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5422A - 多重联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重联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95422A CN101395422A CNA2007800077779A CN200780007777A CN101395422A CN 101395422 A CN101395422 A CN 101395422A CN A2007800077779 A CNA2007800077779 A CN A2007800077779A CN 200780007777 A CN200780007777 A CN 200780007777A CN 101395422 A CN101395422 A CN 1013954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ing
- couplings
- guiding
- fluid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56—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9/00—Joints or fittings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联接装置,用于在输送流体压力介质的配属于流体压力生成器的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和配属于至少一个流体消耗器的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之间建立可脱开的连接,其具有第一联接件(12)和第二联接件(14),第一联接件有多个第一流体接头(13)用于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第二联接件有多个第二流体接头(15)用于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其中两个联接件(12,14)在联接过程中通过相互对向地沿安装轴线(21)的方向上接近能转移到工作位置(22)上,在此位置上联接件的相互对置的接合面(17,19)相互贴靠且两个联接件借助保持机构防止自动脱耦,根据本发明,设有能手动操纵的操纵装置(28),其能使联接件从准备位置(24)通过力传递机构(35,50)转移到工作位置上,在准备位置上联接件相互可脱开地接触且接合面彼此相距。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联接装置,用于在引导流体压力介质的,配属于流体压力生成器的在生成器侧的液体管路和配属于至少一个流体消耗器的,在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之间建立一种可脱开的连接,所述多重联接装置具有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第一联接件具有多个第一流体接头用于在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第二联接件具有多个第二流体接头用于在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其中两个联接件在联接过程中通过相互对向地在安装轴线的方向上的接近可以转移到工作位置上,其中在工作位置上联接件的相互对置布置的接合面相互贴靠,且在该工作位置上两个联接件借助于保持机构防止自动脱耦。
一种这样型式的多重联接装置由DE 1923 186已知,其中这里按照一种多极电插头的型式来构造在生成器侧的第一联接件,它以一种对应的插座的形式可以插套在第二在消耗器侧的联接件上。为了阻止这两个联接件相互自动地松开或脱耦,可以在第一联接件的外表面上设有板弹簧,该板弹簧具有向里突出的凸起,该凸起在联接时嵌入到第二联接件上的为此所设的空隙里。
借助于一种联接装置使处于压力下的流体管道实现联接,这很费力,因为必须克服流体压力进行工作。在多重联接或复合联接时力的花费就乘以所连接的流体管道的数量。例如在前面所述的技术背景中就必须将插头状的第一联接件向着借助于作用的流体压力和弹簧力而保持在关闭位置上的止回阀套插上。因此用手进行联接过程在这种型式的多重联接装置中,由于在这里所要花费的力大就可能难于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多重联接装置,在这装置中可以花相对较小的力手动实现联接过程。
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多重联接装置来解决。本发明的改进构造方案见从属权利要求。
按照本发明的多重联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一种可以手动操纵的操纵装置,借助该操纵装置可以使联接件从准备位置通过力传递机构转换到工作位置上,其中在该准备位置上联接件相互可脱开地接触而且接合面彼此相距。
联接过程也就是说受到力传递机构的支持,从而使这联接不必手动花费大的力就可能实现。在一般情况下经过联接装置流动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平行于两个联接件的安装轴线,因此联接过程,其中使联接件在安装轴线的方向上相互靠近,受到流体压力的阻碍。在联接时不受人欢迎的在脱耦方向上的反压可能在生成器侧的第一联接件上出现,例如当压力生成器没有断开而且压力介质流出时。反压也可能出现在消耗器侧的第二联接件上,这个联接件适宜地设置有至少一个止回封闭构件,尤其是止回阀。止回封闭构件可以在脱耦过程时自动地关闭,因此在负载上可能还保持必要的流体压力。在联接时尤其是可以借助于这里与之对应一致的,设于第一联接件上的连接件将止回封闭构件打开,以形成经过联接装置的流体通道。在此借助于弹簧力和借助于消耗器侧的流体压力使止回封闭构件保持在其闭合位置上,从而必须花费相对更大的力来打开。在多个止回封闭构件中花费的力还要更大。通过操纵装置及其力传递机构然而可以使这些止回封闭构件相对简单地实现开启,因此所要施加在操纵装置上的手动力就足够了。
按照本发明,所谓流体压力介质尤其是指压风。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气态的或液压介质。
压力作用下的流体管道的联接和脱耦是每天要重复的过程。当脱耦不小心时抛散开的流体管道,尤其是压风软管常常会引起很大的物质损失或者甚至人员受伤。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在两个联接件的准备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设有停靠位置,在该停靠位置上相对对置布置的接合面彼此相距而且联接件不可脱开地相互连接起来。在这个位置上虽然可以进行一种排气过程,但在脱耦方向上出现的压力并不造成这两个联接件相互松脱耦,而是这些联接件在这停靠位置上还机械地相互联接住。
力传递机构以特别优选的方式具有至少一个导轨,导引元件在操纵操纵装置时在该导轨上被强制导引,其中导轨具有这样型式的轨道曲线,使得联接件在联接时相互接近并在脱耦时彼此相距。轨道曲线规定了在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手动力和由操纵装置传递到两个联接件上沿安装轴线方向的联接力之间的力转换比。因此可以采用具有不同的导轨曲线的联接装置,以实现对于不同的压力比例关系的匹配。
导轨总共具有至少三个不同的部段,在这些部段中可以分别实施不同的功能。导轨可以具有配属于联接件的准备位置的联接/脱耦部段,在该联接/脱耦部段中可以使至少一个导引元件为了实现联接过程与从属的导轨接触,或者为了实现脱耦过程可以使之脱离接触。此外导轨可以具有在联接件的工作位置上所从属的保持部段,在该保持部段中导引元件使这两个联接件防止自动地脱耦。最后可以设有升高部段,在该升高部段里使导引元件在联接部段/脱耦部段和保持部段之间进行转移。
导轨可以设有另一个功能部段,就是说设于联接部段/脱耦部段和保持部段之间的固定部段,该固定部段配属于两个联接件的停靠位置。在该固定部段里可以使导引元件这样来定位,从而使这两个联接件在接合面彼此相距时防止了脱耦。例如可以使导引元件嵌入到固定部段的止动缺口里。
