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0744B - 便携式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切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0744B CN101380744B CN2008102143663A CN200810214366A CN101380744B CN 101380744 B CN101380744 B CN 101380744B CN 2008102143663 A CN2008102143663 A CN 2008102143663A CN 200810214366 A CN200810214366 A CN 200810214366A CN 101380744 B CN101380744 B CN 1013807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w
- guide member
- cover
- guide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9/00—Portable power-driven circular saws for manual operation
- B27B9/0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cutting depth or the amount of til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所述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外壳;电动机;切割片,其由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锯罩,其覆盖所述切割片;支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锯罩并且与所述要处理的构件接触;以及突出量改变机构,其能够改变所述切割片从所述支架向与所述锯罩相对的一侧突出的突出量,其中,所述突出量改变机构具有从所述支架沿着所述锯罩的旋转方向延伸的调节引导件和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引导件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件,并且所述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所述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的部分布置在所述锯罩的外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切割机,具体地说,涉及可调节切割深度的便携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通过使切割机便于携带以切割和处理诸如木材等要处理的部件来获得便携式切割机。这种便携式切割机主要包括圆锯片和作为驱动单元的电动机,并且可以容易地携带到任何地方,因此通常不仅用于制造厂而且还用于建筑工地等。
由于便携式切割机所切割的木材具有各种不同的厚度,因此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切割从厚板至薄板等各种类型的板。传统的便携式切割机以如下方式布置:支撑圆锯片的锯罩或外壳可以相对于与木材接触的支架旋转,并且该旋转量决定圆锯片从支架突出的突出量。
例如,在图12A和图12B所示的便携式切割机901中,覆盖圆锯片903的锯罩904被支撑在支撑部件961上,可以相对于支架906以支撑部件961为中心旋转。与锯罩904连接的移动限制部件905适于沿着连杆907滑动从而使得支撑圆锯片903的锯罩904相对于支架906旋转,从而改变圆锯片903的突出量。具体地说,移动限制部件905沿着虚线B所示的路径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圆锯片903的突出量减少。在附图中,虚线B形成以支撑部件961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弧,其中R表示从支撑部件961到移动限制部件905与连杆907相互接触的点的距离。因此,在虚线B上连杆907通过移动限制部件905固定到锯罩904上。
然而,沿着虚线B形成连杆907会使覆盖连杆907的锯罩904尺寸增加。因此,连杆907可以以容纳在图12A所示的锯罩904中的弹性薄板的方式形成。当采用这种布置方式时,移动限制部件905设置得越高,将连杆907布置在虚线B上所需要的拉力就越大,从而产生使移动限制部件905移动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JP-UM-H03-29221-A中披露的便携式切割机设置有与锯罩连接的粉尘盒,从而通过将碎片从锯罩吸入至粉尘盒中来防止碎片附着到连杆上。
然而,在JP-UM-H03-29221-A所披露的布置方式中,由于例如粉尘盒吸附能力减弱而不能完全将碎片吸入的可能性较高。剩余的碎片将附着在连杆上而变成移动限制部件滑动时的阻力,从而降低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操作效率的小型便携式切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外壳;电动机,其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切割片,其适于由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以切割要处理的构件;锯罩,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以覆盖所述切割片的外周的大约一半;支架,其适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锯罩或所述外壳并且与所述要处理的构件接触;以及突出量改变机构,其能够改变所述切割片从所述支架向与所述锯罩相对的一侧突出的突出量,其中,所述突出量改变机构具有从所述支架沿着所述锯罩的旋转方向延伸的调节引导件和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引导件相对于所述锯罩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件,并且所述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所述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的部分布置在所述锯罩的外侧。
