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94660B -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660B
CN101394660B CN200710151249A CN200710151249A CN101394660B CN 101394660 B CN101394660 B CN 101394660B CN 200710151249 A CN200710151249 A CN 200710151249A CN 200710151249 A CN200710151249 A CN 200710151249A CN 101394660 B CN101394660 B CN 101394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se station
sid
speech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1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4660A (zh
Inventor
郭江
李明
李国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51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46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2383 priority patent/WO20090367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4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4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6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端基站接收传来的业务帧;当所述接收到的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时,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不连续发射模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本端基站对接收到的业务帧进行检测,能够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从而避免因为下行测量报告不准确而引起的切换、功控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GSM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依照欧洲通信标准化委员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Institute,ETSI)制定的GSM规范研制而成,属于通常所说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Second Generation,2G)。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MS就能行遍全球。GSM系统除了可以开放基本的话音业务外,还可以开放各种承载业务、补充业务以及与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SDN)相关的各种业务。GSM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及跳频的复用方式,频率重复利用率较高,同时它具有灵活方便的组网结构,可满足用户的不同容量需求。GSM系统具有较强的鉴权和加密功能,能确保用户和网络的安全需求,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强,通信质量较高。
GSM是一种多业务系统,可以依照用户的需要为用户提供各种形式的通信。习惯上把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或称为非话音业务)区别开来。话音业务中,信息是话音,而数据业务传送包括电文、图像、传真及计算机文件等在内的其它信息。而在在典型的用户谈话过程中,移动用户一般仅有40%的时间用于通话,大部分时间没有传递话音消息。因此如果将不通话时的信息全部传送给网络,不仅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还会加重系统内的干扰。
针对上述特点,可在GSM引入不连续发射(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功能,即在移动用户不通话时关闭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的发射功率,从而达到降低干扰电平和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此外,DTX功能还能够节省MS的耗电量,延长MS的待机时间。
因此,GSM话音业务传送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正常传输模式,即不管用户是否在讲话,将话音流连续地以13kbit/s的速率进行编码传输;另一种是DTX传输模式,在话音激活期(有效话音期)进行13kbit/s的话音编码,在话音非激活期(非有效话音期),采用约500bit/s的低速编码,仅传输舒适噪声的特性参数。如图1所示,为DTX模式的原理图,VAD(Voice ActivityDetector)为话音激活检测、BFI(Bad Frame Indication)为坏帧标识、TAF为时间调节标识、CN为舒适噪音、SP为话音标、SID(Silence Descriptor)为静噪指示帧。
在DTX传输模式打开的情况下,对语音段采用正常的语音编解码,而对非语音段就用背景噪声来替代,背景噪声可以用很少的比特来表示。其中,背景噪声编码流程和正常话音信号的编码流程基本相同,在采样量化后,每20ms将被混合编码器形成一个噪声块,编码后的噪声块,也会象话音块一样生成260bit,这就是一个SID帧。因此SID帧同语音帧一样也需经历信道编码、交织、加密和调制过程,最后为携带有噪声消息的字段,在8个连续的突发脉冲中发送出去,习惯上,SID帧和语音帧都可以称之为业务帧。
SID帧和语音帧的发送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在3GPP 46.031协议中规定,在DTX打开的情况下,发送端尽管能够由信源编解码模块产生连续的语音帧和SID帧,但它并不是向空中接口发送所有的这些帧,而是只发送以下的三种帧:
1)语音帧(all frames marked with SP=1)的帧,保证正常通话的进行;
2)语音帧后的第一SID帧(the first one with SP=0 after one or moreframes with SP=1),不发送其之后的SID帧;
3)TAF=1的SID帧(those marked with SP=0 and aligned with theSACCH multiframe structure as described in 45.008),用于MS进行静音恢复以及局部测量。
进一步的,对MS的全局测量和局部测量进行介绍,无论系统的上下行是否激活DTX,基站和MS都要完成这两种测量,由基站和MS通过测量报告将上述两种测量结果上报给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并且在每个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SACCH)的测量报告中都标识是否使用DTX。BSC从而根据该测量报告可以选择用全局测量还是局部测量进行切换、功控判决。全局测量为对整个SACCH复帧周期的100个时隙的电平和质量进行平均,共4个TCH的26复帧,空闲帧除外,例如MS发送信号的能量、误码率等参数;局部测量为对12个时隙的电平和质量进行平均,包括8个连续的TCH突发脉冲以及4个携带着测量报告的SACCH的突发脉冲。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否使用了DTX模式,上下行都要进行全局测量与局部测量,在打开DTX的情况下,由于MS与基站经常不发送数据,大量的SID帧都被省略未被发送,因此此种情况下全局测量的结果是比较差的,但此种情况由于会发送TAF=1的SID帧,因此局部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在关闭DTX模式下,因为不存在不发送SID帧的问题,因此在关闭DTX模式下全局测量和局部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全局测量测量的样本更多,因此全局测量测量的结构也更准确。
