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3185B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63185B CN101463185B CN200710199376A CN200710199376A CN101463185B CN 101463185 B CN101463185 B CN 101463185B CN 200710199376 A CN200710199376 A CN 200710199376A CN 200710199376 A CN200710199376 A CN 200710199376A CN 101463185 B CN101463185 B CN 1014631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component
- weight
- composition
- resin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成型品具有高刚性、高耐冲击性、良好的表面外观,并且即使是大型成型品也能将因其热膨胀引起的尺寸变化抑制在低的水平上的树脂组合物及成型品。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成型品,该树脂组合物包括:树脂成分,该树脂成分由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50~100重量%以及热塑性树脂(B成分)0~50重量%构成,该热塑性树脂由选自热塑性聚酯树脂(B-1成分)及橡胶成分的含量低于40重量%的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B-2成分)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构成;硅灰石粒子(C成分),该硅灰石粒子的数均纤维长度为10μm以下、数均纤维直径为1.5μm以下、且由数均纤维长度与数均纤维直径算出的纵横尺寸比为4.5以上,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上述硅灰石粒子为10~100重量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使成型品具有高刚性、高耐冲击性、良好的表面外观的,并且能将成型品线膨胀系数抑制在低水平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作为具有优异的冲击强度等机械特性的热塑性树脂,或者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的热塑性聚酯或与ABS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在维持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优异特性的同时分别改善了作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缺点的耐药品性或成型加工性等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OA领域等各种用途中。
作为改善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或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的刚性等的方法,已公开了配合玻璃纤维等的纤维状填充剂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2),以及配合滑石、云母等的鳞片状、板状的无机填充剂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4、5)。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利用其优异的平衡特征,近年来特别活跃在应用于大型部件上。其适用的技术领域广泛,特别是广泛适用于汽车领域的汽车外板或OA领域的大型机器的前端面板等技术领域中。
但是,随着在大型部件中的适用,对使用温度下的尺寸变化,要求其具有至今从未有过的高水平的尺寸稳定性。即,会发生如下问题:因材料的线膨胀引起大型部件自身翘曲;组装后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大的间隙;或当大型部件与其它部件连接时,由于热膨胀会产生应力、或由于该应力的产生有时会发生连接部的变形、破坏。进一步地,也有由于大型部件的变形而与其它部件接触,从而发出异响的问题。
用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等的纤维状填充剂强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在能够改善刚性等的机械强度以外,还能降低树脂组合物的线膨胀。但是,在通常的成型方法中,在其成型品外观中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的纤维状填充剂的浮现物非常显眼,例如具有为了得到良好的涂装外观必须使其涂装厚度非常厚的缺点,或成型收缩率等各向异性大,容易在成型品上发生翘曲等的缺点。
另一方面,与用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等的纤维状填充剂进行强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相比较,配合有滑石、云母等鳞片状、板状的无机填充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外观、抑制翘曲等优异,但是其机械强度的补强效果小,因而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作为同时具有上述两者优点的无机填充剂,有硅灰石(wollastonite)粒子。硅灰石粒子由于其结晶结构,在微粉碎时也具有纤维状形态。因此,能够给予树脂组合物与上述的纤维状填充剂或板状填充剂不同的特性。
例如,已公开有数均纤维长度为1~50μm、数均纤维直径为0.1~10μm的硅灰石针状粒子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6、7、8)。特别地,记载有作为该硅灰石针状粒子,优选纤维长度为5~25μm的粒子至少为50%的硅灰石针状粒子的内容。并公开了该公报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满足高鲜映性的涂装外观以及低线膨胀系数等的特性。
另外,已公开了由特定比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芳香族聚酯树脂以及纵横尺寸比为3~50的硅灰石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9)。并公开了该树脂组合物同时满足高刚性与良好的耐冲击性,并且涂装成型品表面的平滑性优异。
另外,也公开了由特定分子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芳香族聚酯树脂、纵横尺寸比为3~50的硅灰石以及羧基改性烯烃蜡组成的吹塑成型成型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0)。并公开了该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吹塑成型所必须的刮涂(Draw Down)性及耐药品性的同时,涂装成型品表面的平滑性优异。
进一步地,也公开了由特定分子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等的热塑性接枝共聚物、纵横尺寸比为3~50的硅灰石以及羧基改性烯烃蜡组成的吹塑成型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1)。并公开了该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吹塑成型所必须的刮涂(Draw Down)性及耐冲击性的同时,涂装成型品表面的平滑性优异。
另外,公开了由微量成分(Fe2O3、Al2O3)为特定的组成范围的硅灰石与热塑性树脂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2)。另外,记载了优选该硅灰石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50μm、平均纤维直径为0.5~5μm、平均纵横尺寸比为7~100的形状。并公开了该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高刚性、高耐热性、表面平滑性优异,能够得到着色性好且外观美观的成型品。
另外,也公开了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其中,适合使用具有如下粒子形状特性的硅灰石粒子,所述硅灰石粒子的数均纤维长度为10μm以下、数均纤维直径为4μm以下、及纤维长度为5~25μm的粒子个数的比例低于50%的(参照专利文献13)。
如上所述,硅灰石可使树脂组合物具有高刚性并且表面外观优异。特别是适用于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主体的热塑性树脂的无机填充剂。这是因为当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主体的热塑性树脂时,由于基体树脂的耐冲击性高,由此能够得到同时具有高水平的高刚性与高耐冲击性的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地,这是因为当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主体的热塑性树脂时,含有无机填充剂的树脂组合物中成型品的外观比较容易恶化。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也有在适用于大型部件时不充分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对线膨胀的改善不充分,因而期望在不破坏上述特性平衡的条件下,得到更低的线膨胀。
专利文献1:JP特开昭54-945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6-493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昭55-1294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USP4280949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特开平5-222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6:JP特开平7-149948号公报
专利文献7:EP639613A1号公报
专利文献8:USP5965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9:JP特开平9-12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10:JP特开平10-60251号公报
专利文献11:JP特开平10-324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12:JP特开2000-256505号公报
