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2422B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42422B CN101442422B CN2008101845870A CN200810184587A CN101442422B CN 101442422 B CN101442422 B CN 101442422B CN 2008101845870 A CN2008101845870 A CN 2008101845870A CN 200810184587 A CN200810184587 A CN 200810184587A CN 101442422 B CN101442422 B CN 1014424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ter
- vpn
- multicast
- extranet
-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8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traffic restrictions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e.g. involving subnets or subdomai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汇聚点RP;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通过所述RP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本发明中,通过使用竞争的方式获取RP地址,并通过该RP地址传输组播数据,当有新的VPN加入到该组播域时,该新加入的VPN不需要重新配置RP地址信息,降低了配置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IP组播技术有效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节约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并降低了网络的负载。而且利用网络的组播特性可以方便地开展新的增值业务,包括在线直播、网络电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领域。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和网络服务提供商NSP(Network Service Provider)在公共网络中建立的虚拟专用通信网络,通过使用VPN将现有的IP网络分解成逻辑上隔离的网络,该逻辑上隔离的网络应用非常丰富,包括解决企业内部互连、相同或不同办事部门间的互连,以及提供新的业务(例如,为IP电话业务专门开辟VPN、解决IP网络地址不足、开展增值服务)。
现有技术中,在组播VPN Extranet(外联网)的组网方案中,源VPN组播是提供组播数据源的VPN,其所在的PE路由器为源PE(Provider Edge,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边缘设备),远端接收者VPN组播是需要接收组播数据的VPN,与源VPN不在同一个VPN上,其所在的PE路由器称为接收者PE。当远端接收者VPN需要接收源VPN的组播数据时,需要在源VPN侧配置上述的接收者VPN,在源VPN将组播数据发送给源VPN侧配置的接收者VPN,并通过在源VPN侧配置的接收者VPN与远端接收者VPN之间进行组播数据的传输过程,从而使远端接收者VPN接收到源VPN的组播数据。当上述进行组播数据传输的过程是使用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Mode,协议无关组播-稀松模式)协议时,需要配置RP(Rendezvous Point,汇聚点),以使组播业务正常运行,在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域中的路由器上需配置静态RP,从而静态指定PIM域内的RP地址。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组播VPN Extranet组网方案中,对RP的部署要求固定,只能使用静态RP配置,无法支持动态RP配置,使得源VPN和各接收者VPN均需预先配置好静态RP地址,当有新加入的接收者VPN时,也须对增加的接收者VPN配置相同的RP地址,以保证正常的接收源VPN的组播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以在组播Extranet中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RP,并通过该RP转发组播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汇聚点RP;
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
通过所述RP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数据的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和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其中:
所述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用于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RP,并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通过所述RP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组播域内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所述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为源路由器,所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为接收路由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RP;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RP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使用竞争的方式获取RP地址,并通过该RP地址传输组播数据,当有新的VPN加入到该组播域时,该新加入的VPN不需要重新配置RP地址信息,降低了配置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的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汇聚点RP;