导轨可以设在生成器侧的第一联接件上,而导引元件则可以与之对应一致地设在操纵装置上。可以备选地使导轨设在操纵装置上,而导引元件与之对应地设在生成器侧的第一联接件上。在操纵这操纵装置时,第一联接件可以相对于尤其是固定的第二联接件运动,例如在联接时靠近到第二联接件上,或者在脱耦时则离开该联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构造方案中,导轨是设在第一联接件或者设在操纵装置上的槽状的导引滑槽,优选为槽,尤其是在槽的槽侧面之一上。
可以这样来构造操纵装置,使得它借助于横交于安装轴线的线性运动可以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的准备位置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的工作位置的止动位置之间运动。用于联接过程或脱耦过程的力因此可以借助于操纵装置的线性运动来传递。
可以备选地这样来构造操纵装置,使得它借助于以安装轴线作为旋转轴线进行的旋转运动可以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的准备位置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的工作位置的止动位置之间运动。用于联接或脱耦的力这里因此借助于操纵装置的旋转运动或转动运动来传递。
在另一种备选方案中可以这样来构造操纵装置,从而使它借助于一种围绕基本上横交于安装轴线的摆动轴线的摆动运动可以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的准备位置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的工作位置的止动位置之间摆动。
用于联接或脱耦的力这里因此可以借助于操纵装置的摆运动而导入。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表示于附图中并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所示为:
图1:按照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图1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的接合面彼此相距;
图3:图2所示联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4:按图1所示联接装置的在生成器侧的第一联接件的透视图;
图5:按图1所示的联接装置的操纵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6:图5所示操纵装置在箭头方向VI上的侧视图,其中去掉了操纵装置的在箭头方向上位于前面的支腿;
图7:按照图1中VII-VII部面线的,经过图1所示联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在工作位置上,而操纵装置在止动位置上;
图8:沿着图1中剖面线VIII-VIII的经过图1所示联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在停靠位置上,而操纵装置在固定位置上;
图9:沿着图1中IX-IX线的,经过图1所示联接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在准备位置上,而操纵装置在联接位置/脱耦位置上;
图10:按照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图10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的接合面彼此相距;
图12和13:图10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表示成相互分离开;
图14:图10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为了一目了然起见只表示出设于操纵装置上的导引机构,而且两个联接件处于工作位置上;
图15:图10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表示出在停靠位置上;
图16:图10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两个联接件表示出在准备位置上;
图17:按照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8:图17所示联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19:图18所示Y局部放大图,此时没有调整盘;
图20:按图17XX-XX剖面线的经过图17所示联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1:图17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为了一目了然起见,生成器侧的第一联接件表示成透明的,而且其中这两个联接件在其工作位置上,而操纵装置在止动位置上;
图22:图17所示联接装置在没有第一联接件时的透视图,其中操纵装置处于固定位置上;
图23:图17所示联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第一联接件表示成透明的,而且两个联接件在准备位置上,而操纵装置在联接位置/脱耦位置上;
图24:在图23的箭头方向XXIV上图23所示联接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联接装置的部分被剖开;
图25:按照本发明的联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方案的侧视图或局部剖视图;
图26:图25所示联接装置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俯视图;
图27:图25所示调整环的内环的单独分开的透视图;
图28:沿着XXVIII-XXVIII的图26所示联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9:图25所示局部Z的放大图。
图1至9表示了按照本发明的多重联接装置11的第一实施例,它也可以称之为复合耦接器。为了简单起见多重联接装置以下被称为联接装置11。这样的联接装置11用于在配属于流体压力生成器的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未示出)和配属于至少一个流体消耗器的在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未示出)之间建立一种可脱开的连接。尤其是压风规定作为流体压力介质。例如一种空压机用作为流体压力生成器。
联接装置具有在生成器侧的第一联接件12,以下称为第一联接件12,该联接件具有多个第一流体接头13用于连接在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此外在消耗器侧的第二联接件14,以下称为第二联接件14,它具有多个第二流体接头用于连接在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
在图1至9中举例所示的联接装置11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联接件12具有板状构造,它具有多个网格状布置的呈流体通道13形式的尤其是圆柱形的结构形式的第一流体接头。流体通道13穿过板状的第一联接件12从其顶面16一直到其底面17。底面形成了第一联接件12的底面要详细说明的接合面17。尤其如图4所示那样,在流体通道13里插入了连接套筒18形式的连接件,它们在上边用于连接以前所述的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而在下面伸出超过接合面17一段。连接套筒18径向相对其各自的纵轴线76浮动地支承在流体通道13、15里。连接套筒18的浮动支承设置可以在所有三个所述的实施例中实现。连接套筒18的浮动支承明确地在下面与联接装置11的第二实施例相联系的进行说明。
第二联接件14同样也具有一种板状构造,并且对应于第一联接件12同样也具有网格状布置的呈流体通道15形式的第二流体接头。当两个联接件12、14联接时流体通道13、15这样联通起来,从而形成穿过联接装置11的流体通路。
