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48332B -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8332B
CN101448332B CN2008101929880A CN200810192988A CN101448332B CN 101448332 B CN101448332 B CN 101448332B CN 2008101929880 A CN2008101929880 A CN 2008101929880A CN 200810192988 A CN200810192988 A CN 200810192988A CN 101448332 B CN101448332 B CN 101448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carrier frequency
control channel
uplink control
componen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929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8332A (zh
Inventor
戴博
张禹强
郝鹏
喻斌
张戎
梁春丽
马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929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8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32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4442 priority patent/WO201007570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8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带宽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将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与该上行分量载频对应的若干个下行分量载频的承载相同类型信令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该上行分量载频的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资源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本发明解决了大带宽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问题。

Description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大带宽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FDD(Frequency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模式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模式的帧结构。FDD模式的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radio frame(无线帧)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0~19的slot(时隙)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subframe(子帧)i。TDD模式的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radio frame(无线帧)由两个长为5ms的half frame(半帧)组成,一个半帧包含5个长为1ms的subframe(子帧)。子帧i定义为2个长为0.5ms的时隙2i和2i+1。两种帧结构里,对于Normal CP(Normal Cyclic Prefix,标准循环前缀),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CP长度为4.69us;对于Extended(Extended,扩展)CP,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所有符号的CP长度均为16.67us。
LTE定义了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调度分配和其它控制信息;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承载在一个子帧里用于传输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信息,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所在频率位置由系统下行带宽与小区ID决定。每个PDCCH由若干个CCE(Control Channel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组成,每个子帧的CCE数目由PDCCH的数量和下行带宽决定。每个子帧的CCE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顺序编号进行索引。
LTE Release-8定义了6种带宽: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
LTE-Advanced(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是LTE Release-8的演进版本。除满足或超过3GPP TR 25.913:“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E-UTRA)and Evolved UTRAN(E-UTRAN)”的所有相关需求外,还要达到或超过ITU-R提出的IMT-Advanced的需求。其中,与LTE Release-8后向兼容的需求是指:LTE Release-8的终端可以在LTE-Advanced的网络中工作;LTE-Advanced的终端可以在LTE Release-8的网络中工作。
另外,LTE-Advanced应能在不同大小的频谱配置,包括比LTE Release-8更宽的频谱配置(如100MHz的连续的频谱资源)下工作,以达到更高的性能和目标峰值速率。由于LTE-Advanced网络需要能够接入LTE用户,所以其操作频带需要覆盖目前LTE频带,在这个频段上已经不存在可分配的连续100MHz的频谱带宽了。所以LTE-Advanced需要解决的一个直接技术是将几个分布在不同频段上的连续分量载频(频谱)(Component carrier)聚合起来形成LTE-Advanced可以使用的100MHz带宽。即对于聚集后的频谱,被划分为n个分量载频(频谱),每个分量载频(频谱)内的频谱是连续的。
频谱配置的方案主要有3种,如图2所示。其中,方格部分为与LTERelease-8兼容的系统带宽,斜线部分为LTE-Advanced专有的系统带宽。图2a为频谱配置方案1,是指LTE-Advanced频谱配置由1个LTE-Advanced定义的系统带宽组成,且该带宽大于LTE Release-8定义的系统带宽。图2b为频谱配置方案2,是指LTE-Advanced频谱配置由一个LTE Release-8定义的系统带宽和多个LTE-Advanced定义的系统带宽通过频谱聚集(carrieraggregation)组成。图2c为频谱配置方案3,是指LTE-Advanced频谱配置由多个LTE Release-8定义的系统带宽通过频谱聚集(carrier aggregation)组成,其中,上述频谱的聚集可以是连续频谱的聚集,也可以是不连续频谱的聚集。LTE Release-8终端能够接入兼容LTE Release-8的频带,LTE-A终端即能够接入LTE Release-8兼容的频带,也能够接入LTE-Advanced的频带。
考虑到与LTE Release-8的兼容性,LTE-Advanced各分量载频都需要满足可以接入LTE用户,这需要保证在每个分量载频的信道结构尽量保持与LTE一致。
目前,LTE-Advanced很有可能在FDD双工模式下,上行和下行的可用分量载频数目不一样,这样,每个下行分量载频就不能一一对应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这就涉及到多个下行分量载频映射到一个分量载频时如何进行PUCCH资源区域划分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方案。
LTE的PUCCH信道支持多种传输格式,具体有6种格式:
·Format 1:只发送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
·Format 1a:只发送1比特的ACK/NACK
·Format 1b:只发送2比特的ACK/NACK(2比特的ACK/NACK对应于MIMO的两个流)
·Format 2:只发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
·Format 2a:CQI/PMI/RI+1比特的ACK/NACK,其中1比特的ACK经BPSK调制后,在每个时隙的第二个导频符号上发送。该格式只适用于常规循环前缀的子帧。
·Format 2b:CQI/PMI/RI+2比特的ACK/NACK,其中2比特的ACK经QPSK调制后,在每个时隙的第二个导频符号上发送。该格式只适用于常规循环前缀的子帧。
为描述简单,将PUCCH Fomart 1/Format 1a/Format 1b记做PUCCH1,将PUCCH Fomart 2/Format 2a/Format 2b记做PUCCH2。
目前LTE所设计的PUCCH资源区域划分的方法如图3所示。PUCCH2占据的物理资源块先于PUCCH1的物理资源块;同时PUCCH1分为静态配置的资源和动态配置的资源。在PUCCH2的资源区域最后还可能存在最多1个物理资源块的PUCCH2和PUCCH1混合区域。PUCCH2的资源编号从边带开始到混合物理资源块中PUCCH2资源截止,PUCCH1的资源编号从混合物理资源块中PUCCH1资源开始从上下边带向中心顺次编号。LTE所设计的PUCCH资源区域划分只对应一个下行分量载频。
由于LTE-Advanced引入了多个分量载频,同时其支持上下不对称的情况,存在一个上行分量载频对应多个下行分量载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下行多个分量载频的各PDSCH传输的业务信道对应的反馈信道如何在上行进行区域划分就需要明确定义,并且设计方案需要能够兼容LTE Release-8的大带宽载波聚合时PUCCH资源区域划分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合LTE-Advanced的PUCCH资源区域划分方法,可以保证LTE-Advanced系统与LTE Release-8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 Release-8终端能够接入LTE-Advanced网络,并且保持对LTE-Advanced终端设计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持LTE-Advanced并兼容LTERelease-8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带宽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将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与该上行分量载频对应的若干个下行分量载频的承载相同类型信令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该上行分量载频的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资源上。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位于该上行分量载频的两边,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由两边向内部映射,承载CQI或PMI或PI,或承载CQI/PMI/PI和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一区域,只承载SR或ACK或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有保护带。