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228B -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94228B CN101394228B CN200710154115.6A CN200710154115A CN101394228B CN 101394228 B CN101394228 B CN 101394228B CN 200710154115 A CN200710154115 A CN 200710154115A CN 101394228 B CN101394228 B CN 1013942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time
- quiet indication
- indication frame
- source deco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包括步骤: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如果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如果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还公开了简化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简化信源译码的方法,还公开了一种信源译码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信源译码的媒体网关和系统。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对于实时传输协议中时间对齐标志的恢复并将其用于信源译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A接口(Ainterface)IP化(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后,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可以直接对压缩语音进行IP封装并传送给核心网。核心网负责处理所有多编解码有关的事务,包括编解码协商以及协商失败后的编解码转换,并完成语音分组的交换。这种方案能够充分利用软交换核心网的特性,通过支持TrFO(Transcoder FreeOperation,免码变换操作),能够提升语音质量,减少TC(Transcoder,码变换器)资源的使用,节省A接口上的传输带宽,同时也简化了BSS(BaseStation Subsystem,基站子系统)的设计。
如图1所示,是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媒体网关的用户面的协议栈,其中的英文简写的全称及其含意是:
PAYLOAD,表示数据载荷;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质接入控制;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
RTP(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为了能使不同生产商生产的网络设备之间能够顺畅的互相联通,通常在这些设备中采用标准的RTP(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来封装语音数据。例如,对于EFR(Enhanced Full Rate,增强型全速率)/FR(FULLRATE,全速率)/HR(HALF RATE,半速率)语音数据,可以采用3GPPTS 101318协议来进行封装。为了使封装的语音的字节对齐,协议规定:对于EFR语音数据,在净荷数据前增加了4个字节的1100;对于FR语音数据,在净荷数据前增加了4个字节的1101;而对于HR语音数据,由于本身数据都是对齐的,因此就没有增加额外字节。由于RTP协议本身只保证实时数据的传输,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根据标准RTP协议的规定,协议规定的标准信源编解码算法中还需要输入参数TAF(Time Align Flag)来对SID(Silence Descriptor,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有多种算法可以对SID帧进行信源译码,在这些不同的算法中,对于TAF的值等于1的SID帧和TAF值等于0的SID帧的处理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但是,根据现行的标准RTP协议的规定,TAF值没有从基站送到进行信源译码的媒体网关,没有TAF值会使得对于静音指示帧的语音解码过程受到影响,降低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语音解码后的通话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使得能够在A接口IP化后能够对采用RTP协议封装的语音包中的静音指示帧进行时间对齐标志恢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包括步骤:
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如果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
如果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简化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包括步骤:
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如果确定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如果确定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简化信源译码的方法,包括步骤:
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如果确定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如果确定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源译码的方法,包括步骤:
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如果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
如果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源译码的媒体网关,包括:
数据帧读取单元,用于: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并发送;
静音指示帧确定单元,与所述数据帧读取单元、信源译码单元和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耦合,用于:接收到所述数据帧后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将所述静音指示帧送到所述信源译码单元,生成确定指令并送到所述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
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与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耦合,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指令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生成赋0指令并送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生成赋1指令并送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与所述信源译码单元耦合,用于:根据赋0指令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根据赋1指令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并将所述时间对齐标志0或1送到所述信源译码单元;
信源译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源译码的系统,包括:
媒体网关和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将移动台发送的数据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并送到所述媒体网关;
