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0476A - 卡扣固定机构及其应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 Google Patents
卡扣固定机构及其应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70476A CN101470476A CNA2007103071348A CN200710307134A CN101470476A CN 101470476 A CN101470476 A CN 101470476A CN A2007103071348 A CNA2007103071348 A CN A2007103071348A CN 200710307134 A CN200710307134 A CN 200710307134A CN 101470476 A CN101470476 A CN 1014704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fixing mechanism
- casing
- notebook
- clamp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卡扣固定机构,适用于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及一盖体之间,其包括一拨动组件、一第一卡扣部、一第二卡扣部以及一弹性组件。拨动组件滑设于盖体上,并具有一受推部于盖体的一侧缘。第一卡扣部固设于拨动组件上,而第二卡扣部固设于壳体上,并适于与第一卡扣部相扣接。弹性组件设于拨动组件与盖体之间,用以相对于盖体提供一弹力至拨动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卡扣固定机构(latching mechanism),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设于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上的卡扣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笔记型计算机通常具有一系统底座及一枢接至系统底座的显示器。当需要维修位于笔记型计算机底座中的电子零件时,维修人员必须先将系统底座的机壳的壳体上的盖体拆卸下来,以显露出位于盖体下方的电子零件来进行维修工作。在习知技艺中,上述的盖体与壳体通常分别设有多个卡勾与多个卡孔,且盖体是藉由这些卡勾分别与这些卡孔的相扣接来组装至壳体。
然而,虽然上述卡扣组装方式可将盖体快速地组装于壳体上,但是这些卡勾的位置却不容易被找到,所以维修人员必须花费时间来找寻这些卡勾的位置,以进一步施力将这些卡勾逐一脱离对应的卡孔。因此,这会造成维修上的困难度,因而增加笔记型计算机的维修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扣固定机构,其适用于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及一盖体之间,以将盖体组装至壳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所具有的卡扣固定机构可将其盖体组装至其壳体。
本发明提出一种卡扣固定机构,适用于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及一盖体之间,其包括一拨动组件、一第一卡扣部、一第二卡扣部以及一弹性组件。拨动组件滑设于盖体上,并具有一受推部于盖体的一侧缘。第一卡扣部固设于拨动组件上,而第二卡扣部固设于壳体上,并适于与第一卡扣部相扣接。弹性组件设于拨动组件与盖体之间,用以相对于盖体提供一弹力至拨动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扣固定机构更包括一设于盖体上的限位件。限位件用以限制拨动组件的滑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之一为一卡钩,而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之另一具有一卡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受推部具有一凹槽,其朝向盖体之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为一V形线性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组件为一套设于拨动组件的一端所形成的轴杆的螺旋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扣固定机构为一薄型板卡扣固定机构。
本发明更提出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包括一壳体、一盖体以及一卡扣固定机构。卡扣固定机构设于壳体及盖体之间,以将盖体组装至壳体,其包括一拨动组件、一第一卡扣部、一第二卡扣部以及一弹性组件。拨动组件滑设于盖体上,并具有一受推部于盖体的一侧缘。第一卡扣部固设于拨动组件上,而第二卡扣部固设于壳体上,并适于与第一卡扣部相扣接。弹性组件设于拨动组件与盖体之间,用以相对于盖体提供一弹力至拨动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扣固定机构更包括一设于盖体上的限位件。限位件用以限制拨动组件的滑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之一为一卡钩,而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之另一具有一卡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受推部具有一凹槽,其朝向盖体之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为一V形线性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组件为一套设于拨动组件的一端所形成的轴杆的螺旋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更包括一位于盖体的一表面的容置槽。容置槽适于容置一锁固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更包括一电池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池槽位于盖体于一轴向垂直映像至壳体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固组件穿过壳体的电池槽的底壁锁附至盖体,以将盖体固定至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锁固组件为一螺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扣固定机构为一薄型板卡扣固定机构。