第二联接件14的顶面这里构成接合面19,该接合面与第一联接件12上的接合面17对置布置。止回阀形式的止回封闭构件插入在第二联接件14上的流体通道15里,这些止回阀在联接过程中被从第一联接件12的接合面17向下伸出的连接套筒18打开。
这两个联接件12、14在联接过程中通过在安装轴线21的方向上相互对向的接近被转移到工作位置22上,在这位置上相对对置着的接合面17、19相互贴靠着并且借助于保持机构防止了联接件12、14自动脱耦。这里插入在第二联接件14的流体通道15里的止回阀20通过弹簧力并借助于所作用的流体力而被保持在其闭合位置上。在联接过程中必须加压克服这关闭力。这意味着花费的力很大,这往往由手动不能够实现。为了由手动也能实现联接,设置了一种操纵装置23,借助于这种装置,联接件12、14可以从准备位置24通过力传递机构而转移至工作位置22上,其中在准备位置24上,联接件12、14相互可脱开地接触,而且接合面17、19彼此相距。
按照第一实施例操纵装置23具有弓形操纵件25,弓形操纵件可线性移动地支承在第二联接件14里,并借助于一种横交于安装轴线21的线性运动可以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的止动位置27之间移动。弓形操纵件25具有基本部段28和两个从基本部段28起成大约直角而突出的支腿29a、29b,这两个支腿在第二联接件14的各自配属的导引座30a、30b里导引。基本部段28在其背离支腿29a、29b的端部上具有手把31,它通过摆转机构32可摆动地设置在基本部段28上并可以在静止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摆动。在静止位置上手把31贴靠在基本部段28上,而它在使用位置上则从基本部段28上摆动出去。为了能够更好地抓住手把31,在基本部段28上设有容纳手的手指的凹座33。
在这两个支腿29a、29b的相互对置布置的内侧面34a、34b上构造有力传递机构的部分,就是说分别有至少一个导轨35。在导轨35上,至少一个导引机构以一种导引销50的形式以下面详细说明的方式进行强制导引。正如尤其是在图5至9中所示的那样,导轨35是设于各自的支腿内侧面上的形状为槽36的导引滑槽的组成部分,该槽36具有槽底37和两个在槽底两侧的槽侧面38,其中这里上部槽侧面38用作为导轨35。
各个导轨35由配属于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组成,在部段上至少一个导引机构50在脱耦时与配属的导轨35脱离接触或者在联接时与其接触。在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上各个槽36向着配属的支腿29a、29b的窄边方向敞开,从而在这里使配属的导引销50可以“穿入或者穿出”。联接部段/脱耦部段此外具有相对短的,水平延伸的部位,接着此部位是导轨35的固定部段41。在固定部段41上设有止动缺口60,配属的导引销50可以嵌入该止动缺口里。导轨35的固定部段41与弓形操纵件的固定位置42对应一致。该固定位置42又与两个联接件12、14的停靠位置80对应一致,从而在脱耦时可以实现可靠的排气,而联接件12、14没有由于所形成的流体压力冲击状地相互撞开,这可能有已经在前面就说到过的不利影响。固定部段41然后过渡转变成构造成“倾斜平面”的升高部段43,该升高部段又过渡到保持部段44,该保持部段本身与两个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对应一致。保持部段44具有用于导引销50的挡块,该挡块在这里由终了的槽36构成。
力传递机构的另一个部分位于第一联接件12上,也就是说第一联接件12在其底面或接合面17上具有至少两个向下突出的接板45,这两个接板分别在其背离接合面17的端部上具有止动凸起状的导引销50。导引销50基本上垂直地从接板45的相互背离的外侧面上突起。为了在联接或脱耦时防止这两个联接件12、14翻转,可以在支腿29a、29b的内侧面34a、34b上在纵向方向上一前一后布置地分别设有两个导轨35,其中与此对应一致地在第一联接件12的底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在板的纵向方向上一前一后地布置的接板45。然而原理上也可以考虑各使用一对接板45和一对导轨35。接板45可以分别进入到第二联接件14上的匹配于接板断面的开口46里,其中这些开口46通入到导引座30a、30b里,从而可以使导引销50在弓形操纵件25的对应位置时进入到各自配属的导轨35里或者说从这些轨道里出来。
在图1至9中所示的联接装置11的第一实施例中,进行联接过程时首先使弓形操纵件25这样移动,使第二联接件14里的开口46与导轨35上的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对齐。在第一联接件12的底面上的接板45则可以通过开口46和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进入各自配属的导轨35里。这两个联接件12、14现在起就位于其准备位置24上,而弓形操纵件25则在其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上。这两个相互对置分面的接合面17、19在这个位置还相互间隔有距离。将弓形操纵件25朝着第二联接件14的方向上压入,其中导引销50滑着导轨35滑动,从而强制这两个联接件12、14相互靠近。从现在起将弓形件25进一步朝着第二联接件14的方向推压,从而越过固定部段41,而导引销50在升高部段43上最后进入保持部段44里。在那里导引销50碰在槽36的终止的,横交于各自导轨35的端壁上,因而规定了弓形操纵件25的止动位置27。当两个接合面17、19相互靠近时,这种靠近在弓形操纵件25移入时强制地实现,连接套筒18就将配属的止回阀20压到其打开位置上,从而使流体通道打开。如果弓形操纵件25位于其止动位置27上,那么两个接合面17、19就相互贴紧,这就是说两个联接件12、14位于其工作位置22上,而且流体压力介质,尤其是压风可以从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经过联接装置11流至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
在图7至9中说明表示了脱耦过程。这里弓形操纵件25位于其在第二联接件14上推入的止动位置27上,如同在图7中所示的那样。在弓形操纵件25的基本部段28上的手把31从现在起被翻出,从而使弓形操纵件可以从第二联接件14上的导引座30a、30b里拉出来。将导引销50从保持部段44经过升高部段43转移到固定部段41里。固定部段41与两个联接件12、14的停靠位置80对应一致并且保证了:这两个联接件12、14可以无危险地排气。两个接合面17、19因此不再相互接触,但是尽管如此这两个联接件12、14还机械联接。如果人们将弓形操纵件25再继续向外拉出,那么导引销50就进入到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里,从这里起则又可以使它们通过开口46“穿出来”,从而可以使两个联接件12、14相互脱开。
在图10至16或图24至29中表示了按照本发明的联接装置11的第二实施例。联接装置11具有构造成圆盘形的第一联接件12,在该联接件上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构造了网格状布置的呈流体通道13形式的第一流体接头。在这些流体通道13里有连接套筒18(图15,25和29)。联接装置11由多个构件组成,也就是第一联接件12,第二联接件14,以及例如按照第二实施例的调整环52,它们每个都加工成具有确定的零件公差。无论在第一联接件12上还是在第二联接件14上都有多个流体通道13、15,其中每个流体通道13在第一联接件12上正好具有对应一致的在第二联接件14上的配对件。因此必需使第二联接件12上的流体通道13配属正确地与其在第二联接件14上的流体通道配对件对准。如果连接套筒18现在刚性地位于配属于其的流体通道里的话,那么可能会有以下情况:由于零件公差,一个或者多个连接套筒18并不进入到第二联接件14上的配属的流体通道15里。为了防止这种取决于零件公差的连接难度,构造使连接套筒18浮动地设置在流体通道13、15里。每连接套筒18这里可以在径向方向上与其各自的纵轴线76对准,从而甚至在第一或第二联接件12、14的流体通道没有完全对齐时也可能实现连接。尤其如在图29中所示那样,每个连接套筒18都有支承部分92,用该支承部分使它推入在配属的流体通道13里。在支承部位92上有轴环93,该轴环使两个密封腔室相互分隔开,在这两个密封腔室里分别设有环形密封件94,例如一种密封圈,优选是O形圈。轴环93的外表面与流体通道13的内表面有间距,因此连接套筒18可以沿着径向方向朝着纵向轴线径向地移动。设有两个环形密封件94的优点是:密封作用相互补充,因此即使连接件18在流体通道里为受状态限制的倾斜位置时也有密封效果。为了阻止连接套筒18在与纵向轴线26成轴向的方向上又可能从配属的流体通道13里滑出来,设有有带有通孔的固定盘95,它在径向方向上伸入流体通道13里一段,并因此用作为环形密封件或轴环93的轴向挡块。这里连接套筒18的外表面也与固定盘95上的通孔的内表面有间距。
