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3170B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53170B CN101353170B CN2007101195524A CN200710119552A CN101353170B CN 101353170 B CN101353170 B CN 101353170B CN 2007101195524 A CN2007101195524 A CN 2007101195524A CN 200710119552 A CN200710119552 A CN 200710119552A CN 101353170 B CN101353170 B CN 1013531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o
- mol ratio
- zeolite
- silica gel
- alumin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包括将硅铝胶颗粒与四乙基铵离子模板剂、氟化物以及水混合,于100~190℃晶化1~5天的步骤;各个组分的用量使混合物中TEA+/SiO2摩尔比为0.05~0.5,TEA+/F-摩尔比为1~2,H2O/SiO2摩尔比为2~10。本方法可用于合成硅铝比不低于300的纳米β沸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β沸石是一种具有交叉十二员环孔道体系的高硅沸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酸性以及良好的疏水性,其硅铝比可在几十至全硅范围内调变。对其改性后,用于催化烃类反应表现出不易结焦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加氢脱蜡、柴油降凝、催化裂化、异构化、烷基化以及烷基转移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1967年,美国莫比尔(Mobil)公司首次采用经典的水热晶化法合成β沸石(Wadlinger R.L,Kerr G.T,Rosinski E.J.,USP3,308,069)。US 3308069公布的合成方法包括:将含有Na2O、Al2O3、TEAOH、SiO2和水的混合物制成浆液,在高压釜中于75~200℃晶化反应3~60天,其投料摩尔比为:SiO2/Al2O3=10~200,Na2O/TEAOH=0.0~0.1,TEAOH/SiO2=0.1~1.0,H2O/TEAOH=20~75。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β沸石的硅铝比通常为20~250,难以制备出SiO2/Al2O3≥300的纳米高硅铝比β沸石。
EP95304、EP488867、EP94827、US4554065、US5200168、CN1105646A、CN1035429C、CN1113810C专利中通过以下方法提高β沸石的硅铝比:
1.高温焙烧脱铵:在500~600℃下焙烧若干小时,以除去原料β沸石中的有机胺模板剂;
2.酸处理脱铝:用一定浓度的无机酸或者有机酸,在一定温度下与原料β沸石作用,脱除沸石骨架中的部分铝,提高其硅铝比。
上述方法属于二次合成高硅β沸石的方法,收率低、成本高,所合成的沸石硅铝比通常不超过300,且缺陷较多、热稳定性较差、固体酸量高、抗氮性能差,使β沸石在高氮介质中使用受到限制。
CN1048697C和CN1051055C中公布了SiO2/Al2O3为20~600的β沸石合成方法,是以任意孔径,20-300目的硅胶为硅源,将其和由铝源、钠源、四乙基铵阳离子源、水组成的工作溶液混合或者再加入一种晶种胶,使硅胶颗粒表面为该工作溶液所润湿,然后分两步或多步进行晶化反应得到产物。
US5164169公布了利用螯合剂合成硅铝比为20~1000、晶粒尺寸为0.1~3.0微米的大晶粒β沸石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沉淀硅胶、高纯度高硅晶种为硅源。
CN1915817A公布了一种合成小晶粒β沸石的方法,通过采用高含量SiO2的硅溶胶为硅源,铝酸盐或硫酸铝为铝源,以四乙基铵阳离子和氟化物的混合物为模板剂,在温度为80~160℃下水热晶化1~8天的方法制备。
现有制备β沸石的方法,难以得到硅铝比不小于300,晶粒大小不超过100nm的纳米β沸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晶粒大小不超过100nm的β沸石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包括将硅铝胶颗粒与四乙基铵阳离子模板剂、氟化物以及水混合,于100~190℃晶化1~5天的步骤;各个组分的用量使混合物中TEA+/SiO2摩尔比为0.05~0.5,TEA+/F-摩尔比为1~2,H2O/SiO2摩尔比为2~10。
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制备晶粒大小不超过100nm的纳米β沸石,特别是用于制备硅铝比SiO2/Al2O3≥300的纳米β沸石,晶化过程耗水量低,所制备的沸石结晶度高,酸强度高,抗氮性能好,结构稳定,缺陷较少、水热稳定性高,用于减压馏分油加氢裂化过程,呈现较好的中间馏分油选择性和裂解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述硅铝胶的硅铝摩尔比以SiO2/Al2O3计优选为300~2000,更优选为300~1600。为了保证制备过程中水与硅铝胶颗粒充分混合,所述硅铝胶颗粒的粒度优选为20~300目,更优选为40~300目;优选硅铝胶中Na2O的含量不超过0.1重量%。
