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040B - 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61040B CN101361040B CN200680051676.7A CN200680051676A CN101361040B CN 101361040 B CN101361040 B CN 101361040B CN 200680051676 A CN200680051676 A CN 200680051676A CN 101361040 B CN101361040 B CN 1013610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sign information
- identification
- design
- achievement thing
- t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10—Requirements analysis; Specific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具备:成果物存放部(107),其根据软件成果物的记述规则,存放软件成果物;设计信息存放部(104),其记忆设计信息及设计信息之间的关联信息。进而具备设计信息分析部(110),其具有从软件成果物中抽出表示设计信息识别ID及设计信息和上游软件成果物的关联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功能,将软件成果物内的设计信息存放到设计信息识别ID单位中,而且存放软件成果物内的设计信息识别ID之间的关联。解决无法切实确认上道工序的设计信息是否已向下道工序的设计信息展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软件开发中的设计信息和设计信息之间的关联的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软件开发中的国际标准(IEC61508、EN50128)中,为了确保系统的品质,规定了“必须能够验证要求说明(要求仕様)已经在设计书、程序、测试项目中毫无遗漏地展开”。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确认是否向下道工序展开了要求说明,对于软件成果物,作为相关文件,记述下道工序的软件成果物的名称,参照该相关信息,来确认下道工序的软件成果物的设计信息。但该现有技术无法确定下游工序的软件成果物的记述位置(记述处)。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给记述了软件成果物的设计信息附加设计信息识别ID,在纵轴和横轴上记述设计信息识别ID,编制用手工作业在纵轴和横轴的交叉点上打上标记的交叉参考表,来管理设计信息识别ID之间的关联。这样,能够参照上游设计信息和下游设计信息的设计信息识别ID之间的关联,确定记述处。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用CASE工具,从上游编制下游的软件成果物时,给互相关联的设计信息附加相同编号的标签,管理设计信息之间的关联。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105390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平08-147151号公报
专利文献1由于在软件成果物之外编制交叉参考表,所以修正软件成果物时,也需要修正交叉参考表,忘记修正交叉参考表时,就无法照着关联,确定记述处。
专利文献2在设计信息从上游向下游详细化时,设计信息通常要经过分岔、合流等后装入末端的程序,如果如本例这样,从上游到下游附加相同的标签,则没有直接关系的下游的设计信息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关联。
这样,现有技术就存在着下述问题:在修正软件成果物的内容之际,无法切实确认上道工序的设计信息是否已向下道工序的设计信息展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修正软件成果物时,能够管理设计信息之间的关联,能够切实确认上道工序的设计信息是否已向下道工序的设计信息展开的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在一边从上游向下游阶段性地断开设计信息一边编制软件时,注册上游的设计信息和下游的设计信息以及它们的关联信息的设计信息管理方法中,规定作为软件成果物的记述规则,预先给软件成果物的规定的范围附加设计信息识别ID,进而附加与该软件成果物相关的上游的设计信息识别ID,对于指定了成果物名称的软件成果物,从所述规定的范围取得设计信息识别ID,该设计信息识别ID和其它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上游有关系时,给对于该设计信息识别ID而言的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的关联信息,设置修正的已/未框。
另外,本发明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一边从上游向下游阶段性地断开设计信息一边编制软件时,注册上游的设计信息和下游的设计信息以及它们的关联信息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成果物存放部,该成果物存放部根据软件成果物的记述规则,存放软件成果物;设计信息分析单元,该设计信息分析单元具有从软件成果物中抽出表示设计信息识别ID及设计信息和上游软件成果物的关联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功能,将软件成果物内的设计信息存放到设计信息识别ID单位中,而且存放软件成果物内的设计信息识别ID之间的关联。
采用本发明后,因为能够证明上道工序决定的要求说明切实已记明在下道工序的软件成果物中,能够毫无遗漏地进行功能验证,所以具有能够提高软件品质的效果。另外,还容易进行满足顾客等的要求的管理,容易进行软件的修正及确认。附图说明图1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图2成果物注册的整个流程图。图3表示成果物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4设计信息管理机器的数据结构图。图5成果物注册流程图。图6设计信息分析流程图。图7设计信息注册流程图。图8操作终端的成果物注册的显示画面图。图9操作终端的验证的显示画面图。图10操作终端的修正指令的显示画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讲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采用本发明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由管理编制的成果物的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开发者进行操作的操作终端102、连接它们的网络103构成。