在GSM系统中有四种编解码方式,分别为:全速率(Full Rate,FR)语音压缩、增强型全速率(Enhanced Full Rate,EFR)语音压缩、自适应多速率(Adaptive Multi Rate,AMR)语音压缩及半速率(Half Rate,HR)语音压缩。
GSM系统中可以利用IP网络进行语音的传输。这样当两个呼叫建立方都为MS的时候,为了不降低语音质量,以及节省语音码变换单元,GSM网络一般将两个MS的语音编码算法协商成相同的,并在两个MS之间建立端到端的免码变换操作(Transcoder Free Operation,TrFo),这样由于两个MS的语音编码算法相同,因此在网络侧就无需增加任何的语音编码算法的转换。其中,TrFo透传基于带外信令方式建立,并在呼叫建立之前建立,在呼叫MS双方采用相同编解码类型的情况下,可实现压缩语音的透传。
然而在本发明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包括:在GSM系统中DTX的开关一般是小区级的参数,不同的小区可能配置的DTX的开关不同。如图2所示,MS A和MS B通话的示意图,其中MS A所在小区基站A配置为上行DTX打开,MS B所在的小区基站B配置为下行DTX关闭。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呼叫的MS A和MS B的语音编码相同(或者通过网络侧协商,使上述两端的MS A和MS B的语音编码相同),则网络侧就会在两端的MS A和MS B之间建立起Trfo,将MS A的话音透传到MS B中所在的小区中。由于基站A配置为上行DTX打开,因此MS A上报的上行业务帧包含有不连续的语音帧、SID帧;所以MS B所在的小区基站B收到的下行的业务帧包含有不连续的语音帧、SID帧。如果MS B所在的小区基站B不做任何处理,只是将MS A的上行业务帧直接透传给MS B,那么存在问题包括:
第一方面,由于MS A的小区基站A的上行DTX是打开的,因此根据上述SID帧的发送方式,只会向空中接口发送语音帧后的第一SID帧和TAF=1的SID帧,而其他SID帧未被发送。然而此时由于MS B所在的小区基站B的下行DTX却是关闭的,并且MS B收到的MS A的业务帧却包含有不连续的语音帧、SID帧。因此MS B此时的全局测量是非常不准确的,并且测量结果很差(由于存在MS A大量的未发送的SID帧,所以MS B会常常存在未收到MS A发送的帧的情况,因此MS B就会认为无线传输质量存在问题)。MSB将测量结果上报给基站B,基站B在测量结果中标明该小区下行DTX为关闭状态并上报给BSC,则此时BSC就会认为全局测量就是MS真正的测量值(如上所述,DTX为关闭状态时的全局测量和局部测量都认为是正确的),根据该测量值会认为该MS B目前无线传输质量存在问题,从而引起切换、功控等一系列的问题。具体的,引起的切换问题包括:BSC收到了MS的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中的内容如上下行电平、上下行质量来判断当前的MS所在的信道是否可以继续维持通话,如果BSC发现MS上报的测量报告显示当前通话较差,就会启动切换流程,将MS切换到其他的适合的信道上去。引起的功率控制具体包括:BSC收到了手机的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的内容,决定MS和基站是否需要改变当前的发射功率。例如BSC发现目前MS上报的接收电平较低,BSC就会让基站加大发射功率。BSC发现MS上报的接收电平较大,接收质量很好,就会通知基站减小发射功率,以降低网内的干扰。
第二方面,如果通话的MS A和MS B的语音编解码的算法是FR/EFR/HR,则基站必须要在SACCH复帧周期的固定时刻(TAF=1的时刻),向MS固定开放功率并发送一帧数据,以便于MS进行局部测量,以及在DTX情况下的静音的恢复。但是MS A透传到MS B所在的小区基站B的业务帧,可能基站B在TAF=1的时刻没有数据发送给MS B,即基站B在TAF=1的时刻没有收到MS A发送的数据(因为MS A此时发送的数据既不是语音帧、也不是语音帧后的第一SID帧或TAF=1的SID帧)。因此MS B由于未收到在TAF=1时刻基站B发送的数据,从而导致此时MS B的局部测量的不准确,以及静音恢复的不够及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解决由于本端基站和远端基站上下行DTX的开关不同,以使本端基站的BSC根据上报的全局测量和局部测量而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引起切换、功控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端基站接收传来的业务帧;
当所述接收到的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时,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不连续发射模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来的业务帧;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业务帧是否为连续的语音帧;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结果,在所述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时,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本端基站对接收到的业务帧进行检测,能够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从而避免因为下行测量报告不准确而引起的切换、功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DTX的原理图;
图2为MS A和MS B通话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下行发送模式装置的结构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揭示的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揭示的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揭示的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本端基站对接收到的远端基站发送的业务帧进行检测,所述业务帧至少包括语音帧或SID帧,如果该业务帧包含连续的语音帧,则说明发送该业务帧的远端基站未开启上行DTX,因此本端基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向MS发送连续的语音帧;如果该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则说明发送该业务帧的远端基站开启上行DTX,因此本端基站按照DTX传输模式进行发送。通过本端基站上述的自动检测和自适应处理,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业务帧来决定其下行DTX是否开启,从而避免了因为下行测量报告不准确而引起的切换、功控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下行发送模式装置的结构示例图。该装置1包括接收模块11、判断模块12和控制模块13。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通过核心网传来的业务帧,即远端基站的上行业务帧,如果远端基站上行DTX关闭,则装置1接收到的就是远端基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发送连续的语音帧;如果远端基站下行DTX开启,则装置1接收到的业务帧就包括是远端基站按照DTX传输模式发送的语音帧和SID帧(包括语音帧后的第一SID帧和TAF=1时的SID帧),当然上述SID帧的情况是可以是针对以EFR/FR/HR语音编码算法为例而言的,对于其他的语音编码算法还会收到不同的帧,例如对于AMR语音编码算法来说,远端基站会也可以转发远端MS的语音帧、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其中,如果装置1连续收到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则说明远端基站上行DTX开启。