优选的是,便携式切割机还包括引导罩,该引导罩用于覆盖所述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所述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的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罩以可从所述锯罩拆卸的方式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锯罩限定有在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开口部和从所述切割片的前侧沿着切割方向连通到所述开口部的空气通道,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的空气通道中形成用于将空气从靠近所述电动机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侧引导的引导部。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形成有从所述外壳向与所述切割片相对的一侧突出的手柄部件,并且所述手柄部件和所述引导罩都由树脂形成。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便携式切割机,由于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支架的一侧的部分布置在锯罩的外侧,因此在锯罩内产生的碎片不能附着在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支架的一侧的部分。因此,碎片不能附着在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支架的一侧的部分,从而不会干扰移动限制部件的滑动。此外,由于不需要保证空间来将调节引导件容纳在锯罩内,因此,可以减小锯罩的尺寸。此外,如果需要,可以在不将锯罩主体从支架上拆除的情况下更换相对于引导构件位于远离支架一侧的引导构件,这提高了可组装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便携式切割机,由于还包括以可从锯罩拆卸的方式形成的引导罩,并且该引导罩用于覆盖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支架一侧的部分,因此可以通过引导罩来吸收外部冲击,这可以防止调节引导件发生变形。尽管便携式切割机通常用于诸如木屑等粉尘飞散的环境中,但是设置引导罩可以防止在外部飞散的粉尘附着在调节引导件上。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便携式切割机,由于引导罩以可从锯罩拆卸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通过将引导罩从锯罩上拆除来容易地执行诸如清洁调节引导件和锯罩等维护操作,这提高了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便携式切割机,由于在开口部附近的空气通道中形成用于将空气从靠近电动机的一侧向远离电动机的一侧引导的引导部,因此在使用切割片切割要处理的构件时产生的碎片通过在锯罩内限定的空气通道,以便被引导部向背离电动机的方向引导,然后通过开口部排出。这种布置方式使得碎片更不可能停留在锯罩内,这降低了碎片附着在调节引导件和移动限制部件等部件上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容纳有电动机的外壳不具有平面形状,而通常具有与电动机对应的形状,因此难以移除排出到靠近电动机一侧的碎片。同时,在远离电动机的一侧,不存在干扰移除碎片的障碍,因而可以容易地移除碎片。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便携式切割机,手柄部件和引导罩都由树脂形成。因此,即使将便携式切割机以手柄部件和引导罩的附近与诸如地板等设置表面接触的方式放置在设置表面上,也更不容易损坏设置表面,这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与电动机相对的一侧的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横截面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横截面IV-IV截取的局部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锯罩;
图5A是示出引导罩安装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B是示出引导罩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拆除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中的第一引导构件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中的第二引导构件的局部平面图;
图8A是示出第一引导构件和第二引导构件之间的接合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第一引导构件和第二引导构件之间的不可旋转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第一引导构件和第二引导构件之间的可旋转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中当切割片的突出量改变时的剖视图;
图10A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中当根据示例性修改例的切割片的突出量最大时的剖视图;