所述媒体网关,用于: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则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将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将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0或1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经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处理,从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过程中没有被送到媒体网关的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就被恢复了,可以供后续的信源译码过程针对不同的时间对齐标志对静音指示帧进行译码,减少了因为TAF参数不准而引起的语音损伤,提高了IP化的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媒体网关的用户面的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是从移动台经基站子系统到媒体网关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媒体网关收到的业务帧的时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信源译码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信源译码的网关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信源译码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信源译码的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各个部分中,业务帧包括SP帧和SID帧,SP帧就是语音帧,SID帧就是静音指示帧,TAF就是时间对齐标志,SID帧的时间对齐标志有的为1,有的为0。在不同地方使用中文或者英文简写是为了指代和表述的方便所需的。
如图2所示,是从移动台经基站子系统到媒体网关的数据流向示意图。按照3GPP(Three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讯合作项目)46.031协议的规定,在上行非连续发射方式打开的情况下,移动台尽管能够由信源编解码模块产生连续的SP帧和SID帧,但是它并不是向空口发送所有的这些帧,而是只发送如下的三种类型的帧:
1)语音帧(all frames marked with SP=1,所有标识“SP=1”的帧,SP帧);
2)SP帧后的第一个SID帧,其TAF=0(the first one with SP=0after oneor more frames with SP=1在一个或多个标识“SP=1”的语音帧之后第一个“SP=0”的静音指示帧,其时间对齐标志TAF=0);
3)TAF=1的SID帧(tho se marked with SP=0and aligned with the SACCHmultiframe structure as described in 45.008,标识“SP=0”并且与45.008协议中的规定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复帧结构对齐的帧,时间对齐标志TAF=1的静音指示帧),每两个时间对齐标志为1的静音指示帧间隔480毫秒。其中的SACCH复帧的周期按照协议规定是480毫秒。
上述这三种数据经过基站子系统的实时传输协议封装后,将这三种数据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标准规定的RTP语音包,语音包里包括了上述的三种数据帧,即上述的TAF=1或TAF=0的静音指示帧,以及语音帧,其长度都是20毫秒。
基于移动台发送的数据帧的上述特点,本发明公开了以下各个实施例: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
S301、媒体网关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S302、媒体网关判断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进入步骤S302,否则,结束流程;
S303、所述媒体网关判断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先收到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进入步骤S304,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收到数据帧,则进入步骤S305,在本步骤中的预定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运用的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数据的长度的特点进行设置。在现有的协议中这两个数据帧的长度都是20毫秒,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以20毫秒作为预定时间段的长度。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判断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他的长度也是可以的,这种变化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S304、所述媒体网关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
S305、所述媒体网关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通过以上步骤,媒体网关将实时传输协议没有从基站子系统送过来的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进行了恢复。
如图4所示,公开了一种获得静音指示帧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步骤:
S401、BSS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在收到了移动台上传的语音帧后,将所述移动台上传的语音帧封装为RTP语音包;
基站子系统收到移动台发送的语音帧、语音帧后的第一个SID帧和TAF=1的SID帧后,对这些数据帧进行封装,过程是:基站子系统进行用户面帧格式转换,将所述移动台发送的TRAU格式的数据转换成RTP格式的语音包;
S402、基站子系统将所述RTP语音包传送给媒体网关;
S403、媒体网关判断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进入步骤S404,否则,结束流程;
其中的判断是否为静音指示帧的过程可以是:
媒体网关判断当前的业务帧是SP帧还是SID帧。在GSM标准规定的FR的编码算法中,每一个业务帧的SP帧和SID帧的长度都是260bits。但是,SP帧中的有效值和SID帧中的有效值数量通常是不同的。在SP帧中,其有效值就是260bits;在SID帧中,其有效值则远远少于260bits。因此,在SID帧中,在无效值的地方会固定填写0或1(不同的编码方式不一样,取决于编码方式本身的需要)。因此,接收端只需要检测当前帧这些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是恒值。如果当前帧这些固定位置上的值恒定的为0,或者是恒定的为1(不同的编码方式不一样,取决于编码方式本身的需要),可以判断这一帧是SID帧。相反,如果不是恒定地为0或者恒定地为1,就可以判断这一帧是SP帧。与FR编码算法类似,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区分出在EFR、HR编码算法中的SP帧和SID帧;
S404、所述媒体网关判断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先收到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进入步骤S405,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收到数据帧,则进入步骤S406。在本步骤中的预定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运用的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数据的长度的特点进行设置。在现有的协议中这两个数据帧的长度都是20毫秒,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以20毫秒作为预定时间段的长度。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判断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他的长度也是可以的,这种变化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S405、所述媒体网关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
S406、所述媒体网关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经过上述实施例的处理过程,从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过程中没有被送到媒体网关的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就被恢复了。恢复后的TAF可以供后续的信源译码过程针对不同的时间对齐标志对静音指示帧进行译码,减少了因为TAF参数不准而引起的语音损伤,提高了A接口IP化后的通话质量。
