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79775B - 用于重新路由因特网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重新路由因特网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9775B
CN101379775B CN2007800048028A CN200780004802A CN101379775B CN 101379775 B CN101379775 B CN 101379775B CN 2007800048028 A CN2007800048028 A CN 2007800048028A CN 200780004802 A CN200780004802 A CN 200780004802A CN 101379775 B CN101379775 B CN 1013797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address
isp
sit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48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9775A (zh
Inventor
S·霍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darui Co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79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9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9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9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34Reaction to server failures by a load bal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和第二路由器均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与指示所述第二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路由的来自所述第二路由器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相比,所述第一路由器所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指示所述第一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次选路由。因此,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同时,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继续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的公告。因此,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还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技术。

Description

用于重新路由因特网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网络分组到备用(或恢复)站点的重新路由。
背景技术
如今很多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被大家所熟知,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联网以及因特网等。举例来说,客户机经由因特网向位于连接到因特网的LAN上的服务器进行请求。对于将在逻辑上介入因特网与服务器的LAN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以及对于将在物理和/或逻辑上介入ISP与服务器的该LAN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边界路由器来说,这是常见的。具有多于一个的到因特网的连接被称为“多重连接(multihoming)”。使用两个或多个ISP考虑了负载平衡以及增加的弹性。服务器的边界路由器周期性地广播对于服务器网络的自治系统编号(ASN)以及通向服务器的关联路由的边界网关协议(BGP)公告。BGP在RFC 1771中被定义,并且是外部网关路由协议,用于在路由器或路由器组之间共享信息,以便确定有效路径。邻近的ISP和路由器接收这些广播。在正常操作期间,每个ISP都接收包括源网际协议(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的分组,并且然后经由到服务器的中介路由器将这些分组转发或“路由”至目的IP地址。(分组是通过分组交换网络传输的一条消息。分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除了数据之外其还含有目的地址。在IP网络中,分组常被称为数据报。)目的IP地址可以通向可处理请求的单个服务器、用于处理请求的一池服务器的负载平衡器或代理服务器,或者服务器或服务器池所位于的网络的网关。位于目的IP地址的服务器有时被称为“站点”或“生产站点”。如果该站点向请求者提供了Web页面作为所请求应用的接 口,则目的服务器还可以被称为“Web站点”。
通常,在备用网络上存在备用生产站点(备用站点),以防原始生产站点(原始站点)出故障。还可以存在用于备用站点的一个或多个ISP。当原始站点出故障时,原始站点的边界路由器停止其原始站点自治系统编号(ASN)以及关联路由的周期性BGP(边界网关协议)公告。原始站点的ISP注意到原始站点的ASN及其关联路由的终止,并且作为响应,更新其路由表以移除与该ASN关联的任何路由。原始站点的ISP经由BGP将这些变化传播遍及因特网。此时,因特网并不知道原始站点的路由以及IP地址。为了向备用站点重新路由分组,已知的是使用域名系统(DNS)更新。(DNS是用于将主机和域名转换成IP地址的系统。)这些DNS更新改变了IP地址-主机名以及IP地址-域名转换。因为该解决方案依赖于主机名以及域名,所以其并不支持需要在备用站点维护原始IP地址的应用或实现。另外,DNS更新可以花费七十二个小时来全世界传播(取决于个体DNS的生存时间超时设置)。需要额外的工作来在备用站点处改变IP地址并正确配置DNS(例如,区域文件修改)。该额外的工作可能转换成更长周期的中断。另一公知的解决方案是在两个站点处都安装相同的ISP。然而,取决于ISP和站点,其成本可能很高。当需要在非计划性位置进行恢复时,很可能在该位置并未及时安装或可获得相同的ISP。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原始站点出故障时,迅速完成和促进网络分组重新路由至备用站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系统、方法和程序。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和第二路由器均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与指示所述第二 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路由的来自所述第二路由器的IP地址公告相比,所述第一路由器所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指示所述第一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次选路由。因此,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同时,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继续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的公告。因此,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所述第一路由器是用于含有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网络的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用于含有所述第二服务器的第二网络的边界路由器。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指示与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相比次选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由,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例如,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可以包括AS_PATH前导(prepend),以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本发明还在于另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系统、方法和程序。