在本发明中,由于拨动组件滑设于盖体上,且其滑动时会带动第一卡扣部相对于第二卡扣部来移动,以使第一卡扣部由第二卡扣部中脱离,进而使盖体可快速从壳体上拆卸下来。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盖体与卡扣固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A至图2C分别为图1A至图1C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C的上视图。
图4A为图3中沿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拨动组件相对于盖体位移后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110:壳体
112:电池槽
114:底壁
116:穿孔
120:盖体
122:表面
130:卡扣固定机构
132:拨动组件
132a:受推部
132b:轴杆
134:第一卡扣部
136:第二卡扣部
138:弹性组件
139:限位件
140:容置槽
200: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A至图1C,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的立体示意图,而图1B为图1A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且图1C为图1B的盖体与卡扣固定机构的立体示意图。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100包括一壳体110、一盖体120以及一卡扣固定机构130。卡扣固定机构130设置于壳体110及盖体120之间,以使盖体120可藉由卡扣固定机构130组装至壳体110。
请参考图2A至图2C,图2A至图2C分别为图1A至图1C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卡扣固定机构130例如是一薄型板卡扣固定机构,并包括一拨动组件132、一第一卡扣部134、一第二卡扣部136以及一弹性组件138。拨动组件132可滑动地设置于盖体120上,并具有一受推部132a,且受推部132a由盖体120的一侧缘暴露出来。第一卡扣部134例如是固设于拨动组件132上的卡勾,而第二卡扣部136例如是固设于壳体110上,并具有一适于与第一卡扣部134相扣接的卡槽。另外,拨动组件132相对于受推部132a的一端可具有一轴杆132b,而弹性组件138设置于拨动组件132与盖体120之间,且弹性组件138例如是套设于轴杆132b的螺旋弹簧。
请参考图3、图4A及图4B,图3为图2C的上视图,而图4A为图3中沿I-I线的剖面示意图,且图4B为图4A中的拨动组件相对于盖体位移后的剖面示意图。更详细而言,当受推部132a承受一外力作用时,例如直接以手指推动或是以螺丝起子等工具,拨动组件132会沿着一第一方向200相对于盖体120滑动,以由图4A所示的位置滑动至图4B所示的位置。此时,弹性组件138(螺旋弹簧)会受到拨动组件132与盖体120的压缩而产生弹性变形,且第一卡扣部134(卡勾)可穿过第二卡扣部136(卡槽),亦即第一卡扣部134与第二卡扣部136不会互相扣合而可形成互相脱离的状态。
然后,当受推部132a不再承受外力作用时,弹性组件138(螺旋弹簧)会提供一相对于盖体120的弹力至拨动组件132,以推动拨动组件132由图4A所示的位置回复至图4B所示的位置。此时,盖体120可藉由第一卡扣部134(卡勾)与第二卡扣部136(卡槽)相扣接而组装至壳体110上,如图2B所示。
基于上述而可得知,使用者只需推动受推部132a而使第一卡扣部134与第二卡扣部136形成互相脱离的状态,即可将盖体120组装至壳体110上,或将盖体120由壳体110上拆卸下来。因此,本发明具有拆装方便、快速的特性,不仅可节省维修人员拆卸盖体120时所需花费的时间,也可避免维修人员在拆卸盖体120时因施力不当而使盖体120损坏。
于此实施例中,受推部132a不凸出于盖体120的侧缘,且可具有一朝向盖体120之外的V形线性凹槽,以避免使用者意外地推动拨动组件132相对于盖体120来滑动,进而使盖体120意外地从壳体110上脱离。此时,使用者必须藉由螺丝起子或其它具有扁平状凸出部的工具来推顶受推部132a,以推动拨动组件132相对于盖体120来滑动。另外,卡扣固定机构130更可包括一设置于盖体120上的限位件139。限位件139可用以限制拨动组件132相对于盖体120滑动时的滑动范围。然而,位于受推部132a的凹槽并不仅限于V形线性凹槽,更可以是U型或其它截面形状的凹槽。
另外,请再次参考图1A至图1C,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100更可包括一位于盖体120的一表面122的容置槽140(绘示于图1C),其中容置槽140例如是螺孔。此外,壳体110更可包括一电池槽112(绘示于图1B)以及一位于电池槽112的底壁114的穿孔116,其中电池槽112适于容纳一电池(未绘示),并位于盖体120于一轴向垂直映射至壳体110的区域。
换句话说,电池槽112与盖体120设置于壳体110的相对两侧,且电池槽112是位于盖体120组装至壳体110时所覆盖于壳体110的区域的相对侧。因此,当盖体120组装至壳体110时,使用者更可藉由一锁固组件(未绘示),例如是螺丝,其穿过电池槽112的底壁114的穿孔116以锁附至位于盖体120上的容置槽140,以将盖体120固定至壳体110。
此时,使用者必须先将电池拆下以暴露出锁固组件,并将锁固组件由容置槽140与穿孔116中卸下后,盖体120才能从壳体110上脱离。因此,上述设计更可避免使用者在未拆卸电池前即将盖体120从壳体110上拆卸下来,以避免笔记型计算机在维修时因电池未先取出而损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拨动组件滑设于盖体上,且拨动组件滑动时会带动第一卡扣部相对于第二卡扣部移动,以使第一卡扣部脱离第二卡扣部,进而使盖体可快速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再者,可藉由锁固组件先穿过壳体再锁附至盖体的容置槽而将盖体固定于壳体。因此,使用者必须先将配置于电池槽底壁的锁固组件卸下才能将盖体从壳体上拆卸下来,以避免笔记型计算机在维修时因电池未先取出而损坏。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卡扣固定机构,适用于设在一电子装置的一壳体及一盖体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卡扣固定机构包括:
