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6002B -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36002B CN101336002B CN2008101426773A CN200810142677A CN101336002B CN 101336002 B CN101336002 B CN 101336002B CN 2008101426773 A CN2008101426773 A CN 2008101426773A CN 200810142677 A CN200810142677 A CN 200810142677A CN 101336002 B CN101336002 B CN 1013360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tone signal
- media gateway
- parameter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2765 Chordin-like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941971 Homo sapiens Chordin-like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50635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strain R(low / passage 15 / clone 2)) mgc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B、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所述系统包含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所述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用于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本发明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的协商实现方法简单,有利于系统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第三代通信网络(WCDMA,CDMA2000,TD-SCDMA)和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网电路域中,都采用了承载与控制分离的思想和组网方式,其主要网元为媒体网关(MGW)和网关控制器(MGC)。
媒体网关提供媒体流的控制功能,主要为承载的建立与维护、接续控制、语音编码处理和转换等等。网关控制器提供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主要包括呼叫控制流程、用户鉴权、计费等。
H.248/Megaco协议联系MGC和MGW,是目前主流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之间通过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BICC)对呼叫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等流程进行控制;MGW之间的媒体面数据传输目前用的最多的是RTP/IP承载;IP承载控制协议(IPBCP)是WCDMA和TD-SCDMA核心网MGW之间RTP/IP承载的主要控制协议;一种典型的IPBCP隧道消息机制的原理架构如图1所示,MGC1和MGC2通过Nc接口(支持BICC协议)连接,MGW1和MGW2通过Nb接口连接,MGC和MGW之间则通过Mc接口(支持H.248协议)连接。IP承载控制协议是通过由H.248和BICC协议提供的隧道机制在MGW之间传输RTP/IP承载参数,以完成承载控制。
DTMF(Dual Tone 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在传统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DTMF的传输方式有:1、通过通信协议传输,如H.323,MGCP,SIP等;2、通过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的数据内容传输,DTMF模拟成语音;3、根据RFC2833,使用RTP的包传输。第一种方法主要缺陷是因为控制信令和媒体传输(RTP)是分开传输,很容易造成DTMF信号和媒体包不同步。其他两种方法是在RTP媒体传输中携带 DTMF信号,因而没有DTMF信号和媒体流不同步的问题。
DTMF信号用专门的RTP包传输,在RTP包的头域中就可得知该包是DTMF包,并且知道是什么DTMF信号,标准组织IETF制定了RFC2833标准,专门对此有定义。DTMF信号用RFC2833帧在媒体流传输的相关参数通过SDP来指示。
但是由于MGC之间用于呼叫管理的BICC信令没有SDP的协商能力,因此一个呼叫涉及的MGW是否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以及相关参数无法在MGC之间得到协商。目前只能靠在相关MGW上设置DTMF的RFC2833帧传输能力相关的配置来解决;这既降低了灵活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系统的维护难度;因为一旦两个MGW之间配置不一致,就会造成数据传输不正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能够方便的在MGC之间进行RFC2833帧传输以及相关参数的协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B、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
所述步骤B在IP承载建立过程中具体按如下方式进行:
B11、第一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建立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第二媒体网关;
B12、第二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第一媒体网关;且第二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
B13、第一媒体网关根据第二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
所述步骤B在IP承载修改过程中具体按如下方式进行:
B21、主叫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修改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被叫媒体网关;
B22、被叫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拒绝隧道消息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主叫媒体网关;且被叫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
B23、主叫媒体网关根据被叫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
所述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双音多频信号的RFC2833帧传输及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所述参数修改是指对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进行修改。
所述步骤A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设置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的会话描述协议信息的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参数实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系统,包含用于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的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以及,用于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的协商处理模块。
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媒体网关间在IP承载建立过程中的协商处理方式为:第一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建立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第二媒体网关;第二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拒绝隧道消息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第一媒体网关;且第二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第一媒体网关根据第二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
