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69872B -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9872B
CN101369872B CN2008102123778A CN200810212377A CN101369872B CN 101369872 B CN101369872 B CN 101369872B CN 2008102123778 A CN2008102123778 A CN 2008102123778A CN 200810212377 A CN200810212377 A CN 200810212377A CN 101369872 B CN101369872 B CN 101369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ank indication
ascending control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23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9872A (zh
Inventor
戴博
卢科学
郝鹏
梁春丽
张禹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2123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9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9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9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9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9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其中,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在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对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获取联合编码后的信息;将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秩指示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RI信息和多个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发送时所引起的对PUCCH信道之间码的正交性破坏的问题,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是第三代(3G)和第四代(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其能够增大系统容量、提高传输性能,并能够很好地与其它物理层技术相融合,但是,在信道相关性较强时,由多径信道带来的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会大大降低,造成MIMO系统性能的大幅下降。目前,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预编码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MIMO复用方式,通过收发端的预编码处理将MIMO信道划成多个独立的虚拟信道,有效消除了信道相关性的影响,所以预编码技术保证了MIMO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是第三代伙伴组织的重要计划,预编码技术在LTE中的实现是通过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和基站(eNodeB)设置码本(预编码矩阵的集合),UE根据一定的准则(例如,吞吐量最大化或者最接近信道矩阵的右奇异矩阵)从码本中选择最佳预编码矩阵,并将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ex,简称为PMI)反馈给eNodeB,eNodeB根据接收的PMI在码本中寻找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下行发射中应用此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传输,此外,还需要在上行信道中反馈秩指示(RI)信息,该RI信息表示了一个子载波上可以传输的最大符号数量。
图1示出了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帧结构分为无线帧、半帧、子帧、时隙和符号四个等级,其中,一个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一个无线帧由两个半帧组成,每个半帧的长度为5ms,一个半帧由5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ms,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构成,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
当LTE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5.21us,其他6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为4.69us。
当LTE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一个时隙包含6个长度为66.7us的上/下行符号,其中,每个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均为16.67us。
一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为RE)为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中的一个子载波,而一个下行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由连续的12个子载波和连续的7个OFDM符号(长CP时为6个OFDM符号)构成,在频域上为180kHz,时域上为一个一般时隙的时间长度,图2示出了LTE系统中带宽为5MHz的资源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进行资源分配时,以资源块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配。
当目标用户反馈RI信息时,如果该目标用户不需要发送数据,则RI信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中传输,如果该目标用户需要发送数据,则RI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USCH)中传输。
PUCCH的格式分为format1、format1a、format1b和format2、format2a、format2b六种,其中,format1用于传输1比特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简称为SR)信息,表示有或者没有SR,format1a用于传输1比特的单码字流的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信息,format1b用于传输2比特的双码字流的ACK/NACK信息,其中,每个码字流对应1比特的ACK/NACK信息,format2用于传输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为CQI)/PMI和RI信息,format2a用于传输CQI/PMI和RI信息、单码字流ACK/NACK信息,format2b用于传输CQI/PMI和RI信息、双码字流ACK/NACK信息,format2a和format2b用于循环前缀为常规循环前缀的场景;图3示出了LTE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每个PUCCH信道占用两个资源块的资源;RI信息长度为1比特或者2比特,并且,当RI信息和CQI/PMI信息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仅发送RI信息。
下面对PUCCHformat2的信道结构进行说明:
图4示出了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用于传输RI信息的PUCCH信道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常规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将将该CAZAC序列重复7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2、#3、#4、#6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1、#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RS)的传输。
图5示出了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用于传输RI信息的PUCCH信道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扩展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并将该CAZAC序列重复6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1、#2、#4、#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3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参考信号传输。
编码后CQI/PMI和RI信息的比特数为20,将编码后的比特数进行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调制为10个QPSK调制符号,每个时隙上映射5个QPSK调制符号,并让每个调制符号与一个PUCCH信道的数据序列对应,将该调制符号与目标数据序列相乘,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其中,信道测量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ounding RS简称为SRS)在一个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发送。
PUCCHformat2a的信道结构是在PUCCH format2的基础上,将1比特的ACK/NACK信息进行BPSK调制后,与PUCCHformat2结构中每个时隙的第二个参考信号序列相乘,并将相乘后的结果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
PUCCHformat2b的信道结构是在PUCCHformat2的基础上,将2比特的ACK/NACK信息进行QPSK调制后,与PUCCH format2结构中每个时隙的第二个参考信号序列相乘,并将相乘后的结果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