一拨动组件,滑设于该盖体上,并具有一受推部于该盖体的一侧缘;
一第一卡扣部,固设于该拨动组件上;
一第二卡扣部,固设于该壳体上,适于与该第一卡扣部相扣接;以及
一弹性组件,设于该拨动组件与该盖体之间,用以相对于该盖体提供一弹力至该拨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限位件,设于该盖体上,用以限制该拨动组件的滑动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扣部及该第二卡扣部之一为一卡钩,而该第一卡扣部及该第二卡扣部之另一具有一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受推部具有一凹槽,其朝向该盖体之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为一V形线性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一螺旋弹簧,其套设于该拨动组件的一端所形成的轴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扣固定机构为一薄型板卡扣固定机构。
8、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盖体;以及
一卡扣固定机构,设于该壳体及该盖体之间,以将该盖体组装至该壳体,包括:
一拨动组件,滑设于该盖体上,并具有一受推部于该盖体的一侧缘;
一第一卡扣部,固设于该拨动组件上;
一第二卡扣部,固设于该壳体上,适于与该第一卡扣部相扣接;以及
一弹性组件,设于该拨动组件与该盖体之间,用以相对于该盖体提供一弹力至该拨动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限位件,设于该盖体上,用以限制该拨动组件的滑动范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扣部及该第二卡扣部之一为一卡钩,而该第一卡扣部及该第二卡扣部之另一具有一卡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受推部具有一凹槽,其朝向该盖体之外。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凹槽为一V形线性凹槽。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一螺旋弹簧,其套设于该拨动组件的一端所形成的轴杆。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容置槽,位于该盖体的一表面,适于容置一锁固组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更包括一电池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槽位于该盖体于一轴向垂直映射至该壳体的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锁固组件穿过该壳体的该电池槽的底壁锁附至该盖体,以将该盖体固定至该壳体。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锁固组件为一螺丝。
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卡扣固定机构为一薄型板卡扣固定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3071348A CN101470476A (zh) | 2007-12-27 | 2007-12-27 | 卡扣固定机构及其应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3071348A CN101470476A (zh) | 2007-12-27 | 2007-12-27 | 卡扣固定机构及其应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0476A true CN101470476A (zh) | 2009-07-01 |
Family
ID=4082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3071348A Pending CN101470476A (zh) | 2007-12-27 | 2007-12-27 | 卡扣固定机构及其应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70476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6844A (zh) * | 2011-11-22 | 2013-06-05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传感器以及监视装置 |
CN104505736A (zh) * | 2014-12-11 | 2015-04-08 | 重庆新世纪电气有限公司 | 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机箱 |
CN104540351A (zh) * | 2015-01-15 | 2015-04-22 | 张保忠 | 自动锁起顶出抽屉式电器盒 |
CN105611756A (zh) * | 2014-09-26 | 2016-05-25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6354138A (zh) * | 2016-10-14 | 2017-01-25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碰传感模块及机器人 |
CN106765407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浙江潮邦厨具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集成灶 |
CN108287065A (zh) * | 2017-12-29 | 2018-07-17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测试计算机翻转面板锁紧机构 |
CN112010223A (zh) * | 2020-08-28 | 2020-12-0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开关小车移动平台 |
WO2022247240A1 (zh) * | 2021-05-25 | 2022-12-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头戴组件和头戴显示设备 |