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中的BGP过滤器被配置以便接受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二路由器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绕过所述第一ISP,而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开始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从第一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方法,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路由器均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与指示所述第二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路由的来自所述第二路由器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相比,所述第一路由器所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所述第一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次选路由,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期间,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以及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同时,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继续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含有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网络的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含有所述第二服务器的第二网络的边界路由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包括AS_PATH前导,以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路由器还广播与所述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以及所述第二路由器还广播与所述第二站点关联的第二ASN的公告。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用于在第 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在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中配置BGP过滤器,以便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接受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路由器并不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绕过所述第一ISP,而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路由器并不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中配置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IP地址,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绕过所述第一ISP,而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手动启动以下步骤: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以及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第一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第二边界路由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二路由器还广播与所述第二站点关联的第二ASN 的公告;以及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与所述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
从第二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系统,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系统包括:在所述第一路由器内,用于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的装置;在所述第二路由器内,用于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的装置,与指示所述第二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路由的来自所述第二路由器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相比,所述第一路由器所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所述第一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次选路由,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期间,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以及响应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用于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而所述第一路由器继续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的装置,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含有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网络的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含有所述第二服务器的第二网络的边界路由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包括AS_PATH前导,以便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还包括用于 广播与所述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的装置;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还包括用于广播与所述第二站点关联的第二ASN的公告的装置。
从第三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第一程序指令,用于在所述第一路由器内执行,以便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第二程序指令,用于在所述第二路由器内执行,以便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其中与指示所述第二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路由的来自所述第二路由器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相比,所述第一路由器所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所述第一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次选路由,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期间,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以及第三程序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用于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而所述第一路由器继续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程序指令以函数形式被存储在所述介质上。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次选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由,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从另一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方法,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 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在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中配置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路由器并不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绕过所述第一ISP,而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中配置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IP地址,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绕过所述第一ISP,而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手动启动以下步骤: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以及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第一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第二边界路由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二路由器还广播与所述第二站点关联的第二ASN的公告;以及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与所述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