所述硅铝胶颗粒可通过任何方法得到,例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选自有机硅酸酯的硅源、选自铝的醇盐和/或易溶于水的无机铝盐的铝源、水解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硅源(以SiO2计):水解剂:水的摩尔比为1:(0.001~0.08):(2~15),混合物的pH值优选为5~12;然后于温度为-20~100℃的条件下陈化0.3~48小时得到硅铝凝胶。优选硅源与铝源的用量以SiO2/Al2O3的摩尔比计不低于300;所述的有机硅酸酯优选硅酸甲酯和/或硅酸乙酯;所述的铝的醇盐例如异丙醇铝和/或叔丁醇铝;所述的无机铝盐例如硫酸铝、硝酸铝,三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水解剂选自有机胺、有机酸或无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氨水、氟化铵、乙二胺、甲酸、乙酸、乙二酸、酒石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为乙二胺、氨水、氟化铵、乙酸、乙二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将步骤(1)所得的硅铝凝胶干燥,研磨,得到硅铝胶颗粒。所述干燥温度为20~220℃,优选为60~140℃;所述研磨使所得到的硅铝胶颗粒粒度为20~300目,优选为40~300目。
本发明所述硅铝胶颗粒还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选自易溶于水的无机硅化合物的硅源,与选自铝的醇盐的铝源、酸、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于温度为-20~100℃的条件下陈化0.3~48小时,得到硅铝凝胶;以SiO2计,硅源:水的摩尔比为1:(2~15)。优选硅源与铝源的摩尔比以SiO2/Al2O3计不低于300;所述无机硅化合物例如水玻璃;所述的铝的醇盐优选为异丙醇铝和/或叔丁醇铝;所述的酸选自甲酸、乙酸、乙二酸、酒石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用量足以使无机硅化合物胶凝。
(2)将步骤(1)所得的硅铝凝胶洗涤、干燥、研磨,得到硅铝胶颗粒。所述干燥温度为20~220℃,优选为60~140℃;所述研磨使所得到的硅铝胶颗粒粒度为20~300目,优选为40~300目。所述洗涤使硅铝胶颗粒中的氧化钠含量不超过0.1重量%。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述的四乙基铵阳离子(TEA+)模板剂源自于四乙基氟化铵TEAF、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四乙基氯化铵TEACl和四乙基溴化铵TEABr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氟化物选自HF、NH4F、(NH4)2SiF6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模板剂为TEAF时,视为引入了所述氟化物,可不再引入其它氟化物。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述晶化时间优选为1~4天;所述的晶化为动态晶化或静态晶化,优选为动态晶化。所述动态晶化和静态晶化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晶化后的沸石还可进行洗涤、干燥,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制备纳米β沸石,尤其是制备硅铝比不低于300的纳米β沸石。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中沸石的平均晶粒度由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和谢乐Scherrer方程(见《工业催化剂分析测试表征》刘希尧等编著,烃加工出版社,1990年出版)测定;沸石的相对结晶度由XRD法测定,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建长催化剂公司工业样品β30作为外标样品测定;所述硅铝比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
实施例1~4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纳米高硅β沸石的过程。
实施例1
(1)将硅酸乙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分析纯,SiO2含量28重量%)与异丙醇铝(北京东环联合化工厂出品,分析纯)混合,其中硅酸乙酯(以SiO2计)与异丙醇铝(以Al2O3计)的摩尔比为SiO2:Al2O3=350,然后在搅拌下将上述混合物与水解剂NH4F(承德银河光学材料有限公司,分析纯)、水(去离子水,下同)按照硅源(以SiO2计):NH4F:水=1.0:0.015:5.0的摩尔比混合,在温度为-10℃的条件下陈化12小时,得到硅铝凝胶。
(2)将步骤(1)得到的硅铝凝胶先在60℃干燥24h,然后在110℃的温度下干燥24h,研磨成40~200目的硅铝胶颗粒。
(3)将步骤(2)所得的硅铝胶颗粒(以SiO2计)、模板剂TEAF(奥尔德里奇公司出品,分析纯)与水按照SiO2:TEAF:水=1:0.1:2.0的摩尔比于晶化釜中混合,于140℃晶化2天,洗涤,在110℃干燥12小时得到纳米高硅β沸石。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见表1。
实施例2
(1)将硅酸甲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分析纯,SiO2含量28重量%)与硝酸铝(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分析纯)的水溶液按照SiO2:Al2O3=550摩尔比混合,然后加入水解剂氨水(NH3·H2O,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分析纯),各个组分的用量使体系中硅酸甲酯(以SiO2计):NH3·H2O:水=1.0:0.045:8.0(摩尔比),搅拌,然后于温度为20℃的条件下陈化6小时,得到硅铝凝胶。