专利文献13:USP6780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且使成型品具有高刚性、高耐冲击性、良好的表面外观。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能够将线膨胀抑制在低水平,且即使提供给大型部件中也能达成高的尺寸稳定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悉心研究,其结果惊奇地发现,当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含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比较微细的硅灰石粒子、且其纵横尺寸比在特定值以上时,能够达成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熔融成型的成型品,其中,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包括:
树脂成分,该树脂成分由芳香族聚碳酸酯类树脂(A成分)50~100重量%以及热塑性树脂(B成分)0~50重量%构成,该热塑性树脂由选自由热可塑性聚酯树脂(B-1成分)及橡胶成分的含量为不足40重量%的含有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B-2成分)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树脂构成,
硅灰石粒子(C成分),该硅灰石粒子的数均纤维长度为10μm以下、数均纤维直径为1.5μm以下、且数均纤维长度与数均纤维直径换算的纵横尺寸比为4.5以上,
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上述硅灰石粒子为10~100重量份。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与透明的热塑性树脂双色成型而得到的、具有如窗口功能的双色成型品的概要图,其中,
1-A表示主视图;
1-B以及1-C表示侧面立体图。
其中,符号说明如下
1汽车顶篷双色成型品本体(透明的本体部厚度为5mm、最大投影面积为约11000cm2,外周部有厚度为3mm的黑色的框部,即,外周部的双色成型部分的厚度为8mm。)
2对应于透明材料热流道(hot runner)喷嘴前端的部分
3透明材料厢板(ゲ一ト)(该厢板为厚度5mm的平板状)
4成型品厢板侧的长度(相当于成型品的最大宽度,为1000mm)
5成型品流动末端侧的长度(900mm)
6成型品本体的长度(1240mm)
7包括厢板部的成型品的总长度(1350mm)
8成型品的高度(93mm)
9安装用爪部
10对应于框材的热流道喷嘴前端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A成分)
在本发明中作为A成分使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类树脂,是将二价苯酚和碳酸酯前驱体加以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作为反应方法的例子,可以举出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碳酸酯预聚物的固相酯交换法以及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等。
作为在此使用的二价苯酚的代表性例子,可以举出氢醌、间苯二酚、4,4’-二羟基二苯基、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常称之为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3-异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苯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4-双(4-羟基苯基)-2-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4-异丙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α,α’-双(4-羟基苯基)-邻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基苯基)-对二异丙基苯、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硫化物、4,4’-二羟基二苯基酮、4,4’-二羟基二苯基醚以及4,4’-二羟基二苯基酯等,它们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其中,优选为选自由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双酚所得出的单一聚合物或共聚物,特别优选使用双酚A的单一聚合物及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与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或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的共聚物。
作为碳酸酯前躯体,使用酰卤(Carbonyl halide)、碳酸酯(carbonic ester)或者卤代甲酸酯(ハロホルメ一ト)等,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光气(Phosgene)、二苯基碳酸酯或二价苯酚的卤代二甲酸酯等。
当通过界面聚合法或熔融酯交换法使上述二价苯酚和碳酸酯前躯体反应制造聚碳酸酯树脂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催化剂、末端停止剂、抗氧化剂等,其中抗氧化剂用以防止二价苯酚的氧化。另外,聚碳酸酯树脂既可以是将三官能度以上的多官能芳香族化合物加以共聚合的支链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是将芳香族或者脂肪族的二官能度羧酸加以共聚合的聚酯碳酸酯树脂,而且还可以是将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两种以上加以混合的混合物。
作为三官能度以上的多官能芳香族化合物,可以举出间苯三酚、根皮葡酚或者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炔-2、2,4,6-三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烷、1,3,5-三(4-羟基苯基)苯、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2,6-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4-{4-[1,1-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α,α-二甲基苄基苯酚等的三酚;四(4-羟基苯基)甲烷、双(2,4-二羟基苯基)酮、1,4-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或者偏苯甲酸、均苯四甲酸、二苯酮四甲酸(Benzophenone tetracarboxylic)以及它们的酸氯化物等,其中,优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特别优选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
当含有产生上述支链聚碳酸酯树脂的多官能度化合物时,其比例为,在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总量中占0.01~1摩尔%、优选为0.005~0.5摩尔%、特别优选为0.01~0.3摩尔%。另外,特别是采用熔融酯交换法时,有时作为副反应产生支链结构单元,关于该支链结构单元的含量,也优选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总量中占0.001~1摩尔%、优选为0.005~0.5摩尔%、特别优选为0.01~0.3摩尔%。另外,上述比例可通过1H-NMR测定来算出。
作为聚碳酸酯树脂制造方法的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碳酸酯预聚物固相酯交换法、以及环状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等反应方式,是通过各种文献以及专利公报等已公知的方法。
对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未作特别的限定,但由于分子量低于1×104时高温特性等低,而超过4×104时则成型加工性差,因此,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以粘度平均分子量表示时优选为1×104~4×104、更优选为1.4×104~3×104、进一步优选为1.6×104~2.5×104。
另外,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该情形下混合粘度平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以外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当然也是可以的。
特别地,由于与粘度平均分子量超过5×104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加以混合的混合物,能够发挥来自其高熵弹性(entropy elasticity)的特性(改善滴落防止特性、刮涂特性以及喷射(jetting)改善等的熔融特性的特性),因此,在要求具有该特性的情形下是优选的。更优选的是与粘度平均分子量为8×104以上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加以混合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是与粘度平均分子量为1×105以上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加以混合的混合物。即,优选使用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等的测定方法能够观察到两个峰以上的分子量分布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说的粘度平均分子量,可根据下述方法算出。即,从在20℃下将0.7g聚碳酸酯树脂溶解在100ml二氯甲烷而得到的溶液中求出的比粘度(ηsp),根据所得到的比粘度(ηsp),通过下式算出粘度平均分子量:
(ηsp)/c=[η]+0.45×[η]2c(其中,[η]是极限粘度)
[η]=1.23×10-4M0.83
c=0.7。
(B成分)
用于本发明的B成分,为选自由热可塑性聚酯树脂(B-1成分)及橡胶成分的含量为不足40重量%的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B-2成分)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热塑性树脂。
B成分赋予树脂组合物以下效果:(i)能够降低成型温度。由此,能够抑制与硅灰石反应而引起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的降低。其结果是能够得到良好的循环特性;(ii)上述B-1成分及B-2成分不会对所期待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耐热性、耐冲击性产生大的损失;(iii)B-1成分及B-2成分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共混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良好。
