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5665A - 天线和配备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和配备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5665A CN101405665A CN 200780009734 CN200780009734A CN101405665A CN 101405665 A CN101405665 A CN 101405665A CN 200780009734 CN200780009734 CN 200780009734 CN 200780009734 A CN200780009734 A CN 200780009734A CN 101405665 A CN101405665 A CN 1014056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ension
- antenna
- rise part
- magnetic
- po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8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29920005439 Perspex®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292 dia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15 non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307 ferro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10 rai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85 antago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46 outsourc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确保充分的无线电接收电平的天线和一种装载此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本发明的天线包含由强磁性体构成的柱状磁芯、卷绕在磁芯上的线圈部、从磁芯的端部延伸的平板状延伸部、以及设置在延伸部的至少一个方向表面的竖立部。将这种天线装载在尤其要求小型且重量轻的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由此,能提供既容易看时间显示装置又能确保充分的标准无线电接收电平的无线电控制时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例如无线电式手表、手表型寻呼机、便携电话、便携电视机、便携无线电收音机等接收具有信息的电波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内部的天线和配备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接收含时间信息的预定电波并根据该信息修正时间的功能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用天线,尤其涉及一种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用天线和包含无线电控制时钟用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
背景技术
无线电控制时钟是用内置的天线接收包含具有100万年中1秒的精度的铯原子钟的时间信息和日期信息的标准电波(例如40千赫(kHz)的电波)并具有修正时间误差的功能的时钟。因此,与每一个月产生20秒左右的误差的石英钟相比,总能显示准确的时间,可节省修正时间的工夫,所以近年正在急速普及。
无线电控制时钟中,决定接收性能的是天线特性和接收电路特性。
作为天线的类型,由于标准电波的波长长达5千米(km)左右,在手表内部难以进行波长方向的谐振,所以一般使用在强磁性体等构成的磁芯上卷绕导线的线圈状棒形天线。利用穿透此棒形天线的磁通在线圈上得到电动势。
接收电路是根据天线的输出探测时间信息并传给时钟用机芯的电路。时钟用机芯是指将电池和时钟运作需要的计时电路等电路单元汇集在1个装置的复合部件。根据情况,有时还包含字符盘和液晶显示器等时间显示装置。
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除当作时钟的功能外,还具有当作工艺品的作用,所以设计和质感很重要。作为时钟的高级感尤其是重要的因素,希望其为用金属构成时钟主体的外包装的金属外包装。
但是,装入金属外包装时,天线的输出极端减小。这是因为金属外包装表面产生涡流,标准电波难以进入时钟内部,并且金属外包装表面产生的涡流造成的反磁通妨碍由天线中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磁通,从而妨碍天线中流通的电流。
即,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虽然希望金属外包装,但存在难以接收标准电波的问题。因此,尝试提出许多用金属外包装也能进行接收的技术。例如,改进天线形状的技术。通过提高天线的接收灵敏度,能接收较多标准电波。
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如已说明那样使用棒形天线的情况较多,已知改进棒形天线的磁芯的形状从而使接收灵敏度提高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图26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揭示的已有技术的图,为了说明方便,以不脱离其主旨的方式改画。图26中,100是时钟外部包装,102是磁芯,103是在磁芯102的长边方向卷绕的线圈,104是磁芯102的延伸部。线圈103实际上整齐卷绕细线,但图中示为筒状,以便于观看。另外,还省略不需要说明的部分。
如图26所示,专利文献1揭示的已有技术在磁芯102的两侧配备延伸部104,使此延伸部104朝向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由此对于从防风玻璃侧入射的标准电波,将较多磁通引导到磁芯102。
图27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2揭示的已有技术的图,为了说明方便,以不脱离其主旨的方式改画。图27中,100是时钟外部包装,102是磁芯,103是往磁芯102的长边方向卷绕的线圈,104是磁芯102的延伸部,106是连接延伸部104的电波收集板。与图26相同地,也将线圈103示为筒状,以便于观看。另外,还省略不需要说明的部分。
如图27所示,对专利文献2揭示的已有技术进行布局,使磁芯102的延伸部104与电波收集板106连接,并往时钟外包装100内弯曲。利用这样的构成,能将较多进入时钟外包装100内的标准电波引导到磁芯102,还增加无线电控制时钟可接收标准电波的方向。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戴在手腕上,按照人体的动作使其方向作各种变化,所以有效增多能接收电波的方向。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675号公报(第15页,图11)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35701号公报(第5~7页,图3)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揭示的已有技术,两者都考虑将时钟外包装1取为金属外包装的情况,做成使此金属外包装不妨碍磁通的流动。然而,判明这些结构不能接收较多标准电波。
即,专利文献1揭示的已有技术延伸部102仅延伸磁芯,所以从时钟外包装1的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看时,延伸部102在平面上较小,未形成接收较多标准电波的结构。以这种结构,不能有效得到磁通。
进一步地,天线的上部配备字符盘或液晶显示器等时间显示装置时,它们切断标准电波,所以即使有延伸部102也不能有效接收标准电波。
专利文献2揭示的已有技术从时钟外包装100的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看时,电波补充部115形成扇状,所以虽然适合将从防风玻璃侧入射的标准电波引导到磁芯,但与专利文献1揭示的已有技术相同地,在电波补充部115的上部配备时间显示装置时,它们切断标准电波,电波补充部115不能有效接收标准电波。
可是,近年的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希望进一步小型化,时钟外包装的小型化不断进展。然而,为了进一步便于观看时间信息,时间显示装置以尽量大为佳。例如,将时间显示装置取为针式模拟显示字符盘时,不断想办法加粗其针等。
即,存在因时间显示装置或针的大型化而导致越来越难以接收标准电波的状况。
