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2589B - 一次操作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操作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52589B CN101352589B CN2008101099875A CN200810109987A CN101352589B CN 101352589 B CN101352589 B CN 101352589B CN 2008101099875 A CN2008101099875 A CN 2008101099875A CN 200810109987 A CN200810109987 A CN 200810109987A CN 101352589 B CN101352589 B CN 1013525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section
- jut
- clamping device
- fastening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质的夹紧装置,其以防止管横向偏移的方式高操作效率地以一次操作按压夹持管,且防止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卡合时的偏移,并通过降低模具本身的成本,提高成品率并缩短成型周期时间等来实现降低成本。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在上端部(11)和底部(12)的内侧,具有相对的第一突起部(21)和第二突起部(22),在其附近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按压部(23),在该按压部(23)的前端部(24)呈分叉状地形成有方的或方形突起(23a)、(23b)为。进而,在该按压部(23)的延长方向的底部(12)具有切口部(1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能以一次操作夹持管,且可修正并防止在夹持管时管的横向偏移,并防止在卡合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时的两卡定部的偏移,即所谓的一次操作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夹紧装置,作为使在血液回路管或输血管等的管内流动的血液或药液等的流体停止或流动的流体的开关装置使用。尤其在血液回路中,因为该夹紧装置根据管径的种类用于各种用途,所以在使用时,夹紧装置上产生管偏移,且遮断管时从夹持部挤出,从而使该遮断不充分。另外,伴随夹紧装置的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产生卡合偏移,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偏移,可夹持的范围(夹持范围)变窄,有时不能充分遮断管的内腔。为了防止产生这些问题,迫使用户充分注意并高度紧张,多有操作性恶化的危险,因而成了问题。为解决该些问题,开发了各种技术,具体说,公开了一种夹紧件,该夹紧件,为使夹紧装置的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之间不产生卡合偏移,并能够可靠地夹持管,而通过在密封部件的前端形成比该密封部件的宽度还窄地形成且细头的卡合突起,另外,在卡定部的下部形成比该卡定部的宽度还窄的四边形卡合槽,通过使上述卡合突起卡合在该四边形卡合槽内,使得上述卡合部彼此不产生偏移,使得所夹持的管不从两夹持部挤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公开了在现有的夹紧装置中的插通孔,由于其开口形状形成为直径一定,所以在夹紧直径比其小的挠性管时,为防止夹紧装置向挠性管的轴线方向偏移,而在具有一端部、另一端部和中间部的夹紧装置中,在中间部具有管插通孔,该插通孔是对应管的外形的连接大径孔和小径孔而形成的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9146(第0004段,第0006~0007段,图1、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53220(第0004段,第0024~00225段,第0028~0029段,图1)
但是,本发明者等,了解了在上述的现有的夹紧装置中有时不能充分防止管的横向偏移,在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通过在夹紧装置的第一突起部和卡定突起部间附近设置按压部可以防止和修正管的横向偏移,进一步通过在底部设置引导该按压部的按压部引导件可以可靠地防止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的卡合偏移,可以充分遮断管的内腔。基于这些观点,完成了本发明。另外,只设置按压部的本发明的夹紧装置,在制造时,注塑成型用模具为分型模从而增加了模具本身的成本,而且成型周期时间也变长,从而增加了夹紧装置的成本,而在本发明中,通过进一步在按压部所相向的底部部位设置切口部,不用分型模即可进行注塑成型,通过降低模具本身的成本,提高成品率和缩短成型周期时间等来实现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课题是,提供能够修正和防止夹持管时的管的偏移,另外,通过防止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的卡合偏移,而用一次夹持操作就能充分遮断管的内腔的良好的夹紧装置。进而,本发明的第二课题是,提供通过降低模具本身的成本、提高成品率和缩短成型周期时间等来实现降低成本的夹紧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各项发明分别实现。
(1)一种夹紧装置,其由具有向下方延伸的第一突起部的上端部、具有与第一突起部相向的第二突起部的底部、连结这些上端部和底部的弯曲部、从底部端向上端部侧的立起部构成,在上述弯曲部和立起部分别具有可插入管的管插入孔,另外,在上述上端部的自由端具有卡定突起部,而且在立起部的自由端部侧具有卡定槽部以可与该卡定突起部卡合,在使上述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时,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接近,从而遮断插入到上述两个管插入孔内的管的内腔,其特征是,具有从上述第一突起部和卡定突起部之间朝向底部的按压部,该按压部的前端侧具有分叉状的形状,在使上述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时,该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分叉形状部向管贯通路(贯通弯曲部的管插入孔、两突起部及立起部的通路)的两侧移动。
