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986B -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35986B CN101335986B CN2007101275196A CN200710127519A CN101335986B CN 101335986 B CN101335986 B CN 101335986B CN 2007101275196 A CN2007101275196 A CN 2007101275196A CN 200710127519 A CN200710127519 A CN 200710127519A CN 101335986 B CN101335986 B CN 1013359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random access
- subchannel
- access cod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14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1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所述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步骤: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根据所述若干子信道的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采用所述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本发明可以提高随机接入码检测的成功率,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UMTS、3GPP LTE和WiMAX等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使用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进程来初始接入无线接入网,并进行上行资源调度请求。
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的随机接入进程中,需要利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实现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上行同步,过程如下:UE首先在特定的基于竞争的RACH上发送前导序列(随机接入序列码,也称为序列码);基站(Base Station,BS)在成功检测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码之后,估计该随机接入序列码到达的时间延时;将时序提前量反馈给终端;终端根据该时序提前量调整发送时间以完成UE的上行同步。
为实现好RACH随机接入序列码所承担的功能,对其有如下的要求:在低信噪比下保证检测概率;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低以提高上行功放效率;好的自相关性质保证同步精度;好的互相关性质保证不同用户之间的干扰小;足够多的个数来保证接入能力;较低的运算量来保证RACH响应快。
一种在3GPP LTE系统进行随机接入的现有技术中,UE在固定的带宽为1.25MHz持续时间为1ms的突发脉冲(RACH Burst)中随机选取接入码,构成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CDM)的RACH方式。为保证发送序列有较低的PAPR,LTE系统选用了Zadaoff-Chu序列。图1给出了LTE中RACH随机接入序列码的结构。
图1所示的结构中,整个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持续时间TPRE=0.8ms,循环前缀持续时间TCP=0.1ms,随机接入序列码(RACH随机接入序列码)所占带宽为BWRA=1.080MHz,对应864个间隔为1.25KHz的子载波。
在进行本发明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随机接入的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网络侧检测随机接入序列码的难度大,影响上行同步的实现。
原因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随机接入技术,在实现上行同步之前,由于UE没有上行同步,BS无法利用上行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因此,对于以上LTE的RACH结构,是采用随机信道的方式上传。由于采用随机信道上传随机接入序列码所占用的带宽(1.08MHz)远大于频率选择性信道(TU)的相干带宽(471KHz),造成上行信道衰落严重,因此会在网络侧对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检测出现严重困难,很可能导致接收不到信号或接收到质量很差的信号,比如无法识别出随机接入序列码;另外,RACH是上行信道,因此发射功率受到UE的限制,又因为RACH是一个基于竞争的信道,在同一时隙内可能存在有多个不同的用户发出的不同步的随机接入序列码信号,因此用户间存在干扰,导致BS无法识别出随机接入序列码。实践中,针对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检测,在10-2漏检概率的条件下,经过TU多径衰落信道后的漏检性能比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条件下的漏检性能相差了10dB。若无法识别出随机接入序列码,则BS无法根据随机接入序列码计算出时间延时,也就无法实现上行同步。
同时,发明人还发现:上述系统中由于采用了长达863点ZC序列,导致了计算复杂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可以提高随机接入码检测的成功率,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
提供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根据所述若干子信道的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采用所述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
提供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判断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在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码时,根据所述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双程时延RTD;下发所述RTD到所述用户设备。
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信道分割单元、信道质量分析单元、信道选择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信道分割单元用于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所述信道质量分析单元用于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信道分割单元分割得到的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分析单元得出的所述若干子信道的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采用所述信道选择单元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
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判断单元、时延获取单元以及下发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所述时延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接收到的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码时,根据所述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RTD;所述下发单元用于下发所述时延获取单元获得的RTD到所述用户设备。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施方式改变现有技术采用随机信道上传随机接入码的方式,而是首先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减少上行带宽大于相关带宽造成的信道衰落问题,其次根据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根据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来发送所述随机接入码,显然提高接收方随机接入码检测的成功率,进而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避免现有技术由于信道衰落造成接收方难以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码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随机接入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步骤A对上行信道进行分割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步骤D发送的随机接入码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实施方式中发送随机序列码阶段具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实施方式中接收随机序列码阶段具体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图2中步骤F进行峰值检测具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采用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实施方式所得到的随机接入码检测成功率与现有技术的对比图;