另外,用金属外包装构成的手表中,天线端部过分靠近金属外包装时,在金属外包装与天线之间产生涡流损耗,导致天线增益受损的状态。另外,天线连接金属外包装时,天线和金属外包装上流通涡流,使天线输出减小。因此,需要使天线与外包装隔开适当距离。
进一步地,天线内部也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引起的损耗,所以将天线过分大型化时,这些电阻因素的影响大于磁通的收集效率,反而使天线增益受损。
另外,通过天线大型化来提高天线的自感时,天线的自谐振频率降低,作为天线所能使用的频带变窄。
如以上说明所阐明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揭示的已有技术不能兼顾使作为时钟原来的目的的报时用的时间显示装置既便于观看又接收较多标准电波。
因而,强烈希望解决这种问题的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解决这种问题,提供一种能确保充分的电波接收电平的天线和装载此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尤其在于,提供一种能装入要求小型且重量轻的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的高电波收集精度天线和配备此无线电控制时钟用天线且又便于观看时间显示装置又能确保充分的标准电波接收电平的无线电控制时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天线采用下文所示构成。
本发明的天线,具有柱状的磁芯和将导线卷绕在该磁芯周围的线圈部,该天线包含
从磁芯的端部延伸的平板状的延伸部、
及设置在该延伸部的至少一个方向表面的竖立部。
延伸部与磁芯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磁芯合为一体而形成。
延伸部的平板面的宽度大于磁芯的端部宽度。
竖立部与延伸部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延伸部合为一体而形成。
将竖立部设在延伸部的端部。
将竖立部设在延伸部的始端部与端部之间。
隔开地设置多个竖立部。
延伸部往该延伸部的厚度方向的任一方向侧弯曲。
在延伸部的一部分形成弯曲。
设置延伸部,使其从磁芯的两端部分别延伸,并使各延伸部在平面上不相互重叠。
设置延伸部,使其从磁芯的两端部分别延伸至少各2个,并使从不同的端部延伸的各延伸部在平面上不相互重叠。
将从磁芯的每个端部延伸至少各2个的延伸部设置成在该延伸部的厚度方向隔开。
包含与竖立部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竖立部合为一体而形成的聚磁构件。
聚磁构件为具有与延伸部对置的平面的平板形状,该聚磁构件的平面的面积大于竖立部与聚磁构件的接合部的截面积。
将聚磁构件配置在竖立部接近磁芯的方向和离开磁芯的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
包含与聚磁构件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聚磁构件合为一体而形成的第2竖立部。
包含将竖立部固定成由延伸部和聚磁构件夹在中间的固定构件。
将竖立部配置成由延伸部和聚磁构件夹在中间,并具备能夹住该延伸部、竖立部和聚磁构件的螺钉机构。
竖立部具有凹部形状、凸部形成、切口形状或它们的组合形状,并且与延伸部或聚磁构件连接或磁耦合。
将天线配置在接收具有信息的电波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内部。
另外,装载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采用下文所示构成。
在至少一部分由非导体形成的外包装的内部具备上述的天线。
该设备包含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工作所需的电路板,
将该电路板设置在从磁芯的端部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之间,并配置成与从磁芯的不同端部延伸的延伸部的双方在平面上不重叠。
该设备包含切断磁场的抗磁板,并将该抗磁板配置成与延伸部在平面上重叠。
该设备包含切断磁场的抗磁板,并将该抗磁板配置成与从磁芯的不同端部延伸的延伸部的双方在平面上重叠。
该设备具有延伸部、竖立部、聚磁构件、第2竖立部中的至少任一个构件,
将该所有构件全部配置成与外包装的非导体的部分在平面上重叠。
该设备是配备字符盘或时间显示装置的无线电控制时钟,该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外包装具有背盖及与该背盖和防风玻璃嵌合的钟壳。
竖立部或第2竖立部贯通所述字符盘或时间显示装置,并构成标识构件。
根据本发明,在卷绕线圈的磁芯的端部设置平板状的延伸部,在此延伸部的至少一个方向表面设置竖立部。
利用这种构成,即使在电波到来方向存在遮蔽物,也能收集较多从包含此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外包装中由非导体组成的部分进入的磁通,从而能使天线的接收灵敏度提高。
另外,能将天线主体、延伸部和竖立部当作分立件制造后进行组合,所以即使例如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中装载本发明的天线时,也能收装在无线电控制时钟内有限的空间,能构成接收灵敏度优良的天线而不将时间显示装置小型化。
由此,能对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小型化、时间显示功能精度的提高做出贡献,大为有助于其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图。
图3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延伸部适当的规模的图。
图4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另一例竖立部形状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又一例竖立部形状的图。
图6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再一例竖立部形状的图。
图7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另一例天线形状的图。
图8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又一例天线形状的图。
图9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2的结构的图。
图10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3的结构的图。
图11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3的抗磁板结构的图。
图12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4的结构的图。
图13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5的天线结构和配置的立体图。
图14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5的天线和时钟外包装的位置的图。
图15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5的另一天线结构的端面图。
图16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6的天线结构和配置的图。
图17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6的天线和时钟外包装的位置结构的端面图。
图18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6的另一例天线和时钟外包装的位置的端面图。
图19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6的另一例天线结构的端面图。
图2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延伸部、竖立部、聚磁构件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2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延伸部、竖立部、聚磁构件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2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延伸部、竖立部、聚磁构件的接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2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延伸部、竖立部、聚磁构件的接合中螺钉机构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2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延伸部、竖立部、聚磁构件的接合中另一螺钉机构使用例的立体图。
