示了该终端所在的域(IP网络域,VPN网络域等),则媒体网关在指定的IP网络或者VPN网络等分配IP地址和端口。
还可以在H.248协议消息中扩展属性字段,该属性字段可以定义在已有的H.248包中,也可以定义一个新的H.248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属性字段可以如下所示(假设属性名为mdl):
属性名:mdl
数据类型:字符串列表。
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只使用字符串列表的方式定义mdl属性,还可以使用单字符串等形式定于mdl属性,在使用单字符串时可以将上述字符串列表中的内容用分割符隔开。
该属性可以在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Descriptor)上设置。
在使用字符串列表定义mdl属性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字符串列表中的每一行格式可以如下所示:
组号|域标识
其中,组号是SDP中的组编号,域标识用于标识IPv4域,IPv6域,VPN网络域,MPLS网络域,ATM域等。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dl属性的值如下所示:
″1|d1″
″2|d2″
则表示该列表有两行,其中第一行″1|d1″表示组号为1的媒体在″d1″这个IP网络中分配IP地址和端口;第二行″2|d2″可以标识组号为2的媒体在″d2″这个IP网络中分配IP地址和端口。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域标识的格式可以自定义,只要媒体网关和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保持一致即可。域标识还可以直接携带VPN网络的VLAN标签(tag)等。
因此,媒体网关在接收到包括本地SDP实施例一和mdl属性的H.248协议消息后,会在″d1″这个IP网络中为G.723分配IP地址和端口。在″d2″这个IP网络中为G.711分配IP地址和端口。同时还可以为这两种编解码分配资源,如编解码资源,传输带宽资源等。
再以ICE的本地SDP为例,假设媒体网关控制器向媒体网关下发的本地SDP实施例二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
v=0
c=IN IP4$
m=audio$RTP/AVP 4
a=candidate:1 1 UDP 2130706431 $ $ typ host
a=candidate:2 1 UDP 2113929215 $ $ typ host
该SDP要求媒体网关为两个本地候选分配IP地址和端口,其中:
″a=candidate:1 1 UDP 2130706431 $ $ typ host″表示该候选是一个本地候选,使用UDP协议,优先级别是2130706431,基础(foundation)编号是1,成分编号(component-id)是1;
″a=candidate:2 1 UDP 2113929215 $ $ typ host″表示该候选是一个本地候选,使用UDP协议,优先级别是2113929215,foundation是2,component-id是1。
如果两个本地候选对应不同的网络域,可以扩展H.248属性字段,该属性字段可以定义在已有的H.248协议消息包中,也可以定义一个新的H.248协议消息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属性字段可以定义如下(假设属性名为icemdl):
属性名:icemdl
数据类型:字符串列表。
该属性可以在localControlDescriptor描述符上设置。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字符串列表中的每一行格式如下所示:
组号,foundation,component-id,|域标识
其中,组号是SDP中的组编号;foundation是SDP中的foundation编号;component-id是SDP中的component-id编号;域标识用于标识网络域,如IPv4域,IPv6域,VPN网络域,MPLS网络域,ATM域等。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cemdl属性的值如下所示:
″1|1|1|d1″
″1|2|1|d2″
则表示该列表有两行,其中第一行″1|1|1|d1″表示组号为1,foundation为1,component-id为1的本地候选在″dl″这个IP网络中分配IP地址和端口。第二行″1|2|1|d2″表示组号为1,foundation为2,component-id为1的本地候选在″d2″这个IP网络中分配IP地址和端口。
因此,媒体网关在接收到包括SDP实施例二和icemdl属性的H.248协议消息后,会在″dl″这个IP网络和″d2″这个IP网络中分配IP地址和端口。
其中,在使用ICE时,也可以使用ICE的SDP中现有的扩展属性,例如可以使用ICE的SDP包中的扩展属性名(extension-att-name)字段和扩展属性值(extension-att-value)字段携带域标识,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本地SDP实施例三可以如下所示:
v=0
c=IN IP4$
m=audio$RTP/AVP 4
a=candidate:1 1 UDP 2130706431 $ $ typ host domain d1
a=candidate:2 1 UDP 2113929215 $ $ typ host domain d2
该SDP要求媒体网关为两个本地候选分配IP地址和端口,其中:″a=candidate:1 1 UDP 2130706431 $ $ typ host domain d1″表示该候选是一个本地候选,使用UDP协议,优先级别是2130706431,foundation是1,component-id是1,所在域标识为″dl″;″a=candidate:2 1 UDP 2113929215 $ $ typ host domaind2″表示该候选是一个本地候选,使用UDP协议,优先级别是2113929215,foundation是2,component-id是1,所在域标识为″d2″。
因此,媒体网关在收到包括本地SDP实施例三的H.248协议消息后,会在″d1″这个IP网络和″d2″这个IP网络中分配IP地址和端口。
从上可知,由于本实施例使用的H.248协议消息可以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使媒体网关能在根据需要为不同的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灵活的与非特定的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进一步,还可以让终端进行NAT穿越的时候能在多个域收集本地候选,增加了NAT穿越成功的机会。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属性字段、属性名、本地SDP等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媒体网关控制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
消息生成单元201,用于生成H.248协议消息,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消息发送单元202,用于发送消息生成单元201生成的H.248协议消息。
从上可知,媒体网关控制器的本实施例生成的H.248协议消息可以同时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从而可以指示媒体网关能同时在多个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同时与多个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媒体网关,其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H.248协议消息,H.248协议消息包括多个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每个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消息处理单元302,用于在接收单元301接收到H.248协议消息后,在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与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
从上可知,媒体网关的本实施例接收的H.248协议消息可以同时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从而可以同时在多个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同时与多个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让终端进行NAT穿越的时候能在多个域收集本地候选,增加了NAT穿越成功的机会。
图4描述了本发明提供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包括:
媒体网关控制器401,用于生成H.248协议消息,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发送生成的H.248协议消息;