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接收模块11接收的业务帧是否为连续的语音帧,可根据采用的语音编码算法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判断方式。例如对于EFR/FR/HR语音编码算法,如果接收模块11接收的业务帧中包含SID帧,则就说明可以认为装置1接收到的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因为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SID帧,则就说明可以认为远端基站为上行DTX处于开启状态);同样对于AMR语音编码算法,如果装置1连续收到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则也能够说明装置1接收到的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到的EFR/FR/HR或AMR语音编码算法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因此任何关于语音编码算法的变换均可以为本实施例实施范围所涵盖。其中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装置1判断接收到SID帧或连续接收到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判断SID帧或SIDUpdate帧之间是否收到语音帧,如果没有收到语音帧则说明装置1接收到的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因为如果装置1单独根据是否接收到SID帧或连续收到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装置1很容易出现误判,例如将正常的语音帧误认为是SID帧,从而使装置1可能不正确的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下行发送模式确定模块控制模块13用于根据业务帧判断模块判断模块12的判断结果,在业务帧判断模块判断模块12判断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时,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即将装置1下行的发送状态设置为下行DTX发送状态。下行DTX发送状态为:装置1将收到的语音帧和SID帧(或当然也可以是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发送给MS;在没有语音帧或SID帧向MS发送时,如果该MS在装置1的非主载频上则关闭该非主载频的功率;如果该MS在在装置1的主载频上,则向该MS发送填充帧,便于其他的MS对该主B载频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方便切换。如果业务帧判断模块判断模块12判断业务帧为连续的语音帧时,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发送。
其中,如图3所示,装置1也可以进一步包括模式状态标识模块14,用于在控制模块13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之后,在MS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下行DTX开启),并将该测量报告上报给BSC,以供BSC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功控判决。
其中,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对于不同语音编码算法对业务帧是否为不连续的语音帧采用不同的判断方式,例如对于EFR/FR/HR语音编码算法,可根据是否接收到的业务帧中包含SID帧来判断该业务帧序列中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而对于AMR语音编码算法,则可通过装置1连续收到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判断该业务帧帧序列中是否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因此判断模块1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SID帧判断子模块121和/或AMR算法判断子模块122,SID帧判断子模块121用于判断收到的业务帧中是否包含SID帧,如果包含所述SID帧,则判断业务帧序列中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AMR算法判断子模块122用于判断收到的业务帧中是否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如果该收到的业务帧中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则判断该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
其中,如图3所示,优选地,装置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SID帧保留模块15和SID帧发送模块16,用于解决由于基站在TAF=1时无数据向MS发送而引起的局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SID帧保留模块,用于保留最新的SID帧。装置1在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后,会将收到的业务帧直接发给MS,同样也会将语音帧后的第一个SID帧也发给MS,但装置1会将最新收到的SID帧保存。SID帧发送模块16用于在下行TAF=1,且未收到语音帧时,将保留的SID帧发送给MS,使得MS能够根据该SID帧进行局部测量,从而避免局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附图3中所示(或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装置1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显示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装置1,能够对接收到的业务帧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从而避免因为下行测量报告不准确而引起BSC的切换、功控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网络运营。
如图4所示,与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确定下行发送模式装置相应,为解决同一类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揭示了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本端基站接收网络侧下传的业务帧,即远端基站向本端基站传送的业务帧。如果远端基站上行DTX关闭,则本端基站接收到的业务帧就是远端基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发送连续的语音帧;如果远端基站下行DTX开启,则本端基站接收到的业务帧就是远端基站按照DTX传输模式发送的语音帧和SID帧(包括语音帧后的第一SID帧和TAF=1时的SID帧),当然上述SID帧的情况是以EFR/FR/HR语音编码算法为例而言,对于其他的语音编码算法还可以收到不同的帧,例如对于AMR语音编码算法来说,远端基站会转发远端MS的语音帧、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S402,本端基站判断接收到的业务帧是否包含连续的语音帧,基站根据接收到的业务帧是否包含连续的语音帧分别作不同的处理,如可以按照下述步骤S403或者S404的处理。其中根据采用的语音编码算法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判断方式,然而本发明实施例目的在与能够使本端基站根据接收到的业务帧进行检测和自适应处理,从而避免下行检测报告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应被限于具体的语音编码算法之中,任何采用的语音编码算法的变化也应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所涵盖。
