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1824A - 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1824A CN101381824A CNA2008101557587A CN200810155758A CN101381824A CN 101381824 A CN101381824 A CN 101381824A CN A2008101557587 A CNA2008101557587 A CN A2008101557587A CN 200810155758 A CN200810155758 A CN 200810155758A CN 101381824 A CN101381824 A CN 1013818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loy
- yield strength
- nickel
- strength
- sea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其成分Al:4.0~10.0wt%,Fe:1.0~4.5wt%,Mn:1.0~4.5wt%,Ni:0.8~4.0wt%,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铸态下的抗拉强度380MPa以上、屈服强度179MPa以上、屈强比0.47以上、延伸率26.2%以上,退火态下的抗拉强度523MPa以上、屈服强度282MPa以上、屈强比0.54以上、延伸率41.2%以上、全浸均匀腐蚀速率在0.01~0.04mm/a。该铜合金具有优越的性能,特别适合高海水流速环境,是制造海水淡化冷凝器设备、船舶海水冷凝器设备、滨海发电厂冷凝器的最佳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高强度、耐海水腐蚀性能优良的铝青铜合金材料,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青铜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机械性能、耐腐蚀耐磨性能,是一类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材料,因而在民用、军用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船舶和海洋工业、家电工业、石化工业、电气工业及建筑工业等场合中工作的结构零件、耐磨件及耐腐蚀件等。
目前世界各国用于冷凝器的耐腐蚀材料一直采用加As锡黄铜、加As铝黄铜以及含10%和30%镍的白铜,还有使用钛合金和不锈钢。
但随着海水水质的不断恶化,现有的冷凝器的耐腐蚀材料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如现用铜合金存在着强度偏低、耐冲刷腐蚀性能较差的缺点,而钛合金和不锈钢则存在着海洋生物污染严重的问题。另外,海水淡化设备、船舶和滨海电厂对高强耐蚀的铜管一直存在着迫切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开发出加Al的HSn70-1A-0.05锡黄铜,加Ni和B的HA177-2A-0.5铝黄铜等,同时也开发出了污染的淡水发电厂用的HSn-70-1B合金。美国Olin公司开发出Zn(25~35wt%)-Ni(2.5~3.5wt%)-As(0.03~0.06wt%)余量为铜的含镍含砷的黄铜。日本开发出Zn(10~40wt%)-P(0.005~0.07wt%)-Sn(0.05~1.0wt%)-Al(0.05~1.0wt%)-As(0.005~1.0wt%)-Sb(0.005~1.0wt%)的铜合金,添加B、Ni、Co、Cr、Mn、Te、In、Be、Ti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其添加总量为0.005~2.0wt%,余量为铜。波兰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发出了Ni、Cr、Mn改善的铝黄铜。
上述公开的铜合金,虽然能适应一定的工作环境,为铜合金的性能改进做出了贡献,但就合金耐海水腐蚀、耐冲刷腐蚀来说,仍存在着问题。例如,锡黄铜和铝黄铜存在强度偏低、耐冲刷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这就限制了海水在冷凝器中的流速要在3m/s以下使用,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效率。
而目前在海水环境中使用的管束材料主要有铝黄铜(典型代表是:C68700,其成分为76~79wt%Cu、1.8~2.5wt%Al,余量为Zn),锡黄铜(典型代表是:C44300,其成分为70~73wt%Cu、0.8~1.2wt%Sn、0.06wt%Fe、0.02~0.06As,余量为Zn),镍白铜(典型代表是:C70600,其成分为9.0~11wt%Ni、1.0~1.8wt%Fe、1.0wt%Mn、1.0wt%Zn,余量为Cu;C71500,其成分为29~33wt%Ni、0.4~0.7wt%Fe、1.0wt%Mn、1.0wt%Zn,余量为Cu),不锈钢(典型代表是1Cr18Ni9Ti、0Cr18Ni9Ti、00Cr19Ni10和00Cr18Ni12Mo2)和钛合金(典型代表是TA2)等。
以上的管束材料在海水腐蚀环境中使用的局限和不足是:铝黄铜和锡黄铜存在强度偏低、脱合金成分腐蚀(脱锌、脱铝)和冲刷腐蚀严重的问题;镍白铜存在成本高、加工较为困难的缺陷;钛合金和不锈钢存在成本较高、海洋生物污染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强度、高屈强比的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该铜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其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Al 4.0~10.0wt%,
Fe 1.0~4.5wt%,
Mn 1.0~4.5wt%,
Ni 0.8~4.0wt%,
