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9197A -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9197A CN101389197A CNA2007101533022A CN200710153302A CN101389197A CN 101389197 A CN101389197 A CN 101389197A CN A2007101533022 A CNA2007101533022 A CN A2007101533022A CN 200710153302 A CN200710153302 A CN 200710153302A CN 101389197 A CN101389197 A CN 1013891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element
- rotating
- hinge
- parts
- intermediat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7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87680 Garcinia dulc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the display being foldable up to the back of the other housing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g. by 360° rotation over the axis defined by the rear edge of the base enclosu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及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该铰链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一单元上的第一部件;用于安装在第二单元上的第二部件;和用于安装在中间单元上的中间部件;其中第一部件通过第一旋转机构围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中间部件,第二部件通过第二旋转机构围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中间部件;第一旋转机构构成为使得在第二旋转机构不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相对于第二单元在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正常打开状态的打开位置与其中第一单元折叠在第二单元上并且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正常关闭状态的关闭位置之间旋转;第二旋转机构构成为使得第二单元可旋转并且可相对于中间单元定位在至少两个旋转位置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一种铰链,更具体但不限制地涉及一种用于诸如翻盖手机、笔记本计算机、PDA等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通常用于诸如翻盖手机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形成有显示装置的第一单元和形成有键盘、电路、电池等的第二单元。在传统的翻盖手机中,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直接连接到一铰链,使得第一单元可相对于第二单元在其中可以看到显示装置并可以操作键盘的打开位置(展开状态)与其中显示装置和键盘被彼此覆盖的关闭位置(折叠状态)之间旋转。传统的铰链具有彼此可旋转地连接的两个部件(用于安装第一单元的第一部件和用于安装第二单元的第二部件),从而可围绕单轴线旋转。通常,由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部分之间以及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邻接部分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约束,第一单元只能从折叠状态(即,零度状态)旋转大约160度从而到达展开状态(即,160度状态),并且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使第一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旋转360度。
近来,已经研制了具有双轴线的铰链。在双轴线铰链结构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在中间部件的不同位置处可旋转地连接到该中间部件,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分别相对于中间部件围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旋转,其中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彼此平行。具有双轴线的铰链可实现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的360度旋转。
在Kurokawa的美国专利公开公报No.2004/0266239 A1中公开了用于可折叠电子装置的双轴线铰链的示例,其中双轴线铰链包括分开固定至两个壳体的两个枢轴、分别在这两个枢轴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两个齿轮以及枢转地支撑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轴承。所述两个齿轮可彼此啮合。
在Kurokawa的具有双轴线的铰链中,因为两个枢轴形成有啮合的齿轮,所以该结构不可避免地导致铰链的外形庞大,这与可折叠电子装置的紧凑要求相背。此外,需要附加的机构来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定位在所需的旋转角度处。
在Pelkonen的美国专利公开公报No.2007/0151381 A1中公开了双轴线铰链的另一示例,其中双轴线铰链包括两个平行轴,每个轴具有用于连接到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的安装部并具有接合部。这两个轴通过锁定弹簧和轴防护件相连接。锁定弹簧具有两个用于分别与两个轴的接合部连接的弯曲部。对于每个轴,在接合部的周边部分上形成凹口。每个弯曲部具有待与对应凹口接合的向内突出部分。当一个弯曲部的突出部分不与对应轴的凹口接合时,弯曲部将被由轴上的接合部的周面作用在向内突出部分上的力略微扩大。
在美国专利申请2007/0151381公开的双轴线铰链中,与美国专利申请2004/0266239 A1中公开的铰链相似,轴、锁定弹簧和轴防护件占据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连接部的几乎所有空间,从而缺少安装诸如摄像单元的其它部件的空间。此外,因为用于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设定在指定旋转角度处的定位力通过沿着锁定弹簧的周向的弹性变形而生成,并且在使用一定时期之后,锁定弹簧的弹性可能消失或变小,从而打开位置不稳定。因此铰链的性能会降低。另外,基于其中第一弯曲部与第一轴之间的锁定作用比第二弯曲部与第二轴之间的锁定作用强的结构,除了关闭位置和正常打开位置之外,不能在其它指定的打开角度位置处稳定地设定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双轴线的铰链,除了关闭位置和正常打开位置之外,该铰链还可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设定在其它不同的指定/预定打开角度位置处。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双轴线的铰链,该铰链可紧凑并且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部分占据较小的空间,从而可留下更多的空间用于布置诸如摄像单元的其它部件。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双轴线的铰链,该铰链可利用稳定的力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设定在不同的打开角度位置处。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使用具有双轴线的所述铰链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一单元上的第一部件、用于安装在第二单元上的第二部件和用于安装在中间单元上的中间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第一旋转机构围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中间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第二旋转机构围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中间部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构成为使得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不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元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在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正常打开状态的打开位置与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折叠在所述第二单元上并且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正常关闭状态的关闭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二旋转机构构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单元可旋转并且可相对于所述中间单元定位在至少两个旋转位置处。
基于如上所述的铰链的结构,除了正常打开旋转和关闭旋转之外,所述第一部件还可进一步旋转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定位在其它不同的位置。对于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它们中的任一个都可布置成包括显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布置有显示装置,所述第二单元布置有键盘、电路、电池等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发展,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关联的第一旋转元件和与所述中间部件相关联的第二旋转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构成为在它们的彼此面对的轴向表面之间进行接合,从而使所述第二单元相对于所述中间单元定位在所述至少两个旋转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进一步的发展,所述第二旋转机构构成为包括:第一旋转元件,该第一旋转元件以不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关联并具有第一轴向表面;第二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以不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中间部件相关联,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同轴布置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轴向表面的第二轴向表面;以及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一个朝着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另一个轴向按压。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一个轴向表面在预定位置沿圆周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凹入部,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另一个布置有形状与所述凹入部相对应的凸起部,该凸起部能够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时与所述凹入部顺序地接合。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还具有释放部件,该释放部件用于通过克服所述螺旋弹簧的力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轴向分离而释放所述凸起部与对应的凹入部的接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铰链中,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可构成为使得所述凹入部布置成凹口或槽,并且所述凹口或槽的周向侧壁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具有所述凹入部的那一个轴向表面的台阶部或垂直表面。所述释放部件布置成从外部操作的推动件,并且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被所述螺旋弹簧按压的那一个旋转元件从而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轴向分离。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通过操作所述推动件以将所述凹入部与所述凸起部的接合脱离而使所述第二旋转机构旋转。另外,在旋转中所述凸起部与下一预定的凹入部对准时,所述凸起部将与该下一预定的凹入部接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定位在下一位置。通过该操作,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可定位在其它预定位置。