图10B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中当根据示例性修改例的切割片的突出量改变时的剖视图;
图11A是示出引导构件之间的不可旋转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B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中的根据示例性修改例的引导构件之间的可旋转状态的侧视图;
图12A是在传统便携式切割机中当切割片的突出量最大时的剖视图;以及
图12B是在传统便携式切割机中当切割片的突出量改变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11B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图1至图3所示的圆锯1是示例性便携式切割机,该便携式切割机包括外壳2、圆锯片3、锯罩4和支架6。
外壳2主要包括:壳体部件21,其中容纳有电动机2A;以及手柄部件22,其与壳体部件21一体地形成。此外,在锯罩4内设置有适于由电动机2A驱动的驱动系统(在附图中未示出),并且驱动系统允许圆锯片3旋转。
手柄部件22由树脂制成,并且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2A的驱动的开关(在附图中未示出)和用于保持开关打开(ON)的制动器(在附图中未示出)。
锯罩4连接到并且设置在手柄部件22的与外壳2的壳体部件21相对的一侧。如图2所示,锯罩4覆盖圆锯片3,并主要包括与外壳2连接的锯罩主体41、设置在锯罩主体41上的安全罩42和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锯罩主体41上的引导罩43。
锯罩主体41由金属制成,并且如图2所示,覆盖圆锯片3的大约一半。在锯罩主体41的圆周方向的一端侧限定与旋转支撑轴62(将在下文描述)连接的连接部41A。在锯罩主体41与包含圆锯片3侧面的平面相交的位置上设置有肋41B(参照图1)。在锯罩主体41的圆周方向的另一端侧具有在肋41B的延伸部分上形成的通孔41a,并且移动限制部件5布置在通孔41a中并用于限制连杆7(将在下文中描述)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
如图2所示,移动限制部件5主要包括螺栓51、垫圈52、旋转操作部件53和螺帽54。螺栓51包括:轴部51A;轴环部51B,其设置在轴部51A的底端侧并与连杆7接合;以及矩形部分51C,其设置在轴部51A和轴环部51B之间并且具有与轴部51A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大致正方形横截面。垫圈52具有在大致中心位置形成的通孔。当垫圈52以围绕通孔的轴线不可旋转的方式配合并保持在锯罩主体41中时,将螺栓51的轴部51A插入所述通孔中。旋转操作部件53布置在垫圈52上以与垫圈52接触,并且将螺栓51的轴部51A插入所述通孔中。
图4是示出锯罩主体41内部的局部剖视图。如图4所示,锯罩主体41限定有在背离电动机2A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开口部41b和从圆锯片3的前侧沿着切割方向连通到开口部41b的空气通道41c。在开口部41b附近的空气通道41c中形成引导部41C,该引导部41C将空气从靠近电动机2A的一侧向远离电动机2A的一侧引导。
根据上述布置方式,在使用圆锯片3切割要处理的构件时产生的碎片通过在锯罩主体41内部限定的空气通道41c,并由引导部41C向背离电动机2A的方向引导,然后通过开口部41b排出。这使得碎片更不可能停留在锯罩主体41内部,这降低了碎片附着在连杆7和移动限制部件5等部件上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容纳有电动机2A的外壳2通常具有与电动机2A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因此难以移除被排出到靠近电动机2A一侧的碎片。同时,在远离电动机2A的一侧,不存在干扰移除碎片的障碍,从而可以容易地移除碎片。
如图2所示,在锯罩主体41的沿着圆周方向的另一端侧,在该圆周方向上沿着锯罩主体41的外边缘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安全罩42。弹簧(在附图中未示出)置于锯罩主体41和安全罩42之间,以便靠着锯罩主体41沿着附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推压安全罩42。因此,如果不执行切割操作,那么安全罩42覆盖圆锯片3的从上述另一端侧到上述一端侧的不能被锯罩主体41覆盖的部分。圆锯片3在锯罩主体41的上述一端侧和安全罩42之间露出,并且当露出部分用于切割要处理的构件时,圆锯1从锯罩主体41的上述另一端侧切向锯罩主体41的上述一端侧。因此,从锯罩主体41的上述另一端侧到上述一端侧的方向限定为切割方向,并且锯罩主体41的上述一端侧和上述另一端侧分别限定为切割方向的前侧和后侧。
引导罩43由树脂制成,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锯罩主体41的上表面上。图5A和图5B分别是引导罩43安装在锯罩主体41上以及从锯罩主体41上拆除时的圆锯1的透视图。如图5A所示,引导罩43安装在锯罩主体41上以覆盖连杆7(下文将描述)。在引导罩43的侧面上,在与锯罩主体41中所形成的开口部41b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开口部43a。
如图1所示,支架6主要包括支架构件61和旋转支撑轴62,并且以相对于锯罩4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外壳2、圆锯片3和锯罩4。支架构件61作为支架6的主要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由大致矩形板形成。支架构件61布置成其纵向对应于切割方向,并且在支架构件61的表面上形成沿着该纵向延伸的细长开口部6a。支架构件61还布置成圆锯片3和安全罩42可以插入开口部6a中。此外,在支架构件61的与设置旋转支撑轴62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限定与要处理的构件接触的接触表面61A。
