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9978B - 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39978B CN101439978B CN2008102301578A CN200810230157A CN101439978B CN 101439978 B CN101439978 B CN 101439978B CN 2008102301578 A CN2008102301578 A CN 2008102301578A CN 200810230157 A CN200810230157 A CN 200810230157A CN 101439978 B CN101439978 B CN 1014399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sia
- minute
- granularity
- base substrate
- m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温烧成镁碳砖,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1-5mm的镁砂40-60%、≤1mm的镁砂10-30%、≤0.088mm的镁砂粉10-30%、石墨5-18%、混合酚醛树脂2.4-4.0%;其中,混合酚醛树脂是指,将酚醛树脂重量的0.5-1.5%的氧化铁红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20-50分钟,混合均匀。制造方法如下:将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匀;加压成坯;坯体入干燥窑干燥;干燥后的坯体码放到台车上;码好坯体的台车入遂道窑,在温度1500-1700℃保温8-12小时。本发明为碱性,可避免高温状态下,挥发物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业转炉、电炉、钢包(精炼炉)等用的耐火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碱性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及耐火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高质量的耐火制品以其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高,环保、无污染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被世人所重视。
传统镁碳砖在上世纪70年代起已在全世界陆续得到广泛应用,开发较早,种类繁多,生产厂家众多。但在使用中,因镁碳砖在高温状态下,具有其挥发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弊端,因此高温烧成镁碳砖的开发、研制、生产愈来愈成为一种客观现实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碱性高温烧成镁碳砖,可以避免高温状态下,挥发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可以稳定其高温使用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烧成镁碳砖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烧成镁碳砖,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
1-5mm的镁砂 40-60%、≤1mm的镁砂10-30%、
≤0.088mm的镁砂粉10-30%、石墨 5-18%、
混合酚醛树脂 2.4-4.0%;
其中,混合酚醛树脂是指,将酚醛树脂重量的0.5-1.5%的氧化铁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20-50分钟,混合均匀。
高温烧成镁碳砖的制造方法如下:
1)将镁砂经破碎机机械破碎,经5mm和1mm筛网筛分后,制成粒度分别为1-5mm和≤1mm的镁砂,取其中一部分≤1mm的镁砂用球磨机加工成粒度≤0.088mm的镁砂粉;
2)制备混合酚醛树脂,将酚醛树脂重量的0.5-1.5%的氧化铁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20-50分钟,混合均匀;
3)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将粒度为1-5mm和粒度≤1mm的镁砂加入混砂机中,干混1-3分钟,然后加入混合酚醛树脂,湿混3-10分钟,加入石墨,湿混5-10分钟,再加入粒度≤0.088mm的镁砂粉,混练35-70分钟;
4)将混练好的物料加入模具中,加压成坯;
5)将坯体送入干燥窑干燥,干燥窑从低温升至200±10℃时保温4-7小时,自然降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
6)将干燥后的坯体码放到台车上,坯体的四周及顶部用耐火砖码严,在耐火砖与坯体之间用焦粉填实;
7)将码好坯体的台车送入遂道窑中,升温,在温度1500-1700℃保温8-12小时,降温冷却。
在生产过程中,优选MgO≥96%的镁砂;和LG-192以上的石墨。
在原料筛分时,颗粒或细粉中允许有超过粒度值的颗料或细粉存在,但5-1mm的颗粒上下限及≤1mm的上限不允许超10%,≤0.088mm的镁砂粉通过率不允许低于95%。
干燥是一个关键环节,由于酚醛树脂在>70℃时开始固化,通过固化的过程来提高坯体的强度,为了使酚醛树脂完全固化,因此采取了温度200±10℃时保温4-7小时,自然降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干燥后坯体强度≥30Mpa。
烧成是制造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坯体中含有石墨,为了避免石墨在高温中被氧化,因此采取了坯体四周及顶部用耐火砖码严并用焦粉填实的码砖方式。由于镁砂和石墨均为高熔点物质,我们通过多次反复试验,最后确定,烧成温度1500-1700℃保温8-12小时,总烧成时间,从升温到降温大约需90小时,可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高温烧成镁碳砖是一种MgO为主要矿物组成的耐火材料,采用镁砂、石墨和酚醛树脂制成,使得制品呈碱性。在酚醛树脂中按比例加入氧化铁,可以稳定产品的高温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由于制品在1500-1700℃的高温中煅烧,使得制品原料石墨及酚醛树脂中的挥发物及杂质成分烧失,稳定了制品高温性能,达到了环保、无污染并提高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高温烧成镁碳砖,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
1-5mm的镁砂(MgO:97.5%,C/S≥2) 48.5%、
≤1mm的镁砂(MgO:97.5%,C/S≥2) 17.5%、
≤0.088mm的镁砂粉(MgO:97.5%,C/S≥2)16.5%、
石墨 14.5%、