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媒体网关间在IP承载修改过程中的协商处理方式:为主叫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修改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被叫媒体网关;被叫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主叫媒体网关;且被叫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主叫媒体网关根据被叫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
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所述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双音多频信号的RFC2833帧传输及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所述参数修改是指对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进行修改。
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所述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是通过设置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的会话描述协议信息的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参数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从而使得媒体网关可以利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的协商处理。协商实现方法简单,有利于系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典型的IPBCP隧道消息机制的原理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IP承载建立过程中的DTMF的RFC2833帧传输参数协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IP承载修改过程中的DTMF的RFC2833帧传输参数协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电路域媒体网关之间DTMF的RFC2833帧传输机制的相关参数在媒体网关之间无法协商的问题。
由于IPBCP协议通过在H.248和BICC协议中提供的隧道机制,使得局 间两个MGW之间可以相互发送IPBCP的隧道消息以达到传递承载相关信息的目的。这也为DTMF的RFC2833帧在MGW之间传递的参数协商提供了可能。
为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
1.在IPBCP的隧道消息设置支持RFC2833对SDP格式的要求。
2.在IPBCP的IP承载建立(IP Bearer establishment)过程的隧道消息中携带RFC2833参数进行协商。
3.在IPBCP的IP承载修改(IP Bearer modification)过程的隧道消息中携带RFC2833参数进行协商。
4.MGW上的IPBCP协议处理部分将协商后的RFC2833相关参数下发给RTP/IP协议栈处理以支持相应的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
下面分别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IPBCP隧道消息格式定义
为实现RFC2833的参数协商,首先需要清晰的定义IPBCP隧道消息中的SDP信息格式。RFC2833相关信息只影响IPBCP隧道消息中SDP的以下部分:
●媒体声明(Media Announcement)
m=<media><port><transport><fmt list>
其中,<fmt list>可以为多个载荷类型(Payload Type)的声明列表。
●媒体属性(Media attributes)
每个<fmt list>中的动态载荷类型需要有一个媒体属性说明,格式如下:
a=rtpmap:<payload><encoding name>/<clock rate>[/<encodingparameters>]
另外还需支持RFC2833的DTMF列表声明:
a=fmtp:<format><list of values>
其中,<format>为DTMF的动态载荷类型值,必须是在媒体声明的<fmtlist>已经声明过。<list of values>为需要检测的事件,0~15事件都必须支持检测,可以省略。
2.如图2所示,IP承载建立过程中的RFC2833协商包括:
①.根据呼叫业务的需求,MGW1上的IPBCP开始发起MGW局间RTP/IP承载的建立,预留所需资源,获取本MGW是否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能力配置信息。
②.如果IPBCP发现本MGW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则在承载建立请求的隧道消息中携带RFC2833信息。一个WCDMA CN中的隧道消息举例如下:
v=0
o=-0 1 IN IP4 1.2.3.4
s=0
c=IN IP4 1.2.3.4
t=0 0
a=ipbcp:1 Request
m=audio 5304 RTP/AVP 96 100
a=rtpmap:96 VND.3GPP.IUFP/16000
a=fmtp:100 0-15
③.MGW2上的IPBCP收到发过来的隧道消息后,解析消息发现对端要求此次呼叫支持DTMF的RFC2833帧。这种情况下,IPBCP首先获取本MGW的能力配置,看是否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根据支持情况,有以下三种处理:
i.MGW2支持DTMF的RFC2833功能并且载荷类型与MGW1隧道消息中的一致:IPBCP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携带IP地址等参数以及MGW1隧道消息中的RFC2833信息,建立承载连接。
ii.MGW2支持DTMF的RFC2833功能并且载荷类型与MGW1隧道消息中的不一致:IPBCP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携带IP地址等参数以及MGW2中的RFC2833信息,建立承载连接。
iii.MGW2不支持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IPBCP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携带IP地址等参数,建立承载连接。不传递RFC2833信息。
④.IPBCP成功的要求RTP/IP协议处理建立了承载连接后,向MGW1发送应答隧道消息。根据本MGW2是否支持DTMF的RFC22833帧传输功能及 MGW2支持DTMF载荷类型与MGW1隧道消息中的是否一致,有以下三种处理情况:
i.MGW2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并且DTMF载荷类型与MGW1隧道消息中的一致:IPBCP在应答隧道消息中将收到的隧道消息中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信息原样发回到MGW1。举例:对于②中请求消息示例,应答隧道消息为:
v=0
o=-0 1 IN IP4 1.2.3.5
s=0
c=IN IP4 1.2.3.5
t=0 0
a=ipbcp:1 Accept
m=audio 5004 RTP/AVP 96 100
a=rtpmap:96 VND.3GPP.IUFP/16000
a=fmtp:100 0-15
ii.MGW2支持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并且DTMF载荷类型与MGW1隧道消息中的不一致:IPBCP对MGW1发来的隧道消息中的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加以修改,将MGW2支持的DTMF载荷类型作为媒体属性信息,其他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信息保持不变,发回隧道应答到MGW1。举例:对于②中请求消息示例,应答隧道消息为:
v=0
o=-0 1 IN IP4 1.2.3.5
s=0
c=IN IP4 1.2.3.5
t=0 0
a=ipbcp:1 Accept
m=audio 5004 RTP/AVP 96 127
a=rtpmap:96 VND.3GPP.IUFP/16000
a=fmtp:127 0-15
iii.MGW2不支持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IPBCP对MGW1发来的隧道消息中的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加以修改,去除RFC2833信息,仅将其他编解码信息随应答隧道消息传回MGW1。举例:对于②中请求消息示例,应答隧道消息为:
v=0
o=-0 1 IN IP4 1.2.3.5
s=0
c=IN IP4 1.2.3.5
