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5451B -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 - Google Patents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5451B CN101385451B CN2008101495608A CN200810149560A CN101385451B CN 101385451 B CN101385451 B CN 101385451B CN 2008101495608 A CN2008101495608 A CN 2008101495608A CN 200810149560 A CN200810149560 A CN 200810149560A CN 101385451 B CN101385451 B CN 1013854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cover member
- fishing line
- line reel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51 chees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罩盖部件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脱落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在框体部(10)后部的上表面形成有露在外面的卡止槽(10c),在竿安装部(13)上形成有朝后开口的安装孔(13b)。第1罩盖部件(14)上主要具有摆动轴部(14b)和第1卡止突起(14c),摆动轴部(14b)可插入安装孔(13b)且可在安装孔(13b)内转动;当将摆动轴部(14b)插入安装孔,并使第1罩盖本体(14a)绕安装孔轴线摆动时,第1卡止突起(4c)会与卡止槽(10c)卡止。第2罩盖部件(15)通过设置在上部的防脱部(15b)覆盖形成在第1罩盖部件后下部且卡止在卡止槽上的第1卡止突起(14c)。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线轮本体,特别是涉及一种上部能装在钓竿上并且可向前方放线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纺车式渔线轮具有渔线轮本体、手柄、转子以及卷线筒。其中,渔线轮本体可被装在钓竿上;手柄安装在渔线轮本体上,且可相对渔线轮本体转动;转子也安装在渔线轮本体上,也可相对渔线轮本体转动;卷线筒安装在渔线轮本体上且位于转子的前方,该卷线筒可相对渔线轮本体前后移动,且外周上可卷绕由转子引来的渔线。
渔线轮本体上具有:呈T字形且可被安装在钓竿上的竿安装座;以及与竿安装座一体成型而成且内部能够收纳各种机构的渔线轮轮体。渔线轮轮体具有本体部件和盖部件,其中,本体部件内部具有在侧方开口的收纳空间;盖部件既可装在本体部件上又可从该本体部件上拆下,用于覆盖本体部件的开口部。此外,在渔线轮轮体的后部安装有罩盖部件(防护部件),用于从后部覆盖渔线轮轮体的下部(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254534号)。罩盖部件是从渔线轮轮体的后方安装在该渔线轮轮体上的,在该渔线轮轮体的后部和下部,从其后方和下方插入螺钉部件,由螺钉部件将罩盖部件固定在该渔线轮轮体上。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渔线轮本体,其罩盖部件是被从后方和下方插入到渔线轮轮体上的螺钉部件固定在该渔线轮轮体的后部和下部上的,因而,尤其是在渔线轮轮体上已安装有罩盖部件且在渔线轮轮体后部和罩盖部件之间形成有空腔这种情况下,对于这样的渔 线轮本体,一旦渔线轮从罩盖部件一侧掉落,或是罩盖部件被从后方强力拉扯等,使罩盖部件遭受较大的冲击时,罩盖部件可能会从渔线轮轮体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罩盖部件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脱落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提供如下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该渔线轮本体上部可被安装在钓竿上,其可向前方放线。该渔线轮本体具有渔线轮轮体、T字形的竿安装座以及第1罩盖部件。渔线轮轮体在内部安装有转子驱动机构和摆动机构,在后部上表面上形成有露在外面的卡止槽。竿安装座为与渔线轮轮体一体形成的部件,从该渔线轮轮体起斜着向前上延伸,可被安装在钓竿上,并且,其上形成有朝后开口的安装孔。第1罩盖部件上具有第1罩盖本体、摆动轴部以及卡止突起,其中,在安装状态下,该第1罩盖本体覆盖从竿安装座的后下部到渔线轮轮体的后上部这一区域;摆动轴部形成在第1罩盖本体的前部上方,向该第1罩盖本体的前侧突出,可被插入到安装孔内且可在安装孔内转动;卡止突起形成在第1罩盖本体的下部,当将摆动轴部插入安装孔内,并使第1罩盖本体绕安装孔轴线转动时,该卡止突起会与卡止槽卡合。