步骤S102,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
步骤S103,通过所述RP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竞争的方式获取RP地址,并通过该RP地址传输组播数据,当有新的VPN加入到该组播域时,该新加入的VPN不需要重新配置RP地址信息,降低了配置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本实施例中,该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在组播VPN Extranet的组网中,以3个VP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其中,VPN1为源VPN,VPN2和VPN3为不同的接收者VPN,在各个VPN的域内使用的组播协议为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Multicast-Spar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稀松模式),其中,该VPN域内包括多个路由器,在该多个路由器中包括一个PE路由器,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VPN1、VPN2和VPN3之间组成一个组播域。如图3所示,该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301,在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与源VPN侧的PE路由器之间建立组播Extranet隧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为不同VPN2侧的PE路由器和VPN3侧的PE路由器,该源VPN侧的PE路由器为VPN1侧的PE路由器。通过该建立的组播Extranet隧道,VPN2侧的PE路由器和VPN3侧的PE路由器可以从VPN1侧的PE路由器获取到组播数据。其中,在VPN内包括多个路由器,即VPN由三部分组成,包括CE(Customer Edge,用户网络边缘设备)、PE(Provider Edge,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边缘设备)和P(Provider,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的骨干路由器)。其中,该CE中有接口直接与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网络相连接,该CE可以是路由器或交换机,也可以是终端。该PE与CE直接相连,而且对VPN的所有处理均发生在PE上。而该P不与CE直接相连,该P设备和PE设备由SP管理,而CE设备由用户管理,当用户将CE设备的管理权委托给SP时,该CE设备也可以由SP进行管理。一台PE设备可以接入多台CE设备,一台CE设备也可以连接属于相同或不同服务提供商的多台PE设备。
而组播VPN是需要在骨干网(核心网或公网)中支持组播功能,并将私网中的组播数据透过公网传递到远端的VPN。本实施例中,PE路由器处理VPN域内路由器之间运行的组播数据时称之为处理私网组播数据,PE路由器处理该VPN与其它VPN之间交互的组播数据时称之为处理公网组播数据,其中,处理公网组播数据时不需要了解私网中传递的组播数据,处理私网组播数据时也不需要了解公网中传递的组播数据,从而使得各个私网组播之间相互隔离。其中,PE路由器上的私网组播数据发送给VPN远端的PE路由器的方式是通过上述的建立的组播Extranet隧道进行传送的。即在将私网组播数据发送给组播Extranet隧道接口时,将发送的组播协议报文或组播数据报文进行封装,封装后的报文是公网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公网并在公网中进行转发。
步骤S302,在源VPN侧配置RP(汇聚点)。
具体的,通过动态RP配置机制在源VPN侧(VPN1)的路由器上配置RP。其中,该动态RP配置机制具体为:在VPN1的域内任意选择路由器,将选择的路由器配置为C-RP(Candidate-RP,候选汇聚点),并从C-RP中竞争选取产生RP。
上述竞争选取产生RP的过程具体为:通过在VPN1内的任意选择的路由器上配置C-BSR(Candidate-BootStrap Router,候选自举路由器),并从C-BSR中竞争选取产生BSR,而该BSR负责收集并发布网络中的C-RP信息。在VPN 1内的任意选择路由器上配置C-BSR时,需指出该C-BSR所在的接口地址(该接口地址为C-BSR地址)、Hash掩码长度、以及C-BSR的优先级。在C-BSR竞争成为BSR的过程中,初始竞争时,每个路由器上的C-BSR均认为自己是BSR,并会向VPN 1内的所有的路由器发送Bootstrap(自举)消息,在该Bootstrap消息中携带了该C-BSR的地址信息以及该C-BSR的优先级信息。当VPN 1内的路由器收到C-BSR发送的Bootstrap消息时,将根据上述的Bootstrap消息中携带的C-BSR的地址信息以及该C-BSR的优先级信息竞争选取产生BSR,并获取到该竞争选取产生的BSR所对应的地址。
在VPN 1内的路由器上配置C-RP是向竞争选取产生的BSR所对应的地址发送Advertisement(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中携带了C-RP的地址信息、服务组范围信息和C-RP的优先级信息。在BSR上,汇总上述的信息为RP-Set(汇聚点配置)信息,将该RP-Set信息封装在Bootstrap消息中,通过将Bootstrap消息发送给VPN 1内的所有路由器,使得VPN 1内的所有路由器均可以根据该RP-Set信息中所有的C-RP的优先级信息,并通过相同的规则进行计算和比较,获取到最适合做RP的C-RP,并将该C-RP标记为RP,该RP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RP的地址信息、服务组范围信息和优先级信息,VPN1内的所有路由器从多个C-RP中学习到RP的地址信息,即VPN1内的所有路由器均获取到了RP的地址信息,当VPN1内的路由器需要与VPN2或VPN3进行组播数据的传送时,先根据RP的地址将组播数据发送给该RP所对应的路由器,然后该RP所对应的路由器将该组播数据发送给VPN1的PE路由器,VPN1的PE路由器通过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与源VPN侧的PE路由器之间建立的组播Extranet隧道将该组播数据发送给VPN2或VPN3的PE路由器。
步骤S303,通过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BSR消息。
