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7849A - 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7849A CN101387849A CNA2008101713867A CN200810171386A CN101387849A CN 101387849 A CN101387849 A CN 101387849A CN A2008101713867 A CNA2008101713867 A CN A2008101713867A CN 200810171386 A CN200810171386 A CN 200810171386A CN 101387849 A CN101387849 A CN 1013878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container
- toner
- main body
- coupling part
- pu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5—Stirring member in developer contai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调色剂容器,包括:调色剂容器主体(8a),它具有预定长度并且装有调色剂;混合器(15),用来搅拌在调色剂容器主体(8a)中的调色剂;排出口(13),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8a)的调色剂通过该排出口从调色剂容器主体(8a)中排出;螺杆(11),其具有一个端部,该螺杆(11)旋转以从调色剂容器主体(8a)将调色剂向排出口(13)输送;联接部分(12),其设在螺杆(11)的所述一个端部处,该联接部分(12)具有圆柱体形状;凸起部分(17),其设在所述联接部分(12)的与调色剂容器主体(8a)相对的端面处;以及突出部分(18),其形成在联接部分(12)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朝向垂直于凸起部分(17)的凸起方向的方向突出。
Description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7月12日、申请号为200510083300.1、发明名称为“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给成像设备主体提供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以及相关的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发明背景
成像设备具有用来给显示装置提供调色剂的调色剂盒。该调色剂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从而当在调色剂盒中的调色剂耗尽时用户可以很容易更换该调色剂盒。
复印机制造商推荐了几种供其所制造的复印机的调色剂盒以便使用这些产品并且保持打印质量。这是因为使用劣质调色剂盒会降低打印质量,并且在一些情况中造成在复印机中出故障。
另外,用户总是不能识别出故障是由于使用了劣质调色剂盒造成的。因此,复印机制造商推荐了用其复印机能够保持打印质量的调色剂盒以便防止在复印机中出故障或出现相关的事故。
因此,由于一些调色剂盒会导致在复印机中出故障或相关事故,所以必须确定在复印机中的调色剂盒类型。另外,用户可能错误地使用了本来不应该使用的调色剂盒,例如用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盒,尽管它具有合格的质量。
因此,已经普遍采用了用于确定调色剂盒类型的技术(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KOKAI特许公开No.2002-174946)。
但是,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特许公开No.2002-174946中所述的技术可适用于可旋转瓶形调色剂容器,而不适用于其形状不象瓶的调色剂容器。
而且,调色剂盒为消耗品,因此存在服务价格竞争;通常难以给它们提供附加值。例如,为调色剂盒设置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这能够精确确定出在调色剂盒中剩余的调色剂量。这使之让复印机根据所感测的量显示出敦促用户将调色剂盒更新的消息。
但是,由于上面的成本原因,不是所有调色剂盒都具有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不正确安装而导致的故障或事故的不可转动非瓶形调色剂容器以及相关的成像设备盒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检测出调色剂剩余量的调色剂容器和成像设备。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并且实现这些目的,如下面所述一样构造出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1)一种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调色剂容器,该调色剂容器包括:调色剂容器主体,它具有预定长度并且装有调色剂;混合器,用来搅拌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的调色剂;排出口,通过它从调色剂容器主体中将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的调色剂排出;螺杆,其一个端部从调色剂容器主体的一个端面中伸出,该螺杆旋转以从调色剂容器主体将调色剂向排出口输送;联接部分,它设在螺杆的一个端部处并且由设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驱动部分转动;以及突出部分,它设在联接部分的外周表面上,该突出部分推压设置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按钮开关,同时联结部分被转动,按钮开关被推压的次数存储在设置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存储部分中。
(2)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它包括一调色剂容器和其中安装有调色剂容器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体,调色剂容器包括:调色剂容器主体,它具有预定长度并且装有调色剂;混合器,用来搅拌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的调色剂;排出口,通过它从调色剂容器主体中将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的调色剂排出;螺杆,其一个端部从调色剂容器主体的一个端面中伸出,该螺杆旋转以从调色剂容器主体将调色剂向排出口输送;联接部分,它设在螺杆的一个端部处并且与螺杆一起转动;以及突出部分,它设在联接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体包括:驱动部分,用来使螺杆转动;被推压部分,它受到与螺杆一起转动的突出部分的推压;检测部分,用来检测突出部分是否正在推压被推压部分;以及确定部分,用于根据由检测部分给出的检测结果确定调色剂容器的类型。