从另一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二服务器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服务器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服务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ISP,在所述第二服务器出故障之前,所述第一ISP配置了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第一路由器,其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在所述第二服务器出故障之前,所述第一路 由器配置了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IP地址,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路由器被配置以便不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第二ISP,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期间,所述第二ISP配置了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IP地址;第二路由器,其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期间,所述第二路由器配置了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IP地址,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二路由器被配置以便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绕过所述第一ISP,而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被重新配置以便停止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被重新配置以便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第一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第二边界路由器。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路由器被配置以便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广播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关联的第二ASN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被配置以便在所述第二服务器出故障之后而不是之前,广播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
从另一方面来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载到数字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其包括当所述产品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时候,用于实现以便完成如上述的本发明的步骤的软件代码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框图,其包括原始生产站点、备用生产站点以及与原始站点和备用站点相关联的边界路由器,其体现了本发明;以及
图2(A)、2(B)和2(C)形成了与备用生产站点关联的边界路由 器内的BGP协议程序功能的流程图及其它相关过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图1说明了一般标记为10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10包括经由WAN或其它网络13连接至因特网14的客户机12。因特网包括许多网络设备,包括有防火墙“F”、路由器“R”、网关“G”,以及交换节点“N”,如现有技术已知的。系统10还包括介入因特网14与原始生产站点(“原始站点”)2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PS”)16和18。系统10还包括介入因特网14与备用生产站点(“备用站点”)30之间的两个(或更多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PS”)46和48。如现有技术已知的,每个ISP都包括公知的BGP过滤器(或等同物),其控制由ISP识别/处理从原始站点20或从备用站点30通告的IP地址的哪些范围。因而,对于从其服务器以及从因特网到达ISP的每个分组来说,ISP将仅处理和传递当其源IP地址处于ISP的BGP过滤器(或等同物)所识别和处理的范围内的分组。通过示例的方式,原始站点20包括防火墙21、LAN网络26、一个或多个服务器22和24、负载平衡器25、存储器23,以及网络26上的其它计算机相关的设备。防火墙21和负载平衡器25是任选的。使用两个或更多的ISP提供了“多重连接”,考虑了负载平衡和增加的弹性,尽管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仅使用一个ISP。同样地,在每个站点处使用两个或更多的服务器是任选的,并且在每个站点处仅需要一个服务器。边界路由器26在物理和/或逻辑上介入ISP 16与防火墙21之间。边界路由器28在物理和/或逻辑上介入ISP 18与防火墙21之间。ISP 16和18各自接收具有通向所请求的服务器22或24的目的IP地址的分组,并且然后经由相应的边界路由器将每个分组转发或“路由”至目的IP地址。在所说明的例子中,目的IP地址经由防火墙21通向负载平衡器25。(可选地,目的地址是服务器22或24。)负载平衡器25然后基于已知的负载平衡算法,将请求转发至服务器22或24之一。(本发明并不要求负载平衡器、防火墙以及关联的 算法。)还是在所说明的例子中,请求导致服务器22或24向进行请求的客户机12提供Web页面、文件或其它数据。ISP 16和18以及边界路由器26和28分别包括已知的BGP协议程序功能(分别包括地址范围过滤器126和128或等同物),其控制由相应的ISP和边界路由器识别/处理来自原始站点20的源IP地址的哪些范围。因而,对于到达ISP 16和18以及边界路由器26和28的每个分组来说,相应的BGP协议程序功能将仅识别和处理当其源IP地址处于BGP过滤器(或等同物)所接受的范围内的分组。
原始站点20的所有者在备用网络36上还提供了备用站点30,以防原始站点20出故障。备用站点30有两个或更多的ISP 46和48。在所说明的例子中,备用站点30包括防火墙31、LAN网络36、负载平衡器35、两个或更多的服务器32和34、存储器33以及网络36上其它的计算机相关设备。备用站点30还包括介入ISP 46与防火墙36之间的边界路由器36,以及介入ISP 48与防火墙36之间的边界路由器。ISP 46和48以及边界路由器36和38分别包括已知的BGP协议程序功能146、148、136和138(包括相应的地址范围过滤器),其控制由相应的ISP和边界路由器识别/处理源IP地址的哪些范围。因而,对于从其服务器以及从因特网到达ISP 46和48以及边界路由器36和38的每个分组来说,相应的BGP协议程序功能将仅识别、处理和传递当其源IP地址处于BGP过滤器(或等同物)所接受的范围内的分组。
基于当前的互ISP BGP过滤标准,将要重新路由的IP地址具有大小/24(256邻接IP地址块)或更大,以便由ISP 46和48接收,由ISP 46和48向因特网14的其余部分公告,并且由包括ISP 16和18的因特网14的其余部分接受。然而,由于互ISP BGP过滤标准改变,该大小限制可能改变,并且本发明可应用于由未来的互ISP BGP过滤标准、以及BGP或IP的新版本(例如IPv6)或其它事件引起的未来的网络地址大小限制。
下面是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将原打算到原始站点20的分组重新路由至备用站点30的半自动过程。当原始站点20出故障的时候,由于不再从边界路由器26和28(BGP协议功能126和128)接收到对于路由 的公告,在ISP 16和18的边界路由器26和28内的BGP协议程序功能116和118得知出故障。此外,当原始站点20出故障的时候,支持人员从用户得知该问题(即,经由帮助平台或疑难通知单的申诉)并通知管理员。作为响应,BGP协议功能116、118、126和128停止其对自治系统编号(“ASN”)路径以及表示站点20的关联路由的周期性公告。在所说明的例子中,这是原始站点20的ASN路径和关联路由,原始站点20包括服务器22和24、防火墙26、负载平衡器25以及存储器23。ISP 16和18注意到对于原始站点20的ASN路径以及关联路由的公告的停止,并且作为响应,更新其路由表以便移除任何的关联路由条目。此外,ISP 16和18通知其BGP邻居:不再存在与该ASN相关联的这些路由。该信息通常在少于五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因特网14全世界传播,包括到达ISP 46和48以及边界路由器36和38。这被称为因特网路由表会聚(convergence)。