图25为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的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7的天线结构的截面图。
图26为用于说明专利文献1揭示的已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7为用于说明专利文献2揭示的已有技术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时钟外包装,2磁芯,3线圈,4延伸部,4a第1延伸部,4b第2延伸部,4c第3延伸部,4d第4延伸部,5竖立部,6聚磁构件,8时间显示装置,9时钟用机芯,11上部竖立部,12内壁端面,13上部开口端面,14下部开口端面,15、15a、15b第2竖立部,16天线,19固定构件,20螺钉,21端部,22螺栓,23垫片,24抗磁板,25电路板,26电子元件,28加力装置,30背盖,40螺母,41弯曲部,50横端面,51竖立部,52竖立部凸起部,53凹部,55槽,60端部,62孔部,63聚磁构件凸起部,81孔部,99指针驱动用马达,100时钟外包装,102磁芯,102延伸部,103线圈,104延伸部,106电波收集板,115电波补充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天线设置有:由强磁性体构成的柱状的磁芯、卷绕在磁芯上的线圈部、从磁芯的端部延伸的平板状的延伸部、及配备在延伸部的至少一个方向表面的竖立部。此一个方向表面是指延伸部厚度方向的任一个方向表面。
优选将延伸部做得较大,可为往延伸部厚度方向的任一侧弯曲的形状。
延伸部和竖立部由强磁性体组成,与卷绕在磁芯上的线圈在平面上不重叠。只要磁芯、延伸部和竖立部形成磁耦合,可将它们合为一体地形成,也可按分立体形成后加以连接。
通过取为这种构成,尤其将天线收装到金属外包装时,也能将较多磁通引导到磁芯,可提供得到高灵敏度的无线电接收设备。
实施例1
(天线说明:图1、图2、图3)
下面,作为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一个例子,用附图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本发明中的天线形状的图,图2是说明收装到无线电控制时钟内的结构的图。
图1中,2是磁芯,3是卷绕在磁芯2的长边方向的线圈,4是延伸部,5是竖立部,16是天线,21是磁芯的端部。线圈3实际上将细线整齐卷绕在磁芯2,但图中示为筒状,以便于观看。
图2中,1是时钟外包装,8是字符盘或液晶显示器等时间显示装置,7是卡定未示出的带子的卡带部,9是时钟用机芯。
天线16具有磁芯2、与设在此磁芯2的线圈3在平面上不重叠的延伸部4、以及设在该延伸部4的竖立部5。图1所示例子中,将延伸部4设在磁芯2的两端。
延伸部4由强磁性体组成。只要与磁芯磁耦合即可,无特别限定,但也可将它们形成为一体。延伸部4的形状以较大为佳,其形状优选在时钟外包装与天线之间不产生涡流损耗的程度上,收装成使后文阐述的时钟外包装的内壁尽量没有间隙。
在图1中示出竖立部5往附图的上方向形成的例子。竖立部5也由强磁性体组成,只要与延伸部4磁耦合即可,无特别限定,但也可将它们形成为一体。
此外,作为构成延伸部4和竖立部5的材料,无特别限定,但优选非导体,以便使涡流造成的损耗减小。然而,由于强度和制造方法上的问题等,也可考虑使用非晶形等的良导体。该情况下,作为时钟外包装1的构成材料使用金属时,使得延伸部4和竖立部5接触时钟外包装1,而当然不在电气上导通。
图2中,图2(a)是以图解方式示出时钟外包装1中装载时间显示装置8、天线16和时钟用机芯9的状态的立体图。箭头号以图解方式示出将各单元装入到时钟外包装1的方向。图2(b)是以图解方式示出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图2(c)是以图解方式示出于时钟外包装1将时间显示装置8、天线16和时钟用机芯9装载完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2(a)、图2(b)所示,在时钟用机芯9的上部,即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配备天线16,在其上部配备时间显示装置8。重叠延伸部4与时间显示装置8使其对置,但将竖立部5设在时间显示装置8与时钟外包装1的内壁之间即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其高度处在时间显示装置8与时钟外包装1的内壁之间,从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斜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能看到竖立部5。
通过取为这种构成,即便时钟外包装1为金属,竖立部5也能接收从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到来的标准电波,可将其引导到磁芯2。时间显示装置8为例如字符盘时,通过减小其厚度,在延伸部4也能接收标准电波,所以延伸部4也能将在此收到的标准电波引导到磁芯2。
当然,由于将竖立部设置成使其沿着时钟外包装1的内壁,因此时间显示装置8的易见度不受损,作为时钟的美观也不受损。
此外,如上所述,延伸部4过分大型化时,天线内部的涡流和磁滞损耗引起的损耗的影响比磁通收集效率大,使天线增益受损。另外,还使天线自感加大,所以天线的自谐振频率降低,作为天线可使用的频带变窄。因此,需要使延伸部4的规模为天线增益不受损的程度的规模。
具体而言,做成图3所示磁芯2的端部21的假想延长线X的内侧不存在延伸部4即可。假想延长线X的内侧是指一假想延长线X与另一假想延长线X对置的一侧。
这是因为即使在假想延长线X的内侧设置延伸部4,在假想延长线X的内侧收到的磁通也几乎不被引导到磁芯2,天线大型化带来的电阻因素的影响增大反而使天线增益受损。
(天线形状说明1:图4、图5、图6)
另外,图1、图2示出将竖立部5设在延伸部4的端部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图4是示出将竖立部5设在延伸部4的始端部与端部之间的例子的图。另外,图5是示出在延伸部4隔开地设置多个竖立部5的例子的图。图6是示出将竖立部5嵌入时间显示装置8的缝隙或孔部的例子的图。
各图中,(a)示出以图解方式示出的立体图,(b)示出以图解方式示出的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图4中,将竖立部5设在延伸部4的始端部与端部之间。竖立部5具有收集与时间显示装置(例如字符盘)平行地流通的磁通并使其流到延伸部的作用。因此,即使不将竖立部5配置在时间显示装置8与时钟外包装1的内壁之间,也能在竖立部5接收穿透时间显示装置的标准电波。
通过取为这种构成,由于将竖立部5完全被时间显示装置8覆盖,所以也可适用于与以往相同的设计的无线电控制时钟。
进一步地,通过如图5所示那样隔开地设置多个竖立部,能接收较多与时间显示装置平行地流通的磁通,所以能提高接收灵敏度。此外,这里在竖立部5设置缝隙,但可不设置缝隙,也可为如图5(c)所示那样设置双重竖立部5的结构。
另外,图5中,竖立部5的高度不均匀,但不限于此,可对设置的竖立部数量与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外包装内部的空间共同进行考虑后,适当设定。
另外,如图6所示,可做成在时间显示装置8设置孔部81,并在该孔部嵌入设在延伸部4的竖立部51。这样,在将时间显示装置8取为例如字符盘时,能将竖立部51用作标识构件(所谓钟点指示字符)。
这样构成时,竖立部51与时间显示装置8形成一体,设计范围广,并且与将竖立部5配置在时间显示装置8和时钟外包装1的内壁之间时相同地,竖立部51能接收较多磁通,所以能使天线的接收灵敏度提高。
此构成中,也可考虑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外包装的形状,适当设定竖立部51的形状和数量。
(天线形状说明2:图7、图8)
天线16的竖立部5的形状不限于如图1至图6所示的设在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的形状。图7是示出将竖立部5设在无线电控制时钟的背侧的例子的图,形成使其包围时钟用机芯9。图8是示出将竖立部5设在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与背盖侧的例子的图。
各图中,(a)示出以图解方式示出的立体图,(b)示出以图解方式示出的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本发明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图7、图8中,30是背盖。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取为这种形状时,能接收从时钟外包装1的侧面或背盖30侧到来的标准电波。