(3)一种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调色剂容器,该调色剂容器包括:调色剂容器主体,它具有预定长度并且装有调色剂;混合器,用来搅拌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的调色剂;排出口,通过它从调色剂容器主体中将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的调色剂排出;螺杆,其一个端部从调色剂容器主体的一个端面中伸出,该螺杆旋转以从调色剂容器主体将调色剂向排出口输送;联接部分,它设在螺杆的一个端部处并且由设在成像设备中的驱动部分转动;突出部分,它设在联接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并且转动以推压设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被推压部分;以及存储部分,用来存储被推压部分已经受到推压的次数。
(4)一种识别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调色剂容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设在调色剂容器上的凸起部分旋转以推压设在成像设备中的被推压部分的步骤;确定凸起部分正在推压被推压部分的步骤;以及根据对被推压部分的推压的检测结果确定调色剂容器类型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不正确安装而导致的故障或事故的不可转动非瓶形调色剂容器。
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检测出调色剂剩余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给出,并且部分将从该说明书中看出,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获知。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在下面所具体给出的手段及其组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结合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且与上面给出的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复印机的内部结构;
图2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盒的透视图;
图3为一平面图,显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盒的内部结构;
图4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第一联接构件的透视图;
图5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接构件的前视图;
图6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第一联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7为一示意图,显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在第一联接构件和推压开关之间的关系;
图8为一示意图,显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在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之间的关系;并且
图9为根据该实施方案在复印机主体中的控制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进行说明。
下面将参照图1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复印机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复印机的内部结构。
如图1所示,该电子照相复印机具有复印机主体(成像设备)1和设在该复印机主体1的中央部分的一侧上的成像部分1A。成像部分1A包括可以沿着在该图中的箭头方向转动的感光鼓2。围绕着该感光鼓2沿着该感光鼓2旋转的方向顺序设有以下装置:充电装置3,用来给感光鼓2的表面充电;激光装置4,用来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5,用来使用调色剂将在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转印辊6,用来将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以及清洁装置7,用来清除在感光鼓2上的残余调色剂。
显影装置5容纳有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双组分调色剂。调色剂盒8(调色剂容器)设置在显影装置5上方以给显影装置提供调色剂。调色剂盒8由用户更换并且从第一联接构件12(将在后面说明)附近插入并且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中的容纳部分(未示出)中。
稿台35设在复印机主体1的顶面上。扫描器36设在稿台35下面以使在稿台35上的文件曝光。扫描器36包括:光源37,用来用光照射文件;第一反射镜38,用来使由文件反射的光沿着预定方向反射;第二和第三反射镜39和40,用来顺序地反射由第一反射镜38反射的光;以及一光接收元件41,用来接收由第三反射镜40反射的光。
多个供纸盒42和43设在复印机主体1的底部处。借助输纸系统44将在供纸盒42和43中的纸张向上输送。该输纸系统44设有输纸辊对45、定位辊对46、图像转印部分、定影辊对47和排纸辊对48。
在成像期间,光源37用光照射在稿台35上的文件。光通过文件反射并且借助第一至第三反射镜38至40由光接收元件41接收以读取文件图像。在该读取信息的基础上,激光装置4用激光LB照射感光鼓2的表面。通过充电装置3将感光鼓2的表面充上负电。激光装置4用激光LB照射该感光鼓2以使感光鼓2曝光。
根据图像的浓度,这使得感光鼓2的表面电位在与文件的图像部分对应的区域中变得更接近于零。感光鼓2的转动使与显影装置5相对的静电潜像定位。在该位置中,静电潜像吸附由载体提供的调色剂,从而变成可视图像。
来自供纸盒42或43的纸张已经通过输纸系统44输送并且送入到在转印辊6和感光鼓2之间的图像转印部分中。因此,将感光鼓2上的可视图像转印到被充上正极性电荷的纸张上。
将其上已经转印有图像的纸张向定影辊对47输送。然后对该纸张加热加压以使该图像定影在纸张上。一旦将图像固定,则通过排纸辊对48将纸张排出到接纸盘50上。
另一方面,有一些调色剂留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而没有在图像转印部分中转印到纸张上。该残余调色剂由清洁装置7清除并且由回收机构10回收到显影装置5以循环使用。另外,当消耗显影装置5中的调色剂时,调色剂盒8给显影装置5提供调色剂。
现在将参照图2和3对该调色剂盒8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盒8的透视图。图3为一平面图,显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盒8的内部结构。
