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9480B - 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 Google Patents
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49480B CN101449480B CN2007800185307A CN200780018530A CN101449480B CN 101449480 B CN101449480 B CN 101449480B CN 2007800185307 A CN2007800185307 A CN 2007800185307A CN 200780018530 A CN200780018530 A CN 200780018530A CN 101449480 B CN101449480 B CN 1014494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ing
- code
- travelling carriage
- code evaluating
- ta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97—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interference
- H04B2201/709709—Methods of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编码的评价,即:从生成了的编码算出自相关函数的步骤;基于所述自相关函数、和根据传播延迟时间而决定的加权系数,来算出用于判断编码的好坏的评价基准值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评价基准值,来判断编码的好坏的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台或基站中,对在数据传输、同步、信道估计上使用的编码进行评价的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使用基于编码评价方法选择的编码序列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背景技术
图1表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传播延迟分布(profile)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横轴为时间(Time(ns)),纵轴为振幅(Amplitude)。
由图1可知,在50ns到60ns观测到具有接收功率大的多路径(multipath)。由于该接收功率大的多路径相互干涉导致的多径干涉的影响,信道估计精度和数据解调精度降低。
下面,参照图2说明对于导频信道(pilot channel)优选的编码。
在时间区域中,在求出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自相关特性的情况下,希望在时间一致时检测峰值、而在时间偏离时不出现峰值的编码。作为这样的编码,可以举出例如具有自相关特性的编码。
而且,在频率区域内,希望自相关特性变得平坦(flat)。即,在将横轴设定为频率、纵轴设定为自相关值的情况下,希望成为固定值的函数。在自相关值对于频率变动大的时候,容易受到杂音等的影响。即,存在能得到高信道估计精度的频域和只能得到低信道估计精度的频域,在只能得到低信道估计精度的频域内,容易受到杂音和干涉等的影响。
下面,说明在时间区域内进行编码的评价的情况。
作为用于评价编码的评价值,一般使用格雷(Golay)的品质因素(MeritFactor)(MF)。
对MF进行说明。
定义复数序列u=(u0,u1,…,uN-1)。N是序列u的长度(或周期)。这里,序列u的自相关函数(ACF:auto-correlation function)通过公式(1)来定义。
[公式1]
该自相关函数对于某个已接收的序列u来计算仅偏离了τ时间的复数共轭值。在这样的自相关函数中,希望τ为0的时候检测峰值,并随着偏离变大而不出现峰值。
而且,对于序列u的MF通过公式(2)来定义。
[公式2]
MF是用于评价编码的特性的标准的评价基准。在该函数中,计算对于各传播延迟量的自相关值的和。这时,对于各传播延迟量的自相关值使用相同的加权进行计算。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在实际的环境中,一般来讲,多路径的各路径的功率大小在传播延迟时间大的时候比传播延迟时间小的时候更小。
即,如图3所示,在将横轴设定为延迟时间、纵轴设定为平均接收功率的情况下,在延迟时间增加的同时,平均接收功率变小。
但是,由于MF中对于各传播延迟量的自相关值使用相同的加权进行计算,所以没有反映出由于上述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对多路径的影响变小。
作为一个例子,假定序列长为9的两个编码:编码1以及编码2来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对于进行编码的自相关值的计算时的码片(chip)偏离(非峰值码片索引(off-peak chip index))为0~8的时候,编码1(code 1)的自相关值分别是9、0、0、0、0、4、3、2、1,编码2(code 2)的自相关值分别是9、4、3、2、1、0、0、0、0。
即,在没有码片偏离的时候,两编码的自相关值都是9。
在偏离了1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0,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4。
在偏离了2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0,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3。
在偏离了3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0,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2。
在偏离了4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0,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1。
在偏离了5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4,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0。