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第二区域进一步分为半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其中半静态区域和第一区域相邻,动态区域为第二区域中除半静态区域外的区域,承载半静态调度资源和承载SR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半静态区域中,承载动态调度资源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动态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到所述第一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中,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动态区域中,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或交织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的动态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顺序映射是指,映射完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交织映射是指,先映射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所有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按该方式映射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二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各下行分量载频的所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混合映射是指,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随意映射到其对应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由下行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或者由高层信令指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映射在所述动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由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在的控制信道单元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分量载频索引指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带宽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所述装置将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将与该上行分量载频对应的若干个下行分量载频的承载相同类型信令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该上行分量载频的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资源上。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装置包含区域划分单元,映射单元,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位于该上行分量载频的两边,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由两边向内部映射;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将承载CQI或PMI或PI,或承载CQI/PMI/PI和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一区域,只承载SR或ACK或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区域划分单元划分时,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留有保护带。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区域划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进一步分为半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其中半静态区域和第一区域相邻,动态区域为第二区域中除半静态区域外的区域;
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将承载半静态调度资源和承载SR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半静态区域中,承载动态调度资源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动态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或交织映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动态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顺序映射是指,映射完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交织映射是指,先映射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所有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按该方式映射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二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各下行分量载频的所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混合映射是指,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随意映射到其对应区域中。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下行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或者通过高层信令指示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装置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的PDCCH所在的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分量载频索引指示映射在所述动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合LTE-Advanced的PUCCH资源映射方法,可以保证LTE-Advanced系统与LTE Release-8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 Release-8终端能够接入LTE-Advanced网络,并且保持对LTE-Advanced终端设计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LTE-Release 8系统FDD/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LTE-Advanced系统3种频谱配置方案示意图;
图3是LTE-Release 8系统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LTE-Advanced系统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LTE-Advanced系统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LTE-Advanced系统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LTE-Advanced系统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LTE-Advanced系统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LTE-Advanced系统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其中心思想是:将不同分量载频的承载相同类型信令的PUCCH信道映射到相同区域的不同资源上,即按照承载信令的类型,将不同类型的PUCCH信道映射到上行分量载频的不同区域内,每个区域内承载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相同类型的PUCCH信道。
其中,承载CQI、PMI或RI,或者承载CQI/PMI/RI和ACK或NACK的PUCCH信道(记为PUCCH 2)映射到上行分量载频的两边,记为区域1,承载SR、ACK/NACK的PUCCH信道(记为PUCCH 1)紧邻着区域1开始从两个边带开始向内部映射,记为区域2,区域1和区域2之间留有资源作为保护带。
区域2内按照先半静态资源的配置,再动态资源配置的顺序映射,即区域2进一步分为半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半静态区域和第一区域相邻,动态区域为区域2中除半静态区域外的区域,承载SR和半静态调度资源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半静态区域,承载动态调度资源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动态区域。
区域1内各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可以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
区域2内的半静态区域各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可以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
区域2内的动态区域各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可以顺序映射或交织映射。即区域2内动态资源配置区域,按照分量载频索引,将所有对应分量载频承载动态调度资源ACK/NACK的PUCCH索引连续映射,或者,按照分量载频索引,将所有对应分量载频的此类型的PUCCH索引分块交织映射。
其中,顺序映射是指,先映射完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后,再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交织映射是指,先映射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然后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所有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按该方式映射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二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各下行分量载频的所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混合映射是指:混合映射是指各下行分量载频在此区域中的映射无固定规律,可以映射到其对应区域的任何一个反馈资源上,即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随意映射到其对应区域中。
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如下方式索引:
映射在区域1或区域2的半静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由下行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或者由高层信令指示。即承载CQI/PMI/RI,或承载CQI/PMI/RI和ACK/NACK的PUCCH信道索引,承载SR和半静态调度数据的ACK/NACK信道索引由下行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或者由高层信令指示。
