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1813B -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71813B CN101471813B CN2007103075387A CN200710307538A CN101471813B CN 101471813 B CN101471813 B CN 101471813B CN 2007103075387 A CN2007103075387 A CN 2007103075387A CN 200710307538 A CN200710307538 A CN 200710307538A CN 101471813 B CN101471813 B CN 1014718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tenance
- oam
- domain
- information
- configu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150111724 ME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056991 MEP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个端到端的网络,至少包括两个维护管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待配置维护点接收携带运维管理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多个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信息;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根据所述终结点信息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跨域维护管理系统及设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自动实现跨管理域的相关信息配置,网管不需要向每个待配置维护点发送网管命令、以及分别配置各维护点的OAM属性,而只需要在待配置维护点之间通过传递携带OAM属性信息的消息,即可实现自动为多域的维护点配置OAM属性,因此提高了配置效率,减轻了网管配置OAM属性的任务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传送网,以同步数字传输系统(SDH)为例,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以提供可控高效的维护管理功能(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其中,串接监视(TCM,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是将一条端到端的路径分成多段连续的串接路径,每一段都由operator自行管理。这样,沿路的故障监测可以分散到各个串接路径上实现,从而更加快速的定位故障,并在operator间明确故障责任。
分组传送网,以传送MPLS(Tansport MPLS,T-MPLS)和以太网为代表的技术,也继承了这种技术,一个端到端的业务可以通过不同的管理域来维护管理。图1给出了T-MPLS层网络的维护管理域示意图。如图1所示,分组传送层网络可能包含多个管理域,比如客户域(Customer level)、服务提供商域(Provider level)和网络运营商域(Operator Level),这三个管理域是嵌套的关系。如图1,网络运营商域又可以分为A、B和C三个域,它们是平行(扁平)非嵌套的关系。每个管理域都对应一个维护实体组(MEG,MEGroup),在相邻的管理域之间也可以存在MEG。MEG可以对应点到点单播连接,也可以对应点到多点或者多点到多点的多播连接。当这些MEG嵌套时,每个MEG用于维护管理自己所在域的OAM报文要能够识别并与其他MEG的OAM报文区分开来。在无法通过外层封装来区分这些OAM报文时,我们可以利用OAM报文携带的MEG级别(MEL:MEG Level,中文全称是维护管理域级别)来区分。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简化的图形如图2所示。MEG的终结点MEP(MEGEnd Point,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在图2中用三角表示,MEG的中间点MIP(MEG Intermediate Point,维护管理域的中间节点)在图2中用圆表示。
以太网和T-MPLS对MEL的处理是不同的,以太网OAM支持8个MEL。当无法通过以太网封装判断属于不同域(如customer,provider,operator)的OAM报文时,可以通过8个MEL来区分属于不同管理域的OAM报文。默认的MEL分配原则如下(不一定全要使用,并且这些默认的数值可以在customer,provider和operator之间经过协商而改变):
Customer使用3个MEL:7,6和5;
Provider使用2个MEL:4和3;
Operator使用3个MEL:2,1和0。
以太网MEL是固定静态配置的,每个域的MEL都要事先配置为固定的数值,每个域对不同MEL值的报文处理不同:每个域只处理与自身配置的MEL相同的OAM报文,对于级别高于自身配置MEL的OAM报文进行透传;对于级别低于自身配置MEL的OAM报文以及级别相同但不属于相同管理域的OAM报文进行阻塞。
T-MPLS OAM也支持8个MEL。当不同的管理域(如customer,provider和operator)嵌套,且无法通过外层封装区分这些管理域的OAM报文时,可以通过MEL来区分。T-MPLS MEL的一些规则如下:
每个MEL只在等于0的时候才处理;
每个MEP只产生和处理MEL=0的OAM报文;
每个MIP只处理和响应MEL=0的OAM报文;
每个MEP产生MEL=0的AIS和LCK,用于客户层的告警。
T-MPLS采用灵活的MEL来区分嵌套MEG的OAM报文,不需要对每个管理域配置固定的MEL值,而是对MEP设定统一的行为,即MEP对所有进入的OAM报文在源方向上增加MEL,在宿方向上减少MEL。(注:源MEP要丢弃所有进入本域的MEL=7的OAM报文,以防MEL域溢出。)这种方法只需要配置不同管理域MEP的位置即可。