如图1所示,在支架构件61上,旋转支撑轴62和用于指示切割点的指示部件67设置在开口部6a的沿切割方向的前侧。指示部件67设置在支架构件61的沿切割方向的前端并且设置在与包含圆锯片3的平面相交的位置上。旋转支撑轴62包括在切割方向上向后延伸的一对臂部分,并且臂部分设置有旋转轴部分62A,该旋转轴部分的轴线方向对应于与切割方向垂直的方向。沿着切割方向设置在锯罩主体41前侧的连接部41A由旋转轴部分62A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
如图3所示,在支架构件61中,在开口部6a的沿着切割方向的后侧和圆锯片3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可与连杆7连接的连接件65和用于以可转动和可枢转的方式支撑连杆7的旋转销65A。
如图5B所示,当将引导罩43安装在锯罩主体41上时,连杆7被引导罩43覆盖。连杆7形成有沿着锯罩主体41从支架6延伸的引导通道7a从而以可滑动的方式引导移动限制部件5。如图3和图5B所示,连杆7主要包括与支架6连接的下引导构件71、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上引导构件73。当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小时,连杆7固定到当锯罩4以旋转支撑轴62为中心旋转时移动限制部件5所遵循的圆弧上。此外,当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大时,移动限制部件5固定到下引导构件71上,而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上引导构件73与锯罩主体41的外周接触。另外,引导构件71至73都由厚度大致相同的金属板制成。应当注意到,每个引导构件的厚度指的是移动限制部件5的螺栓51的轴向长度。
如图6所示,下引导部件71主要包括:引导部71A,其以大致弧形的形状延伸;基端部71B,其设置在引导部71A的支架端并与支架6的连接件65连接;以及连接部71C,其用于与中间引导构件72连接。
引导部71A形成有沿着下引导构件71的纵向延伸的长孔71a,螺栓51插入该长孔并滑动。基端部71B形成有直径稍大于旋转销65A的直径的轴孔71b,基端部71B通过旋转销65A与支架6连接。如图8A至图8C所示,连接部71C具有轴孔71c和接触面71D。由于连接部71C具有与中间引导构件72的连接部72C相同的构造,因此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如图7所示,中间引导构件72包括两个彼此相对的左右对称构件。中间引导构件72主要包括插入有螺栓51的引导部72A、位于靠近支架一侧的轴部72B和位于远离支架一侧的连接部72C。引导部72A具有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通道72a,即以宽度与长孔71a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间隔将两个构件分离地布置。轴部72B以相对于引导部72A更靠近通道72a一级台阶的方式与引导部72A连续地形成。具体地说,轴部72B的宽度为引导部72A的宽度的大约一半。在轴部72B的各侧面上设置朝向与通道72a相对的一侧突出的突出部72D。此外,如图8A至图8C所示,轴部72B在中间引导构件72的厚度方向上具有更靠近圆锯片3的圆弧部分72F和远离圆锯片3的成角部分72G。同时,如图7所示,连接部72C形成有:轴孔72b,其直径略大于突出部72D的直径;以及接触面72E,其由于引导部72A和连接部72C之间厚度的不同而形成。连接部72C以相对于引导部72A远离通道72a一级台阶的方式与引导部72A连续地形成。具体地说,连接部72C的宽度为引导部72A的宽度的大约一半,并且连接部72C的形状与轴部72B的形状对应。应该注意到,下引导构件71的连接部71C具有与中间引导构件72的连接部72C相同的构造,其中,轴孔71c和接触面71D分别对应于轴孔72b和接触面72E。
如图8B所示,在中间引导构件72的轴部72B上设置的突出部72D与在下引导构件71的连接部71C中形成的轴孔71c接合,从而使下引导构件71和中间引导构件72以可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中间引导构件72的轴部72B的成角部分72G和下引导构件71的接触面71D相互接触时,中间引导构件72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也就是说,中间引导构件72在其轴部72B的圆弧部分72F与下引导构件71的接触面71D相互接触的范围内是可以旋转的,并且该中间引导构件72被固定为可朝向圆锯片3旋转,而不可背离圆锯片3旋转。因此可以以低成本限定引导构件旋转的范围。
如图5B所示,与中间引导构件72的情况相同,上引导构件73包括形成有长孔73a的引导部73A以及设置有突出部73D的轴部73B,并且还主要包括前端部73C。前端部73C与引导部73A连续地形成以限定螺栓51可以滑动的范围。
各轴部与各连接部接合从而使引导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具体地说,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中间引导构件72的轴部72B上设置的突出部72D与在下引导构件71的连接部71C中形成的轴孔71c接合,从而使得中间引导构件72以突出部72D为中心相对于下引导构件71可枢转且可旋转地支撑在突出部72D上。此外,在上引导构件73的轴部73B上设置的突出部73D与在中间引导构件72的连接部72C中形成的轴孔72b接合,从而使得上引导构件73以突出部73D为中心相对于中间引导构件72可枢转且可旋转地支撑在突出部73D上。
此外,如图5B所示,当引导构件彼此连接时,引导构件中的长孔71a、通道72a和长孔73a彼此连通,这对应于引导通道7a,移动限制部件5的螺栓51可以通过该引导通道7a滑动。也就是说,螺栓51可以在下引导构件71的基端部71B和上引导构件73的前端部73C之间以滑动的方式移动。