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具有存放编制的成果物的成果物信息108的成果物存放部107、存放从成果物中抽出的设计信息106及关联信息105的设计信息存放部104。另外,还有受理来自操作终端102的成果物的注册的委托受理部114、将成果物存放到成果物信息108的成果物注册部109、从成果物信息108注册的成果物中抽出设计信息的设计信息分析部110、参照设计信息106、关联信息105的参照部111。
操作终端102由委托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注册成果物的注册委托部112、为了参照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注册的设计信息106、关联信息105的信息而向参照部111进行委托的参照委托部113构成。
图2表示成果物注册的整个流程。操作者用操作终端102选择按照记述规则编制的成果物(201)后,选择选择的成果物的区分(S:设计、T:验证)(202),利用注册委托部112向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进行选择的成果物的注册委托(203)。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的委托受理部114,从注册委托部112那里受理注册委托的成果物(204)。成果物注册部109将受理的成果物,注册到成果物存放部107的成果物信息108中(205)。接着,设计信息分析部110分析成果物的内容(206),将分析的结果注册到设计信息存放部104的设计信息106、关联信息105中(207),将结果送回操作终端102。
图3是表示按照记述规则编制的成果物的例子。将用关键字&s&开始、用&e&包围的区段作为一个设计信息,在&s&之后记述的文字成为旨在识别设计信息的设计信息识别ID。
在本实施例中,在要求说明书301中记述系统的要求说明,作为设计信息,“信号成为ON后,栅极自动关闭”被作为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304记述。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304,设定旨在与管理变更的内容、原因或对策的系统合作的变更ID“M1”。另外,作为别的设计信息,“检知主系统的异常后,在3分钟以内切换成副系统”被作为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2”305记述。
在功能说明书302中,作为设计信息,“确认控制器的X信号成为ON,使Y信号OFF,从而关闭栅极”被作为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306记述。“功能说明1”306,参照要求说明书301的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304的设计信息,记述功能说明。另外,“用1分钟的间隔监视主系统的生死,三次重试后没有应答时,强制停止主系统,使副系统成为联机在线系统”被作为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2”307记述。“功能说明1”307,参照要求说明书301的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2”305的设计信息,记述功能说明。
在验证说明书303中,分别记述设计信息识别ID“验证说明1”308、“验证说明2”309、“验证说明3”310“验证说明4”311。设计信息识别ID“验证说明1”308参照“要求说明1”304的设计信息,记述验证说明;“验证说明2”309参照“要求说明1”304的设计信息,记述验证说明;“验证说明3”310参照“要求说明2”305的设计信息,记述验证说明;“验证说明4”311参照“要求说明2”305的设计信息,记述验证说明。在本例中,用1∶1表示成果物之间的关联,但是也可以作为1∶n。
图4表示用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管理的成果物存放部107、设计信息存放部104的数据结构。(a)是成果物信息的数据结构,(b)是设计信息的数据结构,(c)是关联信息的数据结构。
成果物存放部107的成果物信息108管理操作终端102委托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注册的成果物,作为唯一性的信息,构成旨在识别成果物名的成果物ID401、表示成果物ID的变更次数的版本402。进而,由在全路程中具有表示成果物的所在处的文件名的成果物名403、成果物的文件的日期——更新日404、在相同的成果物ID401中具有多个版本402时表示是最新的信息的最新标志405构成。在该例中,示出在成果物ID“S1”中,具有版本1和版本2,将表示版本2是成果物ID“S1”的最新版的情况的最新标志(405)设定成ON的情形。
设计信息存放部104的设计信息106,管理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从成果物中抽出的设计信息识别ID,作为唯一性的信息,构成表示设计信息的设计信息识别ID406、表示设计信息识别ID406的变更次数的版本407。另外,还具有表示成果物的种类的区分408(S:设计、T:验证)、表示抽出了设计信息识别ID406的成果物的成果物ID409。进而,由成果物版本410、与设计信息识别ID406对应的设计信息411、设计信息411变更时旨在与管理变更的内容、原因或对策的系统合作的变更ID412构成。在该例中,设计信息识别ID406的“要求说明1”,具有版本1和版本2。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的版本1表示是从成果物ID“S1”的版本1抽出的设计信息,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的版本2表示是从成果物ID“S1”的版本2抽出的设计信息。
关联信息105管理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从成果物中抽出的关联,作为上道工序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参照上道工序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的设计信息编制的下道工序的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3构成。另外,还用ON/OFF的值具有表示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的设计信息被修正了的修正标志414。ON时,表示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的设计信息被修正了;OFF时,表示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的设计信息没有被修正。在该例中,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的“要求说明1”,表示与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3的“功能说明1”、“验证说明1”、“验证说明2”有关联。由于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的“要求说明1”的设计信息被分别修正,所以用ON表示修正标志414的值,从而表示必须修正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3的“功能说明1”、“验证说明1”、“验证说明2”的设计信息。