为了实现跨域OAM功能,需要配置大量跨域OAM属性信息,如维护域标识、维护域终结点、维护域中间点以及维护域级别等。目前,这些属性主要通过网管手工配置。当涉及的连接数和待配置的维护点数目较多时,那么网管的配置任务量非常大,需要分别为每个待配置维护点配置对应的OAM属性。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研究提供了如何自动配置OAM属性的方法,但是,都只涉及单域内的OAM属性配置。而跨多个嵌套的管理域的OAM配置尚无研究。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中,RSVP信令携带与以太网OAM属性相关的参数,如MEG ID,MEL,MEP ID以及相应的地址信息,从源节点传到宿节点。信令经过的节点按照所携带的信息配置OAM属性参数。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的方案只描述了在一个域内配置以太网OAM参数的方法,没有考虑跨域OAM配置的情况。而且默认将中间所有经过的端口配置为MIP,这种方法不够灵活,有局限性。事实上,在存在多域嵌套监视的情况下,在一个域中并不需要把中间经过的每个端口都设置成MIP,而可以通过其他嵌套的域完成监视。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二的设计方案为:利用GARP(Generic AttributeRegistration Protocol)或者以太网CC帧(Continuity Check)来配置以太网中不同级别的MEP和MIP,其中MIP的配置是自动形成的,减少了手动配置可能发生的错误。二者在处理过程上基本相同,只是前者需要状态机,后者不需要状态机,而是周期性的发送CC帧。
MEP和MIP配置的步骤如下:
(1)配置第一个MEP(假定level为X);
(2)在第一个方向传递OAM level信息,可以借助GARP或CC报文;
(3)配置第二个MEP点(1evel为X);
(4)在第二个方向传递OAM level信息,可以借助GARP或CC报文;
(5)在所述第一个和第二个MEP之间,帧所经过的桥端口,自动配置了MIP或者A-MEP(自动MEP),level为X。
在该方案中区分MIP和A-MEP的方法如下:
当bridge的端口通过物理链路接收GARP/CC帧,意味着注册(R)level值;当bridge的其他端口在bridge内获取level值,称为declare(D)。对于两端的MEP点,要双向发送GARP/CC帧,确定两个方向的level值。如果端口在两个方向上获取level值的方式为DR/RD,那么这样的port是MIP;如果端口在两个方向上获取level值的方式为DD,那么该端口是A-MEP(自动MEP)。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二的设计方案中CC帧是以太网OAM帧的一种,用于检测以太网连接的连通性和连接性。利用CC报文来进行配置与以太网本身CC帧检测故障的机制有冲突。如故障:unexpected ME Level故障类型是通过比较CC帧携带的ME Level和MEP本身配置的ME Level信息是否一致来判断,另外,MIP点也可以通过比较ME Level进行过滤。
另外,该现有技术也只介绍了单域内如何配置MEL,没有涉及跨域的情况。该现有技术也是默认将所有中间经过的端口配置成MIP或者A-MEP,且要求是双向的连接(适用于以太网),不够灵活。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只介绍了一个域内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默认将中间所有经过的端口配置为MIP或A-MEP,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以实现在分组网络里可以跨越多个维护管理域的配置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个端到端的网络,至少包括两个维护管理域,该方法具体以下步骤:
待配置维护点接收携带运维管理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多个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信息,所述终结点信息至少包括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所在位置,所述待配置维护点预先分配维护点标识,当待配置维护点检测到所述终结点信息中携带所述待配置维护点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待配置节点配置成终结点,同时把预先分配的维护点标识作为终结点标识;
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检测所述消息中携带的OAM信息列表,保存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具体包括: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根据本维护点的位置信息解析出对应本维护点的OAM属性信息,所述待配置维护点保存相关的OAM属性信息;
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根据所述终结点信息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具体为: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接收到返回的OAM属性配置的确认消息后,按照保存的OAM属性信息,完成OAM属性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自动实现跨管理域的相关信息配置,网管不需要向每个节点发送网管命令、分别配置各节点的OAM属性,而只需要在待配置节点之间通过传递携带OAM属性信息的消息,即可实现多个节点的自动OAM属性配置,因此提高了配置效率,减轻了网管配置OAM属性的任务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T-MPLS层网络维护管理域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分组传送层网络的维护管理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以太网多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PATH和RESV消息;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T-MPLS多域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跨域维护管理系统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源维护点设备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宿维护点设备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间维护点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待配置维护点接收携带运维管理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多个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信息。所述终结点信息至少包括: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标识及其所在位置;或所述终结点信息至少包括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所在位置,所述待配置维护点预先分配维护点标识,当待配置维护点检测到所述终结点信息中携带所述待配置维护点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待配置节点配置成终结点,同时把预先分配的维护点标识作为所述终结点标识。