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使外壳2和锯罩4围绕旋转支撑轴62的旋转轴部分62A旋转,来改变圆锯片3的突出量。具体地说,通过使与锯罩4连接的移动限制部件5的螺栓51穿过连杆7的引导通道7a滑动,使连杆7和锯罩主体41相互滑动(参照图5B)。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壳2和锯罩4以旋转轴部分62A为中心相对于支架6沿着图9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这使得从接触面61A向圆锯片3下端的突出量改变。应该注意到,当移动限制部件5与下引导构件71的基端部71B接触时,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大;而当移动限制部件5与上引导构件73的前端部73C接触时,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小。
如图3所示,当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大时,移动限制部件5的螺栓51布置在低于下引导构件71的连接部71C的位置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上引导构件73布置在锯罩4的外侧并且与锯罩4的外周接触,从而以不与圆锯片3接触的方式受到支撑。
如图9所示,当改变圆锯片3的突出量时,使移动限制部件5的螺栓51位于中间引导构件72的通道72a内,并且将锯罩4和中间引导构件72紧固成限制中间引导构件72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以相对于下引导构件71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中间引导构件72。具体地说,中间引导构件72在受到如下力的牵引的状态下紧固到锯罩4上:即沿着从旋转支撑轴62向移动限制部件5的方向施加的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中间引导构件72的轴部72B的成角部分72G和下引导构件71的连接部71C的接触面71D彼此接触时,中间引导构件72被固定为不可沿着背离圆锯片3的方向旋转,并且由移动限制部件5牵引,因此不能朝向或背离圆锯片3倾斜。
同时,当移动限制部件5的螺栓51位于中间引导构件72的通道72a内并且将锯罩4和中间引导构件72紧固成限制中间引导构件72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时,相对于中间引导构件72可以旋转的上引导构件73与锯罩4的上表面接触并由该表面支撑。
此外,当移动限制部件5的螺栓51位于上引导构件73的长孔73a内并且将锯罩4和上引导构件73紧固成限制上引导构件73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时,与紧固锯罩4和中间引导构件72时中间引导构件72的情况相同,上引导构件73在受到如下力的牵引的状态下紧固到锯罩4上:由移动限制部件5沿着从旋转支撑轴62向移动限制部件5的方向施加的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下引导构件71以相对于支架6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传统布置方式中,当竖直地分割连杆并且切割片的突出量最大时,移动限制部件相对于旋转支撑部分位于距支架较远的位置,由于下连杆不用于改变切割片的突出量而仅用作上连杆的支撑件,因此下连杆形成为尽可能小。然而,如果为保证移动限制部件具有足够的可移动范围而以较大尺寸形成下连杆,那么需要较大空间来容纳上连杆从而造成便携式切割机尺寸的增加。
同时,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圆锯1,由于至少当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大时,移动限制部件5相对于旋转支撑轴62位于更靠近支架6的位置上,因此下引导构件71的长孔71a构成移动限制部件5的可滑动范围内的引导通道7a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仅需要下引导构件71、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上引导构件73提供与传统的上连杆所提供的移动限制部件的可移动范围相当的可移动范围,并且即使下引构件71形成为较大尺寸也无需增加圆锯1的尺寸。此外,至少在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大时,可以通过使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上引导构件73相对于下引导构件71旋转,而仅需要较小空间来容纳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上引导构件73,从而可以减小圆锯1的尺寸。此外,可以通过旋转中间引导构件72和上引导构件73来减小移动限制部件5的张力,这允许移动限制部件5以平滑的方式滑动,从而提高可操作性。
此外,与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受移动限制部件5限制的引导构件相比,更靠近支架6的引导构件被固定为不可相对于邻接引导构件旋转,从而使连杆7和锯罩4以在给定位置上不松开的方式彼此固定。此外,由于包括多个引导构件和多个旋转支撑部分,因此连杆7可以通过各个引导构件(即使可能不具有弹性)的旋转而自由地变形,这允许以平滑的方式引导移动限制部件5。结果,不需要各个引导构件都由弹性薄板形成,并且可以使用厚板来增加强度。
此外,与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受移动限制部件5限制的引导构件相比,位于更远离支架6的位置上的引导构件并且可以相对于邻接引导构件旋转,因此仅需要较小的空间来容纳该引导构件,从而可以减小便携式切割机的尺寸。
此外,由于在包含或平行于圆锯片3侧面的平面内沿着圆锯片3的外周支撑引导构件,因此当移动限制部件5背离支架6移动时,可以沿着引导通道7a平滑地引导移动限制部件5。
除此之外,通过使旋转操作部件53旋转并由此沿着轴向相对地移动轴部51A以使连杆7与轴环部51B接合,移动限制部件5适于限制连杆7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由此可以通过操作旋转操作部件53容易地限制连杆7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