如图2和3所示,调色剂盒8具有其中容纳有调色剂的长调色剂盒8a(调色剂容器主体)。该调色剂盒主体8a由沿着垂直方向相互分开的上壳体9a和下壳体9b构成。杆状螺杆11沿着纵向方向设在下壳体9b的内底部处,用来向排出口13(将在后面说明)输送调色剂。
螺杆11在其相对端部处由下壳体9b的相对纵向端面可转动地支撑。在螺杆11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多个螺旋叶片部分11a。螺杆11的一个端部从下壳体9b的其中一个端面向外伸出。第一联接构件(联接部分)12设在该螺杆的这个端部的顶端处;第一联接构件12与复印机主体11中的驱动装置(后面所述)30联接。该第一联接构件12为本发明的重点,并且将在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排出口13(只在图3中显示出)形成在下壳体9b的底部处并且与螺杆11的另一个端部相对,用来将在调色剂盒主体8a中的调色剂向显影装置5排出。在排出口13的下端处设有一闸门14(只在图2中显示出)。当将调色剂盒8插入并且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的容纳部分中时,闸门14打开以使得在调色剂盒主体8a中的调色剂能够排向显影装置5。
在调色剂盒主体8a内部沿着纵向方向设有一混合器15,用来搅拌在调色剂盒主体8a中的调色剂。该混合器15具有由薄杆状构件15a的组合构成的板状桁架结构。混合器15的相对端部由下壳体9b的相对纵向端面可转动地支撑。
在混合器15的其中一个纵向端部处设有一混合器齿轮16。该混合器齿轮16与设在螺杆11的这个纵向端部处的螺杆齿轮23(只在图3中显示出)互锁。螺杆11的转动使得混合器15一致地转动。
现在将参照图4至6对作为本发明重点的第一联接构件1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第一联接构件12的透视图。图5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第一联接构件12的前视图。图6为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第一联接构件12的侧视图。
如图4至6所示一样,第一联接构件12形成为一扁平圆柱体。该第一联接构件12的径向中央部分固定在螺杆11的顶端上。该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径φ设定为大约10至30mm。
凸起部分17设在第一联接构件12的与调色剂盒主体8a相对的端面上并且设在沿着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方向相互分开180°的位置处。这些凸起部分17与设在复印机主体1中的驱动装置30(将在后面说明)接合。
在构成每个凸起部分17的表面中,在径向上位于第一联接构件12外侧的表面(在下面被称为“外表面”)具有与第一联接构件1共同的轴线。该外表面由随着离调色剂盒主体8a的距离增大而变窄的锥形表面的一部分构成。
换句话说,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形成一倾斜表面,它随着离第一联接构件12的距离增大而接近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轴线。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的倾角θ在从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轴线测量时优选为5至30°。
在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周表面上并且在沿着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方向与其中一个凸起部分17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突出部分18。该突出部分18用来推压在复印机主体1中的按钮62(将在后面说明)。
在构成该突出部分18的表面中,在径向上位于第一联接构件12外侧的表面(下面被称为“外表面”)由用来推压按钮62的推压面19以及将联接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和推压面19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连接面20构成。
推压面19由具有与第一联接构件12共同的轴线的圆柱形表面的一部分构成。另一方面,安装连接表面20由与构成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一样的一部分锥形表面构成。也就是说,安装连接表面20没有任何台阶地与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平滑地连接。安装连接表面20与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一起构成用来引导按钮62的安装引导表面21。
倾角θ设定为5至30°,因为在倾角θ至少为30°的情况下第一联接构件12具有过大外径从而凸起部分17或突出部分18在安装在调色剂盒主体8a中时会断裂,而在倾角至多为5°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提供后面所述的该突出部分18的检测功能。
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径向方向的高度(a)(准确的说,推压面19的高度)在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周表面测量时为2至10mm。推压面19相对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方向的长度(b)在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周表面测量时为4至15mm。
另外,推压面19相对于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c)为1至5mm。凸起部分17和突出部分18相对于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轴向方向的长度总和为10至30mm。
突出部分18的外表面和第一联接构件121的外周表面的部分与沿着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周表面的接触面形成的推压连接表面22连接在一起;所述外表面的部分位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相对侧面上。
现在将参照图7对第一联接构件12和按钮开关60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7为一示意图,显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在第一联接构件12和按钮开关60之间的关系。
如图7所示,在用来检测第一联接构件12的突出部分18的按钮开关60设在这样一个位置处,从而在将调色剂盒8插入并且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的容纳部分中时它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周表面相对。
该按钮开关60包括一开关主体61,它具有通过板状弹性构件63设在其更靠近第一联接构件12的侧面上的基本上为半球形按钮(被推压部分)62。该弹性构件63例如为金属板、树脂板或片簧。
