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1747A -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41747A CN101441747A CNA2008101875452A CN200810187545A CN101441747A CN 101441747 A CN101441747 A CN 101441747A CN A2008101875452 A CNA2008101875452 A CN A2008101875452A CN 200810187545 A CN200810187545 A CN 200810187545A CN 101441747 A CN101441747 A CN 1014417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k
- party
- holder
- payment platform
- pay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其组成包括:持卡人的手机、收款人的网络终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业务系统等四部分组,持卡人首先通过手机短信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交易请求信息,若持卡人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存的资金大于持卡人要求交易的金额,则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持卡人生成支付密码,否则,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向付款银行发出补齐交易金额的指令信息,由付款银行完成持卡人身份验证后,再将一定数量的资金划拨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后,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持卡人生成支付密码,并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回复给持卡人,由收款人根据支付密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完成资金划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结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消费中,银行POS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同时,POS机也是全球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的POS机却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那就是设备成本和管理成本都非常高,POS机普及得程度还非常有限。这些弊端所反应出来的直接后果是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收益、限制了POS机的发展和普及、局限了人们刷卡消费的场地和习惯;弊端所带来的间接后果是银行没有与时俱进地改善人们的支付习惯而导致银行在现金管理上的成本居高不下,消减了银行的竞争实力。如下的这些现象就是这些弊端所产生后果的有力佐证:
第一,POS机过度集中。对于让银行每台投入5000-8000元的POS机而言,银行总要考考如何让其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于是,我们总能看到几家银行的POS机都不约而同地安放在同一个消费场所。例如:大型超市、高档宾馆、高档酒店等,这不但造成银行资源的闲置和极大浪费,而且严重影响到银行的收益。第二,对于更加广泛、更加零散的消费场所,我们很少能够看见POS的身影,尤其是个体经营者所经营的各类专业品商店更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我国POS的投放总量只有50万台左右,与我国的4000-5000万个消费场所相比差距还十分巨大,由于现有POS机的弊端让银行没有能力将POS机普及到这些消费场所,因此,银行也就无缘涉足由这个庞大的消费领域而产生的利润市场,消减了银行的获利能力,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第三,从管理上,银行对现有POS机的管理都非常复杂,每一个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对POS机的管理上都需要一个或几个“nas”服务系统,该系统中需要配置价格昂贵的电脑卡才能为POS机提供技术支持,而每个电脑卡只能同时处理一个POS机的交易请求,因此,银行在普及POS机的同时,其POS机的投入和后台成本都将同时倍增。由此不难看出,银行不但很难通过POS机难赚取利润,而且回收运营成本都是个现实问题。以上这些弊端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致力于解决现有POS机的设备成本和管理成本过高的难题,以及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增加银行的获利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便利的支付环境为目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持卡人的手机、收款人的网络终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业务系统等四部分组成,持卡人在消费中,首先利用手机编辑或生成一组交易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支付请求,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身份验证并获准交易后,则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该支付请求生成一个相应的支付密码,并通过手机信息的方式回复给持卡人,若因持卡人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存资金的余额不足而未获准交易,则由该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此次交易的相关信息传送到银行的业务系统中,在付款银行判断该持卡人有足够的付款金额或信用额度后,再由该银行或该银行信赖的一方以手机信息的方式提示该持卡人回复包括银行卡密码等在内的信息来接受付款银行对持卡人身份的二次验证,若该持卡人通过了付款银行的身份认证,付款银行会将相应的交易资金划拨到所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再由该第三方支付平台生成相应的支付密码,并通过手机信息的方式将其发送到所述的持卡人的手机上,收款人则可以利用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网络终端,根据该持卡人提供的支付密码将资金从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划拨到收款人的账户内。
本发明有以下几个有益效果:
1、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与现有POS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让银行实现了POS机终端设备“零”投入,银行无需再投资巨额成本为商户提供POS机,而是充分利用各商户和持卡人自身的设备来完成对POS的替代,极大地节省了银行的设备投资和设备维护成本。
2、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普及到任何一个商品销售店,随着PC和手机上网的普及,全国几千万个消费网点都可以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交易的非现金化。由此,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没有过多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实现了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其获利空间将是目前POS机市场的几十倍甚至更多。
3、增加了交易的安全性,与现有POS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确保了持卡人对自身密码的保护,规避了持卡人的密码在公共场所使用的弊端,有效避免了高科技窥视和盗窃持卡人密码的发生概率,增加了持卡人密码的安全性。
4、操作简便,本发明所阐述的方法将一个完整的交易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分别由持卡人和收款人各自完成。而且,持卡人和收款人所输入的信息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信息,而且信息量也大大地减少,不容易出现差错,它不同于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等繁琐的操作,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市场前景。
