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7949B -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47949B CN101447949B CN2007101681880A CN200710168188A CN101447949B CN 101447949 B CN101447949 B CN 101447949B CN 2007101681880 A CN2007101681880 A CN 2007101681880A CN 200710168188 A CN200710168188 A CN 200710168188A CN 101447949 B CN101447949 B CN 1014479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page
- contact person
- user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在所述用户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并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交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ing)是一种使人们能在网上识别在线用户并与这些在线用户实时交换消息的技术,由于即时通讯所拥有的实时性、低成本、高效率等诸多优势,目前已成为在网民中普遍使用的通讯方式之一。
通常,即时通讯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用于统一对外提供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服务,典型的即时通讯过程为:
(1)用户登录即时通讯系统,连接即时通讯服务器;
(2)从服务器上获取联系人列表(buddy list),读取在线联系人信息;
(3)根据用户的请求在用户(客户端1)与所请求的联系人(客户端2)之间建立点对点的连接;
(4)如果双方连接稳定,则在用户(客户端1)和联系人(客户端2)之间采用UDP方式传送消息;如果双方连接不稳定,则用服务器中转的方式完成消息传送。
基于上述双方用户的即时通讯过程,现有技术进一步提出了多方用户的即时通讯方式,例如,QQ群、MSN群等,其实现原理为设置专用的中转服务器或服务程序(如QQ群号),将用户提交的消息通过该中转服务器或服务程序转发给群内的所有用户,然而,这种即时通讯的方式需要占用较多的服务器资源,而且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也较低,例如,在QQ群中,假设A用户提交了A消息,A消息被转发给群内的所有用户,然后B用户针对A消息回复了B消息,B消息也被转发给群内的所有用户。此时,如果、A用户提交消息后下线或网络中断,再次登录时由于群聊天记录更新、记录滚动或其它原因而使A用户无法直接获得B消息,
总之,目前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创新的提出一种可以减少资源占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在所述用户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并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依据用户对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标记请求对相应的第二消息进行标记;
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在所述消息回复页面优先显示所述第二消息ID对应的第二消息。
优选的是,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转发请求获取所述联系人的下一级联系人信息,并在所有下一级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联系人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优选的是,在生成第一消息ID前,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保存所述第一消息。
优选的是,在生成第二消息ID前,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保存所述第二消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消息为问题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答案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装置,包括服务器、客户端和通讯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
第一参数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
第一返回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第二接口模块,用于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
第二参数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所述客户端包括:
联系人客户端,用于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用户客户端,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进行通讯。
优选的是,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标记模块,用于依据用户对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标记请求对相应的第二消息进行标记;
所述联系人客户端还包括:
标记提示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优先显示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在所述消息回复页面优先显示所述第二消息ID对应的第二消息。
优选的是,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转发请求获取所述联系人的下一级联系人信息;
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下一级联系人客户端,用于依据所述联系人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一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消息。
优选的是,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二消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消息为问题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答案消息。
优选的是,所述通讯模块为专用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建立用户ID、第一消息与第二消息的关联,可以保证消息及时、准确地到达用户,从而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4是一个具体例子中即时通讯系统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具体例子中提问页面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具体例子中用户提问后联系人的即时通讯系统界面示意图;
图7是一个具体例子中联系人提取的问题页面示意图;
图8是一个具体例子中联系人打开的问题回复页面的示意图;
图9是一个具体例子中提示消息框的界面示意图;
图10是一个具体例子中用户提取的答案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一个具体例子中显示最佳答案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3是应用图1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消息交互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装置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装置、包括以上任何装置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通过利用即时通讯系统的用户及其联系人资源,当用户提交消息,则将该消息通过专用的发送接口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记录发送这个消息的用户ID,并给这个消息分配一个ID用于唯一标识它,从而形成这个消息ID与用户ID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这条消息的发出,服务器会获取当前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并向联系人发送提示信息,联系人根据这个提示可以回复这个消息,消息回复后,联系人的ID和回复消息的ID也会被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随后通知用户消息被回复,用户可以在客户端提取该回复消息。本发明通过关联用户ID、用户消息ID、联系人ID和回复消息ID,把相关资源结合起来,从而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联系人针对用户提交消息的回复无法准确到达用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步骤102、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103、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步骤104、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步骤105、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步骤106、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107、在所述用户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并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其中,所述页面可以由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Identifier,简称″URI″)进行定位。URI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访问资源的命名机制;存放资源的主机名;资源自身的名称、路径或者参数。例如,http://www.webmonkey.com.cn/html/html40/;这个URI表示了一个可通过HTTP协议访问的资源,位于主机www.webmonkey.com.cn上,通过路径“/html/html40”访问即可。在网络资源数据传输领域中比较常用的是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是URI命名机制的一个子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页面传递页面参数,则可以依照该页面参数对页面数据进行初始化或加载数据,从而在页面视图显示所述数据。基于上述URI的结构,所述页面参数可以附加在URL后面进行传递。如:http://www.knowsky.com/testweb?username=liming,其中?后面所跟着的字符串便是传递的数据,=前的是变量名,=后面是数值,在实际中,还可以使用request对象来获取传递的数据。如:request(“username”)。
在本实施例中,id(identification,identity)用于唯一标识相应信息的,例如,用户ID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用户,联系人ID用于唯一标识相应的联系人,第一消息ID用于唯一标识相应的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用于唯一标识相应的第二消息。执行步骤102后,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即在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之间形成对应关系;执行步骤106后,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至少包括用户ID、第一消息ID、联系人ID与第二消息ID,即在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联系人ID与第二消息ID之间建立了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对相关数据进行查找或追溯需要就非常简单了。
实际中,服务器在接收到提交的消息,至少会将其缓存用以进行后续处理,为保证本发明中相应数据之间的关联,优选的,在步骤102中,在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前,还可以包括步骤:保存所述第一消息;相应地,在步骤106中,在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前,还可以包括步骤:保存所述第一消息。所述保存可以理解为进一步将数据存储于存储设备中,对于其存储的方法,本发明在此不需做出限制。