此外,由于各引导构件都形成为在移动限制部件5的轴部51A的突出方向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因此不需要为各个引导构件制备专门的移动限制部件5。具体地说,由于轴部51A在限制连杆7相对于锯罩4的移动时移动相同的距离,因此可以使用同一移动限制部件5。
另外,由于与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受移动限制部件5限制的引导构件相比更远离支架6的引导构件布置在锯罩主体41的外侧,因此,在锯罩主体41内产生的碎片不会附着在该引导构件上。因此,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附着在引导构件上的碎片变成阻力来干扰移动限制部件5相对于引导构件的滑动。此外,由于不需要保证用于将引导构件容纳在锯罩主体41内的空间,因此可以减小锯罩主体41的尺寸。此外,如果需要,与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受移动限制部件5限制的引导构件相比更加远离支架设置的引导构件可以在不将锯罩主体41从支架6上拆除的情况下进行更换。此外,如果需要,与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受移动限制部件5限制的引导构件相比更加远离支架设置的引导构件可以在不将锯罩主体41从支架6上拆除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因此可以提高可组装性。
此外,引导罩43以可从锯罩主体41拆卸的方式形成,以覆盖与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受移动限制部件5限制的引导构件相比更加远离支架6设置的引导构件,引导罩43可以吸收外部冲击,这可以防止连杆7发生变形。尽管圆锯1通常用于诸如木屑等粉尘飞散的环境中,但是提供引导罩43可以防止外部飞散的粉尘附着到位于锯罩主体41外侧的引导构件上。
此外,由于引导罩43以可从锯罩主体41拆卸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通过从锯罩主体41上拆除引导罩43来容易地执行诸如清洁连杆7和锯罩主体41等的维护操作,这提高了可操作性。
此外,外壳2形成有从外壳2向与圆锯片3相对的一侧突出的手柄部件22,并且手柄部件22和引导罩43都由树脂形成。因此,即使将圆锯1以手柄部件和引导罩的附近与诸如地板等设置表面接触的方式放置在设置表面上,也更不容易损坏设置表面,这提高了便利性。
应该注意,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切割机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认识到,可与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可以使用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的布置方式。下面将描述根据示例性修改例的圆锯100。图10A示出圆锯片3的突出量最大时的圆锯100,而图10B示出突出量减少时的圆锯100。在圆锯100中,连杆170在与圆锯片3的侧面平行的平面内设置在不与圆锯片3接触的位置上。移动限制部件150包括:螺栓151,其与圆锯片3的侧面垂直地延伸;旋转操作部件53,其布置在调节引导件(连杆)170的通道内,以便与连杆170接触并且可以以螺栓151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螺帽152,通过使旋转操作部件53旋转,螺帽与调节引导件170接触并推压调节引导件170;以及杆部分153。杆部分153适于将螺帽152和锯罩140与螺栓151、旋转操作部件53和螺帽152一起一体地沿着连杆170的通道移动。
根据上述布置方式,由于连杆170在与圆锯片3的侧面平行的平面内设置在不与圆锯片3接触的位置上,调节引导件170可以形成为小于圆锯片3的外周。这允许锯罩140形成为较小的尺寸,从而可以减小圆锯100的尺寸。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便携式切割机1布置成,当中间引导构件72紧固到锯罩主体41上并且通过移动限制部件5限制中间引导构件72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时,与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受到限制的引导构件相比更远离支架6设置的上引导构件73被支撑在锯罩主体41的上表面上,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可以在中间引导构件172的连接部上设置限制件172A,并且可以在上引导构件173的轴部上形成可与限制件172A接触的限制表面173A以限制上引导构件173的旋转角度。下引导构件171的连接部和中间引导构件172的轴部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布置。
根据上述布置方式,即使连杆170设置在锯罩140的内侧,也可以防止连杆170由于引导构件向圆锯片3的过度旋转而与圆锯片3接触。
此外,限制件172A设置在中间引导构件172的连接部上,这可以防止部件数量增加并且以低成本限定上引导构件可旋转的范围。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圆锯1还可以布置成在下引导构件71和上引导构件73之间设置一个中间引导构件72,但是也可以在下引导构件71和上引导构件73之间设置多个中间引导构件。这种布置方式允许连杆更自由地发生变形,并由此以更平滑的方式引导移动限制部件5。
应该注意到,该实施例使用这样的布置方式:即,通过使操作部件旋转并由此使螺栓51旋转而能够或不能够限制连杆7相对于锯罩主体41的移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如下的另一种布置方式:即,例如通过使操作部件旋转并使用凸轮装置等而能够或不能够限制连杆相对于锯罩的移动。
本申请基于2007年9月7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33397并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包括:
外壳;
电动机,其容纳在所述外壳中;
切割片,其适于由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以切割要处理的构件;