对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铰链中,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可构成为使得所述凹入部布置成在周向上具有侧壁的凹部,所述侧壁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具有所述凹入部的那一个轴向表面的斜坡。所述释放部件由所述斜坡形成,并且所述斜坡适于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时引导所述凸起部沿轴向移开,从而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轴向分离。
根据上述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可由于所述斜坡的引导而旋转至所述凸起部从而使所述凹部与所述凸起部的接合脱离,因此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可定位在其它预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中间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所述第二单元和所述中间单元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一方面的铰链上。
通过参考如下描述以及附图可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进一步特征。在所述描述和附图中,详细地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表明可利用本发明原理的一些方式,但应理解并不因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本发明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界限内的所有变动、修改和等价物。
相对于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说明的特征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或类似的方式用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并且/或者与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组合使用或代替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
应强调的是,用语“包括、具有”当用于本说明书中时旨在具体说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或构件,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构件或它们的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
参照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构件不必按比例绘制,而重点在于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同样,在本发明的一幅图或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件和特征相组合。另外,在附图中,在几个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
如这里所采用的,术语“电子装置”、“无线装置”、“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术语“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在下面可以指代移动式电话、移动式装置、移动式无线电终端或移动式终端,并包括所有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呼机、通信装置,即电子记事簿(electronic organizer)、智能电话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尽管例如关于便携式通信装置论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意在限于便携式通信装置,而可以应用于能够用于语音和/或数据通信的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
如可明白的是,本发明可用于移动电话、其它电话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其它通信装置、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等;为了简洁起见,将关于移动电话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可用于其它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不必按比例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应理解该描述只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图1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折叠状态。
图2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正常使用状态(160度旋转)。
图3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旋转到300度打开的状态。
图4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旋转到300度打开并立在桌顶上的状态。
图5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旋转到360度打开的状态。
图6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使第一单元旋转到负180度打开以用于自拍或视频通话的状态。
图7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以另一方式旋转到用于自拍的状态。
图8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旋转到180度打开以用作照相机的状态。
图9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在翻盖手机的第二单元中布置摄像单元。
图10是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示意图,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旋转到负180度打开并且悬挂在由虚线示出的台阶件上的状态。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另一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又一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正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在按钮被按压时的正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后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铰链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铰链的另一立体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铰链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铰链的另一立体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一部件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一部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旋转凸轮元件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旋转凸轮元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一导销的立体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一导销的另一立体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止挡件的立体图。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止挡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弹簧夹环的立体图。
图3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部件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部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导销的立体图。
图3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导销的另一立体图。
图3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旋转元件的立体图。
图3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按钮的立体图。
图3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按钮的另一立体图。
图3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中间部件的立体图。
图3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电缆套筒的立体图。
图4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电缆套筒的另一立体图。
图4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中间部件的立体图。
图4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4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4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160度旋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4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160度旋转状态)的立体图。
图4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300度旋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4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300度旋转状态)的立体图。
图4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300度旋转状态)的另一立体图。
图4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360度旋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5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360度旋转状态)的立体图。
图5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负180度旋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5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旋转动作(负180度旋转状态)的立体图。