在LTE系统中,上行数据的发送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方式,这要求上行资源进行连续映射,并且,每个符号上的所有待发送数据在进行调制后,需要进行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为DFT)处理,并映射到频域位置上,如果PUCCH信道和信道测量参考信号在同一个符号上发送,会引起码间串扰,不能保证PUCCH信道之间码的正交性,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且对于RI信息与多个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的方法,现有技术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如何将RI信息和多个ACK/NACK信息在同一子帧中进行发送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在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对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获取联合编码后的信息;将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秩指示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秩指示信息的发送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对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获取联合编码后的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秩指示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解决了RI信息和多个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发送时所引起的对PUCCH信道之间码的正交性破坏的问题,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LTE系统中基本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系统中带宽为5MHz的资源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LTE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频域位置示意图;
图4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系统采用常规循环前缀时,用于传输RI信息的PUCCH信道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系统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用于传输RI信息的PUCCH信道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的秩指示信息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秩指示信息(RI)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2,在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对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获取联合编码后的信息;
步骤S604,将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秩指示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RI信息和多个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发送时所引起的对PUCCH信道之间码的正交性破坏的问题,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下面对上述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一)步骤S602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数量总和、预定的基本序列的长度对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具体地,可以利用公式 b i = Σ n = 0 O - 1 ( o n · M i , n ) mod 2 进行联合编码,其中,i为小于B的自然数,bi表示编码后的比特,B表示基本序列的长度,Mi,n表示基本序列n中编号为i的值,数组On表示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其中,On中的项表示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并将表示RI信息的项置于表示上行控制信息的项之前。
在B=20、0≤i≤19、0≤n≤12的情况下,Mi,n对应的矩阵为: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进一步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反馈信息、SR信息,其中,反馈信息为下行数据的正确应答消息即ACK消息或错误应答消息即NACK,下面分三种情况对On中的项所表示的信息进行说明。
情况一:在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反馈信息和SR信息的情况下,On表示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方式为:通过On中的项表示RI信息、反馈信息和SR(调度请求)信息,其中,将表示RI信息的项置于表示反馈信息的项之前,将表示反馈信息的项置于表示SR信息的项之前。
情况二:在上行控制信息包括SR信息的情况下,On表示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方式为:将表示RI信息的项置于表示SR信息的项之前。
情况三:在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反馈信息的情况下,On表示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方式为:将表示RI信息的项置于表示反馈信息的项之前。
此外,在频分双工系统中,每个下行子帧对应的反馈信息作为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为1个或2个。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对多个下行子帧中相同编号的码字流的反馈信息进行与操作,并将与操作的结果作为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或者,对每个下行子帧中的多个反馈信息进行与操作,将与操作后的结果作为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或者,将每个下行子帧中的反馈信息作为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
另外,可以通过预置标识表示上行控制信息中是否包括SR信息,并通过预置数值表示ACK消息和NACK消息,较优地,在有SR信息发送时,可以将预置标识设置为“1”,在没有SR信息发送时,可以将预置标识设置为“0”,将ACK信息的预置标识设置为“1”,将NACK信息的预置标识设置为“0”。
(二)步骤S604
将步骤S602中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所述RI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并发送出去,优选地,可以将步骤S602中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PUCCH format2中进行发送。
对于目标用户来说,当RI信息、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时,下面以时分双工系统和频分双工系统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例一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当RI信息和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RI信息比特为o0、o1,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比特为o2、o3、...、o1+h,或者,RI信息比特为o0,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比特为o1、o2、...、oh,其中h可以为1,2,3,4。
其中,需要发送的ACK/NACK信息比特(即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取值。
方式一:“bundling”方式的与操作结果。按照码字流的索引将上行子帧对应的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进行与操作(TDDACK/NACK bundling is performed per codeword across multiple DLsubframes associated with a single UL subframe,by a logical ANDoperation of all the corresponding individual)。
方式二:“multiplexing”方式的与操作的结果。按照下行子帧索引对一个子帧上多个码字流的ACK/NACK信息进行与操作(ForTDD ACK/NACK multiplexing,spatial ACK/NACK bundling acrossmultiple codewords within a DL subframe is performed by a logicalAND operation of allthe corresponding individual ACK/NACKs)。
方式三:下行子帧的ACK/NACK信息。
对RI信息和反馈信息进行联合编码,b0,b1,b2,b3,...,bB-1表示编码后的比特,则,
b i = Σ n = 0 O - 1 ( o n · M i , n ) mod 2 , 其中,i=0、1、2、...、19,0≤n≤12,Mi,n对应的矩阵为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联合编码后比特数量为20,进行QPSK调制,使用传输RI信息的PUCCH资源发送调制后的信息;
如图4所示,在常规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将将该CAZAC序列重复7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2、#3、#4、#6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1、#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RS)的传输。
如图5所示,在扩展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并将该CAZAC序列重复6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1、#3、#4、#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2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参考信号传输。
调制后的10个QPSK调制符号,每个时隙上映射5个QPSK调制符号,并让每个调制符号与一个PUCCH信道的数据序列对应,将该调制符号与目标数据序列相乘,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
实例二