步骤S403,当基站收到的业务帧序列包含连续的语音帧时,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向MS发送连续的语音帧。
步骤S404,如果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则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即将本端基站下行的发送状态设置为下行DTX发送状态。下行DTX发送状态可以为:本端基站将收到的语音帧和SID帧(或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发送给MS;当没有语音帧或SID帧向MS发送时,判断该MS是否在主载频上,如果该MS在本端基站的非主载频上则关闭该非主载频的功率;如果该MS在在本端基站的主载频上,则可以向该MS发送填充帧。
步骤S405,本端基站在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在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之后,在MS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即标识为下行DTX开启状态),并将该测量报告上报给BSC,以供BSC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功控判决。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本端基站对接收到的业务帧进行检测,能够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从而避免因为下行测量报告不准确而引起SBC的切换、功控等问题。
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将以EFR/FR/HR或AMR语音编码算法为例对上述的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进行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以EFR/FR/HR或AMR语音编码算法为例进行描述仅仅为了对能够对本发明实施例体现的思想进行全面理解,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本发明实施例只能够解决EFR/FR/HR或AMR语音编码算法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例图,该实施例以EFR/FR/HR语音编码算法为例进行描述,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为DTX关闭状态,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本端基站接收远端基站传送的业务帧。如果远端基站上行DTX关闭,则本端基站接收到的业务帧就是远端基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发送连续的语音帧;如果远端基站下行DTX开启,则本端基站接收到的业务帧包括远端基站按照DTX传输模式发送的语音帧和SID帧(包括语音帧后的第一SID帧和TAF=1时的SID帧)。
步骤S502,本端基站判断接收到的业务帧中是否包含SID帧。本端基站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分别执行步骤S503或者S504。
步骤S503,如果接收到的业务帧中没有包含SID帧,则判断该业务帧序列为连续的语音帧,因此本端基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向MS发送连续的语音帧。
步骤S504,如果接收到的业务帧中包含SID帧,则判断该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因此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即将本端基站下行的发送状态设置为下行DTX发送状态。下行DTX发送状态包括:本端基站将收到的语音帧或SID帧(包括语音帧后的第一SID帧和TAF=1时的SID帧)发送给MS;在没有语音帧或SID帧向MS发送时,如果该MS在本端基站的非主载频上则关闭该非主载频的功率;如果该MS在在本端基站的主载频上,则向该MS发送填充帧。其中,优选地,可以在判断接收到的业务帧中包含SID帧之后,进一步判断SID帧之间是否收到语音帧,如果没有收到语音帧则说明本端基站接收到的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从而避免本端基站将正常的语音帧误认为是SID帧而引起的误判。
步骤S505,本端基站保留接收到的最新的SID帧。使其能够在下行TAF=1,且未收到远端基站的业务帧时,将所述保留的SID帧发送给移动台MS。使得MS能够根据该SID帧进行局部测量,从而避免局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进一步的,步骤S506,本端基站可在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在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之后,在MS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下行DTX开启),并将该测量报告上报给BSC,以供BSC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功控判决。
对于EFR/FR/HR语音编码算法,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对接收的业务帧中是否包含SID帧的判断,可以得到本端基站接收到业务帧是否包含连续的语音帧(远端基站的上行DTX是否开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从而避免因为下行测量报告不准确而引起的切换、功控等问题,避免了用户体验的下降和网络运维的困难。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揭示的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的流程示例图,本实施例以AMR语音编码算法为例进行描述,以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处于DTX关闭状态为例,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本端基站接收远端基站传送的业务帧。如果远端基站上行DTX关闭,则本端基站接收到的业务帧即远端基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发送连续的语音帧;如果远端基站下行DTX开启,则本端基站接收到的业务帧就是远端基站按照DTX传输模式发送的语音帧、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
步骤S602,本端基站判断接收到的业务帧中是否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本端基站可根据不同的状态,分别执行下述步骤S603或者S604。
步骤S603,如果接收到的业务帧中没有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则判断该业务帧序列中包含连续的语音帧,因此本端基站按照正常传输模式向MS发送连续的语音帧。