图5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立体图。
图5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组装状态下的铰链的正视图。
图5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铰链的立体图。
图5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些元件处于分解状态下的铰链的另一立体图。
图5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一旋转元件的立体图。
图5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一旋转元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5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旋转元件的立体图。
图6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旋转元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61是示出了第一旋转元件的变形例,其中第一轴向表面具有单环形部分结构。
图62是示出了第二旋转元件的变形例,其中第二轴向表面具有单环形部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标有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
在这里使用的某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而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例如,诸如“上”、“下”、“左”、“右”、“水平”、“垂直”、“向上”和“向下”的词语仅仅描述图中所示的构造。事实上,构件可以沿任何方向定向。因此所述术语应理解为包含这些变型,除非特别指出。
用在这里时,术语“键盘”用于表示包括一个或多个按键或触敏区的任意类型的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可包括预定的键位置或手势区。另外,术语“键盘”不旨在限制于基于接触开关技术的键盘。而是由本公开考虑的“键盘”旨在涉及任意类型的所谓的输入技术,这些输入技术包括非接触式,更典型地称为“触摸板”,其中对导电体的接近进行感测。
图1至图10示意性地表示使用本发明的铰链的翻盖手机的几个不同状态。
图1中示出了翻盖手机的折叠状态。该翻盖手机包括第一单元(上单元)1、第二单元(下单元)2和用于连接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的中间单元3。第一单元1可称为手机的“盖”,并通常在面向第二单元2的一侧上具有诸如显示屏(LCD)的显示装置。可选的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单元1可在面向和背向第二单元2的两侧上具有两个显示装置。第二单元2可称为手机的“主体”,通常在面向第一单元1的一侧上具有键盘,并在该第二单元2中布置有电路板、电池等。中间单元3可在其壳体中布置有摄像单元4(由用于指示其拍照方向的箭头示意性地示出)。
通过本发明的铰链,第一单元1可旋转地连接到中间单元3并且可相对于中间单元3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第二单元2可旋转地连接到中间单元3并且可相对于中间单元3围绕第二轴线旋转。由于双轴线结构,第一单元1能够相对于中间单元3旋转的旋转角度与第二单元2能够相对于中间单元3旋转的旋转角度的总和可达到360度。
图2中示出了正常使用状态,其中第一单元1能够旋转并且相对于第二单元2旋转到成160度关系。在该状态下,由图2中所示的箭头示意性表示的摄像单元4大致朝向前方,即,摄像单元的镜头的面向方向大致朝向前方。布置在第一单元上的诸如LCD的显示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将用作取景器。
在图1至图10中,表示摄像单元4的箭头的方向是指摄像单元4的镜头的朝向方向。
图3和图4表示翻盖手机的300度旋转状态,其中图4是图3的颠倒状态(有时称为“倒置状态”),使得翻盖手机可立在桌顶上作为多媒体播放器。
图5表示翻盖手机的360度旋转状态。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可水平保持手机作为数字照相机。
图6表示从图5通过使第一单元1向后旋转180度而得到的负180度旋转状态。在该状态下,摄像单元4和显示装置都朝向使用者,用于自拍或者视频通话。
图7也表示用于自拍或者视频通话的负180度旋转状态,该状态通常从图1中以另一方式通过使第二单元2相对于中间单元3旋转而得到,假设围绕第二轴线的旋转阻力比围绕第一轴线的旋转阻力低从而使中间单元3会相对于第一单元1大致保持静止。
图8表示从图2通过使第一单元1相对于中间单元3进一步旋转从而使翻盖手机处于用作数字照相机的状态下而得到的180度旋转状态。
图9表示翻盖手机的实施例,其中在第二单元2中布置摄像单元4,使得翻盖手机可用作数字照相机。
图10表示使用状态,其中翻盖手机处于旋转到负180度打开并且悬挂在由虚线示出的台阶件上的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
图11至图4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详细结构。
铰链包括用于安装在第一单元1上的第一部件10、用于安装在第二单元2上的第二部件30以及用于安装在中间单元3上的中间部件20。
中间部件20具有:第一端201,其通过第一旋转机构21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地连接到第一部件10;以及第二端202,其通过第二旋转机构22可关于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旋转地连接到第二部件30。中间部件20还在其本体上形成有安装孔203,从而通过螺钉安装到中间单元3。
第一旋转机构21包括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待与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接合的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和用于将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压向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的弹簧212。另外,还可以具有(但不是必须):用于穿过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从而引导它们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第一导销210、以及用于限制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与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之间的旋转角度范围的止挡件12。虽然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的旋转由第一导销210引导,但也可以布置成其它结构,例如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中的一个形成为使其一部分为轴状,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中的另一个形成为使其一部分为围绕所述轴旋转的套筒形状,从而实现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围绕第一轴线的旋转。
在第一旋转机构21中,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以不相对旋转的方式与第一部件10相关联,从而与第一部件10一起旋转。作为实施例,如图18所示,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可与第一部件10一体形成,从而使结构简单紧凑。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得其它不同结构:使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与第一部件10分开形成并将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按照保持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与第一部件10一体旋转的方式直接或通过其它构件安装在第一部件10上。
在第一旋转机构21中,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以不相对旋转并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20轴向运动的方式与中间部件20相关联,从而与中间部件20一起旋转。作为实施例,如图18所示,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与中间部件20分开形成。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通过第一导销210安装到中间部件20,其中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和中间部件20都形成有非圆形孔(具体来说,可以是矩形孔),并且第一导销210包括有具有相对应的非圆形截面的部分2106。当第一导销210插入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和中间部件20的孔中并且非圆形截面的部分2106与所述孔接合时,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可与中间部件20一体旋转并且阻止了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与中间部件20之间的相对旋转。另外,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可在第一导销210上滑动从而相对于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运动。第一导销210还具有与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的孔对应的圆形部分2107,从而第一导销210可相对于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旋转。
第一部件10具有本体100,并且在其一端处形成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本体100上,具有两个用于接收螺钉从而安装在第一单元1上的孔101。在第一部件10的另一端还布置有用于接收旋转元件214从而可旋转地连接到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连接孔102。
与第一部件10一体形成的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在轴向端部上具有第一凸轮表面111。如在图22和图23中清楚地示出的那样。第一凸轮表面111形成有两个凸起部1111和两个凹部1112。凸起部1111和凹部1112按顺序周向布置在第一旋转凸轮表面111上,其中一个凸起部1111与另一凸起部1111关于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的旋转轴线(即,第一轴线)对称,并且一个凹部1112与另一凹部1112关于该旋转轴线对称。
第二凸轮元件211具有第二凸轮表面2111,第二凸轮表面2111形成有两个凹部2112和两个凸起部2113。形成在第二凸轮表面2111上的凹部2112和凸起部2113构成为与形成在第一凸轮表面111上的凹部1112和凸起部1111配合。当形成在第一凸轮表面111上的凹部1112和凸起部1111分别与形成在第二凸轮表面2111上的凸起部2113和凹部2112配合时,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将相对定位。
凹部2112和1112以及凸起部2113和1111的相位可布置成使得第一凸轮表面111和第二凸轮表面2111的可将第一旋转凸轮元件相对于第二旋转凸轮元件定位的第一配合位置与正常打开状态对应。因此,当第一单元旋转时,在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之间的相对旋转之后,第一单元1可定位在用于正常使用手机的打开位置。
另外,第一单元1相对于第二单元2的打开角度通常为大约160度(或者大致在160度到170度左右),从而在手机的关闭状态下,凹部2112和1112以及凸起部2113和1111不处于完全接合状态,而是处于部分接合状态,并且趋向于运动至完全接合状态,如图17清楚示出的那样。因此,为了到达第一凸轮表面111和第二凸轮表面2111的第二配合位置(从第一配合位置旋转180度),第一单元1应从关闭状态沿关闭方向进一步旋转。因此在关闭状态下,由于从部分接合状态旋转到完全接合状态的趋势,第一单元1将在由该趋势(第一凸轮表面111和第二凸轮表面2111中的一个的对应凹部与第一凸轮表面111和第二凸轮表面2111中的另一个的对应凸起部的斜坡之间的接合)产生的压力下接触第二单元2。即,第一凸轮表面111和第二凸轮表面2111的能够将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和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定位的第二配合位置布置成相对于与关闭状态对应的位置位于关闭侧。