响应于先前来自备用站点30的请求(以及如对于可能的中断的准备),在ISP 46和48处的网络工程师更新其BGP过滤器(或等同物),以便接受来自原始站点20而不是备用站点30的IP地址的公告。响应于原始站点20出故障,在备用站点30处的管理员配置在备用站点30的边界路由器36和38中的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以便使用备用站点30的ASN,向被直接连接的备用ISP 46和48以及备用站点30的BGP对等广播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和路由的公告。(BGP对等(BGP peering)包括在被配置为BGP邻居的两个路由器(对等体)之间的BGP协议信息的交换。)这向ISP 46和48表明备用站点具有到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路径。ISP 46和48经由BGP协议过程146和148向因特网的其余部分转发这些公告。因特网路由表很快会聚,通常少于五分钟。因此,接收因特网上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后续分组的任何ISP或路由器(在因特网中以及ISP 16、18、46、48和边界路由器26、28、36和38)会将这些分组替换地路由至备用站点30。新的路由信息指示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应当被直接路由至备用站点30的ISP 46和48(而无需首先被路由至原始站点20的ISP 16和18)。一旦路由表已经会聚,打算到 原始站点20的所有的因特网通信业务都将经由ISP 46和48以及边界路由器36和38(而不经过ISP 16或18)被路由至备用站点30。
下面的步骤实现了前述重新路由过程:
预备步骤,即在原始站点20出故障之前:
a)打开/扩展在备用站点30的ISP 46和48的边界路由器36和38(以及连接到备用站点的任何其它的边界路由器)处的所有BGP过滤器和其它安全特征(即,访问控制列表、路由映射、社区字符串(community string)及其它),以便容许与原始站点20相关联的地址范围。边界路由器36和38并不向ISP 46和48公布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直到在原始站点处20存在中断。所以,在正常运作期间,其它ISP和路由器并不将具有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分组路由至ISP 46或48。相反,其它ISP和路由器将具有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分组路由至在到原始站点20的途中的ISP 16或18。如果在实现ISP 46和48、边界路由器36和38以及备用站点30(根据上面的步骤a))的备用状态以便替换原始站点20时存在任何问题,那么管理员将检查会显示问题的BGP协议功能146、148、136和138。
在备用操作期间的稍后步骤,即,在原始站点20出故障之后:
b)在原始站点20出故障之后,管理员通知原始站点20的BGP协议功能126和128停止公告原始站点的IP地址(假设边界路由器26和28仍然可操作;如果它们不可操作,则可能不需要修改BGP协议功能126和128)。因而,对于原始站点20的每个地址范围来说,备用站点30的边界路由器中的BGP协议功能136和138(自动或半自动地)配置预先确定的BGP“公告”:原始站点20的目的IP地址现在对应于备用站点30的路由和ASN。
c)使用该公告,备用站点30的边界路由器36和38向备用站点30处的ISP 46和48公告对于应当通过ISP 46和48(以及直接被连接和BGP对等于备用站点30的任何其它的ISP)的BGP过滤器而被路由的源地址的改变。使用该公告,备用站点30的边界路由器还向ISP 46和48(以及 直接被连接至且BGP对等于备用站点30的任何其它的ISP)公告备用站点30将接收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ISP通常过滤它们将接受或它们将在/24(256邻接IP地址)范围级别处监听的路由公告。此外,这最小化了因特网路由表的大小。)在所说明的例子中,被恢复的地址范围是将由BGP协议功能116、118、126、128、146、148、136和138内的BGP过滤器(或等同物)以及接受/24或更大公告的全世界范围的任何其它因特网路由器所接受或监听的全/24(256邻接IP地址)或更大的范围。作为例子,/23网络具有比/24网络更大的范围或IP地址块。
f)在生产站点20被恢复或修复之后,便终止来自备用站点30的边界路由器36和38的步骤b)和c)的BGP公告,并且管理员配置原始站点20BGP协议过程126和128以便经其ASN向原始站点20的ISP 16和18再次公告原始站点20的原始IP地址及其关联路由。ISP 16和18然后向世界的其余部分公告它们应当接收和处理寻址于服务器22和24的分组,即,从而使得ISP 16和18将接收和传递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并且ISP46和48将不这样做。
下面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重新路由分组的自动过程。当原始站点20出故障的时候,边界路由器26和28内的BGP协议功能126和128停止其对原始站点20的路由以及自治系统编号(“ASN”)路径的周期性公告。ISP 16和18注意到对于原始站点20的ASN路径和对应路由的终止,并且作为响应,更新其路由表以便移除与该ASN路径关联的路由,并且通知其BGP邻居,这些邻居又通知它们的BGP邻居,直到因特网路由表重新会聚而使到该ASN的这些特定路由不再存在。备用站点30的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也已经广播了对于这些相同路由的BGP公告,但是这些广播被指示为次选于来自原始站点路由的广播。当来自原始站点20的更优选路由的广播停止的时候,来自备用站点30的路由的广播将占优。一旦因特网路由表与这些次选路由重新会聚,接收因特网上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后续分组的任何ISP或路由器就会将这些分组路由至备用站点30。新的路由信息指示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应当被直接 路由至备用站点30的ISP 46和48,而无需首先被路由至原始站点20的ISP 16和18。一旦路由表已经会聚,打算到原始站点20的所有因特网通信业务就将被直接路由至备用站点30(而不经过ISP 16或18)。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当原始站点20出故障以及停止了来自BGP协议功能126和128的公告的时候,BGP协议功能136和138的公告自动占优。这是通过使得备用站点30 ASN路由器36和38所公告的路由次选于原始站点ASN路由器26和28所公告的路由来实现的。因此,当原始站点20正常运作时,其将接收目的地为原始站点20 IP地址的所有通信业务。然而,在原始站点20及其公告其到因特网14的路由的能力出故障期间,来自备用站点30的路由广播就变为优选并且通过全世界范围的因特网14传播。举例来说,BGP协议功能136和138可以使用AS_PATH前导来使其公告次选于来自原始站点20 BGP协议功能126和128的公告。该AS路径长度是BGPv4路由选择判定过程中的第五项。通过将备用站点30ASN多次附加到AS_PATH上,这延长了到达备用站点30的AS_PATH。如此,原始站点20没有AS_PATH前导(尽可能具有最短并且最优选的AS_PATH),而备用站点30具有多个AS_PATH前导,延长了其AS路径,从而使其对于BGP来说成为次级合意,或是次选的。因此,在正常操作模式下,BGP将选择具有最短AS路径长度的原始站点20,直到当原始站点20出故障并且具有更长AS路径长度的备用站点30变为更合意,或优选的路由。目前推荐六个AS_PATH前导以使其有效。
图2(A)、2(B)和2(C)较为详细地说明了前述自动和半自动过程。优选地,在原始站点20出故障之前,实现以下步骤100-140以及170-174作为设置。这将(标识设置中的任何问题以及)准备备用站点30来在原始站点20随后出故障的情况下实现其备用角色。在步骤100中,管理员标识原始站点的IP地址、原始站点的ASN以及备用站点30的ASN,并且配置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接着,管理员确定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空间是否长于在如今的实践中(在如今的实践下,/24或256邻接IP地址或更大)ISP 46和48中的BGP过滤器,并且因此可以通过因 特网被重新路由(判定102)。ISP 46和48中的每一个均包括BGP过滤器或等同物,其确定哪些公告和分组可以通过ISP到因特网14。如果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范围并不是足够大的IP地址块(当前/24或更大)(判定102,“否”分支),那么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和IP地址不能通过该方法被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并且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都不能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措施,除了通知管理员有问题之外(步骤104)。再次参照判定102,“是”分支,如果将被重新引导的IP地址空间符合BGP过滤器(或等同物)的要求,那么管理员和ISP 16、18、46和48确定备用站点30是否被授权接收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判定106)。该确定是基于管理员和ISP(16、18、46和48)授权并且经由BGP协议功能116、118、146、148、126、128、136和138中的ISP和管理员过滤器来实施的。通常,管理员在边界路由器26、28、36和38中设置这些配置文件。