锯罩,其与所述外壳连接以覆盖所述切割片的外周的大约一半;
支架,其适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锯罩和所述外壳并且与所述要处理的构件接触;以及
突出量改变机构,其能够改变所述切割片从所述支架向与所述锯罩相对的一侧突出的突出量,其中,
所述突出量改变机构具有从所述支架沿着所述锯罩的旋转方向延伸的调节引导件和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引导件相对于所述锯罩的移动的移动限制部件,并且
所述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所述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的部分布置在所述锯罩的外侧,所述调节引导件通过旋转销与所述支架的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还包括:
引导罩,其用于覆盖所述调节引导件的相对于所述移动限制部件位于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中,
所述引导罩以可从所述锯罩拆卸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中,
所述锯罩限定有在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的开口部和从所述切割片的前侧沿着切割方向连通到所述开口部的空气通道,并且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的空气通道中形成有用于将空气从靠近所述电动机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侧引导的引导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中,
所述外壳形成有从所述外壳向与所述切割片相对的一侧突出的手柄部件,并且所述手柄部件和所述引导罩都由树脂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33397A JP4941755B2 (ja) | 2007-09-07 | 2007-09-07 | 携帯用切断機 |
JP2007-233397 | 2007-09-07 | ||
JP2007233397 | 2007-09-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0744A CN101380744A (zh) | 2009-03-11 |
CN101380744B true CN101380744B (zh) | 2012-06-06 |
Family
ID=4043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1436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0744B (zh) | 2007-09-07 | 2008-09-05 | 便携式切割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74075B2 (zh) |
JP (1) | JP4941755B2 (zh) |
CN (1) | CN1013807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20781B2 (ja) * | 2008-07-31 | 2013-01-16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携帯用切断機 |
JP5412089B2 (ja) * | 2008-11-11 | 2014-02-12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切断機 |
JP5396643B2 (ja) * | 2009-03-05 | 2014-01-22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携帯用切断機 |
CN101863047B (zh) * | 2009-04-20 | 2012-07-0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便携式切割机 |
JP5730602B2 (ja) * | 2011-02-09 | 2015-06-10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切断工具 |
US9694508B2 (en) * | 2011-09-30 | 2017-07-04 | Robert Bosch Tool Corporation | Base lever with release stop and lock stop |
US9044869B2 (en) * | 2012-02-06 | 2015-06-02 | Chervon (Hk) Limited | Electric circular saw |
JP2014079874A (ja) * | 2012-09-26 | 2014-05-08 | Makita Corp | 動力工具 |
JP6249214B2 (ja) * | 2013-12-19 | 2017-12-2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動丸鋸 |
US10875109B1 (en) | 2018-04-30 | 2020-12-29 | Kreg Enterprises, Inc. | Adaptive cutting system |
DE102018117677B4 (de) * | 2018-07-20 | 2020-02-06 | Festool Gmbh | Vorrichtung zum Stützen und/oder Führen einer Werkzeugmaschine |
CN114523148B (zh) * | 2022-04-21 | 2022-07-12 | 海门柏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粉尘收集功能的电动圆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854510A (en) * | 1929-11-06 | 1932-04-19 | Walt Products Corp De | Portable power driven saw |
