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7189A -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37189A CN101437189A CNA2007101681429A CN200710168142A CN101437189A CN 101437189 A CN101437189 A CN 101437189A CN A2007101681429 A CNA2007101681429 A CN A2007101681429A CN 200710168142 A CN200710168142 A CN 200710168142A CN 101437189 A CN101437189 A CN 1014371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ring
- module
- receiving module
- wireless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是包含有一主机及二耳挂件。该耳机还包含有一数字信号处理器、一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数字信号处理器是电性连接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该二耳挂件各具有一麦克风、一扬声器、一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客端无线接收模组,客端无线发射模组是电性连接于麦克风,而客端无线接收模组是电性连接扬声器;其中,麦克风是可接收来自外界声波并转换为电子信号,再通过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传输至数字信号处理器,电子信号经信号处理后通过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客端无线接收模组传输至扬声器转换为声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耳机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且兼具有提高助听效果的特色。
背景技术
现有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麦克风接收外界的声音,再经由一放大器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该放大器则可以提供听障者调节音量的大小;放大后的声音经由一耳机(earphone)及一耳模(ear-mold)的组合而输出声音,再传达到耳膜上,以达到助听的效果。
然而,对听障者而言,使用助听器的目的在于放大谈话声音,而环境中有某些噪音的频谱和谈话声音的频谱是重复的。换言之,现有助听器在放大谈话声音的同时,也同样放大了环境中的噪音,使听障者不容易辨识谈话内容;同时,听障者在收听谈话声音的时候也较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并可能造成听觉上的不适感。
再者,现有助听器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体积,其必须局部伸入人体的耳道而占据耳道的部分空间;其中,有的助听器的耳模在设计上甚至会完全遮蔽耳道。当听障者配戴使用助听器期间,将无法再配戴使用一般的耳塞式耳机,具有使用上不方便的缺点。
另外,如中国台湾专利第I277356号专利案“用于助听的无线系统及其方法”,其主要包含有一接收主机以及二耳挂件,该接收主机可配挂于胸前或置放于上衣口袋,以接收外界声音;当该接收主机接收到外界声音,则以无线方式分别传送至该二耳挂件,听障者则通过该二耳挂件收听外接声音;由此,此案的目的在于将助听器规划为两件式,以达到缩小耳模的诉求。然而,人在辨识声音的方向时是通过两耳以不同收音位置所感受到的声音变化进行判断;当听障者通过该接收主机收音时,该接收主机都只能提供一个收音位置,由于该接收主机的收音位置与各该耳模的所在的人体耳朵位置不同,有可能造成听障者在声音位置上误判,具有助听效果不佳的缺点。另外,当该接收主机位置计算相对于左右两耳的相对距离时,若移动该接收主机的位置,将造成信息混乱而无法正确判别。
综上所述,由于听障者受到助听器的限制而无法正常使用耳机,现有的耳机不能因应听障者的需求,具有使用上不方便的缺点。另外,现有的助听器无法滤除外界噪音且无法辨识声音的方向,具有助听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能够同时提供听障者助听器以及耳机的功能,具有使用上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器提供消噪(noise cancellation)技术,具有提高收音品质而改善助听效果的特色,且由将麦克风设置于耳挂件当中,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作信号处理,而能分辩出声音的方向。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是包含有一主机及二耳挂件。该耳机还包含有一数字信号处理器、一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该数字信号处理器是电性连接该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该二耳挂件各具有一麦克风、一扬声器、一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客端无线接收模组,该客端无线发射模组是电性连接于该麦克风,而该客端无线接收模组是电性连接该扬声器;其中,该麦克风是可接收来自外界声波并转换为电子信号,再通过该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传输至该数字信号处理器,电子信号经信号处理后通过该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客端无线接收模组传输至该扬声器转换为声波。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能够通过蓝牙模组而与行动电话双向沟通而进行收发话,或通过蓝牙模组接收音频装置所传来的音乐。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是包含有一主机及至少一耳挂件,其中该主机还具有一数字信号处理器、一蓝牙模组、一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该数字信号处理器是电性连接该蓝牙模组、该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该耳挂件更具有一麦克风、一扬声器、一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客端无线接收模组,该客端无线发射模组是电性连接于该麦克风,而该客端无线接收模组是电性连接该扬声器;其中,该数字信号处理器与该麦克风及该扬声器之间,是由所述的无线发射模组及无线接收模组以传输电子信号,并该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通过该蓝牙模组发射及接收外部的电子信号。