(2)在上述第(1)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在按压部所相向的底部的部位具有切口部。
(3)在上述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在管插入到两个管插入孔时,按压部的前端部位于该管的两侧。
(4)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按压部的前端部的形状为U字形、V字形或Y字形中的任一种。
(5)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时,按压部的前端部位于底部的切口部内,或按压部的前端侧在底部上挠曲。
(6)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在底部的第二突起部和端部(立起侧)之间具有一对按压部引导件,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按压部的前端侧朝向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移动。
(7)在上述第(6)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在弯曲弯曲部之前的状态下,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或外侧。
(8)在上述第(6)项或第(7)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就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形状而言,位于该部的按压部引导件侧的部分成为切口部,是连续或不连续的细头。
(9)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当使弯曲部弯曲而使卡定突起部与卡定槽部卡合,使得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接近而遮断管的内腔时,两突起部的突起端彼此不会遮断管的内腔,且在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的任一突起端上具有凹部。
(10)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其特征是,在上端部的上面的卡定突起部附近具有上端突起部。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1)本申请第一项所述的发明,夹紧装置由具有向下方延伸的第一突起部的上端部、具有与第一突起部相向的第二突起部的底部、连结这些上端部和底部的弯曲部、从底部端向上端部侧的立起部构成,在上述弯曲部和立起部分别具有可插入管的管插入孔,另外,在上述上端部的自由端具有卡定突起部,而且在立起部的自由端部侧具有卡定槽部以可与该卡定突起部卡合,在使上述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时,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接近,从而遮断插入到上述两个管插入孔内的管的内腔,由于具有从上述第一突起部和卡定突起部之间朝向底部的按压部,该按压部的前端侧具有分叉状的形状,在使上述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该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分叉形状部向管贯通路(贯通弯曲部的管插入孔、两突起部及立起部的通路)的两侧移动,因而在分叉形状部在管贯通路的两侧移动时,通过与横向偏移的管接触的分叉形状部将横向偏移的管的位置移向管贯通路,从而该管移动到插入分叉形状部的位置而修正横向偏移。另外,该横向偏移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直线状地插入到弯曲部和立起部的两个管插入孔的管的弯曲而产生的横向偏移;另一种是由外径比上述两个插入孔的内腔小的管位于插入孔的端侧而产生的横向偏移。在本申请发明中,按压部比立起部更靠近管夹持部附近设置,提高修正和防止在夹持部上的管横向偏移的效果,且由于管的偏移随着接近管夹持部变小,所以由按压部能够更可靠地捕捉管。进而,由于捕捉管的位置是不压坏的部位,所以不必加大按压部的前端侧,可以与现有技术同样地操作本发明的夹紧装置。通过这些构成,本发明可得到以下良好的效果,即由一次操作容易捕捉管,修正和防止管的横向偏移,容易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
(2)本申请第二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1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通过在按压部所相向的底部的部位具有切口部,由于可借助该切口部拔出模具滑动塑孔栓,所以模具不用成本高的分型模,还能缩短成型周期时间,具有能够廉价地制造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效果。
(3)本申请第3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1项或第二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在管插入到两个管插入孔内时,通过按压部的前端部位于该管的两侧,使得管插入按压部,从而防止管的横向偏移。其结果,本发明具有能够进一步容易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的良好效果。
(4)本申请第4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通过使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形状为U字形、V字形或Y字形中的任一种,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与卡定槽部卡合时,按压部的前端侧通过一次操作就可以捕捉管。进而,在按压部的形状成为V字形或Y字形时,由于使所捕捉的管进一步向夹持部的中央侧(管贯通路的中央侧)位移,所以进一步可靠地修正和防止管的横向偏移,具有能够容易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的良好的效果。