无线电控制时钟除戴在人体的状态以外,还存在摘下并放在桌子等处的情况。鉴于这种无线电控制时钟的使用状况,使接收电波的部分的竖立部5较大或朝向多个方向,相当于增加接收电波的方向和面积,所以能比以往接收更多标准电波。
对全部用金属构成时钟外包装1使时钟的质感等提高已进行说明。即使这种情况下,通过设在时钟外包装1与未示出的表柄或开关装置的连接部的未示出的橡胶垫、或者设置在背盖30与时钟外包装1的嵌合部分的未示出的橡胶制密封件等也能略微地接收标准电波,因而如上所述加大接收电波的部分即可。
另外,存在用树脂构成时钟外包装1的一部分或背盖30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由于标准电波通过时钟外包装1的一部分或背盖30到来,因此加大接收电波的部分时,能有效地将较多磁通引导到天线。
实施例2
(天线结构和配置的说明:图9)
接着,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9是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延伸部的形状的图,示出以图解方式示出的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
图9中,41是设在延伸部4的弯曲部。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图9(a)是示出利用弯曲部41使延伸部4进一步往时间显示装置8的方向靠近的构成的图。图9(b)是示出将天线16本体配置得比时钟用机芯9靠近背盖30侧并利用弯曲部41使延伸部4进一步往背盖30的方向靠近的构成的图。
将时间显示装置8取为例如字符盘时,形成应叫做钟面的部分,为了接收标准电波,不优选自由选择其厚度和材质,但通过利用弯曲部41使延伸部4进一步靠近时间显示装置8,能接收较多标准电波。
另外,背盖30是人体与时钟直接接触的部分,所以存在按照此时钟所要求的规格用树脂或其一部分用橡胶来构成的情况。对于这种时钟的规格,通过利用弯曲部41使延伸部4靠近背盖30,能将从背盖30的方向到来的标准电波引导到磁芯2。
当然,即使全部用金属形成时钟外包装1,如前面所说明的,通过设在背盖30与时钟外包装1的嵌合部分的未示出的橡胶制密封件等也能略微地接收标准电波,所以使延伸部4靠近背盖30是有效的。
实施例3
(抗磁板结构的说明:图10、图11)
接着,用图10和图11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10(a)示出说明本发明中的天线、时钟用机芯和抗磁板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10(b)示出以图解方式示出的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图11是说明抗磁板的形状的俯视图。图10、图11中,24是抗磁板,99是指针驱动用马达。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时间显示装置8是字符盘或液晶显示器等。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中,告知时间的装置既可为模拟指针式的字符盘,也可采用例如液晶显示器等。时钟用机芯9的电路和元件随时间显示装置8的规格而不同。例如,时间显示装置8为模拟指针式的字符盘时,需要驱动指针用的指针驱动用马达99。
为了接收较多标准电波,最好无线电控制时钟为不妨碍磁通进入时钟外包装1的内部的结构,但由于指针驱动用马达99也具有线圈,所以由来自外部的磁通的影响,往往会影响到指针驱动用马达99的工作。告知时间信息用的指针驱动用马达99的工作未准确进行时,即使能准确接收标准电波,作为时钟也不能准确计时。
因此,在时钟用机芯9与时间显示装置8之间设置抗磁板24,防止来自外部的磁通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抗磁板24覆盖指针驱动用马达99。通过取为这种构成,流入天线16的磁通不受抗磁板24阻碍,而且能使时钟用机芯9具有抗磁性。
图10所示例子中,示出以在时钟用机芯9的上表面覆盖指针驱动用马达99的形状设置抗磁板24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为覆盖时钟用机芯9的侧面的构成,另外,也可为覆盖上表面和侧面两者的构成。
(抗磁板重叠的说明:图11)
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为延伸部4和设置于延伸部4的竖立部5与设在它们和时钟用机芯9之间的抗磁板24在平面上不重叠的形状。
抗磁板24覆盖受磁通影响的指针驱动用马达99等的上部即可,为了防止磁通对时钟用机芯9的影响需要这样;但由于该配置,往往会反过来使天线16的接收灵敏度降低。
即,图11所示例子中,在磁芯2的两个端部21设置延伸部4,但这种构成中,形成2个延伸部4覆盖时钟用机芯9的上部的构成。在2个延伸部4的下部重叠1个抗磁板24时,从接收标准电波并设在磁芯2的一端部21的延伸部4流入的磁通经强磁性体的抗磁板24流出到设在另一端部21的延伸部4,磁通难以流到磁芯2,使电波接收灵敏度降低。
图11所示例子中,示出将抗磁板24配置成覆盖指针驱动用马达99的上部,并且与一延伸部4和另一延伸部4两者不重叠的例子,但当然不限于此。重要的是,将抗磁板24做成与从不同端部延伸的2个延伸部4的某一方在平面上不重叠以免桥接从不同的端部延伸的2个延伸部4产生的磁通即可,即使与从同一端部延伸的延伸部4重叠也可以。
抗磁板24当然能根据构成天线16的强磁性体的导磁率等和指针驱动用马达99的线圈常数等决定材质和形状,但抗磁板24不阻碍延伸部4产生的磁通流到磁芯2。
实施例4
(延伸部形成的说明:图12)
接着,用图12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图12(a)示出说明本发明中的天线和时钟用机芯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12(b)示出以图解方式示出的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图12中,在磁芯2的一端部21分别设置2个延伸部。4a是第1延伸部,4b是第2延伸部,4c是第3延伸部,4d是第4延伸部。25是时钟用机芯9所包含的电路板,26是该电路元件等的电子元件。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4说明即使将天线做得较大也不在无线电控制时钟内部带有盲区的构成。
在第1延伸部4a和第2延伸部4b分别设置竖立部5,并且往时间显示装置8的方向竖立。将第3延伸部4c设置得与第1延伸部4a隔开并对置。同样,将第4延伸部4d设置得与第2延伸部4b隔开并对置。
在第1延伸部4a及第2延伸部4b与第3延伸部4c及第4延伸部4d的下侧设置时钟用机芯9,将时钟用机芯9所包含的电路板25设在第1延伸部4a及第2延伸部4b与第3延伸部4c及第4延伸部4d之间。
时钟用机芯9所包含的电路板25和此电路板25所装载的电子元件26与各个延伸部之间不接触从而具有间隔。
即,将时钟用机芯9的部分构成单元设置在延伸部之间。通过取为这种构成,使延伸部之间无盲区,能有效利用时钟外包装1内的有限的空间。
图12所示例子中,示出第3延伸部4c和第4延伸部4d不设竖立部5的例子,但当然也可设置。
通过取为这种构成,时钟外包装1的内部不产生盲区,能收集来自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时钟外包装1的侧面和背盖30这3个方向的磁通。另外,由于延伸部覆盖电路板25,从而形成磁方面的防护,能防止电子元件26受磁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误动,并能在磁芯2中汇集较多磁通,因此能使电波接收灵敏度提高。
实施例5
(天线的说明:图13、图14、图15)
接着,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图13(a)是以图解方式示出本发明无线电控制时钟用天线的形状的立体图,图13(b)是以图解方式示出用于说明无线电控制时钟内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3中,11是安装设在时钟外包装1的上部的防风玻璃或玻璃框用的上部竖立部,12是时钟外包装1的内壁端面。13是上部竖立部11的上部开口端面。另外,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上部竖立部11可与时钟外包装1形成为一体,也可当作分立体进行连接后形成,但上部开口端面13为时钟外包装1的外包装开口部。
图13中,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1相比,将延伸部4表现得小,但只要大于磁芯2的端部21即可,也可如实施方式1那样加大延伸部4。即,由于延伸部4的平板面的面积大于磁芯2的端部21的面积时,接收磁通的面积增加,所以能使电波接收灵敏度提高。
如上所述,竖立部5具有收集与时间显示装置(例如字符盘)平行地流通的磁通并使其流到于背盖30的方向存在的延伸部4的作用。因此,竖立部5和延伸部4最好为使磁通便于在它们相互垂直的方向流通的材质,最好用铁氧体等不具有各向异性的强磁性体构成。