5、消费清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让持卡人获得更清晰的消费清单,比传统的POS机能提供更加详细的产品消费记录,更有助于持卡人管理财务和合理消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结构组成的示意图。
图2为实现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图1为实现本发明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组成包括:持卡人的手机、收款人的网络终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业务系统等四部分组。其中,持卡人的手机是持卡人日常使用的移动通讯终端或是一个安装了特定的交易信息生成软件的移动通讯终端;收款人的网络终端是一台独立的能够接入互联网的PC;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和软件组成的支付系统;银行业务系统则是银行日常所使用的业务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专线或互联网与银行的业务系统相连。
实施例2: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图2为实现本发明的流程图。持卡人在交易现场进行商品交易时,首先用手机编辑或利用手机中的特定软件生成“交易金额,身份验证密码”等信息,并将其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客户信息,来综合验证该持卡人的身份是否合法。若该持卡人通过身份验证后,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将该持卡人所申请的交易金额与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存款金额或信用额度相减,并形成一个差额资金,若该差额资金小于零,代表该持卡人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存有足够多的交易金额,可以正常进入下一步的支付结算,则第三方支付平台用密钥对包括该持卡人的帐号或身份证号码或手机号码、交易金额、日期等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并生成一个8-12位数的支付密码,再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手机信息的方式发送到该持卡人的手机上。
实施例3: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图2为实现本发明的流程图。若实施例2中所述的差额资金大于零,代表持卡人在该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所存储的交易额度或信用额度不足,则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将该持卡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交易日期、所述的差额资金等信息通过专线或互联网传递到付款银行。付款银行根据这些信息首先判断该持卡人帐面余额是否大于所述的差额资金,若大于成立,则付款银行向客户发出要求验证客户身份的手机信息,持卡人根据付款银行的要求回复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这些密码可以是静态的密码,也可以是动态的密码,具体的要求由付款银行决定。当付款银行收到持卡人的身份验证信息后,并对其身份进行验证,如果通过身份验证,付款银行则将持卡人所申清的差额资金划拨到所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再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为持卡人生成一个相应的支付密码,发送给持卡人。
实施例4: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图2为实现本发明的流程图。收款人在其PC上输入持卡人所购买商品的详细信息后,在付款人的栏目下输入持卡人的银行卡号或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码或由第三方提供的交易流水号、交易金额、交易日期和由持卡人提供的所述的支付密码,并将其一同传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此次交易的支付密码进行合法性和唯一性验证并通过后,将交易资金划拨到收款人的帐户中,完成本次交易。
相对而言,上述描述的实例只应看作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此,本发明主要通过权利说明书限定其范围,包括持卡人的手机可以变成一个标准的网络终端PC,由此,可以为持卡人通过第三方进行网上购物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本发明所阐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将其纳入付款银行的业务系统中,与付款银行的业务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支付体系,但带来的不利后果是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和操作风险,消减了市场推广的力度,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独立于银行的业务系统为最佳市场运营方式。
Claims (4)
1.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持卡人的手机、收款人的网络终端、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业务系统等四部分组成,持卡人在消费中,首先利用手机编辑或生成一组交易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支付请求,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身份验证并获准交易后,则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该支付请求生成一个相应的支付密码,并通过手机信息的方式回复给持卡人,若因持卡人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存资金的余额不足而未获准交易,则由该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此次交易的相关信息传送到银行的业务系统中,在付款银行判断该持卡人有足够的付款金额或信用额度后,再由该银行或该银行信赖的一方以手机信息的方式提示该持卡人回复包括银行卡密码等在内的信息来接受付款银行对持卡人身份的二次验证,若该持卡人通过了付款银行的身份认证,付款银行会将相应的交易资金划拨到所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再由该第三方支付平台生成相应的支付密码,并通过手机信息的方式将其发送到所述的持卡人的手机上,收款人则可以利用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网络终端,根据该持卡人提供的支付密码将资金从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划拨到收款人的账户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传递给付款银行的相关信息中至少含有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申请交易的时间、交易中所不足的差额资金四部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付密码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密钥对至少包括持卡人的帐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客户特定代码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交易金额和交易申请日期等数据进行数字签名而生成的具有唯一性的一组数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款人在进行资金划拨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必须对支付密码进行合法性和唯一性检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875452A CN101441747A (zh) | 2008-10-16 | 2008-12-25 |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67895.2 | 2008-10-16 | ||