混合酚醛树脂 3.0%。
高温烧成镁碳砖的制造方法如下:
1)将镁砂经破碎机机械破碎,经5mm和1mm筛网筛分后,制成粒度分别为1-5mm和≤1mm的镁砂,取其中一部分≤1mm的镁砂用球磨机加工成≤0.088mm的镁砂粉;
2)制备混合酚醛树脂,将酚醛树脂重量的1.0%的氧化铁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
3)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将粒度为1-5mm和粒度≤1mm的镁砂加入混砂机中,干混3分钟,然后加入混合酚醛树脂,湿混8分钟,加入石墨,湿混8分钟,再加入粒度≤0.088mm的镁砂粉,混练60分钟;
4)将混合好的物料加入模具中,在1000吨摩擦压砖机上加压,获得湿坯;
5)干燥窑采用电加热方法,将湿坯体送入干燥窑,然后送电升温,干燥窑从低温升至200±10℃时保温7小时,自然降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
6)将干燥后的坯体码放到台车上,坯体的四周及顶部用耐火砖码严,在耐火砖与坯体之间用焦粉填实;
7)将码好坯体的台车送入遂道窑中,升温,在温度1600±10℃保温9小时,降温冷却。总烧成时间,从升温到降温90小时。成品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高温烧成镁碳砖,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
1-5mm的镁砂(MgO:96.7%,C/S≥2) 59.6%、
≤1mm的镁砂(MgO:96.7%,C/S≥2) 10%、
≤0.088mm的镁砂粉(MgO:96.7%,C/S≥2)23%、
石墨 5%、
混合酚醛树脂 2.4%。
高温烧成镁碳砖的制造方法如下:
1)将镁砂经破碎机机械破碎,经5mm和1mm筛网筛分后,制成粒度分别为1-5mm和≤1mm的镁砂,取其中一部分≤1mm的镁砂用球磨机加工成粒度≤0.088mm的镁砂粉;
2)制备混合酚醛树脂,将酚醛树脂重量的0.5%的氧化铁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20-50分钟,混合均匀;
3)按上重量百分比,将粒度为1-5mm和粒度≤1mm的镁砂加入混砂机中,干混1-3分钟,然后加入混合酚醛树脂,湿混3-10分钟,加入石墨,湿混5-10分钟,再加入粒度≤0.088mm的镁砂粉,混练35-70分钟;
4)将混练好的物料加入模具中,加压成坯;
5)将坯体送入干燥窑干燥,干燥窑从低温升至200±10℃时保温4-7小时,自然降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
6)将干燥后的坯体码放到台车上,坯体的四周及顶部用耐火砖码严,在耐火砖与坯体之间用焦粉填实;
7)将码好坯体的台车送入遂道窑中,升温,在温度1500℃保温12小时,降温冷却。成品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一种高温烧成镁碳砖,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
1-5mm的镁砂(MgO:98.2%,C/S≥2) 40%、
≤1mm的镁砂(MgO:98.2%,C/S≥2) 28%、
≤0.088mm的镁砂粉(MgO:98.2%,C/S≥2)10%、
石墨 18%、
混合酚醛树脂 4%。
高温烧成镁碳砖的制造方法如下:
1)将镁砂经破碎机机械破碎,经5mm和1mm筛网筛分后,制成粒度分别为1-5mm和粒度≤1mm的镁砂,取其中一部分≤1mm的镁砂用球磨机加工成≤0.088mm的镁砂粉;
2)制备混合酚醛树脂,将酚醛树脂重量的1.5%的氧化铁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20-50分钟,混合均匀;
3)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将粒度为1-5mm和粒度≤1mm的镁砂加入混砂机中,干混1-3分钟,然后加入混合酚醛树脂,湿混3-10分钟,加入石墨,湿混5-10分钟,再加入粒度≤0.088mm的镁砂粉,混练35-70分钟;
4)将混练好的物料加入模具中,加压成坯;
5)将坯体送入干燥窑干燥,干燥窑从低温升至200±10℃时保温4-7小时,自然降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
6)将干燥后的坯体码放到台车上,坯体的四周及顶部用耐火砖码严,在耐火砖与坯体之间用焦粉填实;
7)将码好坯体的台车送入遂道窑中,升温,在温度1700℃保温8-12小时,降温冷却。成品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Claims (1)
1.一种高温烧成镁碳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如下:
1)高温烧成镁碳砖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
1-5mm的镁砂 40-60%、≤1mm的镁砂 10-30%、
≤0.088mm的镁砂粉 10-30%、石墨 5-18%、
混合酚醛树脂 2.4-4.0%;
其中,混合酚醛树脂是指,将酚醛树脂重量的0.5-1.5%的氧化铁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20-50分钟,混合均匀;
2)将镁砂经破碎机机械破碎,经5mm和1mm筛网筛分后,制成粒度分别为1-5mm和≤1mm的镁砂,取其中一部分≤1mm的镁砂用球磨机加工成粒度≤0.088mm的镁砂粉;
3)制备混合酚醛树脂,将酚醛树脂重量的0.5-1.5%的氧化铁加入到酚醛树脂中,搅拌20-50分钟,混合均匀;
4)按步骤1)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将粒度为1-5mm和粒度≤1mm的镁砂加入混砂机中,干混1-3分钟,然后加入混合酚醛树脂,湿混3-10分钟,加入石墨,湿混5-10分钟,再加入粒度≤0.088mm的镁砂粉,混练35-70分钟;
5)将混练好的物料加入模具中,加压成坯;
6)将坯体送入干燥窑干燥,干燥窑从低温升至200±10℃时保温4-7小时,自然降温时间不低于3小时;
7)将干燥后的坯体码放到台车上,坯体的四周及顶部用耐火砖码严,在耐火砖与坯体之间用焦粉填实;
8)将码好坯体的台车送入隧道窑中,升温,在温度1500-1700℃保温8-12小时,降温冷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301578A CN101439978B (zh) | 2008-12-25 | 2008-12-25 | 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301578A CN101439978B (zh) | 2008-12-25 | 2008-12-25 | 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39978A CN101439978A (zh) | 2009-05-27 |