如果备用站点30并未被授权替换原始站点20(判定106,“否”分支),那么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就不能被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并且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都不能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措施,除了通知管理员有问题之外(步骤108)。可选地,管理员可以改变授权以便授权备用站点30来替换原始站点20。如果备用站点30被授权来替换原始站点20,那么管理员确定备用站点30是否具有其自己的自治系统编号(“ASN”)(判定110)。如果没有(判定110,“否”分支),则对于一个ISP(例如,ISP 46)连接来说,只有ISP 46向备用站点30分派私有ASN(步骤114),并且管理员利用ASN配置BGP协议功能136和138。对于多重连接环境来说,管理员可以从美国因特网编号注册机构(American Registry for Internet Numbers)(www.arin.net)获取ASN,并且从判定110继续“是”分支。接着,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都通知其有意向的ISP 16和18以及ISP 46和48将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替换地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以及备用站点30的ASN,如下(步骤120)。(每个边界路由器和ISP都广播其IP地址以及含有IP地址的网络的ASN。这些ASN唯一地标识了相应的网络(含有一个或多个 IP地址),并且用于促进从因特网到目的IP地址的分组的路由。)边界路由器36和38广播/公告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但是其广播/公告将采用次要或“次选”的方式,从而使得广播/公告的接收者因特网路由器仍会将寻址于原始站点的IP地址的分组路由至ISP 16和18,并且ISP 16和18仍会将这些分组路由至原始站点20,只要边界路由器26和28继续向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广播/公告其路由。这是因为通过边界路由器26和28对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广播/公告将采用主要或“更优选”的方式,只要原始站点20是有效的并且边界路由器26和28继续公告原始站点的IP地址。接着,BGP协议功能136和138的管理员从ISP 46和48接收ISP 46和48是否将更新其BGP过滤器、访问列表以及其它安全特征(即,访问控制列表,及其它)的通知,以便将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替换地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判定124)。ISP 46和48基于技术可行性以及内部消费者支持决定来进行该判定。(已经在判定102和106中确定,地址空间可以在技术上被重新引导并且备用站点30被授权替换原始站点20。)如果ISP 46和48不会将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替换地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判定124,“否”分支),那么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便不能重新引导这些分组并且相应地通知管理员(步骤126)。然而,如果ISP 46和48会将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替换地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判定124,“是”分支),那么管理员便请求ISP 46和48更新其BGP过滤器、访问列表以及其它安全特征,以便将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替换地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步骤130)。ISP 46和48照办。接着,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均检查其配置文件,以便确定BGP协议功能136和138是否被配置用于自动生成到达被直接连接的以及由边界路由器36和38的BGP对等所连接的所有路由器以及所有ISP(不只是ISP 16、18、46和48)的通知,以便将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替换地路由至备用站点30(判定140)。
半自动公告:
如果BGP协议功能136和138并未被配置用于自动生成该通知(判定 140,“否”分支),那么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均设置标志(描述或其它),以便指示打算手动生成通知并且等待原始站点20出故障(步骤142)。当原始站点20随后出故障的时候(步骤146),管理员将注意到该故障,并且(a)设置BGP协议功能126和128中的每一个以便停止向ISP 16和18公告原始站点20的ASN以及IP地址(步骤150),以及(b)设置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以便向ISP 46和48以及被直接连接和BGP对等于路由器36和38的任何其它的ISP和路由器生成通知,以便将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所有分组替换地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30(步骤158)。作为响应,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均生成并广播公告(步骤158)。
当原始站点20随后修复的时候(步骤159),管理员(a)设置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以便停止公告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步骤160),以及(b)设置BGP协议功能126和128以便开始向ISP 16和18以及被直接连接或由路由器26和28的BGP对等所连接的任何其它的ISP和路由器公告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步骤162)。作为响应,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新分组被路由至原始站点的ISP 16和18,并且然后经由边界路由器26或28到原始站点20(步骤164)。
自动公告:
再次参照判定140,“是”分支中,BGP协议功能126、128、136和138被配置用于自动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BGP协议功能136和138的管理员确定备用站点30是否具有其自己的ASN(判定170)。(管理员可以从美国因特网编号注册机构www.arin.net获取ASN。)如果没有(判定170,“否”分支),那么BGP协议功能136和138并不实现重新引导的自动通知,而是通知管理员实现前述步骤150-160的半自动过程并前进到步骤172以便设置指示半自动通知的标志(步骤172)。然而,如果备用站点30已经或者可以获取其自己的ASN(判定170,“是”分支),那么BGP协议功能126、128、136和138中的每一个均基于边界路由器26、28、36和38内配置文件中的设置自动准备重新引导的公告(步骤171),并且 设置标志来指示重新引导的自动公告准备就绪(步骤173)。举例来说,备用站点的BGP协议功能136和138可以使用AS_PATH前导来使其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公告次选于通过原始站点20的BGP协议功能126和128的公告(步骤174)。AS路径长度是BGPv4判定过程中的第五项。AS_PATH前导步骤包括将备用站点30 ASN多次附加到AS_PATH上。这延长了到达备用站点30的AS_PATH。如此,原始站点20没有AS_PATH前导(尽可能具有最短并且最优选的AS_PATH),而备用站点30具有多个AS_PATH前导,延长了其AS路径,从而使其对于BGP来说次级合意,或是次选的。因此,在正常操作模式下,BGP将选择具有最短AS路径长度的原始站点20,直到当原始站点20出故障并且备用站点30变为更合意,或更优选的路由。目前推荐六个AS_PATH前导以使其有效。
因而,BGP协议功能136和138中的每一个均向ISP 46和48进行其对于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次选的)公告: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而是应当被直接路由至备用站点30(步骤174)。具有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分组继续路由到原始站点20,直到原始站点20存在中断。如果并且当原始站点20出故障的时候,其边界路由器26和28停止向ISP 16和18以及向被直接连接的和由边界路由器26和28的BGP对等所连接的所有其它的路由器公告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步骤178)。作为响应,通过BGP协议功能136和138向ISP 46和48以及被直接连接的和由边界路由器36和38的BGP对等所连接的所有其它路由器的公告(即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分组而是应当被直接路由至备用站点30)变为主要/控制公告。因此,寻址于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后续分组将直接路由至备用站点30(步骤179)。当随后修复原始站点20的时候,边界路由器26和28再次向ISP 16和18、以及被直接连接的和由边界路由器26和28的BGP对等所连接的所有其它的路由器公告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步骤180)。作为响应,BGP协议功能146和148将停止接受并停止将来自原始站点20的IP地址的BGP协议功能136和138的公告插入到路由表中作为优选路由(步骤182),并且后续分组将路由到ISP 16和18,以及然后经由边界 路由器26和28到原始站点20(而不通过ISP 46和48或边界路由器36和38)(步骤184)。
