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2026B - 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32026B CN101332026B CN2007101270898A CN200710127089A CN101332026B CN 101332026 B CN101332026 B CN 101332026B CN 2007101270898 A CN2007101270898 A CN 2007101270898A CN 200710127089 A CN200710127089 A CN 200710127089A CN 101332026 B CN101332026 B CN 1013320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pair
- plate portion
- fixed
- hinge bracke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中,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框架元件通过倾斜装置与相应的两个底部框架旋转相连,并且固定框架连接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框架元件之间,同时两个铰链托架分别布置在座垫框架的两个后向端部内侧并与它们枢转连接。这两个铰链托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相连,座垫框架的两个后向端部通过两个铰链托架以及固定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旋转相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自动座椅的框架,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其中座椅靠背通过倾斜装置与座垫枢转连接。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座垫和座椅靠背以设置在座垫上的座椅靠背框架通过铰链旋转连接在设置于座垫上的座垫框架的预定点上的方式形成自动座椅的常规模式,倾斜装置可操作地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与座垫框架之间,由此使座椅占用者能够可调节地倾斜座椅靠背到相对于座垫的所需靠背支承点。
在这种座椅中,滑轨装置设置在座垫下方以调节座椅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的位置。滑轨装置包括固定在底面上的下轨以及与下轨滑动接合的上轨。通常,底部框架与滑轨装置的所述上轨一体形成,并且座椅靠背框架通过倾斜装置与所述底部框架相连以使其可得到调节而相对于座垫框架倾斜。
一般来说,在这种座椅框架的实际模式中,设置一对上述的铰链以使座垫框架的两个侧框架元件与座椅靠背框架相应的两个侧框架元件枢转相连,使得座椅靠背可以在向着和远离座垫的方向上相对于两个铰链竖直旋转。此外,以其相应的两个上轨各自与在前所述的底部框架一起形成的方式设置一对上述滑轨装置,并由此设置一对底部框架。因此,按照通常的做法,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框架元件在其相应两个下端部分通过倾斜装置分别与所述一对底部框架可操作地相连,由此使座椅靠背可以通过倾斜装置的操作可调节地倾斜。
然而,在上述常规座椅框架组件中,已经发现的缺陷是(i)铰链和倾斜装置仅共同设置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框架部分上,导致铰链和倾斜装置不可避免地彼此靠近,由此使它们之间的间隔相当小,并且铰链的螺栓和外部构件不可避免地从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框架部分朝侧向突出,这样与适于覆盖倾斜装置的倾斜盖干涉或对其产生破坏,以及(ii)在组件中,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框架部分首先达到它们从座垫框架相应的两个侧框架部分向外且朝侧向竖立的点,并随后通过螺栓或销与其相连。因而,座椅框架本身结构复杂并由此使得工人组装座椅靠背框架与座垫框架麻烦和困难,进而使组装座椅的整个过程变慢且低效。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且易于组装的改进的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主要包括:
包括一对侧框架元件的座椅靠背框架;
连接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一对侧框架元件之间的固定框架;
包括一对后向端部的座垫框架,每个后向端部都面向框架组件的后方;
一对底部框架;
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对侧框架元件通过倾斜装置与相应的一对底部框架旋转相连;
座垫框架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布置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一对侧框架元件之间且内侧;以及
旋转设置在座垫框架的相应的一对后向端部上的一对铰链托架,
其中所述一对铰链托架与固定框架固定相连,使得座垫框架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通过所述一对铰链托架和固定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旋转相连。
优选地,所述一对铰链托架各自包括:水平板部分;在一个方向从水平板部分竖直延伸的枢转连接板部分;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从水平板部分竖直延伸的固定板部分,所述一对铰链托架在其相应两个枢转连接板部分、分别与所述座垫框架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枢转相连,并且还在其相应两个固定板部分、与上述固定框架固定相连。
