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8548A - 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 - Google Patents
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48548A CN101348548A CNA2007102021159A CN200710202115A CN101348548A CN 101348548 A CN101348548 A CN 101348548A CN A2007102021159 A CNA2007102021159 A CN A2007102021159A CN 200710202115 A CN200710202115 A CN 200710202115A CN 101348548 A CN101348548 A CN 1013485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aldehyde
- reactor
- phenol
- solid
- rea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henolic Resins Or Amino Resins (AREA)
Abstract
采用甲醛和苯酚或甲酚反应合成清漆型固体和热固型液体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该工艺采用固体甲醛和液体甲醛为原料,使反应产生的含酚含醛废水循环利用,不排放废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醛和苯酚或甲酚为主要原材料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热及电绝缘性,广泛应用于油漆、耐火材料、电讯、电器、仪表、日用品以及轻质建筑材料等领域。
传统的酚醛树脂合成工艺,采用液体甲醛和苯酚或甲酚、催化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反应设备,再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合成酚醛树脂。传统合成工艺的优点是采用液体甲醛聚合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控制容易;缺点是产生大量的含酚含醛废水,处理费用大,而且污染环境。
CN1223620公开了采用多聚甲醛、弱碱为催化剂条件下制备混合烷基酚醛树脂缩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只是减少了反应产生的含酚含醛废水量,并没有彻底解决废水问题;而且全部采用多聚甲醛的聚合反应激烈、操作控制困难、易爆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甲醛和苯酚或甲酚反应合成清漆型固体和热固型液体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该工艺交替采用固体甲醛和液体甲醛为原料,使反应产生的含酚含醛废水循环利用,不排放含酚含醛废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以酸为催化剂生产清漆型固体酚醛树脂方案
采用苯酚、甲醛和酸催化剂合成清漆型固体酚醛树脂,其中原料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0.6-0.9),催化剂量为原料苯酚重量的0.5%-10%;催化剂为盐酸或磷酸;液体甲醛浓度为36-37%,固体甲醛浓度为80%-96%。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真空系统、温度控制测量装置的搪玻璃反应釜中,投入预热的液体苯酚、37%甲醛,30%盐酸或85%磷酸分二次投入。
原料投完后,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反应釜夹套内加热,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0-70℃后,加入部分催化剂,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90℃时关闭加热,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95-98℃时对反应釜的夹套进行冷却。当反应釜内的温度达到100℃时开始计时,加入余下催化剂,反应90-180分钟。反应期间,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92-105℃之间,并通向反应釜夹套内来调节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出现乳浊时抽真空减压脱水,脱水结束粘度合格后放料。
将抽真空减压脱出的含酚含醛废水放入固体甲醛溶解釜,加入加入计量好的80%-96%固体甲醛,使甲醛的配比与前边一样。加热使固体甲醛溶解,固体甲醛充分溶解后加入搪玻璃反应釜继续反应。
(2)以碱为催化剂生产热固型液体酚醛树脂方案
采用苯酚、甲醛和碱催化剂合成,其中原料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1.1-2.0,催化剂占原料苯酚重量的3%-15%;催化剂为氢氧化钠,分二次投入;液体甲醛浓度为36-37%,固体甲醛浓度为80-96%。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真空系统、温度控制测量装置的搪玻璃反应釜中,投入预热的液体苯酚、37%甲醛;氢氧化钠配成30%溶液,先投一半。
原料投完后,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反应釜夹套内进行加热,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0-65℃后停止加热,投另一半氢氧化钠。反应期间,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90-110℃之间,并通向反应釜夹套内进行加热或冷却,来调节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反应90-180分钟,出现乳浊时抽真空减压脱水,脱水结束粘度合格后放料。
将抽真空减压脱出的含酚含醛废水放入固体甲醛溶解釜,加入加入计量好的80%-96%固体甲醛,使甲醛的配比与前边一样。加热使固体甲醛溶解,固体甲醛充分溶解后加入搪玻璃反应釜继续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决定。
实施例1: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真空系统、温度控制测量装置的3000升搪玻璃反应釜中,投入1200千克预热的液体苯酚、1320千克37%甲醛、30%氢氧化钠10千克。
原料投完后,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反应釜夹套内进行加热,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0-65℃后停止加热,投30%氢氧化钠10千克。
反应期间,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95-105℃之间,并通向反应釜夹套内进蒸汽或水来调节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
反应180分钟,出现乳浊时抽真空减压脱水。粘度合格,脱水结束,脱水量约为840千克,含苯酚4%,含甲醛2.5%。
将抽真空减压脱出的840千克含酚含醛废水放入固体甲醛溶解釜,加入加入计量好的93%固体甲醛520千克,甲醛的配比与基本前边一样。加热使固体甲醛溶解,固体甲醛充分溶解后加入搪玻璃反应釜,继续参与反应。
实施例2: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器、真空系统、温度控制测量装置的2000升搪玻璃反应釜中,投入1000千克预热的液体苯酚、660千克37%甲醛、85%磷酸3千克。
原料投完后,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反应釜夹套内进行加热,当反应釜内温度升至55-65℃后停止加热,投85%磷酸3千克。