US11853131B2 (en) | 2022-02-08 | 2023-12-2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Circuit board |
-
2007
- 2007-12-27 CN CNA2007103071348A patent/CN10147047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6844A (zh) * | 2011-11-22 | 2013-06-05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传感器以及监视装置 |
CN103136844B (zh) * | 2011-11-22 | 2015-07-29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传感器以及监视装置 |
CN105611756A (zh) * | 2014-09-26 | 2016-05-25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5611756B (zh) * | 2014-09-26 | 2018-09-18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4505736A (zh) * | 2014-12-11 | 2015-04-08 | 重庆新世纪电气有限公司 | 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机箱 |
CN104540351A (zh) * | 2015-01-15 | 2015-04-22 | 张保忠 | 自动锁起顶出抽屉式电器盒 |
CN106354138A (zh) * | 2016-10-14 | 2017-01-25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碰传感模块及机器人 |
CN106765407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浙江潮邦厨具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集成灶 |
CN108287065A (zh) * | 2017-12-29 | 2018-07-17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测试计算机翻转面板锁紧机构 |
CN112010223A (zh) * | 2020-08-28 | 2020-12-0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开关小车移动平台 |
WO2022247240A1 (zh) * | 2021-05-25 | 2022-12-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头戴组件和头戴显示设备 |
US11853131B2 (en) | 2022-02-08 | 2023-12-2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Circuit board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0476A (zh) | 卡扣固定机构及其应用的笔记型计算机底座的机壳 | |
US6373706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wo slots different in width | |
US917330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 |
US7586757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 |
US7835148B2 (en) |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capable of being disassembled easily | |
US861109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module | |
CN103163945B (zh) | 电子装置及其风扇模组 | |
US8605440B2 (en) | Server rack assembly | |
US7758308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fan | |
US7848102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090008948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080316694A1 (en) | Latching mechanism and base casing of notebook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 |
US9060426B2 (en) | Securing mechanism | |
US8827323B2 (en) | Chassis assembly | |
TW201347654A (zh) | Pci卡固定結構 | |
US884835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or | |
US8947878B2 (en) | Apparatus with a handle having a release mechanism | |
CN112901541A (zh) | 风扇模组 | |
US7791872B2 (en) |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electronic devices and holding module thereof | |
CN104244623A (zh) | 电子装置壳体 | |
TW201424520A (zh) | 電子裝置殼體 | |
CN102841652B (zh) | 数据存取器固定装置 | |
CN106325397A (zh) | 固定装置及电子装置 | |
US10073508B2 (en) |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ame | |
CN101464704A (zh) | 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701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