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轮表面111上的两个凹部1112关于第一轴线彼此对称从而获得了在关闭位置施加给第一单元1的沿关闭方向的预载荷,但是两个凹部1112之间的相位也可布置在其它位置,例如一个凹部的相位与另一凹部的相位相差大致160度或170度。
第一导销210在其一端具有头部2100,并且在其另一端2104具有用于接收和固定弹簧夹环213的槽2105。头部2100比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的孔大并且具有从基部2101径向突出的突出部2102。在突出部2102和基部2101的两侧之间形成两个台阶部2103。在第一部件10上能够与第一导销210的台阶部2103接合的位置安装有止挡件12(其插入第一部件10的安装孔中),从而限制第一导销210的旋转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的旋转范围是180度(大于正常打开角度)。此外,构成为当第一凸轮表面111和第二凸轮表面2111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正常打开状态)时,止挡件12与其中一个台阶部2103接触以使第一导销210的进一步旋转停止。
当第一导销210插入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螺旋弹簧212和形成在中间部件20的第一端201上的孔时,第一导销210的头部2100与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接触,然后将弹簧夹环213固定在槽2105上,使得第一旋转元件11、第二旋转元件211和螺旋弹簧212布置在头部2100与弹簧夹环213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旋转机构22没有旋转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旋转机构21,第一单元1可相对于第二单元2在打开位置(正常打开状态)与关闭位置(正常关闭状态)之间旋转,因此,翻盖手机可具有与其中一个单元通过旋转机构直接连接到另一单元的普通可折叠手机相同的正常功能。
第二旋转机构22构成为包括第一旋转元件220、第二旋转元件221和螺旋弹簧222,如图18所示。第一旋转元件220以不相对旋转的方式与第二部件30相关联并具有第一轴向表面2201。第二旋转元件221以不相对旋转并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20(准确地说,相对于第一旋转元件220)轴向运动的方式与中间部件20相关联,并与第一旋转元件220同轴布置。此外,第二旋转元件221具有面向第一轴向表面2201的第二轴向表面2210。螺旋弹簧222用于将第二旋转元件221(作为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中的一个)朝向第一旋转元件220(作为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中的另一个)轴向按压。
在第二旋转机构22中,第一旋转元件220与第二部件30一体形成,如图31和图32清楚示出的那样,从而它们的结构可以简单紧凑。然而,也可以使第一旋转元件220与第二部件30分开形成,然后将第一旋转元件220按照保持第一旋转元件220与第二部件30一体旋转的方式直接或通过其它构件安装在第二部件30上。
第二旋转元件221以与中间部件20一起旋转的方式与中间部件20分开形成。第二旋转元件221在它的中央部分处具有孔,而且中间部件20在其第二端202处具有对应孔。第二导销224具有截面形状与所述孔对应的非圆形轴向部分2241,其中所述截面形状和所述孔为非圆形形状(例如图中所示的大致椭圆形),从而当第二导销224插入第二旋转元件221和中间部件20的孔时,第二旋转元件221可与中间部件20一体旋转。另外,第二旋转元件221可在第二导销224上滑动,从而第二旋转元件221可相对于第一旋转元件220轴向运动。
虽然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的旋转由第二导销224引导,但也可以布置成其它结构,例如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中的一个形成为使其一部分为轴状,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中的另一个形成为使其一部分为围绕所述轴旋转的套筒形状,从而实现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围绕第二轴线的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二旋转元件221布置成可相对于第一旋转元件220轴向运动,但也可以是第一旋转元件220布置成可轴向运动,只要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中的至少一个可轴向运动即可。
第一轴向表面2201(作为第一轴向表面2201和第二轴向表面2210中的一个)在预定位置沿周向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凹入部(具体为第一凹入部2202、第二凹入部2203和第三凹入部2204)。第二轴向表面2210(作为第一轴向表面2201和第二轴向表面2210中的另一个)布置有形状与凹入部2202、2203和2204对应的凸起部2211,凸起部2211在第一旋转元件220与第二旋转元件221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时能够与所述凹入部2202、2203、2204顺序地接合。
第二旋转机构22还具有释放部件,该释放部件用于通过克服螺旋弹簧222的力将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轴向分离而释放凸起部2211与对应凹入部的接合。
凹入部中的第一凹入部2202构成为使得当第一凹入部2202与凸起部2211接合时,第一单元1可相对于第二单元2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凹入部2202可称为第二旋转机构22的旋转的初始位置。
凹入部中的第二凹入部2203构成为使得当第二凹入部2203与凸起部2211接合时,第一部件1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和第二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的总和为300度。
凹入部中的第三凹入部2204构成为使得当第三凹入部2204与凸起部2211接合时,第一部件1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和第二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的总和为360度。
在第一旋转元件220上沿着第一旋转元件220的周边形成有三个形成凹口形状的凹入部2202、2203、2204,如图31所清楚示出的那样,即,凹入部未形成有底部从而简化结构并使第一旋转元件220紧凑。可选的是,凹入部2202、2203、2204也可形成为沟状/槽状(凹入部形成有底部)。
如图34和图35所清楚示出的那样,第二旋转元件221具有面向第一旋转元件220的第二轴向表面2210。在第二轴向表面2210上,形成有从第二轴向表面2210突出的待与凹入部2202、2203、2204中的一个接合的凸起部2211。
第二导销224具有插入形成在第一旋转元件220中的圆形孔2205内的圆形部分2242,使得第二导销224可引导第一旋转元件220与第二旋转元件221之间的相对旋转。第二导销224还在其轴向端部处具有用于接收和固定第二弹簧夹环223的槽2243。在非圆形轴向部分2241上,形成有台阶部2244以限制第二旋转元件221沿轴向朝向第一旋转元件220(如图18所示的左向)的运动。当第二导销224从一端顺序插入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孔、螺旋弹簧222和形成在中间部件20的第二端202上的孔并且第二弹簧夹环223固定在槽2243中时,第二旋转元件221在一端上被第二螺旋弹簧222的弹簧力按压并在另一端上被台阶部2244止挡。圆形部分2242形成在第二导销224上与非圆形轴向部分2241关于台阶部2244相背的位置。圆形部分2242插入第一旋转元件220的孔2205中,其轴向端安装有用于在外部操作的按钮225。按钮225形成有用于接收第二导销224的轴向端的盲孔。
在组装第二旋转机构时,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凸起部2211接合在凹入部2202、2203、2204中的一个内。通过从外部向内推动按钮225,如图15和图16所示(指示压力的箭头),第二导销224将向内(如图18所示的右向)运动。借助于第二导销224的台阶部2244,第二旋转元件221将与第二导销224一起运动。然后,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轴向分离并且凸起部2211与凹入部的接合将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按钮225的第二导销224形成为释放部件,该释放部件用于通过克服第二螺旋弹簧222的力将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轴向分离而释放凸起部2211与对应凹入部的接合。通过释放施加在按钮225上的压力,第二旋转元件221将通过第二螺旋弹簧222的压力而退回至其初始位置。同时,第二导销224也会退回。
在通过按压按钮而将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轴向分离的阶段,如果向第二旋转机构22施加(例如向第一单元1或第二单元2施加)旋转力,那么第一旋转元件220和第二旋转元件221会相对旋转,因而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凸起部2211不会与所接合的凹部对应。这时,可撤回施加给按钮的压力,从而第二旋转元件221会在第二螺旋弹簧22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与第一轴向表面2201的其它部分(第一轴向表面2201的在所接合的凹部附近的平坦部分)接触。利用进一步旋转,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凸起部2211将接合在第一旋转元件220的下一个凹部中,使得第二旋转机构22定位在另一位置。按照相同的方式,第二旋转机构22可定位在几个预定的位置。因此,可通过第二旋转机构的在几个预定位置处能够进行定位的结构的支持,从而开发手机的其它功能。此外,根据不同的所需功能,可对应地设定预定位置。
参照图20、21、22和31,第二部件30具有本体300,并且在其一端处形成第一旋转元件220。在第二部件30的本体300上,布置有两个用于通过例如螺钉将第二部件30安装在第二单元2上的安装孔301。在第二部件30的另一端还布置有用于接收旋转元件226从而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连接孔302。
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形状和结构与中间部件20类似。第二中间部件2001在其一端处具有安装开口2011并在其另一端处具有另一安装开口2012。安装开口2011在其周壁上具有狭缝2014,安装开口2012在其周壁上也具有狭缝2015。第二中间部件2001还在其本体2013上形成有安装孔2016,从而通过螺钉安装到中间单元3。
旋转元件214插入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安装开口2011和形成在第一部件10的另一端处的连接孔102中,因而第一部件10和第二中间部件2001可相对彼此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即,旋转元件214、安装开口2011和连接孔102应该与第一旋转机构21同轴布置。通过在第一部件10的两端处的两个旋转连接,第一部件10相对于中间部件20和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旋转可以非常稳定。
旋转元件226插入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安装开口2012和形成在第二部件30的另一端处的连接孔302中,因而第二部件30和第二中间部件2001可相对彼此围绕第二轴线旋转,即,旋转元件226、安装开口2012和连接孔302应该与第二旋转机构22同轴布置。通过在第二部件30的两端处的两个旋转连接,第二部件30相对于中间部件20和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旋转可以非常稳定。
虽然在第一部件10的两端处布置两个旋转连接并且在第二部件30的两端处布置两个旋转连接,但也可以是对于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30仅布置一个旋转连接,例如第一旋转机构21布置在第一部件10的中部与中间部件20之间,从而可省去与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旋转连接。同样,第二旋转机构22布置在第二部件30的中部与中间部件20之间,从而可省去与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旋转连接。
