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9922B - 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9922B CN101409922B CN2008101673319A CN200810167331A CN101409922B CN 101409922 B CN101409922 B CN 101409922B CN 2008101673319 A CN2008101673319 A CN 2008101673319A CN 200810167331 A CN200810167331 A CN 200810167331A CN 101409922 B CN101409922 B CN 1014099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descending sub
- dai
- value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下行分配指示方法,基站在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等于(M-1)mod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为1~2i中不等于(M-1)modn+1的值,M为该下行子帧及之前的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下行子帧的总数,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终端按与基站确定DAI取值相应的方式推算出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通过与实际接收的DAI的取值比较,判断是否发生断续发射情况。本发明解决了上行子帧对应的分配给终端的最后一个下子帧丢失而导致的不能准确检测到DTX情况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TDD(Time 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模式的帧结构,在这种帧结构中,一个10ms的radio frame(无线帧)被分成两个half frame(半帧),每个半帧分成10个长度为0.5ms时隙,相邻两个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一个半帧中包含5个子帧。对于Normal CP(Normal Cyclic Prefix,常规循环前缀),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μ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为5.21μs,其余6个符号的CP长度为4.69μs;对于Extended(Extended,扩展)CP,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所有符号的CP长度均为16.67μs。在这种帧结构中,子帧的配制特点为:
(1)为了减少上下行子帧数的配置数目,LTE TDD规定了7种上下行子帧数在一个无线帧中的配置方案,见表1。所有子帧都分成三类,一是下行子帧;一是特殊子帧;一是上行子帧;如配置1时,子帧2,3,7,8用于上行传输,子帧0,4,5,9用于下行传输,同时子帧1,6为特殊子帧。
表1LTE TDD上下行比例配置
其中,D表示下行子帧,U表示上行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
(2)特殊子帧包含3个特殊时隙,分别是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下行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及UpPTS(Uplink Pilot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其中:
①DwPTS用于下行,最少三个符号,第三个符号用于传输P-SCH(Primary-Synchronization,主同步)信号;
②GP为保护间隔,不传输任何数据;
③UpPTS用于上行,可以用于传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sounding(探测)导频等信号;
(3)特殊子帧的前一个子帧固定用于下行传输;特殊子帧的后一个子帧固定用于上行传输。
在LTE TDD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应在子帧n+k(k>3)的上行子帧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进行反馈对下行子帧n中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数据的确认信息ACK(Acknowledge,正确应答)/NACK(Non-Acknowledge,错误应答)。也可以在该上行子帧中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进行反馈该确认信息ACK/NACK。其中,上行子帧PUCCH的索引通过发送下行数据的子帧序号和其对应的PDCCH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最小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序号隐含指示。
在LTE TDD的某些上下行子帧数的配置下,下行分配的子帧数目会大于上行分配的子帧数目,即一个上行子帧需要反馈多个PDSCH子帧的ACK/NACK信息。表2示出了在表1的不同配置时,上行子帧反馈下行PDSCH对应的下行子帧数目。
表2上行子帧反馈确认信息时对应的下行子帧数目
由于LTE上行需要满足单载波特性,所以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多个下行PDSCH子帧的ACK/NACK信息必须满足单载波特性。为此,采用bundling(绑定)和multiplexing两种方式,bundling方式就是将多个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按照码字流(传输块)序号进行与操作(只要有一个下行子帧的PDSCH对应的确认消息为NACK,则结果就为NACK,需要重发该用户所有下行子帧的PDSCH数据,只有所有下行子帧的PDSCH对应的确认消息都为ACK,结果才为ACK,表示所有下行子帧的PDSCH接收正确),然后,返回一个ACK/NACK信息,即上述与操作的结果。
如果UE没有正确检测到属于它的下行子帧对应的控制信道PDCCH信道时,UE就不会反馈ACK/NACK信息,即出现DTX(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断续发射)的情况,那么在该下行子帧中传输的数据对应的确认信息就不能参与到与操作过程中,这样很容易把本应该反馈NACK的确认信息(DTX应该视为NACK)误以ACK作为确认信息进行反馈,结果就会 出现该用户该下行子帧数据丢失的情况,UE就不能正确的获取接收到的数据块所传递的信息,需要更高层来进行重传处理,这就增加了额外的延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方案是在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每个下行子帧的下行资源分配相关的控制信令格式中增加一个DAI(Downlink AssignmentIndex,下行分配指示)信令,该信令在PDCCH信道发送。在该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数小于等于4时(除DL/UL比例配置的索引为5的其它情况时),该DAI信令表示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文中的该“对应”是指这些下行子帧均在该上行子帧反馈确认信息)中该下行子帧及之前的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UE,User Equipment)的下行子帧的总数,其值可以在每子帧进行更新。
以DL/UL比例配置为2的情况加以说明,对某一无线帧中子帧号为7的上行子帧,在该上行子帧上反馈确认信息的下行子帧包括(可参标准中的规定):该无线帧中子帧号为0,1和3的下行子帧,以及上一无线帧中子帧号为9的下行子帧。如果在所有这些下行子帧中,在子帧号为0和3的下行子帧中为某终端分配了资源,则在子帧号为0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信令的取值为1,在子帧号为3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信令的取值为2。如果4个下行子帧都给该终端分配了资源,则子帧号为9,0,1和3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信令的取值分别为1,2,3和4。
DAI信令为2比特,具体含义如表3所示:
表3DAI信令的含义
DAI信令MSB(高位),LSB(低位) | Value ofDAIDAI的取值 |
0,0 | 1 |
0,1 | 2 |
1,0 | 3 |
[0024]
1,1 | 4 |
对于DL/UL比例配置为5的情况有一些特殊,最多时会有9个下行子帧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上反馈确认信息,因为DAI只有2个比特,在确定DAI信令的取值时是循环取值,在这9个下行子帧中,第1,2,3,4个有资源分配给某终端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信令的取值为1,2,3,4,第5,6,7,8,9个(如果有的话)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信令的取值为1,2,3,4,1。
终端根据DAI信令的取值,确定下行子帧是否出现DTX情况。比如上述在子帧号为0和3的下行子帧中为终端分配了资源的情况下,终端如果能够正确检测到该两个子帧的PDCCH信道,接收发送给自己的DAI信令,则会发现接收到了2个下行子帧,其中的DAI信令的取值分别是1和2,此时终端可以判断接收无误。此时如果前一个下行子帧数据丢失,则终端接收到了1个下行子帧,而其中的DAI信令的取值是2,则会判断发生了DTX情况,当出现DTX的时候,终端不发送ACK/NACK。
但是,在实现上述方案的过程中,当某一上行子帧对应的分配给终端的最后一个下行子帧数据丢失的时候,如上例,终端接收到1个下行子帧,而其中的DAI信令的取值为1,这时按照现有的DAI信令指示方式,终端无法检测到下行子帧出现了DTX。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以解决上行子帧对应的分配给终端的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丢失而导致的不能准确检测到DTX情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行分配指示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方法包括:
基站在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下行分配指示DAI的取值等于(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为 1~2i中不等于(M-1)mod n+1的值,M为当前下行子帧及之前的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下行子帧的总数,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所述基站在所述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PDCCH信道上将所述DAI发送给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n=4。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的取值为(M mod n)+1。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当L等于1时,第1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为2或3或4;当L等于2时,第1,2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3;当L等于3时,第1,2,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4;当L等于4时,第1,2,3,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3,1或1,2,3,2;
所述L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的数目,所述第1,2,3,4个下行子帧均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下行子帧。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基站在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中,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和其他下行子帧的DAI的取值运算方法不同,从而使得终端有可能根据已接收到的PDCCH信道的数量和其中的DAI取值,在没有接收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时,能够正确地检测出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式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方法包括:
基站在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下行分配指示DAI的取值等于(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为1~2i中不等于(M-1)mod n+1的值,M为当前下行子帧及之前的有资源分配 给该终端的下行子帧的总数,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所述基站在所述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PDCCH信道上将所述DAI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的数目,按与基站确定DAI取值相应的方式推算出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逐一与实际接收的相应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比较,如有至少一下行子帧存在推算的DAI取值与实际收到的DAI的取值不相等的情况,则终端判断发生了断续发射情况,不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反馈任何确认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n=4。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的取值为(M mod n)+1。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终端按以下方式推算DAI的取值:对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UDAI=(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 M为所述终端在当前下行子帧之前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加1,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当L等于1时,第1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为2或3或4;当L等于2时,第1,2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3;当L等于3时,第1,2,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4;当L等于4时,第1,2,3,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3,1或1,2,3,2;
所述L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的数目,所述第1,2,3,4个下行子帧均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下行子帧。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基站在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 终端的下行子帧中,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和其他下行子帧的DAI的取值运算方法不同,终端根据已接收到的PDCCH信道的数量和其中的DAI取值,在没有接收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时,能够正确地检测发生了DTX情况,进而达到了保证下行数据完整有效传输的效果,减少了系统传输数据的时延,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检测断续发射的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式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的目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PDCCH信道的数目,按与基站确定DAI取值相应的方式推算出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下行分配指示DAI的取值,逐一与实际接收的相应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比较,如有至少一下行子帧存在推算的DAI取值与实际收到的DAI的取值不相等的情况,则判断发生了断续发射情况。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终端按以下方式推算DAI的取值:对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等于(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为(M mod n)+1,M为所述终端在当前下行子帧之前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加1,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终端可以根据已接收到的PDCCH信道的数量和其中的DAI取值,在没有接收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时,正确地检测发生了DTX情况,进而达到了保证下行数据完整有效传输的效果,减少了系统传输数据的时延,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 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LTE系统TDD模式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基站在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中,根据该所有下行子帧的数目M模n后加1的结果确定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
对于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非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其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VDAI仍可按已有的方式确定,即VDAI=(M-1)mod n+1,M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中当前下行子帧及之前的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下行子帧的总数,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步骤200,所述基站在所述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上将DAI发送给相应终端,同时在分配的资源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步骤300,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目,按与基站确定DAI取值相应的方式推算出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逐一与实际接收的相应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比较,如有至少一下行子帧推算的和实际收到的DAI的取值不相等,则终端判断发生了DTX情况,不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反馈任何确认信息。