在该渔线轮本体上,渔线轮轮体后部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露在外面的卡止槽,竿安装座上形成有朝后开口的安装孔。第1罩盖部件主要具有摆动轴部和卡止突起。摆动轴部可被安装在安装孔内且可在安装孔内转动。当将摆动轴部插入安装孔内,并使第1罩盖本体绕安装孔的轴线摆动时,卡止突起会与卡止槽卡止。本发明中,由于当第1罩盖本体绕安装孔轴线摆动时,第1罩盖部件的卡止突起会与卡止槽卡止,因而,即便第1罩盖部件受到较大冲击时,第1罩盖部件也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脱落。特别是,相比于第1罩盖部件的拆装方向这一前后方向而言,第1罩盖部件的摆动方向在与拆装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上。因而,即便强力向后拉扯第1罩盖部件,该第1罩盖部件通过卡止突起后端面与卡止槽的卡止,也可以使得第1罩盖部件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向后脱落。
本发明技术方案2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使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另外具有第2罩盖部件,并且,该第2罩盖部件上具有第2罩盖本体和防脱部。而且,在安装状态下,第2罩盖本体从第1罩盖部件的后部下方覆盖渔线轮轮体的后下部;防脱部设置在第2罩盖部件的上部,至少能够覆盖卡止槽、与该卡止槽卡止的卡止突起以及它们周围的部分。此时,第2罩盖部件通过设置在上部的防脱部,覆盖第1罩盖部件后下部的卡止槽以及与卡止在该卡止槽上的卡止突起及其周边部分。因而,可以通过第2罩盖部件,使第1罩盖部件的向后移动受到限制,使得第1罩盖部件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向后脱落。
此外,对于安装在渔线轮轮体后上部的第1罩盖部件,以及安装在渔线轮轮体上的后下部、下部的第2罩盖部件而言,这两个罩盖部件由两个独立部件构成,因而,例如,可以以合成树脂制成相对而言易于受到冲击的第1罩盖部件,使第1罩盖部件变轻,同时可以以高硬度的金属制成易于与岩石接触的第2罩盖部件,使第2罩盖部件维持高强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3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使第2罩盖部件上,仅有形成防脱部的这一部分覆盖第1罩盖部件。
此时,由于第2罩盖部件上仅有形成了防脱部的这一部分覆盖第1罩盖部件,因而,与诸如在渔线轮本轮体的整个后部安装第1罩盖部件,并在第1罩盖部件的整个后部上安装第2罩盖部件这样的结构相比,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结构能够防止渔线轮在整体上变大。
本发明技术方案4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使第1罩盖部件上还具有第2卡止突起,该第2卡止突起形成在第1罩盖本体的下部且向下突出,当安装了第2罩盖部件后,该第2卡止突起被渔线轮轮体的后端部和第2罩盖部件的防脱部夹住。此时,第1罩盖部 件上,不仅卡止突起与渔线轮轮体上的卡止槽卡止,其第2卡止突起还被渔线轮轮体和第2罩盖部件的防脱部夹住,因而,能进一步使第1罩盖部件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向后脱落。
本发明技术方案5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渔线轮轮体的下部还形成有螺纹孔。第2罩盖部件的下部还形成有可与螺纹孔连通的通孔。第2罩盖部件被从下侧穿过通孔、拧入螺纹孔的螺钉部件固定在渔线轮轮体上。此时,由于通过第2罩盖部件,对第1罩盖部件的向后移动加以限制,因而,只要通过螺钉将第2罩盖部件固定在渔线轮轮体上即可,不需要利用螺钉将第1罩盖部件固定在竿安装座或渔线轮轮体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6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安装孔和安装在该安装孔内的摆动轴部的顶端部斜着向前下方延伸。
此时,摆动轴部的摆动轴的延伸方向与沿前后方向的卷线筒轴交叉,因而,与摆动轴部的摆动轴平行于卷线筒轴的情况相比,第1罩盖部件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向后脱落。
本发明技术方案7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渔线轮轮体形成的形状如下,即,在该渔线轮本体上安装了第1罩盖部件时,会在渔线轮轮体和第1罩盖部件之间形成空腔。此时,在渔线轮轮体和第1罩盖部件之间形成有空腔,因此可以使第1罩盖部件相对于渔线轮轮体摆动的摆动方向和摆动范围大幅提升。
〔发明的效果〕
若采用本发明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通过使第1罩盖部件的第1罩盖本体绕安装孔的轴线转动来使卡止突起与卡止槽卡止,因而,即便第1罩盖部件遭受较大的冲击,第1罩盖部件也不易从渔线轮轮体上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纺车式渔线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纺车式渔线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1纺车式渔线轮的后视剖视图。
图4是图1纺车式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5是第1罩盖部件的主视图。
图6是第2罩盖部件的主视图。
图7是图5中第1罩盖部件、图6中第2罩盖部件的侧剖视图。
图8是图5中第1罩盖部件、图6中第2罩盖部件的局部放大侧剖视图。