如此一来,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同时提供听障者助听器以及耳机的功能,克服助听器与耳机不能同时使用的问题,具有使用上的方便性。再者,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以进行消噪技术,进一步滤除外界声音中的噪音,提高收音品质而改善助听效果的特色,且通过将麦克风整合至耳挂件中,以无线传输方式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传递信号,因而能有效地分辨声音的来源。另外,本发明且通过蓝牙模组而可与行动电话双向沟通而进行收发话,亦得通过蓝牙模组接收音频装置所传来的音乐,更是延伸了本发明所能达成的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及特点所在,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运作示意图,主要揭示无线耳机做为助听器时的运作情形。
图3是本发明的运作示意图,主要揭示无线耳机用于通话时的运作情形。
图4是本发明的运作示意图,主要揭示无线耳机用于收听音乐时的运作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其是为本发明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10,其包含有一主机20、一第一耳挂件30以及一第二耳挂件40。
主机20是具有一数字信号处理器21、一蓝牙模组23、一伺服端第一无线发射模组25、一伺服端第一无线接收模组26、一伺服端第二无线发射模组27以及一伺服端第二无线接收模组28。数字信号处理器21是电性连接蓝牙模组23、伺服端第一无线发射模组25、伺服端第一无线接收模组26、伺服端第二无线发射模组27以及伺服端第二无线接收模组28,且数字信号处理器21至少具有滤波及放大的功能,用以对电子信号做进一步处理;主机20是利用该蓝牙模组23而可与行动电话(图中未示)进行通讯。
第一耳挂件30是具有一麦克风32、一客端第一无线发射模组34、一客端第一无线接收模组36以及一扬声器38。麦克风32是接收来自外界声音,以将声波转换为一电子信号;客端第一无线发射模组34是电性连接该第一耳挂件30的麦克风32,并将该电子信号发送至主机20的伺服端第一无线接收模组26;客端第一无线接收模组36是接收来自主机20的伺服端第一无线发射模组25的该电子信号;第一耳挂件30的扬声器38是电性连接客端第一无线接收模组36,并将该电子信号转换为声波于人体耳道内播放。
第二耳挂件40是具有一麦克风42、一客端第二无线发射模组44、一客端第二无线接收模组46以及一扬声器48。第二耳挂件40的麦克风42是接收来自外界声音,以将声波转换为一电子信号(图中未示);客端第二无线发射模组44是电性连接第二耳挂件40的麦克风42,并将该电子信号发送至主机20的伺服端第二无线接收模组28;客端第二无线接收模组46是接收来自主机20的伺服端第二无线发射模组27的该电子信号;第二耳挂件40的扬声器48是电性连接客端第二无线接收模组46,并将该电子信号转换为声波于人体耳道内播放。
另外,主机20与行动电话的传输是以蓝牙接口为主;但主机20对第一耳挂件30及第二耳挂件4
0的传输接口是选自红外线、射频及蓝牙其中一种。
经由上述结构,当无线耳机10独立使用且尚未与行动电话进行通讯时,无线耳机10可做为一般的助听器使用。当第一耳挂件30的麦克风32以及第二耳挂件40的麦克风42收到外界声音,第一耳挂件30以及第二耳挂件40会先将声波转换为电子信号再传送至主机20,使主机20能够对该电子信号做进一步处理,例如是由其具有的滤波及放大功能等消噪技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而滤除外界声音中的噪音;主机20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21对该电子信号进行处理,以滤除外界声音中的噪音干扰,以避免噪音对听障者造成在听觉上的不适感,并确保听障者在收听声音时能够具有较佳的音质;主机20会将经过处理后的该电子信号传送至第一耳挂件30以及第二耳挂件40,第一耳挂件30的扬声器38以及第二耳挂件40的扬声器48再以声波方式分别在人体左耳道以及右耳道播放,以达到助听器的功能。另外,由于第一耳挂件30以及第二耳挂件40是分别直接于人体的左耳以及右耳位置进行收音以及发声,其能够让听障者可以正确地判断声音方位,可以克服现有两件式助听器在声音位置上容易误判的缺点。
为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提供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10于其它功能的运作情形,请参阅以下说明:
请参阅图3,当听障者使用一行动电话50接听电话时,主机20是利用蓝牙模组23与行动电话50进行双向沟通以供收发话;电子信号会经由数字信号处理器21以听障者的收听诉求作进一步处理;主机20将处理过的电子信号分别传送到第一耳挂件30以及第二耳挂件40,再通过第一耳挂件30的扬声器38以及第二耳挂件40的扬声器48于人体左耳道以及右耳道播放,以达到让听障者确实收话的目的。其中,收话功能仅需第一耳挂件30的扬声器38以及第二耳挂件40的扬声器48其中的一播放即可达成;换言之,收话仅需单耳播放,并非一定要于双耳同时播放;本实施例是揭露第一耳挂件30的扬声器38以及第二耳挂件40的扬声器48可因应听障者需要同时播放。
由此,听障者不需要取下无线耳机10再更换助听器,听障者通过该无线耳机10不仅可直接达到助听器的功能,其亦可接听电话,具有使用上的方便性。