第二联接件14按照第一方案具有与第一联接件12构造成对应一致的圆盘状基本部段47,该部段被构造成星形的紧固部段48包围住,通过该紧固部段可以使第二联接件14固定在流体消耗器上,例如具有压风消耗器的机器。在构造于第二联接件14的流体通道15里可以装有止回阀20。连接套筒18和止回阀20的共同作用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因此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了。
在第二联接件14上附带还有固定销51,例如为三个,它们可以进入到第一联接件12上的为此所构造的固定座里。由此在将第一插套到第二联接件12、14上时规定了方向。
操纵装置23包括有调整环52,它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联接件14上,其中调整环52借助于以安装轴线21作为旋转轴线进行的旋转运动可以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的止动位置27之间运动。
与第一实施例相反,导轨35位于第一联接件12上,也就是在其外表面52上。导轨35均匀地分布在外表面53的圆周上,例如可以设有三个导轨35。导轨35又是槽36的部分,其中这里下部槽侧面38(图14)用作为导轨35。
作为导引机构这里在调整环52的内圆周上设有均匀分布设置的导引销50,这些销从调整环52的内侧面54向里伸出并因此可以进入到第一联接件12上的配属的导轨35里。导引销50例如可以在调整环52的外侧面上被插入,尤其是拧入。各自导引销50进入配属于它的导轨35里的深度可以进行调整。
各个导轨35细分成同样的几个部段,正如它们联系到第一实施例已经说明过的那样。与此不同,升高部段43具有一种弧形曲线,例如按照一种螺纹导程的形式。
图25至29表示了按照本发明的联接装置11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方案。这里调整环52和第一联接件12通过耦合装置81相互联接起来,其中耦合装置81如此构造,使得调整环52和第一联接件12在进行耦合时在达到第一联接件12的准备位置24之前防转动地相互联接,并在准备位置24上时可相对旋转地彼此脱耦。
调整环52构造成两个部分,并具有外环96,它在其顶面有环形肩97,该轴肩97过渡至截面更小的基本部段98。基本部段98可以插入在第二联接件14上的环形槽99里。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方案不同,导引销50位于外环96的外侧面上,而导轨35则位于环形槽99的槽外侧面上。调整环52此外还具有内环100,它防转动地与外环96,例如借助于一种压配合连接而连接起来。在内环100的顶面和外环96之间有环形间隙101,在这间隙里支承有第一联接件12的环形肩102。
尤其是如同在图26至28中所示那样,耦合装置81位于内环100里。耦合装置81具有多个操纵销82、83,其中分别有第一操纵销82在联接时可以从调整环52的、尤其是内环100的底面超出的外伸位置借助于与第二联接件14的接触而运动到移入位置,其中第一操纵销82通过耦合桥84(图27和28)与配属的第二操纵销83运动耦合,该第二操纵销通过第一操纵销82强制导引,并与第一操纵销82的外伸位置对应一致地可以在通过调整环52将第一联接件12锁闭住的锁闭位置和与第一操纵销82的移入位置对应一致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耦合桥84构造成摆动杠杆87,此杠杆设置成可以围绕摆动轴线88摆动并且在一端设置成铰接地支承在第一操纵销82上,而另一端则铰接地支承在第二操纵部件83上。
尤其是如在图28中所示的那样,操纵销82、83分别在导引通道103、104里导引,上述导引通道相对于安装轴线21轴向地构造在调整环52的内环100里。在两个导引通道103、104之间的范围里可摆动地支承有摆动杠杆87,也就是说如在图28中所示那样,摆动杠杆87的中间部位106构造成圆柱形并且可摆动地构造在互补的构造成圆柱形的支承座105里。从摆动杠杆87的中间部位106伸出的摆动臂107、108在其各自的端部上具有凸起式构造突起部109,这些突起部可摆动地设置在配属的操纵销82、83上的,与之对应一致地构造成的支承开口110里。
操纵销82之一在其外伸位置上超出内环100的底面,而另一个操纵销83在其锁闭位置上则超出了内环100的顶面并伸入到第一联接件12的环形肩102上的锁闭孔里,因而第一联接件12与内环100防转动地相互连接起来。可以在外环96或内环100的圆周上设有多对这样的操纵销82、83。此外还设有弹簧111,该弹簧位于第二操纵销83的导引通道104里,并且一端支撑到支承在导引通道104里的销上,尤其是螺栓112上,而另一端则借助于弹簧力将第二操纵销83压入其锁闭位置上。
按照第一变型方案的联接过程表示于图14至16中。按照图14,这两个联接件12、14首先位于其上工作位置42上,其中两个相互对置布置的导引面17、19对向地相互接触。调整环52位于其止动位置27上,而导引销50位于配属于它们的导轨35的各个保持部段44里。使调整环52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其中导引销50沿着弧形的升高部段43滑动,直到最后嵌入到固定部段41上的各自的止动缺口60里。这个位置标明了两个联接件12、14的停靠位置80(图15),从而如上所述那样保证了可靠地排气。通过调整环52在顺时针方向上的继续旋转,导引销50又从这配属于它们的止动缺口60里脱耦并然后到达各自导轨35的各自的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在这个部段上又分别有向着第一联接件12的底面或接合面17敞开的开口,从而使第一联接件12能够“穿出来”并离开第二连接部件14。
以相反方式进行联接过程,其中这里对于联接所必需的联接力通过人工旋转调整环52来加上。
在按照第二方案进行联接时,第一联接件12和调整环52通过耦合装置81首先防转动地相互连接起来。第一操纵销82超出内环100的底边,而第二操纵销83进入在第一联接件12上的锁闭孔里。第一联接件12和调整环52的锁闭允许在第一联接件12上的流体通道13和第二联接件14上的流体通道15之间实现位置准确的对准。如果找到了所希望的位置而且在第一联接件12上的每个流体通道13在第二联接件14上都有其对应一致的配对件,那么就将由第一联接件12和调节环52所组成的单元插在第二联接件14上,其中调整环52的基本部段98进入到第二联接件14上的环形槽99里。第一操纵销82的从外环96的底面上伸出的端部与环形槽99的槽底相接触,因此将操纵销82压向上。因此使操纵销82在导引通道103里向上移动,因此通过操纵销82在摆动杠杆87上的耦合,使摆动杠杆在顺时针方向上摆动。摆动杠杆87的配属于第二操纵销83的摆动臂108克服弹簧111的力将第二操纵销83压向下,因此第二操纵销83从第一联接件12上的销闭孔里移出。因此调整环52和第一联接件12去除联锁。然后调整环52可以相对于第一联接件12转动,其中导引销50在第二联接件14上的导引曲线35上沿着滑动,因而使第一联接件12从其准备位置23转移到工作位置22上。调整环52和第一联接件12的去除耦合的优点在于:在调整环52转动时,第一联接件12和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连接于其上面的流体软管并不一起旋转。这就防止了流体软管的扭转绞合和与这相联系的相反于旋转方向的复位力。
