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0760A -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10760A CN101310760A CNA2007100574044A CN200710057404A CN101310760A CN 101310760 A CN101310760 A CN 101310760A CN A2007100574044 A CNA2007100574044 A CN A2007100574044A CN 200710057404 A CN200710057404 A CN 200710057404A CN 101310760 A CN101310760 A CN 1013107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paration
- extracting
- preventing
- standby
- ex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它是由地骨皮、黄连、淫羊藿、肉桂、葛根、姜黄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的优点是:1具有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兼补脾肾阳虚,活血祛瘀,标本兼治,用于代谢综合征,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症候;2动物试验表明既具有明显、持久的降糖作用,又具有明显的降脂调脂作用,防止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受损,使早期大血管受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逆转;3动物试验表明毒性很低,服用安全。4其提取工艺先进,服用量小,可以制成多种剂型,便于生产、储存、运输、携带和服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成方制剂,特别涉及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
背景技术: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表的文件表明,在过去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由3000万剧增至2.3亿,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十个国家中,有七个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居于榜首。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有5000万人,未来两三年内患病数可翻一番,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其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中有96%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征,就是最主要的,最早期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迅速提高,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发病率为15.7%,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在未来七年里,其死亡率高达12.5%。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全球将有3.88亿人死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其中8000万人在中国。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约占到80%,使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比常人高2~4倍,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常人平均高出4.5倍。单纯糖尿病人年均治疗费用为0.37万元,而糖尿病并发慢性并发症的人年均治疗费用为1.39万元,高出了近4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慢性病将给中国带来至少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主要源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
代谢综合征是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因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大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现在已经证实,早期干预代谢综合征,代谢异常可以得到纠正,可以消失,可以逆转。研发防治代谢综合征药物,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颇具实用价值。
目前市场上尚无既降糖又调脂的中西药物,一味的追求降糖无疑是对已渐失敏感的胰岛雪上加霜,加速胰岛素抵抗,反而诱发脂质代谢紊乱。
传统中医素有“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之称,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中医药融治疗与防并发症于一炉,在防治代谢综合征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经验。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一技术背景,研发出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的中药成方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这种中药制剂既能有效、持久的降低血糖,又能调节血脂,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代射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应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确定了其组方地骨皮6-30、黄连0.5-5、淫羊藿1.5-8、肉桂1.5-8、葛根5-30、姜黄3-15。(日剂量,单位均为克)
上述方药,采取不同方法提取,获得提取物,以此提取物制成各具特色的不同制剂:
提取方法(1)上述方药用3-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1-3小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浸膏,备用。
提取方法(2)上述方药,姜黄,黄连、肉桂用3-6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1-3小时,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备用,其药渣加入淫羊藿、地骨皮、葛根三药,用3-10倍水加热回流提取2-5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1-1.15(60℃),放凉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40%-80%,静置,取上清夜,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上述醇提浓缩液混合,继续减压浓缩,得浸膏,备用。
提取方法(3),上述方药,地骨皮、姜黄、肉桂用3-6倍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得浸膏I备用;处方量黄连粗粉,用0.5%-3%的酸浸泡8-14小时,用同浓度的硫酸渗漉,渗漉速度10-40ml/分,至渗漉液无生物碱反应,收集前3-6倍量的渗漉液,用石灰乳调PH6-7,0-8℃放置8-14小时,过滤,滤液用盐酸调PH1-2,0-8℃放置8-14小时,过滤,沉淀用冷水洗,滤干,真空干燥得橘黄色粉末,备用,淫羊藿,葛根与醇提后的地骨皮、姜黄、肉桂用3-6倍量3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上述浸膏I合并继续浓缩,与橘黄色粉末混合,得浸膏,备用。