具体的,在VPN1的内部获取到RP的地址信息后,通过BSR消息将该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VPN2和VPN3内的路由器,该BSR消息是通过VPN1的PE路由器与VPN2的PE路由器之间的组播Extranet隧道以及VPN1的PE路由器与VPN3的PE路由器之间的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给VPN2以及VPN3域内路由器的。VPN2以及VPN3域内的路由器在接收到该BSR消息后,学习BSR消息中携带的RP信息,并获取到RP的地址。在VPN2以及VPN3域内的路由器需要向VPN1发送加入信息时,是将加入信息发送给该R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器的;而该VPN1内的路由器需要向VPN2以及VPN3域内的路由器发送组播数据时,也是需要通过该R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器进行转发的;同样的,当有新的VPN需要加入到VPN1时,也是将新的加入信息发送给该R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器的。
步骤S304,通过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组播数据。
具体的,VPN1域内的所有路由器将需要传送的组播数据发送给该VPN1内的RP,该RP对组播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该组播数据转发给该组播数据的目的终端(通过该目的终端所在的路由器进行转发)。该组播数据的传输过程具体为VPN1域内的路由器将需要传送的组播数据发送给该VPN1内的RP,该RP根据接收VPN的加入信息将该组播数据转发给该VPN1域内的PE路由器,该PE路由器通过VPN1与VPN2之间的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给VPN2的PE路由器,该VPN2的PE路由器在接收到该组播数据后,根据组播数据中的目的地址信息将该组播数据发送到目的路由器上,并由该目的路由器将该组播数据转发给该组播数据的目的终端。
本实施例中,该RP部署在VPN1域内的路由器上,即VPN1域内PE路由器需要将BSR消息发送给VPN2侧的PE路由器和VPN3侧的PE路由器,此时,需要在组播Extranet隧道内的VPN2侧和VPN3侧,分别配置策略,通过该配置的策略保证VPN2侧的PE路由器和VPN3侧的PE路由器内的BSR消息不会通过该隧道发送到VPN1侧的PE路由器。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竞争的方式获取RP,并通过组播隧道将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使得组播域内的路由器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取到RP地址,并根据该RP地址传输组播数据,当有新的VPN加入到该组播域时,该新加入的VPN不需要重新配置RP地址信息,降低了配置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本实施例中,该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在组播VPN Extranet的组网中,以3个VPN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其中,VPN1为源VPN,VPN2和VPN3为不同的接收者VPN,在各个VPN的域内使用的组播协议为PIM-SM,其中,该VPN域内包括多个路由器,该多个路由器中包括一个PE路由器,而且VPN1与VPN2之间的组播Extranet隧道,VPN1与VPN3组播Extranet隧道不能传输BSR消息。如图5所示,该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501,在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与源VPN侧的PE路由器之间建立组播Extranet隧道。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该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为不同VPN 2侧的PE路由器和VPN 3侧的PE路由器,该源VPN侧的PE路由器为VPN 1侧的PE路由器。通过该建立的组播Extranet隧道,VPN2侧的PE路由器和VPN3侧的PE路由器可以从VPN1侧的PE路由器获取到组播数据。本实施例中,以该组播Extranet隧道不能传输BSR消息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502,在接收者VPN侧和源VPN侧配置RP。
本实施例中,VPN1为源VPN,VPN2和VPN3为接收者VPN,VPN1内的组播数据需要通过VPN1内的RP进行转发,即VPN1内的RP将VPN1内的组播数据通过VPN1与VPN2之间的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给VPN2内的路由器,VPN1内的RP将VPN1内的组播数据通过VPN1与VPN3之间的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给VPN3内的路由器。但在本实施例中,不能通过组播Extranet隧道传输BSR消息,即不能通过BSR消息传输VPN1的RP地址信息给VPN2和VPN3。此时,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MSDP(Multicast SourceDiscovery Protocol,组播源发现协议)peer(对等)连接进行SA(Source Active,活跃源)消息的传输,并在SA信息中携带源(VPN1)的组播源信息和RP地址信息。
当使用MSDP协议时,需要在组播内的所有VPN内均配置RP,即需要在VPN1侧、VPN2侧、VPN3侧配置RP,当需要传输组播数据时,VPN1侧是将组播数据发送给VPN1域内的RP,然后由RP进行组播数据的转发的。而VPN2侧和VPN3侧的加入信息也是分别发送给VPN2侧和VPN3侧的RP的,。在VPN2侧和VPN3侧的RP获取到SA信息时,将SA信息中携带的VPN1的组播源信息发送给VPN2侧和VPN3侧的路由器,在VPN2侧和VPN3侧的路由器接收到组播数据时,可以知道是源VPN1的组播数据。其中,在VPN1侧、VPN2侧、VPN3侧配置RP的过程是相同的,均是采用动态RP配置机制进行配置的,本实施例中,以在VPN1侧配置RP为例进行说明,在VPN2侧配置RP和在VPN3侧配置RP的过程不再赘述。
具体的,通过动态RP配置机制在源VPN侧(VPN1)的路由器上配置RP。其中,该动态RP配置机制具体为:在VPN1的域内任意选择路由器,将选择的路由器配置为C-RP,并从C-RP中竞争选取产生RP。