在没有受到推压时,按钮62位于离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轴线一定距离处,该距离大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半径φ/2并且小于一等于半径φ/2加上突出部分18的高度(a)的距离(φ/2+a)。
因此,在第一联接构件12转动时,该按钮62只在突出部分18与按钮6相对时受到推压。否则,该按钮62不受到推压。
在按钮62完全运行到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时,开关主体61检测到该突出部分18的存在并且因此打开。然后开关主体61向用作控制装置的CPU100输出电信号。
在来自开关主体61的电信号基础上,CPU100(确定部分、检测部分)检测开关打开的时间即按钮62保持在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的时间以及在预定时间内开关打开的次数即在预定时间内螺杆11转动的次数。除了检测上面的打开状态之外,CPU100对该电子照相复印机的每个部分进行控制,包括对第二联接构件31(将在后面说明)的转速进行控制。
现在将参照图8对第一联接构件12和第二联接构件31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8为一示意图,显示出根据该实施方案在第一联接构件12和第二联接构件31之间的关系。
如图8所示,使螺杆11转动的驱动装置30(驱动部分)设在这样一个位置处,从而在将调色剂盒8插入并且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的容纳部分中时它座落在第一联接构件12附近。
驱动装置30包括与第一联接构件12相对设置并且其形状与第一联接构件12基本上相同的第二联接构件31。第一联接构件12包括突出部分18,而第二联接构件31没有包括突出部分18。
第二联接部分31的凸起部分32与第一联接构件12的凸起部分17接合。驱动驱动装置30使得第二联接构件31让第一联接构件12以预定速度转动。
图9为根据该实施方案在复印机主体1中的控制的方框图。
如图9所示,CPU100与ROM101、RAM(存储部分)102、开关主体61和显示部分104联接。
ROM101存储有用作用于确定调色剂盒8类型的参考的规定时间和用作用于确定更换调色剂盒8的时间的参考的规定数量。
规定时间为在安装有根据当前实施方案的调色剂盒8的情况下开关主体61保持打开的时间。该规定时间是根据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转速和推压面19沿着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方向的长度(b)确定的。检测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相当于检测推压面19沿着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方向的长度(b)。
另一方面,规定数量为在安装新的调色剂盒8之后和在剩余调色剂量到达零之前螺杆11进行的总转数。该规定时间是根据在调色剂盒主体8a中的调色剂量确定的。
根据来自开关主体61的电信号,CPU100检测打开(ON)状态的持续时间即按钮62保持在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的时间以及在预定时间内开关打开的次数即在预定时间内螺杆11转动的次数。
另外,CPU100从存储在ROM101中的规定时间中确定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落入在预定的误差范围内。根据该确定结果,该机器确定出调色剂盒8的类型。
而且,CPU100在ROM102中存储有在预定时间内开关打开的次数。然后CPU100将总次数与存储在ROM101中的规定数量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该比较结果,CPU100预测出留在调色剂盒主体8a中的调色剂量。
除了检测上面的打开状态之外,CPU100对该电子照相复印机的每个部分进行控制。该控制包括例如对第二联接构件31的转速的控制(将在后面说明)。
显示部分104根据由CPU100给出的确定结果显示出各种信息。
现在将对确定所安装的调色剂盒8的类型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果要将调色剂盒8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中,则从第一联接构件12附近将它插入到复印机主体1的容纳部分中。然后使第一联接构件12和第二联接构件31相互接合。
一旦将调色剂盒8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中,则驱动装置30使第二联接构件31以预定的速度转动。这使与第二联接构件31接合的第一联接构件12以预定的速度转动。
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转动使突出部分18更靠近按钮62运动;该突出部分18设在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周表面上;最后,按钮62沿着推压连接表面22滑动并且运行到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
一旦按钮62运行到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则开关主体61打开并且向CPU100输出电信号。CPU100接收该电信号,然后检测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即按钮62保持在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的时间。
然后CPU100将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与存储在ROM101中的规定时间进行比较。因此该CPU100从规定时间中确定出该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落入在预定的误差范围内。
根据确定结果,该机器确定出该调色剂盒8的类型。另外,根据该确定结果,显示部分104显示出一消息例如“不是所推荐的调色剂盒。你是否确定要安装该调色剂盒?”。
另外,根据来自开关主体61的电信号,CPU100检测出按钮62在预定时间内运行到推压面19上的次数,即螺杆11在预定时间内的转动次数。
设在CPU100中的计数器统计出螺杆11在预定时间内的转动次数。CPU100将这些次数加在一起并且计算出螺杆11的总转动次数。将螺杆11的总转动次数存储在RAM102中,并且对于每个预定时间通过CPU100将它与规定转动次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预测出在调色剂盒主体8a中所剩下的调色剂量。当预测出的留在调色剂盒8a中的调色剂量变得接近零时,显示部分104显示出用来通知用户更换该调色剂盒8的符号。
在当前实施方案中,将螺杆11的总转动次数存储在ROM101中。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存储部分例如IC芯片装在调色剂盒8上,从而可以将螺杆11的总转动次数存储在该存储部分中。
