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320295A -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0295A
CN101320295A CNA2008100399942A CN200810039994A CN101320295A CN 101320295 A CN101320295 A CN 101320295A CN A2008100399942 A CNA2008100399942 A CN A2008100399942A CN 200810039994 A CN200810039994 A CN 200810039994A CN 101320295 A CN101320295 A CN 101320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method
input
message unit
dimension
charact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99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昊衠
王保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0399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0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0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0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多维文字输入方法,该方法提供包括如下步骤:操作一个控键,以在一个多维空间确定一个作用点,该作用点由表征一个信息单元的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定义;激活该作用点,以显示或缩小所述多维空间来进一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所对应的一组信息单元;和从所述该组信息单元中选择欲输入的信息单元。本发明提供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最大化了每一次按键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文字输入效率。

Description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文字输入模式,尤其涉及一种多维文字输入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该多维文字文字输入方法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当前拼音输入软件将精力大量放在降低重码率上,这种方式对系统资源的占用较大,不适合便携式终端使用;同时,这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已经能得到就用户输入的拼音本身而言合理却不是用户所要的结果,由此可以认为,它已接近极限,想要进一步提升效果,就需要相当高的智能,让设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这种方式需要目标设备具有较高的性能,因而需要较高成本,且往往这种方式本身的开发就费用昂贵。
而从源头上对输入法进行改变,却少有人问津。一方面是这个问题只牵涉到少数东亚语言,常常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qwerty键盘已经当然地成为了人们习惯的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快捷的输入方式,可是将这一方式几乎一成不变地向其他设备移植后,却不能发挥出其原本在计算机上时拥有的优势,还浪费了新平台的优点,因而难以有适合其他终端的输入法。
拼音虽然通常长达2~6位,有时确定读音就要9次。比如,在手机T9拼音输入法中,要输入“邵”字,先要按7426,这时得到pian、piao、qian、qiao、shah、shao这六个音,然后再使用*键或方向键,才能确定邵的声母和韵母,总计为4+5=9次。(在有些手机上,这六个读音的顺序可能不同,因此这六个中需要9次按键的读音可能也不同)。但是,它们实际上可以使用的组合数却很少,仅379种。因此在以拼音为利实现这种输入模式的基本输入法,从而兼顾输入效率和学习难度。但这并不表示这种模式仅适用于拼音,它完全有可能应用在其它输入法上。
此外,很多手持设备为了能够方便用户输入文字,而牺牲了宝贵的空间。如果有一种输入方法,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设备在一个二位或多维的表格内移动和选择,就能很好地节省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
同时,本发明提供使用该多维文字输入方法的电子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操作一个控键,以在一个多维空间确定一个作用点,该作用点由表征一个信息单元的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定义;激活该作用点,以显示或缩小所述多维空间来进一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所对应的一组信息单元;和从所述该组信息单元中选择欲输入的信息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多维空间为二维表格,所述表格的各行及各列分别代表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多维空间为三维轨迹球,所述轨迹球的各维分别代表