(5)本申请第5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通过按压部的前端部位于底部的切口部内,或按压部的前端侧在底部上挠曲,在遮断管的内腔时,按压部的前端部不会与操作夹紧件的人的手抵接,操作时不会给手带来不适感。其结果,具有可顺利操作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效果。
(6)本申请第6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在底部的第二突起部和端部(立起侧)之间具有一对按压部引导件,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通过按压部的前端侧朝向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移动,也可以防止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的卡合偏移。由此,由于也可以防止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偏移,所以不会使夹持管的范围变窄,具有能够充分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的良好效果。
(7)本申请第7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6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在弯曲弯曲部之前的状态下,通过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或外侧,管被按压部或按压部引导件的任一方或两方夹住从而可以防止横向偏移。进而,通过按压部的前端侧沿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或外侧移动可以防止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的卡合偏移,由于也可以防止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偏移,所以夹持管的范围不会变窄,可充分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由此,本发明具有能够充分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的良好效果。
(8)本申请第8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6项或第7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由于就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形状而言,位于该部的按压部引导件侧的部分成为切口部,是连续或不连续的细头,在使弯曲部14弯曲时,按压部23顺利地引导到按压部引导件28的内侧或外侧,可以防止卡定突起部25卡合在卡定槽部18时的偏移。由此,由于也可以防止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偏移,所以不会使夹持管的范围变窄,可充分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另外,也可以使按压部23和按压部引导件28的结构变小,具有能够做成操作时大小适当的夹紧装置的效果。进而,通过把按压部23的不连续的细头形状做成台阶,在该台阶部分与按压部引导件28抵接时,使得按压部23的前端移动到底部12周围或切口部17。抵接以后,即使进一步使弯曲部14弯曲,按压部23也不能向底部12的方向移动,由于按压部23的前端部不会超越底部12的切口部17,所以按压部23的前端部不会与操作夹紧件的人的手抵接,操作时不会给手带来不适感。其结果,具有能够顺利操作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效果。
(9)本申请第9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当使弯曲部弯曲而使卡定突起部与卡定槽部卡合,使得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接近而遮断管的内腔时,由于两突起部的突起端彼此不会遮断管的内腔,且在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的任一突起端上具有凹部,因而管的内腔的遮断在例如第一突起部的突起端和第二突起部的突起端以外的部分进行,所以即使做成在第二突起部的突起端具有凹部也可以遮断管的内腔。而且,本发明由于在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的任一突起端具有凹部,从而可以抑制上述管的横向偏移,使得横向偏移变少。其结果,本发明容易用按压部捕捉管,得到可以充分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的良好的效果。
(10)本申请第10项所述的发明,在上述第1项乃至第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中,由于在上端部的上面的卡定突起部附近具有上端突起部,在使弯曲部弯曲而使卡定突起部与卡定槽部卡合时,可以确认用手指按压的上端部的位置。由此,无需目视确认上端部的按压位置。另外,可以避免以下妨碍卡合操作的情况,即当同时从上端突起部按压靠近卡定突起部的部位和反之按压靠近弯曲部的部位时,按压的手指与立起部接触;当按压靠近弯曲部的上端部时,按照杠杆原理使弯曲部弯曲的负荷变大等。由此,可以顺利进行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的卡合作业,所以本发明的夹紧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使用形态的侧视图,a表示插入了管的状态,b表示遮断了管的状态。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另一使用形态的侧视图,表示按压部比较长的夹紧装置。另外,a表示插入了管的状态,b表示遮断了管的状态。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按压部的图。a表示大致U字形,b表示大致V字形,c表示大致Y字形。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另一使用形态的侧视图,表示按压部更长的夹紧装置。a表示插入了管的状态,b及c表示遮断了管的状态,b表示按压部的前端侧在底部上挠曲,c表示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底部的切口部内。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具有按压部引导件的夹紧装置的使用形态的侧视图。另外,a表示插入了管的状态,b表示遮断了管的状态。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的夹紧装置的另一使用形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另一按压部的图。在a至c中前端侧的外侧连续被切口而变得头细,在d中前侧的外侧不连续地被切口而变得头细。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在第二突起部具有凹部的夹紧装置的使用形态的侧视图。