步骤s200,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根据所述终结点信息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具体包括: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接收到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后直接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或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接收到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时保存本维护点的OAM属性,在接收到返回的OAM属性配置确认消息后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一种自动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以以太网为例,如图4所示是以太网多管理域的示意图,包括provider和operator两个嵌套域,其中,operator域又分为Operator A和Operator B两个平行域。其中:
(1)Provider域对应的MEG为MEG_P,MEL设为4。两端的MEP点分别设置在节点B的端口1和节点G的端口2,中间的MIP点设置在节点D的端口2和节点E的端口1。
由于存在operator A和B域,可以实现TCM。所以,provider域经过的其它中间节点/端口(包含在operator A和B域内,如节点B的端口2,节点C的端口1和2,节点D的端口1等)不需要设置MIP。
(2)Operator A域对应的MEG为MEG_A,MEL设为2。两端的MEP点分别设置在节点B的端口1和节点D的端口2,中间的MIP点设置在节点B的端口2和节点D的端口1。
(3)Operator B域对应的MEG为MEG_B,MEL设为1。两端的MEP点分别设置在节点E的端口1和节点G的端口2,中间的MIP点设置在节点E的端口2和节点G的端口1。
本实施例通过发送一次Path消息完成全部的TCM配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ESP(Ethernet Switching Path)的源节点发送Path消息。Path消息可以沿显式路由(指定路径)发送。Path消息携带每个MEG域的OAM信息列表,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MEG ID,MEL,MEP对应的节点/端口地址,MEP ID,MIP对应的节点/端口地址,其他一些OAM属性(如周期等与具体OAM功能相关的参数,或者是否使能OAM功能的指示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MEP ID在一个MEG域内要保证唯一,不能重复,可以直接带在OAM信息列表中,与MEP所在节点/端口地址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或者通过网管等事先为每个端口分配一个标识(保证不重复),然后再通过信令建立MEP ID与其所在的节点/端口的绑定关系。
步骤s102、每个接收到Path消息的节点/端口,检测Path消息中携带的OAM信息列表,保存与自身相关的信息,直到宿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相关”的判断方法即该接收节点/端口的地址/标识是否是OAM信息列表中需要配置的MEP/MIP对应的节点/端口地址,如果是,则该接收节点保存所有相关的OAM属性信息,如MEG ID,MEL,MEP ID等。如果OAM信息列表只包含了待配置OAM信息的节点/端口的信息(如表2去掉灰色的部分),那么,只需要判断接收节点的地址/标识信息是否包含在OAM信息列表中。
步骤s103、ESP的宿节点接收到携带OAM信息的Path消息后,发送Resv消息。Resv消息可以携带OAM信息。
步骤s104、接收到Resv消息的节点,按照保存的OAM属性信息,完成OAM属性配置。
如(1)所述,如果MEP ID与MEP所在节点/端口地址的对应关系没有携带在OAM信息列表中,那么MEP ID与其所在的节点/端口绑定关系可以在此步骤中完成。
根据图4举例说明,只考虑建立provider和operator域的情况。待配置的OAM信息如表1。
表1以太网管理域(图4)待配置的OAM信息
为了说明方便,这里MEP和MIP所在的节点/端口用直观的标识表示,实际可以是MAC地址,端口号等。在以太网中不存在MIP ID,直接用MAC地址表示。MIP只需要配置MEL。MIP可以指定具体的位置,也可以将所有剩下没有配置的节点/端口配制成MIP(此时表格中MIP列缺省)。Other info可以是与具体OAM功能相关的其他需配置参数。
为了便于获取信息,可以每个节点/端口作为索引。从节点A发出的Path消息,携带以下OAM信息列表,如表2。
表2 Path消息携带的OAM信息列表举例(实施例一)
表中灰色的部分可以不列在表中,因为没有信息需要配置。MIP只需要配置MEL。当一个节点/端口配置多个维护点信息时,表格中从上到下的顺序关系体现配置这些点的先后关系。
具体的步骤如下:
(1)Path消息传递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Path消息经过节点B的端口1时,根据OAM信息列表(参考表2),保存如下信息:{MEG ID=MEG_P,MEL=4,MEP ID=MEP 1},{MEGID=MEG_A,MEL=2,MEP ID=MEP 1};
步骤s202、Path消息经过节点B的端口2时,根据OAM信息列表,保存如下信息:{MEL=2,MIP};
步骤s203、Path消息经过节点C时,由于OAM信息列表中不包含相关的OAM配置信息,所以,该节点不保存任何OAM配置信息,继续传递Path消息;
步骤s204、Path消息经过节点D的端口1时,根据OAM信息列表,保存如下信息:{MEL=2,MIP};
步骤s205、Path消息经过节点D的端口2时,根据OAM信息列表,保存如下信息:{MEG ID=MEG_A,MEL=2,MEP ID=MEP 2},{MEL=2,MIP};
步骤s206、Path消息经过节点E的端口1时,根据OAM信息列表,保存如下信息:{MEL=4,MEP ID=MEP 2},{MEG ID=MEG_B,MEL=1,MEPID=MEP 1};
步骤s207、Path消息经过节点E的端口2时,根据OAM信息列表,保存如下信息:{MEL=1,MIP};
步骤s208、Path消息经过节点F时,由于OAM信息列表中不包含相关的OAM配置信息,所以,该节点不保存任何OAM配置信息,继续传递Path消息;
步骤s209、Path消息经过节点G的端口1时,根据OAM信息列表,保存如下信息:{MEL=1,MIP};
