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9769A -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79769A CN101379769A CNA2007800042445A CN200780004244A CN101379769A CN 101379769 A CN101379769 A CN 101379769A CN A2007800042445 A CNA2007800042445 A CN A2007800042445A CN 200780004244 A CN200780004244 A CN 200780004244A CN 101379769 A CN101379769 A CN 1013797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 frame
- message
- requ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101000879761 Homo sapiens Sarcospan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102100037329 Sarcospan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161473 Arabidopsis thaliana ABCB2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096893 Mus musculus Sult2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50081243 ST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OVGWMUWIRHGGJP-WVDJAODQSA-N (z)-7-[(1s,3r,4r,5s)-3-[(e,3r)-3-hydroxyoct-1-enyl]-6-thiabicyclo[3.1.1]heptan-4-yl]hept-5-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C/C[C@@H]1[C@@H](/C=C/[C@H](O)CCCCC)C[C@@H]2S[C@H]1C2 OVGWMUWIRHGGJP-WVDJAODQSA-N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988961 Escherichia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 A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10022579 ATP dependent 26S prote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95869 Escherichia coli st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如果无线用户设备接入无线LAN网络,向无线用户设备传输与无线LAN(802.11,Wi-Fi)网络交互的网络的信息或者从EMID服务器提供的EMID(ESS MAC ID)的方法。一种使用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从至少一个无线用户设备接收消息并且通过分布式系统与另一接入点通信;以及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通过与至少一个接入点的接口接收用户服务提供商网络(SSPN)的信息请求消息并且通过与包括SSPN的信息的网络实体的接口获取相应于所述信息请求消息的响应信息,所述SSPN的信息请求消息被从所述无线用户设备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络(LAN)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如果无线用户设备接入无线LAN网络,向无线用户设备传输与无线LAN(802.11,Wi-Fi)网络交互的网络的信息或者从EMID服务器提供的ESS MAC ID(EMID)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在下面描述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无线LAN中使用的帧结构。
图1图示了在无线LAN(IEEE802.11,Wi-Fi)中使用的帧结构。
如图1所示,802.11介质访问控制(MAC)帧包括报头。
MAC报头包括类型字段12和片未完字段(more fragment field)10。类型字段12识别MAC帧的帧体11是否包括控制信息(例如,管理帧)或者数据信息。
片未完字段10指出是否存在通过帧体11另外地传输的片段。换言之,专用数据被分为多个片段,并且如果仍然存在待接收的片段则可以设定片未完字段10。
图2图示了在无线LAN中使用的管理帧的示例。管理帧在帧体中包括各种信息。图2所示表格指出了在管理帧的帧体中包括的信标帧、探测请求帧和探测响应帧。信标帧、探测请求帧和探测响应帧是管理帧的示例。
如所示出的限定了各种参数组。
图3图示了在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管理帧体的分量。管理帧体的分量由固定区和信息元素区构成。通过固定区限定管理帧中的固定长度强制帧体分量(mandatory frame body component),并且通过信息元素区限定可变长度强制帧体分量和可选帧体分量。
在下文中,将描述现有技术的远程请求代理(RRB)。
在AP的系统管理实体(SME)中存在RRB,它是无线LAN的接入点(AP)的元素中的一个。RRB使能在一个移动域中存在的AP之间进行通信。换言之,通过分布式系统(DS)利用逻辑连接结构而在拥有相同移动域ID的AP之间支持通过DS进行通信。RRB在当前AP和下一候选AP之间产生远程请求/响应帧或者在它们之间产生中继消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现有技术装置的操作。
1.无线LAN(IEEE802.11)的一般配置
无线LAN表示通过使用相应于有线LAN的集线器的接入点(AP)装置向配备有无线LAN卡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PDA和笔记本PC,提供LAN服务的网络环境。换言之,无线LAN可以被视为通过在AP和网络接口卡(NIC)之间利用无线部分,例如无线LAN卡,替代现有以太网系统中的集线器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有线部分而获得的系统。因为无线LAN不要求对无线用户设备进行布线,其具有优点在于:易于重新布置无线用户设备以及构造和扩展网络,并且使能在运动期间进行通信。在另一方面,无线LAN具有的缺点在于:鉴于无线信道的性能,传输速度相对低于有线LAN,信号质量不稳定,并且可能发生信号干扰。
图4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无线LAN网络的配置。如图4所示,根据网络是否包括AP,无线LAN网络被分类成两种类型。包括AP的无线LAN网络被称为基础网络,而不包括AP的无线LAN网络被称为对等(ad-hoc)网络。由一个AP提供的服务区被称为基本服务区(BSA),并且AP和与AP连接的无线用户设备被称为基本服务组(BSS)。提供给与AP连接的无线用户设备的服务被称为站点服务(SS)。SS包括在对等网络中的无线用户设备之间交换的服务。如所示出的,作为服务区的BSA可以与另一BSA交迭。两种或者更多AP彼此交互,从而与相应的AP连接的无线用户设备和与另一AP连接的无线用户设备进行通信。在此情形中,在各个的AP之间的连接被称为分布式系统(DS)。由DS提供的服务被称为分布式系统服务(DSS)。而且,能够由DSS提供的区被称为扩展服务区(ESA)。接收ESA中的DSS的所有的无线用户设备和AP被称为扩展服务组(ESS)。
通过IEEE802.11标准规定的服务提供如下的表格1所示的九个列表。
[表格1]
a)认证 | d)取消关联 | g)加密 |
b)关联 | e)分布 | h)再次关联 |
c)取消认证 | f)集成 | i)MSDU传递 |
认证服务和取消认证服务涉及用户认证,并且关联服务、取消关联服务以及再次关联服务涉及无线用户设备对AP的接入。当无线用户设备在ESS中的BSS或者当前接入状态中转换时,使用再次关联服务。分布式服务是一种概念服务,其中与一个AP连接的无线用户设备能够通过DS和与另一AP连接的无线用户设备进行通信。集成服务被用于在IEEE802.11LAN和外部LAN之间的接入,而与有线LAN或者无线LAN无关。
每一个服务列表依赖于DS的设定。加密服务涉及安全性并且使用有线等效加密(WEP)协议。MSDU(MAC服务数据单元)服务用于传输用户数据。表格2示出前述服务列表被集中并且被分为上述的两种服务类别。
[表格2]
SS(站点服务) | DSS(分布式系统服务) |
a)认证
b)取消认证
c)加密
d)MSDU传递 | a)关联b)取消关联c)分布d)集成e)再次关联 |
无线LAN AP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有线LAN的集线器功能、桥接功能、家庭网关功能、自动低效运行功能和漫游功能。桥接功能使能使用定向高增益外部天线在彼此远离的两个建筑物之间进行通信。家庭网关功能使用无线LAN AP执行家庭信息通信装置对外部网络的接入。自动低效运行功能用于当信道状态随着在AP和无线用户设备之间的距离变远而变坏时,允许AP将传输速度从11Mbps降低到5.5Mbps、2Mbps或者1Mbps。如果即使在信道状态不良的状态中传输速度也被保持在11Mbps的高速,则由于重新传输引起的损耗严重发生。因此,期望适当地降低传输速度。基本漫游功能能够在BSS之间执行。
2.无线LAN网络的典型示例
图5图示了其中多个AP的覆盖范围彼此交迭的通信环境。如果当主动使用802.11技术时在单个ESS中支持切换,则图5所示环境可能是典型的802.11网络。在图5所示网络的情形中,当站点(STA,WLAN UE)执行被动扫描以接收信标分组时,STA从属于一个AN的两个或者更多AP接收信标分组。如果AP向STA传输信标分组,其中所述信标分组包括属于AP的订阅服务提供商网络(或者AN)的信息,则STA能够相互结合两个或者更多分组。
3.无线LAN和3GPP交互
在无线LAN和蜂窝网络(3GPP)之间的交互被分为用于发现无线LAN网络的扫描过程、利用无线LAN网络的认证过程、蜂窝网络发现过程和利用蜂窝网络的认证过程。作为利用蜂窝网络的认证过程的一个部分执行蜂窝网络发现和选择过程。
3.1无线LAN网络扫描过程
无线LAN作为SSID信息元素具有无线LAN网络名。无线LAN用户设备(WLAN UE)通过扫描过程探测可用无线网络。扫描过程被分类成下面的两种类型:
i)被动扫描,它是一种通过接收从网络广播的信标而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
ii)主动扫描,它是一种通过请求网络提供所需信息而获取无线LAN用户设备的所需信息的方法。
3.2利用无线LAN网络的认证过程
通过认证管理帧执行该认证过程。在支持802.11i的AP和无线用户设备的情形中,在执行关联过程之后还执行基于802.1x的认证。
3.3蜂窝网络发现过程
在无线LAN用户设备(WLAN UE)和本地认证、授权与计费(AAA)服务器之间执行蜂窝网络发现过程,以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提供支持的公众陆地移动网络(PLMN)列表,其中PLMN列表是执行被动选择过程所需要的。
3.4蜂窝网络认证过程
根据所支持的可扩展认证协议(EAP),利用蜂窝网络的认证被分类成可扩展认证协议-认证和密钥协议(EAP-AKA)模式与可扩展认证协议-用户身份模块(EAP-SIM)模式。
图6图示了在无线LAN和3GPP之间的现有技术交互过程的示例。换言之,图6图示了在无线LAN和蜂窝通信网络之间的交互过程的示例。无线LAN系统能够与除了3GPP的蜂窝通信网络(例如,3GPP2)交互。无线LAN用户设备执行被动扫描(S601)或者主动扫描(S602,S603)以发现无线LAN网络。无线LAN用户设备根据扫描结果选择无线LAN网络(S604)。分布式服务将会识别具体用户设备能够通过哪一个AP接入以便在分布式系统(DS)中转发消息,并且这作为关联过程被执行(S605,S606)。可以存在允许无线LAN用户设备利用无线LAN网络执行认证的各种认证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认证方法的示例包括开放系统认证方法(S607,S608)和共享密钥认证方法(S609到S612)。无线用户设备通过无线LAN网络利用3GPP网络执行认证过程(S613到S623)以使用3GPP网络。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用户设备和通信网络支持EAP-SIM。
4.转发交互信息的方法
在无线LAN网络中转发与无线LAN网络交互的网络的交互信息的方法的示例包括通过信标的交互信息广播方法以及AP对于无线用户设备探测请求的探测响应方法。
4.1通过信标的交互信息广播方法
在下文中,将描述使用称为分层信标的概念被分为两种类型的现有技术信标。换言之,所述信标被分为传统上使用的网络维护信标(NMB)以及包括交互信息的网络发现信标。
网络维护信标(NMB)指出现有技术信标消息。
网络发现信标(NDB)指出除了现有技术NMB另外包括交互信息的信标消息。
4.2AP对于无线用户设备的探测请求的探测响应方法。
如果未接收到NDB,则无线LAN用户设备(WLAN UE)请求无线LAN网络通过探测请求消息提供交互信息。如果它具有交互信息,则无线LAN网络通过探测响应消息即刻地向无线LAN用户设备转发交互信息。而且,如果它不具有交互信息,则无线LAN网络通过给定过程从与无线LAN网络交互的网络获取交互信息。
图7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在无线LAN用户设备中请求和获取交互信息的一系列过程。无线LAN用户设备通过探测请求消息请求AP提供交互信息IE、IE2...(S710)。如果AP不能提供交互信息,则AP向无线LAN用户设备转发探测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探测响应消息包括有关何时重新传输交互信息的信息(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以及用于识别交互信息请求的ID(查询ID QueryID)(S720)。AP从交互网络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S730,S740)。无线LAN用户设备在预定返回时间发送探测请求消息,即,交互信息的重新传输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此时,无线LAN用户设备与通过步骤S720接收到的查询ID一起请求探测请求(S750)。相应地,无需再次指出交互信息。AP向无线LAN用户设备传输从交互网络获取的信息(S760)。
图8图示了用于周期地传输NMB和NDB的方法的示例。AP确定何时传输NDB并且适时地传输NDB。参考图8,假定NDB的传输周期为4,并且每四个信标传输NDB。
图9是图示了用于通过DS在两个AP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两个AP通过一个DS相互连接。参考图9,每一个AP均包括MAC层管理实体(MLME)和RRB。无线用户设备STA向当前AP传输动作帧(S901)。当前AP在远程请求帧中封装动作帧,参考包括在动作帧中的目标TAP地址作为目标TAP地址设定以太网帧的目的地址(应该向其传输动作帧的AP地址),并且传输目的地址(S902)。目标TAP接收远程请求帧并且解封装在远程请求帧中封装的动作帧(FT动作请求),并且将解封装的动作帧转发到所需地点。向所需地点传输解封装动作帧的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并且因此不再描述。目标TAP传输响应消息。换言之,为了通过DS向无线用户设备STA传输响应消息,目标TAP在远程响应帧中封装期望的动作帧(FT动作响应)并且然后向当前AP,即,已经传输远程请求帧的AP,传输所封装的动作帧(S903)。已经接收到远程响应帧的当前AP解封装所封装的动作帧以获得动作帧并且通过无线通信向无线用户设备STA传输所获得的动作帧。
无线用户设备STA能够另外地向当前AP传输动作帧(S905),并且向当前AP另外地传输动作帧的过程相应于以上步骤S901。当前AP能够封装动作帧并且向目标TAP传输所封装的动作帧(S906)。而且,当前AP能够通过接收对于封装动作帧的响应消息而解封装所封装的动作帧(S907)。这些过程相应于步骤S902和S903。而且,当前AP能够向无线用户设备STA传输解封装的动作帧(S908)。
前述的现有技术存在多个问题。
第一,现有技术已经考虑到当前AP获取交互信息并且向无线用户设备STA转发交互信息。换言之,每一个AP已经通过具有交互信息的网络的任意实体以及不能被限定的任意方法获取从无线用户设备STA请求的交互信息。在此情形中,由于将被AP处理的数据处理吞吐量增加,会发生问题。
第二,虽然无线LAN用户设备请求交互信息,如果AP不具有交互信息,则AP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报告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并且试图获取交互信息。在此情形中,无线LAN用户设备将会再次向AP转发请求消息以在如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的时间逝去之后接收所请求的交互信息。因此,由于无线LAN用户设备和AP将会相互间传输和接收大量消息,会发生问题。