图9是本发明用户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网络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主要针对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码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检测性能受多径衰落影响严重的技术问题,以及接收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可以应用于比如TDD系统中。
本发明提供随机接入方法第一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
步骤B: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步骤C:根据所述若干子信道的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
步骤D:采用所述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
以上实施方式中,改变现有技术采用随机信道上传随机接入码的方式,而是首先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进行频分(FDM),减少上行带宽大于相关带宽造成的信道衰落问题,其次根据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根据质量来选择上行子信道发送所述随机接入码,即有选择性地根据信道质量来选择上行子信道,显然提高接收方随机接入码检测的成功率,进而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避免现有技术由于信道衰落而造成接收方难以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码的技术缺陷,。
通过对随机接入码接收性能的分析可知,信号能量和无线信道情况是影响随机接入序列码检测性能两大关键因素,随着符号发射能量的增加(Ep/N0上升),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漏检概率下降。随着信道状况的恶化(从AWGN变成TU信道),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漏检概率上升。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对发送随机接入序列码的信道进行优选的方法,来提升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检测性能。
本发明实施方式应用于TDD系统中时,是假设在进行随机接入之前,用户设备已经通过下行的同步信道(SCH)获得了与基站的下行同步,因此通过SCH或者下行导频,用户设备可以获得下行信道的信息。由于TDD系统的上下行信道采用相同频率,上下行信道的衰落情况可以看作是相同、相似或对应的,因此上下行信道具有互易性。同时对于中低速移动的用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信道条件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下行信道的信息来获得各个上行子信道的信息。当然,在本发明更多实施方式中,上下行信道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频率,也可以采用明显不同的频率;所述利用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方法中,也可以不限于利用下行信道的衰落情况来评估上行子信道的衰落情况,只要可以利用上下行信道之间的互易性来评估各个上行子信道的信道信息即可。
另外,在接收方,需要接收上传的所述随机接入码,于是本发明提供随机接入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
步骤F:判断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
步骤G:在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码时,根据所述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双程时延(Round-trip Time Delay,RTD);
步骤H:下发所述RTD到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上行同步。
上述实施方式是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码的方法,由于第一实施方式中分割的多个子信道发送信息,并非每个子信道都会发送随机接入码,因此在网络侧接收到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后,需要判断从上行子信道上传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如果包括,则利用此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RTD,下发给用户设备以调整发送时间,实现上行同步。
由于在随机接入序列码的发送端引入了上行信道的先验信息,同时采用频分FDM、码分(CDM)两种方式共同区分用户,也可以同时采用时分、码分两种方式共同区分用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这种RA方法称之为带信道感知的码频分随机接入(Channel Aware Code and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 Random Access)。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随机接入方法第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
首先,为减小频率选择性衰落对于随机接入序列码检测性能的影响,将整个RACH Burst的可用带宽按照一定的准则(例如相干带宽)分成若干个子信道。
考虑到TU信道的相干带宽为471KHz,可以将上行信道的1.08MHz总带宽平均分成4个带宽为270KHz的RACH子信道,分割后的子信道带宽小于带宽为471KHz的相干带宽。其中,每个分割后的子信道最少包含216个子载波,如图3示。
这里,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所占的频率对应于下行信道中的相应频带。
步骤B: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中的导频以及TDD信道的互易性获得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分析所述下行信道中各部分信道的衰落情况,分别得出与所述下行信道各部分信道的衰落负相关的所述对应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也就是说,如果所述下行信道中某部分信道衰落比较多,则评估得出对应此部分下行信道的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其信道质量差的结论;如果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衰落比较少,则评估得出对应此部分下行信道的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其信道质量好的结论。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评估的结果作为选择发送所述随机接入码的上行信道的基础。
比如,下行信道包括频带1、2、3,则对应地随机接入信道可分割为1、2、3共3个子信道(当然也可以分为2、4、5个子信道等),其中随机接入信道的子信道1对应于下行信道的频带1,子信道2对应于频带2,子信道3对应于频带3。如果用户设备分析得出所述下行信道中的频带2衰落小,而频带1、3衰落较大,则可以评估得出随机接入信道的子信道2质量好,而随机接入信道的子信道1、3质量差,即评估得出的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质量与下行信道频带的衰落情况为负相关关系。
步骤C:根据所述若干子信道的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
UE在发送随机接入序列码前根据上行信道的信息(例如上行子信道频域衰落幅度等),需要选取性能好的RACH子信道,然后在该子信道上传输随机序列码。基站可以根据检测到随机接入序列码所在的子信道和序列(包括循环移位)来区分不同的用户。