通过阅读下文参照附图的描述将会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的其它多个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的分解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主要部件的局部剖开的分解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述主要部件的局部剖开的前视图;以及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框架组件包括以下已知的基本框架:座椅靠背框架1、座垫框架2、一对滑轨装置5,5以及一对底部框架4,4。
需要指出的是,术语“向前”或“向前地”指的是座椅组件向前的一侧F,而术语“向后”或“向后地”指的是座椅组件向后的一侧B。
座椅靠背框架1由上框架元件13和一对侧框架元件14,14构成,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如图所示,两个侧框架元件14在其各自的上部固定在上框架元件13上。
在这方面,根据本发明,固定框架10固定连接在前述两个侧框架元件14各自的两个下部区域之间。如下文所述,设置固定框架10用以允许一对铰链托架6,6固定连接在其上,从而便于很容易地组装座垫框架2与座椅靠背框架1。固定框架10本身由具有一定宽度或足以在其上接收铰链托架6的表面面积的刚性板块材料制成,并且作为对两个侧框架元件14的加强。
在图2中清楚地看出,上述两个侧框架元件14中的一个具有下端部分,倾斜装置11在该下端部分上设置在固定框架10下方的一点,而两个侧框架元件14的另一个具有下端部分,与倾斜装置11联系的铰链销12A在该下端部分上设置在固定框架10下方的一点。
两个滑轨装置5的每一个都包括固定在底面FL上的下轨50和通过滚子等滑动装配在下轨50中的上轨51,使得上轨51可以沿下轨50向前和向后自由移动。
成对的底部框架4的每一个都一体形成在上述上轨51上,以从下轨50向上突出。
附图标记30表示倾斜装置11的下臂,其适于连接与两个底部框架4中的一个相联系的一个连接区域43。
座垫框架2由大体上U字形的前向框架元件23、一对侧框架元件24,24以及后向框架元件26构成。尽管未给出标记,但可以观察到两个侧框架元件24各自大体上为“L”字形,具有固定在前向框架元件23的一个横向部分上并沿着该一个横向部分的水平延伸的前向部分、以及从该水平延伸的前向部分向上延伸的竖直后向端部21。后向框架元件26固定连接在这两个侧框架元件24之间。
附图标记25,25表示一对连杆,各自在其一端与座垫框架2的前向框架元件23枢转连接,如图所示。
附图标记42表示与倾斜装置11相联系的另一下臂,其与两个底部框架4中的另一个的另一连接区域43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一对铰链托架6,6铰接并旋转设置在两个座垫框架的侧框架元件24的相应的两个后向端部21上。为了简化现在将对两个铰链托架6中的一个作具体描述。
在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铰链托架6被形成为具有水平板部分61、固定板部分62以及枢转连接板部分60,它们的关系是固定板部分62从水平板部分61的左侧端向上延伸,而枢转连接板部分60从水平板部分61的右侧端向下延伸。
更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布置在水平板部分61的左侧端的固定板部分62以直角从水平板部分61的一个侧边缘连续并竖直延伸,其中水平板部分61的这样特定的一个侧边缘如图所示面向前方。由此,推断出固定板部分62本身相对于水平板部分61面向前方。此外,定位块63一体形成在固定板部分62的左侧的侧边缘上以从其上突出,平行于水平板部分61且在其上方。换句话说,定位块63弯曲成在指向水平板部分61所处一侧的方向上与固定板部分62的左侧侧边缘成直角。因此,可以推断出定位块63相对于水平板部分61向后突出。固定板部分62还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固定孔64。
枢转连接板部分60以直角从水平板部分61的右侧端连续且向下延伸,并具有在其自由端部形成的连接孔60A。
从图4中可以认识到,穿过在特定的后向端部21中形成的孔21B以及穿过铰链托架6的连接孔60A插入螺栓21A、并随后使螺栓21A螺纹接合在螺母21C中,由此,以上构造的铰链托架6与座垫框架侧框架元件24的后向端部21枢转连接。通过这种方式,一对铰链托架6,6与两个座垫框架侧框架元件24各自的相应的两个后向端部21枢转连接,使得两个铰链托架6每个的水平及固定板部分61和62都可以相对于螺栓21A向前和向后旋转。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固定框架10中限定出一组固定孔100和定位孔101、以及另一组固定孔100和定位孔101。这两组孔(100和101)与相应的上述一对铰链托架6相对应。也就是说,就本实施方式来说,在所述两组中的任何一组中,固定孔100与铰链托架6的固定孔64直径相等,并且定位孔101被形成为与铰链托架6的定位块63的矩形横截面相一致或略微更大的矩形。此外,固定孔100和定位孔101布置在固定框架10上,以便在铰链托架6与固定框架10相连时分别与固定孔64和定位块63对准,这一点将在下文说明。
现在,将描述上述构件如何布置在一起以形成本发明的框架组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步骤是使座垫框架2与座椅靠背框架1相连。如上所述,成对的铰链托架6,6与两个座垫框架侧框架元件24,24各自的两个后向端部21,21旋转相连。具体地,两个铰链托架6各自的两个固定板部分62布置在座垫框架2的内侧并因此可以直接达到座椅靠背框架1的两个侧框架元件14之间的一点。因而,座垫框架2的后向端部21首先定位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面,并且随后如图1中箭头①所示那样在从特定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向侧(以F表示)到后向侧(以B表示)的方向上达到上述所定位的位置。这意味着座垫框架2的后向端部21可以在两个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框架元件14内侧定位,而不会与后者14发生干涉并且不会与倾斜装置11以及与倾斜装置11相联系的任何其它构件发生干涉,并且两个铰链托架6容易达到固定框架10。
随后,两个铰链托架6都在指向后侧B的方向上直接达到固定框架10。这样,从图2和4中可以认识到,对于两个铰链托架6中的一个,其如上所述面向后方的定位块63首先更容易地自然插入固定框架10的相应的定位孔101中,并在随后,铰链托架6的固定板部分62接触在固定框架10的面向前方的表面上。因而,前者6的固定孔64与后者10的固定孔100准确对准。此后,固定螺栓65穿过由此对准的两个孔64,100插入,并螺纹接合在固定螺母66上,使得固定板部分62牢固地连接在固定框架10上。通过这种方式,两个铰链托架6中的一个与固定框架10旋转连接。