最后在图17至24中表示了按照本发明的联接装置11的第三实施例。设有了第一联接件12,它构造成按照一种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盒子的形式,并且围住第二联接件14,该第二联接件4构造成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块段。这就是说,第一联接件12可以被插到第二联接件14上。在第一联接件12上以类似于上面已经说明过的实施例的方式具有布置成网格状的,流体通道13形式的第一流体接头,连接套筒18插入在这些通道13里。这些流体接头与第二联接件14上的第二流体接头对应一致,第二流体接头同样与构造成流体通道15,而且止回阀20就集成在这些通道里。
操纵装置28具有弓形把手55,它借助于一种围绕基本横交于安装轴线21延伸的摆动轴线56的摆动运动可以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的止动位置27之间摆动。弓形把手55具有摆动轴体57,它可摆动地支承在第二联接件14里,也就是说插入穿过通孔,使得弓形把手向着第二联接件14的两侧突出。
尤其是如同在图20中所示的那样,在第二联接件14的两边在摆动轴体57的突出部位上设置有调整盘58,它可以线性移动地支承在摆动轴体57上。正如在图21至23中所示那样,调整盘58具有一种圆扇段式的形状。
在每个调整盘58的外侧面上有导引曲线35形状的导轨,在第一联接件12的内侧面上向里伸出的导引销50可以进入到导引曲线上。调整盘58如已所述的那样可移动地支承在摆动轴体57上,其中它们分别在弓形把手55摆动时可以在为导引销在导引曲线35上进行导引的松开位置和将导引销导引锁止住的锁止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调整盘58借助于支承在螺纹件体57上的弹性机构,尤其是压力弹簧75被保持在其锁止位置上。各个压力弹簧75一端支撑在第二联接件14上并将配属于它的调整盘58压向外,从而使有关的导引销50在第一联接件12上嵌入到为此而构造的止动座63里,因此阻止了它在配属的导引曲线35上沿着滑动。弓形把手55因此不能被摆动。
弓形把手55此外还具有外面部分64,外面部分防转动地与摆动轴体57连接。外面部分64可以具有尤其是构造成半圆柱形的横柄65和从该横柄基本上成直角伸出的圆杆状纵柄66。在纵柄上分别设有一个支承盘85(图19),此支承盘与摆动体57防转动地连接。此外还设有可调整地支承在外面部分64上的里面部分67,该里面部分用于调整调整盘58克服压力弹簧75的弹簧力而进入松开位置上。里面部分67具有同样也是半圆柱形结构的横柄68,该横柄可以用外面部分64的横柄65变得完整成为可以方便握住的全圆柱形的横柄。在横柄68的两端固定了两个带状的纵柄69,它们分别地在其外侧面上具有带有通孔的导引体70,用于外面部分64的配属的纵柄66。在各自纵柄69的背离横柄68的端部上设有长孔71,通过该长孔使纵柄69插在摆动轴体57上。尤其是如同在图18、20和23中所示的那样,各个纵柄69的前端构造成楔形,也就是说纵柄69向着前端加宽。
在图21至24中表示了端部联接过程。弓形把手55首先位于其上部位置上,也就是在其止动位置27上,其中两个联接件12、14用其接合面17、19相互叠放。第一联接件12上的导引销50位于保持区段44里,也就是说嵌入在止动座63里。导引销50以半径R1与摆动轴线56间距开。外面部分和里面部分64、67的两个横柄65、68彼此相距,其中在纵柄69端部的楔72与调整盘58脱离啮合。
将里面部分67拉向外面部分64,其方法是压合这两个横柄65、68。此处里面部分67向着外面部分64移动,这造成了:两个楔72压在摆动轴体57上的调整盘58上。调整盘58克服压力弹簧75的弹簧力被压向下,固而导引销50从其止动座63里脱离出来,因此可以使这些导引销在各自配属的导引曲线35上沿着滑动。各个导引销15则经过短的升高部段到达固定部段41,在这里它嵌入到为此所说的止动缺口60里。这个位置标示出两个联接件12、14的停靠位置80,从而保证了可靠的排气。若使弓形把手55从现在起还继续向下摆动,那么导引销50经过另外升高部段43到达导引曲线35的联接部段/脱耦部段55。在这个位置上各个导引销50与摆动轴线间距为半径R2。遵守R2>R1的关系。在弓形把手55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上,两个联接部位12、14处在它们的准备位置24上,在这位置上两个相互对置布置的接合面17、19彼此相距。导引销50则可以分别通过位于调整盘58的窄边上的开口“穿出去”。
联接过程以相反的方式进行,其中通过手动摆动弓形把手55施加联接力用于联接两个联接件12、14。
Claims (25)
1.多重联接装置,用于在输送流体压力介质的配属于流体压力生成器的在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和配属于至少一个流体消耗器的在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之间建立一种可脱开的连接,所述多重联接装置具有第一联接件(12)和第二联接件(14),第一联接件具有多个第一流体接头(13)用于在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第二联接件具有多个第二流体接头(15)用于在消耗器侧的流体管道,其中这两个联接件(12,14)在联接过程中通过相互对向地沿安装轴线(21)的方向上的接近能够转移到工作位置(22)上,在该工作位置上,联接件(12,14)的相互对置的接合面(17,19)相互贴靠,而且在该工作位置上,两个联接件(12,14)借助于保持机构防止自动脱耦,其特征在于,设有能够手动操纵的操纵装置(23),借助于该操纵装置,能够使联接件(12,14)从准备位置(24)通过力传递机构(35,50)转移到工作位置上,在上述准备位置上,联接件(12,14)相互可脱开地接触,而且接合面(17,19)彼此相距。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准备位置(24)和工作位置(22)之间设有联接件(12,14)的停靠位置(80),在该停靠位置上,相互对置布置的接合面(17,19)彼此相距,而且联接件(12,14)不可分开地相互连接起来。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力传递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导轨(35),在操纵操纵装置(23)时,至少一个导引元件(50)在上述导轨(35)上被强制导引,其中导轨(35)具有这样型式的轨道曲线,使联接件(12,14)在联接时能够相互接近,而在脱耦时能够彼此相距。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35)具有配属于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在此联接部段/脱耦部段里能够使导引元件(50)为了实现联接过程与从属的导轨(35)相接触,或者为了实现脱耦过程与从属的导轨(35)脱离接触,导轨(35)具有配属于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的保持部段(44),导引元件(50)在该保持部段里防止两个联接件(12,14)自动地脱耦,而且导轨(35)具有升高部段(43),用于在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和保持部段(44)之间移动导引元件(50)。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联接部段/脱耦部段(40)和保持部段(44)之间设有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停靠位置(80)的固定部段(41),导引元件(50)在该固定部段里这样定位,使得两个联接件(12,14)在接合面(17,19)彼此相距的情况下防止脱耦。
6.按权利要求2至5中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35)是槽形的导引滑槽(36)的组成部分。
7.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联接件(12)的第一流体接头(13)里集成有至少一个尤其是套筒形式的连接件(18),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在生成器侧的流体管道,并在第二联接件(14)的第二流体接头(15)里集成有至少一个配属于所述连接件(18)的止回封闭构件,尤其是止回阀(20),其中止回封闭构件在两个联接件(12,14)联接时借助于连接件(18)能够打开,并能够保持在打开位置上。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8)径向相对于其各自的纵向轴线(76)浮动地支承在流体接头(13,15)里。