选择上行子信道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在得出与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衰落负相关的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时,选择与信道衰落小的下行信道部分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作为上行子信道。
上述方法还可以这样表述:在得出所述下行信道中信道幅度正相关的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时,选择所述下行信道的信道幅度高的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作为上行子信道。
上述根据下行信道中信道幅度选择上行子信道的方法中,由于RACH子信道的带宽270KHz小于相干带宽的带宽471KHz,信道的频域冲击响应可以近似看作是平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影响网络侧对随机接入序列码识别的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信道的幅度。在此可以使用如下统计量作为信道幅度特性的衡量。
式中,H(k)为下行信道的频域冲击响应。ULi为第i个子信道的起始子载波序号,M为一个RACH子信道所包含的子载波个数。
为保证随机接入序列码具有理想的循环自相关和恒定的循环互相关,同时保证发射信号有较低的PAPR,每个RACH子信道上可以使用长度为M=211的Zadaoff-Chu序列,定义如下式。总共有210个不同根的ZC序列。
n=0,…,M-1
v=1,…,M
步骤D:采用所述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
参阅图4,采用所述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并采用上下行转换点后的第一个上行时隙发送随机接入码。
参阅图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发送随机接入码的方法可以包括:
D1、将RACH序列进行串并转换;
D2、将并行的RACH序列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变换到频域上;
D3、根据获得的下行信息,选择发送随机接入序列码所用的上行RACH子信道;
D4、使用快速逆傅立叶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将频域RACH序列调制到相应的RACH子信道的子载波上;
D5、将完成OFDM调制之后的样本进行并串变换;
D6、在OFDM符号前插入循环前缀。
为了保证上行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使RACH信道紧跟着下行信道的最后一个符号(其中包括上下行转换保护时隙)。
以上描述可知,采用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在上行阶段的步骤,可以用质量好的信道可以发送包括随机接入序列码在内的各种上行信息,提高在随机接入阶段的信号上行质量。
以下继续描述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实施方式在网络侧接收阶段的步骤:
步骤E: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
参阅图6,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接收检测流程可以包括:
E1、在将通过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
E2、移除随机接入序列码前的循环前缀,并进行串并转换;
E3、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OFDM解调;
步骤F:判断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
判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的方法可以包括:
1)通过能量检测,判断哪些RACH子信道上有随机接入序列码的存在;或
2)通过峰值检测,判断哪些RACH子信道上有随机接入序列码的存在。
这里简单介绍通过峰值检测来判断哪些RACH子信道上有随机接入序列码的存在的方法:
I、将本地序列的频域表达式与接收的所述信息进行频域点乘;
II、进行逆离散傅立叶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获得序列的循环时域互相关函数;
III、通过循环峰值检测器检测所述时域互相关函数,得出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的检测结果。
参阅图7,所述峰值检测及RTD估计模块的具体过程如下:
1)将循环自相关函数分成NCS(系统支持的随机接入序列码循环移位个数,且NCS≤TPRE/TCP)段;
2)对于每一段进行如下流程:
2a.将每一段共E个样本输入循环移位寄存器;
2b.使用第L号到第E-1号寄存器的值作为噪声估计样本;
2c.判断第0号寄存器所对应的样本是否满足判决门限;
2cI.如果大于门限,则判断为有随机接入序列码发出,并将循环移位次数通过换算获得首径时偏;
2cII.如果循环移位次数超过D,则说明不存在随机接入序列码,结束流程;
2cIII.如果小于门限,则将移位寄存器中的值循环左移移位,将循环移位计数器增加1,回到2b处重新执行。
以上流程中的搜索次数D以及循环移位窗口长度E与RACH子信道中的子载波个数M、小区覆盖范围(CP长度TCP)以及系统支持的循环移位个数NCS有关,其满足如下的关系。
E=ceil(M/NCS)
D=ceil(TCPM/TPRE)
D≤E
多径扩展参数L满足以下条件:
步骤G:在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码时,根据所述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RTD;
上述图7峰值检测及RTD估计模块的具体过程中的循环移位次数与RTD的对应关系如下式所示:
式中nCS是首次判断有随机接入序列码时循环移位计数器的读数。由此式可以得出下发给用户设备的RTD。
步骤H:下发所述RTD到所述用户设备。
下发RTD到所述用户设备后,用户设备即可以利用所述RTD发送时间,实现上行同步。
以上本发明提供随机接入方法第四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随机接入序列码的检测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参阅图8,可以发现,在同时达到10-2的漏检概率条件下,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获得的针对随机接入码的检测性能(菱形线)优于现有技术LTE系统针对随机接入码的检测性能(圆圈线)将近4dB。
产生性能增益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上行信道分割成若干子信道后,窄带的子信道落在相干带宽内,因此可以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同时采用了幅度优选又可以避免整个窄带信号落入深度衰落区域。
因此,可以高效率地检测随机接入序列码并进行后续上行同步等进程,通信效率得到提高。
当然,将下行信道分割成若干子信道,也可以使子信道的带宽等于或大于相干带宽,因为分割后的子信道带宽比未分割的总带宽小,显然这些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优于现有技术。
2)可以极大的降低算法的运算复杂度
由于采用了窄带的上行子信道,同时采用了FDM和CDM来区分用户,因此在不减少接入资源的前提下,缩短了用于接入的序列长度,从而降低了用户相关匹配计算量,可以将网络侧接收机的计算复杂度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系统带宽为5MHz的LTE系统,可以支持4个1.25MHz的RACH信道。这时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根据下行信道信息,利用TDD信道互易性选用上行信道衰落小的那个带宽为1.25MHz的RACH信道发射随机接入序列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随机接入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以包括前述本发明随机接入方法各个实施方式的内容。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本发明还提供用户设备第一实施方式,包括信道分割单元910、信道质量分析单元920、信道选择单元930以及发送单元940。
所述信道分割单元910用于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所述信道质量分析单元920用于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信道分割单元910分割得到的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选择单元930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若干子信道中,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分析单元920得出的所述若干子信道的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所述发送单元940用于采用所述信道选择单元930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