图9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第1罩盖部件和第2罩盖部件的侧剖视图。
图10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纺车式渔线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柄;2、渔线轮本体;3、转子;4、卷线筒;5、转子驱动机构;6、摆动机构;7、主齿轮;8、主齿轮轴;9、小齿轮;10、框体部;10c、卡止槽;10d、螺纹孔;11、第1盖部件;12、第2盖部件;13、竿安装座;13b、安装孔;14、第1罩盖部件;14a、第1罩盖本体;14b、摆动轴部;14c、第1卡止突起;14d、第2卡止突起;14e、螺纹孔;15、第2罩盖部件;15a、第2罩盖本体;15b、防脱部;15c、突出部;15d、通孔;16、卷线筒轴;90、91、螺钉部件;10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纺车式渔线轮是一种用于抛钓的纺车式渔线轮。该纺车式渔线轮主要具有渔线轮本体2、转子3以及卷线筒4。渔线轮本体2可被安装在钓竿上且具有手柄1;转子3安装在渔线轮本体2的前部且可相对渔线轮本体2转动;卷线筒4配置在转子3的前部且可前后移动。此外,纺车式渔线轮上还具有转子驱动机构5和摆动机构6。转子驱动机构5与手柄1的转动联动,以驱动转子3而使其转动;摆动机构6与转子3的转动联动,使卷线筒4前后移动。
转子驱动机构5和摆动机构6收纳在渔线轮本体2的内部。如图1~图4所示,渔线轮本体2具有:两侧开口的框体部10、从两侧盖住上述框体部10的开口的第1盖部件11和第2盖部件12、与框体部10一体成型的竿安装座13、以及第1罩盖部件14、第2罩盖部件15。该第1罩盖部件14、第2罩盖部件15用于从后方覆盖框体部10、第1盖部件11、第2盖部件12。
如图2~图4所示,框体部10是由诸如铝合金制成的两侧开口的框状部件,其上形成有用来收纳、支撑转子驱动机构5、摆动机构6的收纳空间10a。如图2、图4所示,框体部10的前部形成有圆板状的机构支承部10b,用于安装后述的小齿轮9和逆止机构50的单向离合器51等。此外,如图2、图4所示,框体部10的后部,在上表面上形成有卡止槽10c,在下部形成有螺纹孔10d,并且,卡止槽10c露在外面,可与后述的第1罩盖部件14的第1卡止突起14c卡止。如图8所示,卡止槽10c是在框体部10的后部上表面上,沿第1罩盖部件14的摆动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形成的缺口所构成的槽。
第1盖部件11是由诸如铝合金制成的部件,可覆盖框体部10的一个侧面。如图3、图4所示,第1盖部件11配置在靠近主齿轮7的一侧。此外,如图3所示,第1盖部件11的壁面的中部或大致中部向外突出形成有第1安装部11a,该第1安装部11a在主齿轮7的外侧对用于设置主齿轮7的主齿轮轴8的一端加以支承。此外,如图4所示,第1盖部件11前部形成有呈半圆形或大体呈半圆形的第1凸缘部11b,而该第1凸缘部11b构成伸入到转子3内部的圆板部。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1凸缘部11b的前部形成有呈半圆弧状或大体呈半圆弧状的第1机构收纳罩11c,该第1机构收纳罩11c配置在机构支承部10b的后表面,与机构支承部10b的外周面齐平或近似齐平。
第2盖部件12是由诸如铝合金制成的部件,在形状上与第1盖部件11成近似镜像对称关系。如图3、图4所示,第2盖部件12上形成有第2安装部12a、第2凸缘部12b、第2机构收纳罩12c, 并且,在形状上,该第2安装部12a、第2凸缘部12b、第2机构收纳罩12c分别与上述第1安装部11a、第1凸缘部11b、第1机构收纳罩11c成近似镜像对称关系。因此,第1凸缘部11b和第2凸缘部12b,与框体部10的机构支承部10b的后部一起构成圆筒形部分。该圆筒形部分伸入转子3表面后部内侧且与转子3间存有些许间隙。
另外,第1盖部件11、第2盖部件12由诸如圆头螺钉等用于固定的螺纹件固定在框体部10上。如图1~图4所示,竿安装座13为从框体部10上向上延伸的T字形部件。在该竿安装座13顶端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脚13a,该安装脚13a可被安装在未图示的钓竿的安装座上。此外,如图1~图4所示,竿安装座13上具有前后贯穿而向前、向后开口的安装孔13b,用于从后方安装第1罩盖部件14的摆动轴部14b。当摆动轴部14b装入安装孔13b后,该第1罩盖部件14可相对竿安装座13摆动。安装孔13b斜着向前下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卷线筒轴16交叉。
如图1~图4所示,第1罩盖部件14、第2罩盖部件15被形成为具有弯曲的形状,可从后方覆盖呈安装有第1盖部件11、第2盖部件12这一状态下的框体部10的侧部和底部。第1罩盖部件14、第2罩盖部件15由ABS树脂等质地较硬的合成树脂制成,表面电镀有金属。如图1、图2、图7所示,框体部10的后表面局部向前内凹,以便在将第1罩盖部件14安装在框体部10上时,会在框体部10和第1罩盖部件14之间形成空腔100。
如图2、图4、图5、图7、图8所示,第1罩盖部件14上具有第1罩盖本体14a、摆动轴部14b、第1卡止突起14c以及第2卡止突起14d。当安装上第1罩盖本体14a时,该第1罩盖本体14a覆盖从竿安装座13的后下部到框体部10的后上部这一段区域。摆动轴部14b从第1罩盖本体14a的前上部向前突出,其可被插入安装孔13b内且可在安装孔13b内摆动。第1卡止突起14c形成在第1罩盖本体14a的下部,当将摆动轴部14b插入安装孔13b内,使第1罩盖本体14a绕安装孔13b的轴线摆动时,该第1卡止突起14c可与 卡止槽10c卡止。第2卡止突起14d形成在第1罩盖本体14a上,且从第1罩盖本体14a的下部向下突出,当安装了第2罩盖部件15时,第2卡止突起14d会被框体部10的后端部和第2罩盖部件15的防脱部15b夹住。