在偏离了6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3,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0。
在偏离了7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2,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0。
在偏离了8个码片的时候,编码1的自相关值为1,编码2的自相关值为0。
这时,如果使用公式(2)算出两编码的MF,则MF=9×9/(2×(4×4+3×3+2×2+1))=1.35,成为相同值。
但是,从抗多径(antimultipath)特性的观点来看,码片偏离的值小的条件下自相关值小的编码1令人满意,从MF的比较来看,不能判断编码的好坏。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考虑一般的无线传播路径的状况能够进行编码的评价的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使用基于编码评价方法而选择了的编码序列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编码评价装置,其特征之一在于,包括:
评价基准值计算单元,基于从已生成的编码而算出的自相关函数、和根据传播延迟时间而决定的加权系数,来计算用于判断编码的好坏的评价基准值;以及
判断单元,基于所述评价基准值,来判断编码的好坏,
在将所述编码的序列长设定为N,无线通信系统固有的参数设定为L,所述加权系数设定为ratio(τ),τ设定为传播延迟时间的情况下,所述评价基准值计算单元通过公式
算出自相关函数,其中u(t)为时刻t的编码,并通过公式
算出评价基准值。
按照这样的构成,可以根据传播延迟时间进行不同的加权,算出用于判断编码的好坏的评价基准值。
而且,本发明的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之一在于,具有:
自相关函数计算步骤,从已生成的编码算出自相关函数;
评价基准值计算步骤,基于所述自相关函数和根据传播延迟时间而决定的加权系数,来计算用于判断编码的好坏的评价基准值;以及
判断步骤,基于所述评价基准值来判断编码的好坏,
在将所述编码的序列长设定为N,无线通信系统固有的参数设定为L,所述加权系数设定为ratio(τ),τ设定为传播延迟时间的情况下,所述评价基准值计算单元通过公式
算出自相关函数,其中u(t)为时刻t的编码,并通过公式
算出评价基准值。
按照这样的构成,可以根据传播延迟时间进行不同的加权,算出用于判断编码的好坏的评价基准值。
而且,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之一在于,将通过上述编码评价装置选择了的编码序列作为导频信道的图案(pattern)来使用,
该无线通信系统将所述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使该被分割了的序列移位并分配到各移动台,
移动台包括导频信号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移位量而生成导频信号,
基站包括信号解调单元,基于所述移位量对从移动台发送的导频信号进行解调;以及,
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生成表示所述移位量的控制信息,并将该控制信号通知到移动台,
所述编码评价装置包括于基站和移动台的任一个中。
按照这样的构成,可以将基于上述评价基准值而选择了的编码序列作为导频信道的图案来使用。
而且,本发明的基站,其特征之一在于,包括导频信道分配单元,将通过上述编码评价装置选择了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分割了的序列移位(shift),来生成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从而将该多个导频信道分配到各移动台,所述编码评价装置包括于基站和移动台的任一个中。
按照这样的构成,将基于上述评价基准值而选择了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分割了的序列移位,可以生成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从而将该多个导频信道分配到各移动台。
而且,本发明的移动台,其特征之一在于,包括导频信道生成单元,将通过上述编码评价装置选择了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分割了的序列移位,来生成导频信道的图案,所述导频信道生成单元,根据通过基站发送的控制信号或者表示预先存储的移位量的信息,来进行所述移位量的选择,所述编码评价装置包括于基站和移动台的任一个中。
按照这样的构成,将基于上述评价基准值而选择了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分割了的序列移位,从而可以生成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
发明效果
如果按照本发明,可以实现:可以考虑一般的无线传播路径的状况来进行编码的评价的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使用基于编码评价方法选择的编码序列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背景(background)和信号分布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对于导频信道优选的编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延迟时间和平均接收功率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评价基准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编码评价装置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编码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涉及ACF的AGA码和Golay码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涉及ACF的AGA码和CAZAC码的比较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对于TU的Eb/N0的Uncoded BER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对于HT的Eb/N0的Uncoded BER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向移动台的编码序列的分配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0 编码评价装置