请参阅图4,当听障者使用行动电话50收听音乐时,例如:收听MP3,主机20是利用蓝牙模组23与行动电话50进行通讯;音乐通过蓝牙模组23单向传输至主机20,再经由数字信号处理器21以听障者的收听诉求对电子信号作进一步处理;主机20将处理过的电子信号分别传送到第一耳挂件30以及第二耳挂件40,再通过第一耳挂件30的扬声器38以及第二耳挂件40的扬声器48于人体左耳道以及右耳道播放。由此,该无线耳机10可以形成立体声效果,提供听障者较佳的听觉效果。另外在此须补充的是,任一具有可播放音乐且具有蓝牙接口的音频装置皆可与无线耳机10配合使用,其中除了实施例当中所介绍的行动电话50外,亦可选择例如:笔记型计算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通过上述结构,其能够同时提供听障者助听器以及耳机的功能,克服助听器与耳机不能同时使用的问题,具有使用上的方便性。再者,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能够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电子信号进行消噪(noise cancellation)处理,进一步滤除外界声音中的噪音,具有提高收音品质的特色,且通过将麦克风整合至耳挂件中,以无线传输方式与数字信号处理器传递信号,因而能有效地分辨声音的来源。另外,本发明且通过蓝牙模组而可与行动电话双向沟通而进行收发话,亦得通过蓝牙模组接收音频装置所传来的音乐,更是延伸了本发明所能达成的多功能性。
本发明于前揭诸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成组件及方法步骤,仅是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范围,本案的范围仍应以申请专利范围为准,其它等效组件或步骤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案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主机,具有一数字信号处理器、一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该数字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该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以及
二耳挂件,各具有一麦克风、一扬声器、一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客端无线接收模组,该客端无线发射模组电性连接于该麦克风,而该客端无线接收模组电性连接该扬声器;
其中,该麦克风可接收来自外界声波并转换为电子信号,再通过该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传输至该数字信号处理器,电子信号经信号处理后通过该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客端无线接收模组传输至该扬声器转换为声波。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功能是选自滤波以及放大其中一种或结合二种,用以对电子信号做进一步处理。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对该二耳挂件的传输接口选自红外线、射频及蓝牙其中一种。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还包含有一蓝牙模组以与一行动电话进行通讯或接收来自于一音频装置的音乐。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音频装置为一行动电话或一笔记型计算机。
6.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主机,具有一数字信号处理器、一蓝牙模组、一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该数字信号处理器是电性连接该蓝牙模组、该伺服端无线发射模组及该伺服端无线接收模组;以及
至少一耳挂件,具有一麦克风、一扬声器、一???客端无线发射模组及一客端无线接收模组,该客端无线发射模组是电性连接于该麦克风,而该客端无线接收模组是电性连接该扬声器;
其中,该数字信号处理器与该麦克风及该扬声器之间,是由所述无线发射模组及无线接收模组以传输电子信号,且该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通过该蓝牙模组发射及接收外部的电子信号。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功能是选自滤波以及放大其中一种或结合二种,用以对电子信号做进一步处理。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对该耳挂件的传输接口选自红外线、射频及蓝牙其中一种。
9.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机是利用该蓝牙模组与一行动电话进行通讯或接收来自于一音频装置的音乐。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音频装置为一行动电话或一笔记型计算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681429A CN101437189A (zh) | 2007-11-13 | 2007-11-13 |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681429A CN101437189A (zh) | 2007-11-13 | 2007-11-13 |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37189A true CN101437189A (zh) | 2009-05-20 |
Family
ID=40711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81429A Pending CN101437189A (zh) | 2007-11-13 | 2007-11-13 |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37189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5847A (zh) * | 2011-01-04 | 2011-05-25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测试发声器助听功能与声音性能的方法 |