上述竞争选取产生RP的过程具体为:通过在VPN1内的任意选择的路由器上配置C-BSR,并从C-BSR中竞争选取产生BSR,而该BSR负责收集并发布网络中的C-RP信息。在VPN 1内的任意选择路由器上配置C-BSR时,需指出该C-BSR所在的接口地址(该接口地址为C-BSR地址)、Hash掩码长度、以及C-BSR的优先级。在C-BSR竞争成为BSR的过程中,初始竞争时,每个路由器上的C-BSR均认为自己是BSR,并会向VPN 1内的所有的路由器发送Bootstrap消息,在该Bootstrap消息中携带了该C-BSR的地址信息以及该C-BSR的优先级信息。当VPN 1内的路由器收到C-BSR发送的Bootstrap消息时,将根据上述的Bootstrap消息中携带的C-BSR的地址信息以及该C-BSR的优先级信息竞争选取产生BSR,并获取到该竞争选取产生的BSR所对应的地址。
在VPN1内的路由器上配置C-RP是向竞争选取产生的BSR所对应的地址发送Advertisement消息,该广播消息中携带了C-RP的地址信息、服务组范围信息和C-RP的优先级信息。在BSR上,汇总上述的信息为RP-Set信息,将该RP-Set信息封装在Bootstrap消息中,通过将Bootstrap消息发送给VPN1内的所有路由器,使得VPN1内的所有路由器均可以根据该RP-Set信息中所有的C-RP的优先级信息,并通过相同的规则进行计算和比较,获取到最适合做RP的C-RP,并将该C-RP标记为RP,该RP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RP的地址信息、服务组范围信息和优先级信息,VPN1内的所有路由器从多个C-RP中学习到RP的地址信息,即VPN1内的所有路由器均获取到了RP的地址信息,当VPN1内的路由器需要与VPN2或VPN3进行组播数据的传送时,先根据RP的地址将组播数据发送给该RP所对应的路由器,然后该RP所对应的路由器将该组播数据发送给VPN1的PE路由器,VPN1的PE路由器通过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与源VPN侧的PE路由器之间建立的组播Extranet隧道将该组播数据发送给VPN2或VPN3的PE路由器。
步骤S503,在接收者VPN侧的RP与源VPN侧的RP之间建立MSDP peer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上述建立的组播Extranet隧道不能传输BSR消息,即不能传输RP的地址信息,此时,需要建立MSDP peer连接用以传输SA消息,并在该SA消息中携带VPN 1的组播源信息和RP的地址信息。该建立MSDP peer连接具体为建立VPN1侧RP与VPN2侧的RP之间的MSDP peer连接,以及建立VPN1侧的RP与VPN3侧的RP之间的MSDP peer连接,通过该建立的MSDP peer连接,接收者VPN2侧的PE路由器以及VPN3侧的PE路由器可以接收到来自VPN1侧的PE路由器的SA消息。
在组播内的多个VPN之间进行组播数据传输时,该组播数据是通过建立的组播Extranet隧道进行传输的,而当该组播Extranet隧道可以用于传输BSR消息时,组播内的VPN便可以根据接收到的BSR消息学习到RP地址信息,但本实施例中,该组播Extranet隧道不能传输BSR消息,即需要建立MSDPpeer连接传输SA消息,而在使用MSDP协议时,每个VPN的域内均需维护一个RP,从而实现RP的负荷分担、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在每个VPN的域内的路由器需要进行组播数据的传输时,均需将该组播数据发送给该VPN域内的RP,该RP对该组播数据进行转发。
步骤S504,通过MSDP peer连接发送SA消息。
具体的,在VPN1的内部获取到RP的地址信息后,通过SA消息将该RP的地址信息和组播源信息发送给VPN2和VPN3内的路由器,该SA消息是通过VPN1的PE路由器与VPN2的PE路由器之间的MSDP peer连接以及VPN1的PE路由器与VPN3的PE路由器之间的MSDP peer连接发送给VPN2以及VPN3域内路由器的。VPN2以及VPN3域内的路由器在接收到该SA消息后,从SA消息中获取到组播源信息。在VPN2以及VPN3域内的路由器需要向VPN1域内路由器发送加入信息时,是将加入信息发送给本域内的RP的。而该VPN1域内路由器需要向VPN2以及VPN3域内的路由器发送组播数据时,也是需要先将组播数据发送给VPN1域的RP的,然后由VPN1域的RP进行转发,在VPN2以及VPN3内的路由器接收到组播数据时,可以根据组播源信息获取到该组播数据的源(VPN1)。
步骤S505,通过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组播数据。
具体的,VPN1域内的所有路由器将需要传送的组播数据发送给该VPN1内的RP,该RP对组播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该组播数据转发给该组播数据的目的终端(通过该目的终端所在的路由器进行转发)。该组播数据的传输过程具体为VPN1域内的路由器将需要传送的组播数据发送给该VPN1内的RP,该RP将该组播数据转发给该VPN1域内的PE路由器,该PE路由器通过VPN1与VPN2之间的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给VPN2的PE路由器,该VPN2的PE路由器在接收到该组播数据后,VPN2的PE路由器将该组播数据发送给VPN2的RP,该RP根据VPN2内路由器的加入信息将组播数据发送到目的路由器上,并由该目的路由器将该组播数据转发给该组播数据的目的终端。
本实施例中,VPN1域内PE路由器需要将SA消息发送给VPN2侧的PE路由器和VPN3侧的PE路由器,此时,需要在组播Extranet隧道内的VPN2侧和VPN3侧,分别配置策略,通过该配置的策略保证VPN2侧的PE路由器和VPN3侧的PE路由器内的SA消息不会通过该隧道发送到VPN1侧的PE路由器。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竞争的方式获取RP,并通过MSDP连接将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内的路由器,使得组播内的路由器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取到RP地址,并根据该RP地址传输组播数据,当有新的VPN加入到该组播域时,该新加入的VPN不需要重新配置RP地址信息,降低了配置的复杂度。而且VPN配置在源侧和/或接收侧,不需要源VPN侧维护所有接收侧VPN内路由器的加入信息,减少了负载量,同时也减轻了组播VPN隧道的带宽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的一种数据的传输的系统,包括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和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其中:该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用于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RP,并将该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通过该RP将数据发送给该组播域内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以使该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转发该数据到目的终端。上述的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为源路由器,上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为接收路由器。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一种数据的传输的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61,用于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RP;