步骤s210、Path消息经过节点G的端口2时,根据OAM信息列表,保存如下信息:{MEG ID=MEG_B,MEL=1,MEP ID=MEP 2},{MEGID=MEG_P,MEL=4,MEP ID=MEP 2};
步骤s211、Path消息经过节点H时,由于OAM信息列表中不包含相关的OAM配置信息,所以,该节点不保存任何OAM配置信息。H节点是ESP的宿节点,Path消息不再向下传递。H节点反向发送Resv消息。
(2)每个节点在接收Resv消息后,完成OAM属性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自动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以以太网为例,参照图4,通过发送多次Path消息,每次完成一个TCM配置(重复利用单域配置OAM属性的方法,即每个Path消息只携带一个域的OAM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MEG ID,MEL,MEP ID以及MEP所在节点/端口的地址/标识,完成一个域的配置)的方式来实现OAM属性配置。通常在每个Path消息直接携带本域的MIP位置和MEL信息;或者自动配置MIP,将所有剩余的节点配置成MIP,此时在OAM信息列表中不需要携带MIP的信息,后者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01、建立某一级别(MEL)的TCM,指定源宿MEP,中间的节点直接配置成同MEL的MIP点。
步骤s302、采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其他级别的TCM,MIP的建立满足低MEL优先的原则:同一节点/端口上,第一级别(低)的MIP替换第二级别(高)的MIP(主要是针对“嵌套域”的情况),例如,参考图4,同一个维护点在运营商A中的级别为第一级别,在服务提供商中的级别为第二级别,第一级别比第二级别等级低,即在域的嵌套中,跨越范围越小的域级别越低;为了方便,可以考虑从低级别的TCM开始建立。
如图4所示,如果先配置Provider域,即MEG ID=MEG_P,MEL=4和MEP ID分别为MEP1和MEP2(在MEG_P内唯一),并自动将该域内所有剩余的节点/端口(节点C、D、E、F的1/2端口,节点B的2端口,节点G的1端口)配置成MIP(MEL=4)。再配置Operator域,即MEG ID=MEG_A,MEL=2和MEP ID分别为MEP1和MEP2(在MEG_A内唯一),该域内所有剩余的节点/端口配置成MIP(MEL=2);MEG ID=MEG_B,MEL=1和MEPID分别为MEP1和MEP2(在MEG_B内唯一)
类似的,可以把平行非嵌套的几个域的信息放在一个path消息里发送(不牵涉到“低级别的MIP替换高级别的MIP”的问题),具体的形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一“发送一次Path消息完成全部的TCM配置”的方法;不同嵌套域的信息可以通过发送不同的path消息实现,牵涉到“低级别的MIP替换高级别的MIP”的问题,具体的替换方式与上述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描述中,还包括:
1)OAM的属性参数可以通过网管下发给LSP的首节点;或者由首节点向OAM属性管理模块申请。
2)以上描述以RSVP信令为例,但不限于RSVP,其他如以太网的LinkTrace或者MPLS的Ping机制,也可以实现上述配置,基本步骤类似,这里不再逐一赘述。
3)上述描述的是在建立好转发路径以后再对OAM进行配置;也可以在建立转发路径的同时,实现OAM属性的配置
4)上述实施例是通过Path消息将OAM属性信息下发到各个节点,再通过返回的Resv消息完成属性配置;也可以只通过Path消息直接完成OAM属性信息的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一种自动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以T-MPLS网络为例,如图5所示是T-MPLS多管理域的示意图,包括provider和operator两个嵌套域,其中,operator域又分为Operator A和Operator B两个平行域)。其中:
(1)Provider域对应的MEG为MEG P,两端的MEP点分别设置在节点B的端口1和节点G的端口2,中间的MIP点设置在节点D的端口2和接点E的端口1。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operator A和B域,可以实现TCM。所以,provider域经过的其它中间节点/端口(包含在operator A和B域内,如节点B的端口2,节点C的端口1和2,节点D的端口1等)不需要设置MIP。
(2)Operator A域对应的MEG为MEG_A,两端的MEP点分别设置在节点B的端口1和节点D的端口2,中间的MIP点设置在节点B的端口2和接点D的端口1。
(3)OperatorB域对应的MEG为MEG_B,两端的MEP点分别设置在节点E的端口1和节点G的端口2,中间的MIP点设置在节点E的端口2和接点G的端口1。
事实上,T-MPLS的MEL不需要配置,只需要指明MEG的终结点MEP即可,每个MEP对MEL操作的行为相同,每个MEL只在等于0的时候才处理;每个MEP只产生和处理MEL=0的OAM报文;每个MIP只处理和响应MEL=0的OAM报文;每个MEP产生MEL=0的AIS和LCK,用于客户层的告警。且T-MPLS采用灵活的MEL来区分嵌套MEG的OAM报文,不需要对每个管理域配置固定的MEL值,而是对MEP设定统一的行为,即MEP对所有进入的OAM报文在源方向上增加MEL,在宿方向上减少MEL。所以,T-MPLS的MEL配置比以太网要简单。对上述以太网实施例的内容进行删节即可。
利用T-MPLS自动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401、LSP(Label Switching Path)的源节点发送Path消息。Path消息可以沿显式路由(指定路径)发送。Path消息携带每个MEG域的OAM信息列表,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MEG ID,MEP ID及其对应的节点/端口地址,MIP对应的节点/端口地址(指定MIP位置的情况),其他一些OAM属性(如周期等与具体OAM功能相关的参数,或者是否使能OAM功能的指示信息等)。
需注意以下几点:
(i)T-MPLS的MEL采用灵活的方式,不需要携带MEL信息(这与以太网不同)。
(ii)如果同一个端口有不同层次的MEP,需要指定层次关系/处理顺序关系
(iii)MEP ID在一个MEG域内要保证唯一,不能重复,可以直接带在OAM信息列表中,与MEP所在节点/端口地址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或者通过网管等事先为每个端口分配一个标识(保证不重复),然后再通过信令建立MEP ID与其所在的节点/端口的绑定关系。
步骤s402、每个接收到Path消息的节点/端口,检测Path消息中携带的OAM信息列表,保存与自身相关的信息,直到宿节点。
步骤s403、LSP的宿节点接收到携带OAM信息的Path消息后,发送Resv消息。Resv消息可以携带OAM信息。
步骤s404、接收到Resv消息的节点,按照保存的OAM属性信息,完成OAM属性配置。
