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69389A -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9389A
CN101369389A CNA2008102146178A CN200810214617A CN101369389A CN 101369389 A CN101369389 A CN 101369389A CN A2008102146178 A CNA2008102146178 A CN A2008102146178A CN 200810214617 A CN200810214617 A CN 200810214617A CN 101369389 A CN101369389 A CN 101369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line
character
paper
printed
mar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46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A2008102146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93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9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9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它将防伪编码的字符印制在纸内的安全线上,将防伪编码的条杠信息印制在纸面;由于二信息不在同一个平面,属于三维信息,不是一次印刷完成的,因此,制造和伪造难度非常高;并提出了一种先覆线、后印码、再覆埋、再套印的工艺方法,可避免安全线上的首尾字符被切损,可保持安全线上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从而可避免消费者误读误查。

Description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与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内埋覆有安全线的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行的“监管码标识”,存在这样一个技术难题:造假者可采取从市场回收监管码、从保管人员/经手人员处非法批量复制监管码,然后,再采取一码一复制,或一码多复制(一般不高于1比50)的手法进行复制造假。本发明人就曾买到过贴有假冒“监管码标识”的商品,经检测发现,其假冒“监管码标识”是用家用喷墨打印机、在不干胶铜板纸上打印复制的。本申请人认为,由于监管码标识是平面“二维信息”标识,普通打印机就可打印复制,因此,伪造难度是很低,急需提高复制门槛。
本申请人已获得授权的编码安全线类专利“关联电码防伪方法及其防伪纸和印刷包装物(CN1466081A)”和关联电码防伪印刷包装物(CN2547671Y)”等两项基础发明。以及已获得授权的“结构对应数码防伪印刷品及其制造与识别方法(CN1523527A)”、“结构对应数码防伪印刷品(CN2765255Y)”、“自然结构数码防伪纸品及其制造与识别方法(CN1457016A)”、“自然结构数码防伪纸品(CN2601429Y)”、“数码防伪不干胶标签(CN2741131Y)”等5项从属专利。它们虽然是三维信息标识物,但由于均采用“先印制出编码安全线,然后,再将编码安全线埋入与纸内”的制造工艺、印制标识物等编码安全线类防伪产品,因此,其缺点十分突出:
①连续排列、记录顺序:安全线上的一组组防伪编码,只能连续(无间隔)排列,并要求在计算机查询系统数据库中、完整地记录一组组防伪编码最终印刷在安全线上的左右(或称前后)位置顺序信息——关联关系信息,不允许有半点记录差错,否则将无法查询;工艺非常复杂。
②制造周期特长:由于采用“先印制出编码安全线,然后,再将编码安全线埋入与纸内”的制造工艺,因此,需要数码印刷厂、制线长、造纸厂、涂胶厂、标签印刷厂等五家工厂,至少协作两个多月才能完成一个订单的生产。
③首尾字符被切损、易于误读误查:所制成的标识物,由于放线时,受到摩擦阻力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安全线材质不匀、宽窄不匀、厚薄不匀等多种因素影响,必然导致其安全线伸缩误差很大,继而导致安全线上的防伪编码无法被预设到指定位置。因此,只能将一组组防伪编码连续(无间隔)排列,从而导致安全线上的一段防伪编码的首尾字符,十有八九必然被切成两瓣而损坏,导致消费者难以认出、导致消费者误读误查。例如(参见附图7):首位字符“8”、尾位字符“H”,被切成两瓣后,留在安全线上的一半,消费者容易误认为是“3”和“I”。再如:4、7字被切成两瓣后,右瓣基本是一样的,留在安全线上的右瓣,消费者容易误认为是1。
首尾字符被切损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背景技术的七个专利产品中,而且普遍存在于现行各种安全线类产品中。例如,单张人民币安全线首尾两端的“¥100”等字符,十有八九都会被切损,从而出现“¥10”、“¥1”、“¥”、“0”、“00”、“100”等残损变异。也就是说,首尾字符被切损的现象,已经被全世界的货币生产者公认为是一种必然,是一个工艺上无法克服的世界难题。
④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防伪编码的存储与查询方式,不符合现行防伪编码查询存储系统的技术标准。由于现行防伪编码查询存储系统只能记录一组组完整的防伪编码,不能记录一组组防伪编码最终印刷在安全线上的左右位置顺序,因此,其标识物(上的防伪编码)无法使用现行查询系统。
⑤标识物紊乱、不便领用与管理:所制成的标识物,其内安全线上的一段防伪编码,是左右相邻的多组防伪编码中的任意一段编码,其十有八九是从多组防伪编码中各取一段跨组拼接而成的,其同一批、同一页标识物纸内安全线上的一段防伪编码,十有八九都不是一组完整的防伪编码、看不出标识物的排列顺序、不便于工人领用,也不便于统计管理。