如图5所示,是媒体网关收到的业务帧的时序图,可以看到,按照RTP协议标准所规定的时间间隔,标识“SP=1”的SP帧与标识“SP=0”的第一个SID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0毫秒,SP帧后的第一个SID帧的TAF=0,而每个TAF=1的SID帧的间隔是480毫秒。
基于RTP语音包内数据分布的上述特点,如果将所述预定时间段设为20毫秒,则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S404就可以是:
S4041、媒体网关记录每间隔20毫秒收到的数据帧;
S4042、媒体网关判断所述帧的帧类型是SP帧还是SID帧,
如果当前20毫秒内收到的数据帧是SP帧,那么认为本帧是TAF=0的SID帧,如果前20毫秒内没有收到数据帧,而本帧是一个SID帧,那么认为本帧是TAF=1的SID帧,经过以上步骤,媒体网关可以从收到的数据中恢复出基站没有送过来的SID帧的TAF值。
本实施例的上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的下述特点:
在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内,SP=1的语音帧后第一个出现的、时间对齐标志=0的静音指示帧在语音帧后20毫秒出现。
根据上述数量关系,本实施例得到了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发明创造。据此,媒体网关从语音包获得了其时间对齐标志,可以用来进行后续的信源译码,译码的准确率大大提高,得到了更高质量的语音质量。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准确率,在步骤S406将所述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
S407、媒体网关记录20毫秒内收到的业务帧;
S408、媒体网关判断所述业务帧的帧类型是SP帧还是SID帧:
如果当前20毫秒内收到的数据帧是SP帧,那么认为本帧是TAF=0的SID帧,如果前20毫秒内没有收到数据帧,而本帧是一个SID帧,那么认为本帧是TAF=1的SID帧。
在步骤S4042中以及步骤S408中,对于帧类型的这种判断是有误差的,这是因为:
如果有以下特殊情况出现,比如当移动台开始向基站子系统发送业务帧的时候,经过基站子系统的RTP封装转换后,因为媒体网关此时只收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业务帧。如果此时移动台按照协议的规定发送了SP帧和紧接着所述SP帧后的第一个SID帧,而这个SID帧恰好又和空口的TAF=1的时刻对齐,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会将些此SID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从而出现与空口对齐时刻不一致的现象。将本来是TAF=1的SID帧误识别为TAF=0的SID帧,在后续译码过程中将本来需要使用TAF=1标志进行译码的SID帧识别为TAF=0的SID帧进行译码。但是,由于TAF=1的SID帧的出现间隔是480毫秒,如果进行重复的时间对齐标志恢复,就会建立起TAF=1的SID帧的480毫秒的周期性关系。根据这个480毫秒的周期关系,可以检查出来所述时间对齐标志恢复是否正确;
如果前20毫秒内没有收到数据帧,而本帧是一个SID帧,那么认为本帧是TAF=1的SID帧,
同理可见,在步骤S4042中以及步骤S408中,对于帧类型的这种判断是有误差的,这是因为:
如果有以下特殊情况出现,比如当移动台开始向基站子系统发送业务帧的时候,经过基站子系统的RTP封装转换后,因为媒体网关此时只收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业务帧。如果此时移动台按照协议的规定发送了SP帧和所述SP帧后的某一个SID帧,而这个SID帧不是在空口的TAF=1的时刻发送的,如果要对该帧数据进行信源译码,其TAF值应该等于0。但是如果因为空口的干扰,基站子系统恰好将该SID帧前面最接近的一个SP帧处理失败,导致媒体网关不知道所述SID帧还有一个SP帧。根据前述的判断方法,媒体网关会将这个SID帧识别为是TAF=1的SID帧,从而造成误判断。但是,随着后面480毫秒的周期性关系的迅速建立,很快会减少这种可能的恢复错误,而且,由于这个时间很短,受到影响的帧数会很少,对于译码质量影响也就很少了。
其中,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为了减少上述方案可能存在的判断误差,上述的步骤S407、S408判断过程可以根据技术方案的需要,不停地重复每480毫秒的检测识别,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准确率,其重复的次数、频率取决于技术方案本身的要求,这种变化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经过以上步骤,媒体网关从收到的数据中恢复了基站没有送过来的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简化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步骤,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简化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包括步骤:
媒体网关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媒体网关判断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将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或1。
赋值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随机赋值,循环赋值,以某一个预设定的周期循环赋值,或者不同的随机赋值方法结合不同的循环赋值方法,等等。各种赋值方式的变化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都是要将所述静音指示帧赋值后确定时间对齐标志。
这样对于后续的信源译码过程来说,如果静音指示帧以固定的值0或1送过来,对于所述静音指示帧如果赋值与本来的标志不一致的,就会出现译码错误,降低通话质量。但是,在通话质量允许的限度内,用户是可以接受的。
与上述简化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相适应,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简化信源译码的方法,包括步骤:
媒体网关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媒体网关判断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将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或1;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赋值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随机赋值,循环赋值,以某一个预设定的周期循环赋值,或者不同的随机赋值方法结合不同的循环赋值方法,等等。各种赋值方式的变化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都是要将所述静音指示帧赋值后确定时间对齐标志。
利用本实用例,实现在通话质量允许的限度内,以更简单的方案实现了对于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并进行信源译码。
如图6所示,为了对上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本发明提供了封装语音后信源译码的方法的实施例,包括步骤:
S601、媒体网关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S602、媒体网关确定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进入步骤S603,否则,结束流程;
S603、所述媒体网关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先收到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进入步骤S604,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收到数据帧,则进入步骤S605;
S604、所述媒体网关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