建立模块62,用于在该组播域内的源VPN的PE路由器与接收VPN的PE路由器之间建立组播隧道;
第一发送模块63,用于将获取模块61获取的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
第二发送模块64,用于通过获取模块61获取的RP将数据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该组播域内的路由器转发数据到目的终端,该数据是通过建立模块62建立的组播隧道进行传输的。
进一步的,该获取模块61包括:
配置单元611,用于将VPN内的多个路由器分别配置为候选汇聚点C-RP;
选取单元612,用于根据配置单元611配置的多个C-RP中携带的信息竞争选取RP,该C-RP中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几种:C-RP的地址信息、C-RP的服务组范围信息、C-RP的优先级信息。
进一步的,该发送模块63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631,用于通过组播隧道将BSR消息发送给该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该组播域内的路由器根据该BSR消息获取RP地址,该BSR消息中携带该RP的地址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632,用于通过MSDP对等连接将SA消息发送给该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该组播域内的路由器根据该SA消息获取RP地址和源VPN的组播源信息,该SA消息中携带该RP的地址信息和源VPN的组播源信息。
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竞争的方式获取RP,并通过MSDP连接将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内的路由器,使得组播内的路由器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取到RP地址,并根据该RP地址传输组播数据,当有新的VPN加入到该组播域时,该新加入的VPN不需要重新配置RP地址信息,降低了配置的复杂度。而且VPN配置在源侧和/或接收侧,不需要源VPN侧维护所有接收侧VPN内路由器的加入信息,减少了负载量,同时也减轻了组播VPN隧道的带宽的使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可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源虚拟专用网络VPN的PE路由器与接收者VPN的PE路由器之间建立组播外联网Extranet隧道;
在源VPN的域内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汇聚点RP;
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
通过所述RP以及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
所述将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包括:
通过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将自举路由器BSR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根据所述BSR消息获取RP地址,所述BSR消息中携带所述RP的地址信息;并且,在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内的接收者VPN侧,分别配置策略,以使各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内的所述BSR消息不会通过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到源VPN侧的PE路由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在组播虚拟专用网络VPN外联网Extranet的组网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RP包括:
将VPN内的多个路由器分别配置为候选汇聚点C-RP;
根据多个C-RP中携带的信息竞争选取产生RP,所述C-RP中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几种:C-RP的地址信息、C-RP的服务组范围信息、C-RP的优先级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源VPN的域内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汇聚点RP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组播域内的源VPN的RP与接收VPN的RP之间建立组播源发现协议MSDP对等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还包括:
通过所述MSDP对等连接将源活跃SA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根据所述SA消息获取RP地址和源VPN的组播源信息,所述SA消息中携带所述RP的地址信息和源VPN的组播源信息;并且,在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内的接收者VPN侧,分别配置策略,以使各接收者VPN侧的PE路由器内的所述SA消息不会通过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到源VPN侧的PE路由器。
6.一种数据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和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其中:
所述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与所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建立组播外联网Extranet隧道,在所述第一虚拟专用网络域内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汇聚点RP,并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通过所述RP以及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组播域内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所述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为源路由器,所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中的路由器为接收路由器;
所述将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包括:
通过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将自举路由器BSR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第二虚拟专用网络域内的路由器根据所述BSR消息获取RP地址,所述BSR消息中携带所述RP的地址信息;并且,在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内的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侧,分别配置策略,以使各第二虚拟专用网络侧的PE路由器内的所述BSR消息不会通过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发送到第一虚拟专用网络中的PE路由器。
7.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在源虚拟专用网络VPN的PE路由器与接收者VPN的PE路由器之间建立组播外联网Extranet隧道;
获取模块,用于在源VPN的域内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汇聚点RP;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RP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组播域内的路由器;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RP将数据发送给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组播域内的路由器转发所述数据到目的终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组播Extranet隧道将自举路由器BSR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根据所述BSR消息获取RP地址,所述BSR消息中携带所述RP的地址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组播源发现协议MSDP对等连接将源活跃SA消息分别发送给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接收者VPN域内的路由器根据所述SA消息获取RP地址和源VPN的组播源信息,所述SA消息中携带所述RP的地址信息和源VPN的组播源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将VPN内的多个路由器分别配置为候选汇聚点C-RP;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多个C-RP中携带的信息竞争选取RP,所述C-RP中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几种:C-RP的地址信息、C-RP的服务组范围信息、C-RP的优先级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845870A CN101442422B (zh) | 2008-12-17 | 2008-12-17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PCT/CN2009/073010 WO2010069174A1 (zh) | 2008-12-17 | 2009-07-31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845870A CN101442422B (zh) | 2008-12-17 | 2008-12-17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2422A CN101442422A (zh) | 2009-05-27 |
CN101442422B true CN101442422B (zh) | 2011-12-21 |
Family
ID=40726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8458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2422B (zh) | 2008-12-17 | 2008-12-17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42422B (zh) |
WO (1) | WO201006917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2422B (zh) * | 2008-12-17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924641B (zh) * | 2010-08-26 | 2012-12-12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281148B (zh) * | 2011-08-22 | 2014-07-02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跨vpn建立组播分发树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2299848B (zh) * | 2011-08-23 | 2014-07-02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及运营商边缘设备 |