映射在区域2的动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由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PDCCH所在的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分量载频索引指示。即承载动态调度资源的ACK/NACK信道索引,由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PDCCH所在的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载频索引获得。
实施例1
该方法按照PUCCH承载的信令类型分块(即分区域)映射,在每个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连续映射。
具体来说,
假设,某个上行分量载频对应2个下行分量载频(分别为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在PUCCH的资源区域内按照PUCCH类型将资源分块。
如图4所示,在每个PUCCH类型的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此类型的PUCCH资源顺序映射排列。先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PUCCH资源,接着顺序映射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
如图8所示,在动态资源配置区域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此类型的PUCCH资源顺序映射排列。先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PUCCH资源,接着映射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在其他配置区域内,由基站配置映射位置。
实施例2
该方法按照PUCCH类型分块映射。在每个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分块交织映射,或者块内各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可通过高层信令动态分配。
假设,此时某个上行分量载频对应2个下行分量载频(分别为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在PUCCH的资源区域内按照PUCCH类型将资源分块。
如图5所示,在每个PUCCH类型的块内,各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索引分块交织映射排列(先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然后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2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之后再交替映射分量载频1和2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直到映射完所有PUCCH资源)。在每个PUCCH类型块内,所有资源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如图9所示,在动态资源配置区域内,各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索引分块交织映射排列(先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然后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2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之后再交替映射分量载频1和2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直到映射完所有PUCCH资源)。在其他配置区域内,由基站配置映射位置。
实施例3
该方法按照PUCCH类型分块映射,在每个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连续映射。
具体来说,
以图6为例,此时某个上行分量载频对应3个下行分量载频(分别为分量载频1,分量载频2和分量载频3),在PUCCH的资源区域内按照PUCCH类型将资源分块。在每个PUCCH类型的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此类型的PUCCH资源顺序映射排列(先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PUCCH资源,接着映射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最后映射分量载频3的PUCCH资源)。在每个PUCCH类型块内,所有资源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4
该方法按照PUCCH类型分块映射。在每个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分块交织映射,或者块内各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可通过高层信令动态分配。
以图7为例,此时某个上行分量载频对应3个下行分量载频(分别为分量载频1,分量载频2和分量载频3),在PUCCH的资源区域内按照PUCCH类型将资源分块。在每个PUCCH类型的块内,各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索引分块交织映射排列(先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然后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2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和分量载频3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之后再交替映射分量载频1,2和3的其余PUCCH资源)。在每个PUCCH类型块内,所有资源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5
该方法按照PUCCH类型分块映射,在每个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连续映射。
具体来说,
以图8为例,此时某个上行分量载频对应2个下行分量载频(分别为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在PUCCH的资源区域内按照PUCCH类型将资源分块。
在PUCCH2区域内混合映射有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终端映射在该区域的CQI/PMI/RI信道索引由下行该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配置,或者直接由高层信令通知。
在PUCCH1的半静态分配区域内混合映射有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终端映射在该区域的ACK/NACK的信道索引由下行该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配置,或者直接由高层信令通知。
在PUCCH1的动态分配区域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此类型的PUCCH资源顺序映射排列(先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PUCCH资源接着顺序映射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终端映射在该区域的ACK/NACK信道索引可以根据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PDCCH所在的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载频索引获得。
在每个PUCCH类型块内,所有资源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实施例6
该方法按照PUCCH类型分块映射,在每个块内按照分量载频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资源连续映射。
具体来说,
以图9为例,此时某个上行分量载频对应2个下行分量载频(分别为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在PUCCH的资源区域内按照PUCCH类型将资源分块。
在PUCCH2区域内混合映射有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终端映射在该区域的CQI/PMI/RI信道索引由下行该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配置,或者直接由高层信令通知。
在PUCCH1的半静态分配区域内混合映射有分量载频1和分量载频2的PUCCH资源。终端映射在该区域的ACK/NACK信道索引由下行该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配置,或者直接由高层信令通知终端。
在PUCCH1的动态分配区域内,将所有分量载频的PUCCH索引分块交织映射排列(先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1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然后按照交织的大小顺序映射分量载频2的第一部分PUCCH资源,之后再交替映射分量载频1和2的其余PUCCH资源)。终端映射在该区域的ACK/NACK信道索引根据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PDCCH所在的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载频索引获得。
在每个PUCCH类型块内,所有资源索引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带宽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所述装置将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将与该上行分量载频对应的若干个下行分量载频的承载相同类型信令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该上行分量载频的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资源上。
所述装置包含区域划分单元,映射单元,其中: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位于该上行分量载频的两边,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由两边向内部映射;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将承载CQI或PMI或PI,或承载CQI/PMI/PI和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一区域,只承载SR或ACK或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划分时,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留有保护带。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进一步分为半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其中半静态区域和第一区域相邻,动态区域为第二区域中除半静态区域外的区域;
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将承载半静态调度资源和承载SR的PUCCH信道映射到所述半静态区域中,承载动态调度资源的PUCCH信道映射到所述动态区域中。
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中。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或交织映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动态区域中。顺序映射、交织映射和混合映射的含义同前。