图10表示图6的本发明的夹紧装置所示按压部引导部28的沿A-A′的虚线剖切的剖视图。按压部的前端侧,在a中在按压部引导部的内侧移动,在b中在按压部引导件之间移动,在c中在按压部引导部的外侧移动。
符号说明
1-夹紧装置,2-管,11-上端部,12-底部,13-立起部,14-弯曲部,15、16-管插入孔,17-切口部,18-卡定槽部,21-第一突起部,21a、22a-突起端,22-第二突起部,23-按压部,23a、23b-突起,25-卡定突起部,26-上端突起部,27-防滑部,28-按压部引导件,28a、28b-引导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具体事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侧视图。在图1中,本发明的夹紧装置连结上端部11、设有管插入孔15的弯曲部14、底部12、设有管插入孔16的立起端部13,在上端部11的前端部具有卡定突起部25。另一方面,在立起端部13的前端侧,在内侧有卡定槽部18,该卡定槽部18和上述卡定突起部25装拆自如地卡合而形成环状体。在该环状体的内侧,在上端部11的下面具有向下方延伸的第一突起部21,而在底部12的上面具有与上述第一突起部21相向的第二突起部22。在这些突起部上,在第一突起部21上在其前端具有突起端21a,在第二突起部22上在其前端具有突起端22a。用这两个突起夹持管2。另外,在上述上端部11的下面,在第一突起部21和卡定突起部25之间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具有按压部23,在该按压部23的前端侧,分叉形成有突起23a、23b。该前端侧的形状可以做成如图4所示的U字形、V字形和Y字形等,但只要是可捕捉管2的形状,即可把在上述两突起(21及22)上横向偏移的管向中央侧的位置修正的形状,对该形状就不作特别的限定。
图2、图3及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使用形态的侧视图。这些夹紧装置的差别是按压部23的长度。在图2中,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按压部23在管2插入到两个管插入孔(15及16)内时,按压部23的前端侧不位于管2的两侧。而且,按压部23的前端侧具有在使弯曲部14弯曲而使卡定突起部25与卡定槽部18卡合时,向管2的两侧移动的长度,可以把在上述两突起(21及22)上横向偏移的管修正到中央侧的位置。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在插入两个管插入孔(15及16)时,存在管2与按压部23相碰,从而不能顺利行地进行该插入的可能性。但是,通过弄短按压部23,从而不会出现与管2相碰,可以容易地进行管2的插入。另外,这样的夹紧装置在管2的偏移较大时,存在偏移修正不能充分地进行的可能性。因此,在横向偏移较少的硬度比较高的管或者通过后述的图9所示的在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的任一个上设置凹部而使管的偏移减少的夹紧装置上,像图2那样长度的按压部是适合的。
在图3及图5中,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按压部23在管2插入到两个管插入孔(15及16)时,按压部的前端部具有位于该管的两侧的长度。通过像图3那样管2的一半左右由按压部23所夹住,而防止管2的横向偏移。进而,只要像图5的a那样,按压部23夹住管2的一半以上,就可以可靠地防止管2的偏移。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在将卡定突起部25卡合在卡定槽部18中而遮断管2的内腔时,按压部23的前端侧向底部12移动。但是,如图5那样通过弄长按压部23而把卡定突起部25卡合在卡定槽部18从而遮断管2的内腔时,按压部23的前端侧也有时碰到底部12。此时,像图5的b和c那样,调整壁厚或选择树脂,以便按压部23的前端侧在底部12上容易挠曲,或者通过在底部12设置可使按压部23的前端侧进入的切口部17,使得卡定突起部25容易与卡定槽部18卡合,可以维持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操作性。进而,通过把切口部17的结构做成在使弯曲部14弯曲从而把卡定突起部25卡合在卡定槽部18时按压部23的前端侧沿切口部17的边缘移动,可以防止卡定突起部25和卡定槽部18的卡合偏移。由此,由于也可以防止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偏移,所以夹持管的范围不会变窄,具有可以充分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的良好效果。
图6是表示具有按压部23及按压部引导件28的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使用形态的图,图10表示沿图6所示的按压部引导部28的A-A′虚线剖切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由一对引导突起(28a及28b)构成。按压部23的分叉形状部的突起(23a及23b),沿引导突起(28a及28b)移动,在图10的a中在按压部引导部(28a及28b)的内侧移动,在c中在按压部引导部(28a及28b)的外侧移动。在图10的b中,一对按压部引导件(28a及28b)分别成对,在其中间移动。图6是具有图10的a所示的按压部引导部的状态。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弯曲弯曲部14时,按压部23的前端侧沿按压部引导件28的内侧移动,所以按压部23还可以防止卡定突起部25和卡定槽部18的卡合偏移。此时按压部23的形状如图8所述,按压部23的前端侧的形状,该部的位于按压部引导件侧的部分,即外侧成为切口部,可做成连续(图8的a至c)或不连续(图8的d)的细头形状。利用这些形状,在使弯曲部弯曲时,按压部23顺利地被引导到按压部引导件28的内侧,且可以可靠地防止在使卡定突起部25与卡定槽部18卡合时的偏移。同时,可使按压部23和按压部引导件28的结构小,可以做成操作时大小适当的夹紧装置。另外,通过把按压部23的不连续的细头形状做成像图8的d所示的台阶,使得在该台阶部分与按压部引导件28抵接时,按压部23的前端移动到底部12附近或切口部17。该抵接后,即使使弯曲部14进一步弯曲,由于按压部23也不能向底部12的方向移动,按压部23的前端部不会超越底部12的切口部17,所以按压部23的前端部不会与操作夹紧件的人的手抵接,在操作时不会给手带来不适感。其结果,可以得到能顺利操作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之类的效果。