200 移动台
300 基站
400 无线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码评价装置。
本实施例的编码评价装置100包括:编码生成单元102;输入编码生成单元102的输出信号的评价值计算单元104;以及输入评价值计算单元104的输出信号的判断单元106。
编码生成单元102生成成为评价对象的编码。例如,作为成为评价对象的编码,编码生成单元102生成CAZAC码(CAZAC code,Constant AmplitudeZero Auto Correlation恒定幅度零自相关)(例如,参照D.C.Chu“PolyphaseCodes With Good Periodic Correlation Properties,”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IT-18,no.1,pp.531-533,July,1972)、Golay码(例如,参照Cohen.M.N,Fox,M.R,and Banden,M,“Minimum peak sidelobe pulse compression codes”.Proc.IEEE Int.Radar Conf,1990,pp.633-638)以及AGA码(例如,参照电子情报通信学会信学技报Vol.125,No.623pp.223-229)。也可以生成其他编码。
评价值计算单元104使用成为评价对象的编码,来计算该评价基准值。例如,评价值计算单元104使用公式(3)来计算该评价基准值。
[公式3]
在公式(3)中,L是无线通信系统固有的参数,例如是依赖于码片速率(chip rate)、载波(carrier)频率的值。一般来讲,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路径信号的延迟扩展(spread)越长,考虑的L就越长。
一般来讲,L小于N。一般来讲,最大延迟扩展的长度比导频编码的长度短。
在公式(3)中,ratio(τ)是加权系数。而且,τ是传播延迟时间。选择附加到自相关函数的权重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由于无线传播环境下传播延迟时间大的多路径信号比传播延迟时间小的多路径信号接收功率更低,所以在传播延迟时间小的多路径信号上附加高权重,而在传播延迟时间大的多路径信号上附加低权重。例如,作为加权系数(用矢量r表示),可以通过线性的或者乘以负值而衰减的加权来实现。加权系数依赖于系统、码片速率以及载波频率。
这里,说明对评价基准值进行计算的一个例子。
这里,进行关于上述编码1和编码2的评价基准值的计算。即,如参照图4说明的那样,对于非峰值码片索引为0~8,编码1的自相关值是9、0、0、0、0、4、3、2、1,编码2的自相关值是9、4、3、2、1、0、0、0、0。
这时,序列长N=9。
这里,作为加权系数,定义公式(4)
矢量r=ratio(1:N-1)=(ratio(1),ratio(2),…,ratio(N-1))
=(N-1,N-2,…,2,1)·(1/mean(N-1,N-2,…,2,1)) (4)
例如,说明将ratio设定为8、7、6、5、4、3、2、1的情况。
矢量r=(8,7,6,5,4,3,2,1)·(1/mean(8,7,6,5,4,3,2,1))
=(1.7778,1.5556,1.3333,1.1111,0.8889,0.6667,0.4444,0.2222)
这里,假定L=N-1。
这时,公式(5)表示编码1的评价基准值。
编码1的评价基准值=(9×9/2×(0+0+0+0+0.889×4×4+0.6667×3×3+0.4444×2×2+0.2222×1×1)
=4.6335 (5)
而且,公式(6)表示编码2的评价基准值。
编码2的评价基准值=(9×9/2×(1.7778×4×4+1.5556×3×3+1.3333×2×2+1.1111×1×1+0+0+0+0)
=1.0038 (6)
判断单元106基于在评价值计算单元104中计算的评价基准值,判断对应该评价基准值的编码是否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
例如,判断单元106基于多路径的延迟宽度、传播环境以及延迟扩展等的评价指标,预先设定评价基准值的阀值。而且,判断单元106判断在评价值计算单元104中计算的评价基准值是否为阀值以上。在阀值以上的时候,判断单元106就判断可以使用该编码。另一方面,在阀值以下的时候,判断单元106就判断不能使用该编码。
下面,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例的编码评价方法。
编码生成单元102生成成为评价对象的编码。例如,作为成为评价对象的编码,编码生成单元102生成CAZAC码、Golay码以及AGA码(步骤S602)。
接着,评价值计算单元104使用成为评价对象的编码,来计算该评价基准值(步骤S604)。
例如,将编码的序列长设定为N、无线通信系统固有的参数设定为L、加权系数设定为ratio(τ)、τ设定为传播延迟时间的情况下,评价基准值计算单元104通过公式(1)算出自相关函数,并通过公式(3)算出评价基准值。
接着,判断单元106判断在评价值计算单元104中计算的评价基准值是否为预定的阀值以上(步骤S606)。
在判断评价基准值为阀值以上的时候(步骤S606:“是”),决定可以作为编码来使用(步骤S608)。
在判断评价基准值不为阀值以上的时候(步骤S606:“否”),决定不可作为编码来使用(步骤S610)。
下面,参照图7说明码片偏离和评价基准值的关系。
在图7中,横轴表示非峰值码片索引,纵轴表示判断基准值。而且,在图7中,表示作为成为评价对象的编码,使用AGA码以及Golay码,作为评价函数,使用了公式(2)的情况和使用了公式(3)的情况。
假定多路径的延迟宽度为偏离23个码片左右,且在6μs左右的大小上有多路径进入。因此,在23个码片左右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在该范围内,AGA码全体成为小的值。
在使用作为以往的评价函数的公式(2)进行计算的情况下,AGA码的评价值为3.5324dB,Golay码的评价值为3.7281dB,看作数值基本没有变化。
然而,在使用作为本实施例的评价函数的公式(3)进行计算的情况下,AGA码的评价基准值为6.7113dB,Golay码的评价基准值为3.5206dB,显然可以得到AGA码的特性好的结果。