所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下行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或者通过高层信令指示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所述装置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PDCCH所在的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分量载频索引指示映射在所述动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合LTE-Advanced的PUCCH资源区域划分方法,可以保证LTE-Advanced系统与LTE Release-8系统的兼容性,使得LTE Release-8终端能够接入LTE-Advanced网络,并且保持对LTE-Advanced终端设计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如本发明所应用的系统不局限于LTE-Advanced系统。

Claims (18)

1.一种大带宽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
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位于该上行分量载频的两边,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由两边向内部映射,承载信道质量指示(CQ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秩指示(RI),或承载CQI/PMI/RI和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一区域,只承载调度请求(SR)或ACK或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将与该上行分量载频对应的若干个下行分量载频的承载相同类型信令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该上行分量载频的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资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有保护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进一步分为半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其中半静态区域和第一区域相邻,动态区域为第二区域中除半静态区域外的区域,承载半静态调度资源和承载SR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半静态区域中,承载动态调度资源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动态区域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到所述第一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中,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动态区域中,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或交织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的动态区域。
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顺序映射是指,映射完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交织映射是指,先映射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所有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按该方式映射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二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各下行分量载频的所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混合映射是指,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随意映射到其对应区域中。
8.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由下行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或者由高层信令指示。
9.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映射在所述动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由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在的控制信道单元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分量载频索引指示。
10.一种大带宽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区域划分单元,映射单元,
所述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分量载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位于该上行分量载频的两边,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由两边向内部映射;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将承载信道质量指示(CQ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秩指示(RI),或承载CQI/PMI/RI和ACK/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一区域,只承载调度请求(SR)或ACK或NACK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二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单元划分时,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留有保护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进一步分为半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其中半静态区域和第一区域相邻,动态区域为第二区域中除半静态区域外的区域;
所述映射单元,还用于将承载半静态调度资源和承载SR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半静态区域中,将承载动态调度资源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映射到所述动态区域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交织映射或混合映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中。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将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顺序映射或交织映射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动态区域中。
16.如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顺序映射是指,映射完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交织映射是指,先映射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映射下一个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所有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一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后,再按该方式映射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第二部分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直到映射完各下行分量载频的所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混合映射是指,各下行分量载频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随意映射到其对应区域中。
17.如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用于通过下行分量载频索引和高层信令联合指示,或者通过高层信令指示映射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半静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18.如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以及动态调度资源对应的PDCCH所在的CCE索引和动态调度资源所在分量载频索引指示映射在所述动态区域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CN2008101929880A 2008-12-31 2008-12-31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448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29880A CN101448332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PCT/CN2009/074442 WO2010075709A1 (zh) 2008-12-31 2009-10-14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29880A CN101448332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332A CN101448332A (zh) 2009-06-03
CN101448332B true CN101448332B (zh) 2011-12-28

Family

ID=4074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29880A Active CN101448332B (zh) 2008-12-31 2008-12-31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8332B (zh)
WO (1) WO20100757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332B (zh) * 2008-12-31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PL2930980T3 (pl) * 2009-06-15 2019-02-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posób i układ operacji nieciągłego odbioru dla agregacji nośnej w długoterminowej ewolucji zaawansowanej
EP2911446B1 (en) 2009-06-16 2018-08-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CN101925109B (zh) 2009-06-16 2012-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68738B1 (ko) 2009-06-18 2017-08-16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캐리어 집적을 이용하는 불연속 수신 모드에서의 동작
KR101751675B1 (ko) * 2009-06-19 2017-06-28 고도 가이샤 아이피 브릿지 1 단말, 기지국, 송신 방법, 수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WO2010145080A1 (en) * 2009-06-19 2010-1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encoding information