如图5、图7所示,第1罩盖本体14a为位置越靠上,宽度越小的尖顶凹形罩盖.部件,外形上与框体部10的后上部外形相吻合。如图4、图5、图7所示,当摆动轴部14b顶端部安装到安装孔13b内时,该摆动轴部14b斜着向前下延伸。即,在将摆动轴部14b装入安装孔13b的状态下,在使第1罩盖本体14a沿图5中左右方向摆动时,如图7所示,该第1罩盖本体14a摆动时的摆动轴线其延长线与沿前后方向的卷线筒轴16交叉。因此,相比于第1罩盖部件14拆装方向的前后方向,第1罩盖部件14的摆动方向是在与拆装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上。如图8所示,第1卡止突起14c形成在第1罩盖本体14a的下部并向下突出,当将摆动轴部14b装入安装孔13b,并使第1罩盖本体14a绕安装孔14b的轴线摆动时,该第1卡止突起14c能够与卡止槽10c卡合。如图8所示,第2卡止突起14d也形成在第1罩盖本体14a的下部,但在第1卡止突起14c的后侧向下突出,当安装了第2罩盖部件15时,该第2卡止突起14d被框体部10的后端部和第2罩盖部件15的防脱部15b夹住。在本发明中,卡止槽10c、与该卡止槽10c卡止的第1卡止突起14c、以及第2卡止突起14d三者完全被后述的第2罩盖部件15的防脱部15b盖住,从而构成了不会使它们露在外面的结构。
如图2、图4、图6~图8所示,第2罩盖部件15具有第2罩盖本体15a、防脱部15b、突出部15c以及通孔15d。当装上第2罩盖本体15a时,该第2罩盖本体15a在第1罩盖部件14的下后方覆盖框体部10的后下部。防脱部15b设置在第2罩盖本体15a的上部,可覆盖与卡止槽10c卡止的第1卡止突起14c以及第1卡止突起14c的周围部分。突出部15c在位于第2罩体本体15a上部的防脱部15b的下方,向框体部10一侧突出,用于进行定位。通孔15d形成在第 2罩盖部件15的下部,可与螺纹孔10d连通。如图6、图7所示,第2罩盖部件15为从后朝前下方折曲的凹形罩盖部件,其所形成的外形与框体部10的后下部以及下部的外形相吻合。防脱部15b是形成在第2罩盖本体15上部的凹状罩盖部分,如上所述,能够覆盖卡止槽10c、与卡止槽10c卡止的第1卡止突起14c、以及第2卡止突起14d。突出部15c是向前方突出的突起部,可插入形成在框体部10后部的未图示的通孔中,以将第2罩盖部件15定位在框体部10的既定位置上。此外,从下侧将螺钉部件90插入通孔15d并拧在螺纹孔10d上,从而将第2罩盖部件15固定在框体部10上。本发明中,由于第2罩盖部件15可限制第1罩盖部件14向后移动,因而,只要将第2罩盖部件15通过螺钉固定在框体部10上即可,无需通过螺钉固定第1罩盖部件14。此外,如图8所示,第2罩盖部件15上仅有形成防脱部15b的这一部分盖住第1罩盖部件14,即,仅形成有防脱部15b的这一部分覆盖了卡止槽10c、与卡止槽10c卡止的第1卡止突起14c、以及第2卡止突起14d。
如图2~图4所示,转子驱动机构5包括:通过螺纹固定在手柄1的手柄轴1a上的主齿轮轴8、一体形成在主齿轮8上的主齿轮7、以及与主齿轮7啮合的小齿轮9。
如图3所示,主齿轮7是由诸如铝合金制成的面齿轮,如上所述,其与主齿轮轴8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形成在主齿轮7上的齿部7a为朝右设置的斜齿,该齿部7a与齿轮9啮合。
如图3所示,主齿轮轴8为采用铝合金为材料且与主齿轮7一体成型的实心部件。通过在形成于渔线轮主体2的第1盖部件11上的第1安装部11a上设置轴承19a,在形成于第2盖部件12上的第2安装部12上设置轴承19b,进而,由这两个轴承19a、19b将主齿轮轴8支承在渔线轮本体2上,以使该主齿轮轴8可相对渔线轮本体2转动。此外,主齿轮轴8配置在卷线筒轴16的靠近安装钓竿的一侧(即,图中上侧)。在主齿轮轴8一端的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部8a,在另一端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部8b。图3左侧的内螺纹8a采用左旋 螺纹,图3右侧的内螺纹8b采用右旋螺纹。因此,当向收线方向转动手柄1时,螺纹件在内螺纹8a、8b上向旋紧方向施力。总之,在主齿轮轴8的两端中,不论是图3所示的左端,还是在图3没有画出手柄1的右端,均可以安装手柄1。但是,由于内螺纹8a、8b的旋转方向不同,因此在左端或右端安装手柄1时,分别需求不同的手柄。
如图2、图4所示,小齿轮9为中空的筒状部件,其前部贯穿转子3,即,该转子3安装在小齿轮9上且相对于小齿轮9不能转动。如图2所示,小齿轮9的内周配置有卷线筒轴16,且该卷线筒轴16贯穿该小齿轮9。小齿轮9的前部安装有螺母17,通过螺母17将转子3固定在小齿轮9上。在机构支承部10上安装有轴承18a、18b。由轴承18a、18b分别支承小齿轮9的沿轴向的中部和后部,进而由它们将小齿轮9支承在框体部10上,且使小齿轮9可相对框体部10转动。
如图2~图4所示,摆动机构6是横动凸轮式平整绕线机构,包括:与小齿轮9啮合的减速机构20、与减速机构20联动转动的螺纹轴21、与该螺纹轴21卡合且可前后往复移动的滑块22、以及两根沿卷线筒轴16轴向对滑块22进行导向的导向轴23a、23b。
如图4所示,减速机构20包括阶梯齿轮25和中间齿轮26。阶梯齿轮25上具有直径较小的齿轮部25b以及与小齿轮9啮合的直径较大的齿轮部25a。中间齿轮26安装在螺纹轴21前端部的轴部上,且不能相对该螺纹轴21转动,该中间齿轮26与直径较小的齿轮部25b啮合。阶梯齿轮25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小齿轮9的轴线。