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信息单元为汉字,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汉字相应的声母和韵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信息单元为汉字,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汉字相应的至少两个笔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信息单元为汉字,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汉字相应的笔划以及与汉字相应的声母和韵母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信息单元进一步包括于汉字相应的声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信息单元为韩文,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韩文相对应的首音、中音、尾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键为可由用户控制的光标、与数字或方向键输入对应的控制点和触摸屏触点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若所述包括欲输入的信息单元的信息单元组未显示时,包括步骤:在缩小的多维空间中进一步确定并显示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所对应的一组信息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操作一个辅助控键,以在选择所述欲输入的信息元素后,显示若干信息元素,该若干信息元素与所述欲输入的信息元素关联。
一种使用上述文字输入方法的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包括触摸屏手机、非触摸屏手机、触摸屏操作终端等手持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表格式文字输入方法,该方法最大化了每一次按键所产生的效果。基于这个思想改变当前的输入模式,从而从源头上加快输入速度。本发明主要是根据这种方式,以拼音输入法为基础,在触摸屏设备和普通手机上,将这个思路具体化,并且展现了这种输入方式的应用效果。在触摸屏的版本中,以列表示韵母,以行表示声母,用户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单元格,来选定欲输入文字的拼音以及文字。通过对拼音的使用率的分析,保证了在合并相近拼音后,各位置所代表的各拼音所含文字不出现较大的紧密和稀疏。由于是基于成熟的输入法,不需要专门的学习,易于上手。统计显示,这种输入方式在用户熟悉之后,较现在带触摸屏的便携式终端上的输入方式有相当提升。在非触摸屏手机版本中,充分利用了数字键盘这一所有手机共同拥有的最大的特点,表格与按键相对应,在按键的过程中,不断收缩范围,使用户的每次按键都有意义,在减少按键的同时,获得更准确的读音范围,加之拼音输入法中通常最耗费时间的同音多字的选择也可以快许多。由此,这种输入方式不论在触摸屏设备上与否,效率都得到较大提高。
此外,很多手持设备为了能够方便用户输入文字,而牺牲了宝贵的空间。如果有一种输入方法,在保证输入速度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设备在一个二位或多维的表格内移动和选择,就能很好地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1、图1-2为实施例一中表格式输入方法的界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表格式输入方法的界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表格输入与常规输入按键次数比较图。
图4为实施例五中表格式输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各施例以汉字输入为例做介绍。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表格式文字输入方法,该方法提供至少一表格,各表格的行及列表示文字的组成元件;所述文字的组成元件包括文字的部首、拼音,同一个表格的行和列均表示部首、或均表示拼音。用户通过选择表格的单元格来选择欲输入的文字或进一步确定该欲输入文字。
另外,在输入过程中,表格在不同时间点行数及列数可以不同,在不同时间点行及列代表的文字组成元件的种类也可以不同。如在步骤a时表格呈6*8列,行及列表示拼音元件;在步骤a+1时表格呈9*13列,行及列表示部首元件。
本发明同时保护使用上述文字输入方法的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包括触摸屏手机、非触摸屏手机、触摸屏操作终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表格的行及列表示文字拼音的声母及韵母,所述表格的各行及各列分别代表一个或多个声母、韵母。以下以带有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介绍本发明。
请参阅图1-1,所述表格的行表示声母,列表示韵母;表示声母的各行分别为:(1)空、b;(2)c、ch;(3)d、f;(4)g、h;(5)j、k;(6)l、r;(7)m、n;(8)p、q;(9)s、sh;(10)t、y;(11)w、x;(12)z、zh;表示韵母的各列分别为:(1)a;(2)ai、ie;(3)an;(4)uan、ian;(5)ang;(6)ao;(7)e、ei;(8)en、eng;(9)er、i;(10)in、ing;(11)iu、ou;(12)o;(13)ong、ue;(14)u、v;(15)ui、un;通过触摸屏或按键点击表格的单元格来选择欲输入的文字。需要时,还可以再设置方向按键用于翻页。