(B-1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B-1成分使用的热塑性聚酯树脂,是以芳香族二羧酸或其反应性衍生物与二醇或其酯衍生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缩合反应所得到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这里所说的芳香族二羧酸可使用对苯二酸、异苯二酸、正邻苯二甲酸、1,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4,4’-二羧酸二苯醚(4,4’-ビフエニルエ一テルジカルボン酸)、4,4’-二羧酸二苯基甲烷、4,4’-二羧酸二苯基砜(4,4’-ビフエニルスルホンジカルボン酸)、4,4’-二苯基异亚丙基二羧酸、1,2-双(苯氧基)乙烷-4,4’-二羧酸、2,5-蒽二羧酸、2,6-蒽二羧酸、4,4’-对联三苯二羧酸、2,5-吡啶二羧酸等的芳香族类二羧酸,特别优选使用对苯二酸、2,6-萘二羧酸。
芳香族二羧酸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另外,如果是少量的话,也可以将该二羧酸与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以及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二羧酸等中的一种以上混合使用。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成分的二醇,可举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季戊二醇、戊撑二醇、己撑二醇、癸撑二醇、2-甲基-1,3-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等的脂肪族二醇;1,4-环己二甲醇等的脂环族二醇等;2,2-双(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等的含有芳香环的二醇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在更为少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分子量为400~6000的长链二醇,即,聚乙二醇、聚-1,3-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中的一种以上共聚合。
另外,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可通过导入少量的支链剂而支链化。对支链剂的种类没有限制,可举出均苯三甲酸、偏苯三酸、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
作为具体的芳香族聚酯树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聚乙烯-1,2-双(苯氧基)乙烷-4,4’-二羧酸酯、以及聚异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异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共聚聚酯。其中,优选能够平衡机械性质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所得到的芳香族聚酯树脂的末端基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末端基中的羟基与羧基的含量可以几乎相同,也可以一方的比例多。另外,也可以是通过与对该末端基具有反应性的化合物反应等而对该末端基进行封端的芳香族聚酯树脂。
对于该芳香族聚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可按照通常的方法,在含有钛、锗、锑等的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在加热的同时使二羧酸成分与上述二醇成分聚合,将副反应产生的水或低级醇排出体系外来进行。例如,作为锗类聚合催化剂,可例示锗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醇化物、酚化物等,进一步具体地,可例示氧化锗、氢氧化锗、四氯化锗、四甲氧基锗等。
作为有机钛化合物聚合催化剂的优选具体实例,可举出四丁氧基钛、异丙氧基钛、草酸钛、醋酸钛、安息香酸钛、偏苯三酸钛、四丁基钛酸酯与偏苯三酸酐的反应物等。有机钛化合物的使用量为,相对于构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酸成分,其钛原子的比例优选为3~12mg原子%。
另外,本发明中,可一同使用在以往公知的缩聚的前阶段的酯交换反应中使用的锰、锌、钙、镁等的化合物,也可在酯交换反应结束后通过磷酸或亚磷酸的化合物等使该催化剂失活而缩聚。
芳香族聚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批次式、连续聚合式中的任意方法。
另外,对于芳香族聚酯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其以邻氯酚作为溶剂在35℃下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4~1.5,优选为0.45~1.2,进一步优选为0.5~1.15。
(B-2成分)
本发明中作为B-2成分使用的、橡胶成分的含量低于40重量%的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是指根据需要将苯乙烯类单体和选自能够与其共聚合的其它的乙烯单体及橡胶成分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物质进行聚合而得到的、橡胶成分含量低于40重量%的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
作为上述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成分中使用的苯乙烯类单体,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o-甲基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乙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p-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甲氧基苯乙烯、单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氟苯乙烯、三溴苯乙烯等的苯乙烯衍生物。特别优选苯乙烯。而且,上述苯乙烯类单体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可与上述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合的其它乙烯基单体,可以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的氰化乙烯化合物;丙烯酸苯基酯、丙烯酸苄基酯等的丙烯酸芳基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等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等的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等的含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马来酸酐缩亚胺、N-甲基马来酸酐缩亚胺、N-苯基马来酸酐缩亚胺等的马来酸酐缩亚胺类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马来酸酐、苯二甲酸、衣康酸等的α,β-不饱和羧酸及其酸酐。
作为可与上述苯乙烯类单体共聚合的橡胶成分,可举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的无规共聚物及嵌段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烷基酯及/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的二烯类共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及嵌段共聚物、乙烯·丁烯的无规共聚物及嵌段共聚物等的乙烯与α-链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等的乙烯与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的乙烯与脂肪族乙烯的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等的乙烯与丙烯的非共轭二烯聚合物、聚丙烯酸丁酯等的丙烯酸类橡胶;以及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橡胶成分与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橡胶成分不能分离而相互络合的结构的复合橡胶(以下称为IPN型橡胶)等。
作为该B-2成分中的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树脂)、加氢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加氢SBS树脂)、加氢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加氢SIS树脂)、高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基橡胶共聚物(ASA树脂)、丙烯腈·乙烯丙烯类橡胶·苯乙烯共聚物(AES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MAS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树脂)及苯乙烯·IPN型橡胶共聚物等的树脂,或上述树脂的混合物。另外,该苯乙烯类热塑性树脂,也可以是在其制造时通过使用芳环烯金属衍生物催化剂等的催化剂而得到的间规聚苯乙烯等具有高有规立构性的树脂。进一步地,根据需要也可使用通过阴离子活性聚合、自由基活性聚合等的方法得到的分子量分布狭窄的聚合物及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及有规立构性高的聚合物、共聚物。上述物质既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其中,优选使用由聚苯乙烯(PS树脂)、高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基橡胶共聚物(ASA树脂)、丙烯腈·乙烯丙烯类橡胶·苯乙烯共聚物(AE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所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或混合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最为优选ABS树脂、ASA树脂、AES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ABS树脂,是指在二烯类橡胶成分上接枝聚合了氰化乙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热塑性接枝共聚物(ABS共聚物)和氰化乙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共聚物(AS共聚物)的混合物。该氰化乙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共聚物,可以是由在二烯类橡胶成分上接枝聚合了氰化乙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热塑性接枝共聚物构成的树脂制造时作为副反应产生的共聚物,也可以是将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与氰化乙烯化合物另行共聚合而获得的共聚物。由该氰化乙烯化合物以及芳香族乙烯化合物形成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以还原粘度表示时优选为0.2~1.0,更优选为0.25~0.5。另外,该AS共聚物的比例,可通过在丙酮等的该AS共聚物的良溶剂中溶解ABS树脂,通过离心分离等的方法获取其可溶成分。另一方面,其不溶成分(凝胶)是ABS共聚物的净重。