旋转元件226的结构与旋转元件214的结构类似,但是具有不同的定向和尺寸,从而省去对该旋转元件的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对旋转元件214的描述以及用于旋转元件214和旋转元件226的附图而得知其细节。旋转元件214具有套筒部2141和从套筒部2141径向延伸的径向延伸部2142。在径向延伸部2142上,布置有用于与形成在第二中间部件2001上的凹部接合从而与第二中间部件2001一起旋转的止挡突起2143。
套筒部2141具有从套筒部2141的轴向表面2145轴向延伸的周壁2146。呈圆形形状的壁2146布置有在壁2146上轴向形成的狭缝2144。狭缝2144与第二中间部件2001的狭缝2104对应。旋转元件214具有与轴向表面2145相对的另一轴向表面2147。在径向延伸部2142上,在与另一轴向表面2147相同的一侧布置有用于容纳电缆的沟槽2148。沟槽2148延伸到套筒部2141的开口。在组装中,旋转元件214的径向延伸部2142的远端表面与旋转元件226的径向延伸部的远端表面接触,从而建立了用于容纳和引导电缆的从第一单元1到第二单元2的通道。如图20的带箭头的线所示,该通道可从第一单元容纳的空间开始,从旋转元件214的套筒部2141的一端(外侧端)到靠近沟槽的另一端经过该套筒部2141的开口,然后经过沟槽2148以到达旋转元件226的套筒部的开口的靠近沟槽的端部,最后穿过该旋转元件226的套筒部的开口而从旋转元件226的套筒部的开口的另一端出去,从而进入第二单元2容纳的空间。该通道引导的电缆可以将布置在第一单元1中的LCD模块与布置在第二单元2中的PCB模块连接。
下面将通过参照图42至图5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相应操作。
1.初始状态(关闭状态)
图42和图4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一旋转动作(初始状态)。
在初始状态中,翻盖手机处于关闭状态,其中第一单元1覆盖在第二单元2上。如图42所示,在其间具有一夹角角度的两条线表示在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第一旋转机构的具体位置与第一旋转机构的完全接合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对于该角度差,当第一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单元将被进一步施加沿关闭方向的旋转力从而避免第一旋转机构的关闭位置的公差。用于在关闭位置产生旋转力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旋转机构的结构。
在该状态下,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凸起部2211接合在第一旋转元件220的第一凹入部2202中。
2.正常打开状态(160度旋转状态)
图44和图4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二旋转动作(160度旋转状态)。
当使第一单元1沿打开方向旋转时,第二旋转机构22在不操作释放部件(按压按钮225)的情况下定位并且仅第一旋转机构21旋转。通过第一旋转机构21,第一单元1可相对于第二单元2旋转。当第一部件11相对于中间部件20旋转大约160度时(假设正常打开位置布置在160度旋转处),第一旋转机构21定位成,使得翻盖手机处于供使用的正常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旋转机构22定位并通过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凸起部2211与第一旋转元件220的第一凹入部2202的接合而防止第二旋转机构22旋转。
3.第三旋转动作(300度旋转状态)
图46至图4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三旋转动作(300度旋转状态)。
当翻盖手机处于正常打开状态时,通过操作释放部件(按压按钮225)并使第一单元1相对于第二单元2进一步旋转,因为通过第一导销210的头部2100的台阶部2103与止挡件12的接合使第一旋转机构定位并且阻止了第一旋转机构的进一步旋转,所以第二旋转机构22将旋转,即第二部件30将相对于中间部件20旋转。一旦第二旋转机构22旋转,就可释放按钮225,因而当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凸起部2211接合在下一凹入部(第二凹入部2203)中时,第一单元1相对于第二单元2定位在300度角处。在该状态下,翻盖手机可立在桌顶上作为多媒体播放器。
4.第四旋转动作(360度旋转状态)
图49和图5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四旋转动作(360度旋转状态)。
从第三旋转动作(300度旋转状态)起,通过按压按钮225并使第一单元1旋转,与第三旋转动作类似,第二旋转元件221的凸起部2211与第二凹入部2203脱离并与第三凹入部2204接合,使得第一单元1相对于第二单元2定位在360度角处。在该状态下,当如图5所示在中间单元3中布置摄像单元4(参见图5所示)时,使用者可水平保持手机作为数字照相机。
5.第五旋转动作(负180度旋转状态)
图51和图5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的第五旋转动作(负180度旋转状态)。
从第四旋转动作(360度旋转状态)起,通过使第一单元1沿关闭方向旋转180度,第一旋转机构21将通过第一旋转凸轮元件11与第二旋转凸轮元件211之间的接合进行定位,然后如图51所示,第一单元1将相对于第二单元2定位在负180度旋转状态,其中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2背向(沿相反方向但不共线)延伸。在该状态下,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如布置在第一单元1中的LCD)和布置在中间单元3中的摄像单元4都朝向使用者以用于自拍或视频通话。
<第二实施方式>
图53至图6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的详细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区别在于第二旋转机构的结构,因此可通过参照第一实施方式清楚第二实施方式除第二旋转机构之外的详细结构,并且为了简洁而不再详细描述。然而,应理解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任何变型都可以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除非特别指出或者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相背。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旋转机构23包括:第一旋转元件231、第二旋转元件232和螺旋弹簧233,如图55和图56所示。第一旋转元件231以不相对旋转的方式与第二部件30相关联并具有第一轴向表面2310。第二旋转元件232以不相对旋转并能够相对于中间部件20轴向运动(具体地说,相对于第一旋转元件231滑动)的方式与中间部件20相关联,并与第一旋转元件231同轴布置。此外,第二旋转元件232具有面向第一轴向表面2310的第二轴向表面2320。螺旋弹簧233用于将第二旋转元件232(作为第一旋转元件231和第二旋转元件232中的一个)朝向第一旋转元件231(作为第一旋转元件231和第二旋转元件232中的另一个)轴向按压。
在第二旋转机构23中,第一旋转元件231在与第一轴向表面2310相对的侧表面上具有矩形突起2315。第二部件30在其一端31处具有用于接收矩形突起2315的矩形孔310,从而当矩形突起2315与矩形孔310接合时,第一旋转元件231可与第二部件30一体旋转。突起2315和孔310可构成为其它形状,只要它们的截面是非圆形形状或者至少突起2315的一部分和孔310的对应部分的形状是非圆形形状从而阻止第一旋转元件231与第二部件30之间的相对旋转即可。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元件231和第二部件30分开形成,然而也可构成为第一旋转元件231和第二部件30一体形成,使得结构可简单紧凑。
第一旋转元件231的第一轴向表面2310周向分成两个环形部分,即,内环形部分2311和外环形部分2312。在内环形部分2311中布置有凸起部2314,在外环形部分2312中布置有凸起部2313。内环形部分2311中的凸起部2314的相位与外环形部分2312中的凸起部2313的相位相差180度,即,凸起部2313和凸起部2314布置在相同的对角线上。
第二旋转元件232与中间部件20分开布置。第二旋转元件232的第二轴向表面2320也分成两个环形部分,即,内环形部分2321和外环形部分2322。在内环形部分2321上周向布置有三个凹入部,即第一凹入部2327、第二凹入部2328和第三凹入部2329。在外环形部分2322上也周向布置有三个凹入部,即第一凹入部2324、第二凹入部2325和第三凹入部2326。内环形部分2321的第一凹入部2327、第二凹入部2328和第三凹入部2329分别与外环形部分2322的第一凹入部2324、第二凹入部2325和第三凹入部2326对应,其中内环形部分2321的第一凹入部2327、第二凹入部2328和第三凹入部2329的相位与外环形部分2322的第一凹入部2324、第二凹入部2325和第三凹入部2326的相位相差180度。当第一轴向表面2310与第二轴向表面2320接合时,内环形部分2311的凸起部2314将与内环形部分2321的第一凹入部2327、第二凹入部2328和第三凹入部2329中的一个配合,并且外环形部分2312的凸起部2313将与外环形部分2322的第一凹入部2324、第二凹入部2325和第三凹入部2326中的一个配合。更具体地说,两个凸起部2313和2314构成一对凸起部,第一凹入部2324和2327构成第一对凹入部,第二凹入部2325和2328构成第二对凹入部,第三凹入部2326和2329构成第三对凹入部。在操作中,所述一对凹部与第一对、第二对和第三对凹入部中的一对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入部布置成沿其周向具有侧壁的凹部,所述侧壁形成为相对于第二轴向表面2320的斜坡。例如,外环形部分2322的第一凹入部2324成形为凹部并在其周向两侧具有构成为斜坡的两个侧壁23241和23242。同样,第二凹入部2325和第三凹入部2326分别具有成形为斜坡的两个侧壁23251和23252以及两个侧壁23261和23262。内环形部分2321的凹入部2327、2328、2329具有与外环形部分2322的凹入部相同的结构而且在其周向两侧也具有斜坡。为了简便,没有提供附图标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教导和描述将清楚内环形部分2321的凹入部2327、2328、2329的结构。
斜坡的结构用于在第一旋转元件231从凸起部与凹入部接合的状态相对于第二旋转元件232旋转时引导凸起部远离凹入部轴向运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释放凸起部与凹入部的接合的释放部件由所述斜坡形成,并且这些斜坡适于引导凸起部在第一旋转元件和第二旋转元件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时沿轴向离开,从而将第一旋转元件231和第二旋转元件232轴向分离。
凸起部和凹入部的相位可如下布置:
1)第一对凹入部2324和2327构成为使得当第一对凹入部2324和2327分别与凸起部2313和2314接合时,第一单元1可相对于第二单元2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对凹入部2324和2327可称为第二旋转机构32的旋转的初始位置。
2)第二对凹入部2325和2328构成为使得当第二对凹入部2325和2328与凸起部2313和2314接合时,第一部件1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以及第二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的总和为300度。
3)第三对凹入部2326和2329构成为使得当第三对凹入部2326和2329与凸起部2313和2314接合时,第一部件1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以及第二部件2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旋转角度的总和为360度。
结构与第一导销210类似的导销235在其一端具有头部2351,并且还顺序具有圆形部分2352、具有矩形截面的非圆形部分2353以及槽部分2355。槽部分2355布置在导销235的另一端处并具有用于接收和固定弹簧夹环234的槽2354。第二部件30的端部31、第一旋转元件231、第二旋转元件232、中间部件20的对应端部具有用于供导销235穿过的孔。圆形部分2352与第二部件30的端部31和第一旋转元件231对应,从而第二部件30和第一旋转元件231可相对于导销235旋转。非圆形部分2353的形状与第二旋转元件232和中间部件20的孔对应,从而第二旋转元件232可与中间部件20一起旋转并相对于中间部件20轴向运动。第二旋转元件232和中间部件20的孔的形状以及非圆形部分2353的截面形状也可布置成其它形状,只要它们是非圆形形状或者至少截面的一部分和孔的对应部分的形状是非圆形形状即可。头部2351比第二部件30的端部31的孔310大。头部2351具有从基部23512径向突出的突出部23511。在突出部23511与基部23512的两侧之间形成有两个台阶部23513和23514。在第二部件30上能够与导销235的台阶部23513和23514接合的位置处安装有止挡件32从而限制导销235的旋转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的旋转范围为至少180度(例如200度),但是也可根据需要布置成其它范围。