图13所示的竖立部5为没有复杂的形状,例如弯曲的形状的方块状,所以即使用铁氧体构成也抗冲击性高。无线电控制时钟中,由于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戴在身上使用,所以有时会遇到跌落等不测状况。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天线其竖立部5也不会损坏。
进一步地,以分立体分别构成磁芯2、延伸部4和竖立部5时,各个元件的形状简单,使各个部分便于制造。即使在具有复杂结构的时钟外包装1内,也能使各个部分相互磁耦合而不干扰其它元件。即,能构成与避开构成时钟的元件后空出的空间相配的天线形状。此外,后文阐述将磁芯2、延伸部4和竖立部5分别加以连接的装置。
图14是以图解方式示出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图14中,50是竖立部5的横端面。虚线A是假想线,L1是上部开口端面13与横端面50的距离。
为了收集较多磁通,优选竖立部5的规模尽量地大,但用金属构成时钟外包装1时,如已说明的那样,时钟外包装1和竖立部5两者不可太过于接近,竖立部5的横端面50与内壁端面12或上部开口端面13隔开。
然而,即使横端面50与内壁端面12隔开,上部竖立部11如帽檐那样覆盖在竖立部5的上表面,也因上部竖立部11而妨碍磁通流入。
即,为了又收集较多磁通又不妨碍磁通流入,从流入较多磁通侧(图14的例子中为附图的上方)看,竖立部5不被时钟外包装1或与其连接的同一材质的构件覆盖(例如玻璃框或上部竖立部11)为佳。
因而,如图14所示,竖立部5的横端面50可如图14(a)所示在平面上与上部开口端面13一致或如图14(b)所示位于比上部开口端面13靠近时钟外包装1的中心方向(附图中的时钟外包装1的中心方向)。
图14(a)示出上部开口端面13与横端面50在假想线A上平面上一致的状态。另外,图13(b)示出上部开口端面13与横端面50以距离L1隔开的状态。
图14(b)所示例子中,与图14(a)所示的图相比,表现为将上部竖立部11小型化,但当然不限于此。只要以改变线圈3或延伸部4的长度等方式改变天线16的形状,使竖立部5的横端面50与上部开口端面13在平面上不重叠既可。
图14中,在各上部开口端面13对置的部分设置未示出的防风玻璃的情况较多,因此通过取为这种构成,能有效收集从防风玻璃侧穿透时间显示装置的磁通,可使无线电控制时钟的灵敏度提高。
图15是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另一形状的图。图15(a)将竖立部5在一个方向扩大,从而使其截面为梯形,而不是图13、图14所示的方块状。例如,通过将未示出的时间显示装置侧扩大,能用较大的面积收集来自此方向的磁通。
当然,只是容易将磁通引导到磁芯2也可,图15(b)为其一例。该例通过使竖立部5的端面为平行四边形,将来自竖立部5的磁通通过延伸部5顺畅地引导到磁芯2。
图15所示的竖立部5的形状是一个例子,当然不限于此。重要的是,往电波到来的方向扩大竖立部5的面,或者设法使竖立部5的形状做得容易将磁通引导到磁芯2即可。
假设在图15的图中上方配置时间显示装置或防风玻璃时,通过取为这种构成,能从该侧有效收集磁通,可使无线电控制时钟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6
(天线的不同结构的说明:图16)
接着,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此实施方式6为能进一步良好地收集磁通的构成,该构成在与延伸部4连接的由磁性体构成的竖立部5进一步设置由磁性体构成的聚磁构件。
下面,用附图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图16(a)是以图解方式示出其形状的立体图,图16(b)是以图解方式示出用于说明无线电控制时钟内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6中,6是聚磁构件。16是具有磁芯2、线圈3、延伸部4、竖立部5、聚磁构件6的天线。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但为了说明方便,对实施方式6的天线给予与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已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编号16。
聚磁构件6由强磁性体构成,经接触面与处理部5相互磁耦合。例如,能用非晶叠层件构成聚磁构件6。
聚磁构件6具有与往上部竖立部11的方向设置的未示出的时间显示装置(例如字符盘)或背盖30对置的平板形状,并具有收集较多与时间显示装置平行地流通的磁通且使其流到于背盖30的方向存在的延伸部4的作用。
聚磁构件6比竖立部5与聚磁构件6连接的面积大,如同已说明的,优选聚磁构件6在时钟外包装1的内部尽量大。图16所示例子中,聚磁构件6具有弯曲的形状,但也可在时钟外包装1的内部以与其隔开的方式形成较大的翼状。
另外,竖立部5需要时间显示装置侧至背盖侧的方向(图16的上下方向)的导磁率大,但用非晶叠层件构成磁芯2时,磁芯2与聚磁构件6在电气上导通,则涡流在整个天线16上流通,从而损耗增大。因此,竖立部5最好为绝缘材料。
非晶叠层件中,由于导磁率大的方向与导电率大的方向一致,所以不满足此性质,最好不用于竖立部5。根据以上观点,竖立部5最好用铁氧体构成。
此情况下,由于图16所示的竖立部5不是弯曲等复杂的形状,即使用铁氧体构成也抗冲击性高,即使无线电控制时钟受到冲击,竖立部5也不会损环。当然,也可使竖立部5为图15所示的形状。
(天线配置的说明:图17、图18)
图17是以图解方式示出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图17中,60是聚磁构件6的端部。虚线B是假想线,L2是上部开口端面13与端部60的距离。
聚磁构件6的规模与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1的延伸部4的例子相同,为了收集较多磁通,优选其尽量地大,但用金属构成时钟外包装1时,如已说明的那样,时钟外包装1和聚磁构件6两者不可太过于接近,聚磁构件6的端部60与内壁端面12或上部开口端面13隔开。
然而,即使端部60与内壁端面12隔开,上部竖立部11如帽檐那样覆盖在聚磁构件6的上表面,也因上部竖立部11而妨碍磁通流入。
即,为了又收集较多磁通又不妨碍磁通流入,从流入较多磁通侧(图17的例子中为附图的上方)看,聚磁构件6不被时钟外包装1或与其连接的同一材质的构件(例如玻璃框或上部竖立部11)覆盖为佳。
因而,图17所示的例子中,聚磁构件6的端部60可如图17(a)所示在平面上与上部开口端面13一致或如图17(b)所示位于比上部开口端面13靠近时钟外包装1的中心方向(附图中的时钟外包装1的中心方向)。
图17(a)示出上部开口端面13与端部60在假想线B上平面上一致的状态。另外,图17(b)示出上部开口端面13与端部60以距离L2隔开的状态。
与图14所示的例子相同地,图17中,在各上部开口端面13对置的部分设置未示出的防风玻璃的情况较多,所以通过取为这种构成,从防风玻璃侧看,聚磁构件6为平面,即使存在未示出的字符盘等,也能进一步有效收集磁通,可使无线电控制时钟的灵敏度提高。
另外,图17所示的例子中,将聚磁构件6设在比竖立部5远离磁芯2的方向,但不限于此,也可设在比竖立部5接近磁芯2的方向,还可在这两个方向都进行设置。但是,在比竖立部5接近磁芯2的方向设置聚磁构件6时,与前面阐述的延伸部4的情况相同地,卷绕在磁芯2的线圈3、从磁芯2的不同端部延伸的延伸部4和与此延伸部4磁耦合的聚磁构件6需要在平面上不重叠。
图18是与图17同样地以图解方式示出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其示出将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往背盖30的方向配置的例子。
图18中,用绝缘材料构成背盖30。14是时钟外包装1和背盖30连接的下部开口端面。虚线C是假想线,L3是下部开口端面14与端部60的距离。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手表具有当作工艺品的作用,因此以对于应称为钟面的字符盘要求质感为目的,许多情况下使用金属构件。用金属构成字符盘时,磁通受到屏蔽,所以来自字符盘侧(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的磁通的流入显著减小。
因此,如图18所示,用塑料等绝缘体构成背盖30,并将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配置在背盖30侧,从而有效地从背盖30侧得到磁通。
聚磁构件6的规模与图17所示的例子相同,为了收集较多磁通,优选其尽量地大,但用金属构成时钟外包装1时,时钟外包装1和聚磁构件6两者不可太过于接近。对于聚磁构件6的端部60,下部开口端面14如帽檐那样覆盖在聚磁构件6的上表面,妨碍磁通流入。
即,为了又收集较多磁通又不妨碍磁通流入,从流入较多磁通侧(图18的例子中为附图的下方)看,聚磁构件6不被时钟外包装1覆盖为佳。
因而,如图18所示的例子中,聚磁构件6的端部60可如图18(a)所示在平面上与下部开口端面14一致或如图18(b)所示位于比下部开口端面14靠近时钟外包装1的中心方向(附图中的时钟外包装1的中心方向)。
图18(a)示出下部开口端面14与端部60在假想线C上平面上一致的状态。另外,图18(b)示出下部开口端面14与端部60以距离L3隔开的状态。