WO2016045231A1 (zh) * | 2014-09-28 | 2016-03-31 | 北京塞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助听装置 |
CN107333198A (zh) * | 2017-07-03 | 2017-11-07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助听功能的蓝牙耳机 |
CN107529112A (zh) * | 2016-06-22 | 2017-12-29 | 塞舌尔商元鼎音讯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传输系统及其音频处理的方法 |
TWI674005B (zh) * | 2018-06-27 | 2019-10-01 | 塞席爾商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
-
2007
- 2007-11-13 CN CNA2007101681429A patent/CN10143718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5847A (zh) * | 2011-01-04 | 2011-05-25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测试发声器助听功能与声音性能的方法 |
CN102075847B (zh) * | 2011-01-04 | 2013-11-20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测试发声器助听功能与声音性能的方法 |
WO2016045231A1 (zh) * | 2014-09-28 | 2016-03-31 | 北京塞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助听装置 |
CN107529112A (zh) * | 2016-06-22 | 2017-12-29 | 塞舌尔商元鼎音讯股份有限公司 | 音频传输系统及其音频处理的方法 |
CN107333198A (zh) * | 2017-07-03 | 2017-11-07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助听功能的蓝牙耳机 |
CN107333198B (zh) * | 2017-07-03 | 2024-05-24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助听功能的蓝牙耳机 |
TWI674005B (zh) * | 2018-06-27 | 2019-10-01 | 塞席爾商元鼎音訊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接觸助聽器所產生噪音之方法及雙耳助聽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152160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stereo audio | |
US818007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multiple individual wireless earbuds for a common audio source | |
US10327071B2 (en) | Head-wearable hearing device | |
US7899194B2 (en) | Dual ear vo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1681617B (zh) | 具有环境降噪的通信装置 | |
KR102011550B1 (ko) | 바이노럴 청취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204362270U (zh) | 一种蓝牙耳机 | |
US20090196454A1 (en) | Earphone set | |
CN104521247A (zh) | 蓝牙耳机助听及抗噪方法和装置 | |
US10748522B2 (en) | In-ear microphone with active noise control | |
WO2007017810A2 (en) | A headset,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headset | |
US20180249277A1 (en) | Method of Stereophonic Recording and Binaural Earphone Unit | |
WO2022133374A1 (en) | Senso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devices | |
KR20070105555A (ko) | 마이크를 구비하는 이어폰 | |
US20090196443A1 (en) | Wireless earphone system with hearing aid function | |
CN101437190A (zh) | 具有助听功能的耳机 | |
CN101437189A (zh) | 具有助听功能的无线耳机 | |
CN112188336A (zh) | 耳机麦克风 | |
KR100809549B1 (ko) | 보청기 겸용 무선 헤드셋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6658265B (zh) |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6714060A (zh) | 穿戴式辅助助听系统、可携式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481427U (zh) | 一种耳机 | |
CN201813508U (zh) | 整合式耳机 | |
CN103181199B (zh) | 具有电话和听力装置的通信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 |
JPS59500744A (ja) | オト−ラリンジエアル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