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当RI信息和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RI信息比特为o0、o1,反馈信息比特为o2、o3、...、o1+h,或者,RI信息比特为o0,经过‘与’操作后的反馈信息比特为o1、o2、...、oh,其中h可以为1,2;
对RI信息和反馈信息进行联合编码,b0,b1,b2,b3,...,bB-1表示编码后的比特,则,
b i = Σ n = 0 O - 1 ( o n · M i , n ) mod 2 , 其中,i=0、1、2、...、19,0≤n≤12,Mi,n对应的矩阵为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联合编码后比特数量为20,进行QPSK调制,使用传输RI信息的PUCCH资源发送调制后的信息;
如图4所示,在常规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将将该CAZAC序列重复7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2、#3、#4、#6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1、#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RS)的传输。
如图5所示,在扩展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并将该CAZAC序列重复6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1、#3、#4、#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2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参考信号传输。
调制后的10个QPSK调制符号,每个时隙上映射5个QPSK调制符号,并让每个调制符号与一个PUCCH信道的数据序列对应,将该调制符号与目标数据序列相乘,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
实例三
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当RI信息和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RI信息比特为o0、o1,SR信息比特为o2,或者,RI信息比特为o0,SR信息比特为o1
对RI信息和SR信息进行联合编码,b0,b1,b2,b3,...,bB-1表示编码后的比特,则, b i = Σ n = 0 O - 1 ( o n · M i , n ) mod 2 , 其中,i=0、1、2、...、19,0≤n≤12,Mi,n对应的矩阵为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联合编码后比特数量为20,进行QPSK调制,使用传输RI信息的PUCCH资源发送调制后的信息。
如图4所示,在常规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将将该CAZAC序列重复7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2、#3、#4、#6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1、#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RS)的传输。
如图5所示,在扩展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并将该CAZAC序列重复6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1、#3、#4、#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2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参考信号传输。
调制后的10个QPSK调制符号,每个时隙上映射5个QPSK调制符号,并让每个调制符号与一个PUCCH信道的数据序列对应,将该调制符号与目标数据序列相乘,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
实例四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当RI信息和ACK/NACK信息、SR信息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RI信息比特为o0、o1,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比特为o2、o3、...、o1+h,SR信息的比特为o2+h,或者,RI信息比特为o0,需要发送的反馈信息比特为o1、o2、...、oh,SR信息的比特为o1+h,其中h可以为1,2,3,4。
其中,需要发送的ACK/NACK信息比特可以根据三种方式进行取值,该三种方式在实例一中进行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对RI信息和反馈信息、SR信息进行联合编码,b0,b1,b2,b3,...,bB-1表示编码后的比特,则, b i = Σ n = 0 O - 1 ( o n · M i , n ) mod 2 , 其中,i=0、1、2、...、19,0≤n≤12,Mi,n对应的矩阵为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联合编码后比特数量为20,进行QPSK调制,使用传输RI信息的PUCCH资源发送调制后的信息。
如图4所示,在常规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将将该CAZAC序列重复7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2、#3、#4、#6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1、#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RS)的传输。
如图5所示,在扩展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并将该CAZAC序列重复6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1、#3、#4、#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2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参考信号传输。
调制后的10个QPSK调制符号,每个时隙上映射5个QPSK调制符号,并让每个调制符号与一个PUCCH信道的数据序列对应,将该调制符号与目标数据序列相乘,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
实例五
在频分双工系统中,当RI信息和ACK/NACK信息、SR信息在同一个子帧中发送时,RI信息比特为o0、o1,反馈信息比特为o2、o3、...、o1+h,SR信息的比特为o2+h,或者,RI信息比特为o0,经过‘与’操作后的反馈信息比特为o1、o2、...、oh,SR信息的比特为o1+h,其中h可以为1,2;
对RI信息和反馈信息进行联合编码,b0,b1,b2,b3,...,bB-1表示编码后的比特,则, b i = Σ n = 0 O - 1 ( o n · M i , n ) mod 2 , 其中,i=0、1、2、...、19,0≤n≤12,Mi,n对应的矩阵为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联合编码后比特数量为20,进行QPSK调制,使用传输RI信息的PUCCH资源发送调制后的信息。
如图4所示,在常规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将将该CAZAC序列重复7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2、#3、#4、#6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1、#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RS)的传输。
如图5所示,在扩展循环前缀中,选择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作为基本序列,并将该CAZAC序列重复6次,一个资源块的每个符号上的12个频域位置上均映射一个CAZAC序列,其中,时隙#0、#1、#3、#4、#5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时隙#2的符号上的序列用于PUCCH信道上的参考信号传输。
调制后的10个QPSK调制符号,每个时隙上映射5个QPSK调制符号,并让每个调制符号与一个PUCCH信道的数据序列对应,将该调制符号与目标数据序列相乘,映射到相应的载波上发送出去。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装置。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秩指示信息的发送装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10,用于在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对RI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获取联合编码后的信息;
发送模块20,用于将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RI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该模块可以连接至处理模块10。
如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提供的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或装置,解决了RI信息和ACK/NACK信息在同一个子帧发送时所引起的对PUCCH信道之间码的正交性破坏的问题,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对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获取联合编码后的信息,其中,对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的操作为:根据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数量总和、预定的基本序列的长度对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
将所述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所述秩指示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数量总和、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对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的操作具体为:
Figure FSB00000863518300011
其中,i为小于B的自然数,bi表示编码后的比特,B表示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Mi,n表示所述基本序列n中编号为i的值,数组On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n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方式为:通过所述On中的项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其中,将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的项置于表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项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序列具体包括:
在B=20、0≤i≤19、0≤n≤12的情况下,Mi,n对应的矩阵为:
Figure FSB000008635183000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反馈信息、调度请求即SR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为下行数据的正确应答消息即ACK消息或错误应答消息即NACK。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预置标识表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SR信息,并通过预置数值表示所述ACK消息和所述NACK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反馈信息和SR信息的情况下,所述On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方式为:通过所述On中的项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和所述SR信息,其中,将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的项置于表示所述反馈信息的项之前,将表示所述反馈信息的项置于表示所述SR信息的项之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SR信息的情况下,所述On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方式为:将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的项置于表示所述SR信息的项之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包括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所述On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方式为:将表示所述秩指示信息的项置于表示所述反馈信息的项之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频分双工系统中,每个下行子帧对应的反馈信息作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为1个或2个。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对多个下行子帧中相同编号的码字流的反馈信息进行与操作,并将与操作的结果作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或者对每个下行子帧中的多个反馈信息进行与操作,将与操作后的结果作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或者将每个下行子帧的反馈信息作为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反馈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为PUCCH format 2。
13.一种秩指示信息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秩指示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对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获取联合编码后的信息,其中,对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联合编码的操作为:根据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数量总和、预定的基本序列的长度对所述秩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联合编码后的信息承载在用于传输所述秩指示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
CN2008102123778A 2008-09-12 2008-09-12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369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23778A CN101369872B (zh) 2008-09-12 2008-09-12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23778A CN101369872B (zh) 2008-09-12 2008-09-12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9872A CN101369872A (zh) 2009-02-18
CN101369872B true CN101369872B (zh) 2012-11-28

Family

ID=4041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3778A Active CN101369872B (zh) 2008-09-12 2008-09-12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98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113B (zh) * 2009-06-12 2013-06-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640585B (zh) * 2009-08-18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US8964657B2 (en) 2009-11-02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t encoding of user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783718A (zh) * 2010-02-10 2010-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请求消息和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复用方法
CN102082641B (zh) * 2010-02-11 2016-01-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多比特ack/nack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7529B (zh) * 2010-08-13 2014-02-2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US10135596B2 (en) * 2016-01-20 201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 ACK / NACK transmissions
MX2020002425A (es) * 2017-09-08 2020-07-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odo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dispositivo terminal y nodo de transmis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384A (zh) * 2007-02-06 2008-08-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调度请求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1247166A (zh) * 2007-02-16 2008-08-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调度请求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384A (zh) * 2007-02-06 2008-08-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调度请求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1247166A (zh) * 2007-02-16 2008-08-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调度请求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Remaining Issues with RI multiplexing on PUCCH.《3GPP TSG-RAN WG1 #54》.2008,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9872A (zh) 2009-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801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168260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
CN101902301B (zh)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CN101330306A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EP2306660B1 (en) Rank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542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16621B2 (en) MIMO control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69872B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330307B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1062384A2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01478379A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1074910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84568A (zh) 正确错误应答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EP2134024A2 (en)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917380A (zh) 多天线系统下上行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377509A (zh)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