直径较大的齿轮部25a是与小齿轮9啮合的斜齿轮。直径较小的齿轮部25b是与中间齿轮26啮合的斜齿轮(图中,为了制图方便,将齿轮部25b画为直齿轮)。如图2所示,小齿轮9配置在主齿轮8的下侧,阶梯齿轮25、中间齿轮26配置在主齿轮8的上侧。如上所述,中间齿轮26这一斜齿轮被安装、固定在螺纹轴21前端部的轴上(图中,为了制图方便,将中间齿轮26画为直齿轮)。本发明中, 通过直径较小的齿轮部25b与直径大于该直径较小的齿轮部25b的中间齿轮26啮合,在对小齿轮9的转动大幅减速后,再将小齿轮9的转动传递给螺纹轴21。由于通过这样的减速机构20来对卷线筒4的前后移动的速度进行减速,因而,可以密实地卷绕渔线。
如图2、图4所示,螺纹轴21是表面上形成有交叉状的螺旋槽21a的部件。该螺纹轴21与卷线筒轴16平行配置,其前端部和后端部均安装在框体部10上,并且,该螺纹轴21可相对框体部10转动。此外,螺纹轴21安装在框体部10的后部。
如图2~图4所示,滑块22上具有卡合部件22a和滑块本体22b。卡合部件22a与螺纹轴21的螺旋槽21a卡合;滑块本体22b用于安装卡合部件22a,可与螺纹轴21的转动联动而前后移动。通过卡合部件22a顶端与螺旋槽21a的卡合作用,使滑块22在螺纹轴21转动时可沿卷线筒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得卷线筒轴16可以与手柄1的转动联动而往复移动。
如图2所示,转子3具有转子本体35和渔线导臂34。转子本体35通过小齿轮9安装在渔线轮本体2上,可相对该渔线轮本体2转动。渔线导臂34安装在转子本体35上且可相对转子本体35摆动。转子本体35由诸如铝合金制成,具有固定在小齿轮9上的筒状支承部30以及第1转子臂31、第2转子臂32。第1转子臂31和第2转子臂32设置在支承部30后端的外周面上的一组相向位置,并从各自位置起向前延伸,二者均与支承部30隔有间隙。转子本体35上的支承部30、第1转子臂31、第2转子臂32自然由诸如铝合金制成,它们通过模铸等加工手段一体成型而成。如图1、图2所示,第1转子臂31的径向外周侧由第1罩盖部件36覆盖,第2转子臂31的径向外周侧由第2罩盖部件37覆盖。此外,第1转子臂31的顶端外周上安装有可相对其摆动的第1渔线导臂支承部件40,在第2转子臂32的顶端外周上安装有可相对其摆动的第2渔线导臂支承部件42,该第1渔线导臂支承部件40和第2渔线导臂支承部件42是渔线导臂34的一部分。设置渔线导臂34的目的在于,平顺地向卷 线筒4引导来自钓竿的渔线,并使渔线卷绕在卷线筒4上。渔线导臂34可在收线姿势和从该放线姿势翻转得到的放线姿势间摆动。
如图2所示,转子3被逆止机构50阻止向放线方向转动,但该逆止机构50的限制也可被解除。逆止机构50具有安装在框体部10的机构支承部10b上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51。单向离合器51能够在禁止逆转状态和允许逆转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逆止机构50还具有切换操作部52,用于在禁止逆转状态和允许逆转状态之间切换单向离合器51。切换操作部52被支承在框体部10的机构支承部10b的下部,并可相对该框体部10摆动。
如图2所示,卷线筒4为浅槽型卷线筒,具有线轴4a、筒状的裙部4b以及前凸缘部4c。线轴4a的外周可被卷绕渔线;裙部4b形成在线轴4a的后端部,直径大于线轴4a的直径;前凸缘部4c形成在线轴4a的前端部,直径略大于线轴4a的直径。
本发明的纺车式渔线轮,在框体部10后部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露在外面的卡止槽10c,在竿安装座13上形成有朝后开口的安装孔13b,第1罩盖部件14上具有摆动轴部14b和第1卡止突起14c,该摆动轴部14b可插入该安装孔13b且可在安装孔13b内转动。此外,当将摆动轴部14b装在安装孔13b上后,并使第1罩盖本体14a绕安装孔13b的轴线摆动时,第1卡止突起14c可与卡止槽10c卡止。
由于在本发明中,通过绕安装孔13b轴线摆动的第1罩盖部件14的第1罩盖本体14a,使第1卡止突起14c与第1卡止槽10c卡止,因而,即便第1罩盖部件14受到较大冲击时,该第1罩盖部件14也不会从框体部10上脱落。尤其是,相比于拆装第1罩盖部件14的前后方向,本发明使第1罩盖部件14的摆动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即与上述拆装方向交叉,因而,即便向后用力拉扯第1罩盖部件14,也会由于第1卡止突起14c的后端面与卡止槽10c卡止,而使该第1罩盖部件14不会从渔线轮轮体上向后脱落。
此外,本发明中,第2罩盖部件15的上部设置有防脱部15b,并由该防脱部15b覆盖卡止在第1罩盖部件14后下部卡止槽10c内 的第1罩盖部件14的后部及其周边部分,因此,可以通过第2罩盖部件15限制第1卡止突起14c的向后移动,使得第1罩盖部件14不易从框体部10上向后脱落。
〔其它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用于抛钓的纺车式渔线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还适用于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罩盖部件14、第2罩盖部件15的其它形式的纺车式渔线轮。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孔13b前后贯穿竿安装座13,朝前、朝后开口,不过,该安装孔13b也可以是仅向后方开口的凹部。此外,还可以如图9、图10所示那样,在摆动轴部14b的顶端部形成有螺纹孔14e,并从竿安装座13前方安装螺钉部件91并将其拧在螺纹孔14e上,以将第1罩盖部件14固定在竿安装座13上。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2卡止突起14d,并由框体部10的后端部和第2罩盖部件15的防脱部15b将该第2卡止突起14d夹住,但也可以不设置第2卡止突起14d,而仅设置第1卡止突起14c。还可以在框体部10后端部的卡止槽10c的后侧设置另外的未图示的卡止槽,并在该另外设置的卡止槽上卡止第2卡止突起14d。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罩盖部件14、第2罩盖部件15由ABS树脂等质地较硬的合成树脂制成,但并不限于此材质,也可以轻质合成树脂制成相对而言不易受到冲击的第1罩盖部件14,以使第1罩盖部件14变轻,同时以高硬度的金属制成易于与岩石等接触的第2罩盖部件15,以使第2罩盖部件15保持高强度。