9.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23)如此构造,使其借助横交于安装轴线(21)的线性运动能够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的止动位置(27)之间进行移动。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23)具有弓形操纵件,该弓形操纵件在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和止动位置(27)之间可移动地支承在第二联接件(14)里。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弓形操纵件(25)具有基本部段(28)和两个从基本部段(28)尤其是基本成直角伸出的支腿(29a,29b),其中所述支腿在第二联接件(14)上的各自配属的导引座(30a,30b)里导引。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腿(29a,29b)上,尤其在其内侧面(34a,34b)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轨(35),用于分别导引至少一个构造在第一联接件(12)上的呈导引销(50)形式的导引元件。
13.按权利要求1至8中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23)如此构造,使得它借助于以安装轴线(21)作为旋转轴线进行的旋转运动能够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与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的止动位置(27)之间进行旋转。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23)具有调整环(52),该调整环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二联接件(14)上,并且在旋转时,第一联接件(12)通过导轨(35)和导引机构(50)的共同作用,从准备位置(24)转移到工作位置(22)以及从工作位置(22)转移到准备位置(24)。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环(50)和第一联接件(12)通过耦合装置(81)相互联接,其中该耦合装置如此构造,使调整环(50)和第一联接件(12)在联接时在达到第一联接件(12)的准备位置(24)之前防转动地相互联接,并在准备位置(24)中可彼此相对转动地相互脱耦。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耦合装置(81)具有多个操纵销(82,83),其中分别有第一操纵销(82)在联接时从由调整环(52)的底面伸出的外伸位置借助于与第二联接件(14)的接触能够移动到移入位置上,其中第一操纵销(82)通过耦合桥(84)与从属的第二操纵销(83)运动耦合,该第二操纵销在它那侧与第一操纵销(28)的外伸位置对应一致地能够在通过调整环(52)使第一联接件(12)销闭住的锁闭位置和与第一操纵销(82)的移入位置对应一致的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耦合桥(84)构造成摆动杠杆(87),该摆动杠杆围绕摆动轴线(88)可摆动地被支承,并且一端铰接地支承在第一操纵销(82)上,另一端铰接地支承在第二操纵销(83)上。
18.按权利要求14至17中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整环(52)的内侧面(54)上或者在外侧面(90)上,尤其是在其内圆周或外圆周上均匀地分布地设有呈导引销(50)形式的导引元件,所述导引元件在构造在第一联接件(12)里的或构造在第二联接件(14)里的导轨(35)中导引。
19.按权利要求1至8中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23)如此构造,使得该操纵装置借助于围绕着基本横交于安装轴线(21)延伸的摆动轴线(56)进行的摆动运动,能够在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准备位置(24)的联接位置/脱耦位置(26)同配属于两个联接件(12,14)的工作位置(22)的止动位置(27)之间进行摆动。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23)具有弓形把手(55),该弓形把手具有可摆动地支承在第二联接件(14)中的摆动轴体(57),在该摆动轴体上可线性移动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调整盘(58),其中在弓形把手(55)摆动时,所述调整盘能够在为导引元件(50)在配属的导轨(35)上进行导引而设的松开位置和将导引元件(50)的导引锁止住的锁止位置(62)之间进行运动。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整盘(58)上设有呈导引曲线(35)形式的导轨,并在第一联接件上设有能够在导引曲线(35)上导引的呈导引销(50)形式的导引元件。
22.按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盘(58)借助于支承在摆动轴体(57)上的弹簧机构,尤其是压力弹簧(75),朝着锁止位置(62)的方向被弹性加载。
23.按权利要求19至22中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销(50)在调整盘(58)处在锁止位置中时嵌在止动座(63)里,该止动座阻碍了导引销(50)在配属的导引曲线(35)上沿着滑动。
24.按权利要求20至23中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盘(58)具有圆扇段式形状。
25.按权利要求22至24中之一所述的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弓形把手(55)具有外面部分(64)和可调整地支承在外面部分(64)上的里面部分(67),用于克服弹簧机构的弹簧力将调整盘(58)调整至松开位置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6010165A DE102006010165B4 (de) | 2006-03-06 | 2006-03-06 | Mehrfach-Kupplungseinrichtung |
DE102006010165.0 | 2006-03-06 | ||
PCT/EP2007/000855 WO2007101516A1 (de) | 2006-03-06 | 2007-02-01 | Mehrfach- kupplungseinricht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95422A true CN101395422A (zh) | 2009-03-25 |
CN101395422B CN101395422B (zh) | 2012-02-01 |
Family
ID=38134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777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5422B (zh) | 2006-03-06 | 2007-02-01 | 多重联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058077A1 (zh) |
EP (1) | EP1991808A1 (zh) |
CN (1) | CN101395422B (zh) |
DE (1) | DE102006010165B4 (zh) |