需注意以下几点:
i)如1)所述,如果MEP ID与MEP所在节点/端口地址的对应关系没有携带在OAM信息列表中,那么MEP ID与其所在的节点/端口绑定关系可以在此步骤中完成。
ii)如果不是按照指定的位置配置MIP,而是自动将剩余的点配置成MIP,那么,不需要在OAM信息列表中携带MIP的位置信息。Path消息配置MEG和MEP的信息,在返回Resv消息时,自动将所有剩下的节点配置成MIP。根据T-MPLS MEL的特点,MIP只处理MEL=0的报文,所以,MIP的位置决定了它属于哪个MEG域,不受多层的影响。
以图6为例,待配置的OAM信息如表3和表4所示,没有MEL的信息。
表3 T-MPLS管理域(图6)待配置的OAM信息
表4 Path消息携带的OAM信息列表举例(实施例二)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灰色的部分可以不列在表中,因为没有信息需要配置。当一个节点/端口配置多个维护点信息时,表格中从上到下的顺序关系体现配置这些点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域维护管理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多个待配置维护点1、2、3、4、5、6,其中,在运营商A的域中,待配置维护点1为源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2为中间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3为宿维护点;在运营商B的域中,待配置维护点4为源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5为中间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6为宿维护点。在服务提供商的域中,待配置维护点1为源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2为中间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3为中间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4为中间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5为中间维护点,待配置维护点3为宿维护点。其中,源维护点,用于将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按照指定路径向后向维护点传递,并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所述源维护点的OAM属性;中间维护点,用于接收来自前向维护点的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以及按照指定路径向后向维护点传递所述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所述中间维护点的OAM属性;宿维护点,用于接收中间维护点发送的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所述宿维护点的OAM属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维护点,如图8所示,包括:消息发送单元11,用于将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按照指定路径向后向维护点传递;OAM属性配置单元12,用于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第一存储单元13,用于保存与本维护点相关的OAM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宿维护点,如图9所示,包括:消息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其他维护点传递下来的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OAM属性配置单元22,用于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第二存储单元23,用于保存与本维护点相关的OAM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间维护点,如图10所示,包括:消息传递单元31,用于接收来自前向维护点的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以及按照指定路径向后向维护点传递所述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OAM属性配置单元32,用于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第三存储单元33,用于保存与本维护点相关的OAM属性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域维护管理系统,包括:源维护点,用于将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按照指定路径向宿维护点传递,并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所述源维护点的OAM属性;宿维护点,用于接收所述源维护点发送的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按照所述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所述宿维护点的OAM属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实现跨管理域的相关信息配置,网管不需要向每个节点发送网管命令、分别配置各节点的OAM属性,而只需要在待配置节点之间通过传递携带OAM属性信息的消息,即可实现多个节点的自动OAM属性配置,因此提高了配置效率,减轻了网管配置OAM属性的任务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如手机、PDA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个端到端的网络,至少包括两个维护管理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
待配置维护点接收携带运维管理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多个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信息,所述终结点信息至少包括维护管理域的终结点所在位置,所述待配置维护点预先分配维护点标识,当待配置维护点检测到所述终结点信息中携带所述待配置维护点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待配置节点配置成终结点,同时把预先分配的维护点标识作为终结点标识;
