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4127A - 一种模壳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壳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24127A CN101324127A CNA2008101089642A CN200810108964A CN101324127A CN 101324127 A CN101324127 A CN 101324127A CN A2008101089642 A CNA2008101089642 A CN A2008101089642A CN 200810108964 A CN200810108964 A CN 200810108964A CN 101324127 A CN101324127 A CN 1013241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uttering member
- sidewall
- basin
- shaped component
- t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16 shutte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44000273618 Sphenoclea zeylanic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 nonwov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86 polymer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51 per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362 perli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90 mineral wo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91 glass wo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02 vermicu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5 vermicu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354 vermiculi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挑边(4)设置在盆状构件敞口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3年12月15日、申请号为200310124190.X、名称为“一种模壳构件”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壳构件。
(二)背景技术
目前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预制空心板作为楼盖板,这种楼盖板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但由于相邻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没有牢固连结,仅用水泥砂浆填充缝隙,因而不但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而且经常出现缝隙开裂、渗水等现象,给住户造成很大不便和心理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楼宇采用了现浇砼楼板(空心、实心)的方法。现浇砼楼板虽然解决了抗震和开裂等问题,但在施工时要使用大量模板,这样,不但增加了费用,而且减慢了施工速度,延长了工期。专利号为ZL00203695.9的“组合砼暗肋楼盖板”实用新型专利,它由预制薄板、模壳、暗肋、上板组成,各预制薄板间隔水平放置,在预制薄板之上固定有模壳,模壳包括上板和周围侧板,相邻预制薄板或模壳之间设有暗肋,上板覆盖在模壳之上,并与暗肋连接为一体,该种楼盖板不再需要大量使用模板,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从而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楼盖板中的模壳构件内无加强构造,模壳构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较差,易出现模壳构件破损的现象,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后,也不能较好地参与现浇砼空心楼盖的受力与传力。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模壳构件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壳构件,具有强度高、刚度大、不易破损、能参与楼盖的受力与传力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上板、周围侧壁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向外伸出有挑边,挑边设置在盆状构件敞口处。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周围侧壁向外伸出的挑边,可代替施工模板,降低了施工造价,同时省去了模板铺设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由于模壳构件内设置有加劲杆,因而模壳构件的强度高、刚度大、不易出现模壳构件破损的现象,且能参与楼盖的受力与传力;同时,模壳构件还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抗变形、抗振动性能优良、制造容易、成本低、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尤其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根加劲杆彼此构成网架或桁架。这样,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模壳构件内的网架或桁架杆件可和现浇砼相结合,构成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楼盖内部的三维网架或桁架受力体系,使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为实心杆或空心杆或复合杆。这样,能充分发挥模壳构件内设置的组合杆或复合杆或空心杆的整体性能好、强度高、柔性好、成本低及制作简单、快捷的特点,提高了模壳构件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伸出模壳构件外。这样,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其伸出模壳构件外的加劲杆和现浇砼接合形成了整体,实现了无隔离层直接接合,使模壳构件内的杆件与现浇砼之间的粘结与嵌固更好,较好地解决了预制与现浇砼之间的结合强度低和协同工作性能不好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楼盖的受力性能和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拉结模壳构件的至少两个面。这样,由于加劲杆拉结模壳构件的壁面,使得模壳构件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大幅度加强,使其在堆放、运输、安装、施工过程中不易破损,大大降低了模壳构件的破损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周围侧壁、加劲杆或挑边内含有增强物,或者还有增强物露出,或者增强物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增强物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这样,上板、周围侧壁、加劲杆或者挑边中含有上述增强物,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强度和刚度,使模壳构件在堆放、运输、安装、施工过程中不易破损,即使有小面积的破损,因有增强物的连接,也不需要修补,可继续投入使用。若模壳构件上还有增强物露出模壳构件外部,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其外露的增强物和现浇砼相结合,可大大提高现浇砼与模壳构件之间的握裹力,优化整个空心楼盖的性能;同时,外露增强物也方便模壳构件搬运时,作提手或吊环或吊钩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挑边上设置有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或接线盒或线管或灯槽盒或风管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楼盖中后,由于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或接线盒或线管或灯槽盒或风管的预先设置,方便了楼盖中各种相关设备的安装,同时,可有效地防止事后敲击破坏,保护楼盖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倒角、弧形角、凹槽、凹坑、凸台模块、凸条、阳角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现浇砼浇入阴角、倒角、弧形角、凹槽、凹坑中,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模壳构件上设置的凸台模块、凸条、阳角可将楼盖中不受力的砼抽空,进一步减轻楼盖自身的重量,节约砼的用量,降低楼盖的成本,同时也改善楼盖的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劲肋板或加强索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模壳构件内设置的加强筋、加劲肋板或加强索可以和现浇砼形成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复合结构,优化了现浇砼空心楼盖内部受力体系。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或者周围侧壁上与挑边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挑边可代替施工模板,省去模板安装工序,降低了材料损耗率,同时,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则模壳构件的施工效率更高,施工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间隔撑拉件为杆件、索、板片、筋、丝、薄条带、块、墩等。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施工布设更方便,间隔撑拉件可为固定或活动间隔撑拉件,在模壳构件安装完毕后,可将活动撑拉件拆卸回收二次使用,降低模壳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拆卸撑拉件后,钢筋可十分方便地布设于内肋模腔中,砼也可顺畅地浇入内肋模腔中,施工更方便,施工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或挑边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这样,由于设置有叠合层,因而模壳构件的制作更容易,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同时,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更大,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这样,可十分方便地将模壳构件码放、转运、吊装和施工,降低了上述工序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这样,在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时,大大提高了楼盖的施工效率和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这样,模壳构件形状的多样化,使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相应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结构,从而使得现浇砼空心楼盖的结构更为合理,方便了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这样,模壳构件具有更好的隔音、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模壳构件的抗冲击性能,减少了产品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破损率。