图7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使用形态。在该图中,通过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按压部23的前端侧位于按压部引导件28的内侧,使得管2由按压部23或按压部引导件28的任一个或两方所夹住,从而可以防止管的横向偏移,且通过按压部的前端侧沿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或外侧移动,从而可以防止卡定突起部和卡定槽部的卡合偏移。根据这些,本发明可以得到充分且可靠地遮断管的内腔的效果。另外,虽然在图7中未示出,也可以使按压部23与图8所示的形状组合。
图9表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使用形态。就该图的夹紧装置而言,遮断管2的内腔的遮断由第一突起部21的突起端21a和偏离了突起端22a的第二突起部22(在图9中为第二突起部22的右侧部分)进行。从而,即使在第二突起部22的突起端22a设置凹部,也可以充分遮断管2的内腔,另外,根据该凹部的结构可以防止管2的偏移。这样,在两突起部(21及22)的突起端(21a及22a)彼此不抵接,该突起端(21a及22a)不是用来遮断管2的内腔时,由于该突起端(21a及22a)的任一个具有凹部,凹部不会妨碍遮断管2的内腔,可以抑制管2的横向偏移。其结果,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用按压部23容易且可靠地捕捉管2,可以得到能充分可靠地遮断管2的内腔的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处于该按压部23的前端部24的延长方向的底部12上设有切口部17,由于具有该切口部17,可以从该切口部拔出模具滑动塑孔栓(用于形成按压部的模具),所以模具不必使用成本高的分型模,另外,成型周期时间也变短,可以廉价地制造本发明的夹紧装置。该切口部17的形状,虽然不特别地限定,但最好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注塑成型方法,由于安装具有模具滑动塑孔栓的模具并注入被成型物进行成型后,拔出模具滑动塑孔栓后取出成型品,因而不使用分型模就能进行成型。
进而,在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中,在上端部11的上面具有防滑部27,同时,在上述卡定突起部25的附近具有上端突起部26,上端突起部26的突起形状虽然不作特别的限定,但最好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五边形(尤其是棒球的垒形)。由此,在使卡定突起部25和卡定槽18卡定时,可以直接确认上端部11的按压位置。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下。
本发明的夹紧装置,作为使在血液回路管和输血管等管内流动的血液和药液等的流体停止或流动的流体的开关装置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尤其适合使用于血液回路管和输血管的领域。
Claims (18)
1.一种夹紧装置,由具有向下方延伸的第一突起部的上端部、具有与第一突起部相向的第二突起部的底部、连结上述上端部和底部的弯曲部、从底部端向上端部侧的立起部构成,在上述弯曲部和立起部分别具有可插入管的管插入孔,另外,在上述上端部的自由端具有卡定突起部,而且在立起部的自由端部侧具有卡定槽部以与该卡定突起部卡合,在使上述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时,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接近,从而遮断插入到两个上述管插入孔内的管的内腔,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上述第一突起部和卡定突起部之间朝向底部的按压部,该按压部的前端侧具有分叉状的形状,在使上述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时,该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分叉形状部向管贯通路的两侧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按压部所相对的底部部位具有切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管插入到两个管插入孔时,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该管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管插入到两个管插入孔时,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该管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形状为U字形、V字形和Y字形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底部的切口部内,或按压部的前端侧在底部上挠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底部的切口部内,或按压部的前端侧在底部上挠曲。