媒体网关402,用于接收H.248协议消息,在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与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
从上可知,本实施例中媒体网关控制器生成的H.248协议消息可以同时携带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可以指示媒体网关同时在多个网络域分配本地传输地址,让终端能同时与多个网络通信,提高终端的利用效率,让终端进行NAT穿越的时候能在多个域收集本地候选,增加了NAT穿越成功的机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系统可以是NGN网络系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扩展的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在所述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所述本地传输地址与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扩展的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在所述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所述本地传输地址与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媒体网关控制器向媒体网关发送所述H.248协议消息,在所述H.248协议消息使用扩展的属性字段、或信号参数、或事件参数携带所述域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248协议消息还包括本地描述符,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通过所述本地描述符携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的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本地描述符,所述属性字段、或信号参数、或事件参数还携带所述本地描述符中的会话描述协议字段中的组编号,所述组编号用于表示该域标识对应的本地传输地址在所述本地描述符中的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的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本地描述符,所述属性字段、或信号参数、或事件参数还携带所述本地描述符中的会话描述协议字段中的组编号,基础编号和成分编号,所述组编号,基础编号和成分编号用于表示该域标识对应的本地传输地址在所述本地描述符中的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字段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列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的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需要在默认网络域分配时,所述H.248协议消息所包括的默认网络域的域标识为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标识所标识的网络域的网络类型为网际协议网络、或虚拟个人网络、或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或异步传输模式网络。
9.一种媒体网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扩展的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消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H.248协议消息。
10.一种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扩展的H.248协议消息,所述H.248协议消息包括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和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所对应的网络域的域标识;
消息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H.248协议消息后,在所述域标识对应的网络域中分配本地传输地址,分配的所述本地传输地址与所述需要分配的本地传输地址信息对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56780A CN101471965B (zh) | 2007-12-28 | 2007-12-28 | 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
EP08870253A EP2234365A4 (en) | 2007-12-28 | 2008-11-17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LOCAL TRANSPORT ADDRESSES AND MEDIA GATEWAY AND MEDIA GATEWAY CONTROL |
ES12175338.8T ES2458434T3 (es) | 2007-12-28 | 2008-11-17 | Método y sistema para la asignación de direcciones de transporte locales, pasarela multimedia y controlador de pasarela multimedia |
PCT/CN2008/073086 WO2009086754A1 (zh) | 2007-12-28 | 2008-11-17 | 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及系统、媒体网关及其控制器 |
EP11006796A EP2388971A1 (en) | 2007-12-28 | 2008-11-17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local transport address, media gateway and media gateway controller |
EP12175338.8A EP2509284B1 (en) | 2007-12-28 | 2008-11-17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local transport address, media gateway and media gateway controller |
PL12175338T PL2509284T3 (pl) | 2007-12-28 | 2008-11-17 | Sposób i system do przydzielania lokalnych adresów transportowych, brama medialna i sterownik bramy medialnej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56780A CN101471965B (zh) | 2007-12-28 | 2007-12-28 | 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1965A CN101471965A (zh) | 2009-07-01 |
CN101471965B true CN101471965B (zh) | 2012-01-04 |
Family
ID=4082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3056780A Active CN101471965B (zh) | 2007-12-28 | 2007-12-28 | 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3) | EP2388971A1 (zh) |
CN (1) | CN101471965B (zh) |
ES (1) | ES2458434T3 (zh) |
PL (1) | PL2509284T3 (zh) |
WO (1) | WO20090867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245B (zh) * | 2010-12-01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地址分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EP3024133A1 (en) * | 2014-11-24 | 2016-05-25 | Broadband Power Solutions | DC-to-AC power converter |