最后,无线LAN用户设备将会接收NDB以从AP获取交互信息。在此情形中,由于无线LAN用户设备传输交互信息的探测请求消息,而它不确切地知道NDB的传输时刻点,会发生问题。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基本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效率地处理各种信息同时减少由AP处理的数据吞吐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使用少量消息有效率地获取交互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允许无线用户设备确切地识别与交互信息一起传输的消息的传输时刻点的通信方法。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在随后的说明中阐述并且将部分地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研究下面的说明而理解或者可以在实施本发明中体会到。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如在这里实现和广义描述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一种使用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点,从至少一个无线用户设备接收消息并且通过分布式系统与另一接入点通信;以及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通过与至少一个接入点的接口接收用户服务提供商网络(SSPN)的信息请求消息并且通过与包括SSPN的信息的网络实体的接口获取相应于所述信息请求消息的响应信息,所述SSPN的信息请求消息被从所述无线用户设备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向无线用户设备传输指出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的能力的信息类型,或者指出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地址信息。
优选地,所述信标消息包括信息类型和MAC地址。
优选地,所述信息请求消息是从无线用户设备传输的动作帧。
优选地,所述动作帧被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封装在第二层消息中并且被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消息是以太网帧或者有线LAN消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处理从无线LAN网络中的无线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方法包括向接入点传输从接入点请求的、以从网络实体获取信息的第一请求消息,从所述接入点接收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识别将向其传输对于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的多个无线用户设备的地址和识别第一请求消息的查询ID,并且接收第二响应消息至少一次,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被传输到通过识别多个无线用户设备的地址识别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并且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从网络实体获取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在由接入点的信标消息中包括的传输时刻点信息指出的时刻点,由所述接入点传输。
优选地,所述传输时刻点信息使用减小的计数值指出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的传输时刻点。
优选地,如果计数值达到零(0),则传输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优选地,对于每一个包括所述传输时刻点信息信标消息减小所述计数值。
优选地,识别所述多个无线用户设备的所述地址是广播地址或者组播地址。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接入点传输探测请求消息,并且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探测响应消息,所述探测响应消息指出所述接入点是否能够接入所述网络实体。
优选地,所述网络实体包括交互信息代理。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一种在无线LAN网络中使用的MAC帧包括在MAC帧的报头中包括的类型字段,指出在MAC帧的帧体中是否包括控制信息;以及包括所述控制信息的帧体,其中如果在所述帧体中包括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部分是所有片段的中的任何一个,则所述帧体包括识别第一部分的片段ID和识别所述第一部分是否为最后片段的最后片段字段。
优选地,所述片段ID随着划分片段的数目增加而增加。
优选地,所述控制信息是动作帧。
优选地,如果在帧体中包括用户数据信息,所述MAC帧的报头包括片未完字段,所述片未完字段包括是否存在通过所述帧体另外地传输的更多的片段。
应该理解本发明前面的总体说明和后面的详细说明均为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于如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结合在本申请并构成它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本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图中:
图1图示了在无线LAN(IEEE802.11,Wi-Fi)中使用的帧结构;
图2图示了在无线LAN中使用的管理帧的示例;
图3图示了在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管理帧体的分量;
图4图示了现有技术无线LAN网络的配置;
图5图示了其中多个AP的覆盖范围彼此交迭的通信环境;
图6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在无线LAN和3GPP之间交互过程的示例;
图7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在无线LAN用户设备中请求和获取交互信息的一系列过程;
图8图示了用于周期地传输NMB和NDB的方法的示例;
图9是图示了用于通过DS在两个AP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图示了用于有效地管理交互信息的无线LAN网络的结构;
图11图示了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的示例;
图12图示了交互信息代理IE的示例;
图13图示了交互信息代理IE的另一示例;
图14图示了EMID服务器IE的示例;
图15图示了交互信息请求IE的示例;
图16图示了交互信息响应IE的示例;
图17图示了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的示例;
图18图示了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的示例;
图19图示了EMID请求动作帧的示例;
图20图示了EMID响应动作帧的示例;
图2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与交互信息代理进行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流程图;
图23A图示了网络发现信标信息(即,NDB信息)的信息元素的示例;
图23B是图示了查询响应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23C是图示了查询响应帧结构的另一示例的框图;
图23D是当对于至少一个AReq IE的响应被打包和传输时的动作帧的示例;
图23E和23F是当Frag/Pack(片段/打包)在片段中为中间片段或者最后片段时使用的动作帧的格式示例;
图23G图示了查询响应动作帧的另一示例;
图23H图示了查询响应动作帧的另一示例;
图24图示了NDB信息元素(IE)的另一示例;
图25到28图示了通过还提供两个另外的控制位而改进交互信息IE的示例;
图29图示了在AP获取交互信息之前已经请求交互信息的无线LAN用户设备取消所述信息请求的信息元素的示例;
图3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1是图示了当即使在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时间逝去之后AP也未获取从无线LAN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2图示了两个或者更多用户设备请求交互信息的示例;
图33图示了无线LAN用户设备取消所请求信息的获取的示例;
图34是图示了用于当AP每NMB转发NDB周期时,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报告NDB的传输时刻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并且
图36到37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如果无线LAN用户设备接入无线LAN(802.11,Wi-Fi)网络,在无线LAN网络和另一网络之间的交互信息(互联网服务、IP语音服务、IMS服务等)。
所述交互信息指出从交互网络(用于例如互联网服务的服务的网络)提供的各种数据信息。例如,漫游信息、记账信息和服务信息可以是交互信息。该交互信息能够被转发到无线LAN用户设备。
无线LAN用户设备与无线LAN网络进行通信,并且能够通过无线LAN网络从外部网络接收服务。换言之,为了从外部网络接收服务,无线LAN用户设备能够在接入无线LAN网络之前通过无线LAN网络请求在外部网络和无线LAN网络之间的交互信息(或者在无线LAN用户设备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交互信息)。
在无线LAN网络中不存在交互信息的情形中,无线LAN网络能够从外部网络获取交互信息以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提供交互信息。
在存在与无线LAN网络交互的网络的情形中,连接到无线LAN网络的无线LAN用户设备请求无线LAN网络传输专用数据。为了获取专用数据,无线LAN网络能够请求外部网络传输数据。
如果无线LAN网络获取数据,即,交互信息,则它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提供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的类型不受限制。相应地,无线LAN网络能够传输从无线LAN用户设备请求的各种服务的数据。
进而,与无线LAN网络交互的网络的类型不受限制。相应地,无线LAN网络能够从现有技术的同步和异步蜂窝通信网络或者提供其它服务的网络接收数据,即,交互信息,从而将所述数据转发到无线LAN用户设备。
在下文中,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更加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详细操作、特征和效果。
将在下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有效率地处理交互信息同时减少由接入点处理的数据的方法。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LAN网络的结构及其消息。
1-1.用于管理交互信息的无线LAN网络的结构
图10图示了用于有效率地管理交互信息的无线LAN网络的结构示例。参考图10,在每一个分布式系统(DS)中存在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
如图10所示,交互信息代理用于获取与其它用户服务提供网络(SSPN)的交互信息(例如漫游可能性信息、记账信息和支持服务,例如IP语音、IMS和一键通(push to talk))。换言之,交互信息代理是从专用SSPN获取各种信息,即交互信息,的实体。
虽然获取交互信息的实体被称为交互信息代理,所述实体不限于这种术语,即,本发明中的交互信息代理。
进而,所述交互信息代理可以通过独立装置实现或者可以作为在其它网络实体中包括的功能实现。换言之,获取交互信息的功能可以被添加到专用AP以允许AP执行交互信息代理的功能。可替代地,单独的服务器可以用作交互信息代理。为了接收在本发明中建议的方式,所述交互信息代理应该支持一定结构和功能以使能在DS上通信。
交互信息代理可以通过执行认证、授权和计费的网络实体实现。
位于专用SSPN中的交互信息控制器包括用于交互专用SSPN的所有实体。换言之,交互信息代理与交互信息控制器进行通信以从专用SSPN获取交互信息。交互信息控制器可以通过专用SSPN中的各种方法实现。如图所示,一个DS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交互信息代理。
ESS MAC标识符(EMID)服务器是向无线LAN用户设备分配EMID的实体。当EMID服务器位于DS中时,图10的交互信息代理可以被EMID服务器替代。
虽然向无线LAN用户设备分配EMID的实体被称为EMID服务器,所述实体不限于本发明中的EMID服务器这种术语。而且,EMID服务器可以通过独立装置实现或者可以作为在其它网络实体中包括的功能实现。
换言之,EMID分布式功能可以被添加到专用AP以允许AP执行EMID服务器的功能。可替代地,独立的服务器可以用作EMID服务器。而且,EMID服务器和交互信息代理可以通过相同实体实现。为了接收在本发明中建议的方式,EMID服务器应该支持一定结构和功能以使能在DS上通信。
1-2.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无线LAN(IEEE802.11)管理帧的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提出的用于获取交互信息或者EMID的无线LAN(IEEE802.11)管理帧的示例。
1-2.1探测请求消息
表格3指出了包括在用于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探测请求消息中的信息元素。所述探测请求消息还具有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以允许无线LAN用户设备获取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
[表格3]
顺序 | 信息 | 注释 |
1 | SSID | |
2 | 支持速率 | |
3 | 交互信息代理请求信息元素 | 当请求在DS中存在的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时,传输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信息元素)。所述IE包括无线LAN用户设备期望的网络的SSPNID,从而通过将在下面提出的探测响应消息报告在专用AP与之交互的交互信息代理中能够获取从无线LAN用户设备请求的相应的SSPN的信息的专用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 |
1-2.2探测响应消息
表格4指出了包括在用于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探测响应消息中的信息元素。
当从专用无线LAN用户设备接收到交互信息代理实体的信息请求时,当前AP通过探测响应消息报告交互信息代理实体的信息,所述实体能够通过DS与当前AP进行通信。换言之,与无线LAN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当前AP通过探测响应消息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提供位于当前AP位于的DS中的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
[表格4]
顺序 | 信息 | 注释 |
1 | 时间戳 | |
2 | 信标间隔 | |
3 | 能力信息 | |
4 | SSID | |
5 | 支持速率 | |
6 | FH参数组 | |
7 | DS参数组 | |
8 | CF参数组 | |
9 | IBSS参数组 | |
10 | 交互信息代理IE | 包括当前AP能够通过DS(包括当前AP的DS)与之通信的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 |
1-2.3信标消息
表格5指出了用于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的信标消息。