图18所示的例子中,将天线16设置得与时间显示装置8相邻,但当然也可设置得与背盖30相邻。重要的是,将竖立部5或聚磁构件6朝向对着磁通的进入侧。
通过取为这种构成,能从背盖侧收集较多磁通,可使无线电控制时钟的灵敏度提高。
(天线的不同结构的说明:图19)
图19是说明本发明天线的别的形状的图。图19(a)是将聚磁构件6的厚度往一个方向扩大,而非均匀平板形状的图。例如,通过往未示出的时间显示装置侧扩大厚度,从其侧面也能收集磁通,所以能立体地收集磁通。当然,只是容易将磁通引导到磁芯2也可,图19(b)同样通过使聚磁构件6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将来自聚磁构件6的磁通顺畅地引导到延伸部4。
图19所示的聚磁构件6的形状是一个例子,当然不限于此。重要的是,对着电波到来的方向以立体状形成聚磁构件6,或设法使聚磁构件6的形状做得容易将磁通引导到磁芯2即可。
假设在图19的附图的上方配置时间显示装置或防风玻璃时,通过取为这种构成,能从该侧有效收集磁通,但如图18所示例子那样用绝缘材料构成背盖30时,当然可使同样的结构朝向背盖30侧。
(延伸部4与竖立部5、聚磁构件6的组合结构的说明:图20~图24)
接着,对延伸部4与竖立部5、聚磁构件6的组合结构进行说明,图20至图24是对连接这些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图,19是固定构件,20是螺钉,22是螺栓,23是垫片,28是加力装置,40是螺母。52是设在竖立部5的凸部形状的竖立部凸起部,53是设在竖立部5的凹部,55是设在竖立部5的切口形状的槽。62是设在聚磁构件6的孔部,63是设在聚磁构件6的凸部形状的聚磁构件凸起部。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图20中,图20(a)和(b)说明对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的某一方设置嵌合槽而另一方设置与嵌合槽啮合的形状并使双方啮合的构成。图20(a)示出在聚磁构件6设置嵌合槽的例子,图20(b)示出在竖立部5配置嵌合槽的例子。通过做成这种构成,以增大竖立部5与聚磁构件6的接触面积,使磁耦合度增加。
图20(c)是说明使竖立部5与聚磁构件6的接合面为锯齿形状的构成的图。通过做成这种构成,增大双方的接触面积,使磁耦合度增加。
图20(d)是说明对聚磁构件6的孔部62穿通竖立部5的竖立部凸起部52使其嵌合的构成的图。通过做成这种构成,使双方相互牢固连接,并增加磁耦合度。
图20(e)是使聚磁构件6的聚磁构件凸起部63与竖立部5的凹部53嵌合的构成。当然,与上述图20(d)所示的例子相同地,也可在竖立部5设置竖立部凸起部,在聚磁构件6设置凹部,此时设在竖立部5的竖立部凸起部也可不贯通聚磁构件6。
图21是说明在竖立部5设置槽并在槽中夹入聚磁构件6的构成的图。切口形状的槽55与聚磁构件6的厚度大致相同或大若干而形成,从而能将聚磁构件6固定。
能简单地形成设置此切口形状的槽55的构成。这是因为能用切削等已知的加工技术构成方块状的竖立部5。通过做成这种构成,能简单地连接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并能增加磁耦合度。
图22是说明对延伸部4、竖立部5、聚磁构件6的固定使用固定构件19的构成的图。固定构件19具有例如C状,夹入这些构件并使其固定。通过做成这种构成,能增加磁耦合度。
固定构件19的形状不限于C状。虽未示出,但也可取为环状,使延伸部4、竖立部5、聚磁构件6穿通并加以固定。固定构件15的材质为绝缘材料,最好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例如可用塑料构成。
图23、图24是说明用螺钉机构将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夹紧并固定的例子的图。加力装置28只要产生作用力对抗螺钉20的夹紧,什么都可以;图23、图24所示例子中使用板簧。当然,也能用弹簧或弹簧垫圈。螺钉机构是指以施加这些螺钉20、垫圈23或加力装置28等的方式将构件固定的机构。
图23(a)示出用螺钉20和垫圈23将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夹紧并固定的例子。
图23(b)还示出使用加力装置28进行夹紧固定的例子。由于利用加力装置28适度施加作用力,因此能完成进一步加强的夹紧固定,并在将本发明天线装载在无线电控制时钟时,能防止在使用该时钟时产生的振动等造成螺钉松弛。通过做成这种构成,能增加磁耦合度。
图23所示构成中,能自由选择构成螺钉机构的各单元的规模和数量。鉴于竖立部6和聚磁构件6的形状和材质,将垫圈23做得较大,使螺钉20的夹紧力分散,能防止裂开等损坏。
图24是进一步说明使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难以产生裂开等损坏的构成的图。图24类似于图23(b)的构成,其为用于说明使用螺栓22和螺母40代替螺钉20的情况,以图解方式示出其截面形状的剖视图。
如同已说明的,构成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的材料有时为脆性材料。此时,对竖立部5拧入螺钉20,则该时产生的应力往往会使竖立部5或聚磁构件6开始龟裂或裂开。
为了防止因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使用的材料而产生的易裂,如图24那样在延伸部4、竖立部5、聚磁构件6设置贯通孔,在该孔穿通螺栓22,通过螺母40进行夹紧。
通过做成这种构成,使螺钉20进行夹紧时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等中不产生应力,从而不发生裂开等损坏。
构成螺钉机构的螺钉、垫圈和螺栓等的材质可自由选择,但为了将磁通顺畅地引导到磁芯2,优选用绝缘体构成,虽然无特别限定,但可用塑料构成。
另外,虽未示出,但可将构成装载在时钟外包装1的时钟的元件所使用的螺钉、螺母、螺栓与螺钉20、螺栓22、螺母40共用。当然,也可与这些螺钉、螺母等共同拧紧。
另外,图20至图23所示的构成说明竖立部5与聚磁构件6的连接构成,但这些连接构成对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延伸部4与竖立部5的连接也能使用,也可对延伸部4与竖立部5的连接、竖立部5与聚磁构件6的连接分别使用不同的连接构成。
以上说明的延伸部4、竖立部5、聚磁构件6的连接构成当然也能相互组合使用。例如,图20所示竖立部5和聚磁构件6的某一方设置嵌合槽而另一方设置与此嵌合槽啮合的形状,并使双方啮合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可使用固定构件19或螺钉机构。总之,只要能将延伸部4、竖立部5、聚磁构件6相互牢固连接即可,可在不脱离已说明的要旨的范围更改或应用。
实施例7
(竖立部的说明:图25)
接着,对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实施方式7进行说明。用图25说明此实施方式7。图25是以图解方式示出从3点钟方向或9点钟方向看包含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时的状态的端面图。
图25中8是时间显示装置,15是设在聚磁构件6的时间显示装置侧的表面的由强磁性体构成的第2竖立部。时间显示装置8是例如字符盘。第2竖立部15可作为与聚磁构件6分立的构件构成,但与聚磁构件6磁耦合。对已说明的构成给予同一编号。
在聚磁构件6的端部或其平面或者该双方具有第2竖立部15。图25(a)的聚磁构件6设在时间显示装置8的下侧,但第2竖立部15设在聚磁构件6的端部,并设置成与时间显示装置8为同一平面。将时间显示装置8取为字符盘时,此字符盘为扁平的状态。图25中,为了说明方便,画成将第2竖立部15和时间显示装置8连接,但有时按照构成它们的材质和结构相互隔开。
时间显示装置8的上部仅有未示出的防风玻璃,无时钟外包装。因此,容易从时间显示装置8的上部方向收集磁通,由于离开钟壳侧面,所以不易产生涡流所造成的损耗。进一步地,利用第2竖立部15使聚磁构件6形成立体形状,而非平板状,从而便于从较多方向收集磁通。
当然,通过设置第2竖立部15,也使构成天线的磁性体的数量增多所造成的缺点减少,可得到灵敏度高的无线电控制时钟。
图25(a)示出的构成中,说明将第2竖立部15设在聚磁构件6的端部的例子,但只要不干扰时钟本身的设计、时间显示装置(例如液晶面板等)的形状和设在字符盘的时间显示指针等,将第2竖立部15设在聚磁构件6的平面形状的任何地方都可。
当然,第2竖立部15不与时间显示装置8构成平坦面也可,也可设置得比时间显示装置8更伸往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因此能结合时钟的设计也可使第2竖立部15不显眼相反地也可使其作为特点突出。图25(b)在时间显示装置8设置缝隙或孔部,并设置成将第2竖立部15嵌入该处。将第2竖立部15a设置成将其设在与时间显示装置8的同一平面从而在平面上形成平坦状,将第2竖立部15b设置得比时间显示装置8更伸往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