AGA码在多路径的延迟宽度的区间,即在偏离23个码片左右区间内,相比Golay码,自相关的峰值更被抑制。所以,可知AGA码好。
因此,可以使用本实施例的评价函数,通过评价编码的评价基准值,来选择特性更好的编码。
下面,参照图8说明CAZAC码和AGA码的比较。
与图7相同,在23个码片左右的范围内进行比较。
在使用作为以往的评价函数的公式(2)进行计算的情况下,AGA码的评价值为4.2578dB,CAZAC码的评价值为12.5327dB,可以得到CAZAC码较好的结果。
然而,在使用作为本实施例的评价函数的公式(3)进行计算的情况下,AGA码的评价基准值为10.1082dB,CAZAC码的评价基准值为8.3657dB,显然可以得到AGA码的特性好的结果。
如图8所示,虽然AGA码在码片偏离大的区域内出现峰值,但在多路径的延迟宽度的区间内,即在偏离23个码片左右的区间内,与CAZAC码相比,自相关的峰值更被抑制,所以,可知AGA码好。
因此,可以使用本实施例的评价函数,通过评价编码,来选择特性更好的编码。
实际上,仅使用自相关的比较,难以判断编码的好坏。最终,通过误码率的比较来进行评价。
图9以及图10表示CAZAC码和AGA码的比较。在图9以及图10中,横轴是Eb/N0(dB),纵轴是误码率(Unicoded BER)。而且,图9假定典型城市信道模型(Typical Urban(TU)Channel model),图10假定了重丘区信道模型(Hilly Terrain(HT)Channel model)。
如果按照图9以及图10,相同的Eb/N0下,与CAZAC码相比,AGA码可以使误码率更减少。即,可知使用AGA码的情况可以得到良好的特性。
下面,说明使用基于上述编码评价方法而选择了的编码序列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无线通信系统400包括基站300和移动台200,将基于上述编码评价方法而选择了的编码序列作为导频信道的图案来使用。
基站将使用上述评价函数而选择的编码对移动台进行分配。
例如,如图11所示,基站对于移动台#0(UE#0),分配被选择了的128个码片的编码。在图11中,W是循环移位量(cyclic shift),例如W=16。而且,基站对于移动台#1(UE#1),将对于UE#0分配的编码中最末尾的W=16个码片的编码配置在开头并进行分配。而且,基站对于移动台#2(UE#2),将对于UE#1分配了的编码中最末尾的W=16个码片的编码配置在开头并进行分配。以下同样,基站对于移动台#7(UE#7),将对于UE#6分配了的编码中最末尾的W=16个码片的编码配置在开头并进行分配。
即,基站将被选择的编码序列分割成多个序列,使该被分割的序列移位,生成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从而将该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分配到各移动台。
由于来自各移动台的多路径信号在W比多路径的最大延迟时间更大的情况下正交,所以可以高精度地识别。这样,可以使分配到移动台的导频信道的图案数增加。
如上所述,将编码对于移动台进行分配的时候,可以从基站将移位量通知到移动台,也可以是基站、移动台双方持有关于移位量的共同的参照表(table),移动台选择移位量而发送。
参照图12说明从基站将移位量通知到移动台并使用的情况。
这时,基站300包括: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以及输入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的输出信号的信号解调单元304。
基站300将被选择了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使该被分割了的序列移位,从而生成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并将该多个导频信道分配到各移动台。
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与移位量有关的控制信号,将使用的移位量通知到移动台200。例如,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利用下行链路的控制信号,通知移动台200。而且,控制信号生成单元302将与移位量有关的信息输入到信号解调单元304。
信号解调单元304基于被通知的移位量,对从移动台200发送的信号进行解调。
移动台200包括: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2;以及输入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2的输出信号的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
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2对与通过基站100发送的移位量有关的控制信号进行解调。而且,控制信号解调单元202从与解调后的移位量有关的控制信号中,将与移位量有关的信息输入到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
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包含编码移位单元,并基于已被通知的移位量而生成导频信号。例如,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将选择了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被分割了的序列仅移位解调后的移位量,来生成导频信道的图案。而且,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使用上行链路来发送已生成的导频信号。
下面,参照图13说明基站300、移动台200双方持有关于移位量的共同的参照表,移动台选择移位量并进行发送的情况。
这时,基站100包括:共同表106;以及连接到共同表106的信号解调单元104。
与移位量有关的共同表106存储有移位量的信息。
信号解调单元104参照共同表106,搜索(search)移动台200选择的移位量,并基于该移位量对来自移动台200的导频信号进行解调。例如,信号解调单元104基于表示存储在导频信号中的移位量的识别符,并参照共同表106来特定移位量。
移动台200包括:共同表206;以及连接到共同表206的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
共同表206存储移位量的信息。