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能够通过信标消息周期地广播。在如上所述存在相应于交互信息代理的另一交互实体的情形中,更加优选的是通过信标消息周期地广播交互实体的信息。如果通过信标消息广播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则位于专用AP覆盖范围中的无线LAN用户设备能够在接入网络之前获取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当使用前述信标消息时,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的无线LAN用户设备是有利的,这是因为无需传输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请求消息以获取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
能够通过信标消息与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一起广播EMID服务器的信息。EMID(ESS MAC标识符)是给予无线LAN用户设备的标识符并且由EMID服务器给出。EMID是相应于现有技术MAC地址的标识符。MAC地址是以太网的物理地址并且通常具有48位的长度。MAC地址已被用于允许MAC层的数据帧的报头指定传输站点和地址。因为MAC地址被给予专用装置,由于可能通过MAC地址暴露专用无线LAN用户设备的移动路径,会发生问题。在这方面,已经建议相应于MAC地址的EMID。因为从EMID服务器可变地提供EMID,与MAC地址相比,能够为无线LAN用户设备提供安全MAC层的标识符。
[表格5]
顺序 | 信息 | 注释 |
1 | 时间戳 | |
2 | 信标间隔 | |
3 | 能力信息 | |
4 | SSID | |
5 | 支持速率 | |
6 | FH参数组 | |
7 | DS参数组 | |
8 | CF参数组 | |
9 | IBSS参数组 | |
10 | TIM | |
11 | 交互信息代理 | 包括当前AP能够通过DS与之通信的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 |
12 | EMID服务器信息元素 | 包括当前AP能够通过DS与之通信的EMID服务器 |
1-3.交互信息动作帧
用于为交互信息请求/响应新规定的交互信息动作帧的类别值、MIH信息元素、动作字段和状态码字段如下。
[表格6]
类别值
名称 | 值 | See-sub字段 |
快速BSS转换 | 6 | 7.4.6 |
交互信息 | 7 | |
保留 | 8-127 |
[表格7]
交互信息动作字段值
动作字段值 | 说明 |
0 | 保留 |
1 | 交互信息请求 |
2 | 交互信息响应 |
3-255 | 保留 |
[表格8]
状态码字段
状态码 | 含义 |
0 | 成功 |
1 | 未指明的故障 |
54 | 无效PMKID |
55 | 无效EAPKIE |
56 | 无效交互信息动作帧 |
57 | |
57-65535 | 保留 |
1.4前述信息元素的示例
图11图示了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无线LAN用户设备与SSPN ID一起传输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其中SSPN ID被包括在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中。已经接收到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的AP响应能够从SSPN获取信息的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在图11所示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中包括的参数。
-SSPN ID:从无线LAN用户设备请求的SSPN的ID由识别SSPN的标识符列出。ID可以被表达为领域(realm)类型。可替代地,ID可以被表达为作为国际唯一的标识符确定的图形类型。
图12图示了交互信息代理IE的示例。在下文中,将描述在图12所示的交互信息代理IE中包括的参数。
-结果:指出对于交互信息代理请求的响应,从无线LAN用户设备发出该请求。0x00:成功,0x01:第一请求代理不存在,0x02:第二请求代理不存在,0x03:第三请求代理不存在,……0xFF:没有可用代理。
换言之,能够通过以上结果参数报告关于请求代理(交互信息代理)是否可用的结果。
-代理MAC地址:指出负责所请求SSPN的交互信息的代理MAC地址,并且除了通过结果参数报告的不可用代理,以与所请求次序相同的次序列出。换言之,能够通过这个代理MAC地址参数报告能够识别从专用SSPN获取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代理的MAC层的地址或者标识符。
图13图示了交互信息代理IE的另一个示例。在下文中,将描述图13所示的交互信息代理IE的代理能力参数。
-代理类型:0b001:交互信息代理,0b010:EMID服务器,0b0111:交互信息代理&EMID服务器的组合。
根据代理的功能确定代理类型。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LAN用户设备被从EMID服务器给定EMID或者从已经从专用SSPN获取了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代理接收交互信息。而且,能够通过如上所述各种类型实现交互信息代理和EMID服务器。相应地,能够通过单个网络实体实现交互信息代理和EMID服务器。网络实体可以是专用AP。相应地,通过以上代理能力参数表达的代理类型仅仅相应于交互信息代理或者仅仅相应于EMID。可替代地,通过以上代理能力参数表达的代理的类型可以相应于交互信息代理和EMID服务器两者。
-所指出代理的#:指出在代理类型中表达的代理或者将被列出的服务器的数目。
对于能够由代理能力IE表达的交互信息代理的能力没有限制。例如,交互信息代理的能力可以包括交互能力或者与从专用网络实体获取数据相关的普通通告服务(general advertisement service GAS)能力。
图14图示了EMID服务器IE的示例。通过EMID服务器IE与无线LAN用户设备通信的AP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报告能够与DS中的当前AP通信的EMID服务器的MAC地址。
图15图示了交互信息请求IE的示例。交互信息请求IE能够被包括在将在下面描述的交互信息动作帧中。
图16图示了交互信息响应IE的示例。交互信息响应IE能够被包括在将在下面描述的交互信息动作帧中。
在下文中,将描述在用于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交互信息动作帧中的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
图17图示了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的示例。将在下面描述在图17中示出的每一个参数。
-类别:是用于交互信息动作帧的类别值,并且被设定为7(交互信息)。
-动作:如果请求交互信息,则设定为1。
-STA地址:被设定为站点STA的MAC地址。
-目的地址:被设定为拥有交互信息或者能够获取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代理的MAC地址。所述交互信息代理能够通过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提出的信标消息获取交互信息。而且,交互信息代理能够通过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探测请求消息和探测响应消息之间交换而获取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请求IE:包括请求期望获取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请求IE。能够以与图15所示相同的方式实现交互信息请求IE。
在下文中,将描述在用于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多个交互信息动作帧中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
图18图示了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的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图18中所示的每一个参数。
-类别:是用于交互信息动作帧的类别值,并且被设定为7(交互信息)。
-动作:如果响应交互信息,则设定为2。
-STA地址:是站点STA的MAC地址,并且位于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中。
-目的地址:被设定为作出响应的交互信息代理的MAC地址。
-交互信息响应IE:包括具有STA请求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响应IE。能够通过图16的示例实现交互信息响应IE。
1-6.使用动作帧分配用户设备(STA)的第二层临时地址
1-6.1EMID信息元素的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使用交互信息动作帧以分配用户设备的第二层临时地址的方法。
如上所述,能够为在用户设备和BSS与ESS中的AP之间的帧交换分配替代用户设备的实际MAC地址使用的第二层临时地址(EMID)。为此,表格9图示了能够被包括在交互信息动作帧中的EMIDIE的示例。
[表格9]
名称 | 元素ID | 长度(字节) | 值 |
EMID | TBD | 6 | 在ESS上暂时地分配ESS MAC标识符(EMID) |
在用户设备的网络选择期间,用户设备和AP能够通过为EMID分配在图15的交互信息请求IE或者图16的交互信息响应IE之后插入EMIDIE而执行分配用户设备的第二层临时地址的过程。
1-6.2使用单独的动作帧分配临时地址
在下文中,将描述使用单独的动作帧而非交互信息动作帧分配用户设备的第二层临时地址的方法。
1-6.2.1EMID动作帧
在下文中,将如下描述用于为交互信息请求/响应新规定的EMID分配动作帧的类别值、MIH信息元素、动作帧和状态码字段。
[表格10]
类别值
名称 | 值 | See-sub字段 |
快速BSS转换 | 6 | 7.4.6 |
交互信息 | 7 | |
EMID | 8 | |
保留 | 9-127 |
[表格11]
EMID动作字段值
动作字段值 | 说明 |
0 | 保留 |
1 | EMID请求 |
2 | EMID响应 |
3-255 | 保留 |
[表格12]
状态码字段
状态码 | 含义 |
0 | 成功 |
1 | 未指明的故障 |
2-53 | |
54 | 无效PMKID |
55 | 无效EAPKIE |
56 | 无效交互信息动作帧 |
57 | 无效EMID动作帧 |
57-65535 | 保留 |
1.6.2.2EMID动作帧的示例
图19图示了EMID请求动作帧的示例。在下文中,将描述图19中所示的每一个参数。
-类别:是用于EMID动作帧的类别值,并且被设定为8(EMID)。
-动作:对于EMID请求被设定为1。
-STA地址:是站点STA的MAC地址,并且被给予从AP临时分配的EMID或者STA的实际MAC地址。
-目的地址:是EMID代理或者分配和管理EMID的EMID服务器的MAC地址,并且通过信标消息获取。
-EMID IE:包括用户设备的先前分配的EMID。如果没有先前分配的EMID,则EMID IE被省去。
图20图示了EMID响应动作帧的示例。在下文中,将描述图20中所示的每一个参数。
-类别:是用于EMID动作帧的类别值,并且被设定为8(EMID)。
-动作:对于EMID请求被设定为2。
-STA地址:是站点STA的MAC地址,并且位于EMID请求动作帧中。
-目的地址:是作出响应的EMID代理或者EMID服务器的MAC地址。
-EMID IE:包括分配给用户设备的EMID。
在下文中,将描述使用前述消息和帧获取交互信息或者EMID的方法。
图2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用于与交互信息代理进行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无线LAN用户设备期望接入的AP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信标消息广播在AP能够与之通信的DS中的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如上所述,所广播的信息包括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和EMID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以通过它们各自的IE分别地传输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和EMID服务器的信息。可替代地,可以通过一个IE传输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和EMID服务器的信息(S211)。
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没有通过信标消息获得所述信息的无线LAN用户设备通过探测请求消息请求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因为无线LAN用户设备与探测请求消息一起传输相应于期望的交互信息的SSPN ID,已经接收到探测请求消息的AP仅仅传输能够获取SSPN ID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S212)。在此情形中,AP传输能够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SSPN ID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而且,如果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不包括SSPN ID,则AP传输所有的交互信息代理的所有的地址信息(S213)。
已经通过步骤S211或者步骤S212到S213获取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的用户设备与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一起向AP传输请求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S214)。
AP向包括在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中的交互信息代理传输远程请求帧,其中从用户设备接收到的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请求帧中(S215)。通过以上封装动作将动作帧包括在第二层消息中。换言之,动作帧被包括在以太网帧或者有线LAN消息中。已经接收远程请求帧的交互信息代理向AP传输远程响应帧,其中远程响应帧包括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S216)。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响应帧中。AP解封装远程响应帧的封装以提取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AP向已经传输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的用户设备传输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S217)。
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执行相应于步骤S218到S221的步骤获取EMID。为了请求EMID分配的EMID服务器以获取EMID,用户设备设定EMID请求动作帧的目的参数作为EMID服务器地址(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通过信标消息或者探测请求/响应消息获得的EMID服务器地址)并且将其向当前AP传输(S218)。如上所述,能够通过各种类型实现EMID服务器和交互信息代理。交互信息代理还能够执行EMID服务器的功能。AP在远程请求帧中封装所接收的EMID请求动作帧并且向EMID服务器转发所封装的动作帧(S219)。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EMID服务器对于EMID分配产生EMID响应动作帧,在远程响应帧中封装所产生的EMID响应动作帧,并且向已经传输远程请求帧的AP转发远程响应帧(S220)。已经接收到远程响应帧的AP解封装所述封装以提取EMID响应动作帧并且向相应于动作帧中的STA地址的用户设备转发EMID响应动作帧(S221)。
通过执行相应于步骤S214到S217的步骤S222到S225,用户设备能够获取EMID并且同时请求交互信息。在此情形中,执行EMID服务器的功能的网络实体和执行交互信息代理的功能的网络实体应该具有相同的MAC地址。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另一流程图。当交互信息代理或者EMID服务器获取交互信息或者分配EMID时,交互信息代理或者EMID服务器可能不能即刻地向用户设备提供所请求的交互信息或者EMID。在此情形中,参考图22,AP报告用户设备以在特定时间之后传输交互信息或者EMID并且响应于用户设备的请求传输查询ID。