CN101651986B (zh) * 2009-06-22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映射方法和系统
SMT201900034T1 (it) * 2009-06-25 2019-02-2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odo per comunicare in una rete mobile
CN101932005B (zh) * 2009-06-26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预留与索引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EP2282575A1 (en) 2009-08-04 2011-02-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615984B (zh) * 2009-08-07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下周期性cqi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96566A (zh) * 2010-03-01 2011-09-2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选择载波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用户设备
CN101820672B (zh) * 2010-03-26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386998B (zh) * 2010-08-26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pucch编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03109479B (zh) * 2010-09-16 2016-02-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多个服务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基本资源网格类型信息的装置及其方法
KR101849107B1 (ko) 2011-02-17 2018-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화된 다운링크 물리 제어 채널에 대응하는 데이터 패킷들의 성공적 수신 여부를 피드백하기 위한 업링크 피드백 채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33551B (zh) * 2011-08-19 2016-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发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612094A (zh) * 2012-04-01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资源单元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3391178B (zh) * 2012-05-10 201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cch资源映射、配置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CN105453680B (zh) * 2013-09-26 2019-01-1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KR102138111B1 (ko) 2015-11-30 2020-07-2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스케줄링 장치, 피스케줄링 장치, 및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과 장치
CN106937387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6714702B2 (ja) * 2016-01-07 2020-06-24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ーユー 狭帯域IoTにおける時間不連続送信
CN110636623B (zh) * 2019-10-28 2022-12-1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无线宽带自组网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291A (zh) * 2008-01-05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27717A (zh) * 2008-01-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cch传输状态的表示和检测方法、基站、用户设备
US20080225788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Nec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i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299629A (zh) * 2008-06-13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控制信道的星座图映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33622A (en) * 2006-01-17 2007-09-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o a physical channel in a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01325739A (zh) * 2007-06-14 2008-12-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数据和上行控制信令的方法
WO2008153367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 acquiring ack/nack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48332B (zh) * 2008-12-31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5788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Nec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i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222291A (zh) * 2008-01-05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27717A (zh) * 2008-01-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ucch传输状态的表示和检测方法、基站、用户设备
CN101299629A (zh) * 2008-06-13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控制信道的星座图映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75709A1 (zh) 2010-07-08
CN101448332A (zh) 200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8332B (zh) 大带宽系统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KR10118661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042840B2 (en) Cross-carrier/cross-subframe indic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EP350122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existence of differing cyclic prefix lengths
CN102263627B (zh) 一种载波聚合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47449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载波进行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JP6556422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送受信方法
JP569812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2845012B (zh) 在载波聚合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确认信令的方法和系统
CN109600212A (zh) 发送和接收新无线电的harq ack/nack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RU255688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поля указателя несущей на компонентную несущую
CN102100017B (zh) 收发下行控制信息的设备与方法
CN102124796B (zh) 使用无线通信系统中未使用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14189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eriodic srs in ue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CN103109479B (zh) 用于在支持多个服务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基本资源网格类型信息的装置及其方法
JP4861535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移動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201800492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One or More Parameters for Defining a More Flexible Radio Communication
EP3349384A1 (en) Resource element (re)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on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KR20130088121A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651996A (zh) 一种分量载波的索引和控制格式指示值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75657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19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14014269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321994A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CN101394199A (zh) 在大带宽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