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步骤202、保存所述第一消息,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203、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步骤204、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步骤205、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步骤206、保存所述第二消息,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207、在所述用户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并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步骤208、依据用户对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标记请求对相应的第二消息进行标记;
步骤209、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步骤210、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在所述消息回复页面优先显示所述第二消息ID对应的第二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进一步对第二消息进行处理,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用户任意设置,本发明对此不需要进行限定。优先显示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可以使联系人更直观、直接地获得优选结果,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步骤302、保存所述第一消息,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303、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步骤304、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转发请求获取所述联系人的下一级联系人信息,并在所有下一级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联系人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步骤305、依据下一级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步骤306、接收下一级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下一级联系人的ID;
步骤307、保存所述第二消息,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308、在所述用户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并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可以看出,通过进一步利用下级联系人(即联系人的联系人)资源,从而获取充分的网络资源为用户所用,进一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实际中,所述第一消息可以为问题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可以为答案消息,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具体应用上的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任意设置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都是可行的,本发明对此不需要进行限定。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本发明在实际中应用的具体例子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用户登录即时通讯系统,所述即时通讯系统界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
2、触发所述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控件,进入提问页面;
图4中的“旺旺问答”即为消息交互控件,用户点击所述控件,即可将用户的ID作为参数传递给提问页面,所述提问页面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
3、用户在提问页面提交问题,问题被发给服务器,服务器记录下提交问题的用户ID,保存这个问题,并给这个问题分配一个ID,从而建立起用户ID与问题ID的对应关系;
4、服务器读取用户的联系人信息,提示所有联系人用户进行了提问,提示的方法是在所有联系人的联系人列表中用户ID后显示一个特殊标志,相应的界面示意图可以参考图6,特殊标志可以参见图6中的问号图标;
5、联系人点击图6中的问号图标,发出对用户提交问题的提取请求,提取的问题页面如图7所示;
6、联系人触发问题回复控件(图7中的“回答该问题”),将联系人的ID、用户ID和第一消息ID作为参数传递给问题回复页面,所述问题回复页面如图8所示;
7、联系人在问题回复页面提交答案,答案被发给服务器,服务器记录下提交答案的联系人ID,保存这个答案,并给这个答案分配一个ID;
8、服务器提示用户问题得到了回答,提示的方法可以为在用户客户端显示如图9所示的消息框;
9、用户点击图9中的“点击查看答案”,发出针对这个答案的提取请求,返回相应的答案界面如图10所示;
10、用户点击图10中的“设置最佳答案”,发出对最佳答案的标记请求,在答案界面优选显示最佳答案,相应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建立用户ID、第一消息与第二消息的关联,可以保证消息及时、准确地到达用户,从而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消息交互装置可以包括服务器121、客户端122和通讯模块123,所述服务器121可以包括:
第一接口模块1211,用于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第一记录模块1212,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
第一参数添加模块1213,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获取模块1214,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
第一返回模块1215,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第二接口模块1216,用于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第二记录模块1217,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
第二参数添加模块1218,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第二返回模块1219,用于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所述客户端122包括:
联系人客户端1221,用于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用户客户端1222,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123用于在所述服务器121与客户端122之间进行通讯。
在实际中,所述通讯模块可以为专用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标记模块,用于依据用户对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标记请求对相应的第二消息进行标记;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联系人客户端还可以包括标记提示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优先显示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在所述消息回复页面优先显示所述第二消息ID对应的第二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转发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转发请求获取所述联系人的下一级联系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客户端还可以包括下一级联系人客户端,用于依据所述联系人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第一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消息。
相应地,所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第二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二消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消息为问题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答案消息。
参考图13,示出了应用图1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消息交互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1、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步骤132、第一保存模块保存所述第一消息,第一记录模块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第一参数添加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133、获取模块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联系人客户端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步骤134、第一返回模块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步骤135、第二接口模块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步骤136、第二保存模块保存所述第二消息,第二记录模块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第二参数添加模块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步骤137、用户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第二返回模块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上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均由专用的通讯模块进行处理。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并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在所述用户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并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还包括:
依据用户对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标记请求对相应的第二消息进行标记;
在所有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在所述消息回复页面优先显示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对应的第二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转发请求获取所述联系人的下一级联系人信息,并在所有下一级联系人的客户端依据所述联系人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第一消息ID前,还包括:
保存所述第一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第二消息ID前,还包括:
保存所述第二消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问题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答案消息。
7.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客户端和通讯模块,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消息提交页面提交的第一消息,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的ID;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消息的ID;
第一参数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提交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
第一返回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提交页面;
第二接口模块,用于接收联系人在消息回复页面提交的第二消息,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包括所述用户ID、第一消息ID与所述联系人的ID;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消息的ID;
第二参数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消息ID添加至所述消息回复页面的页面参数中;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返回所述消息回复页面;
