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0219B - 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70219B CN101370219B CN2007101202246A CN200710120224A CN101370219B CN 101370219 B CN101370219 B CN 101370219B CN 2007101202246 A CN2007101202246 A CN 2007101202246A CN 200710120224 A CN200710120224 A CN 200710120224A CN 101370219 B CN101370219 B CN 1013702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rict
- sub
- link
- current
- trac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测试中,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邻小区映射表;B、建立并跟踪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有小区的控制面链路;C、依次在各小区查找指定用户设备,在查找到指定用户设备后,建立并跟踪所述指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中的用户面链路;D、根据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小区映射表获取当前邻小区,并删除除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本发明的方法降低了协议分析仪所需跟踪的链路数,从而降低了协议分析仪的负荷,提高了跟踪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测试中跟踪用户设备(UE)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的网络测试中,为了测试各网元的功能、性能以及网络规划的合理性,往往需要跟踪监测一个指定UE,让这个UE在系统覆盖的所有小区中移动,观察掉话的情况,以及切换是否能够成功,动态信道分配(DCA)调度如何,是否发生小区更新等,通过对这些行为结合系统网元的收发能力和网络布局情况进行分析,来实现对网络系统的测试。
在系统网络中活动的UE很多,在这些UE中找到一个指定UE,一般需要借助协议分析仪来进行跟踪,即通过协议分析仪对系统网络中的各实体间接口(包括Iub口和Iu口,下文仅以Iub口为例,Iu口类似)及其小区进行监测。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跟踪UE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01、协议分析仪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小区进行监测,跟踪所有小区的所有链路;
对每个小区跟踪的链路包括控制面链路、用户面链路。其中,Iub口的控制面链路包括:Node B应用部分协议(NBAP)链路,接入链路控制应用部分(ALCAP)链路,随机接入信道(RACH)链路,前向接入信道(FACH)链路,寻呼信道(PCH)链路;
Iub口的用户面链路包括:专用信道(DCH)链路,1个用户有2条DCH链路,n个用户则有2n条DCH链路。
步骤102、依次在各小区查找指定UE,在查找到指定UE后,提取该UE的相关信令,进入正常跟踪;
步骤103、指定UE从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后,提取该UE在切换前后两个小区所有链路的消息,进入正常跟踪;
UE的切换过程是测试需要关注的,涉及两个小区的信令跟踪。由于对所有小区都进行跟踪,因而只需提取指定UE在切换前后的两个小区的链路消息即可,切换后进入正常跟踪。
步骤104、在指定UE掉话开机后,重新执行从步骤102开始的流程。
由于重新开机后UE呼叫时所在的小区可能发生变化,因而需要再次查找指定UE的位置。
从以上的描述可知,由于UE有可能随时在各小区之间移动,但UE所在的小区不可提前预知,因而现有的跟踪方法必须监测系统网络覆盖的所有小区的所有链路,即接口协议栈中的控制面链路和用户面链路。
下面举例说明现有的方法需要跟踪的链路数目。假设指定UE所在网络系统覆盖的全部小区有100个,一般一个小区最多可以跟踪71个用户,这里假设每个小区有最大可能用户数的一半,即35个用户,那么需要协议分析仪正常跟踪的链路数计算如下:
DCH链路个数:100(小区)×35(用户/小区)×2=7000;
公传链路个数:100×3=300,(3=1RACH+1FACH+1PCH);
其他链路个数:100×2=200,(1NBAP+1ALCAP);
总链路数:100×35×2+100×3+100×2=7500。
即协议分析仪需要跟踪的链路数有7500条,若增加t个小区,则需要正常跟踪的总链路数为:(100+t)×(35×2+3+2)=7500+75×t。可见,协议分析仪需要跟踪的链路数目非常大,而且随着小区数目的增加,链路数会线性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利用协议分析仪跟踪一个指定UE时,由于其所需跟踪的链路很多,导致其负荷过高,使得跟踪效率也随之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以降低协议分析仪所需跟踪的链路数,从而降低其负荷,提高跟踪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测试中,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邻小区映射表;
B、建立并跟踪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有小区的控制面链路;
C、依次在各小区查找指定用户设备,在查找到指定用户设备后,建立并跟踪所述指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中的用户面链路;
D、根据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小区映射表获取当前邻小区,并删除除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
所述邻小区映射表包括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邻小区标识。