t=0 0
a=ipbcp:1 Accept
m=audio 5004 RTP/AVP 96
a=rtpmap:96 VND.3GPP.IUFP/16000
可以看出,MGW1通过“m=audio 5004 RTP/AVP 96 100”指示自身的载荷类型为100,而MGW2针对不同的支持情况产生不同的应答,在第一种处理中是原样发回,在第二种处理中MGW2则通过“m=audio 5004 RTP/AVP96 127”回应自身的载荷类型为127,在第三种处理中,MGW2的应答消息则去除该反映载荷类型的参数及“a=fmtp:100 0-15”。
⑤.MGW1的IPBCP收到MGW2发来的应答隧道消息。根据其中是否携带回了RFC2833信息及DTMF的载荷类型是否变化,分以下三种处理:
i.隧道消息中携带回了RFC2833信息并且DTMF载荷类型没有变化:说明MGW2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IPBCP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携带IP地址等参数以及MGW2隧道消息中的RFC2833信息,建立承载连接。
ii.隧道消息中携带回了RFC2833信息并且DTMF载荷类型变化:说明MGW2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但是载荷类型与MGW1不同。IPBCP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携带IP地址等参数以及MGW2隧道消息中的RFC2833信息,建立承载连接。
iii.隧道消息中没有携带RFC2833信息:说明MGW2不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IPBCP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携带IP地址等参数,建立承载连接。不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
3.如图3所示,IP承载修改过程中的RFC2833协商包括:
①.根据呼叫业务的需求,MGW1上的IPBCP判断需要改变此呼叫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的开关状态,则开始发起MGW局间RTP/IP承载的修改,预留所需资源,获取本MGW是否支持DTMF的RFC2833传输能力配置信息。为防止两个MGW同时发起修改请求,本发明由承载建立时的发起端(本例中为MGW1)发起此种承载修改。
②.根据不同的情况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
i.呼叫当前没有开启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IPBCP根据判断需要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且本MGW支持RFC2833帧传输功能,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到MGW2,携带RFC2833信息。
ii.呼叫当前已开启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IPBCP根据判断不再需要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则发送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到MGW2,不携带RFC2833信息,只携带实际媒体编解码信息。
③.MGW2上的IPBCP收到发过来的隧道消息后,根据其中是否携带了RFC2833信息,有以下不同处理:
i.隧道消息中没有RFC2833信息:IPBCP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关闭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
ii.隧道消息中携带有RFC2833信息:IPBCP检查本MGW配置:
1.如果本MGW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并且DTMF的载荷类型与收到的隧道请求消息中的DTMF载荷类型一致,则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开启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
2.如果本MGW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并且DTMF的载荷类型与收到的隧道请求消息中的DTMF载荷类型不一致,则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请求,开启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其中DTMF载荷类型为MGW2端载荷类型)。
3.如果不支持,则不做任何动作。
④.MGW2上的IPBCP向MGW1发送应答隧道消息,有以下几种情况:
i.MGW1在隧道消息中携带了RFC2833信息,但是MGW2的配置不支持,或者配置支持发起修改但未成功,则MGW2的IPBCP向MGW1应答一个拒绝(Reject)隧道消息。
ii.MGW1在隧道消息中携带了RFC2833信息,MGW2配置为支持且修改成功,则MGW2的IPBCP向MGW1应答一个接受(Accept)隧道消息,其中RFC2833帧中DTMF载荷类型为MGW2侧DTMF的载荷类型。
iii.MGW1在隧道消息中没有携带RFC2833信息,且MGW2关闭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成功,则MGW2的IPBCP向MGW1应答一个接受(Accept)隧道消息,其中不携带RFC2833信息。
iv.MGW1在隧道消息中没有携带RFC2833信息,但MGW2关闭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失败,则MGW2的IPBCP向MGW1应答一个拒绝(Reject)隧道消息。
⑤.MGW1的IPBCP收到MGW2发来的应答隧道消息。根据此消息是接受还是拒绝做如下不同的处理:
i.隧道消息为“接受”:如果本次修改为开启RFC2833功能,则向RTP/IP协议处理要求开启DTMF的RFC2833帧传输功能,其中DTMF载荷类型为MGW2的隧道消息中DTMF载荷类型。如果本次修改为关闭DTMF的RFC2833传输功能,则向RTP/IP协议处理发送关闭此功能的请求。修改流程结束。
ii.隧道消息为“拒绝”:如果本次修改为开启RFC2833功能,或者本次修改为关闭RFC2833功能,则不做任何动作,修改流程结束。
总结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其主要是首先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然后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从而实现了对一个呼叫涉及的MGW是否支持DTMF的RFC2833帧传输以及相关参数的协商。实现方法简单,易于对系统的维护。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系统,包含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用于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
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媒体网关间在IP承载建立过程中的协商处理方 式为:第一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建立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第二媒体网关;第二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中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第一媒体网关;第一媒体网关根据第二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中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建立IP承载连接。
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媒体网关间在IP承载修改过程中的协商处理方式为:主叫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建立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被叫媒体网关;被叫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中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主叫媒体网关;主叫媒体网关根据被叫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中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进行IP承载修改。