所述客户端包括:
联系人客户端,用于依据所述用户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用户客户端,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在所述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进行通讯;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标记模块,用于依据用户对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标记请求对相应的第二消息进行标记;
所述联系人客户端还包括:
标记提示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优先显示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发出的提取请求,在所述消息回复页面优先显示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消息ID对应的第二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转发模块,用于依据联系人针对所述第一消息ID发出的转发请求获取所述联系人的下一级联系人信息;
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下一级联系人客户端,用于依据所述联系人ID与第一消息ID显示提示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一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消息。
11.如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第二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问题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答案消息。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为专用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681880A CN101447949B (zh) | 2007-11-28 | 2007-11-28 |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
HK09110390.6A HK1130590A1 (en) | 2007-11-28 | 2009-11-0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e interchange based o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681880A CN101447949B (zh) | 2007-11-28 | 2007-11-28 |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7949A CN101447949A (zh) | 2009-06-03 |
CN101447949B true CN101447949B (zh) | 2012-04-18 |
Family
ID=40743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681880A Active CN101447949B (zh) | 2007-11-28 | 2007-11-28 |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47949B (zh) |
HK (1) | HK11305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2439A (zh) * | 2010-01-29 | 2010-10-27 | 秦野 | 一种常用百种罪名刑法量刑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299867B (zh) * | 2010-06-24 | 2016-03-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创建独立消息页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611635B (zh) * | 2011-01-20 | 2015-12-1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微博的消息交互方法、系统 |
CN102857403B (zh) * | 2011-06-30 | 2015-04-22 |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即时通信客户端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 |
CN103269310B (zh) * | 2012-12-18 | 2017-08-25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群组交流信息的发布方法及系统 |
CN103269308B (zh) * | 2012-12-18 | 2017-03-08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发布通信群组交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269303B (zh) * | 2012-12-18 | 2016-08-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群组交流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
CN103269305B (zh) * | 2012-12-18 | 2017-05-1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发布群组交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702481B (zh) * | 2013-12-06 | 2019-06-21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在网站媒体信息中实现即时通讯功能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
CN109286724B (zh) * | 2013-12-11 | 2021-02-26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短信息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04734940A (zh) * | 2013-12-23 | 2015-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显示方法和用户终端 |
US9652549B2 (en) | 2014-02-05 | 2017-05-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apturing and managing knowledge from social networking interactions |
CN106375178B (zh) * | 2015-07-23 | 2021-06-29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即时通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7733772B (zh) * | 2016-08-10 | 2021-04-2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241464A (zh) * | 2017-12-13 | 2018-07-03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聊天信息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8642A (zh) * | 2005-03-21 | 2006-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利用即时消息系统实现问答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017489A (zh) * | 2006-02-08 | 2007-08-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知识搜索方法及系统 |
-
2007
- 2007-11-28 CN CN2007101681880A patent/CN101447949B/zh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11-09 HK HK09110390.6A patent/HK1130590A1/xx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8642A (zh) * | 2005-03-21 | 2006-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利用即时消息系统实现问答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017489A (zh) * | 2006-02-08 | 2007-08-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的知识搜索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30590A1 (en) | 2009-12-31 |
CN101447949A (zh) | 2009-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47949B (zh) |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系统的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 |
US8458292B2 (en) | Aggregation system | |
US7908647B1 (en) | Aggregation system | |
US1027754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mpting dynamic information about contact person | |
US20180343214A1 (en) | Information Exchange Method, Client, and Apparatus | |
CN105531979B (zh) | 一种用于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及服务器 | |
CN102088466A (zh) | 一种微博浏览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02420819A (zh) | 用户注册方法、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2150443A (zh) | 用于在即时消息用户和短消息服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TW200849959A (en) |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WAP | |
CN110049134A (zh) | 客服聊天方法、装置、客服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1585868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337841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 | |
CN104618420A (zh) | 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9302340A (zh) | 一种埋点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595611B (zh) | 即时通信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与设备 | |
CN105721274B (zh) | 一种多种即时通讯的融合方法及装置 | |
CN106034157A (zh) | 数据交换中传输http协议的方法、服务器及存储设备 | |
CN104065566A (zh) | 一种实现web应用圈子与群组消息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964941A (zh) | 一种建立临时会话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66384A (zh) | 文件分享方法、文件分享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016409A (zh) | 一种在线聊天系统 | |
CN117857489A (zh) | 一种聚合三方聊天消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TWI419067B (zh) | Agent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method | |
Wei et al. | Study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Real-Time Communicatio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5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5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