步骤S604,如果接收到的业务帧中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则判断该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因此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不连续发射DTX模式,即将本端基站下行的发送状态设置为下行DTX发送状态。下行DTX发送状态为:本端基站将收到的语音帧、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发送给MS;在没有语音帧、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向MS发送时,如果该MS在本端基站的非主载频上则关闭该非主载频的功率;如果该MS在在本端基站的主载频上,则向该MS发送填充帧。其中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本端基站出现误判,在本端基站判断业务帧中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后,还需要再判断SIDUpdate帧之间无语音帧时,才能够认为该业务帧为不连续的语音帧。
进一步的,步骤S605,本端基站可在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在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之后,在MS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下行DTX开启),并将该测量报告上报给BSC,以供BSC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功控判决。
对于AMR语音编码算法,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接收的业务帧中是否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的判断,能够得到本端基站接收到业务帧是否包含连续的语音帧(也可以说是远端基站的上行DTX是否开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从而避免因为下行测量报告不准确而引起SBC的切换、功控等问题。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目前发明人认为的本发明比较重要或者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的原理的前提下,完全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或者等同技术特征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或者等同技术特征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端基站接收传来的业务帧;
当所述接收到的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时,所述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不连续发射模式;
所述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不连续发射模式之后,还包括:在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所述本端基站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本端基站收到的所述业务帧中包含SID帧时,则判断所述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本端基站收到的所述业务帧中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时,则判断所述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基站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不连续发射模式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本端基站保留接收到的最新的SID帧;
在下行TAF=1,且未收到语音帧时,将所述保留的SID帧发送给移动台MS。
5.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判断模块、控制模块和模式状态标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传来的业务帧;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业务帧是否包含连续的语音帧;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所述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时,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不连续发射模式;
所述模式状态标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确定下行发送模式为DTX模式之后,在测量报告中标识出此时的下行发送模式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SID帧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收到的所述业务帧中是否包含SID帧,如果包含所述SID帧,则判断所述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AMR算法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收到的所述业务帧中是否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如果所述业务帧中连续包含SIDFirst帧、SIDUpdate帧和Onset帧,则判断所述业务帧包含不连续的语音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ID帧保留模块和SID帧发送模块,
所述SID帧保留模块,用于保留接收到的最新的SID帧;
所述SID帧发送模块,用于在下行TAF=1,且未收到语音帧时,将所述SID帧保留模块保留的SID帧发送给MS。
CN200710151249A 2007-09-17 2007-09-17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1249A CN101394660B (zh) 2007-09-17 2007-09-17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08/072383 WO2009036703A1 (fr) 2007-09-17 2008-09-17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détermination du mode de transmission d'une liaison descendant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1249A CN101394660B (zh) 2007-09-17 2007-09-17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660A CN101394660A (zh) 2009-03-25
CN101394660B true CN101394660B (zh) 2012-09-05

Family

ID=4046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12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660B (zh) 2007-09-17 2007-09-17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4660B (zh)
WO (1) WO20090367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3924A1 (en) * 2010-02-25 2011-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witching off dtx for music
CN101894558A (zh) * 2010-08-04 201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丢帧恢复方法、设备以及语音增强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859749B1 (en) * 2012-06-12 2021-08-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dio link failure information