另外,优选接枝的氰化乙烯化合物及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相对于二烯类橡胶成分的重量比例(接枝率)为20~2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70重量%的接枝率。
作为形成该ABS树脂的二烯类橡胶成分,例如使用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以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的玻璃化转移温度为10℃以下的橡胶,其比例在100重量%的ABS树脂成分中优选为5~39.9重量%,更优选为10~3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0~25重量%。
作为二烯类橡胶成分中接枝的氰化乙烯化合物,可举出上述的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使用丙烯腈。作为二烯类橡胶成分中接枝的芳香族乙烯化合物,同样可使用上述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使用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该二烯类橡胶成分中接枝的成分的比例在100重量%的ABS树脂中优选为60.1~95重量%,更优选为65~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5~90重量%。进一步地,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的该氰化乙烯化合物及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优选氰化乙烯化合物为5~50重量%,更优选为10~30重量%;优选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为95~50重量%,更优选为90~70重量%。进一步地,在上述二烯类橡胶成分上接枝的成分的一部分中,也可以混合使用(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N取代马来酸酐缩亚胺等,优选它们的含量在ABS树脂成分中为15重量%以下。而且,反应中使用的引发剂、链转移剂、乳化剂等,根据需要可使用以往公知的各种试剂。
本发明的ABS树脂中,橡胶粒径优选为0.1~5.0μm,更优选为0.3~3.0μm,进一步优选为0.4~1.5μm,特别优选为0.4~0.9μm。既可以使用该橡胶粒径的分布为单一分布的橡胶粒子,也可以使用该橡胶粒径的分布为具有两个峰以上的多个峰的橡胶粒子,进一步地,在其形态中,既可以是橡胶粒子具有单一相的物质,也可以是通过在橡胶粒子周围含有遮挡(Occluded)相而具有包藏(salami)结构的物质。
该ABS树脂可通过块状聚合、悬浮聚合、乳化聚合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制造,另外,共聚的方法既可以一段共聚也可以多段共聚。进一步地,作为聚合方法除了通常的乳化聚合法以外,可举出使用过硫酸钾等的引发剂的无乳化剂聚合法、种子聚合法、二段膨润聚合法等。另外,在悬浮聚合法中,可采用:通过分别保持水相与单体相,将两者准确地供给连续式的分散机中,用分散机的旋转数控制粒径的方法;或者,在连续式的制造方法中,将单体相通过几~几十μm直径的细径孔或多孔质过滤器供给至具有分散能力的水性液体中而控制粒径的方法。
本发明中使用的ASA树脂,是指丙烯酸橡胶成分中接枝聚合了氰化乙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热塑性接枝共聚物,或该热塑性接枝共聚物和氰化乙烯化合物跟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共聚物的混合物。本发明中的丙烯酸橡胶,是指含有碳原子数为2~10的丙烯酸烷基酯单元的物质,进一步地根据需要也可含有作为其他可共聚成分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作为碳原子数为2~10的丙烯酸烷基酯可优选举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正丁基酯,并优选该丙烯酸烷基酯在100重量%的丙烯酸酯橡胶中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地,该丙烯酸酯橡胶至少部分交联,作为该交联剂,可举出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聚二丙烯酸丙二醇酯等。相对于丙烯酸酯橡胶,优选该交联剂使用0.01~3重量%。优选丙烯酸橡胶成分的比例在100重量%的ASA树脂中为5~39.9重量%,更优选为10~3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0~25重量%。
另外,相对于100重量%的氰化乙烯化合物及芳香族乙烯化合物总量,氰化乙烯化合物及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比例是氰化乙烯化合物为5~50重量%,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为95~50重量%,特别优选氰化乙烯化合物为15~35重量%,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为85~65重量%。作为制造方法可使用与上述ABS树脂相同的方法。
本发明中使用的AES树脂,是指在乙烯-丙烯橡胶成分或乙烯-丙烯-二烯橡胶成分上接枝聚合了氰化乙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热塑性接枝共聚物,或者是该热塑性接枝共聚物和氰化乙烯化合物跟芳香族乙烯化合物的共聚物的混合物。作为制造方法可使用与上述ABS树脂相同的方法。
由上述A成分与B成分构成的热塑性树脂,优选其260℃下用毛细管流变仪(Capillary Rheometer)测定的熔融粘度在剪切速率为300sec-1的条件下为0.1×103~5×103Pa·s的范围,更优选为0.3×103~2×103Pa·s的范围,最优选为0.3×103~1.5×103Pa·s的范围。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通过使用特定的硅灰石粒子,对上述条件范围的树脂也能够获得良好的表面外观及循环性。
(C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C成分的硅灰石粒子,具有如下的硅灰石粒子形状特性,即,通过以下测定方法获得的数均纤维长度为10μm以下、数均纤维直径为1.5μm以下、且由数均纤维长度与数均纤维直径算出的纵横尺寸比为4.5以上。
上述纤维长度及纤维直径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纤维长度的测定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作为原料的硅灰石粒子,求出各个硅灰石的长度,从该测定值算出数均纤维长度。另外,硅灰石粒子由于来自其结晶结构的特性,即使在微粉碎的情形下,几乎所有的粒子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纤维状的形态。
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是首先准备硅灰石粒子之间不太重叠而分散开了的样品后进行。在20倍物镜的条件下进行该观察,将该观察图象作为图象数据读入像素数为约25万的CCD摄像机中。用图像解析装置,对该得到的图象数据使用求出图象数据的两点之间最大距离的程序,算出纤维长度。在该条件下,每一像素的大小相当于1.25μm的长度。因此,测定的最小纤维长度为1.25μm。测定根数为5000根以上。
另一方面,纤维直径的测定,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作为组合物原料的硅灰石粒子,求出各个硅灰石粒子的纤维直径,由其测定值算出数均纤维直径。使用电子显微镜,是因为用光学显微镜难以正确地测定作为测定对象的大小。
纤维直径,是对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所得到的图象,随机地抽取作为测定纤维直径对象的硅灰石,在接近中央部的部位测定其纤维直径。另外,在剖面不是圆形的情形下以其最大值作为纤维直径。从所得到的测定值算出数均纤维直径。由于近年来的电子显微镜具备算出其观察画面上的长度的功能,因此,可较容易地算出该纤维直径。观察倍数设为约1000倍,测定根数设为1000根以上而进行。
硅灰石粒子的纵横尺寸比,通过将按照上述方法算出的数均纤维长度除以数均纤维直径而算出。
作为对C成分的硅灰石进行粉碎,使之满足上述粒子形状特性的条件而使用的粉碎机,可以使用各种粉碎机,例如,可举出高速旋转研磨机、球磨机、介质搅拌研磨机以及喷射研磨机等。其中优选喷射研磨机。进一步地,作为该喷射研磨的方式,可举出气流吸入式、喷嘴吸入式、冲撞体冲撞式、对向喷射冲撞式以及复合式等,其中优选对向喷射冲撞式的研磨机。
进一步地,优选通过对粉碎的硅灰石粒子进行分级,去除纤维长度长的成分,得到目的硅灰石粒子。该分级方法,除了使被分级物通过网型筛的方法之外,还可举出使用撞击型惯性力分级机(バリアブルインパクタ-等),利用附壁效果型惯性力分级机(エルボ一ジエツト等)、螺旋气流型离心分级机(多段サイクロン等)、螺旋式气流型的离心分级机中自由涡流型且附有引导叶片的分级机(ミクロプレツクス、デイスパ一ジョンセパレ一タ一等)、螺旋式气流型的离心分级机中强制涡流型且分级室旋转的分级机(アキュカツト、タ一ボクラシフアイア等)、以及螺旋式气流型的离心分级机中强制涡流型且旋转叶片型的分级机(ミクロンセパレ一タ一、ス一パ一セパレ一タ一等)等的方法,另外,也优选使用这些的复合型等的方法(括号内的名称是商品名或俗称)。作为这些机器中能够进行更微细粒子的分级的分级机,优选离心分级机。
硅灰石粒子,可通过对具有以硅酸钙为主成分的针状结晶的天然白色矿物进行粉碎·分级而得到。由于该结晶结构,矿物的粉碎物也具有纤维状的形态。本发明中,当然也可以使用合成的硅灰石。已知这些硅灰石实质上可用化学式CaO·SiO2表示,其中,含有SiO2约50重量%、CaO约47重量%、以及作为其它的杂质含有Fe2O3、Al2O3、CaCO3等,其比重为约2.9。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特定形状的硅灰石粒子,能够提供特别是降低了成为涂装外观不良原因的凸状异物的发生的良好的表面外观,即使是在提供给大型部件的情形下其热膨胀也小、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优选上述数均纤维长度为1~10μm,更优选为2~9μm,进一步优选为2~8μm。
优选上述数均纤维直径为0.2~1.5μm,更优选为0.3~1.3μm,进一步优选为0.5~1.2μm。当数均纤维长度在3μm以上时,从刚性或强度方面来看,是有利的。
进一步地,优选具有上述硅灰石粒子形状特性的同时纵横尺寸比为4.5以上的硅灰石粒子,该纵横尺寸比更优选为4.5以上而低于50,进一步优选为5以上而低于30。纵横尺寸比越高越好,但是在对天然矿物加以粉碎而得到的硅灰石中,具有50以上的纵横尺寸比,目前在技术上是困难的。
另外,硅灰石粒子也可使用用通常的表面处理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硅灰石粒子,该表面处理剂例如包括硅烷类偶合剂、钛酸酯类偶合剂等的偶合剂等。作为该硅烷类偶合剂,优选可举出环氧硅烷偶合剂。另外,也可以优选使用聚烷氧基硅氧烷与环氧硅烷偶合剂的混合物及/或聚烷氧基硅氧烷与环氧硅烷偶合剂的反应物。可使用用这些硅烷偶合剂进行过表面处理的硅灰石粒子。