由于某个原因,可以暂时将调色剂盒8从复印机主体1中拆除,并且反过来可以安装另一个调色剂盒。在该情况中,即使在将初始调色剂盒8重新安装回复印机主体1中,也可以精确地预测出调色剂剩余量。这是因为螺杆11的总转动次数存储在调色剂盒8的存储部分中。也就是说,对于每个调色剂盒存储螺杆11的总转动次数,由此可以精确地预测出每个调色剂盒的调色剂剩余量。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调色剂盒8,突出部分18设在第一联接构件12的外周表面上。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转动使得按钮62运行到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按钮62留在推压面19上的时间并且将该时间与存储在ROM101中的规定时间进行比较来确定出所安装的调色剂盒8的类型。因此,可以防止图像出现质量下降以及在电子照相复印机中出故障。
突出部分18设在沿着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方向与凸起部分17对应的位置处。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盒突出部分18的安装连接表面20形成安装引导表面21,在调色剂盒8的安装期间沿着该表面将按钮62引导至推压面19。
因此,在将调色剂盒8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中时,突出部分18即使在它相对于按钮62设置的情况下也不容易被俘获在按钮62上。
因此,用户无需考虑突出部分18的位置即第一联接构件12的角度就能够将调色剂盒8插入并且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的容纳部分中。这能够降低与更换调色剂盒8相关的工作负担。
另外,突出部分18设在沿着第一联接构件12的圆周方向与凸起部分17对应的位置处。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盒凸起部分的一部分外表面形成用于沿着它引导按钮62的安装引导表面21。
因此,安装引导表面的倾角小于在只使用突出部分18的一部分外表面形成安装引导表面的情况下所采用的倾角。这降低了在按钮62沿着安装引导表面21滑动时作用其上的摩擦力。因此,可以平滑地安装该调色剂盒8。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子照相复印机,根据按钮62曾经运行到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上的次数计算出螺杆11自从安装该调色剂盒8转动的次数。然后,根据该计算结果,预测出在该调色剂盒主体8a中所剩余的调色剂量。在调色剂剩余量变得接近零时,显示部分104显示出用来通知用户更换该调色剂盒的符号。
因此,用户可以在纸张上的打印浓度下降之前更换该调色剂盒8。这能够防止在浓度减小的情况下进行无用打印。
下面将对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盒8的电子照相复印机的变型进行说明。
在当前实施方案中,CPU100控制着第二联接构件31的转速。但是,通过检测按钮62在预定时间内运行到推压面19上的次数,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检测出第一联接构件12的转速,即螺杆11的转速。
另外,可以通过在ROM101中预存在将各种调色剂盒8安装在复印机主体1时由开关主体61检测出的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间,从而检测出所安装的调色剂盒8的类型。
在当前实施方案中,第一联接构件12为扁平圆柱形。但是,第一联接构件12可以为简单圆柱形,或者可以不是扁平的。也就是说,第一联接构件12可以采取任何形状,只要按钮62只在突出部分18与按钮62相对时受到推压否则不受到推压。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案中,突出部分只设在与其中一个凸起17对应的位置处。但是,突出部分18可以设置在与各个凸起部分17对应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中,开关主体61在第一联接构件12的一次转动期间检测打开状态两次。但是,这不会造成任何功能问题。
另外,在当前实施方案中,调色剂盒主体8a由可以沿着垂直方向相互分开的上壳体9a盒下壳体9b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调色剂盒主体8a的一个纵向侧面可以形成为盖子。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而是可以通过在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改变该实施方案的各个部件来实施。另外,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在上面实施方案中所披露的多个组成部件来形成不同的发明。例如,可以删除在该实施方案中所示的一些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其它优点和变型。因此,太发明在其更广义方面不限于在这里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实施方案。因此,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所限定的总体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各样的变型。
Claims (18)
1.一种调色剂容器,该调色剂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调色剂容器主体(8a),它具有预定长度并且装有调色剂;
混合器(15),用来搅拌在调色剂容器主体(8a)中的调色剂;
排出口(13),在调色剂容器主体中(8a)的调色剂通过该排出口从调色剂容器主体(8a)中排出;
螺杆(11),其具有一个端部,该螺杆(11)旋转以从调色剂容器主体(8a)将调色剂向排出口(13)输送;
联接部分(12),其设在螺杆(11)的所述一个端部处,该联接部分(12)具有圆柱体形状;
凸起部分(17),其设在所述联接部分(12)的与调色剂容器主体(8a)相对的端面处;以及
突出部分(18),其形成在联接部分(12)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朝向垂直于凸起部分(17)的凸起方向的方向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部分(12)与所述螺杆(11)具有共同的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部分(12)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部分(30)接合,并且由该驱动部分(30)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联接部分(12)旋转时,所述突出部分(18)推压按钮开关(60),以检测调色剂容器的类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18)具有在联接部分(12)的外周表面外部的、径向设置在该联接部分(12)的外侧的外表面,该外表面包括推压面(19)和推压连接表面(22),该推压面(19)推压按钮开关(60)的按钮(62),该推压连接表面(22)将突出部分(18)的推压面(19)和联接部分(12)的外周表面连接在一起,该推压连接表面(22)将按钮(62)引到推压面(