CN103229575B (zh) * 2012-12-24 2016-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840A (zh) * 1997-01-24 1999-05-26 诺基亚电信公司 非连续传输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221267A (zh) * 1997-12-20 1999-06-30 摩托罗拉有限公司 非连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277758A (zh) * 1998-09-09 2000-12-20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和无线系统
US6347081B1 (en) * 1997-08-25 2002-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ower reduced transmission of speech inactiv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54698B2 (en) * 1998-06-08 2002-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for elimination of audible effects of handover
US6631139B2 (en) * 2001-01-31 2003-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voice transmission systems during speech inactivity
CN1136745C (zh) * 2001-07-18 2004-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中实现多种语音编解码的方法
US6832195B2 (en) * 2002-07-03 2004-12-1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ustly detecting voice and DTX mod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840A (zh) * 1997-01-24 1999-05-26 诺基亚电信公司 非连续传输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US6347081B1 (en) * 1997-08-25 2002-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ower reduced transmission of speech inactivity
CN1221267A (zh) * 1997-12-20 1999-06-30 摩托罗拉有限公司 非连续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277758A (zh) * 1998-09-09 2000-12-20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和无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660A (zh) 2009-03-25
WO2009036703A1 (fr) 200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19645B2 (en) Method and transcoder for performing a distributed handover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JP444454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間のハンドオーバを改善する方法
JP3072881B2 (ja) 多重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対応する端末機及び地上設備において、制御された時間間隔でチャネルを分割する方法
US20050260998A1 (en) Channel estimation an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measurements for a high-speed downlink GPRS
CN101394660B (zh) 一种确定下行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EP1216528B1 (en) Estimating an indicator for a communication path
CA2645437C (en) Method for optimising the transmission resources by local loopback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cellular network, network and local adapters thereof
CA2225205C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system for voice transmission via a radio interface in a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mobile stations and base stations
CN101394225B (zh) 一种话音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7068625B1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a communications link to another channel (handover)
CN101959317A (zh) 一种下行非连续发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336088B (zh) 一种维护在一个蜂窝通信网内所要求的语音质量的方法
Hou et al. Coverage and capacity measurements for 5g voice services
US8676185B2 (en) Method for optimis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by inter-cellular loop in a mobile cellular radio-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local network and adaptors
CN101394224B (zh) 一种业务帧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2087781B (zh) 一种lte系统中确定语音编码方式的方法和设备
Paiva et al. Improving the speech quality with OSC: Double full-rat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P1646253A2 (en) Method for the controlling of repeated SACCH operation
CN113260009A (zh) 将通信连接转接到另一信道(切换)的方法
EP1712026A1 (en) Link adap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404303A (en) Speech recogni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001404A (zh) 个人通信系统中实现小灵通手机和网关之间的能力协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