点击表格单元格后,根据拼音依次排列出可能出现的文字;同时对拼音相同的文字按照声调排列,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中,要求手机的屏幕分辨率不小于210*260,绝大多数触摸屏PDA和手机能够达到,程序的设计保证可以使用手指、而非笔来按键。
考虑通过以列表示韵母,以行表示声母,每一个格子就可以表示几种声母与韵母的组合。用户首先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单元格,来选定欲输入文字的拼音,如图1-1所示。在这一部分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每一个单元格所表示的拼音组合可能超过1个。这样做一方面帮助了拼音掌握不完善的人使用这种输入方法(应用表格文字输入模式后,前后鼻音模糊、平翘舌音模糊等天然地被实现了);另一方面,进行组合可以减小列表的宽度,在保证不出现较大地紧密和稀疏的情况下,使得这种输入方式能够在屏幕更小的设备上使用;
——标点、特殊符号、英文与其他拼音分开,另外归类;
——行列分别有周期性的颜色的渐变,将两种颜色叠加后作为一个单元格的颜色。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定位需要的行列。
用户选定拼音之后,将得到另一张表格,这张表格大致构造如图1-2所示,有如下几个特点:
——拼音,带音调的拼音和文字的摆放方式,这种清晰的布局使得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需要的文字。而对于那些使用手柄或是导航键的用户来说,就可以快速的定位到需要的文字。
——默认不显示生僻字,只显示GB2312标准中的字,只有当特定标记被点击之后,才显示GB2312以外的字。这样不会使得有些字无法输入,却能因为直接可以得到的文字的总量适当减小,而有效地提高输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包括GB18030或是GBK字库。这是因为,很多手机本身就不具备GBK字库,或是不具备输入GBK字库中的字的能力。此外,目前编写的Java ME应用程序目的在于展示这种输入模式,而加入更多的字库不带来显著的价值与额外的问题。
——文字位置按照HOSS频序排列。
在这种输入方式下,通过字库的分析并合理排布,保证任何字都可以在两次按键以内确定。另外,在输入一文字后,在所述表格内或在新生成一表格内显示若干文字,所述显示的若干文字与所述输入文字组成一常用词汇,并位于所述输入文字后。
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中文文字,通常只需按两次按钮即可完成,较大的提高了输入效率,高效便捷。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对所有文字整理后,分成了与数字键盘相对应的表格(3×4),对于一些4×3键盘的手机,可以相应地将表格转置,原理是一样的。对于已经分过的表格中的每一格,进一步分割,这样,可以保证任意一个拼音的深度不超过3,也就是说,最多3次按键,就能确定拼音及音调。在按键的过程中,与方向键对应的是到目前为止所选定的范围内最常见的几个字。当确定拼音及音调后,方向键就用于翻页(对于少量单音超过12字的)。当选择了某一个字后,数字键盘部分将恢复到最初的状态,而方向键所对应的部分则将显示最可能紧接在刚才一个字之后的字(即在其他输入法中也能经常见到的联想功能)。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选择文字声调的步骤、或者是选择部首/拼音与文字声调组合的步骤;文字声调包括第一声调、第二声调、第三声调、第四声调。
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辅助表格或若干辅助按键,在该辅助表格或若干辅助按键上设置方向键及确认键;同时,输入一文字之后,在所述辅助表格或若干辅助按键上显示若干文字,所述显示的若干文字与所述输入文字组成一常用词汇,并位于所述输入文字后。
大多数手机不论从性能方面,还是从屏幕分辨率等角度讲,都远不如触摸屏设备。但与此同时,手机拥有许多触摸屏设备没有的特点,它们拥有数字键盘,拥有方向键。表格式文字输入模式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
为了尽可能地扬长避短,与前述触摸屏手机版本的区别主要在于,操作不是通过触摸,而是通过提供给用户的与键盘相对应的表格。从而可以使手机键盘的利用率尽可能高,由此减少输入汉字需要的按键次数,以提高中文输入的效率。
现在来举一个例子,比如要输入“输入方式”这几个字:
  依次按“#”,“4”,“4”这三个键(这三个键分别在三次的表格中对应s所在的行,u所在的列),从而确定“输”的读音,最后按“2”选择“输”(“输”所在的位置恰为键盘中2的位置)。
  由于“输入”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接下来,只需要按方向键中的“中键”,就可以完成“入”字的输入。
  方   然后按“1”(“1”恰为f所在列,ang所在行)。但是,与“输”的输入过程不同,接下来按“下”键就可以完成“方”字的输入。这是因为,“方”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字。
  式   与“输入”类似,“方式”也是一个常用词,所以,用“中键”完成了“输入方式”这几个字的输入。
实施例一中触摸屏设备的效果已经比较直观,在此不多做赘述。以下主要对大多数手机的输入效果进行分析。
通过编程,对本输入模式与普通手机拼音输入法在逐字输入的情况下(不使用联想功能),所需的平均按键次数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平均按键次数是这样定义的:
average = Σ c ∈ GB 2312 f ( c ) * g ( c ) Σ c ∈ GB 2312 f ( c ) ,
其中f(c)指字符c的出现频率,g(c)指字符c的最少按键次数,当c为多音字时,这里的最少按键次数可以是这个字作其它音使用时的按键次数。
表格输入模式所需按键次数的模拟程序计算g(c)的流程:
读入表格输入方式的汉字排布表,将所有文字的所需次数设定为(3+该文字在底层区域的序号/12)(对于绝大多数字,这一值为4)。