Claims (7)
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其上部可与钓竿相安装,其可向前方放线,其特征在于,具有渔线轮轮体、T字形的竿安装座以及第1罩盖部件,其中,渔线轮轮体在内部安装有转子驱动机构和摆动机构,在后部上表面上形成有露在外面的卡止槽;竿安装座为与上述渔线轮轮体为一体形成的部件,从该渔线轮轮体起斜着向前上延伸,可与上述钓竿相安装,并且,其上形成有朝后开口的安装孔;
第1罩盖部件上具有第1罩盖本体、摆动轴部以及卡止突起,其中,在安装状态下,该第1罩盖本体覆盖从上述竿安装座的后下部到上述渔线轮轮体的后上部这一区域;摆动轴部形成在上述第1罩盖本体的前部上方,向该第1罩盖本体的前侧突出,可被插入到上述安装孔内且可在安装孔内转动;卡止突起形成在上述第1罩盖本体的下部,当上述摆动轴部插入上述安装孔内,并使上述第1罩盖本体绕上述安装孔轴线转动时,该卡止突起会与上述卡止槽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2罩盖部件,该第2罩盖部件上具有第2罩盖本体和防脱部,其中,在安装状态下,第2罩盖本体从上述第1罩盖部件的后部下方覆盖上述渔线轮轮体的后下部;防脱部设置在上述第2罩盖部件的上部,至少能够覆盖上述卡止槽、与该卡止槽卡止的上述卡止突起以及它们周围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罩盖部件上,仅有形成有上述防脱部的这一部分覆盖上述第1罩盖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罩盖部件上还具有第2卡止突起,该第2卡止突起形成在上述第1罩盖本体的下部且向下突出,当安装了第2罩盖部件后,该第2卡止突起被上述渔线轮轮体的后端部和上述第2罩盖部件的上述防脱部夹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渔线轮轮体的下部还形成有螺纹孔;上述第2罩盖部件的下部还形成有可与上述螺纹孔连通的通孔;上述第2罩盖部件被从下侧穿过上述通孔、拧入上述螺纹孔的螺钉部件固定在上述渔线轮轮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孔和安装在该安装孔内的上述摆动轴部的顶端部斜着向前下方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渔线轮轮体形成的形状如下,即,在该渔线轮本体上安装了第1罩盖部件时,在上述渔线轮轮体和上述第1罩盖部件之间形成空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39755 | 2007-09-14 | ||
JP2007239755A JP4884343B2 (ja) | 2007-09-14 | 2007-09-14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JP2007239755 | 2007-09-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5451A CN101385451A (zh) | 2009-03-18 |
CN101385451B true CN101385451B (zh) | 2012-01-25 |
Family
ID=4009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495608A Active CN101385451B (zh) | 2007-09-14 | 2008-09-12 |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28348B2 (zh) |
EP (1) | EP2036432B1 (zh) |
JP (1) | JP4884343B2 (zh) |
KR (1) | KR101408082B1 (zh) |
CN (1) | CN101385451B (zh) |
AT (1) | ATE461623T1 (zh) |
DE (1) | DE602008000865D1 (zh) |
MY (1) | MY141711A (zh) |
SG (1) | SG151174A1 (zh) |
TW (1) | TWI4321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48086B2 (ja) * | 2011-10-06 | 2016-01-2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釣り用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及び釣り用リール |
US9055735B2 (en) * | 2012-06-07 | 2015-06-16 | Shimano Inc. | Spinning reel and spinning-reel reel unit |