通过这样构成,与前面阐述的竖立部51相同地,可将设置成与时间显示装置8在平面上形成平坦状的第2竖立部15a和比时间显示装置8更伸往防风玻璃侧的第2竖立部15b作为标识构件使用。因此,第2竖立部15与时间显示装置8成为一体,设计范围扩大,并且由于第2竖立部15具有不被时间显示装置8覆盖的部分,所以第2竖立部15能接收较多磁通,从而可使天线的接收灵敏度提高。
另外,图25中使用将第2竖立部15设在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的图进行说明,但也可加设在背盖30侧。即,也可在防风玻璃侧和背盖侧双方设置第2竖立部15。
这样,结合装载天线的无线电控制时钟的形状,可设置多个第2竖立部15,也可改变其形状。
当然,第2竖立部15与聚磁构件6的连接构成可使用已说明的延伸部4与竖立部5的连接构成或竖立部5与聚磁构件6的连接构成。
另外,也可将设在延伸部4的竖立部5设置在未示出的防风玻璃侧和背盖30侧双方。当然,也可相应地在此双方设置聚磁构件6。通过做成这种构成,天线形状为立体状,能将较多磁通引导到磁芯2。
包含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是利用磁通一旦进入构成天线的单元的强磁性体就难以泄漏的特性的设备。因而,延伸部和竖立部的形状不限于所说明的形状,可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程度上进行改变,例如按照无线电接收设备内部的元件对延伸部设置缝隙、孔部、切口等。尤其在无线电控制时钟的情况中,对时钟外包装作各种设计的情况较多,所以能结合该时钟外包装的设计自由选择延伸部和竖立部的形状。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天线能装载于要求检测出较多磁通的无线电控制时钟,尤其适合于尽量缩小无用空间并要求小型且重量轻的手表型无线电控制时钟,另外,也可用于便携无线电收音机或无线电收发两用机等。
Claims (27)
1.一种天线,具有柱状的磁芯和将导线卷绕在该磁芯周围的线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含:
从所述磁芯的端部延伸的平板状的延伸部;以及
设置在该延伸部的至少一个方向表面的竖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磁芯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磁芯合为一体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平板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磁芯的端部宽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延伸部合为一体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始端部与端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隔开地设置多个所述竖立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往该延伸部的厚度方向的任一方向侧弯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部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弯曲。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延伸部,使其从所述磁芯的两端部分别延伸,并使各延伸部在平面上不相互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延伸部,使其从所述磁芯的两端部分别延伸至少各2个,并使从不同的端部延伸的各延伸部在平面上不相互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磁芯的每个端部延伸至少各2个的延伸部设置成在该延伸部的厚度方向分开。
13.如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与所述竖立部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竖立部合为一体而形成的聚磁构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构件为具有与所述延伸部对置的平面的平板形状,该聚磁构件的平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竖立部与聚磁构件的接合部的截面积。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磁构件配置在所述竖立部接近磁芯的方向和离开磁芯的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与所述聚磁构件连接或磁耦合或者与该聚磁构件合为一体而形成的第2竖立部。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将所述竖立部固定成由所述延伸部和聚磁构件夹在中间的固定构件。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竖立部配置成由所述延伸部和聚磁构件夹在中间,并具备能夹住该延伸部、竖立部和聚磁构件的螺钉机构。
19.如权利要求13至18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部具有凹部形状、凸部形成、切口形状或它们的组合形状,并且与所述延伸部或聚磁构件连接或磁耦合。
20.如权利要求1至19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天线配置在接收具有信息的电波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内部。
21.一种无线电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部分由非导体形成的外包装的内部具备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天线。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工作所需的电路板,
将该电路板设置在从所述磁芯的端部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之间,并配置成与从磁芯的不同端部延伸的延伸部的双方在平面上不重叠。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切断磁场的抗磁板,并将该抗磁板配置成与所述延伸部在平面上重叠。
24.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切断磁场的抗磁板,并将该抗磁板配置成与从所述磁芯的不同端部延伸的延伸部的双方在平面上重叠。
25.如权利要求21至24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具有所述的延伸部、竖立部、聚磁构件、第2竖立部中的至少任一个构件,
其特征在于,将该所有构件全部配置成与所述外包装的非导体的部分在平面上重叠。
26.如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电接收设备是配备字符盘或时间显示装置的无线电控制时钟,该无线电接收设备的外包装具有背盖及与该背盖和防风玻璃嵌合的钟壳。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立部或第2竖立部贯通所述字符盘或时间显示装置,并构成标识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78905 | 2006-03-22 | ||
JP078905/2006 | 2006-03-22 | ||
JP222375/2006 | 2006-08-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5665A true CN101405665A (zh) | 2009-04-08 |
Family
ID=4053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780009734 Pending CN101405665A (zh) | 2006-03-22 | 2007-03-22 | 天线和配备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05665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6952A (zh) * | 2011-03-10 | 2011-10-26 | 陈松 | 一种新型rfid标签天线和天线磁芯 |
CN102544730A (zh) * | 2011-12-27 | 2012-07-04 |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磁芯天线、sim卡及移动通信终端 |
CN103124000A (zh) * | 2011-11-18 | 2013-05-29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天线、电波接收设备以及天线的制造方法 |