(2)将步骤(1)所得的硅铝凝胶先在60℃干燥24h,然后在110℃的温度下干燥24h,研磨成40~200目的硅铝胶颗粒。
(3)将步骤(2)所得的硅铝胶颗粒与TEAOH(北京兴福精细化学研究所,分析纯,含量20重量%)、HF(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优级纯,浓度40重量%)、H2O在晶化釜中混合,然后置入旋转烘箱中于170℃动态晶化2天,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高硅β沸石,其中,硅铝胶颗粒、TEAOH、HF的用量使混合物中(摩尔比)TEA+/SiO2=0.08,TEA+/F-=1.5,H2O/SiO2=4.5。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见表1。
实施例3
(1)将硅酸乙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分析纯,SiO2含量28重量%)、硫酸铝(天津登峰化学试剂厂)的水溶液充分混合,其中硅酸乙酯与硫酸铝的用量使混合物中SiO2:Al2O3摩尔比为1050,然后加入水解剂乙二酸(北京兴福精细化学研究所,分析纯,浓度40重量%),搅拌均匀,其中硅酸乙酯(以SiO2计):乙二酸:水的摩尔比为1.0:0.050:10.5,然后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陈化6小时得到硅铝凝胶。
(2)将步骤(1)所得的硅铝凝胶先在80℃干燥24h,然后在120℃的温度下干燥24h,研磨成40~200目的硅铝胶颗粒。
(3)将步骤(2)所得的硅铝胶颗粒、TEAOH(北京兴福精细化学研究所,分析纯,含量20重量%)、NH4F(承德银河光学材料有限公司,分析纯)、H2O混合,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比如下:SiO2/Al2O3=1050,TEA+/SiO2=0.5,TEA+/F-=1.2,H2O/SiO2=8.0,于120℃旋转烘箱中动态晶化4天,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高硅β沸石。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见表1。
实施例4
(1)将硅酸乙酯(同实施例3)、硫酸铝(同实施例3)的水溶液混合,其中SiO2:Al2O3摩尔比为1600,然后在搅拌下加入盐酸(浓度为37重量%,分析纯),其中硅酸乙酯(以SiO2计):HCl:水的摩尔比为1.0:0.050:10.5,然后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陈化6小时得到硅铝凝胶。
(2)将步骤(1)所得的硅铝凝胶先在80℃干燥24h,后在120℃的温度下干燥24h,研磨成40~200目的硅铝胶颗粒;
(3)将步骤(2)所得的硅铝胶颗粒作为合成纳米高硅β沸石的原料,与TEAOH(同实施例3)、(NH4)2SiF6(北京化工厂,分析纯,含量90重量%)、水混合,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摩尔比如下:SiO2/Al2O3=1600,TEA+/SiO2=0.25,TEA+/F-2.0,H2O/SiO2=6.5,然后在旋转烘箱中于135℃动态晶化3天,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高硅β沸石。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见表1。
对比例1
按照CN1048697C公开的方法合成高硅β沸石。
将0.26g氢氧化钠(化学纯,北京化工厂)、24.4ml四乙基氢氧化铵(2.633N,大兴兴福精细化工研究所)加入36.3g去离子水中,加热溶解,搅拌均匀,制成工作溶液,将含有痕量杂质铝的20.0g粗孔硅胶(80~120目,灼减3.7,青岛海洋化工厂)与上述工作溶液混合,使硅胶表面为工作溶液所润湿,在高压反应釜中先于120℃晶化48h,然后于150℃晶化60h,反应后分离出固体产物,洗涤,110℃干燥即得相对结晶度为98.9%,硅铝比为487.5,晶粒大小为0.1~1.0μm的高硅β沸石。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见表1。
对比例2
按照US5164169公开的方法合成高硅β沸石。
将层析硅胶11.5g(青岛海洋化工厂,80-100目,灼减少于3.7重量%),与1.0g浓度为50重量%NaOH、20.3g浓度为40重量%的TEAOH(北京兴福精细化学研究所,分析纯)、17.3g三乙基胺TEA(作为螯合剂,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分析纯,浓度20重量%)、49.2g H2O混合,然后向其中加1.18gβ沸石晶种(硅铝比为110,合成方法参照专利US3308069),则此原料混合物有如下成分的摩尔比:
上述原料混合物在300rpm搅拌下于室温晶化5~8小时,再于135℃下晶化10天,得到β沸石产品,相对结晶度为95%,硅铝比为642,有痕量的杂晶,通过扫描电镜显示产品晶粒大小为0.3~0.8微米。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见表1。
对比例3
按照CN1915817A专利中方法合成高硅β沸石。
(A)、硅溶胶:含SiO240重量%,工业品。
(B)、铝酸钠:含Al2O343重量%,市售品。
(C)、四乙基氢氧化铵:含量35重量%,工业品。
(D)、氟化钠,含量98重量%,市售品。
取2.143克氟化钠溶于63.1克四乙基氢氧化铵溶液中,搅拌下加入0.593克铝酸钠和75克硅溶胶,搅拌均匀后,转入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晶化反应,于120℃晶化3天。晶化完毕进行抽滤、洗涤,干燥,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表明产品为纯β沸石,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化学组成,SEM观测晶粒尺寸。原始投料组成摩尔比为:
1Al2O3·200SiO2·30(TEA)2O·20F-·1.5Na2O·1911H2O
制备条件及产品性质见表1。
表1
编号 | 实例1 | 实例2 | 实例3 | 实例4 | 对比例1 | 对比例2 | 对比例3 |
晶化温度,℃ | 140 | 170 | 120 | 135 | 120/150 | 135 | 120 |
晶化时间 | 2天 | 2天 | 4天 | 3天 | 48h/60h | 10天 | 3天 |
原料组成摩尔比 | |||||||
SiO2/Al2O3 | 350 | 550 | 1050 | 1600 | 550 | 694 | 200 |
TEA+/SiO2 | 0.1 | 0.08 | 0.5 | 0.25 | 0.20 | 0.32 | 0.30 |
TEA+/F- | 1.0 | 1.5 | 1.2 | 2.0 | 3.0 | ||
H2O/SiO2 | 2.0 | 4.5 | 8.0 | 6.5 | 9.0 | 5.65 | 9.6 |
产品相对结晶度,% | 98.3 | 102.6 | 99.5 | 105.8 | 98.9 | 95 | 89 |
平均晶粒大小 | 62nm | 69nm | 76nm | 78nm | 0.5μm | 0.5μm | 110nm |
产品硅铝比 | 326.5 | 543.5 | 935.6 | 1542.0 | 487.5 | 642 | 88.0 |
Claims (7)
1.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包括将硅铝胶颗粒与四乙基铵阳离子模板剂、氟化物以及水混合,于100~190℃晶化1~5天的步骤;其中各个组分的用量使混合物中TEA+/SiO2摩尔比为0.05~0.5,TEA+/F-摩尔比为1~2,H2O/SiO2摩尔比为2~10;所述硅铝胶颗粒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1)将选自有机硅酸酯的硅源,与选自铝的醇盐和/或易溶于水的无机铝盐的铝源混合,然后与水解剂、水混合,搅拌均匀,其中以SiO2计硅源∶水解剂∶水的摩尔比为1∶(0.001~0.08)∶(2~15),于温度为-20~100℃的条件下陈化0.3~48小时,得到硅铝凝胶;
(2)将步骤(1)所得的硅铝凝胶干燥、研磨,得到硅铝胶颗粒;
所述β沸石的晶粒大小不超过100nm,硅铝比SiO2/Al2O3大于等于3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酸酯为硅酸甲酯和/或硅酸乙酯;所述的铝的醇盐为异丙醇铝和/或叔丁醇铝;所述的无机铝盐为硫酸铝、硝酸铝,三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水解剂选自氨水、氟化铵、乙二胺、甲酸、乙酸、乙二酸、酒石酸、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源为硫酸铝、硝酸铝,三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乙基铵阳离子模板剂选自TEAF、TEAOH、TEACl和TEABr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氟化物选自HF、NH4F、(NH4)2SiF6中的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胶颗粒的粒度为200~300目,氧化钠含量不超过0.1重量%。
6.按照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胶颗粒中SiO2/Al2O3的摩尔比为300~2000。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Al2O3的摩尔比为300~16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195524A CN101353170B (zh) | 2007-07-26 | 2007-07-26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195524A CN101353170B (zh) | 2007-07-26 | 2007-07-26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3170A CN101353170A (zh) | 2009-01-28 |
CN101353170B true CN101353170B (zh) | 2011-03-30 |
Family
ID=40306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195524A Active CN101353170B (zh) | 2007-07-26 | 2007-07-26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531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5933B (zh) * | 2011-10-24 | 2015-08-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6517233B (zh) * | 2016-10-25 | 2018-11-09 | 浙江大学 | 无氟无溶剂路线合成B形体富集的Beta沸石分子筛的方法 |
CN111099609B (zh) * | 2018-10-25 | 2022-05-2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beta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CN110372003A (zh) * | 2019-08-22 | 2019-10-25 | 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 | 一种大粒径Beta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64170A (en) * | 1991-06-14 | 1992-11-17 | Mobil Oil Corporation | Synthesis of zeolite Beta |