上述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组合比例为如下所示。在总量为100重量%的作为树脂成分的A成分、B成分中,A成分为50~100重量%,优选为50~95重量%,更优选为60~90重量%;B成分为0~50重量%,优选为5~50重量%,更优选为10~40重量%。在总量为100重量%的A成分、B成分中,若A成分不足50重量%,则降低耐热性、冲击强度等,因而不优选。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C成分为10~100重量份,优选为15~60重量份,更优选为17~5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0~45重量份。当作为C成分的硅灰石粒子的比例不足10重量份时,线膨胀系数变大,不能获得充分的尺寸稳定性,当超过100重量份时,则降低冲击强度、外观等,因而不优选。
(D成分)
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获得的树脂组合物的冲击强度等,可使用作为D成分的冲击改性剂。
该冲击改性剂为含有40%以上的橡胶成分的物质,在这一点上可与本发明的B成分的ABS树脂等明确地区别开。
作为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D成分的冲击改性剂,可举出玻璃转化温度为10℃以下的橡胶成分与选自芳香族乙烯、氰化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可与这些物质共聚合的乙烯化合物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共聚合的接枝共聚物。
另外,也可以举出该橡胶成分与上述单体的嵌段共聚物。作为该嵌段共聚物的具体的例子,可举出苯乙烯·乙烯基丙烯基·苯乙烯弹性体(加氢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弹性体)、以及加氢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等的热塑性弹性体。
另外,也可使用其它的作为热塑性弹性体而公知的各种弹性聚合物,例如,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醚酰胺弹性体等。
作为这里所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的橡胶成分,可举出丁二烯橡胶、丁二烯-丙烯酸复合橡胶、丙烯酸橡胶、丙烯酸-硅氧烷复合橡胶、异戊二烯-硅氧烷复合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丁腈橡胶、乙烯-丙烯酸橡胶、硅橡胶、表氯醇橡胶、氟橡胶以及在它们的不饱和部分加氢的物质。
其中,优选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的橡胶成分的冲击改性剂,特别优选使用丁二烯橡胶、丁二烯-丙烯酸复合橡胶、丙烯酸橡胶、丙烯酸-硅氧烷复合橡胶的冲击改性剂。复合橡胶,是指将两种橡胶成分加以共聚合的橡胶或具有相互络合以至不能分离的IPN结构而聚合的橡胶。
作为芳香族乙烯,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烷氧基苯乙烯、卤化苯乙烯等,其中,特别优选苯乙烯。另外,作为丙烯酸酯,可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辛酯等,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等,其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
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的橡胶成分的冲击改性剂,可通过块状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化聚合中的任一种聚合方法进行制造,其共聚合的方式既可以为一段接枝也可以为多段接枝。另外,也可以是与仅仅制造时的副反应产生的接枝成分的共聚物的混合物。进一步地,作为聚合方法除了通常的乳化聚合法以外,可举出使用过硫酸钾等引发剂的无乳化剂聚合法、种子聚合法、二段膨润聚合法等。另外,在悬浮聚合法中,可采用:通过分别保持水相与单体相,将两者准确地供给连续式的分散机,用分散机的旋转数控制粒径的方法;以及,在连续式的制造方法中,将单体相通过几~几十μm直径的细径孔或多孔质过滤器供给至具有分散能力的水性液体中而控制粒径的方法。
该冲击改性剂已有市售,可容易获得。例如,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的橡胶成分,以丁二烯橡胶、丙烯酸橡胶或丁二烯-丙烯酸复合橡胶为主体的冲击改性剂,可举出钟渊化学工业(株)制造的カネエ一スB系列;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的メタブレンC系列;吴羽化学工业(株)制造的EXL系列、HIA系列、BTA系列、KCA系列;宇部サイコン(株)制造的UCLモデイフアイヤ一レジン系列。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的的橡胶成分,以丙烯酸-硅氧烷复合橡胶为主体的冲击改性剂,可举出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的、以メタブレンS-2001或SRK-200的商品名称市售的冲击改性剂。
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任意的B成分,上述D成分的组合比例优选为0.5~50重量份,更优选为0.5~3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20重量份。若作为D成分的冲击改性剂的比例超过50重量份,则耐热性、外观水平降低,因而不优选。
(E成分)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除了A成分以及B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其它的热塑性树脂(E成分)。作为该热塑性树脂,可例示出聚酰氨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树脂及聚丙烯树脂等的聚链烯烃树脂等。进一步地,可举出聚苯基醚以及聚乙缩醛等的工程塑料;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聚醚酰胺、聚砜、聚醚砜以及聚亚苯基硫化物等的所谓超级工程塑料(Super EngineeringPlastics)的热塑性树脂。
添加E成分时的E成分的组成比例,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任意的B成分组成的树脂成分,优选为0.5~20重量份,更优选为1~15重量份。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是由上述A成分、C成分、任意的B成分、D成分及任意的E成分所组成的组合物,但根据需要,在不损伤本发明的目的的量的范围内,可进一步配合阻燃剂等的各种添加剂。
(F成分)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的阻燃剂(F成分),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举出卤化双酚A的聚碳酸酯型阻燃剂、有机盐类阻燃剂、芳香族磷酸酯类阻燃剂、或卤化芳香族磷酸酯型阻燃剂等,可配合这些阻燃剂中的一种以上。
具体地,卤化双酚A的聚碳酸酯型阻燃剂,为四氯双酚A的聚碳酸酯型阻燃剂、四氯双酚A与双酚A的共聚聚碳酸酯型阻燃剂、四溴双酚A的聚碳酸酯型阻燃剂、四溴双酚A与双酚A的共聚聚碳酸酯型阻燃剂等。
具体地说,有机盐类阻燃剂,为二苯基砜-3,3’-二磺酸二钾、二苯基砜-3-磺酸钾、2,4,5-三氯苯基磺酸钠、2,4,5-三氯苯基磺酸钾、双(2,6-二溴-4-异丙苯基苯基)磷酸钾、双(4-异丙苯基苯基)磷酸钠、双(对甲苯砜)酰亚胺钾、双(二苯基磷酸)酰亚胺钾、双(2,4,6-三溴苯基)磷酸钾、双(2,4-二溴苯基)磷酸钾、双(4-溴苯基)磷酸钾、二苯基磷酸钾、二苯基磷酸钠、全氟丁烷磺酸钾、月桂基硫酸钠或月桂基硫酸钾、十六烷基硫酸钠或十六烷基硫酸钾等。
具体地说,卤化芳香族磷酸酯型阻燃剂,为三(2,4,6-三溴苯基)磷酸酯、三(2,4-二溴苯基)磷酸酯、三(4-溴苯基)磷酸酯等。
具体地说,芳香族磷酸酯类阻燃剂,为三苯基磷酸酯、三(2,6-二甲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对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4,4’-联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双酚A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对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4,4’-联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芳香环源为间苯二酚与苯酚且不含有酚性羟基(OH基)的芳香族聚磷酸酯、芳香环源为间苯二酚与苯酚且含有酚性羟基(OH基)的芳香族聚磷酸酯、芳香环源为对苯二酚与苯酚且不含有酚性羟基(OH基)的芳香族聚磷酸酯、芳香环源为对苯二酚与苯酚且含有酚性羟基(OH基)的芳香族聚磷酸酯、(以下所示的“芳香族聚磷酸酯”,包括含有酚性羟基(OH基)的芳香族聚磷酸酯与不含有酚性羟基(OH基)的芳香族聚磷酸酯)芳香环源为双酚A与苯酚的芳香族聚磷酸酯、芳香环源为间苯二酚与2,6-二甲苯酚的芳香族聚磷酸酯、芳香环源为对苯二酚与2,6-二甲苯酚的芳香族聚磷酸酯、芳香环源为双酚A与2,6-二甲苯酚的芳香族聚磷酸酯等。
这些的阻燃剂中,作为卤化双酚A的聚碳酸酯型阻燃剂,优选四溴双酚A的聚碳酸酯型阻燃剂、四溴双酚A与双酚A的共聚聚碳酸酯型阻燃剂,进一步优选四溴双酚A的聚碳酸酯型阻燃剂。作为有机盐类阻燃剂,优选全氟丁烷磺酸钾、二苯基砜-3,3’-二磺酸二钾、二苯基砜-3-磺酸钾、2,4,5-三氯苯基磺酸钠。作为芳香族磷酸酯类阻燃剂,优选三苯基磷酸酯、三甲苯基磷酸酯、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
另外,作为其它的阻燃剂,作为卤素类阻燃剂可以举出溴化双酚类环氧树脂;溴化双酚类苯氧基树脂;溴化聚苯乙烯;溴化交联聚苯乙烯;溴化聚亚苯基醚;聚二溴亚苯基醚;以稳定的红磷为代表的红磷类阻燃剂,其中,稳定的红磷是指在红磷或红磷表面上使用公知的热固化树脂及/或无机材料进行微胶囊化的红磷;含有苯基、乙烯基及甲基的(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或(聚)有机硅氧烷与聚碳酸酯树脂的共聚物为代表的硅氧烷型阻燃剂;以及以苯氧基磷腈低聚物或环状苯氧基磷腈低聚物为代表的磷腈聚合物型阻燃剂等。
上述的阻燃剂中,优选如下所述的芳香族磷酸酯类阻燃剂,该芳香族磷酸酯类阻燃剂通过TGA(热重量分析仪)在氮气环境中从23℃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0℃时的5%重量减少温度为300℃以上。
这些阻燃剂对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具有可塑化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熔融混炼时硅灰石粒子的折断。另外,由于提高了成型时的转印性,因此对降低凸状异物的发生也是有效果的。进一步地,满足上述重量减少温度条件的阻燃剂,其热稳定性也良好。因此,在反复进行熔融混炼时,从树脂组合物的挥发以及其自身的热分解也少。进一步地,通过与硅灰石粒子并用的效果,因芳香族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加水分解引起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加水分解性(耐湿热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上述效果,最终能够得到循环性良好的树脂组合物。