以上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可以看出,由于本实施方式改变现有技术采用随机信道上传随机接入码的方式而是首先采用信道分割单元910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子信道,减少上行带宽大于相关带宽造成的信道衰落问题,其次采用信道质量分析单元920根据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然后采用信道选择单元930根据子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发送所述随机接入码,有选择性地根据信道质量来选择上行子信道,显然提高接收方随机接入码检测的成功率,进而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避免现有技术由于信道衰落而造成接收方难以检测到所述随机接入码的技术缺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所述信道分割单元910具体用于将随机接入信道分成若干带宽小于相干带宽的子信道;
所述信道质量分析单元920用于分析得出所述子信道的信道质量,包括分析所述下行信道中各部分信道的衰落情况,分别得出与所述下行信道各部分信道的衰落负相关的所述对应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选择单元930用于选择信道,包括选择与信道衰落小的下行信道中部分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作为上行子信道。
本发明还提供网络设备第一实施方式,包括接收单元1010、判断单元1020、时延获取单元1030以及下发单元1040。
所述接收单元1010用于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1020用于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
所述时延获取单元1030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接收到的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码时,根据所述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RTD;
所述下发单元1040用于下发所述时延获取单元获得的RTD到所述用户设备。
上述网络设备对应上述本发明用户设备第一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采用接收单元1010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采用判断单元1020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因此与上述本发明用户设备第一实施方式一起提高接收方随机接入码检测的成功率,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本发明用户设备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信道分割单元910、信道质量分析单元920、信道选择单元930以及发送单元940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同理,前述本发明网络设备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单元也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或者,前述各实施方式各单元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都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
还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实施方式中的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可软件实现的部分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相应地,本发明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实施方式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可软件实现的部分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进行销售或使用。
综上,本发明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提高网络侧对随机序列码的检测成功率;
2、降低算法的运算复杂度。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随机接入信道按照相干带宽分成若干子信道,并使所述子信道的带宽小于相干带宽;
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根据所述若干子信道的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
采用所述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得出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步骤包括:
分析所述下行信道中各部分信道的衰落情况,分别得出与所述下行信道各部分信道的衰落负相关的所述对应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若干子信道的信道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的步骤包括:
选择与信道衰落小的下行信道部分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作为上行子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得出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中的导频以及时分双工TDD信道的互易性获得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的步骤包括:
采用所述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并采用上下行转换点后的第一个上行时隙发送随机接入码。
6.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所述子信道是将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按照相干带宽分成若干子信道获得的,所述子信道的带宽小于相干带宽;
判断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
在所述接收到的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码时,根据所述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双程时延RTD;
下发所述RTD到所述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的步骤包括:
将本地序列的频域表达式与接收的所述信息进行频域点乘;
进行逆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获得序列的循环时域互相关函数;
通过循环峰值检测器检测所述时域互相关函数,得出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的检测结果。
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道分割单元,用于将随机接入信道按照相干带宽分成若干子信道,并使所述子信道的带宽小于相干带宽;
信道质量分析单元,用于按照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信息分析所述信道分割单元分割得到的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信道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分析单元得出的所述若干子信道的质量选择上行子信道;
发送单元,用于采用所述信道选择单元选择得到的上行子信道发送随机接入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质量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得出所述子信道的信道质量,包括分析所述下行信道中各部分信道的衰落情况,分别得出与所述下行信道各部分信道的衰落负相关的所述对应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的信道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信道,包括选择与信道衰落小的下行信道部分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作为上行子信道。
1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利用随机接入信道子信道发送的信息;所述子信道是将所述随机接入信道按照相干带宽分成若干子信道获得的,所述子信道的带宽小于相干带宽;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包括随机接入码;