当然,将会认识到两个铰链托架6中的另一个更容易地同时与固定框架10相连,因为其面向后方的定位块101平滑地插入另一对应的定位孔101内,并且其固定板部分62以与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通过螺栓65和螺母66经由对准的固定孔64,100牢固地附连在固定框架10上。
因此,座垫框架2通过上述两个铰链托架6与座椅靠背框架1直接且很容易地相连。
接着,座椅靠背框架1的两个下端部分达到它们正好位于两个底部框架4,4的相应的两个连接区域43,43上方的点。随后,与座椅靠背框架1相联系的下臂30牢固地连接在被限定于两个底部框架4中的一个的后向端部中的连接区域43上,另一方面,与座椅靠背框架1相联系的销12A与下臂42旋转相连,所述下臂42已经固定在被限定于两个底部框架4中另一个的后向端部中的连接区域43上。可以看到在形成的座椅组件侧向的方向上采取这种组装过程,如图1中两个箭头②和②所示。同时,两个连杆25,25各自的两个自由端与限定在两个底部框架4各自的相应的两个前向端部中的两个连接区域45,45枢转相连。
这样,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最终的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当然,借助铰链托架6,座椅靠背框架1可以通过倾斜装置11的操作可调节地倾斜所需角度或者向下折叠在座垫框架2上,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
利用本发明的上述布置,将会认识到:
(i)成对的铰链托架6布置在两个座垫框架侧框架元件24各自的两个后向端部21之间且内侧,并与固定框架10相连。因此,两个铰链托架6都不会朝倾斜装置11向外且侧向突出,而它们布置在座椅框架的内侧并远离倾斜装置11以及倾斜装置11的其它相关构件。
(ii)特别地,两个铰链托架6中的每个的固定板部分62布置在与座垫框架2相联系的后向端部21的内侧,并且通常可以被设置为从该后向端部21竖直立起。此外,固定板部分62具有面向座垫框架2后方的定位块63。这种布置使得易于并直接使固定板部分62达到固定框架10,并且还可以使固定板部分62很容易地固定在固定框架10的适当位置,因为通过简单地将铰链托架6的定位块63插入固定框架10的定位孔101中,固定板部分62快速定位在固定框架10的给定位置上,同时铰链托架6的固定孔64与固定框架10的固定孔100自动对准。因此,通过穿过对准的固定孔64,100插入螺栓65并利用螺母66螺纹接合螺栓65,固定板部分62可以很容易并快速地固定在固定框架10上。
(iii)对于以上的方面(i)和(ii),座垫框架2的后向端部(以21表示)可以很容易达到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侧F并能够在从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侧F到后侧B的方向上直接达到座椅靠背框架1,这与常规组装步骤相反,常规组装步骤要求座垫框架的后向端部应该从座椅靠背框架的两个侧向侧达到座椅靠背框架。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工人可以简单地将座垫框架2导向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侧F并使其达到座椅靠背框架1,正如图1中的箭头①所示,使得两个定位块63插入相应的两个定位孔101中。换句话说,工人简单地使座垫框架2直接朝向座椅靠背框架1移动,而无需他或她像在现有技术中那样作复杂和麻烦的操纵。这样有效地加快了座椅框架的组装过程。
(iv)与座垫框架2相联系的固定和连接构件、例如螺栓65和21A都布置在座垫框架2的内侧并由此布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内侧。这样,那些向外突出的构件不会接触或干涉倾斜装置11以及其它与倾斜装置11相关的构件。
尽管至此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脱离附加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做出任何其它的修改、替换和补充。
Claims (4)
1.一种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包括:
具备一对侧框架元件的座椅靠背框架;
连接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对侧框架元件之间的固定框架;
具备一对后向端部的座垫框架,每个后向端部都面向框架组件的后方;
一对底部框架;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对侧框架元件通过倾斜装置与相应的所述一对底部框架旋转相连;
所述座垫框架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所述一对侧框架元件之间且内侧;以及
旋转设置在所述座垫框架的相应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上的一对铰链托架,
其中,所述一对铰链托架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相连,使得所述座垫框架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通过所述一对铰链托架和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旋转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铰链托架的每一个都包括:
水平板部分;
在一个方向上从所述水平板部分竖直延伸的枢转连接板部分;
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上从所述水平板部分竖直延伸的固定板部分,
所述一对铰链托架在其相应的两个枢转连接板部分、分别与所述座垫框架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枢转相连,并且还在其相应的两个固定板部分、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部分在所述座垫框架内侧的方向上从所述枢转连接板部分水平延伸,并且所述固定板部分从所述水平板部分竖直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一对定位孔,其中所述一对铰链托架的每一个都包括:
水平板部分;
在一个方向上从所述水平板部分竖直延伸的枢转连接板部分;
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上从所述水平板部分竖直延伸的固定板部分,所述固定板部分具有从其中突出的定位块,
所述一对铰链托架中的每个分别具有一个所述定位块,并且在所述一对铰链托架的相应的两个枢转连接板部分、分别与所述座垫框架的所述一对后向端部枢转相连,并且还在所述一对铰链托架的相应的两个固定板部分、与所述固定框架固定相连,使得所述成对的定位块插入在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应的所述一对定位孔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70898A CN101332026B (zh) | 2007-06-28 | 2007-06-28 | 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70898A CN101332026B (zh) | 2007-06-28 | 2007-06-28 | 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2026A CN101332026A (zh) | 2008-12-31 |
CN101332026B true CN101332026B (zh) | 2010-06-23 |
Family
ID=40195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70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2026B (zh) | 2007-06-28 | 2007-06-28 | 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32026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75267B1 (en) * | 1999-11-29 | 2002-04-23 | Tachi-S Co., Ltd. | Seat back frame structure of a vehicle seat |
CN2693541Y (zh) * | 2003-11-28 | 2005-04-20 | 国营四达机械制造公司机械设备制造厂 | 一种乘客座椅的座垫前移装置 |
-
2007
- 2007-06-28 CN CN2007101270898A patent/CN10133202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75267B1 (en) * | 1999-11-29 | 2002-04-23 | Tachi-S Co., Ltd. | Seat back frame structure of a vehicle seat |
CN2693541Y (zh) * | 2003-11-28 | 2005-04-20 | 国营四达机械制造公司机械设备制造厂 | 一种乘客座椅的座垫前移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2026A (zh) | 2008-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31939B2 (en) |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a motor vehicle seat | |
CN106211751B (zh) | 座部高度一致的近墙倾斜机构 | |
US7469967B1 (en) | Frame assembly of automotive seat | |
US6840575B2 (en) | Seat-recliner fitting that can be adjusted by a motor | |
JP2007030871A (ja) | シート部と背もたれとアンダーフレームとを備えた自動車シート | |
FR2737182A1 (fr) | Dispositif destine a un siege a dossier pivotant pour que l'assise ait un positionnement convenable par rapport a celui du dossier ; siege incluant un tel dispositif | |
US20150076880A1 (en) | Vehicle seat with a modular frame | |
CN101332026B (zh) | 自动座椅的框架组件 | |
KR20150052958A (ko) | 차량용 테이블 | |
KR20100001106U (ko) | 가변형 휠체어 | |
JPH092161A (ja) | 自動車の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 |
JP4932875B2 (ja) | 椅子の背凭れ装置 | |
KR200442391Y1 (ko) | 가변형 휠체어 | |
US6619748B1 (en) | Chair having a crank mechanism for moving a footrest between extended and retract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a seat | |
CN109480519B (zh) | 多功能可折叠电脑椅框架总成、多功能可折叠电脑椅 | |
KR20100048956A (ko) | 차량 시트, 특히 자동차 시트 | |
KR20130068949A (ko) | 차량용 후석 시트백 리클라이너 | |
JP4704553B2 (ja) | 椅子 | |
CN106042996A (zh) | 座椅升降器总成 | |
CN201831352U (zh) | 休闲椅的椅架 | |
JP2009149134A (ja) | シート・フレーム | |
CN2620573Y (zh) | 可多段调整椅背仰躺角度的秋千椅座 | |
CN221980396U (zh) | 一种可调式座椅支撑框架组件 | |
KR101252498B1 (ko) | 리어시트 편의 장치 | |
JPH0619397Y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