在第二旋转机构23的组装状态下,当第二旋转元件232的凸起部2313和2314接合在三对凹入部中的一对中时,如果向第二旋转机构23施加旋转力,那么接合的凹入部的斜坡将引导凸起部2313和2314克服弹簧233的压力沿轴向移开,从而使第二旋转元件232与第一旋转元件231的接合脱离。当凸起部2313和2314与下一对凹入部对准时,凸起部2313和2314将通过弹簧233的压力接合在该下一对凹入部中,从而第二旋转机构23定位在下一位置。尽管结构不同,但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通过参照图42至图52以及相应的描述可获得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动作的详细描述。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轴向表面2310和第二轴向表面2320都布置有两个环形部分,但第一轴向表面2310和第二轴向表面2320也可以仅布置有一个环形部分(单环形部分结构),如图61和62所示。在图61中,示出了第一轴向表面具有单环形部分结构的第一旋转元件的变形例。第一旋转元件231’的第一轴向表面2310’设置成单环形部分的结构,在第一轴向表面2310’上设有凸起部2313’。在图62中,示出了第二轴向表面具有单环形部分结构的第二旋转元件的变形例。第二旋转元件232’的第二轴向表面2320’设置成单环形部分的结构,在第二轴向表面2320’上设有三个凹入部2324’、2325’和2326’(即,第一凹入部2324’、第二凹入部2325’和第三凹入部2326’)。在本变形例中,与图59和60所示的结构类似,这些凹入部布置成在周向上具有侧壁的凹部,所述侧壁形成为相对于第二轴向表面2320’的斜坡。例如,第一凹入部2324’成形为凹部并在其周向两侧具有构成为斜坡的两个侧壁23241’和23242’。同样,第二凹入部2325’和第三凹入部2326’分别具有成形为斜坡的两个侧壁23251’和23252’以及两个侧壁23261’和23262’。
然而,对于单环形部分结构,当凸起部从凹入部脱离时,在旋转中第一旋转元件231将向第二旋转元件232倾斜。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单环形部分结构中也可以布置有一对凸起部,其中一个凸起部与另一凸起部关于旋转轴线对称,然而该结构限制了不超过180度的旋转范围。本实施方式中的两个环形部分的结构可避免在旋转时第一旋转元件向第二旋转元件倾斜的问题,而且可设定甚至达360度的旋转范围。无论如何,作为第二旋转机构,单环形部分的结构也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从而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当然,本发明可以按照在这里具体阐述的方式之外的其它方式实施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特性。提出的实施方式从各个方面看都应认为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其中旨在包含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Claims (38)
1.一种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该铰链包括:
用于安装在第一单元上的第一部件;
用于安装在第二单元上的第二部件;和
用于安装在中间单元上的中间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第一旋转机构围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中间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第二旋转机构围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中间部件;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构成为使得在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不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单元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在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正常打开状态的打开位置与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折叠在所述第二单元上并且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正常关闭状态的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构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单元可旋转并且可相对于所述中间单元定位在至少两个旋转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关联的第一旋转元件和与所述中间部件相关联的第二旋转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构成为在它们的彼此面对的轴向表面之间进行接合,从而使所述第二单元相对于所述中间单元定位在所述至少两个旋转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机构构成为包括:第一旋转元件,该第一旋转元件以不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关联并具有第一轴向表面;第二旋转元件,该第二旋转元件以不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中间部件相关联,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同轴布置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轴向表面的第二轴向表面;以及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一个朝着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另一个轴向按压,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至少二个是可轴向运动的,
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一个轴向表面在预定位置沿圆周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凹入部,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另一个布置有形状与所述凹入部相对应的凸起部,该凸起部能够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时与所述凹入部顺序地接合,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还具有释放部件,该释放部件用于通过克服所述螺旋弹簧的力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轴向分离以释放所述凸起部与对应的凹入部的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使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旋转所需的力小于使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旋转所需的力。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凹入部中的第一凹入部构成为使得当该第一凹入部与所述凸起部接合时,所述第一单元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单元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凹入部中的第二凹入部构成为使得当该第二凹入部与所述凸起部接合时,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的旋转角度的总和为300度。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凹入部中的第三凹入部构成为使得当该第三凹入部与所述凸起部接合时,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相对于所述中间部件的旋转角度的总和为360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一体形成。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分开形成,并以与所述第二部件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所述第二部件。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不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销上,并且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可在该导销上滑动。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中间部件一体形成。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中间部件分开形成,并以与所述中间部件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所述中间部件。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和所述中间部件不可旋转地安装在导销上,并且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可在该导销上滑动。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凹入部布置成凹口或槽,并且所述凹口或槽的周向侧壁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具有所述凹入部的那一个轴向表面的台阶部或垂直表面,所述释放部件布置成从外部操作的推动件,并且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被所述螺旋弹簧按压的那一个旋转元件,从而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轴向分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推动件在其待被按压的外侧端部处设有按钮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铰链,其中,一导销布置成分别穿过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的中央部分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中央部分处的孔,从而引导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的相对旋转。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铰链,其中,在所述导销上布置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一个的台阶部,以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轴向分离。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导销的一端向外延伸而形成操作端,使得所述导销形成为所述释放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导销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接收和固定弹簧夹环的槽。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凹入部布置成在周向上具有侧壁的凹部,所述侧壁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具有所述凹入部的那一个轴向表面的斜坡;
所述释放部件由所述斜坡形成,并且所述斜坡适于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时引导所述凸起部沿轴向移开,从而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轴向分离。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均分成周向上的内环形部分和外环形部分,
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一个的所述内环形部分和所述外环形部分均布置有所述至少两个凹入部,其中所述内环形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的相位与所述外环形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的相位相差180度,