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包含编码移位单元,并选择在共同表206中存储的移位量的其中一个,来生成导频信号。例如,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将选择了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使该被分割的序列仅移位选择了的移位量,来生成导频信道的图案。而且,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将基于已选择的移位量而生成的导频信号通过上行链路来发送。
例如,在共同表206中,将移位量和与该移位量相对应的识别符对应存储,导频信号生成单元204将与选择的移位量对应的识别符存储在导频信号中并发送。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06年3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077815号的优先权,2006-077815号的全部内容援用到本国际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使用基于编码评价方法而选择的编码序列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可以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5)
1.一种编码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评价基准值计算单元,基于从已生成的编码而算出的自相关函数、和根据传播延迟时间而决定的加权系数,来计算用于判断编码的好坏的评价基准值;以及
判断单元,基于所述评价基准值,来判断编码的好坏,
在将所述编码的序列长设定为N,无线通信系统固有的参数设定为L,所述加权系数设定为ratio(τ),τ设定为传播延迟时间的情况下,所述评价基准值计算单元通过公式
算出自相关函数,其中u(t)为时刻t的编码,并通过公式
算出评价基准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评价基准计算单元,对与传播延迟时间小的多路径信号对应的自相关函数附加高权重,对与传播延迟时间大的多路径信号对应的自相关函数附加低权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加权系数,依赖于码片速率以及载波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基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阀值来判断编码的好坏。
5.一种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自相关函数计算步骤,从已生成的编码算出自相关函数;
评价基准值计算步骤,基于所述自相关函数和根据传播延迟时间而决定的加权系数,来计算用于判断编码的好坏的评价基准值;以及
判断步骤,基于所述评价基准值来判断编码的好坏,
在将所述编码的序列长设定为N,无线通信系统固有的参数设定为L,所述加权系数设定为ratio(τ),τ设定为传播延迟时间的情况下,所述评价基准值算出步骤通过公式
计算自相关函数,其中u(t)为时刻t的编码,并通过公式
算出评价基准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评价基准计算步骤,对与传播延迟时间小的多路径信号对应的自相关函数附加高权重,对与传播延迟时间大的多路径信号对应的自相关函数附加低权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加权系数,依赖于码片速率以及载波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判断步骤,基于预先决定的规定的阀值来判断编码的好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编码评价方法具有导频信号生成步骤,生成基于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而选择的编码序列作为导频信道的图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导频信号生成步骤,将所述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被分割了的序列移位,从而生成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编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编码评价方法具有将所述移位量从基站通知到移动台的步骤。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系统将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评价装置选择的编码序列作为导频信道的图案来使用,
该无线通信系统将所述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使该被分割了的序列移位并分配到各移动台,
移动台包括导频信号生成单元,基于所述移位量而生成导频信号,
基站包括信号解调单元,基于所述移位量对从移动台发送的导频信号进行解调;以及,
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生成表示所述移位量的控制信息,并将该控制信号通知到移动台,
所述编码评价装置包括于基站和移动台的任一个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导频信号生成单元,从存储了与移位量有关的信息的共同表中选择移位量,并基于选择的移位量来生成导频信号,
所述信号解调单元参照存储了与移位量有关的信息的共同表,对从移动台发送的导频信号进行解调。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
该基站包括导频信道分配单元,将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评价装置选择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分割了的序列移位,从而生成多个导频信道的图案,并将该多个导频信道分配到各移动台,
所述编码评价装置包括于基站和移动台的任一个中。
15.一种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该移动台包括导频信道生成单元,将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评价装置选择的编码序列分割为多个序列,并使该分割了的序列移位,从而生成导频信道的图案,