CN200810167895 | 2008-10-16 | ||
CNA2008101875452A CN101441747A (zh) | 2008-10-16 | 2008-12-25 |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41747A true CN101441747A (zh) | 2009-05-27 |
Family
ID=4072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875452A Pending CN101441747A (zh) | 2008-10-16 | 2008-12-25 |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41747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01447A (zh) * | 2013-10-25 | 2014-01-08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视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5074491A1 (zh) * | 2013-11-25 | 2015-05-2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手机移动支付的系统和方法 |
CN104766203A (zh) * | 2015-03-27 | 2015-07-08 | 王小凡 | 用于智能终端的高安全性电子支付方法 |
WO2015188780A1 (en) * | 2014-06-13 | 2015-12-17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ccount information |
CN106161550A (zh) * | 2015-04-15 | 2016-11-2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平台 |
CN106899565A (zh) * | 2016-07-26 | 2017-06-2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请求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8346044A (zh) * | 2017-01-25 | 2018-07-31 | 马静 | 一种快速无卡分期的授权方法及系统 |
-
2008
- 2008-12-25 CN CNA2008101875452A patent/CN10144174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01447A (zh) * | 2013-10-25 | 2014-01-08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视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5074491A1 (zh) * | 2013-11-25 | 2015-05-28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手机移动支付的系统和方法 |
WO2015188780A1 (en) * | 2014-06-13 | 2015-12-17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ccount information |
CN104766203A (zh) * | 2015-03-27 | 2015-07-08 | 王小凡 | 用于智能终端的高安全性电子支付方法 |
CN106161550A (zh) * | 2015-04-15 | 2016-11-2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平台 |
CN106899565A (zh) * | 2016-07-26 | 2017-06-2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请求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8346044A (zh) * | 2017-01-25 | 2018-07-31 | 马静 | 一种快速无卡分期的授权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62039B2 (en) | Digital asset distribution by transaction device | |
Chen et al. | Blockchain-based payment collection supervision system using pervasive Bitcoin digital wallet | |
CN110612546B (zh) | 用于数字资产账户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A2604913C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isk management in a transaction | |
RU2591564C2 (ru) | Авторизация выдачи наличных денежных средств | |
US20140046786A1 (en) | Mobile Merchant POS Processing System, Point-of-Sale App, Analytical Method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 |
US2009001289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a linked deposit-only account identifier | |
CN101990770A (zh) | 移动电话支付业务系统中的虚拟支付账户数据 | |
KR102014655B1 (ko) | 핀테크와 블록체인의 통합플랫폼을 이용한 마일리지의 통합 및 실물자산화 방법 | |
CN101706933A (zh) | 一种实现联名账户业务操作的方法及后台系统 | |
CN101165716A (zh) | 一种基于交易代码的电子支付方法 | |
CN101441747A (zh) | 一种安全替代银行pos机的方法 | |
CN107240010A (zh) | 向数字货币芯片卡转入数字货币的方法和系统 | |
Saputra et al. | Financial technology business model as branchless banking for people in rural areas: Case study: Indonesia | |
Omotoso et al. | Linking innovations with productivity in a Nigeria banking firm: what roles for ICT? | |
CN102073969A (zh) | 存贷合一卡的实现方法 | |
CN108960827A (zh) | 一种执行区块链应用的计算机系统 | |
Regnard-Weinrabe et al. | Adapting to a changing payments landscape | |
Kusumawati et al. | Analysis of the Readiness of Indonesian People and Regulations in Handling Fraud on Technology Exploitation | |
Josephine | The effects of e-payment system on the efficiency of banks in Nigeria | |
KR20080104404A (ko) | 가맹점 계좌를 이용한 매출채권 처리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위한 기록매체 | |
Hangen | We know What's in your wallet: Data privacy risks of a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 |
Kida et al. |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allenges of Cashless Banking System in Nigeria with respect to Avail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Cashless Banking Channels | |
JP7476368B2 (ja) | 取引管理システム、取引管理方法、および取引管理プログラム | |
Mishra | The development of e-payment and challenges in Nepa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