(G成分)
主要以进一步提高阻燃性能为目的,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作为G成分的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以下称之为PTFE)。
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PTFE,具有极高的分子量,其在剪切力等的外力作用下,显示出使PTFE之间结合形成纤维状的倾向。其分子量为,按照标准比重求出的数均分子量为100万~1000万,优选为200万~900万。该PTFE除了可以使用固体形状以外,还可以使用水性分散液的形式。另外,为了提高该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PTFE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获得进一步良好的阻燃性及机械特性,可使用与其它的树脂混合的PTFE混合物。
作为该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PTFE的市售品,可举出,例如Mislui-Dupont fluoro chemicals Co.,Ltd制造的特氟隆(注册商标)6J、DaikinIndustries,Ltd制造的ポリフロン MPA FA500、F-201L等。作为PTFE的水性分散液的市售品的代表性例子,可举出Asahi-ICI Fluoropolymers Co.,Ltd制造的フルオンAD-1以及AD-936,Daikin Industrles,Ltd制造的ポリフロンD-1或者D-2、Mislui-Dupont fluoro chemicals Co.,Ltd制造的特氟隆30J等。作为混合形态的PTFE的市售品,可举出Mitsubishi Rayon Co.Ltd制造的メタブレンA3000(商品名)、GEスペシヤリテイ一ケミカル社制造的BLENDEX449(商品名)等。
添加G成分时的G成分的配合量为,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任意的B成分,作为PTFE的含量优选为0.05~3重量份、更优选为0.08~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1.0重量份。
(填充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除了本发明的C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少量的无机填充剂或耐热有机填充剂。
作为该无机填充剂,可以举出玻璃纤维(切断短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硬硅钙石、钛酸钾晶须、硼酸铝晶须、碱性硫酸镁晶须等的纤维状填充剂;滑石、云母、玻璃片、石墨片等的板状填充剂;玻璃短纤维(磨碎纤维)、碳短纤维、玻璃珠、玻璃球、陶瓷球、碳珠、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氧化铝粒子、高岭土、粘土、碳酸钙、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锌等的各种粒子状填充剂、及在上述各种无机填充剂上通过电镀、蒸镀、溅射等的方法涂敷了以金、银、镍、铜、铬、铝等为代表的各种金属或以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铈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等的无机填充剂。
耐热有机填充剂,是指在本发明的作为A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型加工温度中不熔融的填充剂,作为该填充剂,可举出芳族聚酰胺纤维、聚芳酯纤维等的纤维状填充剂;芳族聚酰胺粉末、聚四氟乙烯粉末、苯酚树脂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交联丙烯酸粒子等的粒子状填充剂。
(其它成分)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也可含有磷类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带电防止剂、发泡剂、染料或颜料等,其可根据目的进行适宜的添加,但特别优选包含磷类热稳定剂。
作为磷类的热稳定剂,可举出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及它们的酯等,具体地说,可举出三苯基磷酸酯、三壬基苯基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三癸基磷酸酯、三辛基磷酸酯、三(十八烷基)磷酸酯、二癸基单苯基磷酸酯、二辛基单苯基磷酸酯、二异丙基单苯基磷酸酯、单丁基二苯基磷酸酯、单癸基二苯基磷酸酯、单辛基二苯基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等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三丁基磷酸酯、三甲基磷酸酯、三甲苯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三氯苯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二苯基甲苯基磷酸酯、二苯基单邻联苯基磷酸酯、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二丁基磷酸酯、二辛基磷酸酯、二异丙基磷酸酯等的磷酸酯化合物;以及作为其它的磷类热稳定剂的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基二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联苯基二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联苯基二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联苯基磷酸酯等的亚磷酸酯化合物等。
其中,优选三壬基苯基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三甲基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基二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联苯基磷酸酯。
这些稳定剂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任意的B成分,该热稳定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001~1重量份,更优选为0.0005~0.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02~0.3重量份。
其中,,当树脂成分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及芳香族聚酯树脂(B-1成分)所构成的树脂成分时,上述热稳定剂优选为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以及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等的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化合物。
其优选的理由如下所示。由A成分及B-1成分组成的树脂成分,在熔融混炼时伴随着A成分与B-1成分之间的酯交换反应,作为A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容易降低。而且,该酯交换反应在硅灰石等的硅酸盐填充剂的存在下被促进。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化合物与其它的磷酸酯化合物相比容易发生加水分解。通过该加水分解生成的酸成分抑制上述硅灰石的酯交换反应的促进效果,由此能够得到分子量降低少的良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B-1成分,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化合物的组合比例优选为0.005~1重量份,更优选为0.05~1重量份。
作为抗氧化剂,可举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丙三醇-3-硬脂基硫代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N,N-亚己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乙基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4,4’-联苯基二磷酸四(2,4-二叔丁基苯基)、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任意的B成分,这些抗氧化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001~1重量份。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例示以2,2’-二羟基-4-甲氧基苯并苯酮为代表的苯并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以及例如以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氮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氮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氮唑-2-基)苯酚]、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氮唑及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氮唑为代表的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进-步地,也可使用以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等为代表的受阻胺类的光稳定剂。而且,也可使用2-(4,6-二苯基-1,3,5-三吖嗪-2-基)-5-己氧基苯酚、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吖嗪-2-基)-5-己氧基苯酚等的羟基苯基三吖嗪类化合物。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任意的B成分,该紫外线吸收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5重量份。
为了进一步提高熔融成型时从模具取下的脱模性,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配合脱模剂。作为该脱模剂,可举出链烃蜡、硅油、有机聚硅氧烷、一价或多价醇的高级脂肪酸酯、石蜡、蜂蜡等。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任意的B成分,该脱模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2重量份。