所述导频信道生成单元,按照与通过基站发送的移位量有关的控制信号或者表示预先存储的移位量的信息,来选择所述移位量,
所述编码评价装置包括于基站和移动台的任一个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77815A JP4812478B2 (ja) | 2006-03-20 | 2006-03-20 | 符号評価装置、符号評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
JP077815/2006 | 2006-03-20 | ||
PCT/JP2007/055575 WO2007108452A1 (ja) | 2006-03-20 | 2007-03-19 | 符号評価装置、符号評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9480A CN101449480A (zh) | 2009-06-03 |
CN101449480B true CN101449480B (zh) | 2013-05-22 |
Family
ID=3852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185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9480B (zh) | 2006-03-20 | 2007-03-19 | 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39692B2 (zh) |
EP (1) | EP1998460A4 (zh) |
JP (1) | JP4812478B2 (zh) |
KR (1) | KR20090010949A (zh) |
CN (1) | CN101449480B (zh) |
TW (1) | TW200746667A (zh) |
WO (1) | WO20071084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04790B2 (en) * | 2009-04-26 | 2014-08-12 | Adeptence, Llc | Spread spectrum encoding and decoding |
JP5300073B2 (ja) * | 2009-08-28 | 2013-09-25 | 国立大学法人山口大学 | 近似同期cdma通信方式 |
TWI404380B (zh) | 2010-04-30 | 2013-08-01 |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 訊號選擇裝置及其方法 |
CN102255622B (zh) * | 2010-05-17 | 2014-07-09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 信号选择装置及其方法 |
US8488719B2 (en) | 2010-08-12 | 2013-07-16 | Harris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multiple demodulator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14064046B (zh) * | 2021-11-11 | 2024-10-15 | 昆明理工大学 | 基于多指标确定代码生成质量及效率评估值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245A (zh) * | 1995-03-30 | 1998-06-17 | 西门子公司 | 多路传播失真信号的再现方法和接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34370A (ja) * | 1981-08-25 | 1983-02-28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多重波分析装置 |
EP0776106B1 (en) * | 1995-06-13 | 2004-05-26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spreading code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spreading code |
JPH11112466A (ja) * | 1997-10-03 | 1999-04-23 | Canon Inc |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方法及び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装置 |
US6324159B1 (en) * | 1998-05-06 | 2001-11-27 | Sirius Communications N.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with increased capacity through self-noise reduction |
US6567393B2 (en) * | 2001-02-27 | 2003-05-20 | Nokia Networks Oy | Dynamic reselection of CDMA spreading codes |
EP1359678B1 (en) * | 2001-12-12 | 2009-05-20 |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 Code allocation method in an MC-CDM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JP3697548B2 (ja) * | 2002-04-23 | 2005-09-21 | 防衛庁技術研究本部長 | 自己相関性の高い2相コード生成方法 |
US6982578B2 (en) * | 2003-11-26 | 2006-01-03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Digital delay-locked loop circuits with hierarchical delay adjustment |
JP2006077815A (ja) | 2004-09-07 | 2006-03-23 | Nissan Motor Co Ltd | エネルギ吸収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フード |