在图22的实施例中,图7的通信方法被应用于步骤S2204到S2211。而且,步骤S2212到S2217图示了在向用户设备报告的再次传输时刻点,AP传输信息,即使用户设备没有在从AP报告的再次传输时刻点传输单独的请求消息。而且,在图22的实施例中,当获取了EMID时,图7的通信方法被应用于步骤S2218到S2225。
无线LAN用户设备期望接入的AP能够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通过信标消息在AP能够与之通信的DS内广播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如上所述,所广播的信息包括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和EMID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以通过它们各自的IE分别地传输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和EMID服务器的信息。可替代地,可以通过一个IE传输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和EMID服务器的信息(S2201)。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没有通过信标消息获得信息的无线LAN用户设备通过探测请求消息请求交互信息代理的信息。因为无线LAN用户设备与探测请求消息一起传输相应于所需的交互信息的SSPN ID,已经接收到探测请求消息的AP仅仅传输能够获取SSPN ID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S2202)。在此情形中,AP传输能够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SSPN ID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而且,如果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不包括SSPN ID,则AP传输所有的交互信息代理的所有的地址信息(S2203)。
已经通过步骤S2201或者步骤S2202到S2203获取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的用户设备与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一起向AP传输请求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S2204)。AP向在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中包括的交互信息代理传输远程请求帧,其中从用户设备接收的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请求帧中(S2205)。在已经接收到远程请求帧的交互信息代理不能提供交互信息的情形中,交互信息代理向AP传输远程响应帧,其中包括关于何时传输交互信息请求的时刻信息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用于识别交互信息的请求的ID(查询ID)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响应帧中(S2206)。AP解封装远程响应帧的封装以提取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AP向已经传输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的用户设备传输包括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查询ID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S2207)。
用户设备在请求交互信息的预定时间(即,交互信息的再次传输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传输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此时,用户设备请求通过步骤S2207接收的查询ID和交互信息(S2208)。因为查询ID也被请求,无需再次指出交互信息。
AP向在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中包括的交互信息代理传输远程请求帧,其中所述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请求帧中(S2209)。已经接收到远程请求帧的交互信息代理通过查询ID向AP传输远程响应帧,其中包括先前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响应帧中(S2210)。AP解封装远程响应帧的封装以提取交互响应动作帧。AP向已经传输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的用户设备传输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S2211)。
如果交互信息代理不能提供交互信息,则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执行相应于步骤S2201到S2211的步骤S2212到S2217获取交互信息。
已经通过步骤S2201或者步骤S2202到S2203获取了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的用户设备与交互信息代理的地址信息一起向AP传输请求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交互信息代理请求IE)(S2212)。AP向包括在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中的交互信息代理传输远程请求帧,其中从用户设备接收的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请求帧中(S2213)。在已经接收到远程请求帧的交互信息代理不能提供交互信息的情形中,交互信息代理向AP传输远程响应帧,其中包括关于何时传输交互信息的时刻信息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用于识别交互信息请求的ID(查询ID)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响应帧中(S2214)。AP解封装远程响应帧的封装以提取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并且向已经传输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的用户设备传输包括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查询ID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S2215)。
交互信息代理在交互信息的预定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向AP传输远程响应帧,其中包括查询ID和从用户设备先前请求的交互信息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响应帧中(S2216)。AP解封装远程响应帧的封装以提取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AP向已经传输交互信息请求动作帧的用户设备传输包括查询ID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S2217)。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在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传输的交互信息响应动作帧而获取交互信息。
在EMID服务器不能即刻地执行EMID分配的情形中,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执行相应于步骤S2204到S2211或者步骤S2212到S2217的步骤S2218到S2225而获取EMID。用户设备设定EMID请求动作帧的目的参数作为EMID服务器地址(通过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的信标消息或者探测请求/响应消息获得的EMID服务器地址)并且将其向当前AP传输(S2218)。如上所述,能够通过各种类型实现EMID服务器和交互信息代理。交互信息代理还能够执行EMID服务器的功能。AP在远程请求帧中封装所接收的EMID请求动作帧并且向EMID服务器转发所封装的动作帧(S2219)。在已经接收到远程请求帧的EMID服务器不能即刻地执行EMID分配的情形中,EMID服务器向AP转发远程响应帧,其中包括关于何时传输EMID分配请求的时刻信息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用于识别EMID分配请求的ID(查询ID)的EMID响应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响应帧中(S2220)。AP解封装远程响应帧的封装以提取EMID响应动作帧,并且向已经传输EMID请求动作帧的用户设备传输包括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查询ID的EMID响应动作帧(S2221)。用户设备在用于请求EMID分配的预定时间(即EMID分配信息的再次传输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传输EMID请求动作帧。此时,用户设备请求通过步骤S2221接收到的查询ID和EMID分配(S2222)。AP向在EMID请求动作帧中包括的EMID服务器传输远程请求帧,其中EMID请求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请求帧中(S2209)。已经接收到远程请求帧的EMID服务器通过查询ID向AP传输远程响应帧,其中包括先前从用户设备请求的EMID的EMID响应动作帧被封装在远程响应帧中(S2222)。AP解封装远程响应帧的封装以提取EMID响应动作帧。AP向已经传输EMID请求动作帧的用户设备传输EMID响应动作帧(S2223)。
进而,能够类似于步骤S2212到S2217从EMID服务器为用户设备分配EMID,其中步骤S2223和S2224被省去。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向无线LAN用户设备转发交互信息的方法,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其中在无线环境下在传输交互信息时资源消耗最小化的消息传输。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本发明本实施例中的探测请求消息、探测响应消息和信标消息的示例。每一个消息都是从无线LAN(IEEE802.11)消息改进的。
2-1.探测请求消息
下面的消息被用于取消先前请求的交互信息的传输。查询ID能够被用于识别被取消的交互信息。
[表格13]
顺序 | 信息 | 注释 |
1 | SSID | |
2 | 支持速率 | |
3 | 查询请求取消 | 包括所请求的信息何时被取消 |
2.2探测响应消息
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另外地提供的网络发现信标信息(NDB信息)能够被插入信标消息中。如果NDB信息未被插入到所述信标消息中,则NDB信息可以被插入探测响应消息中,并且然后被从AP传输。
[表格14]
顺序 | 信息 | 注释 |
1 | 时间戳 | |
2 | 信标间隔 | |
3 | 能力信息 | |
4 | SSID | |
5 | 支持速率 | |
6 | FH参数组 | |
7 | DS参数组 | |
8 | CF参数组 | |
9 | IBSS参数组 | |
10 | 网络发现信标信息 | 指出关于何时传输NDB以及关于是否包括交互信息的信息。即,在下一NDB=0的情形中,在探测响应消息中包括交互信息。如果没有获得下一NDB=0,则在探测响应消息中不包括交互信息。即,在探测响应消息中包括报告NDB的传输时刻点的下一NDB信息。 |
11 | 交互信息 | 传输所请求交互的信息,即,交互信息。如果AP不具有所请求的交互信息,则包括指出关于何时向用户设备传输信息的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在此情形中,包括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查询ID。 |
2.3信标消息
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用于指出交互信息的网络发现信标信息和网络发现信标(NDB)的周期信息被添加到现有信标消息。
[表格15]
顺序 | 信息 | 注释 |
1 | 时间戳 | |
2 | 信标间隔 | |
3 | 能力信息 | |
4 | SSID | |
5 | 支持速率 | |
6 | FH参数组 | |
7 | DS参数组 | |
8 | CF参数组 | |
9 | IBSS参数组 | |
10 | TIM | |
11 | 网络发现信标信息 | 关于何时传输NDB以及是否包括交互信息的信息。即,在下一NDB=0的情形中,在信标消息中包括交互信息。如果没有获得下一NDB=0,则在信标消息中不包括交互信息。即,仅仅包括报告NDB的传输时刻点的下一NDB信息。 |
12 | 交互信息 | 传输所请求交互的信息,即,交互信息。如果AP不具有所请求的交互信息,则包括指出关于何时向用户设备传输信息的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在此情形中,包括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查询ID。 |
2.4实现网络发现信标信息IE和交互信息IE以及请求取消IE的方法
图23A图示了网络发现信标信息(即,NDB信息)的信息元素(IE)的示例。在NDB信息的信息元素中,在下一NDB=0的情形中,在下一NDB列表之后包括交互信息。而且,在不满足下一NDB=0的情形中,仅仅包括下一NDB但是不包括交互信息。
下一NDB能够被用作指出有关何时传输信标的信息,它包括交互信息,即,NDB。即,下一NDB指出以后传输的NDB的传输间隔。例如,如果传输NDB和NMB信标的信标间隔为100ms并且下一NDB为5,则下一第五信标间隔,即,在500ms之后传输的信标是包括交互信息的信标消息。换言之,在500ms之后传输的信标变成NDB。
2.5通告请求IE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用户设备的交互信息请求的通告请求IE。用户设备与期望的SSPN一起向AP传输请求交互信息的探测请求或者动作帧从而请求交互信息。
[表格16]
字段 | 尺寸 |
元素ID | 单位8 |
长度 | 单位8 |
通告服务 | 单位8 |
通告类型 | 单位8 |
通告标识符 | 单位8*2 |
SSPN ID #1 | TBD |
SSPN ID #2 | TBD |
SSPN ID #N | TBD |
802.21信息服务查询帧 | TBD |
在下文中,将描述表格16的字段。
-通告服务
0:SSPN通告
1-255:保留
-通告类型
0:Ethertype
1:公知端口
2-255:保留
-通告标识符:每通告类型的唯一值
-802.21信息服务查询帧:如果上级实体是介质无关切换功能实体,包括从该实体传输的查询请求帧。
2.6通告响应IE
通告响应IE被包括在探测响应中并且是对于从用户设备传输的通告请求IE的响应。
通告响应IE包括用于组播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组播地址。更详细地,AP包括组播地址以向知道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实体(例如,通告服务器或者相应的SSPN)提供通过查询获取的交互信息。
在当从用户设备请求信息时AP能够在请求消息超时之前提供信息的情形中,AP可以与通告一起传输信息,所述通告是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该消息可以被单播到用户设备或者可以被广播到所有的用户设备。在此情形中,组播地址可以被省去。
[表格17a]
字段 | 尺寸 |
元素ID | 单位8 |
长度 | 单位8 |
状态码 | 单位8 |
通告(如果有的话) | 单位N |
组播地址 | 单位8*6 |
在下文中,将描述表格17a的字段。
-状态码
0x00:成功(其中能够提供所请求的SSPN ID的信息的情形。如果能够即刻地提供所述信息,则能够与通告一起传输所述信息。)
0x01:请求已被接受。
0x02:请求已被拒绝。
0x03:服务不被支持。
0x04:第一请求SSPN信息不存在。
0x05:第二请求SSPN信息不存在。
0x06:第三请求SSPN信息不存在。
在下文中,将参考下面的表格17b描述通告响应IE的另一示例。
[表格17b]
字段 | 尺寸 |
元素ID | 单位8 |