提取方法(4),上述方药,地骨皮,姜黄,肉桂、黄连的处理同方法(3),分别得浸膏I和橘黄色粉末;淫羊藿,葛根与醇提后的地骨皮、姜黄、肉桂与方法(3)提取相同,减压回收至无醇味后上已处理的柱分离,柱
吸附剂为聚酰胺、硅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中的一种,用20-70%乙醇解吸,减压浓缩解吸液,与浸膏I桔黄色粉末混合,备用。
提取方法(5)黄连的处理同方法(3),得桔黄色粉末,淫羊藿、葛根的处理同方法(4),地骨皮、姜黄、肉桂粉成粗粉,用CO2超临界萃取,压力为10-30Mpa,温度30-50℃。流量为200-300Kg/h,萃取时间为1-4小时,得提取物与其余提取物混合,得浸膏,备用。
用上述提取物,可以制成各具特色得剂型。其中包括片剂、胶囊剂,工艺简单、成本低;软胶囊、充液胶囊,可以用脂溶性的介质将非水溶性的提取物充分分散,加快吸收,有利于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速崩片、滴丸,加速崩解或溶散,有利于吸收,有利于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所制成的各种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药中的1-2味药进行有效成份或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其余药味采用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这种质量控制方法是较先进的,与国际医药市场对复方植物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是接近的;也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药中的6味药进行有效成份或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这种质量控制方法是最先进的,与国际医药市场对复方植物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完全接轨,为该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提供了条件。
本发明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给药10天后,(n为动物数):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说明给药10天后,本方具有明显的降糖降脂作用,低剂量与金芪降糖片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与二甲双胍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金芪降糖片。
给药20天后,(n为动物数):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说明本方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而金芪降糖片由于化学致模型,不能坚持20天全部死亡,本方的作用明显由于金芪降糖片,本方与二甲双胍比较,其降血糖,降低甘油三脂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但降低总胆固醇的作用却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为40.4g生药/kg;长期毒性试验,连续给药6个月,大鼠无异常反应,说明本品是安全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提取物的制备
处方:地骨皮 9份
黄连 0.6份
淫羊藿 3份
肉桂 3份
葛根 6份
姜黄 3份
操作:上述五味,取地骨皮、姜黄、肉桂加6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黄连粉成过8目筛的粗粉,用1%硫酸浸泡过夜,用1%硫酸渗漉,渗漉速度为25ml/min,渗漉至无生物碱反应,收集前5倍渗漉液,其余渗漉液当做下批渗漉备用,用石灰乳调PH6-7,0℃左右放置过滤,抽滤,沉淀弃之,滤液用盐酸调PH1-2,0℃左右放置过夜,抽滤,沉淀用冷水洗涤,抽干,70℃以下真空干燥,得桔黄色粉末,含总生物碱80%以上,含盐酸小檗碱不低于50%,备用;淫羊藿、葛根用6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0.5g生药/ml,放冷,上聚酰胺柱,用水冲洗柱,用20%乙醇冲洗柱,用70%乙醇解吸,解吸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与上述提取物混匀,70℃以下真空干燥至干,含生药29.3g/g。
实验例2:片剂制备
处方:实施例1 提取物 100份
辅料 预胶化淀粉 1份
硬脂酸 1份
滑石粉 0.5份
羧甲淀粉钠 0.5份
糊精 1份
制法:混匀,制粒,过20筛,压片。0.3g/片
每次服2片,每日服3次
实验例3:软胶囊制备
处方:实施例1提取物 100份
辅料 色拉油 98份
棕榈油 1份
蜂蜡 1份
制法:胶体磨混匀,压制软胶囊。0.56g/粒,口服:1粒/次,3次/日。
Claims (9)
1.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中药复方制剂,这个复方制剂的处方组成是地骨皮、黄连、淫羊藿、肉桂、葛根、姜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的处方配伍,其特征在于:地骨皮6-30、黄连0.5-5、淫羊藿1.5-8、肉桂1.5-8、葛根5-30、姜黄3-15(日服量,单位均为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处方药经提取获得提取物,提取方法采用水为溶媒,溶媒为处方药材的3~10倍,加热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1~3小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40(60℃),得稠膏,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处方药经提取获得提取物,提取采用如下方法,处方药姜黄、黄连、肉桂用3-6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1-3小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稠膏备用,其药渣加入处方量的地骨皮、淫羊藿、葛根,用3-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5次,每次提取1-3小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15(60℃),放凉后,搅拌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80%,静置,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上述稠膏混合,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40(60℃),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处方药经提取获得提取物,提取采用如下方法,处方药地骨皮、姜黄、肉桂用3-6倍量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次,每次提取1-3小时,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I备用;处方量黄连粉成粗粉,用0.5%-3%的硫酸浸泡8-14小时,用同浓度硫酸渗漉,渗漉速度为10-40ml/分,至渗漉液无生物碱反应止,收集前3~6倍量的渗漉液,用石灰乳调PH6~7,于0~8℃放置8~14小时,过滤,滤液用HCl调PH1~2,0~8℃放置8~14小时,过滤,沉淀用冷水洗涤,滤干,真空干燥,得橘黄色粉末,备用;处方量淫羊藿、葛根与醇提后的地骨皮、姜黄、肉桂用3~6倍量的30~80%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与上述稠膏合并,继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5,与上述粉末混匀,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处方药经提取获得提取物,提取采用如下方法,处方药地骨皮、姜黄、肉桂、黄连的提取方法同本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所得提取物备用;淫羊藿、葛根按处方量同本权利要求5的方法提取,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至0.5g生药/ml,进行柱分离。