所述第一轴向表面和所述第二轴向表面中的另一个的所述内环形部分和所述外环形部分均布置有所述凸起部,其中所述内环形部分上的所述凸起部的相位与所述外环形部分上的所述凸起部的相位相差180度。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铰链,其中,一导销布置成分别穿过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的中央部分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中央部分处的孔,从而引导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的相对旋转。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导销在其一端处具有头部并在其另一端处具有用于接收和固定弹簧夹环的槽,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和所述螺旋弹簧布置在所述头部与所述弹簧夹环之间。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导销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一个一起旋转,所述头部布置有用于与一止挡件接合的台阶部,该止挡件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另一个一起旋转,从而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的相对旋转限制在预定范围。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凸轮元件,该第一旋转凸轮元件连接到所述第一部件并在轴向端部上具有第一凸轮表面;第二旋转凸轮元件,该第二旋转凸轮元件以与所述中间部件一起旋转并可相对于该中间部件轴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中间部件相关联,与所述第一旋转凸轮元件同轴布置并在轴向端部上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凸轮表面并与该第一凸轮表面配合的第二凸轮表面;以及第二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凸轮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凸轮元件中的一个朝着所述第一旋转凸轮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凸轮元件中的另一个轴向按压。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一凸轮表面和所述第二凸轮表面的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凸轮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凸轮元件定位的第一配合位置构成为与所述正常打开状态对应。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铰链,其中,所述第一凸轮表面和所述第二凸轮表面的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凸轮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凸轮元件定位的第二配合位置构成为相对于与所述正常关闭状态对应的位置位于关闭侧。
28.一种可折叠式电子装置,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中间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单元、所述第二单元和所述中间单元安装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上。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一端和所述中间部件之间,
所述第一部件的另一端围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中间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端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部件,
所述第二中间部件安装到所述中间单元上。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在所述的中间单元中设置有摄像单元。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摄像单元的镜头的朝向方向设置成从第一旋转机构到第二旋转机构的方向。
32、一种使用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方法,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中间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中间单元安装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上,其中:
使第一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从关闭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其中在打开位置,设置在第一单元上的显示装置能够被看到。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所述中间单元中设置有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的镜头的朝向方向设置成从第一旋转机构到第二旋转机构的方向。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单元相对第二单元的所述旋转是通过使第一单元相对于中间单元旋转来实现的。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使中间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旋转,从而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定位成它们之间的旋转夹角为300度。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使中间单元相对于第二单元旋转,从而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定位成它们之间的旋转夹角为360度,并且所述摄像单元的镜头的朝向方向与设置在第一单元上的显示装置的朝向方向相反,从而所述电子装置能够用作照相机。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沿着关闭方向旋转第一单元180度,从而所述摄像单元的镜头的朝向方向与设置在第一单元上的显示装置的朝向方向相同。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定位成它们之间的旋转夹角为180度,并且中间单元垂直于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两者。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533022A CN101389197A (zh) | 2007-09-14 | 2007-09-14 |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
PCT/IB2008/052153 WO2009034484A2 (en) | 2007-09-14 | 2008-06-03 | Hinge for foldable typ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he foldable type electronic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533022A CN101389197A (zh) | 2007-09-14 | 2007-09-14 |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9197A true CN101389197A (zh) | 2009-03-18 |
Family
ID=39846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533022A Pending CN101389197A (zh) | 2007-09-14 | 2007-09-14 |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89197A (zh) |
WO (1) | WO2009034484A2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2420A (zh) * | 2009-09-14 | 2011-04-20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2088830B (zh) * | 2009-12-08 | 2013-11-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锁紧装置的电子装置 |
CN108540612A (zh) * | 2018-05-18 | 2018-09-14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便携式通讯设备 |
WO2018205790A1 (zh) * | 2017-05-12 | 2018-11-15 |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边旋转式弧形锁 |
CN109478384A (zh) * | 2016-08-12 | 2019-03-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
TWI710308B (zh) * | 2019-02-16 | 2020-11-11 |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四) |
TWI710309B (zh) * | 2019-03-25 | 2020-11-11 |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五) |
CN112814992A (zh) * | 2019-11-18 | 2021-05-18 | 昆山纬绩资通有限公司 | 双轴式枢轴机构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
CN113454973A (zh) * | 2019-02-19 | 2021-09-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铰链结构和包括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
TWI776527B (zh) * | 2020-08-27 | 2022-09-0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TWI821733B (zh) * | 2020-08-25 | 2023-11-11 |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
CN118092590A (zh) * | 2024-01-31 | 2024-05-2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54748B2 (en) | 2012-02-13 | 2016-05-3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Optical stylus interaction |
US9064654B2 (en) | 2012-03-02 | 2015-06-2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
US9706089B2 (en) | 2012-03-02 | 2017-07-1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hifted lens camera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
US9460029B2 (en) | 2012-03-02 | 2016-10-04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Pressure sensitive keys |
US9426905B2 (en) | 2012-03-02 | 2016-08-2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
USRE48963E1 (en) | 2012-03-02 | 2022-03-0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
US9075566B2 (en) | 2012-03-02 | 2015-07-07 | Microsoft Technoogy Licensing, LLC | Flexible hinge spine |
US9360893B2 (en) | 2012-03-02 | 2016-06-07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nput device writing surface |
US8873227B2 (en) | 2012-03-02 | 2014-10-2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Flexible hinge support layer |