-
2006
- 2006-03-20 JP JP2006077815A patent/JP481247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3-19 CN CN2007800185307A patent/CN10144948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19 WO PCT/JP2007/055575 patent/WO20071084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3-19 EP EP07739018.5A patent/EP199846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3-19 US US12/293,502 patent/US813969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19 KR KR20087024401A patent/KR20090010949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3-20 TW TW096109554A patent/TW200746667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245A (zh) * | 1995-03-30 | 1998-06-17 | 西门子公司 | 多路传播失真信号的再现方法和接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139692B2 (en) | 2012-03-20 |
US20090290627A1 (en) | 2009-11-26 |
WO2007108452A1 (ja) | 2007-09-27 |
EP1998460A1 (en) | 2008-12-03 |
TW200746667A (en) | 2007-12-16 |
JP4812478B2 (ja) | 2011-11-09 |
KR20090010949A (ko) | 2009-01-30 |
CN101449480A (zh) | 2009-06-03 |
EP1998460A4 (en) | 2014-07-30 |
JP2007258838A (ja) | 2007-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49480B (zh) | 编码评价装置、编码评价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 |
CN1077353C (zh) | 通信系统中相干信道估算的方法与装置 | |
JP2820919B2 (ja) | Cdma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受信機 | |
CN101569231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和基站以及随机访问信道发送方法 | |
TWI398183B (zh) | 評估及報告無線通信頻道品質之方法及裝置 | |
CN1103149C (zh) | 用于相干平均功率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3764C (zh) | 接收机和在接收机中产生扩展码的方法 | |
CN1105431C (zh) | 接收方法和接收器 | |
CN101729465B (zh) | 信噪比测量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 |
US6985544B2 (en) | Diversity receiver | |
CN1983853A (zh) | 用于控制cdma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 |
CN1206514A (zh) | 解调已调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 |
Chao et al. | Multiple access performance of ultra-wideband transmitted reference systems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s | |
CN101103554A (zh) | 无线传输/接收单元中估算频道化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0433582C (zh) |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及其中的越区切换方法 | |
CN103124244B (zh) | 一种点对多点系统中的主动信道认知和通信频率选择方法 | |
Karasawa et al. | The equivalent transmission-path model-a tool for analyzing error floor characteristics due to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 Nakagami-Rice fading environments | |
CN100483960C (zh) | 导频信号同步校验的方法和装置 | |
CN1338835A (zh) | 一种信号干扰比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171413C (zh) | 具有发射分集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 |
Rappaport et al. | Simulation of bit error performance of FSK, BPSK, and pi/4 DQPSK in flat fading indoor radio channels using a measurement-based channel model | |
CN100452691C (zh) | 信道质量估计方法和接收设备 | |
CN113411177A (zh) | 信号类型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6884C (zh) | 用于码分多址传输的具有增强性能的方法和接收机 | |
CN1365204A (zh) | 一种cdma通信系统中前向链路负荷的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