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底部的第二突起部和立起部侧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对按压部引导件,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按压部的前端侧朝向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移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底部的第二突起部和立起部侧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对按压部引导件,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按压部的前端侧朝向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移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底部的第二突起部和立起部侧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对按压部引导件,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按压部的前端侧朝向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移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底部的第二突起部和立起部侧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对按压部引导件,在使弯曲部弯曲而把卡定突起部卡合在卡定槽部中时,按压部的前端侧朝向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移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弯曲弯曲部之前的状态下,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或外侧。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弯曲弯曲部之前的状态下,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或外侧。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弯曲弯曲部之前的状态下,按压部的前端侧位于按压部引导件的内侧或外侧。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就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形状而言,位于按压部的按压部引导件侧的部分成为切口部,是连续或不连续的细头。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就按压部的前端侧的形状而言,位于按压部的按压部引导件侧的部分成为切口部,是连续或不连续的细头。
1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使弯曲部弯曲而使卡定突起部与卡定槽部卡合,使得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接近而遮断管的内腔时,上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突起端彼此不会遮断管的内腔,且在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任一突起端上具有凹部。
1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端部的上面的卡定突起部附近具有上端突起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64414 | 2007-06-21 | ||
JP2007164414 | 2007-06-21 | ||
JP2007164414 | 2007-06-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2589A CN101352589A (zh) | 2009-01-28 |
CN101352589B true CN101352589B (zh) | 2012-04-18 |
Family
ID=4030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0998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2589B (zh) | 2007-06-21 | 2008-06-16 | 一次操作夹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22246B2 (zh) |
CN (1) | CN101352589B (zh) |
HK (1) | HK11304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2685B (zh) * | 2009-03-06 | 2012-05-02 | 宁波市鄞州千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双向输液调速器 |
EP2583716B1 (de) * | 2011-10-18 | 2015-07-29 | B. Braun Melsungen AG | Infusionsschlauchklemme für eine Infusionspumpe sowie Verfahren zum Verwenden der Infusionsschlauchklemme |
WO2015064233A1 (ja) * | 2013-10-29 | 2015-05-07 | ニプロ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 |
JP2015228882A (ja) * | 2014-06-03 | 2015-12-21 |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 |
CN106659829B (zh) * | 2014-06-30 | 2020-03-03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柔性管的夹紧装置 |
JP6416556B2 (ja) * | 2014-09-05 | 2018-10-31 | フォルテ グロウ 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 医療用クランプ具 |
WO2016125820A1 (ja) * | 2015-02-03 | 2016-08-11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装置 |
JP6082433B2 (ja) | 2015-06-22 | 2017-02-15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装置 |