CN105262853A (zh) * | 2015-09-23 | 2016-01-20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p2p连接nat穿越的路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5576231A (zh) * | 2022-09-08 | 2023-01-06 |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115987813B (zh) * | 2023-03-13 | 2023-05-30 | 北京集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域分配装置、方法、系统及智能车辆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4566A (zh) * | 2002-08-09 | 2004-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媒体网关间实现语音通信的方法 |
CN1522015A (zh) * | 2003-01-28 | 2004-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消息传输和事务可靠性处理的方法 |
CN101094171A (zh) * | 2006-06-22 | 2007-1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流交互方法和系统及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47220B2 (en) * | 2004-10-07 | 2008-11-04 | Santera System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cket classification with improved memory utilization in a media gateway |
CN1870631B (zh) * | 2005-11-11 | 2010-04-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媒体网关的门控方法 |
-
2007
- 2007-12-28 CN CN2007103056780A patent/CN101471965B/zh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11-17 WO PCT/CN2008/073086 patent/WO20090867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1-17 ES ES12175338.8T patent/ES2458434T3/es active Active
- 2008-11-17 EP EP11006796A patent/EP238897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11-17 EP EP08870253A patent/EP223436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11-17 EP EP12175338.8A patent/EP2509284B1/en active Active
- 2008-11-17 PL PL12175338T patent/PL2509284T3/pl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4566A (zh) * | 2002-08-09 | 2004-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媒体网关间实现语音通信的方法 |
CN1522015A (zh) * | 2003-01-28 | 2004-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消息传输和事务可靠性处理的方法 |
CN101094171A (zh) * | 2006-06-22 | 2007-1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流交互方法和系统及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34365A4 (en) | 2011-03-02 |
EP2509284A1 (en) | 2012-10-10 |
PL2509284T3 (pl) | 2014-07-31 |
EP2388971A1 (en) | 2011-11-23 |
EP2234365A1 (en) | 2010-09-29 |
ES2458434T3 (es) | 2014-05-05 |
CN101471965A (zh) | 2009-07-01 |
WO2009086754A1 (zh) | 2009-07-16 |
EP2509284B1 (en) | 2014-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57433B (zh) | 实现网络地址转换穿越的方法和系统 | |
EP2034666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media stream interaction and media gateway controller and media gateway | |
EP1676370B1 (en) | Method and media gateway for per-session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learning and firewall filtering in media gateway | |
US8082324B2 (en) |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tunnel between network terminal devices passing through firewall | |
US788527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media stream,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 connectivity | |
KR100765325B1 (ko) | Stun을 이용한 대칭형 네트워크 주소 변환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 |
US7408928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telephony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address domains having overlapping address ranges | |
US2007021740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raversal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
JP5185827B2 (ja) | 少なくとも1つのペイロードデータコネクションを少なくとも1つのマルチプレックスコネクションへ割り当てるための方法 | |
WO2005011216A1 (fr) | Systeme et procede pour realiser une commutation d'appels multimedia dans un reseau prive | |
ATE405084T1 (de) | Austauschprotokoll für kombinatorische multimedia-dienste | |
CN110035005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1471965B (zh) | 本地传输地址分配方法、媒体网关及媒体网关控制器 | |
CN102984300A (zh) | 一种4-6-4混合协议网络中分布式网关系统和访问方法 | |
AU2005201075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oice processing of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 |
CN101114985B (zh) | 编解码转换系统及方法 | |
CN108848194B (zh) | 内网客户端之间的会话建立方法、路由器以及会话系统 | |
CN104994067B (zh) | Sip网络访问rtsp监控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 |
JP4695457B2 (ja) | 関係者識別データの収集及び分配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1247320B (zh) | 一种rtcp hr报告生成与转发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JP4926250B2 (ja) | セッション記述プロトコル機能情報を得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 | |
EP3151501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ip domains | |
US2010027506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media stream information | |
CN103081436A (zh) | 提供mmolp 通信服务的方法 | |
CN101335739A (zh) | 一种h248协议穿越nat设备的实现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