上述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双音多频信号的RFC2833帧传输及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参数修改是指对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进行修改。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是通过设置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的会话描述协议信息的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参数实现的。
需要了解,上文中的第一媒体网关和主叫媒体网关都是指代MGW1,第二媒体网关和被叫媒体网关都是指代MGW2,之所以出现两种名称,主要是为了强调在IP承载修改过程中的协商处理中,协商首先是由发起端发起的,以防止两个MGW同时发起修改请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A、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
B、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在IP承载建立过程中具体按如下方式进行:
B11、第一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建立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第二媒体网关;
B12、第二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第一媒体网关;且第二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
B13、第一媒体网关根据第二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在IP承载修改过程中具体按如下方式进行:
B21、主叫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修改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被叫媒体网关;
B22、被叫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拒绝隧道消息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主叫媒体网关;且被叫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
B23、主叫媒体网关根据被叫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双音多频信号的RFC2833帧传输及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所述参数修改是指对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进行修改。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设置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的会话描述协议信息的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参数实现。
6.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在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的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以及,用于媒体网关间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进行交互,根据其中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进行协商处理的协商处理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媒体网关间在IP承载建立过程中的协商处理方式为:第一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建立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第二媒体网关;第二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第一媒体网关;且第二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第一媒体网关根据第二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建立本端的IP承载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媒体网关间在IP承载修改过程中的协商处理方式为主叫媒体网关获取本端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通过IP承载控制协议的承载修改请求隧道消息发送给被叫媒体网关;被叫媒体网关比较本端与对端的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接受隧道消息、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的拒绝隧道消息三种应答之一响应给主叫媒体网关;且被叫媒体网关按比较结果选择的传输方式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主叫媒体网关根据被叫媒体网关的应答结果选择: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参数修改后支持双音多频信号 传输、不支持双音多频信号传输三种方式之一进行本端的IP承载修改。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双音多频信号的RFC2833帧传输及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所述参数修改是指对双音多频信号的载荷类型进行修改。
10.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音多频信号参数配置模块设置双音多频信号的配置参数是通过设置IP承载控制协议隧道消息中的会话描述协议信息的媒体声明和媒体属性参数实现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426773A CN101336002B (zh) | 2008-07-29 | 2008-07-29 |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
PCT/CN2008/072444 WO2010012141A1 (zh) | 2008-07-29 | 2008-09-22 |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426773A CN101336002B (zh) | 2008-07-29 | 2008-07-29 |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6002A CN101336002A (zh) | 2008-12-31 |
CN101336002B true CN101336002B (zh) | 2011-11-30 |
Family
ID=4019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426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6002B (zh) | 2008-07-29 | 2008-07-29 |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36002B (zh) |
WO (1) | WO20100121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0630B (zh) * | 2010-06-22 | 2014-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带外双音多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
CN108964832B (zh) * | 2017-05-18 | 2021-06-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CN114172858B (zh) * | 2020-11-16 | 2023-12-08 | 深圳市咪码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5607C (zh) * | 2003-12-08 | 2006-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中业务隧道建立的方法 |
CN101001193A (zh) * | 2006-01-11 | 2007-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v6孤岛间组播部署方法及其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26027A (en) * | 1995-10-11 | 1998-10-20 | Citrix Systems, Inc. |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 extensible and dynamically bindable protocol stack in a distrubited process system |