JP6046496B2 (ja) * | 2013-01-07 | 2016-12-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6472946B2 (ja) * | 2013-08-16 | 2019-02-2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6177625B2 (ja) * | 2013-08-16 | 2017-08-0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6688678B2 (ja) * | 2016-05-18 | 2020-04-28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回転伝達機構 |
US10219498B2 (en) | 2016-08-29 | 2019-03-05 | Pure Fishing, Inc. | Reel with disengageable seal |
JP7149217B2 (ja) * | 2019-03-29 | 2022-10-06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1677855S (zh) * | 2020-05-21 | 2021-01-25 | ||
JP1677854S (zh) * | 2020-05-21 | 2021-01-25 | ||
JP1678791S (zh) * | 2020-06-10 | 2021-02-08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94264A (en) * | 1972-01-19 | 1974-02-26 | R Hull | Closed face spinning reel |
US5350130A (en) * | 1991-10-15 | 1994-09-27 | Shimano Inc. | Spinning reel with removable cover |
JP2550410Y2 (ja) * | 1991-10-31 | 1997-10-1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3504520B2 (ja) | 1998-11-25 | 2004-03-08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2002218870A (ja) * | 2001-01-24 | 2002-08-06 | Shimano Inc | 釣り用リールのシール構造 |
TW534795B (en) * | 2001-05-18 | 2003-06-01 | Shimano Kk | Spinning-reel spool |
JP3913510B2 (ja) * | 2001-10-04 | 2007-05-0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釣り用部品の締結構造 |
JP2004081077A (ja) * | 2002-08-26 | 2004-03-18 | Shimano Inc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往復移動装置 |
JP4121869B2 (ja) | 2003-02-24 | 2008-07-23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JP4314108B2 (ja) * | 2003-08-20 | 2009-08-12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US7066419B2 (en) | 2003-09-10 | 2006-06-27 | Shimano Inc. |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
JP4146805B2 (ja) | 2004-02-02 | 2008-09-10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4408790B2 (ja) | 2004-10-25 | 2010-02-03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2007097424A (ja) | 2005-09-30 | 2007-04-19 | Daiwa Seiko Inc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4709019B2 (ja) | 2006-01-25 | 2011-06-22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
2007
- 2007-09-14 JP JP2007239755A patent/JP4884343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8-22 SG SG200806245-7A patent/SG151174A1/en unknown
- 2008-08-28 MY MYPI20083311A patent/MY141711A/en unknown
- 2008-09-08 US US12/205,920 patent/US762834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9-10 TW TW097134708A patent/TWI432138B/zh active