使用图4的结构,验证设计信息106的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06-1是否向下道工序展开时,从关联信息105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中检索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06-1。从检索的结果、取得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12-1中,取得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13-1。进而,从设计信息106的设计信息识别ID406中,检索取得的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13-1,获得设计信息106的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06-2的信息。然后,由于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06-2的区分是S(设计),所以能够验证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06-1的设计信息在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06-2中向下道工序展开。
另外,验证设计信息106的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06-1是否进行了功能验证时,从关联信息105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中检索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06-1。从检索的结果、取得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12-1中,取得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13-2。进而,从设计信息106的设计信息识别ID406中,检索取得的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13-2,获得设计信息106的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06-3的信息。然后,由于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06-3的区分是T(验证),所以能够验证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406-1的功能验证在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406-3中得到实施。
使用图4的结构,检索关联信息105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修正上游的设计信息时,能够调查对下游的哪个设计信息产生影响。另外,用关联信息105的修正标志414检索ON的值后,修正上游的设计信息。然后,调查下游的设计信息没有被修正,或者参照设计信息106,还能够检索用成果物的哪个版本修正了设计信息。
图5示出成果物注册流程。成果物注册部109注册成果物信息108时,首先从成果物信息108的成果物名403中检索注册的成果物名,判定注册的成果物是否已经注册到成果物信息108中(501)。检索的结果,在成果物信息108中不存在注册的成果物时,将成果物新注册到成果物信息108中(506),在版本中设定1(505)。在成果物信息108中已经注册了成果物时,取得注册过的成果物(前版本)(502)。比较取得的成果物和注册的成果物的内容(503),内容一致时,不在成果物信息108中注册,作为未注册(508)送回返回值。内容不一致时,在该成果物的版本中设定前次版本+1(504)的值,注册被成果物存放部107的成果物信息108指定的成果物(506),送回注册(507)。这样地注册成果物后,就在图4的成果物信息108中设定成果物ID401、版本402、成果物名403、更新日404、最新标志405。
图6示出旨在分析成果物的设计信息分析流程。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指定成果物名和成果物的区分(S:设计、T:验证)后开始分析。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将指定的成果物打开(601),检索表示遵照图3所示的记述规则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关键字(&s&)的文字(602)。检索到关键字后,从关键字以后的文字中,取得设计信息识别ID(603),进行设计信息的注册(604)。用指定的成果物的区分(S:设计、T:验证)注册到设计信息存放部104的设计信息106中。
接着,检索设计信息存放部104的关联信息105,判定在步骤603中取得的设计信息识别ID是否作为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注册(606)。作为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注册时,因为需要修正与取得的设计信息识别ID关联的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3的设计信息,所以将关联信息105的修正标志414设定成ON(607)。以图4的关联信息105为例,表示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的设计信息被修正时,使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的功能说明1、验证说明1、验证说明2的许多行的修正标志成为ON。
另外,在设计信息识别ID之后记述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时,取得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608),注册到设计信息存放部104的关联信息105中。就是说,将取得的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注册到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2中,将取得的设计信息识别ID注册到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413中,在修正标志414中用默认设定OFF进行注册。