US9870066B2 (en) | 2012-03-02 | 2018-01-1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
US8935774B2 (en) | 2012-03-02 | 2015-01-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ccessory device authentication |
US20130300590A1 (en) | 2012-05-14 | 2013-11-14 | Paul Henry Dietz | Audio Feedback |
US10031556B2 (en) | 2012-06-08 | 2018-07-24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User experience adaptation |
US9019615B2 (en) | 2012-06-12 | 2015-04-2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Wide field-of-view virtual image projector |
US8964379B2 (en) | 2012-08-20 | 2015-02-2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witchable magnetic lock |
US9304549B2 (en) | 2013-03-28 | 2016-04-0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Hinge mechanism for rotatable component attachment |
US9983638B2 (en) | 2013-04-18 | 2018-05-2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ual-part hinge assembly |
CN105103077B (zh) * | 2013-04-18 | 2020-06-23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双部件铰链组件 |
US9317072B2 (en) | 2014-01-28 | 2016-04-19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Hinge mechanism with preset positions |
US10120420B2 (en) | 2014-03-21 | 2018-11-0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Lockable display and techniques enabling use of lockable displays |
CN107155357B (zh) | 2014-06-27 | 2020-07-14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具有可旋转显示构件的计算装置 |
US10324733B2 (en) | 2014-07-30 | 2019-06-1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hutdown notifications |
US9424048B2 (en) | 2014-09-15 | 2016-08-2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nductive peripheral retention device |
US9447620B2 (en) | 2014-09-30 | 2016-09-2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Hinge mechanism with multiple preset positions |
US9752361B2 (en) | 2015-06-18 | 2017-09-0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ultistage hinge |
US9864415B2 (en) | 2015-06-30 | 2018-01-09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ultistage friction hinge |
US10344797B2 (en) | 2016-04-05 | 2019-07-09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Hinge with multiple preset positions |
JP6725838B2 (ja) * | 2016-09-16 | 2020-07-22 |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 ヒンジ、スタン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10037057B2 (en) | 2016-09-22 | 2018-07-3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Friction hin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90930B2 (ja) * | 2003-04-03 | 2008-05-28 |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 機器ケースの開閉装置 |
US20050099533A1 (en) * | 2003-11-10 | 2005-05-12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
WO2006080309A1 (ja) * | 2005-01-25 | 2006-08-0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折畳み式電子機器 |
FI20050106L (fi) * | 2005-01-31 | 2006-08-01 | Elcoteq Se | Matkaviestinlaite |
WO2006087912A1 (ja) * | 2005-02-15 | 2006-08-24 | Sugatsune Kogyo Co., Ltd. | 折畳式携帯機器及びヒンジ装置 |
JP4440189B2 (ja) * | 2005-09-01 | 2010-03-24 |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 2軸型ヒンジ装置 |
-
2007
- 2007-09-14 CN CNA2007101533022A patent/CN101389197A/zh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06-03 WO PCT/IB2008/052153 patent/WO2009034484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2420A (zh) * | 2009-09-14 | 2011-04-20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2088830B (zh) * | 2009-12-08 | 2013-11-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锁紧装置的电子装置 |
CN109478384B (zh) * | 2016-08-12 | 2021-06-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
CN109478384A (zh) * | 2016-08-12 | 2019-03-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
WO2018205790A1 (zh) * | 2017-05-12 | 2018-11-15 |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边旋转式弧形锁 |
CN108540612A (zh) * | 2018-05-18 | 2018-09-14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便携式通讯设备 |
TWI710308B (zh) * | 2019-02-16 | 2020-11-11 |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四) |
CN113454973A (zh) * | 2019-02-19 | 2021-09-2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铰链结构和包括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
TWI710309B (zh) * | 2019-03-25 | 2020-11-11 |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五) |
CN112814992A (zh) * | 2019-11-18 | 2021-05-18 | 昆山纬绩资通有限公司 | 双轴式枢轴机构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
CN112814992B (zh) * | 2019-11-18 | 2022-04-26 | 昆山纬绩资通有限公司 | 双轴式枢轴机构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
TWI821733B (zh) * | 2020-08-25 | 2023-11-11 | 香港商加藤電機(香港)有限公司 | 開闔裝置及應用此開闔裝置的終端機器 |
TWI776527B (zh) * | 2020-08-27 | 2022-09-0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CN118092590A (zh) * | 2024-01-31 | 2024-05-2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9034484A3 (en) | 2013-07-18 |
WO2009034484A2 (en) | 2009-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9197A (zh) |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 |
EP3955555B1 (en) |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 |
CN209358590U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US11487321B2 (en)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135288B (zh) | 具有柔性屏的折叠式终端 | |
CN115076218B (zh) |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 |
CN111629087B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CN201781516U (zh) | 便携式终端 | |
CN115514839B (zh)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CN101631151A (zh) | 双轴铰链装置和便携式终端装置 | |
US20230393632A1 (en) | Hinge device of portable terminal with foldable structure | |
JP2007113686A (ja) | 携帯端末およびヒンジ機構 | |
CN116112585A (zh) | 折叠铰链和电子设备 | |
CN113643609B (zh) | 显示装置 | |
US20080125198A1 (en) | Portab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KR101023495B1 (ko) | 폴딩 방식의 휴대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 |
CN113643610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1123628B (zh) | 双轴旋转折叠式移动通讯终端及其铰链装置 | |
CN116677703B (zh) | 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 | |
KR20130015143A (ko) | 힌지모듈이 구비된 휴대용 전자기기 | |
CN115394195A (zh) | 电子设备 | |
US20240406296A1 (en) | Synchronous rotation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20067475U (zh) |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 |
KR20050034099A (ko) | 이축 힌지를 구비한 폴더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 |
CN119062667A (zh) |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