读入常用字表(即第二、第三级状态下的4个最常用字),将这些字的所需次数修改为2或3。
普通手机拼音输入法所需按键次数的模拟程序计算g(c)的流程(这里模拟的手机输入法的具体说明:使用T9,允许不完整拼音输入,拼音切换每次一键,允许逐个选择音调,不需确定已选拼音,翻页每次一键完成,每页中间向两侧频率减小):
读入T9规则表。
读入拼音汉字表。对所有出现了的拼音的非空前缀处理为T9规则中所对应的数字序列,生成决定每个读音的所有前缀所需的按键次数。同时,对每个文字,生成它的读音表。
按频率由高到低顺序处理文字。对于每个文字,枚举它的每种读音。对于每种读音,枚举它的每个前缀,并计算决定读音的按键次数与选取文字的按键次数之和。选取所有情况的最小值作为g(c)。
普通手机拼音输入法平均按键次数的统计中,每页显示文字数不同会影响统计结果,这是几种情况的结果如表1所示。
  页数   每页5字   每页6字   每页7字   每页8字   每页9字
  按键次数   4.818865   4.800082   4.799639   4.808563   4.822386
表1每页显示文字个数对应的输入次数表
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在于:当每页显示文字过少时,需要更多的翻页次数。而显示文字过多时,选择每页两端的文字就会需要更多的按键次数。统计显示,每页7字恰好是两者的平衡点。
将表格式文字输入模式与普通手机拼音输入法每页字数最优情况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如图3及表2所示。
  输入模式   表格式文字输入模式   常规T9拼音输入法
  按键次数   3.173128   4.799639
表2表格输入与常规输入按键次数表
同样,在全句输入情形下,系统的分析与模拟难以进行,因此是直接在手机上进行的。结果如表3所示。
Figure A20081003999400091
Figure A20081003999400101
表3全句输入表格式及现有手机按键次数比较表
注:上表中各数据的统计是已知的可能达到的最小值。
索爱K750c、诺基亚N70、摩托罗拉L6使用了联想功能。同时,在前二者中,如果可能且有效,将使用数字编号来选择汉字,这可以大程度的加快速度,但不是非常普遍的方式。
索爱K750c:x(#)指包括1次长按。如果不长按将增大按键次数至少一次,这里选择了长按;如果不长按与长按总按键次数相等,选择不长按。但在实际应用中,对用户而言(时间、麻烦程度等),一次长按的代价可能远超过2次短按的代价。
诺基亚5310:以词为单位输入,这样的方式与表格式文字输入模式是可以相结合的,并可以进一步提升表格式文字输入模式的速度。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刚上小学的孩子,人人都可以有一部手机;而然无法否认,现有的编写是设备上输入文字的速度还相当令人难以接受。表格式文字输入模式可以根据设备的特点,加快包括拼音输入法在内的一些输入法的输入速度。两者分别适用于拥有触摸屏(或者与触摸屏相似的技术,如NOKIA的虚拟键盘技术,MOTO等的可变键盘技术)的一般性能的设备(包括,但远不限于手机、PDA等)和大多数手机设备。
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用于便携终端的表格式文字输入模式在没有触摸屏、也没有数字键盘的设备(如一些PSP,MP3,它们有时也需要文字输入)上同样适用。在这些设备上,表格可以与手柄、摇杆、导航键等设备相对应,便捷地用这种方式实现汉字的输入。方便了使用者直接使用已有输入设备,而不是搬出键盘来实现中文输入。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是一种输入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专门的输入法。其可以应用在很多设备上,所基于的输入法也不限于拼音,甚至可能是某个尚未提出的输入法。
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文字输入速度。从电脑的诞生到现在,文字输入的速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键盘逐渐被淡化的当前社会,在按键变少甚至没有按键的设备上实现快速文字输入的意义越来越大。相比手写输入,这种方式更快速;相比直接移植电脑输入法,这种方式更便利,也更高效。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信息单元不再是中文,而是韩文,表格不再是二维的,而变成了三维的;输入设备不再是触摸屏或方向键,而是一种三维导航输入设备。各个维度分别代表首音、中音和尾音。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表格不再是3*4的,而是4*5的,原因是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兼顾易用性与效率。而由此导致输入设备不再可以是手机数字键盘。我们考虑使用触摸屏或者导航键来实现移动和输入。在触摸屏设备上,这样做可以放大每个单元格,方面用户使用和选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介绍本发明的实现方法。这种实现方法适合于在不同设备上展示这种方法,而不适用于实际使用。
本实施例中开发使用Java ME和Java SE、Python相结合的方法,以下分别介绍。
主程序——Java ME
主程序使用Java ME编写,代码的组织是面向对象的。为了兼顾兼容性和效果,使用了Connected Limited Device Configuration(CLDC)1.0(JSR 30)和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Profile(MIDP)v2.0(JSR 118)。
一方面,Java本身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CLDC1.0和MIDP2.0本身就被绝大多数手机和个人助理设备所支持,并且是大多数此类设备上主要的扩展方式。