US3262472A (en) * | 1964-05-08 | 1966-07-26 | Black & Decker Mfg Co | Depth and bevel adjustment mean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saw |
JPS6040202A (ja) * | 1983-08-13 | 1985-03-02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電動丸鋸 |
US4856394A (en) * | 1988-04-14 | 1989-08-15 | Porter-Cable Corporation | Portable circular saw |
JPH0329221A (ja) | 1990-06-05 | 1991-02-07 | Tokai Rika Co Ltd | ターミナルの製造方法 |
JPH0479601A (ja) * | 1990-07-23 | 1992-03-13 | Tdk Corp | ストリップライン内蔵の多層基板 |
DE4124232A1 (de) * | 1991-07-22 | 1993-01-28 | Bosch Gmbh Robert | Handkreissaege, insbesondere tauchsaege |
DE4403189B4 (de) * | 1994-02-02 | 2006-01-12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kreissäge mit Pendelschutzhaube und mit einer Schnittiefen-Einstellvorrichtung |
JP2607480Y2 (ja) | 1999-10-05 | 2001-09-04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気マルノコにおける騒音防止構造 |
JP3785890B2 (ja) * | 2000-02-25 | 2006-06-14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携帯用切断機 |
TWI256334B (en) * | 2002-10-22 | 2006-06-11 | Hitachi Koki Kk | Portable electric cutting device with blower mechanism |
DE10261743A1 (de) * | 2002-12-30 | 2004-07-22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kreissägemaschine B27B |
JP4479893B2 (ja) * | 2004-06-18 | 2010-06-09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携帯用切断工具 |
JP4780524B2 (ja) * | 2006-02-22 | 2011-09-28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携帯用切断機 |
-
2007
- 2007-09-07 JP JP2007233397A patent/JP494175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9-05 US US12/205,265 patent/US787407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9-05 CN CN2008102143663A patent/CN1013807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061741A (ja) | 2009-03-26 |
JP4941755B2 (ja) | 2012-05-30 |
US20090064510A1 (en) | 2009-03-12 |
CN101380744A (zh) | 2009-03-11 |
US7874075B2 (en) | 2011-0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0744B (zh) | 便携式切割机 | |
US7789003B2 (en) | Miter saw | |
WO2010101258A1 (ja) | 携帯用切断機 | |
CN103128640B (zh) | 切割机 | |
CN101422878B (zh) | 切割机的外罩装置 | |
JP5468360B2 (ja) | 切断機の集塵装置 | |
JP5061807B2 (ja) | 電動カッタ | |
JP2014042988A (ja) | 切断機 | |
JP5252375B2 (ja) | 携帯用切断機 | |
JP2008149679A (ja) | カッター | |
US8091457B2 (en) | Guard assembly for a saw blade | |
JP5495016B2 (ja) | グラインダ用保護カバー、グラインダ用保護カバーユニット、及びグラインダ | |
JP5666964B2 (ja) | 切断機 | |
JP2006007403A (ja) | サンダー | |
JP5580070B2 (ja) | 帯鋸盤における切粉除去装置 | |
JP5546950B2 (ja) | 切断工具における可動カバーの位置調整機構 | |
JP5385164B2 (ja) | 切断機 | |
JP4962902B2 (ja) | 携帯用ベルト研磨機 | |
JP4998849B2 (ja) | 携帯用切断機 | |
US20210162621A1 (en) | Lever device | |
JP2017213647A (ja) | 切断機 | |
JP7552367B2 (ja) | 作業機 | |
CN101642829B (zh) | 斜断锯 | |
JP3611452B2 (ja) | 丸鋸盤の切削粉排出機構 | |
JP5381173B2 (ja) | 携帯用切断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