长度 | 单位8 |
状态码 | 单位8 |
组播地址 | 单位8*6 |
查询响应等待时间 | 单位8 |
将参考下面的表格17c描述表格17b的状态码。
[表格17c]
状态码字段值 | 说明 |
0 | 成功和使用B-SNA信标指示信息传递(指出在接收到B-SNA信标之后,AP使用Advs服务器(通告服务器)、MIH服务器等通过查询获取的信息将被转发) |
1 | 成功和即刻信息传递(指出在AP传输探测响应之后的特定时间中请求的信息将被转发(通过动作帧))。当AP在其缓冲器中获取在前的信息或者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以在查询响应等待时间中转发所述信息时,设定该位。如果设定该位,则可以设定和传输查询响应等待时间。查询响应等待时间被用作站点等待将从AP转发的查询响应的等待时间。如果没有传输查询响应等待时间,则站点使用先前被确定为默认值的查询响应等待时间。 |
3 | 请求已被拒绝 |
N | 服务不被支持 |
N+1 | 通配符不被支持 |
N+2 | 空SSPN字段不被支持 |
4-255 | 保留 |
将在下面描述表格17c的B-SNA信标的概念。
B-SNA信标是类似于用于最小化功耗的DTIM信标的概念。然而,B-SNA信标并不与DTIM信标交迭并且用于指出将在B-SNA信标之后传输通告动作帧。
2-7.查询响应(动作帧)
查询响应是用于从AP向用户设备传输交互信息的帧,其中通过查询获取交互信息。
图23B到23H的帧优选地位于图1的帧体11中。相应地,用于本发明本实施例中的MAC帧包括图1所示的802.11MAC报头和图23B到23H的帧。
图23B是图示了查询响应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23B的示例图示了由于长尺寸的通告而经历分片并且以多个片段传输的动作帧。换言之,如果一个通告比预设长度更长,则优选地将其分为多个片段。
在此情形中,优选地如下执行分片。
00:未分片
01:第一片段
10:延续片段
11:最后片段
如图所示,AP已经通过查询获取的信息能够通过特殊位的片段字段和特殊位的序号字段被分为多个片段。
进而,如上所述,片段字段能够指出相应的片段是否属于第一片段或者最后片段。
序号字段能够指出相应的片段属于什么片段。
通常,随着向其转发数据,序号字段增加或者降低。相应地,随着序号字段的值从随机值增加或者降低,能够识别相应的片段。
图23C是图示了查询响应帧结构的另一示例的框图。特别地,图23C的示例图示了向用户设备传输交互信息的动作帧的另一示例。图23C的动作帧被用于一种或者更多种交互信息。
图23D是当对于至少一个AReq IE的响应被打包和传输时动作帧的示例。
将在下面描述图23D所示数据。
[表格18]
-类别
名称 | 值 | 说明 |
... | ... | ... |
普通通告服务 | 6 | 通告 |
[表格18]
-动作
动作字段值 | 说明 |
0 | SSPN通告 |
1-255 | 保留 |
-剩余重复:另外地传输的通告的次数
-Adv长度:通告长度
-Frag/Pack:通告分片或者打包。该Frag/Pack可以包括对于多种类型的AReq IE的响应通告,或者可以以分片传输包括对于多种类型的AReq IE的响应通告的Frag/Pack。开始的4位代表打包和分片状态,并且其它的4位代表序号。当以分片传输的相应的分组彼此结合时使用所述序号。
第四位:指出是否使用打包。
第三位:指出通告中间部分是否被切掉。
第二位和第一位:指出分片以及这是第一、中间还是最后片段。
0000:打包和分片均未使用。
0001:没有使用打包。使用分片(第一片段)。
0010:没有使用打包。使用分片(中间片段)。
0011:没有使用打包。使用分片(最后片段)。
1000:对于两个或者更多通告使用打包,并且没有使用分片。
1001:对于两个或者更多通告使用打包,并且使用分片(第一片段)。
1010:对于两个或者更多通告使用打包,并且使用分片(中间片段)。
1011:对于两个或者更多通告使用打包,并且使用分片(最后片段)。
x0xx:片段被用在通告结尾并且从新的AReq IE开始。
x1xx:片段被用在通告中部,并且指出通告长度的IE紧随其后。
图23E和23F是当在分片期间Frag/Pack是中间片段或者最后片段时动作帧的格式的示例。
能够对通告执行分片。例如,能够在通告中部或者当通告结束时执行分片。
虽然图23E图示了当在通告结束时执行分片时仅仅对于一个通告执行分片,本发明不限于图23E的示例。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对于多个通告执行分片。
虽然图23F图示了当在通告中部执行分片时仅仅对于一个通告执行分片,本发明不限于图23F的示例。换言之,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可以对于多个通告执行分片。
如果通过分片提供两个片段,则传输指出第一片段和最后片段而不指出中间片段的动作帧。
-通告:是所请求的信息。由IEEE802.21标准规定的信息服务的查询响应帧可以被插入通告中。
图23G图示了查询响应动作帧的另一示例。图23G的示例图示了当仅仅一个用户设备请求AReq IE时插入Ack字段以向从AP传输的动作帧传输Act消息。请求AReq IE的用户设备的数目相应于用户设备的数目,在由AP设定的时间周期或者直至查询响应动作帧被传输,所述用户设备向探测响应的通告响应IE报告一个组播地址。如果用户设备的数目仅仅为一个,则查询响应动作帧被传输到组播地址。然而,因为在请求Ack时将一定接收到Ack,不要求重复传输。如果当组播地址被传输到两个或者更多用户设备时,两个或者更多用户设备接收查询响应动作帧,则Ack位未被设定。如果两个或者更多用户设备接收查询响应动作帧,则使用剩余重复值多次执行传输,由此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能够如下面的表格20所示提供在图23中包括的Ack字段值。
[表格20]
Ack字段值 | 说明 |
0 | 不要求Ack |
1 | 要求Ack |
2-255 | 保留 |
能够根据表格20的示例如下地设定Ack字段值。
0:Ack不要求位(“0”)被设定用于对于多个用户设备组播的动作帧的传输。
1:当组播地址被用于向用户设备传输动作帧时,AP请求一个用户设备设定Ack要求位(“1”),从而用户设备响应于所接收的动作帧向AP传输Ack消息。
图23H图示了查询响应动作帧的另一示例。图23H的示例图示了剩余重复中的一些被用作执行Ack请求的位。如上所述地使用执行Ack请求的位以及剩余的重复位。
图24图示了NDB信息元素(IE)的另一个示例。参考图24,信息元素包括NDB位。如果NDB位未被设定(即,NDB位=0),在NDB位之后的7个位指出用于指出下一NDB的传输时刻点的信标间隔。在图24中,因为NDB位被另外地提供,如果在NDB信息列表之后还包括交互信息,下一NDB列表能够被省去。因为NDB位的位置不受限制,NDB位可以位于专用消息的各种列表中。
图25到28图示了通过另外地提供两个另外的控制位而改进交互信息IE的示例。
图25图示了交互信息的示例。指出查询ID的区的两位被分别地用作返回(ComeBack)位(第一控制位)和参考NDB位(第二控制位)。如果设置返回(ComeBack)位(即,第一控制位=1),则交互信息包括指出关于在查询1D之后返回(ComeBack)位何时返回以允许所请求的信息可用的时间信息的返回延迟时间(Come Back DelayTime)参数。换言之,在查询ID之后包括指出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何时被再次传输的再次传输时刻点的信息。如果返回(ComeBack)位未被设定(即,第一控制位=0),则交互信息不包括返回延迟时间(Come Back Delay Time)参数。图25图示了其中设定返回(ComeBack)位的示例而图26图示了其中未设定返回(ComeBack)位的示例。
在下面的两种情形中可以不设定返回(ComeBack)位。
第一情形相应于其中从无线LAN网络的AP报告的返回延迟时间(Come Back Delay Time)过去并且AP通过从交互网络获取交互信息而传输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情形。
第二情形相应于其中交互信息在当用户设备请求时在当前时间准备并且通过探测响应消息传输的情形。
在第一情形中,因为在当用户设备请求专用交互信息时没有为AP提供专用交互信息,查询ID应该被包括在探测响应消息中。然而,在第二情形中,因为向AP提供交互信息,查询ID可被视为无线电资源的浪费。
通过图27的示例解决了无线电资源的浪费。换言之,如果设定返回(ComeBack)位和参考NDB位,则探测响应消息不包括查询ID但是包括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
如果Come Back位未被设定但是参考NDB位被设定,则探测响应消息不包括交互信息。然而,下一NDB被传输以报告下一NDB的传输时刻点。换言之,在图28中,在参考NDB位之后的6位包括周期信息,所述周期信息指出下一NDB何时被传输,即,下一NDB。
图29图示了在AP获取信息请求的信息之前已经请求交互信息的无线LAN用户设备取消信息请求的信息元素的示例。因为对于用户设备的信息请求存在从AP分配的查询ID,用于取消的信息元素包括查询ID。AP能够通过查询ID识别用于取消的请求。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过程的流程图。参考图30,AP在用户设备请求时请求并且获取交互信息。在此情形中,即使用户设备未向AP请求探测请求消息,AP也传输探测响应消息(主动提供的探测响应消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传输探测请求消息以请求交互信息的示例。探测请求消息是在本发明本实施例中提出的请求消息的示例。请求消息可以被指定为各种名称。而且,由探测请求消息执行的动作可以由其他名称的动作帧执行。而且,由探测请求消息执行的动作可以由各种发送和接收消息(例如,信标消息)执行。
在下文中,将描述图30的示例。用户设备向AP传输探测请求消息以请求交互信息(S1610)。如果未向AP提供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则获得交互信息所需的预定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作为用于识别用户设备的请求的标识符的查询ID被包括在被传输的探测响应消息中(S1620)。AP执行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过程。换言之,通过与具有交互信息的网络实体进行通信,AP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S1630,S1640)。在用户设备待机从AP指示的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时间之后,用户设备接收主动提供的探测响应消息,即,从AP传输的探测响应消息。在此情形中,因为包括在探测响应消息中的查询ID能够被识别,用户设备能够识别出通过步骤S1610请求的信息已被传输(S1650)。
图31是图示了当即使在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时间逝去之后AP也没有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用户设备向AP传输探测请求消息以请求交互信息(S1710)。如果没有向AP提供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则AP向用户设备传输探测响应消息,其中探测响应消息包括获得交互信息所需的预定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作为识别用户设备请求的标识符的查询ID(S1720)。AP执行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的过程但是并不完成交互信息的获取(S1730,S1740)。换言之,AP并不获取交互信息直至向用户设备报告的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时间(S1740)。
为了报告在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时间AP没有获取所述信息,AP向用户设备传输探测响应消息,其中探测响应消息包括等于通过步骤S1720分配的查询ID的查询ID和新的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S1750)。已经接收到探测响应消息的用户设备等待新的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时间(S1760)。在新的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时间,AP获取所要求的交互信息(S1770)。在通过步骤S1750向用户设备报告的时间,AP向用户设备传输所获取的信息(S1780)。
图32图示了两个或者更多用户设备请求交互信息的示例。参考图32,在AP接收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之后,在从网络获取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交互信息之前,AP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另一信息请求。在此情形中,AP能够从网络获取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以及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两者,并且能够广播所述信息。
在图32的示例中已经描述了AP在接收第一信息请求之后开始获取第一信息的过程之前接收第二信息请求。图32的示例可以被应用于其中在从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请求之后从第一用户设备获取信息请求期间AP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信息请求的情形。换言之,对于S1830和S1840的次序没有限制。
首先,第一用户设备(STA1)请求AP提供交互信息(S1810)。如果AP不具有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则AP向第一用户设备传输探测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探测响应消息包括获取交互信息所需的预定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和作为识别用户设备请求的标识符的查询ID(S1820)。第二用户设备(STA2)在AP开始获取信息之前请求信息。此时,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可以等于或者不同于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或者可以部分地等于或者部分地不同于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S1830)。AP开始获取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和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过程(S1840)。AP给予第二用户设备与给予第一用户设备的查询ID相同的查询ID,以广播所获取的信息(S1850)。AP从网络获取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以及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S1860)。AP广播包括分配给两种用户设备的相同查询ID的信息以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所获取的信息(S1870)。
参考图32,AP能够向多个用户设备传输所示的从后端获取的信息。图32的示例涉及一种向多个用户设备传输信息的方法。各种方法能够被用于向多个用户设备传输信息。所述各种方法的示例包括广播方法和组播方法。相应地,图32的示例不限于所述广播方法。
图33图示了无线LAN用户设备取消信息获取请求的示例。
用户设备向AP传输探测请求消息以请求交互信息(S1910)。如果AP不具有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则AP向用户设备传输探测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探测响应消息包括获取交互信息所需的预定时间返回延迟(ComeBackDelay)以及作为识别用户设备请求的标识符的查询ID(S1920)。如果它不能等待所述预定时间或者它从另一AP获取交互信息或者确定接入另一AP,则已经接收到探测响应消息的用户设备能够取消信息请求。用户设备通过向AP传输探测请求消息而取消信息请求,其中所述探测请求消息包括查询请求取消IE,所述查询请求取消IE包括在S1910的信息请求期间分配的查询ID(S1930)。
图34是图示了用于报告传输到用户设备的各个网络实体相关信息的确切传输时刻点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各个网络实体与AP通信。
各个网络实体可以是交互信息代理或者包括交互信息代理的功能的服务器。
各个网络实体相关信息具有不同种类。例如,各个网络实体相关信息可以是NDB或者AP已经从各个网络实体获取的响应信息。
图34的示例涉及各个网络实体相关信息中的NDB,并且各个网络实体是后端服务器。