另一方面,代码的思路是基于对象的。程序中用于显示文字的代码被组织成了一个文字绘制对象,绘制界面中的文字表格也是由一个专门对象负责。图4显示了用户按键后程序的工作过程。
同时,Java最大的特点就是易于维护。在前述基础上,编写过程中,本发明不但时刻注意代码的执行效率和空间使用量,且处处关注可维护性和可读性,为将代码移植到更接近于设备的平台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在主程序中,主要使用到了:
游戏开发包,javax.microedition.lcdui.game.*:包括了2种显示元素。由此,程序可以简单地使用双缓存显示一切元素,并将场景和角色(Sprite)的概念融入到了其中,更清晰地表达程序的内容。提高了效率和可维护性。
数据输入流,java.io.DataInputStream等:由输入的二进制文件来决定表格的排布方式等,这样,就可以在当前程序的基础上,在Java ME平台设备有限的资源下,搭建出其他基于表格的输入法。
线程,java.lang.Thread和java.lang.Runnable: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用线程的方式执行一些简单的与时间有关的周期性的代码。
表格排布方案设计——Java SE
表格的排布使用Java SE完成。他主要的功能是根据GB2312字库、HOSS频序表、汉字拼音表,以及ASCII字库,来生成包含符号、英文等在内的拼音表格字库以及各级表各种的文字排布方式输出初步的配置文件的纯文本版本。这些纯文本版本经开发者稍加修改后后,再由这一程序生成二进制版本。在字库的生成过程中,由于文字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基于对GB18030,乃至更完整的字库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的考虑,使用了线性复杂度的代码来获得最高的执行效率。
字库的整理是在Java SE和Excel的辅助下,人工完成的。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整理,获得各种拼音的频率,人工根据相似性和频率,整理字库,尽可能的发挥表格输入法的特性。
其中,非触摸屏版本由于表格整理难度较大,难以人力完成,因此是在对相近拼音合并后,使用搜索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算法,实现了表格的初步排布,并在人工的辅助下,将每一个格子内的内容排布进行优化,对每一行列的名称进行修改后,得到的。
表格的排布主要用到了:
哈希表,java.util.HashMap和java.util.HashSet:使用哈希表保存文字的各种信息。并由此将同一个字的各种信息对应起来,从而产生表格。同时,为了可扩展性,存储空间是动态的。
平衡树(红黑树),java.util.TreeMap:非触摸版本中,生成联想功能所有数据。使用平衡树维护第二次按键后所能确定的各范围内最常用的前5个字。随后,对于每个第一次按键后能确定的范围,将其下一级中的前5个字加入树中。这个操作几乎是线性的。
缓冲数据输出,java.io.BufferedDataWriter:将数据以跨平台的方式,使用缓存,用二进制格式生成字库(拼音布局、文字表、文字显示方式、频序、联想等),作为资源文件供手机应用程序使用。
点阵字库制作——Python
点阵字库的生成使用了Python和PIL(Python Image Library)。
由于各种便携式平台对文字字体和大小的支持通常非常有限,而软件对文字占用空间(指在屏幕上占用的像素数)的精确性要求较强,为了保证作品在各种平台上效果的一致性,软件使用专门的字库文件来显示文字。
字库的生成通过图像处理,将bmp格式的文字图形矩阵,通过裁减、调整等,转换为二进制文件,从而把图像转换为点阵字库。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本发明不限于中文汉字的输入,还可以为其他文字;再如,本发明还包括使用表格式文字输入方法的电子产品,包括任意有触摸屏或按键来输入文字的电子产品。另外,多维文字输入方法还可以用除了表格之外的其他多维空间,如三维轨迹球,当然还可以是四维或者更高维数的多维空间。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操作一个控键,以在一个多维空间确定一个作用点,该作用点由表征一个信息单元的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定义;激活该作用点,以显示或缩小所述多维空间来进一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所对应的一组信息单元;和从所述该组信息单元中选择欲输入的信息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维空间为二维表格,所述表格的各行及各列分别代表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维空间为三维轨迹球,所述轨迹球的各维分别代表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单元为汉字,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汉字相应的声母和韵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单元为汉字,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汉字相应的至少两个笔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单元为汉字,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汉字相应的笔划以及与汉字相应的声母和韵母之一。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单元进一步包括于汉字相应的声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单元为韩文,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包括与韩文相对应的首音、中音、尾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键为可由用户控制的光标、与数字或方向键输入对应的控制点和触摸屏触点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包括欲输入的信息单元的信息单元组未显示时,包括步骤:在缩小的多维空间中进一步确定并显示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元素所对应的一组信息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