US7065053B2 (en) * | 2001-05-25 | 2006-06-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system and agent for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TS) document number exchange |
US7630488B2 (en) * | 2003-05-16 | 2009-12-08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DTMF tone generation in a media gateway |
CN100440765C (zh) * | 2003-07-10 | 2008-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分组网络间呼叫承载通道建立的方法 |
US20070121514A1 (en) * | 2004-02-06 | 2007-05-31 | Peter Goldstein | Method for negotiating bearer properties in ip networks |
CN1859339B (zh) * | 2005-04-30 | 2010-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边缘媒体网关实现ip跨域互通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CN100413351C (zh) * | 2005-08-31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控制的处理方法 |
CN101094171B (zh) * | 2006-06-22 | 2011-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媒体流交互方法和系统及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 |
KR20080015298A (ko) * | 2006-08-14 | 2008-02-19 |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 Wcdma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디어 게이트웨이 간의 ip베어러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미디어 게이트웨이 |
CN101166178B (zh) * | 2006-10-16 | 2010-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会话描述协议版本协商方法、系统及网络实体 |
CN101179535B (zh) * | 2006-11-10 | 2010-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音多频信号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
KR100826742B1 (ko) * | 2006-11-17 | 2008-04-30 |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상호작용 기능 구현을 위한미디어 게이트웨이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
CN101060504B (zh) * | 2007-04-13 | 2010-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一代网络媒体网关传真切换方式的协商方法 |
-
2008
- 2008-07-29 CN CN2008101426773A patent/CN1013360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9-22 WO PCT/CN2008/072444 patent/WO201001214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5607C (zh) * | 2003-12-08 | 2006-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中业务隧道建立的方法 |
CN101001193A (zh) * | 2006-01-11 | 2007-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v6孤岛间组播部署方法及其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6002A (zh) | 2008-12-31 |
WO2010012141A1 (zh) | 2010-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3954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ypassing media gateways in wireless networks | |
US780912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of special-purpose gateways | |
US7280532B2 (en) | Call set-up method using SIP-T overlap signaling | |
US8639820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erforming combined service between terminals hav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 | |
CN101888381B (zh) | 一种跨网络、跨运营商的实现终端切换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
JP2002522962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リソースの割当て方法 | |
US20100284267A1 (en) | Call set-up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1018216B (zh) | 语音、Modem和Fax全控制方法 | |
JP4786993B2 (ja) | 音声伝送用の電話網を使用するipテレビ会議を確立する方法 | |
CN113079144B (zh) | 一种穿透DMZ网络的SIP WebRTC网关系统 | |
US7738638B1 (en) |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all recording | |
US20100046499A1 (en) | Apparatus for a traditional terminal to access an ims system and the method thereof | |
US20070058537A1 (en) | Handling of early media ii | |
WO2018001229A1 (zh) | 一种实现呼叫驻留的方法、应用服务器和系统 | |
US20150334241A1 (en) | Real-Time Monitoring/Interrupting of Voicemail Message Recording | |
CN101336002B (zh) | 一种媒体网关间的双音多频信号的参数协商方法及系统 | |
CN100488313C (zh) | 一种ims网络sip终端互通系统及其方法 | |
WO2009015576A1 (fr) |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transformer un service vocal en service de fax | |
CN101156373A (zh) | 实现紧急业务检测的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功能实体 | |
CN102439906A (zh) | 呼叫接续过程中的异常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 |
CN101873392A (zh) | 一种基于VoIP的呼叫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5472188A (zh) | 一种实现电话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067334A (zh) | 一种实现视频监控的方法、系统及家庭网关 | |
CN102158613A (zh) | 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 |
JP4621183B2 (ja) | Ip通信網の相互接続システム及びip通信網の相互接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