CN1086793A (zh) * | 1993-09-20 | 1994-05-18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以水玻璃为硅源合成beta沸石 |
CN1290654A (zh) * | 2000-10-19 | 2001-04-11 | 北京嘉德凯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CN1335258A (zh) * | 2001-02-28 | 2002-02-13 | 刘希尧 | 一种纳米尺寸β沸石合成方法 |
CN1915817A (zh) * | 2005-08-15 | 2007-02-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合成小晶粒β沸石的方法 |
-
2007
- 2007-07-26 CN CN2007101195524A patent/CN1013531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64170A (en) * | 1991-06-14 | 1992-11-17 | Mobil Oil Corporation | Synthesis of zeolite Beta |
CN1086793A (zh) * | 1993-09-20 | 1994-05-18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以水玻璃为硅源合成beta沸石 |
CN1290654A (zh) * | 2000-10-19 | 2001-04-11 | 北京嘉德凯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CN1335258A (zh) * | 2001-02-28 | 2002-02-13 | 刘希尧 | 一种纳米尺寸β沸石合成方法 |
CN1915817A (zh) * | 2005-08-15 | 2007-02-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合成小晶粒β沸石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3170A (zh) | 2009-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68919B (zh) | 一种含稀土和磷的改性y型分子筛催化剂 | |
CN101285001B (zh) | 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 | |
CN101096274B (zh) | 一种富铝beta沸石的制备方法 | |
US11084024B2 (en) | Method for modifying molecular sieve and a catalytic cracking catalyst containing the molecular sieve | |
CN101353168B (zh) | 一种纳米富铝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
CN102173436A (zh) | 一种稀土y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
CN106140296A (zh) | 一种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再利用的方法 | |
CN101353171B (zh)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
CN102049291B (zh) | 一种烃类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53170B (zh) | 一种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
CN102502682B (zh) | 一种丝光沸石的制备方法 | |
CN104549383A (zh) | 一种具有拟薄水铝石结构的中孔活性材料及其应用 | |
CN1048697C (zh) | β沸石合成方法 | |
CN104588071B (zh) | 一种含磷、镁和稀土的介孔催化材料 | |
CN106807351B (zh) | 一种介孔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6145133A (zh) | 一种Hβ型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09626C (zh) | 一种合成β沸石的方法 | |
CN1267346C (zh) | 一种含磷β沸石的制备方法 | |
CN104588054B (zh) | 一种含磷和稀土的介孔催化材料 | |
CN105084388A (zh) | 一种y型分子筛的制备改性方法 | |
CN103964994A (zh) | 一种烷基化反应的方法 | |
CN1100004C (zh) | 一种小晶粒β沸石的合成方法 | |
CN101745416B (zh) | 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33281A (zh) | 一种活性载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 |
CN113003585B (zh) | 一种介/微多级孔结构y型分子筛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