采用功能形式(例如,可执行形式)的BGP协议功能136和138可以从诸如磁盘或磁带、光盘、DVD、半导体存储器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236和238被加载到边界路由器36和38中,或者经由边界路由器36和38中的TCP/IP或其它网络适配器卡从因特网或无线网络下载。
采用功能形式(例如,可执行形式)的BGP协议功能126和128可以从诸如磁盘或磁带、光盘、DVD、半导体存储器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236和238被加载到边界路由器26和28中,或者经由边界路由器26和28中的TCP/IP或其它网络适配器卡从因特网或无线网络下载。
基于前述内容,已经公开了用于将分组重新引导至备用站点的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然而,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例如,使路由次选或更优选的其它装置可以由边界路由器36和38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字符串交换和社区字符串上的动作;在不改变以上所提供的思想的情况下,未来的BGP过滤器掩码(filter mask)(/24)可以改变长度。因此,已经通过说明并且没有限制地公开了本发明,并且应当参照下面的权利要求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方法,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路由器均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与指示所述第二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路由的来自所述第二路由器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相比,所述第一路由器所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所述第一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次选路由,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期间,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以及
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同时,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继续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用于含有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网络的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用于含有所述第二服务器的第二网络的边界路由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包括AS_PATH前导,以便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路由器还广播与所述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以及
所述第二路由器还广播与所述第二站点关联的第二ASN的公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在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中配置BGP过滤器,以便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接受所述第二站点的IP地址;
随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并且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中配置BGP过滤器来接受所述IP地址,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绕过所述第一ISP,而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手动启动以下步骤: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以及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所述第二站点的所述IP地址的公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第一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第二边界路由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所述第二路由器还广播与所述第二站点关联的第二ASN的公告;以及
在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与所述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
11.一种用于在第二站点出故障之后将寻址于所述第二站点的分组重新引导至第一站点的系统,所述第一站点包括第一ISP、第一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一ISP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路由器,所述第二站点包括第二ISP、第二服务器,以及介入所述第二ISP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路由器,所述系统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由器内,用于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广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的公告的装置;
在所述第二路由器内,用于当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时,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的装置,与指示所述第二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路由的来自所述第二路由器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相比,所述第一路由器所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所述第一路由器为通往所述IP地址的次选路由,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运作期间,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分组经由所述第二ISP和所述第二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二服务器;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二站点出故障,用于使所述第二路由器停止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而所述第一路由器继续广播所述IP地址的公告的装置,从而使得寻址于所述IP地址的后续分组绕过所述第二ISP,而经由所述第一ISP和所述第一路由器被路由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器是用于含有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网络的边界路由器,并且所述第二路由器是用于含有所述第二服务器的第二网络的边界路由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由所述第一路由器广播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公告包括AS_PATH前导,以便指示比通往所述第二路由器更长的通往所述第一路由器的路径,以便到达所述IP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路由器还包括用于广播与所述第一站点关联的第一ASN的公告的装置;以及
所述第二路由器还包括用于广播与所述第二站点关联的第二ASN的公告的装置。
CN2007800048028A 2006-02-09 2007-01-22 用于重新路由因特网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1379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50,567 2006-02-09
US11/350,567 US8837275B2 (en) 2006-02-09 2006-02-09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routing internet packets