该铜合金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所述铜合金在铸态下的抗拉强度为380MPa以上、屈服强度为179MPa以上、屈强比为0.47以上、延伸率在26.2%以上。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所述铜合金在退火态下的抗拉强度为523MPa以上、屈服强度为282MPa以上、屈强比为0.54以上、延伸率为41.2%以上、全浸均匀腐蚀速率在0.01~0.04mm/a。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本发明铜合金具有很好的强度、高的屈强比及优良的耐蚀性能,其铸态下的抗拉强度为380MPa以上、屈服强度为179MPa以上、屈强比为0.47以上、延伸率在26.2%以上,退火态下的抗拉强度为523MPa以上、屈服强度为282MPa以上、屈强比为0.54以上、延伸率为41.2%以上、全浸均匀腐蚀速率在0.01~0.04mm/a;
②该合金与铝黄铜、锡黄铜及镍白铜一样,具有比不锈钢和钛合金强的抗海洋生物污染的能力;铜离子等的存在抑制了海洋生物的滋生和生长,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次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③此铜合金生产成本低、管壁薄、导热性能好,特别适合于高海水流速环境,是制造海水淡化冷凝器设备、船舶海水冷凝器设备、滨海发电厂冷凝器的最佳材料,显著降低冷凝器管束材料的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根据高海水流速环境下工作的海水淡化冷凝器设备、船舶海水冷凝器设备、滨海发电厂冷凝器设备工作特点,研制一种新型管束铜合金材料,该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海水腐蚀性能,还同时具备高强度、高屈强比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采用了多元合金化的原则:铝元素固溶于铜中,在合金表面形成氧化铝保护膜,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此外,添加Al元素还提高合金的流动性和铸件表面质量。锰元素使青铜合金的强度得到提高,当含锰量增加时,强度大幅度增加而塑性降低不多。当青铜合金中的铁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形成K相化合物,凝固时K相以细小质点为结晶核心,细化晶粒,从而提高青铜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Ni的作用是提高耐蚀性、防止“缓冷脆性”和细化晶粒。正是由于多元合金化的作用,使得本发明铜合金基体上弥散分布着多种高强度相的质点,从而使该铜合金的机械性能大大优于一般铝青铜,特别在海水环境下表现出较高的耐腐蚀性能。
本发明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的成分含量是,Al:4.0~10.0wt%,Fe:1.0~4.5wt%,Mn:1.0~4.5wt%,Ni:0.8~4.0wt%,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此铜合金材料的铸坯可以在常规的熔炼和铸造设备上获得。采用“铸造—热轧—冷轧”的方法在常规设备上获得板材,还可采用“铸造—热挤—冷轧—拉伸”的方法在常规设备上获得管材,两种工艺所获得的不同规格的材料,其性能一致。
铜合金的退火态组织基体为塑性很好的α相,其上又均匀地分布着硬度极高的K相颗粒,形成了良好的耐腐蚀组织,所以本发明合金通过形变热处理就可使其性能得到调整和全面提高。
本发明合金的铸态性能、热处理后的性能与锡黄铜(热处理态)、铝黄铜(热处理态)、镍白铜(热处理态)性能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抗拉强度Rm/MPa | 屈服强度Rm/MPa | 屈强比 | 延伸率A/% | 均匀腐蚀速率mm/a | |
本发明(铸态) | 380 | 179 | 0.47 | 26.2 | —— |
本发明(热处理态) | 523 | 282 | 0.54 | 41.2 | 0.01~0.04 |
铝黄铜 | 392 | 150 | 0.38 | 40 | 0.02~0.18② |
锡黄铜 | 365 | 152 | 0.42 | 65 | 0.0075~0.10① |
镍白铜(B10-1-1) | 290 | 90 | 0.31 | 30 | 0.01~0.0164① |
镍白铜(B30-1-1) | 360 | 120 | 0.33 | 30 | 0.03~0.13① |
表中:上标①表示数据来源于《工程材料实用手册》(第2版);
上标②表示数据来源于《材料腐蚀与防护》。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合金的抗拉强度是铝黄铜的1.33倍,是锡黄铜的1.43倍,是镍白铜(B10-1-1)的1.80倍,是镍白铜(B30-1-1)的1.45倍。本发明合金的屈服强度是铝黄铜的1.88倍,是锡黄铜的1.86倍,是镍白铜(B10-1-1)的3.13倍,是镍白铜(B30-1-1)的2.35倍。本发明合金的合金的屈强比是铝黄铜的1.42倍,是锡黄铜的1.29倍,是镍白铜(B10-1-1)的1.74倍,是镍白铜(B30-1-1)的1.64倍。本发明合金的延伸率分别是铝黄铜的1.03倍,是锡黄铜的0.63倍,是镍白铜(B10-1-1)的1.37倍,是镍白铜(B30-1-1)的1.37倍。本发明合金的静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与现用的铝黄铜、锡黄铜、镍白铜(B10-1-1)及镍白铜(B30-1-1)相当。
另外,本发明合金与铝黄铜、锡黄铜及镍白铜一样,具有比不锈钢和钛合金强的抗海洋生物污染的能力。由于铜离子等的存在抑制了海洋生物的滋生和生长,这样减少设备的维修次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实施应用,将可降低冷凝器管束材料的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将原料按照质量百分比:Al 7.2wt.%,Fe 4.5wt.%,Mn 1.0wt.%,Ni2.6wt.%,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合金的熔炼过程中,各个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损,其烧损率Al:7%,Fe:4%,Mn:3.5%,Ni:1.5%,在配料的过程中应给予补足。在中频感应电炉中熔炼,立式半连铸铸造成锭坯。铣面之后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到900℃,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轧处理,制成轧态板坯。表面处理后经多道次冷轧至2mm厚的板材,随后进行终态热处理,获得组织性能优异的高强耐蚀合金材料。