CN103676632A (zh) * | 2012-09-24 | 2014-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天线内置式电子表 |
CN106979835A (zh) * | 2016-01-18 | 2017-07-25 | 西红柿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磁记忆信号收集装置及应力实时监测系统 |
CN108459494A (zh) * | 2017-02-20 | 2018-08-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便携型电子设备 |
CN108508739A (zh) * | 2017-02-27 | 2018-09-07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以及表 |
CN108701901A (zh) * | 2016-03-07 | 2018-10-23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天线 |
CN111129766A (zh) * | 2019-12-18 | 2020-05-08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耦合馈电天线和移动终端 |
-
2007
- 2007-03-22 CN CN 200780009734 patent/CN10140566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26952B (zh) * | 2011-03-10 | 2012-11-07 | 陈松 | 一种新型rfid标签天线和天线磁芯 |
CN102226952A (zh) * | 2011-03-10 | 2011-10-26 | 陈松 | 一种新型rfid标签天线和天线磁芯 |
CN103124000A (zh) * | 2011-11-18 | 2013-05-29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天线、电波接收设备以及天线的制造方法 |
CN103124000B (zh) * | 2011-11-18 | 2015-10-2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天线、电波接收设备以及天线的制造方法 |
US9190730B2 (en) | 2011-11-18 | 2015-11-17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Antenna, radio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tenna |
CN102544730A (zh) * | 2011-12-27 | 2012-07-04 |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磁芯天线、sim卡及移动通信终端 |
CN103676632A (zh) * | 2012-09-24 | 2014-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天线内置式电子表 |
CN106979835A (zh) * | 2016-01-18 | 2017-07-25 | 西红柿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一种磁记忆信号收集装置及应力实时监测系统 |
US10777892B2 (en) | 2016-03-07 | 2020-09-15 | Sivantos Pte. Ltd. | Antenna |
CN108701901B (zh) * | 2016-03-07 | 2020-12-01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天线 |
CN108701901A (zh) * | 2016-03-07 | 2018-10-23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天线 |
CN108459494A (zh) * | 2017-02-20 | 2018-08-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便携型电子设备 |
CN108459494B (zh) * | 2017-02-20 | 2021-03-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便携型电子设备 |
US10691078B2 (en) | 2017-02-27 | 2020-06-23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timepiece |
CN108508739A (zh) * | 2017-02-27 | 2018-09-07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以及表 |
CN111129766A (zh) * | 2019-12-18 | 2020-05-08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耦合馈电天线和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5665A (zh) | 天线和配备天线的无线电接收设备 | |
CN100495255C (zh) | 天线内置式电子表 | |
JP5137815B2 (ja) | 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ンテナを備えた電波受信機器 | |
CN1757136B (zh) | 天线及采用它的电波表、无键输入系统及rfid系统 | |
US8456368B2 (en) | Antenna device and radio-wave receiver with such antenna device | |
EP2133761B1 (en) | Radio wave correction clock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 |
EP1548875B1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radio correction clock | |
CN1894826B (zh) | 天线结构和无线电控制计时器 | |
CN101599576B (zh) | 天线装置及电波利用设备 | |
KR20170053142A (ko) | 콤보형 안테나 모듈 | |
JP2007184894A (ja)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9407369A (zh)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终端 | |
CN100461035C (zh) | 表面安装型天线装置 | |
JP4304672B2 (ja) | 電波時計用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波時計 | |
CN105009366A (zh) | 无线通信天线模块及由其组成的移动终端 | |
JP2005198255A (ja) | 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波時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rfidシステム | |
KR102471872B1 (ko) |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 | |
CN101242032B (zh) | 模块化天线结构 | |
JP5003724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WO2007111217A1 (ja) | 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ンテナを備えた電波受信機器 | |
CN107863600A (zh) | 无线通信天线及包括该无线通信天线的移动装置 | |
JP5396531B1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方法 | |
CN205911432U (zh) | 组合天线和电子设备 | |
CN222053575U (zh) | 一种盖板模组及终端产品 | |
JP4905844B2 (ja) | 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波時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rfid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