CN104426780B (zh) * | 2013-08-30 | 2018-0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转发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1054A (zh) * | 2004-12-14 | 2006-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路由器方式的虚拟专用网络的组播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2422B (zh) * | 2008-12-17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
2008
- 2008-12-17 CN CN2008101845870A patent/CN1014424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7-31 WO PCT/CN2009/073010 patent/WO201006917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1054A (zh) * | 2004-12-14 | 2006-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路由器方式的虚拟专用网络的组播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B. Fenner et al.Request for Comments: 4601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 Sparse Mode (PIM-SM):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vised).《Request for Comments: 4601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 Sparse Mode (PIM-SM):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vised)》.2006,4-9,78-81,106-107. |
B. Fenner et al.Request for Comments: 4601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Sparse Mode (PIM-SM):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vised).《Request for Comments: 4601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Sparse Mode (PIM-SM):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vised)》.2006,4-9,78-81,106-10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0069174A1 (zh) | 2010-06-24 |
CN101442422A (zh) | 2009-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8030B (zh) | 一种基于虚拟路由器的逻辑网络构建方法 | |
CN101789874B (zh) | 一种在pim-sm中实现组播树切换的方法、装置及路由设备 | |
CN1483266A (zh) | Ad-hoc网络中的多播路由 | |
KR101694223B1 (ko) | 패킷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라우팅 브리지, 및 시스템 | |
CN103354529B (zh) | 一种选择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130250949A1 (en) | Adjacency Server for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 |
CN101442422B (zh)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2308523A (zh) | 数据通信网络配置方法、网关网元及数据通信系统 | |
CN102694714B (zh) | Trill网络中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非转发网桥 | |
CN102916888B (zh) | 一种组播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2571375B (zh) | 组播转发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
CN102291305B (zh) |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 |
CN102984070A (zh) | 一种以太网无编号接口实现数据转发方法 | |
CN101119222B (zh) | Hope网络实现组播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111279B (zh) | 一种组播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2217254B (zh) | 传递自举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025517B (zh) | 一种组播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6375211B (zh) | Vrrp负载均衡场景中的交换机数据处理方法和交换机 | |
CN104753779A (zh) | 一种云群虚拟路由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1656740A (zh) | 控制标签发送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 |
CN102299848A (zh) | 一种组播报文传输方法及运营商边缘设备 | |
WO2012068841A1 (zh) | 数字微波设备、网络及网管数据传输方法 | |
CN102263695A (zh) | 组播跨越ldp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0444585C (zh) | 网络设备及其实现稀疏模式协议无关组播域分层的方法 | |
CN102035894B (zh) | 一种基于距离的状态同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