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当按钮(62)被引到推压面(19)时,所述按钮开关(60)变成ON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面(19)包括一部分圆柱形表面,该圆柱形表面具有与联接部分(12)共用的轴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17)具有一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与联接部分(12)共用的轴线,该外表面是倾斜的,从而当与调色剂容器主体(8a)的距离增加时,其接近联结部分(12)的轴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18)具有安装连接表面(20),该安装连接表面(20)将推压面(19)和所述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连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连接表面(20)沿着所述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倾斜。
11.一种调色剂容器,该调色剂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调色剂容器主体(8a),其用于容纳调色剂,该调色剂容器主体具有预定长度和排出口(13),该排出口用于排出在调色剂容器主体(8a)中的调色剂;
混合器(15),其搅拌在调色剂容器主体(8a)中的调色剂;
螺杆(11),其具有一个端部,该螺杆(11)旋转以从调色剂容器主体(8a)将调色剂向排出口(13)输送;
联接部分(12),其设在螺杆(11)的所述一个端部处,该联接部分(12)具有圆柱体形状;
凸起部分(17),其设在所述联接部分(12)的与调色剂容器主体(8a)相对的端面处;以及
突出部分(18),其包括推压面(19)和安装连接表面(20),该推压面(19)具有沿垂直于凸起部分(17)的凸起方向的方向的预定高度和沿联接部分(12)的外周的预定宽度,该安装连接表面(20)将推压面(19)和所述凸起部分(17)连接在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部分(12)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部分(30)接合,并且由该驱动部分(30)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联接部分(12)旋转时,所述推压面(19)推压按钮开关(60)的按钮(6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18)具有推压连接表面(22),该推压连接表面(22)将推压面(19)和联接部分(12)的外周表面连接在一起,该推压连接表面(22)将按钮(62)引到推压面(19)。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面(19)包括一部分圆柱形表面,该圆柱形表面具有与联接部分(12)共用的轴线。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17)具有一外表面,该外表面具有与联接部分(12)共用的轴线,该外表面是倾斜的,从而当与调色剂容器主体(8a)的距离增加时,其接近联结部分(12)的轴线。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连接表面(20)沿着所述凸起部分(17)的外表面倾斜。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部分(12)与所述螺杆(11)具有共同的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05100 | 2004-07-12 | ||
JP2004205100 | 2004-07-12 | ||
JP2004205100A JP4615916B2 (ja) | 2004-07-12 | 2004-07-12 | 画像形成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33001A Division CN100440064C (zh) | 2004-07-12 | 2005-07-12 | 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7849A true CN101387849A (zh) | 2009-03-18 |
CN101387849B CN101387849B (zh) | 2011-08-31 |
Family
ID=3554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33001A Active CN100440064C (zh) | 2004-07-12 | 2005-07-12 | 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
CNU20052011133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2495Y (zh) | 2004-07-12 | 2005-07-12 | 调色剂容器 |
CN2008101713867A Active CN101387849B (zh) | 2004-07-12 | 2005-07-12 | 调色剂容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33001A Active CN100440064C (zh) | 2004-07-12 | 2005-07-12 | 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
CNU20052011133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2495Y (zh) | 2004-07-12 | 2005-07-12 | 调色剂容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283773B2 (zh) |
JP (1) | JP4615916B2 (zh) |
CN (3) | CN10044006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529946S1 (en) * | 2004-03-29 | 2006-10-10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Toner storage container |
JP4615916B2 (ja) * | 2004-07-12 | 2011-01-19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365360B2 (ja) * | 2005-09-12 | 2009-11-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WO2007120369A2 (en) * | 2006-01-13 | 2007-10-25 | Mitsubishi Kagaku Imaging Corporation | Toner cartridge |