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检测所述消息中携带的OAM信息列表,保存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具体包括: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根据本维护点的位置信息解析出对应本维护点的OAM属性信息,所述待配置维护点保存相关的OAM属性信息;
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根据所述终结点信息配置本维护点的OAM属性,具体为: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接收到返回的OAM属性配置的确认消息后,按照保存的OAM属性信息,完成OAM属性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维护管理域所在的不同维护管理域的级别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接收携带运维管理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包括:
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按照OAM属性指示信息完成全部不同域的OAM属性配置;或
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按照OAM属性指示信息每次进行单域配置,或者多个平行非嵌套维护管理域的配置;重复所述操作,完成全部不同域的OAM属性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按照OAM属性指示信息每次进行单域配置,或者多个平行非嵌套维护管理域的配置具体包括,
对于嵌套域,在同一节点或端口上,使用第一级别的维护管理域中间节点替换第二级别的维护管理域的中间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待配置维护点是中间维护点时,接收来自前向维护点的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检测所述消息中携带的OAM信息列表,保存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并按照指定路径向后向维护点传递所述携带OAM属性配置指示信息的消息。
6.如权利要求1、3至5中任一所述的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配置节点处在以太网管理域或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管理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75387A CN101471813B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3075387A CN101471813B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1813A CN101471813A (zh) | 2009-07-01 |
CN101471813B true CN101471813B (zh) | 2012-06-27 |
Family
ID=40828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3075387A Active CN101471813B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718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5184B (zh) | 2009-10-22 | 2012-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客户边缘设备自动管理方法及pe设备 |
CN101771616B (zh) * | 2010-02-23 | 2015-06-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和终结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255742B (zh) * | 2010-05-19 | 2013-09-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路径的获取方法及其装置与相关设备 |
CN102136991B (zh) * | 2010-07-02 | 2013-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标签交换路径上配置隧道的方法和节点 |
CN102136945B (zh) * | 2011-02-16 | 2014-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Lsp保护的建立方法和节点 |
CN102185764B (zh) * | 2011-04-25 | 2015-04-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链路层操作管理维护报文的接收处理方法、装置和交换机 |
CN102790702B (zh) * | 2011-05-19 | 2017-09-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分组路径信号劣化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843249B (zh) * | 2011-06-21 | 2018-09-18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中维护管理状态传递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388567B (zh) * | 2011-09-22 | 2013-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操作管理维护属性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868569B (zh) | 2012-06-30 | 2015-1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三层虚拟专用网的性能检测方法、节点和系统 |
CN103152205B (zh) * | 2013-03-22 | 2016-02-10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流索引的oam处理方法及装置 |
EP3116160B1 (en) | 2014-04-04 | 2017-11-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Oam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