PCT/EP2007/050602 WO2007090729A1 (en) 2006-02-09 2007-01-22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routing internet packe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9775A CN101379775A (zh) 2009-03-04
CN101379775B true CN101379775B (zh) 2011-08-03

Family

ID=37971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48028A Active CN101379775B (zh) 2006-02-09 2007-01-22 用于重新路由因特网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37275B2 (zh)
EP (1) EP1987630B1 (zh)
JP (1) JP4807862B2 (zh)
CN (1) CN101379775B (zh)
BR (1) BRPI0707627B1 (zh)
CA (1) CA2637763C (zh)
TW (1) TWI429241B (zh)
WO (1) WO20070907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6325B2 (en) * 2007-01-31 2013-09-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connectivity in a network
JP4618587B2 (ja) * 2008-03-25 2011-01-26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有線lan障害発生時における通信経路確保方法、その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656058B2 (en) * 2008-09-05 2014-02-18 Lsi Corporation Back-off retry with priority routing
CN101582904B (zh) * 2009-06-17 2013-0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多线接入流量对称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965380B2 (en) * 2009-08-11 2015-02-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914520B2 (en) * 2009-11-16 2014-12-1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terprise integr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958282B2 (en) * 2009-12-10 2015-02-1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1-for-N redundancy in private IP session border control networks
EP3011453A4 (en) * 2013-06-18 2017-03-0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Data center redundancy in a network
US9413666B2 (en) 2013-10-02 2016-08-09 Cisco Technology, Inc. Report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gestion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sharing environment
US9479475B1 (en) * 2014-03-17 2016-10-25 Michael E. Mazari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IPv4 to IPv6 transition rather than an outage
US9935816B1 (en) * 2015-06-16 2018-04-0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routing configuration
US10142886B2 (en) 2016-09-30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group reporting of user equipment congestion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681120B2 (en) * 2017-07-25 2020-06-09 Uber Technologies, Inc. Load balancing sticky session routing
SE544512C2 (en) * 2017-08-25 2022-06-28 Telia Co Ab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outing data packets in a network topology
US10757015B2 (en) * 2018-01-31 2020-08-25 Salesforce.Com, Inc. Multi-tenant routing management
CN109862115B (zh) * 2019-03-13 2022-09-1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eb请求的自动化处理方法及BGP路由系统
US11729091B2 (en) * 2020-12-10 2023-08-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Highly available data-processing network functions for radio-based networks
TWI789169B (zh) * 2021-12-21 2023-01-01 大陸商達發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向量包處理轉發方法
WO2024238251A1 (en) * 2023-05-12 2024-11-21 Arrcus Inc. Prevention of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poofing for mobile user plan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9039B1 (en) * 2000-03-31 2004-08-17 Avaya Technology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 traffic using a cluster of routers sharing a single logical IP address distinct from unique IP addresses of the rou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4980B1 (en) * 1996-03-13 2001-10-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er-to-peer backup system with failure-triggered device switching honoring reservation of primary device
US6308328B1 (en) * 1997-01-17 2001-10-23 Scientific-Atlanta, Inc. Usage statistics collection for a cable data delivery system
US6530032B1 (en) * 1999-09-23 2003-03-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Network fault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1268101A (ja) 2000-03-17 2001-09-28 Toshiba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120934B2 (en) * 2000-03-30 2006-10-10 Ishikawa Mark M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dentifying and responding to fraudulent requests on a network
CA2408603A1 (en) * 2000-05-06 2001-11-15 Coreexpr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on an extranet
AU2001268411A1 (en) * 2000-06-14 2002-01-02 Core Express, Inc. Route selection within a network with peering connections
US6981055B1 (en) * 2000-08-22 2005-12-27 Internap Network Servic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routing through multiple available internet route providers
US6985963B1 (en) * 2000-08-23 2006-01-10 At Home Corporation Sharing IP network resources