吸附剂为硅胶、聚酰胺、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等中的一种,用20-70%乙醇解吸,得解吸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处方药经提取获得提取物,提取采用如下方法,处方量的黄连、淫羊藿、葛根按本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分别得桔黄色粉末和稠膏,备用;处方量的地骨皮、姜黄、肉桂粉成粗粉,用CO2超临界萃取,压力为10-30Mpa,温度为30-50℃,流量为200-300Kg/h,萃取时间为1-4小时,得萃取物与上述提取物混匀,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处方药经提取获得的提取物,制成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充液硬胶囊、滴丸剂、口腔速崩片、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对各种制剂中的6味中药中的1-2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效成份或指标成份进行含量测定,并规定合理限度,对其余药味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能较好的控制产品的质量,基本符合国际医药市场对复方植物药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574044A CN101310760A (zh) | 2007-05-22 | 2007-05-22 |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574044A CN101310760A (zh) | 2007-05-22 | 2007-05-22 |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0760A true CN101310760A (zh) | 2008-11-26 |
Family
ID=40099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574044A Pending CN101310760A (zh) | 2007-05-22 | 2007-05-22 |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1076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7925A (zh) * | 2009-12-16 | 2010-12-01 | 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 | 一种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
CN110314213A (zh) * | 2019-08-12 | 2019-10-11 | 南京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07
- 2007-05-22 CN CNA2007100574044A patent/CN10131076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7925A (zh) * | 2009-12-16 | 2010-12-01 | 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 | 一种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
CN101897925B (zh) * | 2009-12-16 | 2015-04-29 | 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 | 一种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
CN110314213A (zh) * | 2019-08-12 | 2019-10-11 | 南京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13724A (zh) | 防治脑病和益智的脑活性作用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434053A (zh) | 知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703617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18096A (zh) | 茜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816505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2224924A (zh) | 含有海参皂苷的组合物及其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 |
CN101310760A (zh) | 一种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成方制剂 | |
CN103655791A (zh) | 一种痰瘀同治的荷丹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1297823A (zh) | 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 | |
CN101164606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脂代谢紊乱的中药成方制剂 | |
CN105832814A (zh) | 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总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618335A (zh) | 一种能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62454A (zh) | 一种具有辅助降糖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5326936A (zh) |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22522B (zh) |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75873C (zh) | 六味地黄胶囊的生产工艺 | |
CN102247515B (zh) |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80010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 |
CN1451429A (zh) | 一种治疗菌痢的中药及其生产方法 | |
CN1541692A (zh) | 一种能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的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0488546C (zh) | 降糖降脂降压、改善微循环及免疫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77416B (zh) |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57755A (zh) | 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768124A (zh) | 一种活血止痛组合物及胶囊制备工艺和应用 | |
CN1322539A (zh) | 由匙羹藤叶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