综上所述,现行“监管码标识”、物流管理用条码、以及编码安全线类防伪标识物,存在如下几个不足:①防伪编码由于是平面“二维信息”,复制门槛太低,急需提高。②“先印制出编码安全线,然后,再将编码安全线埋入与纸内”的制造工艺不合理,导致其设备投资大、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无法被现行查询系统兼容,所以,至今未能将其专利产业化。③背景技术中的编码安全线类防伪标识物,不便工人领用、不便统计管理、容易误读误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以提高复制门槛;缩短制造周期;适应现行查询存储系统标准;便于领用与统计;避免首尾字符被切损。
本发明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它包括各种几何形状的标识物,标识物的表层纸(2)与底层纸(5)之间埋覆有安全线(4),安全线(4)上印制有防伪信息的字符(3),表层纸(2)上印制有标识信息(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线(4)上防伪信息的首尾字符(3′)与标识物边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H(H>0mm),以避免首尾字符(3′)于生产加工时被模切损坏。
或者,所述防伪信息为防伪编码,同一组防伪编码的字符(3)至少被分拆成两部分,一部分印制于表层纸(2)上,另一部分印制于安全线(4)上。
或者,将同一组防伪编码的字符(3),分别印制于同一枚标识物的表层纸(2)及其1~3条安全线(4)上。
为了进一步增加防伪力度、提高复制门槛,可在安全线(4)的另一面(如背面)再印上企业商标信息层;还可将安全线(4)模切成波浪形等几何形状;还可在同一枚标识物内制作多条安全线(4),并在多条安全线(4)上印刷上内容相同或拆分开的防伪编码等字符信息;还可在安全线(4)上方的表层纸(2)上,印刷上遮盖色块或刮刮墨层,从而将防伪编码覆盖保密;还可在所述安全线(4)上、位于字符(3)的上方,设置覆盖保密层。为了便于将安全线(4)固定到底层纸(5)上,所述安全线(4)或薄膜上,最好涂布有热熔胶或不干胶层等粘合剂(8)。
本发明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的制造方法如下:
一种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往纸内埋覆安全线(4)、印制成几何形状的标识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或B:
步骤A——
a、首先,往底层纸(5)上覆贴安全线(4);
b、其次,将字符(3)印刷到安全线(4)上标识物所在的位置(即随后将要印制的标识物的位置);
c、然后,将表层纸(2)复合到底层纸(5)上,从而将安全线(4)及其上面的字符(3)埋覆于纸内;
d、最后,将标识信息(6)套印到表层纸(2)上、与安全线(4)上字符(3)对应的位置(即标识物应在的位置)。
步骤B——
a、首先,往底层纸(5)上覆贴一层薄膜;可以先在薄膜上标识物所在的位置印刷上字符(3),也可以后在薄膜上标识物所在的位置印刷上字符(3);
b、其次,切除多余部分的薄膜,留下字符(3)所在局部位置的薄膜,使之在底层纸(5)上形成(留下)印有字符(3)的安全线(4);
c、然后,将表层纸(2)复合到底层纸(5)上,将安全线(4)及其上面的字符(3)埋覆于纸内;
d、最后,将标识信息(6)套印到表层纸(2)上、与安全线(4)上字符(3)对应的位置(即标识物应在的位置)。
为了提高伪造难度,也为了美观独特,最好将安全线(4)模切成波浪形等几何形状。
本发明所述防伪信息,可以是固定信息,如用户商标、广告语句等,也可以是可变随机信息,如防伪编码、防伪电码、电子监管码、物流码、产品序列号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①复制门槛大大提高:本发明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上,条杠(1)与字符(3),分别印刷于标识物的表层纸(2)和标识物纸内的安全线(4)上,不在同一个平面,属于“三维信息”,不是一次印刷完成,制造和伪造难度非常高,尤其在很窄(如2.2mm左右)的安全线(4)上套印(如1.8mm高的)字符(3),如果没有专业、精良、昂贵的设备和较大投资,是无法复制伪造的,大大提高了标识物的复(仿)制门槛,使造假者难以利用打印机简单复制伪造。
②制造周期大大缩短:由于采用了与原来相反的工艺路线,改用了“先制贴安全线(4),然后,再将防伪编码(3)精准套印到安全线(4)上指定的位置,再复合表层纸(2)”的工艺,使原来需要数码印刷厂、制线长、造纸厂、涂胶厂、标签印刷厂等五家工厂,协作两个多月才能完成的复杂漫长的生产周期,缩短为仅标签印刷厂一家两天就能完成的短周期。使工期缩短了三十倍以上,促进了编码安全线类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③首尾字符完整、避免误读误查:避免克服了防伪编码首尾字符易被切坏的缺陷,保持了防伪编码首尾字符的完整性,可避免消费者误读误查。可以说,首尾字符被切损的世界难题,已被本发明工艺所克服。也可以说,本发明克服了安全线产品制造领域长期以来“首尾字符不可避免地会被切损”的技术偏见。
④适应现行查询存储系统技术标准:每一枚标识物安全线(4)上的防伪编码,保持了现行编码格式,可直接进入现行计算机防伪查询存储系统,既无需新建查询存储系统,也无需升级改造现行查询存储系统。
⑤标识物有序排列、便于领用与管理:所制成的标识物,其内安全线上的防伪编码,是按照指定位置印刷排列的,防伪编码完整有序,便于工人领用,便于统计管理。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B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另一种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E-F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再一种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正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D处截面示意图。