制造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时可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举出预混合A成分、C成分及任意的其他成分,然后进行熔融混炼、压片的方法。作为预混合的装置,可举出滚筒、V型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诺塔混合机、带式研磨机、机械化学装置、挤出混合机等。在预混合时,也可根据情形通过挤出造粒器或造粒机(bricketting machine)等进行造粒。预混合后,用以排气式二轴挤出机为代表的熔融混炼机进行熔融混炼以及用造粒机等的机器进行造粒。
另外,也可以采取对A成分、C成分及任意的其他成分不进行预混合,而分别独立的供给至以双轴捏合机为代表的熔融混炼机的方法。另外,也可举出对A成分、C成分及任意的其他成分中的一部分成分进行预混合,然后,与剩余的成分一起分别独立地供给至熔融混炼机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微量粉体供给装置将C成分在挤出机中途独立供给等的方法。对于预混合的装置以及造粒,与上述相同。
另外,在配合成分中有液状物质的情形下,向熔融混炼机的供给可使用所谓的注液装置或加液装置。另外,当供给芳香族磷酸酯类阻燃剂等的融点比较低的化合物时,也可采用加温制成液状后通过注液装置或加液装置向熔融混炼机供给的方法。
当树脂成分由A成分及B-1成分组成的情形下,优选熔融混炼前的A成分及B-1成分中含有的水分少。因此,优选对通过各种热风干燥、电磁波干燥、真空干燥等的方法进行过干燥的A成分及B-1成分进行熔融混炼。另一方面,熔融混炼中的出口抽吸,优选在真空度不太高的条件下进行。也可采用在接近大气压的状态下,在使氮气等循环的同时,将挥发成分排出体系外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线膨胀系数,优选为低于5×10-5/℃,更优选为1.0×10-5/℃以上而低于4.5×10-5/℃,进一步优选为1.2×10-5/℃以上而低于4×10-5/℃。当线膨胀系数为5×10-5/℃以上时,由于热膨胀大而尺寸稳定性不充分,而在低于1.0×10-5/℃的情形时,实质上其外观水平及抗冲击强度的降低大,使用困难。
线膨胀系数的测定方法,是从ISO527使用的拉伸哑铃形试片的中央部切出4mm×4mmt的立方体状的试验片,对成型时的树脂流动方向进行测定。该测定,使用TA Instruments社制造的TMA2940 Thermal Analyst2200,升温速度为2℃/分钟,算出-30℃~90℃的平均值。
使用模具将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为板状成型品时产品外观中的成型品表面粗糙度优选为低于2.0μm,更优选为0.01μm以上而低于1.5μm,最优选为0.02μm以上而低于1.0μm,该模具为使用JIS R6001标准的2000号以上的研磨材料对其表面进行过精加工的模具。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是按照JIS B0601-1994,采用万能表面形状测定机(SURFCOM 3B.E-MD-S10A、东京精密株式会社制造),在触针直径为2μm、触针压力为0.07g的条件下进行,在测定长度为10mm、测定速度为0.15mm/s、测定倍率为10K下,算出平均表面粗糙度(Ra)。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通常通过对该颗粒物进行注模而得到成型品来制造出各种产品。在该注模中,不仅能够采用通常的冷流道方式的成型法,也可以通过无流道的热流道方式来制造。另外,注模中,不仅可使用通常的成型方法,也可使用气体辅助注模、注射压缩成型、超高速注模、注射模压成型、嵌入成型、局部高温模具成型(包括隔热模具成型)、夹层成型、双色成型等的成型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其中,该树脂组合物包括:
树脂成分,该树脂成分由50~100重量%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类树脂(A成分)以及0~50重量%的热塑性树脂(B成分)构成,该热塑性树脂选自由热可塑性聚酯树脂(B-1成分)及橡胶成分的含量低于40重量%的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B-2成分)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硅灰石粒子(C成分),该硅灰石粒子具有按照本文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的数均纤维长度为10μm以下、数均纤维直径为1.5μm以下、且纵横尺寸比为4.5以上的粒子形状特性,
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上述硅灰石粒子为10~100重量份。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以下所述的成型品。即,(i)由树脂成分及上述C成分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其中,所述树脂成分由上述A成分构成,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该树脂成分,该C成分为10~100重量份;(ii)由树脂成分及上述C成分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其中,所述树脂成分由上述A成分及B-1成分构成,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该树脂成分,该C成分为10~100重量份;(iii)由树脂成分及上述C成分组成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品,其中,所述树脂成分由上述A成分及B-2成分构成,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该树脂成分,该C成分为10~100重量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涂装的成型品。
本发明中,当树脂组合物与比该树脂组合物线膨胀系数小的热塑性树脂双色成型时,可得到尺寸稳定性更优异的双色成型品。作为比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线膨胀系数小的热塑性树脂,可举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含有20重量份以上的玻璃纤维及/或5重量份以上的碳纤维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但是,使用该树脂组合物成型成型品时,即使在涂装后也不能满足作为汽车部件的美观的要求。具体地说,发生光泽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加等的外观不良现象。因此,不能将该树脂组合物应用在成型品的外观面上。因此,通过对成型体部分进行双色成型,能够得到作为产品必要的外观和进一步改善的尺寸稳定性,所述双色成型是,构成产品外观面的成型体部分由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构成,而产品内表面的全部表面或周边部则由比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成型体部分线膨胀系数小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热塑性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优选为0.5×10-5/℃以上而低于2.5×10-5/℃,更优选为1.0×10-5/℃以上而低于2.0×10-5/℃。进一步,提供适合在外观面上涂装的双色成型品。
本发明中,当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与透明的热塑性树脂双色成型时,例如如图1所示,可得到并有如窗口功能的双色成型品。作为透明的热塑性树脂,适合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此时,相对于成型品的面积,优选窗口部分的面积为60%以下。若窗口部分过大,有时会损伤双色成型品的尺寸稳定性。另外,通过在该窗口部进行硬膜化(hardcoat),可提供合适的双色成型品。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其刚性等的机械特性、表面外观及循环特性优异,最适合应用于汽车外把手(outer handle)等的汽车部件、各种OA机器部件等的用途中。
目前,本发明者认为最佳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汇总了上述各要件的优选范围的实施方式,例如,将其代表例记载在下述实施例中。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7及比较例1~4
各实施例、比较例的评价通过下述方法实施。
(评价1)表面外观:使用用下述方法制成的试片,用东芝机械(株)制造的EC160N-4Y,采用汽缸温度为270℃、用JIS R6001规定的2000号以上的研磨材料对表面进行过精加工的模具,在模具温度为90℃、填充时间为10s、保压时间为10s、压力为60kgf/cm2的条件下,制成150mm×150mm×3mmt的成型品,用下述方法测定其表面粗糙度。即,按照JIS B0601-1994,采用万能表面形状测定机(SURFCOM 3B.E-MD-S10A,东京精密(株)制造),在触针直径为2μm、触针压力为0.07g的条件下进行,在测定长度为10mm、测定速度为0.15mm/s、测定倍率为10K下,算出平均表面粗糙度(Ra)。
(评价2)面冲击:使用测定了表面外观的角板,实施高速面冲击试验,测定直至试片破坏的吸收能。测定是在-30℃下实施,冲击芯的速度是7m/s。
(评价3)线膨胀系数:使用用下述方法制成的试片,并用FANUC(株)制造的T-150D,在汽缸温度为270℃、模具温度为80℃、填充时间为1.5s的条件下成型在ISO527中使用的拉伸哑铃形试片,从成型品中央部切出4mm×4mm×4mm的立方体,对注模时的树脂流动方向的线膨胀系数用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即,测定是使用TA Instruments社制造的TMA2940 ThermalAnalyst2200,升温速度为2℃/分钟,算出-30℃~90℃的平均值。
(评价4)使用用下述的方法制成的试片,制作MCC社制造的汽车smart的车顶模型,使用名机制作所制造的4轴自动控制3400t大型注射模压成型机MDIP2100-DM进行注射模压成型,得到厚度为3mm的成型品。将该成型品与铝框粘接,在-30℃与80℃的各温度下分别进行2小时热循环试验作为一个循环,并反复进行该循环100次后,确认试片的外观及有无粘接剥离,并按照如下标准进行评价。
a.没有外观等的变化,粘接也没有问题。
b.确认粘接剂的一部分有剥离,但成型品的粘接力没有问题。
c.确认一部分剥离,成型品产生翘曲。
d.除了粘接剥离之外,成型品产生裂缝。
(试片制作方法)
将表1所示的各成分按表中记载的配合比例用V型混合机混合后,用螺杆直径为30mm的排气式双轴挤出机(ベント式二軸押出機)(KTX-30,神户制钢(株)制造)、在汽缸温度为270℃、排气吸引度为3kPa的条件下,进行制片。另外,各成分中,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及芳香族聚酯树脂是使用在120℃下热风干燥处理5小时后的物质,另外,在全部样品中,相对于总量为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B成分,添加0.03重量份的三甲基磷酸酯(TMP,大八化学工业(株)制造)。
表1中用符号表示的各成分的内容如下。
(A成份)