较佳地,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指定用户设备切换到新小区后,建立并跟踪所述指定用户设备在所述新小区中的用户面链路;以及
根据所述新小区和所述邻小区映射表更新当前邻小区,建立并跟踪所述新小区及其当前邻小区的控制面链路,并删除除所述新小区及其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
较佳地,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指定用户设备掉话开机后,删除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有小区的所有链路,并重新执行从步骤B开始的流程。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通过建立邻小区映射表来获得当前邻小区,使得在查找到指定UE后,可以预知该UE可能的活动范围,因而只需要在当前小区建立用户面链路,而不需要在其他小区建立用户面链路,在查找到指定UE后,还进一步删除除当前小区和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控制面链路。这样,协议分析仪所需跟踪的链路数大大减小,从而降低了协议分析仪的负荷,提高了协议分析仪监测跟踪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跟踪UE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跟踪UE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覆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由于UE在某一时刻只能在一个小区活动,在未来的时间段最大可能在附近的邻小区间移动。所以在某一段时间里,网络侧协议分析仪只要对UE所在的当前小区及其当前邻小区进行跟踪监测即可。即首先跟踪找到指定UE,然后监测指定UE所在的小区(当前小区)和其邻小区(当前邻小区),跟踪当前小区链路(控制面链路和指定UE的用户面链路),和当前邻小区部分链路(控制面链路,不需要跟踪用户面链路),而网络中其他小区的链路不必跟踪。这样协议分析仪所需跟踪的链路大大减少,存储数据需要的空间也很小,处理数据的效率提高,从而降低可协议分析仪的负荷,提高了跟踪效率。
请参照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跟踪UE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建立移动通信系统的邻小区映射表,即建立本小区和其对应的邻小区的映射关系;
例如,对应于图3所示的小区覆盖图,建立如下的邻小区映射表:
步骤202、建立并跟踪移动通信系统所有小区(假设为n个小区)的控制面链路;
为了能够找到指定UE,需要跟踪所有小区的控制面链路,包括3条公传链路(RACH,FACH,PCH),1条NBAP链路,1条ALCAP链路,系统覆盖的所有小区共需建5n条链路。
步骤203、依次在各小区查找指定UE,在查找到指定UE后,建立并跟踪所述指定UE在当前小区中的用户面链路;
例如找到UE所在的当前小区a,在当前小区a添加用户面链路(2条DCH链路),进入正常跟踪状态。
步骤204、根据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小区映射表获取当前邻小区,并删除除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
在进入正常跟踪后,为进一步减少协议分析仪所需跟踪的链路数,还删除除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这样,需要先查找当前邻小区,由于当前小区为a,则根据上面的映射表找出当前邻小区:c0,c1,c2,c3,c4,c5。这样,协议分析仪所需跟踪的链路数为:
1×2(DCH)+7×3(RACH+FACH+PCH)+7×2(ALCAP+NBAP),即37条。
步骤205、在指定UE切换到新小区后,更新当前小区和当前邻小区,并更新跟踪的链路;
具体为:建立并跟踪所述指定UE在所述新小区中的用户面链路;根据所述新小区和所述邻小区映射表更新当前邻小区,建立并跟踪所述新小区及其当前邻小区的控制面链路,并删除除所述新小区及其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
步骤206、在指定UE备掉话开机后,删除移动通信系统所有小区的所有链路,并重新执行从步骤202开始的流程。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时,协议分析仪正常跟踪时所需跟踪的链路数仅为37条,不到现有技术方案的1%。即使增加t个小区,正常跟踪时也只需要跟踪37条链路。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为找到指定UE所需跟踪的链路数为:(100+t)×3(RACH+FACH+PCH)+(100+t)×2(ALCAP+NBAP),但是,这种跟踪只是瞬间的不会涉及到整个过程,并且不需要跟踪用户面链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测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邻小区映射表;
B、建立并跟踪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有小区的控制面链路;
C、依次在各小区查找指定用户设备,在查找到指定用户设备后,建立并跟踪所述指定用户设备在当前小区中的用户面链路;
D、根据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小区映射表获取当前邻小区,并删除除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小区映射表包括小区标识及其对应的邻小区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指定用户设备切换到新小区后,建立并跟踪所述指定用户设备在所述新小区中的用户面链路;以及
根据所述新小区和所述邻小区映射表更新当前邻小区,建立并跟踪所述新小区及其当前邻小区的控制面链路,并删除除所述新小区及其当前邻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所有链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指定用户设备掉话重新开机后,删除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所有小区的所有链路,并重新执行从步骤B开始的流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02246A CN101370219B (zh) | 2007-08-13 | 2007-08-13 | 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02246A CN101370219B (zh) | 2007-08-13 | 2007-08-13 | 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70219A CN101370219A (zh) | 2009-02-18 |