图7是一种首尾字符被切损了的现行安全线标识物正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条杠;2-表层纸;3-字符;3′-首尾字符;4-安全线;5-底层纸;6-标识信息;7-白乳胶;8-粘合剂;H-首尾字符到标识物边沿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印刷制造一种32mm×28mm的三维编码防伪(电子监管码)不干胶标签。
第一步,采购一种幅宽为420mm的17克/m2的白色半透明拷贝纸(2)卷材,再采购一种幅宽为418mm的60克/m2的白色书写纸(5)不干胶卷材,再采购一种复合用白乳胶粘合剂(7),并采购一种宽度为2.2mm、厚度为22μm的PET金色不干胶安全线(4)备用。申请一批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数据——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防伪编码。
第二步,将一条条不干胶安全线(4)按照28mm+5mm的行距,平行粘贴于书写纸(5)不干胶卷材上,然后,裁切成418mm×297mm的附有安全线(4)的平张纸半成品备用。
第三步,使用数码印刷机,将每一个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的字符(3)按照字高1.8mm的大小、按照32mm+5mm的间距,准确地套印在平张纸半成品的安全线(4)上指定的位置(首尾字符到标识物边沿的间距H=5mm),并印上条码形式的页码。记录每一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字符(3)的排版位置与页码到计算机中。
第四步,在自动裂断复合机上,用白乳胶粘合剂(7)将17克/m2的拷贝纸(2)复合到上一步备好的附有安全线(4)的平张纸(5)上,然后,自动裂断备用。
第五步,再使用数码印刷机,先扫描读取页码条码,同时从计算机中调出与页码对应的每一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的条杠(1),并按照32mm+5mm的间距,准确地套印在平张纸表面(2)的安全线(4)上方、与其字符(3)对应的位置。
第六步,最后,模切、排废、检验,即成三维结构编码防伪不干胶标签。
为了进一步增加防伪力度、提高仿制门槛,可在安全线(4)另一面再印上企业商标信息层。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印刷制造一种32mm×28mm的三维编码防伪不干胶标签。
第一步,采购一种幅宽为420mm的17克/m2的白色半透明拷贝纸(2)卷材,再采购一种幅宽为418mm的60克/m2的白色书写纸(5)不干胶卷材,再采购一种复合用白乳胶粘合剂(7),并采购一种宽度为2.2mm、厚度为22μm的PET金色不干胶安全线(4)备用。从某现行编码防伪查询存储系统、申请一批具有唯一性随机性的防伪编码备用。
第二步,将一条条不干胶安全线(4)按照28mm+5mm的行距,平行粘贴于书写纸(5)不干胶卷材上,然后,裁切成418mm×297mm的附有安全线(4)的平张纸半成品备用。
第三步,使用数码印刷机,将每一组防伪编码的字符(3)按照字高1.8mm的大小、按照32mm+5mm的间距,准确地套印在平张纸半成品的安全线(4)上指定的位置,并印上条码形式的页码。记录每一组防伪编码字符(3)的排版位置与页码到计算机中。
第四步,在自动裂断复合机上,用白乳胶粘合剂(7)将17克/m2的拷贝纸
(2)复合到上一步备好的附有安全线(4)的平张纸(5)上,然后,自动裂断备用。
第五步,再使用数码印刷机,先扫描读取页码条码,同时从计算机中调出与页码对应的每一组防伪编码,并按照32mm+5mm的间距,准确地套印在平张纸表面(2)的安全线(4)上方、与其字符(3)对应的位置。
第六步,最后,模切、排废、检验,即成一种在安全线(4)和表层纸(2)上均印刷有同一组防伪编码字符(3的标识物。
消费者在识别真伪时,可先观察安全线(4)上的防伪编码字符(3),是否与表层纸(2)上的编码字符(3)相同,初步判别真伪;然后,再打电话向某现行编码防伪查询存储系统查询其防伪编码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鉴别真伪。
当然,还可将防伪编码字符(3)任意分拆成多个部分,然后,分别印刷到安全线(4)和面层纸(2)上。例如,将图3中的一组防伪编码字符“6656 86022860 0062”,分拆成前半部分“6656 8602”和后半部分“2860 0062”等两部分,将前半部分“6656 8602”印刷于面层纸(2)上,将后半部分“2860 0062”印刷到安全线(4)上。这样,查询时,就可要求消费者将其看作是一组完整的防伪编码,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输入数据库进行防伪查询。
当然,也可不在表层纸(2)上印刷同样的防伪编码字符(3),而只在安全线(4)上印刷防伪编码字符(3),从而制成安全线上印有完整无损的一组防伪编码字符(3)的可查询防伪标识物。由消费者直接打电话向某现行编码防伪查询存储系统查询其防伪编码是否正确,鉴别真伪。
当然,还可在所述安全线(4)上,位于字符(3)的上方,设置覆盖保密层,防止字符(3)被造假者抄袭而用于造假。例如,在透明安全线(4)上,依次印刷上反向黑色防伪编码字符(3)、白墨层、金墨层(即不透明层)。这样,查询时,就可要求消费者将安全线(4)从纸内剥出,将背面可见的防伪编码输入数据库进行防伪查询。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所示,印刷制造一种32mm×28mm的三维(固定)信息防伪不干胶标签。