CN106301858A (zh) * | 2015-06-09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分组传送网设备及其资源恢复方法、装置 |
CN113709049A (zh) * | 2020-05-20 | 2021-1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维护实体组中间点创建方法、节点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4662A (zh) * | 2000-07-24 | 2002-02-06 | 阿尔卡塔尔加拿大公司 | 操作与管理功能的网络管理支持及其方法 |
CN1728651A (zh) * | 2004-07-08 | 2006-02-01 | 阿尔卡特公司 | 具有多个级的以太操作管理维护网络中的域配置 |
CN1794662A (zh) * | 2004-12-22 | 2006-06-28 | 阿尔卡特公司 | 以太网操作管理维护点的自动配置 |
CN1870504A (zh) * | 2005-05-23 | 2006-11-29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支持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配置的资源预留协议的扩展 |
-
2007
- 2007-12-29 CN CN2007103075387A patent/CN1014718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4662A (zh) * | 2000-07-24 | 2002-02-06 | 阿尔卡塔尔加拿大公司 | 操作与管理功能的网络管理支持及其方法 |
CN1728651A (zh) * | 2004-07-08 | 2006-02-01 | 阿尔卡特公司 | 具有多个级的以太操作管理维护网络中的域配置 |
CN1794662A (zh) * | 2004-12-22 | 2006-06-28 | 阿尔卡特公司 | 以太网操作管理维护点的自动配置 |
CN1870504A (zh) * | 2005-05-23 | 2006-11-29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支持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配置的资源预留协议的扩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1813A (zh) | 2009-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1813B (zh) | 一种实现跨域维护管理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 |
RU2424625C2 (ru) | Схемы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отказоустойчивости в сетях связи | |
CN101820395B (zh) | 基于mpls的路由信息配置和私网标签添加方法及装置 | |
EP1986370B1 (en) | Control system, data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in the ethernet | |
US9692637B2 (en) | Fault protection method and fault protection apparatus in a multi-domain network | |
CN101517998B (zh) | 一种通告自治系统边界连接信息的方法和边界节点 | |
CN101971563A (zh) | 在mpls网络中提供全逻辑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337111A (zh) | 获取网络节点拓扑的方法及装置 | |
JP2017510208A (ja) | サービスチェインルーティング方法とシステム及び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機器 | |
CN112104551A (zh) | 用于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之间通信的边界网关协议 | |
CN110417569A (zh) | 一种网络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和隧道端点设备 | |
CN102377679A (zh) | 一种在fttx接入系统中实现链路发现和管理的方法 | |
CN101771604B (zh) | 路由探测方法、系统以及中间路由装置 | |
CN101355441A (zh) | 一种配置操作管理维护属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4468365A (zh) | 一种获取设备间拓扑连接关系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US20140363160A1 (en) |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of scalable systems integrated using optical networks for datacenters | |
CN102136991A (zh) | 在标签交换路径上配置隧道的方法和节点 | |
CN104283802A (zh) | 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 | |
JP2010148087A (ja) | 多階層資源転送網経路計算に必要な資源管理及び再帰的経路計算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1296178B (zh) | 域间流量工程路径计算方法和路径计算装置 | |
US20160013971A1 (en) | Network Element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ving Decoupled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 |
CN101677294B (zh) | 多层网络资源优化方法、系统及直达光路服务器 | |
CN108282406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 | |
CN101442491B (zh) | 一种应用于嵌套vpn的路由发送方法和路由设备 | |
CN101001124B (zh) | 一种存储、更新业务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