时延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接收到的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码时,根据所述随机接入码获得用户设备的RTD;
下发单元,用于下发所述时延获取单元获得的RTD到所述用户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75196A CN101335986B (zh) | 2007-06-28 | 2007-06-28 |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75196A CN101335986B (zh) | 2007-06-28 | 2007-06-28 |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5986A CN101335986A (zh) | 2008-12-31 |
CN101335986B true CN101335986B (zh) | 2011-11-02 |
Family
ID=40198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751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5986B (zh) | 2007-06-28 | 2007-06-28 |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359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8136B (zh) * | 2012-02-29 | 2016-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
CN103079227B (zh) * | 2013-02-05 | 2015-04-29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用于lte系统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和系统 |
CN104993858B (zh) * | 2015-06-01 | 2018-07-20 | 武汉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d通信方法 |
CN108024359B (zh) | 2016-11-04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接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A3062408C (en) | 2017-05-03 | 2022-07-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 user equipment, method for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
CN110247743B (zh) * | 2018-03-08 | 2021-11-1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1584A (zh) * | 1999-08-27 | 2002-09-25 | 西门子公司 | 无线传输的上行方向的传输资源分配方法 |
CN1533199A (zh) * | 2003-03-18 | 2004-09-2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
CN1941689A (zh) * | 2005-09-29 | 2007-04-04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时分双工ofdm系统子频带调度的方法 |
-
2007
- 2007-06-28 CN CN2007101275196A patent/CN10133598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1584A (zh) * | 1999-08-27 | 2002-09-25 | 西门子公司 | 无线传输的上行方向的传输资源分配方法 |
CN1533199A (zh) * | 2003-03-18 | 2004-09-2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用户终端随机接入的方法 |
CN1941689A (zh) * | 2005-09-29 | 2007-04-04 |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时分双工ofdm系统子频带调度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5986A (zh) | 2008-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571770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a ranging channel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ranging signal in an OFDM system | |
KR100865251B1 (ko) | 파일럿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EP1681821B1 (en) | Preamble sequences for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cheme | |
EP3447941B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KR100856249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동작 모드 검출 방법 | |
EP2439973B1 (en) |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random access process | |
US759932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218227B1 (en) | Channel estimation for synchronized cell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331298B2 (en) |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mobile wide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
US9398617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696994A1 (en) | Multi-access scheme and signal struct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
EP1811691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RACH signal in SC-FDMA system | |
US20100110873A1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206328A1 (en) | Channel sounding using multiple sounding signal configurations | |
US20130208679A1 (en) | Reference signal creation apparatus and preamble sequence det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1335986B (zh) |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用户设备 | |
KR20170009679A (ko) | Lte 통신 시스템의 물리 랜덤 액세스 채널 프리앰블 감지 | |
WO2006011953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050040988A (ko) | 주파수도약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기반 셀룰러시스템을 위한 통신방법 | |
US837445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cell search | |
US8630279B2 (e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 |
CN101094027B (zh) | 隐含用户控制信息的签名序列发送结构的发射和接收方法 | |
CN108023695A (zh) | 一种同步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装置、终端及系统 | |
US11109330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rrection ti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CN102421115A (zh) | 上行同步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