对本实施例合金铸态和热处理后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抗拉强度Rm/MPa | 屈服强度Rm/MPa | 屈强比 | 延伸率A/% | 腐蚀速率mm/a | |
铸态 | 402 | 192 | 0.48 | 27.3 | —— |
热处理态 | 526 | 295 | 0.56 | 42.5 | 0.01 |
实施例2:
将原料按照质量百分:Al 5.8wt.%,Fe 1.0wt.%,Mn 4.5wt.%,Ni 3.2wt.%,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合金的熔炼过程中,各个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损,其烧损率Al:8%,Fe:3%,Mn:3.2%,Ni:1.7%,在配料的过程中应给予补足。在中频感应电炉中熔炼,立式半连铸铸造成锭坯。铣面之后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到900℃,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轧处理,制成轧态板坯。表面处理后经多道次冷轧至2mm厚的板材,随后进行终态热处理,获得组织性能优异的高强耐蚀合金材料。
对本实施例合金铸态和热处理后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抗拉强度Rm/MPa | 屈服强度Rm/MPa | 屈强比 | 延伸率A/% | 腐蚀速率mm/a | |
铸态 | 400 | 192 | 0.48 | 27.1 | —— |
热处理态 | 529 | 299 | 0.57 | 41.5 | 0.022 |
实施例3:
将原料按照质量百分:Al 10.0wt.%,Fe 3.2wt.%,Mn 2.5wt.%,Ni 0.8wt.%,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合金的熔炼过程中,各个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损,其烧损率Al:7.4%,Fe:3.5%,Mn:3.9%,Ni:1.4%,在配料的过程中应给予补足。在中频感应电炉中熔炼,立式半连铸铸造成锭坯。铣面之后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到900℃,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轧处理,制成轧态板坯。表面处理后经多道次冷轧至2mm厚的板材,随后进行终态热处理,获得组织性能优异的高强耐蚀合金材料。
对本实施例合金铸态和热处理后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抗拉强度Rm/MPa | 屈服强度Rm/MPa | 屈强比 | 延伸率A/% | 腐蚀速率mm/a | |
铸态 | 385 | 185 | 0.48 | 26.5 | —— |
热处理态 | 527 | 290 | 0.55 | 41.3 | 0.025 |
实施例4:
将原料按照质量百分:Al 4.0wt.%,Fe 3.5wt.%,Mn 2.5wt.%,Ni 4.0wt.%,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合金的熔炼过程中,各个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损,其烧损率Al:7.9%,Fe:3.6%,Mn:3.2%,Ni:1.3%,在配料的过程中应给予补足。在中频感应电炉中熔炼,立式半连铸铸造成锭坯。铣面之后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到900℃,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热轧机上进行热轧处理,制成轧态板坯。表面处理后经多道次冷轧至2mm厚的板材,随后进行终态热处理,获得组织性能优异的高强耐蚀合金材料。
对本实施例合金铸态和热处理后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
表5
抗拉强度Rm/MPa | 屈服强度Rm/MPa | 屈强比 | 延伸率A/% | 腐蚀速率mm/a | |
铸态 | 384 | 188 | 0.49 | 26.3 | —— |
热处理态 | 525 | 294 | 0.56 | 41.5 | 0.027 |
综上所述,此铜合金具有很好的强度、高的屈强比及优良的耐蚀性能,生产成本低、管壁薄、导热性能好;特别适用于高海水流速环境,是制造海水淡化冷凝器设备、船舶海水冷凝器设备、滨海发电厂冷凝器的最佳材料,较好实现在海水中安全、稳定、长期工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
Al 4.0~10.0wt%,
Fe 1.0~4.5wt%,
Mn 1.0~4.5wt%,
Ni 0.8~4.0wt%,
该铜合金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在铸态下的抗拉强度为380MPa以上、屈服强度为179MPa以上、屈强比为0.47以上、延伸率在26.2%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在退火态下的抗拉强度为523MPa以上、屈服强度为282MPa以上、屈强比为0.54以上、延伸率为41.2%以上、全浸均匀腐蚀速率在0.01~0.04mm/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557587A CN101381824A (zh) | 2008-10-09 | 2008-10-09 | 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557587A CN101381824A (zh) | 2008-10-09 | 2008-10-09 | 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1824A true CN101381824A (zh) | 2009-03-11 |