CN101370219B true CN101370219B (zh) | 2011-05-11 |
Family
ID=4041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02246A Active CN101370219B (zh) | 2007-08-13 | 2007-08-13 | 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70219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4804A (zh) * | 2001-10-24 | 2003-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基站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
CN1604677A (zh) * | 2004-11-09 | 2005-04-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ub口NBAP信令中公共信道的删除方法 |
CN1678110A (zh) * | 2004-03-31 | 2005-10-05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显示测量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
2007
- 2007-08-13 CN CN2007101202246A patent/CN1013702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4804A (zh) * | 2001-10-24 | 2003-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基站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
CN1678110A (zh) * | 2004-03-31 | 2005-10-05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系统中显示测量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
CN1604677A (zh) * | 2004-11-09 | 2005-04-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Iub口NBAP信令中公共信道的删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70219A (zh) | 2009-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39289B (zh) | 一种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 |
CN102056336B (zh) | 自组织操作的协调处理方法与装置、通信系统 | |
CN102238586B (zh) | 网管系统中的节能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8838165B2 (en)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managing capacit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0486380C (zh) | 实现cdma邻区列表的自动优化方法 | |
US824954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user mobility model of cellular network | |
CN103916922A (zh) | 通信终端及其用户卡切换方法 | |
CN102711156A (zh) | 终端和网络接入控制方法 | |
CN103686834A (zh) |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设备 | |
CN105933939B (zh) | 一种链路维护方法及装置 | |
CN113573340A (zh) | 基站小区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6074936B (zh) | 基于决策树的通信基站节能方法及系统 | |
CN100547952C (zh) | N频点组网方法 | |
CN116325866A (zh) | 实现自组织网络的移动性负载均衡的系统及方法 | |
WO2014154161A1 (zh) | 小区节能和节能补偿方法及设备 | |
CN114077213B (zh) | 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478794B (zh) | Mpt-1327集群通信系统实现跨基站自动过网的方法 | |
Chen et al. | Future vis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green energy efficiency network | |
CN101370219B (zh) | 一种跟踪用户设备的方法 | |
CN101056118B (zh) | 一种在多小区联合检测中共享相邻小区信息的方法 | |
CN103037443B (zh) | 协调小区失效补偿和容量覆盖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605314A (zh) | 用于长期演进系统的邻区关系管理方法 | |
CN103179598B (zh) | 一种小区盲区消除方法及装置 | |
CN103687016A (zh) | 移动通信基站信道单元动态配置方法及系统 | |
CN100463558C (zh) | 移动终端在小区间快速硬切换的实现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