PC-1:由双酚A与光气制造的粘度平均分子量为25,000的直链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パンライトL-1250,帝人化成(株)制造)
PC-2:由双酚A与光气制造的粘度平均分子量为19,700的直链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パンライトL-1225L,帝人化成(株)制造)
(B成分)
(B-1成分)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TR-MB,帝人(株)制造,固有粘度为0.51)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500FP,帝人(株)制造,固有粘度为0.86)
(B-2成分)
ABS:ABS树脂(サンタツクUT-61,日本エイアンドエル(株)制造)
(C成分)
硅灰石-1:关西マテツク制造的KGP-H40(数均纤维长度为6.5μm,数均纤维直径为1.0μm,纵横尺寸比为6.5)
硅灰石-2:JFEミネラル社制造的PH330(数均纤维长度为6.3μm,数均纤维直径为1.1μm,纵横尺寸比为5.7)
(C成分以外)
硅灰石-3:NYCO社制造的NYGLOS4(数均纤维长度为6.7μm,数均纤维直径为1.7μm,纵横尺寸比为3.9)
(D成分)
D-1:复合橡胶上接枝聚合1种或两种以上乙烯类单体而形成的复合橡胶类接枝共聚物(メタブレンS-2001,三菱レイヨン(株)制造),其中,所述复合橡胶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橡胶成分与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橡胶成分相互络合而不能分离的结构。
(其它)
ST:环季戊烷四基双(十八烷基磷酸酯)[サイクリツクネオペンタンテトライルビス(オクタデシルホスフアイト)](アデカスタブPEP-8,旭电化工业(株)制造)
表1
续表1
从上述表明确可知,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其刚性、冲击性等的机械特性以及表面外观优异,同时尺寸稳定性优异,在大型成型品中的评价也良好。另一方面,当使用不满足本发明条件的硅灰石粒子时,特别是在大型成型品中的评价不好。
Claims (10)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括:
树脂成分,该树脂成分由作为A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类树脂50~100重量%以及作为B成分的热塑性树脂0~50重量%构成,所述热塑性树脂为由选自作为B-1成分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及作为B-2成分的橡胶成分的含量低于40重量%的含苯乙烯单元成分的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构成;
作为C成分的硅灰石粒子,该硅灰石粒子的数均纤维长度为10μm以下、数均纤维直径为1.5μm以下、且由数均纤维长度与数均纤维直径算出的纵横尺寸比为4.5以上;
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上述硅灰石粒子为10~100重量份,
而且,该树脂组合物的线膨胀系数为1.2×10-5/℃以上而低于4×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该树脂成分由50~95重量%的A成分及5~50重量%的B成分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该树脂成分,C成分的含量为15~6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C成分是数均纤维长度为1~10μm、数均纤维直径为0.2~1.5μm、且由数均纤维长度与数均纤维直径算出的纵横尺寸比为4.5以上而低于50的硅灰石粒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A成分及B成分的总量,作为D成分的冲击改性剂的含量为0.5~50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B-1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B-2成分为ABS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用模具成型为板状成型品时,成型品的表面粗糙度低于2.0μm,而所述模具为使用2000号以上的研磨材料对其表面进行过精加工的模具。
9.一种双色成型品,其由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部分与由该树脂组合物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成型体部分构成,其中,由该树脂组合物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成型体部分的线膨胀系数为0.5×10-5/℃以上而低于2.5×10-5/℃。
10.一种双色成型品,其由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双色成型而得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99376A CN101463185B (zh) | 2007-12-20 | 2007-12-20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99376A CN101463185B (zh) | 2007-12-20 | 2007-12-20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63185A CN101463185A (zh) | 2009-06-24 |
CN101463185B true CN101463185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0803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99376A Active CN101463185B (zh) | 2007-12-20 | 2007-12-20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631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8170A (zh) * | 2015-06-10 | 2015-11-11 | 苏州宏恒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pc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JP2018020502A (ja) * | 2016-08-04 | 2018-02-0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オーブンウェア、オーブンウェアの製造方法及びオーブンウェア成形用樹脂組成物 |
CN112048149A (zh) * | 2020-09-09 | 2020-12-08 | 宁波益创韦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聚醚醚酮管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7871A (zh) * | 2001-03-02 | 2003-07-02 |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
2007
- 2007-12-20 CN CN200710199376A patent/CN1014631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7871A (zh) * | 2001-03-02 | 2003-07-02 |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7-277382A 2007.10.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63185A (zh) | 2009-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81495B (zh)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
CN106471059B (zh) | 聚酯树脂组合物、注射成型品、光反射体基体和光反射体 | |
CN107531988B (zh) | 阻燃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制品 | |
TWI507453B (zh) | 用於製造具有降低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的聚合物組成物之混合方法 | |
CN102712807B (zh) |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
CN101142277B (zh) | 树脂组合物 | |
KR100584071B1 (ko) | 방염성 폴리카보네이트/abs 가소성 성형 조성물 | |
CN102575091A (zh)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模制品 | |
CN101962471A (zh) |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 | |
CN101928451A (zh) | 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组合物注射成型而得到的电气电子设备部件 | |
CN101747614A (zh) | 膜嵌件成型用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 |
CN101722697A (zh) | 树脂成型体 | |
CN101812224A (zh) | 阻燃性树脂组合物 | |
EP3290478A1 (en) |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comprising same | |
TW201406858A (zh) | 具有良好之熱與化學抗性之pc/abs組成物 | |
KR100667148B1 (ko) | 개질된 폴리에스테르 함유 중합체 블렌드 | |
TW201540774A (zh) | 樹脂組成物 | |
US8901216B2 (en) | Impact-modified polyester/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elongation at break | |
JP2004155984A (ja) |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拡散板 | |
CN101463185B (zh) |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
CN101255272A (zh) |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 |
TW201809097A (zh) | 一種抗靜電熱塑性模塑組成物 | |
TWI752058B (zh) | 具良好熱穩定性之抗刮痕聚碳酸酯組成物 | |
TW201402691A (zh) | 用於簡易製造具有高光澤與無光澤組份型材之低溫韌性組份之經衝擊改質聚碳酸酯組成物 | |
CN102838861A (zh) | 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