CN101439978B true CN101439978B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0724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301578A Active CN101439978B (zh) | 2008-12-25 | 2008-12-25 | 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399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8996B (zh) * | 2009-11-19 | 2012-01-25 | 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纯净钢钢包用渣线镁碳砖的方法 |
CN101823890B (zh) * | 2010-04-20 | 2013-01-16 | 中民驰远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棒状或片层状增强结构的低碳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811881A (zh) * | 2010-04-20 | 2010-08-25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钢包用MgO-C材质渣线砖 |
CN110143808B (zh) * | 2019-05-31 | 2021-07-06 | 武汉科技大学 | 添加氮化硅镁粉体的低碳镁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897992B (zh) * | 2021-01-29 | 2023-03-17 | 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rh浸渍管与环流管用高温处理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6515A (zh) * | 2007-12-21 | 2008-05-28 | 杨红 | 超低碳钢包渣线镁碳砖及其生产方法 |
-
2008
- 2008-12-25 CN CN2008102301578A patent/CN1014399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6515A (zh) * | 2007-12-21 | 2008-05-28 | 杨红 | 超低碳钢包渣线镁碳砖及其生产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白晨等.提高镁碳质出钢口管砖使用寿命的途径.《耐火材料》.2007,第41卷(第4期),第274-27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39978A (zh) | 2009-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65953B (zh) | 一种含复合防氧化剂的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31121B (zh) | 高性能镁铝铬复合尖晶石砖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420652C (zh) | 轻质镁橄榄石砖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851106B (zh) | 抗氧化铝质不烧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3840B (zh) | 炼钢用不烧MgO-Cr3C2-C砖 | |
CN101328070B (zh) | 含镁橄榄石-C的MgO-SiC-C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563476A (zh) | 纤维增强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39978B (zh) | 高温烧成镁碳砖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880447B (zh) | Corex炉用刚玉莫来石复合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40389A (zh) | 用于制造炼钢精炼炉内衬的低碳镁钙碳砖的组分配比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39465A (zh) | 一种高性能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92820A (zh) | 一种高温致密的不烧复合砖及其成型工艺 | |
CN107954697A (zh) | 一种添加碳化硼的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95218A (zh) | 一种利用改性镁砂制备的低碳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85744A (zh) | 一种钢包用低碳镁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8844B (zh) | 一种Al2O3-Cr2O3耐火制品及制备方法 | |
CN101591190A (zh) | 一种铝电解槽侧墙用新型Si3N4-SiC-C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03328A (zh) | 一种Fe-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5218116B (zh) | 一种无铬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67607B (zh) | 白云石质不烧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08987B (zh) | Rh浸渍管用复合高级镁铬砖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5218117B (zh) | 一种方镁石镁铝尖晶石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6606A (zh) | 一种高炉陶瓷杯用耐火材料 | |
CN104193363B (zh) | 一种提高MgO-C砖强度的方法 | |
CN103833396B (zh) | 一种采用均化矾土制备的电石炉用高强高铝砖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ang Sen Inventor after: Fu Zhencai Inventor before: Yang Sen Inventor before: Fu Zhencai Inventor before: Ji Zengjie Inventor before: Qu Zhengche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NG SEN FU ZHENCAI JI ZENGJIE QU ZHENGCHEN TO: YANG SEN FU ZHENCAI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