如上所述,作为传统的信标消息的网络维护信标(NMB),是从AP传输以报告AP的存在的信号,并且包括AP的信息。NDB是包括交互信息的信标消息。所述信标可以被周期地传输,并且所述信标的传输间隔可以被控制以改变传输周期。
在图34的示例中,下一NDB的传输周期被转发到NMB,从而用户设备识别NDB何时被传输。
因为用户设备知道NDB何时被传输,它不传输非必要的探测请求(S2001)。
如果它不能等待直至下一NDB的传输周期或者如果在接收到的NDB中没有所期望的信息,则第二用户设备请求AP提供信息(探测请求)(S2002)。
第三用户设备也在类似的时刻点请求AP提供信息(探测请求)。从第三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可以等于或者不同于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或者可以部分地等于或者部分地不同于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S2003)。
AP开始从网络获取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以及从第三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过程(S2004)。在用于获取从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三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预定时间,AP与从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三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一起指出下一NDB中的NDB的传输周期。
在图34的示例中,AP能够在下一信标的传输周期获取信息并且将下一NDB设为1以传输所述信息(S2005)。AP从与无线网络交互的后端网络获取从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三用户设备请求的所述信息,(S2006)。在S2005的传输周期传输通过步骤S2006获取的信息(S2007)。只要当信标被传输时,AP便减小NDB的传输周期(S2008到S2010)。换言之,在S2008的情形中,因为在第四周期传输NDB,下一NDB被设定为4。在S2009的情形中,因为在第三周期传输NDB,下一NDB被设定为3。在S2010的情形中,因为在第二周期传输NDB,下一NDB被设定为2。在S2011的情形中,因为在第一周期传输NDB,下一NDB被设定为1。
在信标传输期间,新的第四用户设备(STA4)能够开始与AP通信。第四用户设备也等待NDB的接受。第四用户设备执行自动扫描以重新接入无线LAN网络(S2011)。除了第一到第三用户设备,第四用户设备也接收信标(网络维护信标),其中NMB包括下一NDB的传输周期(S2012)。以上用户设备等待下一NDB的传输周期以接收交互信息(S2013)。
前述的下一NDB字段可以被指定为各种术语。通过减小值或者专用字段的标识符的尺寸,下一NDB字段将会优选地向用户设备报告传输时刻点。
图3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
在图35中,在AP从第一用户设备STA1接收信息请求A之后,如果AP在从网络获取相应的信息之前从第二用户设备STA2接收信息请求B,则AP不能即刻提供相应的信息。
此时,AP能够从网络获取从两种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A和信息B,并且组播所获取的信息。而且,AP可以从网络获取从一个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并且组播所获取的信息。
相应的组根据组播地址被划分并且将对于特定时间请求交互信息的用户设备划分成一个组。则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AP在接收第一信息请求之后开始获取第一信息的过程之前接收第二信息请求。而且,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相应于AP接收相同信息请求的情形。
第一用户设备STA1请求AP提供信息(S2101)。如果AP不具有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则AP向SSPN Advs发送信息查询(S2102)。AP向用户设备报告将使用组播地址广播对于所述查询的响应。如果AP能够即刻地提供所请求的信息,则AP能够向用户设备传输ARspl IE,其中ARspl IE包括相应的信息(S2103)。第二用户设备STA2在AP开始获取所述信息之前请求信息。此时,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可以等于或者不同于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或者可以部分地等于或者部分地不同于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S2104)。而且,AP开始获取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过程(S2105)。AP在特定时间(A时间)中对于所请求的信息分配相同的组播地址从而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相同的组播地址被分配给第二用户设备。以与第一用户设备相同的方式,如果AP能够即刻地提供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则AP能够向用户设备传输ARsp2 IE,其中ARsp2 IE包括相应的信息(S2106)。AP从网络获取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S2107)。AP使用分配给两种用户设备的相同的组播地址广播所述信息以将获取的信息转发给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S2108)。如果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不同于从第二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则AP可以传输包括未被请求的信息的信息。
如图所示,从AP传输到用户设备的动作能够被多次重复。对于多次重复的动作没有限制。
图36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流程图的另一示例。
参考图36,如果AP临时地缓存(cache)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或者如果AP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所请求的信息,则AP向请求所述信息的一个用户设备或者多个用户设备,传输所述信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中一个用户设备请求信息的情形。如果一个用户设备请求所述信息,则能够根据步骤S2201到S2205执行操作。
AP通过信标向用户设备报告普通通告服务(GAS)和TGu服务是否可用(S2201)。识别该AP能够与外部网络交互的用户设备传输包括网络交互信息的AReq IE(S2202)。
如果AP缓存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或者能够通过某种动作即刻地提供所述信息,则AP设定作为指出即刻消息指示器(IMI)的状态码的“成功并且即刻的信息传递”,并且与组播地址(MCA)一起传输探测响应(S2203)。此时,也可以设定并且然后传输“查询响应等待时间”,它是用户设备应该等待交互信息的等待时间。如果该“查询响应等待时间”值未被传输,则使用被定义为默认值的值。如果在所述等待时间,所请求的信息未被传输,则再次执行步骤S2202。AP传输包括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动作帧。此时,如果所述动作帧是用于一个用户设备,则设定“Ack要求位”以识别专用用户设备是否已经成功地接收动作帧(S2204,S2205)。
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中多个用户设备请求所述信息的情形。如果多个用户设备请求所述信息,则能够根据S2206到S2210的步骤执行操作。
AP通过信标向第一用户设备STA1和第二用户设备STA2报告普通通告服务(GAS)和TGu服务是否可用(S2206)。识别AP能够与外部网络交互的第一用户设备STA1传输包括网络交互信息的AReq IE(S2206)。如果AP缓存从第一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或者能够通过某种动作即刻地提供所述信息,则AP设定作为指出即刻消息指示器(IMI)的状态码的“成功并且即刻信息传递”并且与组播地址(MCA)(S2208)一起传输探测响应。步骤S2209到S2210由第二用户设备执行并且等同于步骤S2207和S2208。因为在设定时间两种或者更多用户设备请求所述信息,AP向第一和第二用户设备组播动作帧并且释放“Ack要求位”从而不传输“Ack”(S2211)。在此情形中,可以使用剩余重复参数重复地传输所述动作帧以改进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图3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的另一示例,所述流程图图示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
参考图37,如果AP通过查询向SSPN Advs服务器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网络交互信息,则AP向请求所述信息的一个用户设备或者多个用户设备传输所述信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中一个用户设备请求信息的情形。如果一个用户设备请求信息,则根据步骤S2301到S2310执行数据发送和接受。
AP通过信标向用户设备报告普通通告服务(GAS)和TGu服务是否可用(S2301)。识别AP能够与外部网络交互的用户设备传输包括网络交互信息的AReq IE(S2302)。AP通过探测响应向用户设备传输状态码“成功和使用B-SNA信标指示信息传递”以及组播地址(MCA),其中所述状态码指出将根据相对于网络交互信息请求B-SNA信标的周期传递所述信息。此时,用户设备知道所请求的信息将被获取到所传递的MCA(S2303)。AP开始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过程并且获取所述信息(S2304至S2307)。AP向用户设备传递B-SNA信标以期望在传输B-SNA之后将即刻地传递组播消息(S2308)。AP传输包括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动作帧。此时,如果所述动作帧是用于一个用户设备,则AP设定“Ack要求位”并且向用户设备传输“Ack要求位”从而如果它正确地接收动作帧则用户设备传输“ack”(S2309)。已经接收到动作帧的用户设备向AP正确地传输“ack”(S2310)。
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中多个用户设备请求所述信息的情形。如果多个用户设备请求所述信息,则根据步骤S2311到S2321执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AP通过信标向第一用户设备STA1和第二用户设备STA2报告普通通告服务(GAS)和TGu服务是否可用(S2311)。识别AP能够与外部网络交互的第一用户设备STA1传输包括网络交互信息的AReq IE(S2312)。AP通过探测响应向第一用户设备传输状态码“成功和使用B-SNA信标指示信息传递”以及组播地址(MCA),其中所述状态码指出将根据B-SNA信标相对于网络交互信息请求的周期传递所述信息。此时,第一用户设备知道所请求的信息将被获取到所传递的MCA(S2313)。步骤S2314到S2315由第二用户设备执行并且等同于步骤S2312和S2313。AP开始获取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过程并且获取所述信息。在传输B-SNA信标和查询响应动作帧之前执行该过程(S2316至S2319)。AP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传递B-SNA信标以期望将在传输B-SNA之后即刻地传递组播消息(S2320)。AP传输包括从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动作帧。此时,如果动作帧是用于两个或者更多用户设备,则AP释放“Ack要求位”并且向用户设备传输“Ack要求位”从而在其接收动作帧之后用户设备并不传输“ack”(S2321)。步骤S2320和S2321能够被重复执行多次以改进可靠性,其中重复信息通过剩余重复参数传输到用户设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本发明能够以其它具体形式实施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因此,以上实施例在所有的方面均应被视为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应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确定本发明的范围并且属于本发明等效范围的所有的改变均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被应用于具有空闲模式的各种通信系统。
因为交互信息代理用于在DS中获取并且传输交互信息,能够减少由每一个AP处理的吞吐量。
进而,AP能够通过网络维护信标(NMB)向无线LAN用户设备报告NDB何时被传输,其中对于用户设备从AP获取交互信息,NDB是必需的。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率地使用无线电资源。
Claims (30)
1.一种使用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接入点,从至少一个无线用户设备接收消息并且通过分布式系统与另一接入点通信;以及
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通过与至少一个接入点的接口接收用户服务提供商网络(SSPN)的信息请求消息并且通过与包括SSPN的信息的网络实体的接口获取相应于所述信息请求消息的响应信息,所述SSPN的信息请求消息被从所述无线用户设备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向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用户设备传输指出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的能力的信息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向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用户设备传输指出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在信标消息中包括指出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的能力的信息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在信标消息中包括指出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的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息请求消息是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用户设备传输的动作帧。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动作帧被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封装在第二层消息中并且被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层消息是以太网帧或者有线LAN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交互信息代理将响应信息封装在第二层消息中并且将封装的响应信息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层消息是以太网帧或者有线LAN消息。
11.一种用于处理从无线LAN网络中的无线用户设备请求的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接入点传输从接入点请求的、以从网络实体获取信息的第一请求消息;
从所述接入点接收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识别将向其传输对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响应的多个无线用户设备的地址和识别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查询ID;并且