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90℃时关闭蒸汽,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95℃时向反应釜的夹套内进水冷却,当反应釜内的温度达到100℃时开始计时,反应150-180分钟。反应期间,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90-105℃之间,并通向反应釜夹套内来调节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
出现乳浊时抽真空减压脱水。粘度合格,脱水结束,脱水量约为430千克,含苯酚3.5%,含甲醛2.5%。
将抽真空减压脱出的430千克含酚含醛废水放入固体甲醛溶解釜,加入加入计量好的96%固体甲醛250千克,甲醛的配比与基本前边一样。加热使固体甲醛溶解,固体甲醛充分溶解后加入搪玻璃反应釜,继续参与反应。
Claims (1)
1.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先采用液体甲醛为原料,和苯酚或甲酚反应合成清漆型固体或热固型液体酚醛树脂,再用固体甲醛与反应产生的含酚含醛废水混合加热、溶解后配成甲醛溶液循环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2021159A CN101348548A (zh) | 2007-10-18 | 2007-10-18 | 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2021159A CN101348548A (zh) | 2007-10-18 | 2007-10-18 | 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48548A true CN101348548A (zh) | 2009-01-21 |
Family
ID=4026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2021159A Pending CN101348548A (zh) | 2007-10-18 | 2007-10-18 | 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4854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9137A (zh) * | 2010-04-15 | 2010-12-01 | 河南许绝电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酚醛绝缘树脂的生产方法 |
CN102241802A (zh) * | 2011-04-28 | 2011-11-16 | 北京化工大学 | 含酚废水的综合利用 |
CN102336878A (zh) * | 2011-07-18 | 2012-02-01 | 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低游离酚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32841A (zh) * | 2018-09-18 | 2019-01-18 | 新乡市炬能耐材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砂用复合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
-
2007
- 2007-10-18 CN CNA2007102021159A patent/CN10134854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9137A (zh) * | 2010-04-15 | 2010-12-01 | 河南许绝电工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酚醛绝缘树脂的生产方法 |
CN102241802A (zh) * | 2011-04-28 | 2011-11-16 | 北京化工大学 | 含酚废水的综合利用 |
CN102336878A (zh) * | 2011-07-18 | 2012-02-01 | 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低游离酚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32841A (zh) * | 2018-09-18 | 2019-01-18 | 新乡市炬能耐材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砂用复合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5422B (zh) | 卤化氰的制造方法、氰酸酯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树脂组合物 | |
US11518839B2 (en) | Alkylphenol resins and a method of preparing thereof | |
CN103059269A (zh) | 一种复配改性的脂肪胺固化剂 | |
JP6605828B2 (ja) | 多価ヒドロ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 |
CN108884212A (zh) | 顺丁烯二酰亚胺树脂、硬化性树脂组成物及它的硬化物 | |
CN105622872A (zh) | 一种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清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230123B (zh) | 对羟基苯海因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方法 | |
CN101348548A (zh) | 合成酚醛树脂的环保工艺 | |
JP2001055425A (ja) | レゾルシンノボラック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 |
CN106632997A (zh) | 一种含磷酚醛环氧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59754B (zh) | 利用对羟基苯海因生产废渣制备海因甲醛树脂的方法 | |
CN105669926A (zh) | 一种高含量萘系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4559867A (zh) | 一种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 |
JPS5980437A (ja) | アルデヒド化合物とフエノ−ル系化合物との縮合物の微粒子化方法 | |
CN101200529B (zh) | 一种环保型电玉粉树脂合成方法 | |
JP4334044B2 (ja) | 液状エポキシ樹脂の製造方法 | |
CN101139262A (zh) | 抗氧剂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酚)的制备方法 | |
JPS6115085B2 (zh) | ||
CN104694061A (zh) | 一种酚醛树脂胶黏剂 | |
CN107663266A (zh) | 一种无水合成的酚醛树脂 | |
JPH02311512A (ja) | エポキシ樹脂の製造方法 | |
JPH02311516A (ja) |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 |
JPH04145116A (ja) | 新規変性フェノー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 |
CN105968138B (zh) | 一种利用右旋磷霉素左旋苯乙胺盐生产阻垢剂的方法 | |
CN101161661B (zh) | 2’-羟基联苯基-2-次膦酸的纯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