WO (1) | WO2007101516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2871A (zh) * | 2015-03-21 | 2015-06-17 | 温州金业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对接式气动管接头集成模块 |
CN106168314A (zh) * | 2015-05-19 | 2016-11-30 | Spx流动有限公司 | 一种多部件的锥形的同心歧管以及制造该歧管的方法 |
CN111448459A (zh) * | 2017-12-18 | 2020-07-24 | 泰肯贸易股份公司 | 抓持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51425B2 (en) * | 2009-11-02 | 2015-10-06 | Comedica Incorporated | Multiple conduit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
ES2388132T3 (es) | 2010-02-16 | 2012-10-09 | Faster S.P.A. | Dispositivo multi-acoplamiento para múltiples conexiones de acoplamiento rápido de varias líneas hidráulicas, eléctricas y neumáticas, equipado con sistema de descompresión |
US8794993B2 (en) | 2012-08-10 | 2014-08-05 | Ati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c. | Utility coupler with failsafe features |
EP3608578B1 (en) * | 2018-08-07 | 2022-09-07 | Faster S.R.L. | Multi-coupling device |
US11555569B2 (en) | 2019-09-03 | 2023-01-17 | Ati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c. | Utility coupler with locking handle |
US12070554B2 (en) | 2019-11-11 | 2024-08-27 | Hill-Rom Services Pte. Ltd. | Pneumatic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11952839B2 (en) * | 2020-04-24 | 2024-04-09 | Deere & Company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11572825B1 (en) | 2021-12-29 | 2023-02-07 | Garrett Transportation I Inc. | Turbocharger flexible bearing cartridge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309890A (en) * | 1939-03-16 | 1943-02-02 | Avery Equipment Ltd | Coupling device for pipes |
US2315981A (en) * | 1941-10-03 | 1943-04-06 | Folmer Graflex Corp | Filter mount for photographic cameras |
US3041090A (en) * | 1959-04-28 | 1962-06-26 | Shell Oil Co | Pivoted tubing well connection |
US3202956A (en) * | 1963-08-12 | 1965-08-24 | Bendix Corp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3334661A (en) * | 1964-01-03 | 1967-08-08 | Kenneth A Milette | Pipe union |
US3425026A (en) * | 1966-05-07 | 1969-01-28 | Int Standard Electric Corp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US3478302A (en) * | 1968-03-18 | 1969-11-11 | Bunker Ramo |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3610212A (en) | 1968-07-12 | 1971-10-05 | Nippon Denso Co | Negative pressure detector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FR2076738A5 (zh) * | 1970-01-26 | 1971-10-15 | Marie G R P | |
US3649052A (en) * | 1970-06-03 | 1972-03-14 | Clifford H Snyder Jr | Bayonette lock coupling |
US3750087A (en) * | 1971-10-26 | 1973-07-31 | Trw Inc | Pre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CA966925A (en) * | 1971-12-30 | 1975-04-29 | Amp Incorporated | Electric connector housing assemblies |
NL175541C (nl) * | 1977-04-21 | 1984-11-16 | Wafilin Bv | Verbinding van een membraandruksteunbuis met een ander buisdeel. |
DE2904867A1 (de) * | 1979-02-09 | 1980-08-21 | Gewerk Eisenhuette Westfalia | Steckkupplung fuer mehradrige hydraulische kabel |
DE2922186C2 (de) * | 1979-05-31 | 1983-10-20 | Hydrotechnik Gmbh, 6250 Limburg | Steckkupplung für mehrere Schlauchverbindungen |
CH672898A5 (zh) * | 1987-05-11 | 1990-01-15 | Praezisions Werkzeuge Ag | |
FR2645242B1 (fr) * | 1989-03-29 | 1991-08-23 | Etud Innovation Mat Agricole | Connecteur fluidique multiple |
US5256077A (en) * | 1990-11-14 | 1993-10-26 | Matrix Science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hell reinforcement mean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
DE59204471D1 (de) * | 1991-07-09 | 1996-01-11 | Faster Srl | Schnellkupplung zum jeweils gleichzeitigen Herstellen oder Lösen der Verbindungen mehrerer Kupplungen und/oder Anschlussstecker, insbesondere Kupplungsblock für Anbaufrontlader an Fahrzeugen. |
FR2694053B1 (fr) * | 1992-07-24 | 1994-09-02 | Souriau & Cie | Ensemble de connexion à verrouillage du type baïonnette. |