图7示出将设计信息识别ID注册到设计信息存放部104的设计信息106中的流程。首先,从设计信息106的设计信息识别ID406中检索在图6的步骤603中取得的抽出的设计信息识别ID,判定要注册的设计信息识别ID是否已经注册到设计信息106中(701)。在设计信息(106)中不存在设计信息识别ID(603)时,在注册到设计信息(106)中的设计信息识别ID(603)的版本中设定1(705)。
要注册的设计信息识别ID603已经注册到设计信息106中时,取得前版本的设计信息(702),比较取得的设计信息和要注册的设计信息的内容(703)。内容一致时,不注册到设计信息106中,作为未注册(711)送回返回值。内容不一致时,在抽出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版本中设定前次版本+1(704)的值。如果以图4的设计信息106为例,注册设计信息识别ID406的要求说明1时,由于设计信息识别ID的要求说明1已经作为版本1注册,所以接着要注册的版本就作为2注册。
接着,判定委托注册成果物时指定的成果物的区分(S/T)(706)。在设计工序时,将注册到设计信息106中的区分设定为“S”(707),区分为验证工序时,将要注册的区分设定为“T”(708),注册到设计信息106中(709),送回注册(710)。
进而,在软件开发中,为了管理变更的内容、原因或对策,往往有给变更的内容赋予变更ID后进行管理的系统。在这里,和本发明合作,检索设计信息106的变更ID412,从而能够对于变更ID追踪变更的设计信息识别ID。另外,如果能够确定设计信息识别ID,就可以根据设计信息106的成果物ID409、成果物版本410,确定成果物名。
图8示出用操作终端102操作的委托注册的画面的一个例子。委托注册的画面由表示操作者的操作的操作结构801、用树枝结构表示操作终端侧的成果物构成的成果物选择区域802、表示抽出了的成果物内的设计信息的结果的设计信息抽出区域803构成。
下面使用图8,讲述利用注册委托部112委托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的委托受理部114注册操作者编制的成果物、利用设计信息分析部110确认分析的结果的步骤。
首先,开发者从成果物选择区域802中抽出用操作终端102编制的设计信息。选择成果物后,选择选择的成果物的区分805,按下委托注册804的按钮。按下委托注册804的按钮后,就在设计信息抽出区域803显示选择的成果物的名称后从成果物中抽出的设计信息。确认显示的设计信息识别ID808和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809的关联的整合性,如果抽出的信息中有差异,就修正操作终端102中的成果物,委托注册。
在本实施例中,抽出分析选择的成果物807的结果、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808-1和“功能说明2”808-2。表示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808-1的上位是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809-1,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2”808-2的上位是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2”809-2。
图9示出有关用操作终端显示的验证画面的一个例子。验证画面具有被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注册的设计信息识别ID904、显示设计信息905的设计信息识别ID选择区域901。进而,由表示对于设计信息识别ID而言向下道工序展开的情况的设计信息识别ID展开区域902、表示对于设计信息识别ID而言的验证内容的验证信息区域903构成。
下面使用图9,讲述验证被设计信息管理机器101注册的设计信息识别ID904是否向下道工序展开的步骤。首先,操作者选择设计信息识别ID选择区域901显示的设计信息识别ID904。选择后,由于作为设计信息识别ID的展开图,显示与被设计信息识别ID展开区域902选择的设计信息识别ID904有关联的下游的设计信息识别ID,所以能够验证选择的设计信息识别ID是否向下道工序展开。
另外,验证工序的设计信息识别ID与在展开图中显示的设计信息识别ID有关联时,给设计信息识别ID附加标记(*)。选择该标记后,验证信息区域903就显示与选择的设计信息识别ID有关联的选择工序的设计信息识别ID,能够确认是否进行对于设计信息识别ID而言的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906的展开图。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906的设计信息,向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907展开。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907的设计信息,分别向设计信息识别ID“处理说明1”908、设计信息识别ID“处理说明2”909、设计信息识别ID“处理说明3”910展开。另外,判定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906被用验证工序的设计信息识别ID“验证说明1”911-1、设计信息识别ID“验证说明2”911-2进行了功能验证。
图10示出用操作终端操作的修正指令的画面的一个例子。修正指令画面,由修正指令显示区域1001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在修正指令显示区域1001中,显示设计信息识别ID1002、设计信息1003、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1004,指令修正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1005-1的设计信息。这样,可以修正参照上游设计信息识别ID“要求说明1”1005-1的设计信息编制的设计信息识别ID“功能说明1”1002-1、设计信息识别ID“验证说明1”1002-2、设计信息识别ID“验证说明2”1002-3的设计信息。
采用本发明后,在修正了设计信息时,能够使有关联的必须进行修正的地方一目了然,能够防止修正遗漏引起的问题。
Claims (9)
1.一种设计信息管理方法,用于在一边从上游向下游分段将设计信息详细化一边编制软件成果物时,注册上游的设计信息和下游的设计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信息的设计信息管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预先在软件成果物的记述规则中规定:给软件成果物内的规定的范围附加设计信息识别ID,并附加与该软件成果物关联的上游的设计信息识别ID,