JP6706914B2 (ja) | 2015-12-22 | 2020-06-10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装置 |
JP2018000836A (ja) * | 2016-07-08 | 2018-01-11 |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及び医療用具 |
JP6290496B1 (ja) * | 2017-06-08 | 2018-03-07 | ハナコ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 ワンタッチクランプ装置 |
CN109172944A (zh) * | 2018-09-17 | 2019-01-11 |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输液管路止流夹 |
CN111481759A (zh) * | 2020-05-18 | 2020-08-04 | 徐媛 | 一种改进型腹透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48167B2 (ja) * | 1992-11-05 | 1999-01-2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 チューブ開閉クラン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13762U (zh) * | 1990-03-02 | 1991-11-21 | ||
JPH03116046U (zh) * | 1990-03-14 | 1991-12-02 | ||
US6089527A (en) * | 1997-10-03 | 2000-07-18 | Medisystem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queeze clamp for flexible tubing |
-
2008
- 2008-06-16 CN CN2008101099875A patent/CN1013525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17 JP JP2008158104A patent/JP4922246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6-26 HK HK09105779.7A patent/HK1130445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48167B2 (ja) * | 1992-11-05 | 1999-01-2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 チューブ開閉クランプ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1-353220A 2001.12.25 |
JP特开2003-235971A 2003.08.26 |
JP特开2005-169146A 2005.06.3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30445A1 (en) | 2009-12-31 |
CN101352589A (zh) | 2009-01-28 |
JP2009022744A (ja) | 2009-02-05 |
JP4922246B2 (ja) | 2012-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52589B (zh) | 一次操作夹紧装置 | |
US9920826B2 (en) | Hollow rack b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llow rack bar | |
CN106382430B (zh) | 曲管构造以及曲管成形用金属模具 | |
EP3360490B1 (en) | Flexible tube | |
US9816657B2 (en) | Pipe fitting | |
JP2785874B2 (ja) | チューブ連結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3814182A (zh) | 连接钢条的单触式快速接头 | |
RU2011100310A (ru) | Носовое сопрягающее вил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JP5988627B2 (ja) | 流体輸送接続装置、該接続装置を備える回路、および該接続装置の着脱方法 | |
CN105431193A (zh) | 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16033091A1 (en) | Hose coupling with ball swivel joint | |
KR101625012B1 (ko) | 건축 비계용 연결구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05041903U (zh) | 一种医用止流夹 | |
US20050179257A1 (en) |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
KR101019501B1 (ko) | 파이프연결구를 갖는 파이프 | |
JP6422610B1 (ja) | 管継手の製造装置 | |
EP2829375B1 (en) | Injecton interface device | |
CH702954A2 (de) | Gekrümmte Doppelrohreinheit. | |
KR20190055280A (ko) | 철근이음장치 | |
CN215750284U (zh) | 多重倒扣脱模结构 | |
CN215908618U (zh) | 快速连接器联接件 | |
EP3702128B1 (en) | Bending molding tool | |
TWI565899B (zh) | 管端對接式迴路型熱管及其成型方法 | |
EP3702060A1 (en) | Bending-forming die | |
KR20200016987A (ko) | 튜브 스텐트 딜리버리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4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4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