S605、所述媒体网关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S606、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恢复后的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经过上述实施例的处理过程,从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过程中没有被送到媒体网关的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就被恢复了。并且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可以在后续的信源译码过程中对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减少了因为TAF参数不准而引起的语音损伤,提高了IP话的通话质量。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的RTP语音包中的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的有效值数量差别很大,通过判断其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恒定,可以判断当前数据帧的类型,具体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的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所述媒体网关确定当前帧的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是恒值,如果所述固定位置上的值是恒值,则所述当前帧是静音指示帧。
经过本实施例,实现了根据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有效值数量的不同对于静音指示帧的识别,并进而实现了对所述静音指示帧的信源译码。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前述有关实施例分析的RTP语音包内数据分布的周期性特点:如图5所示,是媒体网关收到的业务帧的时序图,可以看到,按照RTP协议标准所规定的时间间隔,标识“SP=1”的SP帧与标识“SP=0”的第一个SID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0毫秒,SP帧后的第一个SID帧的TAF=0,而每个TAF=1的SID帧的间隔是480毫秒,就得到了下述实施例:
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为20毫秒,如果当前数据帧类型为静音指示帧,则:
媒体网关判断20毫秒内收到的所述数据帧的类型,
如果是20毫秒内收到的业务帧类型是语音帧,认为本帧是时间对齐标志为0的静音指示帧,
如果是20毫秒内没有收到业务帧,认为本帧是时间对齐标志为1的静音指示帧;
所述媒体网关对所述时间对齐标志为0和为1的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本实施例的上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的下述特点:
在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内,SP=1的语音帧后第一个出现的、时间对齐标志=0的静音指示帧在语音帧后20毫秒出现。
根据上述数量关系,本实施例得到了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发明创造。据此,媒体网关从语音包获得了其时间对齐标志,并以此进行信源译码,提高了译码的准确率,得到了更高质量的语音质量。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及信源译码的准确率,在将所述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
S606、媒体网关记录20毫秒内收到的业务帧;
S607、媒体网关判断所述业务帧的帧类型是SP帧还是SID帧,
如果当前20毫秒内收到的数据帧是SP帧,那么认为本帧是TAF=0的SID帧,
如果前20毫秒内没有收到数据帧,而本帧是一个SID帧,那么认为本帧是TAF=1的SID帧。
上述利用数据帧长度为20毫秒进行重复的时间对齐标志恢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准确率,其重复的次数、频率取决于技术方案本身的要求,这种变化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7所示,为了对上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本发明提供了信源译码的媒体网关的实施例,包括:
数据帧读取单元701,用于: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并发送;
静音指示帧确定单元702,与所述数据帧读取单元、信源译码单元和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耦合,用于:接收到所述数据帧后确定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将所述静音指示帧送到所述信源译码单元705,生成确定指令并送到所述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703;
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703,与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耦合,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指令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先收到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生成赋0指令并送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704,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收到数据帧,生成赋1指令并送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704;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704,与所述信源译码单元耦合,用于:根据赋0指令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根据赋1指令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并将所述时间对齐标志0或1送到所述信源译码单元705;
信源译码单元705,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经过上述实施例的处理过程,从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过程中没有被送到媒体网关的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就被恢复了,并且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可以在后续的信源译码过程中对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减少了因为TAF参数不准而引起的语音损伤,提高了IP化的通话质量。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的RTP语音包中的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有效值数量差别很大,通过判断其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为恒值,可以得到下述实施例:
所述静音指示帧确定单元包括:静音指示帧确定子单元和确定指令发送子单元,
所述静音指示帧确定子单元,用于:判断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的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是恒值,如果是,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送到信源译码单元,生成发送指令并送到确定指令发送子单元;
所述判断确定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指令生成确定指令并送到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
经过本实施例,实现了根据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有效值数量的不同对于静音指示帧的识别,并进而实现了对所述静音指示帧的信源译码。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前述有关实施例分析的RTP语音包内数据分布的周期性特点:如图5所示,是媒体网关收到的业务帧的时序图,可以看到,按照RTP协议标准所规定的时间间隔,标识“SP=1”的SP帧与标识“SP=0”的第一个SID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0毫秒,SP帧后的第一个SID帧的TAF=0,而每个TAF=1的SID帧的长度是480毫秒,可以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为20毫秒。
本实施例的上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的下述特点:
在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内,SP=1的语音帧后第一个出现的、时间对齐标志=0的静音指示帧在语音帧后20毫秒出现。
根据上述数量关系,本实施例得到了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发明创造。据此,媒体网关从语音包获得了其时间对齐标志,并以此进行信源译码,提高了译码的准确率,得到了更高质量的语音质量。
如图8所示,为了对上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封装语音后信源译码的系统,包括:
媒体网关801和基站802,
所述基站802,用于:将移动台发送的数据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并送到所述媒体网关;
所述媒体网关801,用于: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确定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则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将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将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0或1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经过上述实施例的处理过程,从移动台传输到基站的过程中没有被送到媒体网关的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就被恢复了,并且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可以在后续的信源译码过程中对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减少了因为TAF参数不准而引起的语音损伤,提高了IP话的通话质量。
其中,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的RTP语音包中的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有效值数量差别很大,通过在媒体网关增加判断其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恒值的静音指示帧确定设备,可以得到下述实施例:
所述媒体网关还包括:静音指示帧确定设备901,
所述静音指示帧确定设备901,用于:确定当前的所述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帧的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是恒值,如果是,则将所述帧作为静音指示帧。
经过本实施例,实现了根据语音帧和静音指示帧有效值数量的不同对于静音指示帧的识别,并进而实现了对所述静音指示帧的信源译码。
由于按照RTP协议标准所规定的时间间隔,标识“SP=1”的SP帧与标识“SP=0”的第一个SID帧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0毫秒,SP帧后的第一个SID帧的TAF=0,而每个TAF=1的SID帧的长度是480毫秒,可以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为20毫秒。当然如果协议规定的所述各个数据帧的长度发生了变化或者技术方案本身的其他需要,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可以进行相应调整,这种变化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如果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
如果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具体为:
如果所述当前数据帧的固定位置上的值是恒值,则所述当前数据帧类型为静音指示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为20毫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在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赋值完毕后,重新执行所述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步骤。
5.一种信源译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
如果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
如果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且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源译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静音指示帧具体为:
如果所述当前数据帧的固定位置上的值是恒值,则所述当前数据帧类型为静音指示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源译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为20毫秒。
8.一种信源译码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帧读取单元,用于: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并发送;
静音指示帧确定单元,与所述数据帧读取单元、信源译码单元和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耦合,用于:接收到所述数据帧后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将所述静音指示帧送到所述信源译码单元,生成确定指令并送到所述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
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与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耦合,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指令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生成赋0指令并送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生成赋1指令并送到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单元,与所述信源译码单元耦合,用于:根据赋0指令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根据赋1指令将所述静音指示帧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并将所述时间对齐标志0或1送到所述信源译码单元;
信源译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源译码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指示帧确定单元包括:静音指示帧确定子单元和确定指令发送子单元,
所述静音指示帧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数据帧的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是恒值,如果是,则将所述静音指示帧送到信源译码单元,生成发送指令并送到确定指令发送子单元;
所述确定指令发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指令生成确定指令并送到业务帧类型确定单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源译码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为20毫秒。
11.一种信源译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媒体网关和基站,
所述基站,用于:将移动台发送的数据封装为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并送到所述媒体网关;
所述媒体网关,用于:从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读取数据帧,确定当前数据帧类型是否为静音指示帧,如果是,则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收到的数据帧类型,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的一帧的数据帧类型是语音帧,将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0,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在所述静音指示帧之前没有收到数据帧,将所述静音指示帧的时间对齐标志赋值为1,