FR2740852B3 (fr) * | 1995-11-08 | 1998-02-13 | Materiel Agricole Soc Et Innov |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hydraulique |
GB9616769D0 (en) * | 1996-08-09 | 1996-09-25 | Pegasus Airwave Ltd | Connector |
US6481763B2 (en) * | 2000-02-11 | 2002-11-19 | Superior Workshop Tool Company | Waste pipe connector |
US6612545B1 (en) * | 2000-04-12 | 2003-09-02 | David S. Smith Packaging Limited | Screw on connector |
FR2816689B1 (fr) * | 2000-11-14 | 2003-09-26 | Taema | Systeme de detente de fluide a modules dissociables |
US6698799B2 (en) * | 2001-12-12 | 2004-03-02 | Martinrea Industries, Inc. | Spud assembly for a fuel tank |
US7017953B2 (en) * | 2003-12-08 | 2006-03-28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Twist lock assembly |
US7219932B2 (en) * | 2004-04-16 | 2007-05-22 | National Coupling Company, Inc. | Junction plate for subsea hydraulic couplings |
US7681925B2 (en) * | 2006-01-06 | 2010-03-23 | Parker-Hannfin Corporation | Push-to-connect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a coupling |
DE202006004407U1 (de) * | 2006-03-17 | 2007-07-19 | Mann+Hummel Gmbh | Anschluss für ein rohrförmiges Luftführungselement an einem Turbolader |
-
2006
- 2006-03-06 DE DE102006010165A patent/DE102006010165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2-01 WO PCT/EP2007/000855 patent/WO2007101516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2-01 US US12/224,736 patent/US200900580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2-01 EP EP07703188A patent/EP1991808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2-01 CN CN2007800077779A patent/CN1013954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2871A (zh) * | 2015-03-21 | 2015-06-17 | 温州金业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对接式气动管接头集成模块 |
CN106168314A (zh) * | 2015-05-19 | 2016-11-30 | Spx流动有限公司 | 一种多部件的锥形的同心歧管以及制造该歧管的方法 |
CN111448459A (zh) * | 2017-12-18 | 2020-07-24 | 泰肯贸易股份公司 | 抓持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06010165B4 (de) | 2013-06-27 |
CN101395422B (zh) | 2012-02-01 |
EP1991808A1 (de) | 2008-11-19 |
US20090058077A1 (en) | 2009-03-05 |
WO2007101516A1 (de) | 2007-09-13 |
DE102006010165A1 (de) | 2007-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5422B (zh) | 多重联接装置 | |
CZ303239B6 (cs) | Rychlospojka | |
US5507313A (en) | Zero-spill double ball valve powered emergency release coupling | |
US4511168A (en) | Slip mechanism | |
US20070260328A1 (en) | Prosthetic joint | |
US20090308259A1 (en) | Machine for preparing an infusion that comprises a locking device for an infusion chamber | |
KR102404815B1 (ko) | 로킹 핀을 구비한 붕괴식 밸브 브리지를 포함하는 운동 소실 밸브 트레인 구성요소가 있는 엔진 밸브 작동 시스템 | |
US20090091124A1 (en) | Female coupling element and a coupling including such an element | |
US11608694B2 (en) | Floor wrench for a drilling rig | |
US5405120A (en) | Aircraft fueling nozzle | |
US20080236313A1 (en) | Actuator Device | |
CN106660759B (zh) | 系锁或连接装置及用于其的环形元件的关闭元件 | |
US12060752B2 (en) | Floor wrench for a drilling rig | |
US8251238B2 (en) | Two-piece closure device | |
US2373020A (en) | Valve | |
US2211016A (en) | Elevator | |
US10781951B2 (en) | Anti-binding ball swivel | |
US4192347A (en) | Hydraulic coupler assembly | |
SE530706C2 (sv) | Koppling | |
EP1596119B1 (en) | Fitting | |
US5769461A (en) | Releasable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supply lines in a printing machine | |
EP0126140A1 (en) | Variable pneumatic pressure mechanism. | |
CN201083283Y (zh) | 一种球阀 | |
EP1402191B1 (en) | Coupling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for joining and locking the rolls of extended-nip press | |
US5542644A (en) | Plug-valve having a plug assembly with retractible seals that can be removed without leaka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