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对于指定了成果物名称的软件成果物,从所述规定的范围取得设计信息识别ID,当该设计信息识别ID是其它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上游时,给对于该设计信息识别ID而言的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的关联信息,设置修正标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在注册的设计信息与前版本不同时,判定委托注册成果物时所指定的成果物种类,设定为设计工序或验证工序后注册所述设计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信息管理装置,在由终端指定了要分析的软件成果物的名称和设计或验证的种类后,取得所指定的软件成果物内记述的设计信息识别ID,并以所指定的种类注册到所述设计信息中,同时,检索所述关联信息,当取得的设计信息识别ID是作为上游的设计信息而与下游的设计信息识别ID一起被注册时,则将其修正标志置ON,以示需要修正。
4.一种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一边从上游向下游分段将设计信息详细化一边编制软件成果物时,注册上游的设计信息和下游的设计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信息,其特征在于,具有:
预先在软件成果物的记述规则中规定:给软件成果物内的规定的范围附加设计信息识别ID,并附加与该软件成果物关联的上游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单元,和
对于指定了成果物名称的软件成果物,从所述规定的范围取得设计信息识别ID,当该设计信息识别ID是其它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上游时,给对于该设计信息识别ID而言的下游设计信息识别ID的关联信息,设置修正标志的设计信息分析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成果物的记述规则,包含附加在软件成果物内的任意的记述范围的设计信息识别ID以及关联的上游的设计信息识别ID。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信息分析单元,在软件成果物被注册的时刻,分析软件成果物内的记述规则,抽出设计信息及设计信息之间的关联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信息分析单元,通过对在分析软件成果物中抽出的设计信息与已存储的上次抽出的设计信息进行比较,来判别有无变更,在有变更时,存储所述上次抽出的设计信息的设计信息识别ID的版本加1后之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设计信息有变更时,所述设计信息分析单元检索与该设计信息关联的下游的设计信息,作为需要同步变更的设计信息使参照部显示该下游的设计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管理变更的内容、原因或对策,在对有变更的设计信息赋予变更识别ID的同时,通过设计信息存放部将所述变更识别ID和设计信息识别ID关联存储,从而使所述设计信息分析单元能追踪对于变更识别ID的变更内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13950A JP4920978B2 (ja) | 2006-01-23 | 2006-01-23 | 設計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JP013950/2006 | 2006-01-23 | ||
PCT/JP2006/325362 WO2007083472A1 (ja) | 2006-01-23 | 2006-12-20 | 設計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1040A CN101361040A (zh) | 2009-02-04 |
CN101361040B true CN101361040B (zh) | 2012-03-28 |
Family
ID=3828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5167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1040B (zh) | 2006-01-23 | 2006-12-20 | 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20978B2 (zh) |
CN (1) | CN101361040B (zh) |
WO (1) | WO20070834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76959B2 (ja) * | 2007-08-27 | 2012-07-18 | 株式会社東芝 | ソフトウェア開発情報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0039751A (ja) * | 2008-08-05 | 2010-02-18 | Fujitsu Ltd | ソフトウェア開発システム |
JP5091991B2 (ja) * | 2010-08-31 | 2012-12-05 | 株式会社東芝 | 仕様書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
JP2013246644A (ja) * | 2012-05-25 | 2013-12-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ソフトウェアオブジェクト修正支援装置、ソフトウェアオブジェクト修正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8092466A (ja) * | 2016-12-06 | 2018-06-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変更影響調査支援装置、変更影響調査支援方法および変更影響調査支援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66924A (ja) * | 1999-12-10 | 2001-06-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ソフトウェア開発物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
JP2003271384A (ja) * | 2002-03-18 | 2003-09-26 | Nec Corp | ソフトウェア仕様管理方法およびソフトウェア仕様管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518803A (zh) * | 2001-04-19 | 2004-08-04 | ��ϵͳ��ƹ�˾ | 在电网上的点到多点系统中用于多路访问和传输的方法 |