根据所述时间对齐标志0或1对所述静音指示帧进行信源译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源译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还包括:静音指示帧确定设备,
所述静音指示帧确定设备,用于:确定当前的所述实时传输协议语音包中当前帧的固定位置上的值是否是恒值,如果是,则将所述帧作为静音指示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源译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段的长度为20毫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54115.6A CN101394228B (zh) | 2007-09-17 | 2007-09-17 |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PCT/CN2008/072387 WO2009036704A1 (fr) | 2007-09-17 | 2008-09-17 | Procédé pour reprendre le drapeau d'alignement temporel, et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codage de source d'information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54115.6A CN101394228B (zh) | 2007-09-17 | 2007-09-17 |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94228A CN101394228A (zh) | 2009-03-25 |
CN101394228B true CN101394228B (zh) | 2013-01-23 |
Family
ID=40467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5411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228B (zh) | 2007-09-17 | 2007-09-17 |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94228B (zh) |
WO (1) | WO20090367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48957B (zh) * | 2022-01-28 | 2024-03-29 | 上海小度技术有限公司 |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3257A (zh) * | 2000-01-10 | 2004-03-17 | �����ɷ� | 在cdma通信系统中支持自适应多速率(amr)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7046990B2 (en) * | 1999-12-28 | 2006-05-16 | Telecom Italia Lab S.P.A. | Method for detecting access to controlled areas and related system |
US7050439B1 (en) * | 1997-12-31 | 2006-05-23 | Nokia Networks Oy | Method for perform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
2007
- 2007-09-17 CN CN200710154115.6A patent/CN10139422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9-17 WO PCT/CN2008/072387 patent/WO200903670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50439B1 (en) * | 1997-12-31 | 2006-05-23 | Nokia Networks Oy | Method for perform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US7046990B2 (en) * | 1999-12-28 | 2006-05-16 | Telecom Italia Lab S.P.A. | Method for detecting access to controlled areas and related system |
CN1483257A (zh) * | 2000-01-10 | 2004-03-17 | �����ɷ� | 在cdma通信系统中支持自适应多速率(amr)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94228A (zh) | 2009-03-25 |
WO2009036704A1 (fr) | 2009-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37119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s in a wireless packet data services connection | |
EP1943858B1 (en) | Traffic generation during a state of an inactive user plane | |
US7969902B2 (en) | Tandem-free vocoder operations between non-compatib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3209045A (zh) | 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101702047B1 (ko) | 통신 레코딩 | |
CN108597529A (zh) | 一种警用数字集群系统空中接口语音监测系统和方法 | |
US20050286536A1 (en) | Reducing backhaul bandwidth | |
CN101335764B (zh) | 合成复帧、解析复帧的方法、装置及复帧处理系统 | |
CN103581138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02340870B (zh) | 通信终端设备、用于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01426189B (zh) | 一种传输附加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394228B (zh) | 恢复时间对齐标志的方法、信源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360264B (zh) | 基于IP Abis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1925036B (zh) | 终端高层信令的传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1365186B (zh) | 基于ip承载的a接口的上行不连续语音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1765148A (zh) |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1159442B (zh) | 一种增强语音质量的方法和基站 | |
JP3663133B2 (ja) | 音声チャネルを介してデータ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4796225B (zh) | 基于IP化GSM-R网络的4.8kb/s数据业务传输方法 | |
CN101394224B (zh) | 一种业务帧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1594692B (zh) | 一种ip abis中的快速呼叫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351028B (zh) | 基于IP Abis接口的下行不连续语音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714919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processing and transporting in a protocol independent tandem free operation manner | |
CN101350964B (zh) | 一种Abis接口上行不连续传输的语音传输装置及方法 | |
CN102104845A (zh) | 附加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附加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