轻质材料可为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或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等,其轻质材料种类的多样性,便于生产时就近取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可为拉环、拉钩、铁丝、支撑脚、小凸块、小凸钉或其它装置。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可对模壳构件进行准确定位,防止模壳构件在浇筑砼时上浮、移位等现象产生,同时,也可对钢筋进行限位,有效地保证了楼盖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为钢筋、钢筋网、钢丝、钢丝网、角钢、槽钢、L型钢、T型钢、卡套、螺栓、公母槽、承插件、锯齿件、凸槽、凹槽、卡口、卡套、孔洞、预埋铁件等。这样,当模壳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中后,模壳构件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有效、可靠地控制模壳构件之间的距离,控制现浇砼肋的宽度和高度,保证楼盖内部结构的浇筑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模壳构件彼此之间的连接定位,或者构成成组构件,加快施工速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或周围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这样,由于设置有叠合层,因而模壳构件的制作更容易,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同时,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更大,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层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这样,叠合层制作材料的多样化,可使模壳构件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或周围侧壁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或者挑边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的挑边。这样,模壳构件的上板和周围侧壁制作材料的多样化,可使模壳构件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周围侧壁或挑边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叠合胶结而成。这样,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叠合而成的上板、周围侧壁或者挑边,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等特点,相应模壳构件在码放、运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更不易破损。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加劲杆,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多根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多根加劲杆3彼此构成桁架。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多根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加劲杆3为空心杆。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加劲杆3有部分伸出模壳构件外。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加劲杆3拉结模壳构件的两个面。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上板1和周围侧壁2及挑边4内均含有增强物5,同时,还有增强物5露出;增强物5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图示增强物5为钢筋和纤维网格布的组合。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及挑边4上分别设置有吊挂件6、接线盒7、线管8、灯槽盒9和风管10。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11、倒角12、弧形角13、凹槽14、凹坑15、凸台模块16、凸条17和阳角18。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加强筋19、加劲肋板20和加强索21。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其所述的内肋模腔22内还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3,图示间隔撑拉件23为杆件。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其所述的上板1上设置有叠合层24。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5,图示搬运件25为拉手。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多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3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弧角四边形。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6,图示轻质材料26为膨胀珍珠岩。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7,图示定位构件27为定位块。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28,图示连接件28为承插杆件和孔洞。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上板1上设置有叠合层24。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叠合层24为轻骨料砼层。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1及周围侧壁2的壁为纤维水泥砂浆壁,挑边4为钢丝网水泥砼制作的挑边。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及挑边4都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网状的增强物5叠合胶结而成。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挑边4设置在盆状构件敞口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加劲杆,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所述的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多根加劲杆3彼此构成网架或桁架。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多根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多根加劲杆3彼此构成桁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3为实心杆或空心杆或复合杆。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多根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加劲杆3为空心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3伸出模壳构件外。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加劲杆3有部分伸出模壳构件外。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劲杆3拉结模壳构件的至少两个面。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加劲杆3拉结模壳构件的两个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加劲杆3或挑边4内含有增强物5,或者还有增强物5露出,或者增强物5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增强物5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上板1和周围侧壁2及挑边4内均含有增强物5,同时,还有增强物5露出;增强物5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图示增强物5为钢筋和纤维网格布的组合。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4上设置有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6或接线盒7或线管8或灯槽盒9或风管10中的至少一个。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及挑边4上分别设置有吊挂件6、接线盒7、线管8、灯槽盒9和风管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1、倒角12、弧形角13、凹槽14、凹坑15、凸台模块16、凸条17、阳角18中的至少一个。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阴角11、倒角12、弧形角13、凹槽14、凹坑15、凸台模块16、凸条17和阳角1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9、加劲肋板20或加强索21中的至少一个。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还同时设置有加强筋19、加劲肋板20和加强索2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或者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其所述的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22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3。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其所述的内肋模腔22内还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3,图示间隔撑拉件23为杆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4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4。