操作一个辅助控键,以在选择所述欲输入的信息元素后,显示若干信息元素,该若干信息元素与所述欲输入的信息元素关联。
1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文字输入方法的电子产品。
CNA2008100399942A 2008-07-01 2008-07-01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Pending CN101320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99942A CN101320295A (zh) 2008-07-01 2008-07-01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99942A CN101320295A (zh) 2008-07-01 2008-07-01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0295A true CN101320295A (zh) 2008-12-10

Family

ID=4018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399942A Pending CN101320295A (zh) 2008-07-01 2008-07-01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02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706A (zh) * 2011-03-28 2011-08-10 刘津立 一种通过触滑方式输入汉字全拼的方法
CN102419691A (zh) * 2011-11-18 2012-04-18 聂清永 虚拟键盘上符号标识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706A (zh) * 2011-03-28 2011-08-10 刘津立 一种通过触滑方式输入汉字全拼的方法
CN102419691A (zh) * 2011-11-18 2012-04-18 聂清永 虚拟键盘上符号标识的显示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132C (zh) 用于进行字母符号输入的小键盘布局
WO2007104262A1 (fr) Procede de saisie d'informations au moyen de lettres phonetiques chinoises
CN101595449A (zh) 用于在电子设备中输入中文字符的交叉媒体输入系统和方法
CN117590953B (zh) 基于10键键盘及应用于小屏电子设备的双拼输入法
CN100478852C (zh) 数字键盘英汉输入方法
US20100125449A1 (en) Integratd phonetic Chinese system and input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51144B (zh) 计算机键盘及数字键盘汉字“声形”输入法
CN102298449B (zh) 一种快速选字的拼音输入法
CN101140485A (zh) 音形编码汉字输入法
CN1129838C (zh) 自由式小键盘中文输入方法
KR101216840B1 (ko) 일본어 자판 및 일본어 입력 시스템
CN101320295A (zh) 多维文字输入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产品
CN101661335A (zh) 一种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中文输入方法及系统
CN101710263A (zh) 计算机键盘及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
CN1367420A (zh) 数码键盘中文输入方法及其键位例
CN101782808B (zh) 汉字输入方法及汉字输入平台
CN102279653A (zh) 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
CN1256649C (zh) 基于键选双拼的中文整句输入法及其键盘布局
CN101251772A (zh) 嵌入式设备的现代藏文输入法
CN1272693C (zh) 仿真拼音数字输入法
CN101923396A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数字键盘的汉字元拼输入方法
CN101976118B (zh) 一种基于音码的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方法
KR200318329Y1 (ko) 숫자 키패드를 통한 한글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CN101561712B (zh) 一种应用十二键朝鲜文字键盘输入朝鲜文字的方法
CN119556805A (zh) 一种音码数码结合的中英文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