- 2008-09-10 EP EP08164040A patent/EP2036432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9-10 DE DE602008000865T patent/DE602008000865D1/de active Active
- 2008-09-10 AT AT08164040T patent/ATE46162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9-11 KR KR1020080089629A patent/KR101408082B1/ko active Active
- 2008-09-12 CN CN2008101495608A patent/CN10138545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SG151174A1 (en) | 2009-04-30 |
TWI432138B (zh) | 2014-04-01 |
CN101385451A (zh) | 2009-03-18 |
JP4884343B2 (ja) | 2012-02-29 |
EP2036432A1 (en) | 2009-03-18 |
KR101408082B1 (ko) | 2014-06-16 |
TW200934380A (en) | 2009-08-16 |
US20090072065A1 (en) | 2009-03-19 |
EP2036432B1 (en) | 2010-03-24 |
DE602008000865D1 (de) | 2010-05-06 |
US7628348B2 (en) | 2009-12-08 |
KR20090028440A (ko) | 2009-03-18 |
JP2009065936A (ja) | 2009-04-02 |
MY141711A (en) | 2010-06-15 |
ATE461623T1 (de) | 2010-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5451B (zh) |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 | |
EP1304032B1 (en) |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fishing equipment parts | |
JP2009065936A5 (zh) | ||
JP6472946B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
KR101000347B1 (ko) | 스피닝 릴의 릴 본체 | |
TWI608796B (zh) | 紡車式捲線器 | |
CN103355269A (zh) |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引导机构及纺车式渔线轮 | |
JP2015035986A5 (zh) | ||
JP4250035B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マスターギア | |
US7137585B2 (en) |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reel | |
EP1514471B1 (en) |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 |
CN100456928C (zh) |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安装构造 | |
CN1640250B (zh) | 旋压式绕线轮的摆动机构 | |
CN101385450B (zh) | 纺车式渔线轮 | |
US7051967B2 (en) |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 |
EP1332670A1 (en) | Fishing-reel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US7007880B2 (en) |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spinning reel | |
JP4022480B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
JP5890753B2 (ja) | 魚釣用リール | |
US7077349B2 (en) |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spinning reel | |
EP3180977B1 (en) | Spinning reel rotor and spinning reel | |
JP6783667B2 (ja)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及び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
JP2020184934A (ja) | 両軸受リール | |
JP4307937B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
JP4141275B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