第一步,采购一种幅宽为420mm的17克/m2的白色半透明拷贝纸(2)卷材,再采购一种幅宽为418mm的60克/m2的白色书写纸(5)不干胶卷材,再采购一种复合用白乳胶粘合剂(7),并采购一种宽度为416mm(或5~15mm)、厚度为22μm的PET金色可移不干胶薄膜(工业上用来制造安全线的材料)备用。
第二步,将金色可移不干胶薄膜覆贴于书写纸(5)不干胶卷材上,制成覆膜不干胶卷材备用。
第三步,使用印刷机,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字符(3)按照字高1.8mm的大小、按照32mm+5mm的间距,印刷在金色可移不干胶卷材上指定的位置,使首尾字符“同”和“想”字与标识物边沿保持1~3mm的间距,制成印有一行行、一列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广告语排列整齐的金色可移不干胶卷材备用。
第四步,使用模切机,对金色可移不干胶卷材进行模切,排除多余的薄膜废料,制成一种留有一条条2.2mm宽的波浪形金色安全线不干胶卷材备用。
第五步,在湿法复合机上,用白乳胶粘合剂(7)将17克/m2的拷贝纸(2)复合到上一步备好的波浪形金色安全线不干胶卷材上,制成埋有波浪形金色安全线的不干胶卷材备用。
第六步,再使用斜臂式不干胶印刷机,将标签应有的文字、说明、图案、查询电话、网址、厂名等标识信息(6),准确地套印在埋有波浪形金色安全线的不干胶卷材表面、安全线(4)上方、与其字符(3)对应位置,并模切排废,即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
这样制成的每一枚防伪标识物内安全线上的固定字符(3)信息,必然是一段起止内容完全相同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不会在防伪标识物内安全线上出现“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等跨组拼接的、起止内容不相同的、非完整语句,更不会出现首尾文字被切损的现象。
这样,消费者在识别真伪时,就可观察标识物内安全线(4)上,是否具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句完整的广告语,从而判别真伪。
同理,如果将本实施例中的广告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替换成一组组防伪编码字符(3),消费者在识别真伪时,就可观察标识物内安全线(4)上,是否具有一组完整无损的防伪编码字符(3),从而初步判别真伪。当然,消费者也可再打电话向编码防伪查询存储系统查询其防伪编码是否正确,从而进一步鉴别真伪。

Claims (4)

1.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它包括各种几何形状的标识物,标识物的表层纸(2)与底层纸(5)之间埋覆有安全线(4),安全线(4)上印制有防伪信息的字符(3),表层纸(2)上印制有标识信息(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线(4)上防伪信息的首尾字符(3′)与标识物边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H,以避免首尾字符(3′)被模切损坏;
或者,所述防伪信息为防伪编码,同一组防伪编码的字符(3)至少被分拆成两部分,一部分印制于表层纸(2)上,另一部分印制于安全线(4)上;
或者,所述防伪信息为防伪编码,同一组防伪编码的字符(3),分别印制于标识物的表层纸(2)及其1~3条安全线(4)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线(4)上、位于字符(3)的上方,设置有覆盖保密层。
3.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往纸内埋入安全线(4)、印制成几何形状的标识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或B:
步骤A——
a、首先,往底层纸(5)上覆贴安全线(4);
b、其次,将字符(3)印刷到安全线(4)上标识物所在的位置;
c、然后,将表层纸(2)复合到底层纸(5)上,将安全线(4)及其上面的字符(3)埋覆于纸内;
d、最后,将标识信息(6)套印到表层纸(2)上、与安全线(4)上字符(3)对应的位置;
步骤B——
a、首先,往底层纸(5)上覆贴一层薄膜;
b、其次,切除多余部分的薄膜,留下字符(3)所在局部位置的薄膜,使之在底层纸(5)上形成印有字符(3)的安全线(4);
c、然后,将表层纸(2)复合到底层纸(5)上,将安全线(4)及其上面的字符(3)埋覆于纸内;
d、最后,将标识信息(6)套印到表层纸(2)上、与安全线(4)上字符(3)对应的位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所述安全线(4)模切成波浪形状。
CNA2008102146178A 2008-04-15 2008-08-26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3693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146178A CN101369389A (zh) 2008-04-15 2008-08-26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2921.X 2008-04-15
CN200810092921 2008-04-15
CNA2008102146178A CN101369389A (zh) 2008-04-15 2008-08-26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9389A true CN101369389A (zh) 2009-02-18

Family