US7023851B2 (en) * 2000-10-12 2006-04-04 Signafor, Inc. Advanced switching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high-speed communications with high Quality of Service
ATE449500T1 (de) * 2001-12-06 2009-12-15 Nokia Corp Mechanismus zur pinhole-erzeugung für eine existierende sitzung in einer middlebox
WO2004008700A2 (en) * 2002-07-12 2004-01-22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Real-time packet traceback and associated packet marking strategies
ITTO20020762A1 (it) * 2002-09-02 2004-03-03 Telecom Italia Lab Spa Procedimento e sistema per realizzare stime di connettivita'
US20060256767A1 (en) * 2003-06-11 2006-11-16 Nec Corporation Router and network connecting method
US7251745B2 (en) * 2003-06-11 2007-07-31 Availigent, Inc. Transparent TCP connection failover
TWI222809B (en) 2003-06-26 2004-10-21 Ez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transmit packet by router
US7716323B2 (en) * 2003-07-18 2010-05-11 Netap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peer communication in a clustered storage system
US20050071469A1 (en) 2003-09-26 2005-03-31 Mccollom William G.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gress traffic load balancing between multiple service providers
JP4231766B2 (ja) * 2003-10-24 2009-03-04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As間の経路制御を行う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GB0410150D0 (en) * 2004-05-07 2004-06-09 Ibm Methods,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recovery from failures in a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7769886B2 (en) * 2005-02-25 2010-08-03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lication based active-active data center network using route health injection and IGP
US7873993B2 (en) * 2005-11-09 2011-01-1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pagating black hole shunts to remote routers with split tunnel and IPSec direct encaps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9039B1 (en) * 2000-03-31 2004-08-17 Avaya Technology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 traffic using a cluster of routers sharing a single logical IP address distinct from unique IP addresses of the rou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526453A (ja) 2009-07-16
TW200810432A (en) 2008-02-16
BRPI0707627A2 (pt) 2012-07-03
CA2637763A1 (en) 2007-08-16
WO2007090729A1 (en) 2007-08-16
EP1987630B1 (en) 2014-03-12
JP4807862B2 (ja) 2011-11-02
CN101379775A (zh) 2009-03-04
BRPI0707627B1 (pt) 2019-08-27
EP1987630A1 (en) 2008-11-05
US20070183404A1 (en) 2007-08-09
CA2637763C (en) 2016-03-29
US8837275B2 (en) 2014-09-16
TWI429241B (zh) 201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9775B (zh) 用于重新路由因特网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11600B (zh) 经由任播的无地图全局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US7769886B2 (en) Application based active-active data center network using route health injection and IGP
US7710865B2 (en) Disaster recovery for active-standby data center using route health and BGP
US8805975B2 (en) Using routing protocols to optimize resource utilization
JP6545695B2 (ja) ホスト名に基づいた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の選択
US8958282B2 (en) 1-for-N redundancy in private IP session border control networks
US8805973B2 (en) Using routing protocols to migrate a hosted account
CN102291455B (zh) 分布式集群处理系统及其报文处理方法
US20140280898A1 (en) Allocating computing resources based upon geographic movement
US20120182994A1 (en) Address compatibility in a network device reload
CN101771604B (zh) 路由探测方法、系统以及中间路由装置
US7508827B2 (en) Multicast routing program, multicast routing method, and multicast router
CN102763377A (zh) 用于冗余连接的路由信息的分配方法
JP2009010462A (ja) 経路管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819198B2 (en) Using static routing to migrate a hosted account
KR20130130755A (ko) 멀티 코어 플랫폼을 위한 dns 포워더
US20100146121A1 (en) Using static routing to optimize resource utilization
JP569161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ルータ、スイッチングハブ、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5258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ユーザ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2073521A1 (ja) イベント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イベント配信方法
JP2006270781A (ja) リソース管理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90041044A1 (en) method or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networks
CN101102308B (zh) 因特网协议通道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1

Address after: USA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Qindarui company

Address before: USA New York

Patentee bef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