终端可以按以下方式推算DAI的取值:对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UDAI=(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 M为所述终端在当前下行子帧之前接收到的 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加1,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另外,如两者一致,终端可以结合其他条件做进一步的判断,如发送ACK/NACK的PUCCH信道索引,在此不展开论述,可参照相应标准的相关文件。
基站和终端并不一定去按上述公式计算,完全可以预先存储每一种L下各下行子帧中DAI的取值,L为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的数目。分别是:
当L等于1时,第1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为2;
当L等于2时,第1,2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3;
当L等于3时,第1,2,3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2,4;
当L等于4时,第1,2,3,4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2,3,1;
当L等于5时,第1,2,3,4,5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2,3,4,2;
当L等于6时,第1,2,3,4,5,6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2,3,4,1,3;
当L等于7时,第1,2,3,4,5,6,7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2,3,4,1,2,4;
当L等于8时,第1,2,3,4,5,6,7,8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2,3,4,1,2,3,1;
当L等于9时,第1,2,3,4,5,6,7,8,9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依次为1,2,3,4,1,2,3,4,2。
用一种简单的描述方式是对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的DAI取值,按已有的方式计算的结果为1,2,3,4的情况下,分别将其确定为2,3,4,1。
不过这仅仅是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对本发明来说,重要的是使得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DAI的取值与已有的方式计算的结果不同,这样可以避免终端在检测不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的PDCCH信道时,误以为已正确接收所有的PDCCH信道,错误地判断为没有发生DTX情况。
例如,在当L等于1时,第1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也可以约定为3或4;当L等于2时,第1,2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也可以约定依次为1,4;当L等于4时,第1,2,3,4个下行子帧中DAI取值也可以约定依次为1,2,3,2,等等。
示例一
假设,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内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数目为1,则该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即为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其中的DAI的取值按下式计算:
按表3中约定的DAI信令与其取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应的DAI信令为01。
如果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相应的下行子帧上的目标PDCCH信道,则终端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示例二
假设,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内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数目为2,则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第1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根据下式计算:VDAI=(1-1)mod4+1=1。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取值根据下式计算: 。按表3中约定的DAI信令与其取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第1个和第2个下行子帧中相应的DAI信令为00,10。
基站在所述下行子帧将DAI发送给终端后,终端按上述步骤300中描述的方式处理。
下面具体讨论一下当终端检测到两个下行子帧上的目标PDCCH信道时的几种情况。
情况1: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1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1个即第2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为3,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该下行子 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 ,两者不相等,因此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终端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情况2: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2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1个即第1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为1,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数量推算的该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为2,两者不相等,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终端如果一个下行子帧中PDCCH信道也没有收到,则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示例三
假设,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内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数目为3,则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第1,2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分别为1和2,第3个即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取值根据下式计算:
按表3中约定的DAI信令与其取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第1、2和3个下行子帧中相应的DAI信令为00,01和11。
基站在所述下行子帧将DAI发送给终端后,终端按上述步骤300中描述的方式处理。
下面具体讨论一下当终端检测到两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时的几种情况。
情况1: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1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2个下行子帧(即有资源发送给该终端的第2个和第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分别为2,4,但是,终端根据检 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DAI的取值为1,3,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情况2: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2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2个下行子帧(即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第1个和第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4,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该两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3,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情况3: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3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2个下行子帧(即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第2个和第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2,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该两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3,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示例4
假设,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内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数目为4,则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第1,2,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分别为1,2,3,第4个即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取值根据下式计算:
按表3中约定的DAI信令与其取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第1,2,3,4个下行子帧中相应的DAI信令分别为00,01,10和00。
基站在所述下行子帧将DAI发送给终端后,终端按上述步骤300中描述的方式处理。
下面具体讨论一下当终端检测到两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时的几种情况。
情况1: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1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3个下行子帧(即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第2,3,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2,3,1,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该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2,4,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情况2: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2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3个下行子帧(即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第1,3,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3,1,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该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2,4,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情况3: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3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3个下行子帧(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第1,2,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2,1,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该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2,4,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情况4:
假设,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4个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则有:
终端接收到的剩余3个下行子帧(即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第2,3,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依次为1,2,3,但是,终端根据检测到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数量推算的该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 的取值依次为1,2,4,因此终端可以知道发生DTX情况,不发送任何确认信息。
以上实施例因为采用了新的下行分配指示信令定义方式,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终端在未正确检测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时造成的不能检测出DTX情况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保证下行数据完整有效传输的效果,减少了系统传输数据的时延,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根据本发明即可避免分配给终端的最后一个下子帧丢失而导致的DTX检测错误。
以上各个示例中只对未检测到1个下行子帧的PDCCH信道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根据实施例中给出的终端的处理方法,其他的大部分情况下终端也可以正确地检测出DTX情况,而结合后发送ACK/NACK的PUCCH信道索引就可以实现各种情况下的正确检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下行分配指示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方法包括:
基站在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下行分配指示DAI的取值等于(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为1~2i中不等于(M-1)mod n+1的值,M为当前下行子帧及之前的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下行子帧的总数,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所述基站在所述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PDCCH信道上将所述DAI发送给所述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n=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的取值为(M mod n)+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L等于1时,第1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为2或3或4;当L等于2时,第1,2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3;当L等于3时,第1,2,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4;当L等于4时,第1,2,3,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3,1或1,2,3,2;
所述L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的数目,所述第1,2,3,4个下行子帧均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下行子帧。
5.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方法包括:
基站在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下行分配指示DAI的取值等于(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为1~2i中不等于(M-1)mod n+1的值,M为当前下行子帧及之前的有资源分配给该终端的下行子帧的总数,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所述基站在所述有资源分配给终端的下行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PDCCH信道上将所述DAI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的目标PDCCH信道的数目,按与基站确定DAI取值相应的方式推算出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逐一与实际接收的相应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比较,如有至少一下行子帧存在推算的DAI取值与实际收到的DAI的取值不相等的情况,则终端判断发生了断续发射情况,不在所述上行子帧上反馈任何确认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4。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的取值为(M mod n)+1。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L等于1时,第1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为2或3或4;当L等于2时,第1,2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3;当L等于3时,第1,2,3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4;当L等于4时,第1,2,3,4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DAI取值依次为1,2,3,1或1,2,3,2;
所述L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所有下行子帧的数目,所述第1,2,3,4个下行子帧均为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有资源分配给所述终端的下行子帧。