Family
ID=40461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557587A Pending CN101381824A (zh) | 2008-10-09 | 2008-10-09 | 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8182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1572A (zh) * | 2010-05-31 | 2010-09-15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海水腐蚀的拉制铝青铜管材及其生产工艺 |
CN102554190A (zh) * | 2011-12-08 | 2012-07-11 | 巢湖市兴裕铸造有限公司 | 一种耐海水腐蚀、耐海洋环境腐蚀的船用侧板 |
CN110629069A (zh) * | 2018-06-25 | 2019-12-31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铌微合金化的多元复杂铸造铝青铜合金 |
CN113774251A (zh) * | 2021-09-11 | 2021-12-10 | 无锡市红年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核电用铝青铜导电排产品及其加工工艺 |
-
2008
- 2008-10-09 CN CNA2008101557587A patent/CN10138182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31572A (zh) * | 2010-05-31 | 2010-09-15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海水腐蚀的拉制铝青铜管材及其生产工艺 |
CN102554190A (zh) * | 2011-12-08 | 2012-07-11 | 巢湖市兴裕铸造有限公司 | 一种耐海水腐蚀、耐海洋环境腐蚀的船用侧板 |
CN110629069A (zh) * | 2018-06-25 | 2019-12-31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铌微合金化的多元复杂铸造铝青铜合金 |
CN113774251A (zh) * | 2021-09-11 | 2021-12-10 | 无锡市红年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核电用铝青铜导电排产品及其加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5032B (zh) | 管用耐蚀多元铝青铜合金材料 | |
CN101696476B (zh) | 一种耐蚀多元铝青铜合金材料 | |
CN103243232B (zh) | 一种高抗变色金色耐蚀铜合金及其板材制备方法 | |
CN103526130B (zh) | 一种双相不锈钢铸态钢坯固溶处理后直接冷轧的加工方法 | |
CN102776409B (zh) | 一种耐蚀铜合金的制备工艺 | |
CN109082594B (zh) | 一种耐酸性土壤腐蚀埋地结构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732799B (zh) | 一种耐酸腐蚀的船体内底板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8060324B (zh) | 一种高强耐蚀耐磨阀件用铜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066969B (zh) | 一种高耐蚀高铝含量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32746A (zh) | 一种新型耐蚀白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395710A (zh) |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23603A (zh) | 屈服强度500MPa级耐腐蚀钢筋及制造方法 | |
CN101967579A (zh) | 一种含Ti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 | |
CN104120356A (zh) | 一种管式换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041883A (zh) | 一种抗海水和潮湿环境腐蚀钢 | |
CN107829043A (zh) | 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薄带的近终成形制备方法 | |
CN101381824A (zh) | 一种管用多元铝青铜合金新材料 | |
CN103740976B (zh) | 一种海洋工程中用白铜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210691A (zh) | 一种耐蚀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2113241A1 (zh) | 一种含Mg多组合变质的低锌热浸镀铝合金镀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023070B (zh) | 一种耐盐渍土壤腐蚀埋地结构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099734A (zh) | 一种海洋建筑结构用耐蚀钢筋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392155A (zh) | 一种耐腐蚀铜锌铝合金材料 | |
CN109023071B (zh) | 一种耐中性土壤腐蚀埋地结构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6288064B (zh) | 一种超高强耐腐蚀低温海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