CN1694431A (zh) * | 2005-03-04 | 2005-11-0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在无线网络中建立双向虚电路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56720A (ja) * | 1993-08-16 | 1995-03-03 | Toshiba Corp | 成果物間の整合性を維持するソフトウェア開発成果物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3566759B2 (ja) * | 1994-10-18 | 2004-09-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文書表示装置 |
JPH10105390A (ja) * | 1996-09-26 | 1998-04-24 | Nec Corp | 仕様書間クロスリファレンス表 |
JP2001014157A (ja) * | 1999-06-28 | 2001-01-19 | Nec Corp | ソフトウェア進捗管理装置 |
JP2002014811A (ja) * | 2000-06-29 | 2002-01-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プロジェクト進捗計測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JP2002182908A (ja) * | 2000-12-15 | 2002-06-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S/w開発プロセス間のトレーサビリティ装置 |
-
2006
- 2006-01-23 JP JP2006013950A patent/JP492097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2-20 WO PCT/JP2006/325362 patent/WO20070834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12-20 CN CN200680051676.7A patent/CN1013610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66924A (ja) * | 1999-12-10 | 2001-06-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ソフトウェア開発物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 |
CN1518803A (zh) * | 2001-04-19 | 2004-08-04 | ��ϵͳ��ƹ�˾ | 在电网上的点到多点系统中用于多路访问和传输的方法 |
JP2003271384A (ja) * | 2002-03-18 | 2003-09-26 | Nec Corp | ソフトウェア仕様管理方法およびソフトウェア仕様管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694431A (zh) * | 2005-03-04 | 2005-11-0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在无线网络中建立双向虚电路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083472A1 (ja) | 2007-07-26 |
CN101361040A (zh) | 2009-02-04 |
JP4920978B2 (ja) | 2012-04-18 |
JP2007199755A (ja) | 2007-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517867C (en) |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 and other initiation of a process plant | |
US6581020B1 (en) | Process-linke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1361040B (zh) | 设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
AU2006256221A1 (en) | Sharing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4956302A (zh) | 程序及电子手册显示装置 | |
JP2008158890A5 (zh) | ||
CN106095612A (zh) | 使用wal的数据库回滚 | |
US20020016810A1 (en) | Database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ith process code information | |
JP2008123432A (ja) | ソフトウエア資産管理システム | |
JP4944559B2 (ja) | 履歴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5355497B2 (ja) | 成果物管理装置、成果物管理方法及び成果物管理プログラム | |
GB2298062A (en) | Object inspection | |
US8265951B2 (en) | Medical inspection aid system, medical inspection aid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JP2014137748A (ja) | 文書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文書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文書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 |
JP4529861B2 (ja) | 階層データの検索装置および検索方法および検索プログラム | |
JP2009098895A (ja) | 監視装置 | |
Purssell et al. | Screening Search Results: A 1-2-3 Approach | |
Samanoodi et al. | AI-Powered Mobility Application for Field Inspection Rounds | |
JP3572558B2 (ja) | 生産物の変更管理システム | |
JP6902692B2 (ja) | 文書作成システム | |
CN104106014A (zh) | 可编程显示器、程序 | |
US10387615B2 (en) | Estimate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 |
JP4663375B2 (ja) | プラント点検システム、プラント点検方法、およびプラント点検プログラム | |
JP4562372B2 (ja) | 更新データ配信サーバ及び更新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 | |
JP2008059236A (ja) | 設計情報管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