10.一种终端检测断续发射的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长期演进系统,该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一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的目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PDCCH信道的数目,按与基站确定DAI取值相应的方式推算出各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下行分配指示DAI的取值,逐一与实际接收的相应下行子帧中发送给本终端的DAI的取值比较,如有至少一下行子帧存在推算的DAI取值与实际收到的DAI的取值不相等的情况,则判断发生了断续发射情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按以下方式推算DAI的取值:对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所有下行子帧中,除最后一个下行子帧外,其他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等于(M-1)mod n+1,而最后一个下行子帧中发送给该终端的DAI的取值为(M mod n)+1,M为所述终端在当前下行子帧之前接收到的所述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的数目加1,n=2i,i为DAI信令的比特数。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673319A CN101409922B (zh) | 2008-10-20 | 2008-10-20 | 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673319A CN101409922B (zh) | 2008-10-20 | 2008-10-20 | 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9922A CN101409922A (zh) | 2009-04-15 |
CN101409922B true CN101409922B (zh) | 2012-05-09 |
Family
ID=4057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673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9922B (zh) | 2008-10-20 | 2008-10-20 | 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0992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50358E1 (en) | 2023-02-02 | 2025-04-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6744B (zh) | 2009-07-29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信号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025466B (zh) | 2009-09-15 | 2013-10-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令处理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CN101789851B (zh) * | 2010-01-15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系统及其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 |
CN101834658B (zh) * | 2010-05-05 | 2016-0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CN102315916B (zh) * | 2010-07-06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分配指示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应答信道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JP5964314B2 (ja) | 2010-11-02 | 2016-08-03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制御情報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
CN103548311B (zh) * | 2011-10-20 | 2017-04-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404788B (zh) * | 2011-11-10 | 2014-09-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下行动态调度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10138523B (zh) * | 2018-02-08 | 2021-05-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码本确定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4868A (zh) * | 2006-07-25 | 2008-01-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反馈信道分配指示方法及系统 |
CN101242216A (zh) * | 2007-02-06 | 2008-08-1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
CN101272525A (zh) * | 2007-03-19 | 2008-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时隙占用的动态指示方法 |
-
2008
- 2008-10-20 CN CN2008101673319A patent/CN1014099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4868A (zh) * | 2006-07-25 | 2008-01-3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反馈信道分配指示方法及系统 |
CN101242216A (zh) * | 2007-02-06 | 2008-08-1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
CN101272525A (zh) * | 2007-03-19 | 2008-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时隙占用的动态指示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RE50358E1 (en) | 2023-02-02 | 2025-04-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9922A (zh) | 2009-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9922B (zh) | 一种断续发射的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下行分配指示方法 | |
CN101267284B (zh) |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进行确认信息反馈的方法 | |
CN101222291B (zh) |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EP3806365B1 (en) | Method for acquiring resource region information for phich | |
CN101675702B (zh) |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
CN101689984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 | |
CN103916228B (zh) | 在tdd系统中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 | |
US856518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back and receiv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of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data packets | |
CN101309134B (zh) | 一种下行数据接收状态的通知方法 | |
CN101946447B (zh) | 无线网络中绑定反馈的传输 | |
RU2468518C2 (ru) |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физических каналов индикации гибридного режима повторной передачи | |
CN101267285B (zh) | 确认信息反馈方法 | |
US5487068A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error correction using selective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in a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10211510A1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347164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HARQ | |
CN101772073A (zh) |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
CN101383683A (zh) | 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1267253B (zh) | 用于检测dtx的确认信息表示方法、ue和基站 | |
WO2009078628A1 (en) | Method for mapping control channels | |
CN106571895A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定时方法及装置 | |
CN101309522A (zh) | 上行应答消息反馈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CN102468945A (zh) |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1547069B (zh) | 一种数据接收反馈信号的发送方法、系统和装置 | |
WO2007084065A2 (en) | Method and arangement for multiplexed feedback information using harq | |
CN103582140A (zh) | 物理混合重传请求校验指示信道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