JP2007271684A (ja) * | 2006-03-30 | 2007-10-18 | Toshiba Corp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310146A (ja) | 2006-05-18 | 2007-11-29 | Toshiba Corp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US7792438B2 (en) | 2006-05-18 | 2010-09-0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Toner cartridge |
ES2784735T3 (es) | 2006-05-23 | 2020-09-30 | Canon Kk |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revelador |
JP2009265369A (ja) * | 2008-04-25 | 2009-11-12 | Toshib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トナー残量検知装置およびトナー残量検知手段。 |
JP4725662B2 (ja) * | 2009-03-19 | 2011-07-1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 |
CN101930197A (zh) * | 2009-06-19 | 2010-12-29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色调剂盒余量判定方法 |
JP5277463B2 (ja) * | 2009-07-01 | 2013-08-2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10893B2 (ja) * | 2010-07-23 | 2014-10-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容装置 |
JP2012198358A (ja) * | 2011-03-22 | 2012-10-18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19237B2 (ja) * | 2011-05-31 | 2015-05-1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CA2851099C (en) * | 2011-07-27 | 2016-01-19 | Tomohiro Kubota |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137882B2 (ja) | 2013-03-11 | 2017-05-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 |
CN107530435A (zh) | 2015-03-02 | 2018-01-02 | 科赛普特治疗学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生长抑素治疗acth分泌型肿瘤 |
CN205247066U (zh) * | 2015-12-09 | 2016-05-18 |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碳粉匣 |
JP6604197B2 (ja) * | 2015-12-25 | 2019-11-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6586932B2 (ja) | 2016-08-26 | 2019-10-0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658401B2 (ja) | 2016-08-26 | 2020-03-0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92168A (ja) * | 1985-06-20 | 1986-12-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トナ−容器セツトミス検出装置 |
CN86210533U (zh) * | 1985-12-27 | 1988-02-10 | 夏普公司 | 废调色剂盛满的检测装置 |
JP3650678B2 (ja) * | 1996-09-06 | 2005-05-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容器 |
JP3697065B2 (ja) * | 1997-06-19 | 2005-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000630B2 (ja) * | 1997-07-14 | 2007-10-31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トナー残量検知装置 |
KR100243233B1 (ko) * | 1997-07-31 | 2000-02-01 | 윤종용 | 화상형성장치용토너카트리지 |
JP3871460B2 (ja) * | 1999-01-29 | 2007-01-24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275941A (ja) * | 1999-03-24 | 2000-10-06 | Konica Corp | トナー供給装置 |
US6249659B1 (en) * | 2000-02-17 | 2001-06-19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 with conductive drive hub |
US6256469B1 (en) * | 2000-02-18 | 2001-07-03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Toner supply apparatus in image forming system |
JP2002006690A (ja) * | 2000-06-21 | 2002-01-11 | Ricoh Co Ltd | 現像剤容器の管理方法 |
JP3340119B2 (ja) | 2000-12-06 | 2002-11-05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装置 |
JP2002268359A (ja) * | 2001-03-08 | 2002-09-1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JP4169959B2 (ja) * | 2001-10-02 | 2008-10-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交換可能部品、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95593A (ja) * | 2002-04-05 | 2003-10-15 | Canon Inc | 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16227A (ja) * | 2002-04-24 | 2003-11-0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消耗品及び現像剤供給容器 |
JP4143325B2 (ja) * | 2002-04-26 | 2008-09-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駆動伝達部材 |