ID=4041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146178A Pending CN101369389A (zh) 2008-04-15 2008-08-26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CNU2008201333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9754Y (zh) 2008-04-15 2008-09-16 一种开窗安全线防伪标识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33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9754Y (zh) 2008-04-15 2008-09-16 一种开窗安全线防伪标识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3693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1202A (zh) * 2015-06-26 2018-03-27 西格玛纸业株式会社 包含标识的介质
CN110673642A (zh) * 2019-10-28 2020-01-10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着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5357A (zh) * 2014-09-16 2016-03-16 深圳市百年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窗安全线防伪标签、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077135B (zh) * 2019-04-23 2020-07-17 捷卡(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
CN112501739B (zh) * 2020-12-11 2021-11-30 淮安金润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纱线
CN112663194B (zh) * 2020-12-11 2023-05-02 淮安金润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性好的纱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1202A (zh) * 2015-06-26 2018-03-27 西格玛纸业株式会社 包含标识的介质
CN110673642A (zh) * 2019-10-28 2020-01-10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着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3642B (zh) * 2019-10-28 2022-10-28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着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9754Y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4109B2 (ja) 物品に印をつけ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3632995A (en) Coded article
CN101159104A (zh) 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标识物及其识别方法和加工设备
CN101369389A (zh) 三维信息防伪标识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91519A (zh) 一种字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33907A (zh) 具有智能微缩二维码的防伪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9378A (zh) 一种彩票防伪方法
CN104240592B (zh) 孔·粒镜像对应防伪方法
CN201156358Y (zh) 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标识物及其加工设备
CN101227521A (zh) 电子监管码彩信纹理防伪防串方法及其标签
CN103279784B (zh) 一种二维防伪标签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46380A (zh) 产品真伪识别方法及用于该方法中的产品防伪组合标识物
CN1831901B (zh) 一种文字防伪结构、制作方法及文字防伪方法
CN201233683Y (zh) 三维结构防伪监管码标识物
CN112183696A (zh) 一种防伪标识及其用于产品防伪的方法
CN107838551A (zh) 一种新型激光器赋码方法
CN201425813Y (zh) 条形码埋藏计算机数据结构纹理产品
CN109410743A (zh) 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标签
CN201457866U (zh) 一种具有防伪防窜货功能的包装瓶
DE102007050691A1 (de) Vorrichtungen, Verfahren und Prozess zur stochastischen Markierung und Rückverfolgung von Druckprodukten
CN109572063A (zh) 一种防伪追溯标签的制造方法
CN2635368Y (zh) 数字化纹理防伪纸
CN105701528A (zh) 一种在烟包上埋入防伪信息的处理方法
CN206021783U (zh) 一种防伪标签
CN111415575A (zh) 一种覆盖彩色斑膜防伪标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