接收第二响应消息至少一次,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被传输到通过识别所述多个无线用户设备的地址识别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并且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从网络实体获取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在由所述接入点的信标消息中包括的传输时刻点信息指出的时刻点,由所述接入点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时刻点信息使用计数值指出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的传输时刻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如果计数值达到零(0),则传输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一个包括所述传输时刻点信息信标消息减小所述计数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识别所述多个无线用户设备的所述地址是广播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识别所述多个无线用户设备的所述地址是组播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入点传输探测请求消息;并且
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探测响应消息,所述探测响应消息指出所述接入点是否能够接入所述网络实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指出所述接入点是否能够接入网络实体的信标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实体包括交互信息代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括查询ID。
2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如果从所述网络实体获取的信息超过预设尺寸,则从所述网络实体获取的信息被划分成由每一个片段ID识别的多个片段。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随着被划分的片段的数目增加,片段ID的数目增加。
24.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动作帧并且包括从所述网络实体获取的封装的信息。
25.一种在无线局域网络(LAN)中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帧,包括:
在MAC帧的报头中包括的类型字段,指出在MAC帧的帧体中是否包括控制信息;以及
包括所述控制信息的帧体,
其中如果在所述帧体中包括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部分是所有片段的中的任何一个,则所述帧体包括识别第一部分的片段ID和识别所述第一部分是否为最后片段的最后片段字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MAC帧,其中随着被划分的片段的数目增加,片段ID的数目增加。
27.根据权利要求25的MAC帧,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是动作帧。
28.根据权利要求25的MAC帧,其中如果在帧体中包括用户数据信息时,则所述MAC帧的报头包括片未完字段,所述片未完字段包括是否存在通过所述帧体另外地传输的更多的片段。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MAC帧,其中所述片未完字段由1位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5的MAC帧,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的第一部分是通过接入点请求而从网络实体获取的响应消息的一部分。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MAC帧,其中如果所述响应消息超过预设尺寸,则所述响应消息被划分成多个片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6-0009851 | 2006-02-01 | ||
KR20060009851 | 2006-02-01 | ||
KR1020060009851 | 2006-02-01 | ||
KR1020060010936 | 2006-02-04 | ||
KR20060010936 | 2006-02-04 | ||
KR10-2006-0010936 | 2006-02-04 | ||
KR10-2006-0011854 | 2006-02-07 | ||
KR1020060011854A KR101207666B1 (ko) | 2006-02-04 | 2006-02-07 | 무선 랜 망에서의 정보 전달 방법 |
KR1020060011854 | 2006-02-07 | ||
KR20060057429 | 2006-06-26 | ||
KR10-2006-0057429 | 2006-06-26 | ||
KR1020060057429 | 2006-06-26 | ||
KR1020060063726A KR101264945B1 (ko) | 2006-02-01 | 2006-07-07 | 무선 랜 망에서의 연동 정보 전달 방법 |
KR1020060063726 | 2006-07-07 | ||
KR10-2006-0063726 | 2006-07-07 | ||
PCT/KR2007/000557 WO2007089111A1 (en) | 2006-02-01 | 2007-02-01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79769A true CN101379769A (zh) | 2009-03-04 |
CN101379769B CN101379769B (zh) | 2011-07-13 |
Family
ID=39739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42445A Active CN101379769B (zh) | 2006-02-01 | 2007-02-01 |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60100B2 (zh) |
EP (1) | EP1980057B1 (zh) |
JP (1) | JP4955018B2 (zh) |
CN (1) | CN101379769B (zh) |
TW (1) | TWI420871B (zh) |
WO (1) | WO2007089111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8768A (zh) * | 2012-03-15 | 2012-08-1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获取、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及系统 |
CN110234173A (zh) * | 2016-05-04 | 2019-09-13 | 杭州博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wifi probe请求以及响应包实现快速通信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69538B2 (en) * | 2006-01-13 | 2016-06-1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oaming queries prior to association/authentication |
CN101222388B (zh) * | 2007-01-12 | 2013-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接入点存在广播/多播缓存帧的方法和系统 |
US8238889B1 (en) | 2007-04-10 | 2012-08-07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Server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 service system |
JP4521430B2 (ja) * | 2007-08-10 | 2010-08-1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送信方法、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
US7869465B2 (en) * | 2007-10-08 | 2011-01-11 | Adc Dsl Systems, Inc. | Hybrid cross-link |
JP2009182597A (ja) * | 2008-01-30 | 2009-08-13 | Nec Corp | 広帯域無線接続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基地局通知方法 |
US20090245133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1 | Intel Corporation | Broadcast/multicast based network discovery |
US20100085922A1 (en) * | 2008-04-21 | 2010-04-08 | Infosys Technologie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bandwidth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8189508B2 (en) * | 2008-06-27 | 2012-05-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er discovery assist |
US8943552B2 (en) | 2009-04-24 | 2015-01-27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iscover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ing environment |
JP5389259B2 (ja) * | 2009-06-04 | 2014-01-15 | ブラックベリー リミテッド | Radius互換プロトコルを用いた移動端末への隣接ネットワーク情報の通信の促進における使用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8599768B2 (en) * | 2009-08-24 | 2013-12-03 | Intel Corporation | Distributing group size indications to mobile stations |
US8325679B2 (en) * | 2010-03-05 | 2012-12-04 | Intel Corporation | Interworking of networks with single radio handover |
US8665842B2 (en) | 2010-05-13 | 2014-03-04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iscover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connecting to an access network |
US8467359B2 (en) | 2010-05-13 | 2013-06-1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uthenticate requests for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connecting to an access network |
US9668168B2 (en) * | 2011-01-17 | 2017-05-30 |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bile data offload |
US8750180B2 (en) * | 2011-09-16 | 2014-06-10 | Blackberry Limited | Discovering network information available via wireless networks |
US9338732B2 (en) | 2011-10-28 | 2016-05-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
US9814085B2 (en) * | 2011-10-28 | 2017-1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
US9271317B2 (en) | 2011-10-28 | 2016-02-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
US8873494B2 (en) | 2011-10-28 | 2014-10-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
US9191977B2 (en) | 2011-10-28 | 2015-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
US9402243B2 (en) | 2011-10-28 | 2016-07-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
US9445438B2 (en) | 2011-10-28 | 2016-09-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network link setup |
EP3203780A1 (en) * | 2012-03-02 | 2017-08-0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eacon information |
CN102711220B (zh) * | 2012-04-25 | 2015-09-0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
US9204287B2 (en) | 2012-05-15 | 2015-12-0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
WO2014030894A1 (ko) * | 2012-08-24 | 2014-0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고속 링크 셋업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4140408A1 (en) * | 2013-03-11 | 2014-09-18 | Nokia Corporation | Power saving for a mobile station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US9237216B2 (en) * | 2013-03-11 | 2016-01-12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wirelessly docking to a device |
CN103167471B (zh) * | 2013-03-13 | 2016-08-3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客户端在不同ap之间移动时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US9520968B2 (en) * | 2013-05-29 | 2016-12-13 | Mediatek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amless transmission control with aid of request carrying fragment ID,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
US9521695B2 (en) * | 2013-06-04 | 2016-12-13 | Tallac Networks, Inc. | Initializing network advertisements from probe requests |