JP2004109998A (ja) * | 2002-08-30 | 2004-04-0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剤補給容器に搭載されるメモリユニット、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4422956B2 (ja) * | 2002-10-16 | 2010-03-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機構 |
JP4323818B2 (ja) * | 2003-01-22 | 2009-09-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 |
JP4652783B2 (ja) * | 2003-12-10 | 2011-03-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供給容器 |
JP4615916B2 (ja) * | 2004-07-12 | 2011-01-19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89045B2 (ja) | 2004-07-15 | 2010-12-01 | 株式会社東芝 | トナー容器 |
-
2004
- 2004-07-12 JP JP2004205100A patent/JP46159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7-12 US US11/178,480 patent/US7283773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7-12 CN CNB2005100833001A patent/CN100440064C/zh active Active
- 2005-07-12 CN CNU2005201113357U patent/CN284249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7-12 CN CN2008101713867A patent/CN101387849B/zh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9-06 US US11/896,832 patent/US7499666B2/en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2-02 US US12/363,869 patent/US7796924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7849B (zh) | 2011-08-31 |
US20080044205A1 (en) | 2008-02-21 |
JP2006030303A (ja) | 2006-02-02 |
US20090142104A1 (en) | 2009-06-04 |
US7499666B2 (en) | 2009-03-03 |
US20060008299A1 (en) | 2006-01-12 |
CN100440064C (zh) | 2008-12-03 |
JP4615916B2 (ja) | 2011-01-19 |
CN2842495Y (zh) | 2006-11-29 |
CN1722019A (zh) | 2006-01-18 |
US7796924B2 (en) | 2010-09-14 |
US7283773B2 (en) | 2007-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7849A (zh) | 调色剂容器、成像设备和用于识别调色剂容器的方法 | |
US737309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collecting waste toner | |
CN100559303C (zh) |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具有该显影剂回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485543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2112561B1 (en) | Waste toner collec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waste toner collection container | |
EP1762905A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3940458B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EP3940459A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 |
US20250102995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151261B2 (ja) |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090269088A1 (en) | Remaining toner quantity detect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2467061B (zh) | 用于显影剂的收容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729758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6587648B1 (en) | Developer supply device | |
JP4777765B2 (ja) | 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80912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urges cleaning blade replacement based on calculated actual linear pressure | |
JPH10142913A (ja) | 識別型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当該カートリッジを装着可能な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0207209A (ja) | 識別型カートリッジ | |
JP4830042B2 (ja) | トナー容器 | |
JP626420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ボトル | |
JPH065163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補給制御装置 | |
JP2007041463A (ja) | 現像装置 | |
JP2000098736A (ja) | 現像装置 | |
JPH02157776A (ja) | トナー供給装置 | |
JP200817615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