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其所述的上板1上设置有叠合层2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多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同时,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5,图示搬运件25为拉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3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多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3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弧角四边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6。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6,图示轻质材料26为膨胀珍珠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7。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7,图示定位构件27为定位块。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28。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28,图示连接件28为承插杆件和孔洞。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4。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上板1上设置有叠合层2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叠合层24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叠合层24为轻骨料砼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或者挑边4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的挑边。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模壳构件的上板1及周围侧壁2的壁为纤维水泥砂浆壁,挑边4为钢丝网水泥砼制作的挑边。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或挑边4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5叠合胶结而成。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同时,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其所述的上板1、周围侧壁2及挑边4都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网状的增强物5叠合胶结而成。
本发明实施时,可采用水泥砂浆胶结料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在模具内制成一层胶结料,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再一层胶结料的多层叠合的具有层状结构的带预制砼或水泥砂浆加劲杆3的模壳构件,脱模养护至规定龄期,即得模壳构件。
Claims (10)
1、一种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上板(1)、周围侧壁(2)围成敞口的盆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状构件的空腔内设置有加劲杆(3),与盆状构件形成整体,周围侧壁(2)向外伸出有挑边(4),挑边(4)设置在盆状构件敞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加劲杆(3)彼此构成网架或桁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杆(3)为实心杆或空心杆或复合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杆(3)伸出模壳构件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杆(3)拉结模壳构件的至少两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加劲杆(3)或挑边(4)内含有增强物(5),或者还有增强物(5)露出,增强物(5)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编织带等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增强物(5)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锚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4)上设置有吊挂件或吊挂预埋件(6)或接线盒(7)或线管(8)或灯槽盒(9)或风管(10)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11)、倒角(12)、弧形角(13)、凹槽(14)、凹坑(15)、凸台模块(16)、凸条(17)、阳角(18)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9)、加劲肋板(20)或加强索(21)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通过挑边(4)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或者周围侧壁(2)上与挑边(4)接触部位还设置有横向凹槽(14);或者内肋模腔(22)内设置有间隔撑拉件(23);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挑边(4)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4);或者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模壳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由间隔撑拉件(23)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相邻模壳构件之间构成内肋模腔(22);或者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波纹形或圆形;或者模壳构件的空腔部位设置有轻质材料(26);或者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27);或者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2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叠合层(24);或者叠合层(24)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竹胶板;或者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水泥纤维网、水泥钢筋网、水泥钢丝网、砼板、竹胶板、木胶板、塑料、金属压型板、轻质砼的壁,或者挑边(4)为水泥砂浆、砼、轻质砼、聚合物砼、聚合物砂浆的挑边;或者上板(1)、周围侧壁(2)或挑边(4)中的至少一个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5)叠合胶结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089642A CN101324127A (zh) | 2003-12-15 | 2003-12-15 | 一种模壳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1089642A CN101324127A (zh) | 2003-12-15 | 2003-12-15 | 一种模壳构件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310124190XA Division CN100396873C (zh) | 2003-12-15 | 2003-12-15 | 一种模壳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24127A true CN101324127A (zh) | 2008-12-17 |
Family
ID=4018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089642A Pending CN101324127A (zh) | 2003-12-15 | 2003-12-15 | 一种模壳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24127A (zh) |
-
2003
- 2003-12-15 CN CNA2008101089642A patent/CN10132412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96873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570092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298807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991024B (zh) | 一种空腔模壳构件 | |
CN1629433B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396872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359117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356021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501092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476147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535345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0501091C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24130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429815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24127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24128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24129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298806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24126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24131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24125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11469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382002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298808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
CN101182727A (zh) | 一种模壳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