KR102162958B1 (ko) * | 2013-07-11 | 2020-10-0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랜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과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
US10075333B2 (en) * | 2014-08-12 | 2018-09-11 | Maxlinea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ssion to a MoCA network |
US9985901B2 (en) * | 2015-05-27 | 2018-05-2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
CN104980993B (zh) | 2015-06-19 | 2017-05-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移动通信终端、网络服务器及网络接入系统 |
US11356931B2 (en) * | 2016-10-20 | 2022-06-07 | T-Mobile Usa, Inc. | WLAN assisted cellular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
US11647463B2 (en) * | 2017-09-13 | 2023-05-09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enable wake-up receiver for modes of operation |
US11576123B2 (en) | 2017-10-11 | 2023-02-0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support wake-up radio packet transmission |
US11589309B2 (en) | 2018-01-12 | 2023-02-21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support wake-up radio packet transmiss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58754B2 (en) | 2001-01-22 | 2013-06-04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stant start multimedia content |
US6947768B2 (en) * | 2001-09-28 | 2005-09-2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
KR20030085674A (ko) | 2002-04-30 | 2003-11-07 | (주)한넷웨어 | 무선망 환경에서 주기적인 푸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시스템및 방식 |
GB2396778A (en) * | 2002-12-23 | 2004-06-30 | Synad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fetching frames |
US20040181692A1 (en) * | 2003-01-13 | 2004-09-16 | Johanna Wil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service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station by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ATE350852T1 (de) * | 2003-05-09 | 2007-01-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datenzwischenspeicherung und wiederverteilung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netzwerk |
MXPA05011970A (es) * | 2003-05-09 | 2006-02-02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istema y metodo para marcar hora en reporte de medicion para asegurar la correccion de la hora de referencia. |
US8054798B2 (en) * | 2003-06-13 | 2011-11-08 | Ntt Docomo, Inc. | Proxy active scan for wireless networks |
KR100735242B1 (ko) | 2003-12-16 | 2007-07-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와 무선 근거리 네트워크의 연동 정보를전달하고 통지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US7492744B2 (en) * | 2004-02-06 | 2009-02-17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basic and 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er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US7969937B2 (en) * | 2004-03-23 | 2011-06-28 | Aruba 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ntralized station management |
JP4405298B2 (ja) * | 2004-03-30 | 2010-01-27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基地局検出方法 |
JP4206954B2 (ja) * | 2004-04-02 | 2009-01-1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無線端末、情報管理サーバ、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 |
JP4588365B2 (ja) | 2004-06-03 | 2010-12-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ッジ・ノード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20060019635A1 (en) | 2004-06-29 | 2006-01-26 | Nokia Corporation | Enhanced use of 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 in wlan |
US7395064B2 (en) * | 2004-07-14 | 2008-07-01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istributed self-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20060274743A1 (en) * | 2005-06-06 | 2006-12-07 | Alper Yegi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device to learn information about the access networks within its neighborhood |
US9369538B2 (en) * | 2006-01-13 | 2016-06-1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oaming queries prior to association/authentication |
JP2009532954A (ja) * | 2006-03-31 | 2009-09-10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高速メディアアクセス制御に関するメモリ管理 |
US7535884B2 (en) * | 2006-04-18 | 2009-05-1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Battery-efficient generic advertising service for wireless mobile devices |
-
2007
- 2007-02-01 TW TW096103786A patent/TWI420871B/zh active
- 2007-02-01 EP EP07708708.8A patent/EP1980057B1/en active Active
- 2007-02-01 WO PCT/KR2007/000557 patent/WO200708911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2-01 CN CN2007800042445A patent/CN101379769B/zh active Active
- 2007-02-01 US US12/162,982 patent/US8660100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2-01 JP JP2008553164A patent/JP4955018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8768A (zh) * | 2012-03-15 | 2012-08-1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获取、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及系统 |
CN110234173A (zh) * | 2016-05-04 | 2019-09-13 | 杭州博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wifi probe请求以及响应包实现快速通信的方法 |
CN110234173B (zh) * | 2016-05-04 | 2023-07-25 | 杭州博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wifi probe请求以及响应包实现快速通信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37851A (en) | 2007-10-01 |
TWI420871B (zh) | 2013-12-21 |
EP1980057A1 (en) | 2008-10-15 |
JP4955018B2 (ja) | 2012-06-20 |
CN101379769B (zh) | 2011-07-13 |
EP1980057B1 (en) | 2019-09-11 |
JP2009525666A (ja) | 2009-07-09 |
EP1980057A4 (en) | 2017-08-30 |
US8660100B2 (en) | 2014-02-25 |
WO2007089111A1 (en) | 2007-08-09 |
US20090046682A1 (en) | 2009-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79769B (zh) |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络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 | |
US936364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existence of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frames buffered in an access point | |
CN1663151B (zh) |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服务提供方法 | |
EP2149206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neighbor bs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144722B2 (en) | Multi-channel scheduling method for WLAN devices with a single radio interface | |
CN1860807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建立用于点对多点多媒体业务的无线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07503155A5 (zh) | ||
WO2016191258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rvice discovery prox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WO2012150376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oaming partner discovery | |
KR20090033313A (ko) | 진보된 방송 및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데이터의 연속 수신 지원 방법 | |
RU2006108518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овмест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объектов радиопротокол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
JP2016506176A (ja) | 多重事業者デバイス間マルチキャスティングまたはブロードキャスティング通信 | |
Hicham et al. |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nder LTE-advanced networks | |
KR101281837B1 (ko) | 무선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방법 및 무선네트워크 시스템 | |
KR101689605B1 (ko) | 팸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초기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 |
EP3998800A1 (en) |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that supports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1264945B1 (ko) | 무선 랜 망에서의 연동 정보 전달 방법 | |
WO2006135020A1 (ja) | 基地局及び基地局で使用される方法 | |
WO2023010287A1 (zh) | 一种通知信息变更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
KR101207666B1 (ko) | 무선 랜 망에서의 정보 전달 방법 | |
CN101754403B (zh) | 无线网络小区接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Zhou et al. |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 in integrated VANET-cellula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 |
Ingale et al. | On 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for 5G wireless system | |
Campolo et al. | Desig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 |
WO2023092531A1 (zh) | 一种广播业务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