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5146B - 具有圆柱锁体和钥匙的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圆柱锁体和钥匙的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05146B CN101305146B CN2006800415427A CN200680041542A CN101305146B CN 101305146 B CN101305146 B CN 101305146B CN 2006800415427 A CN2006800415427 A CN 2006800415427A CN 200680041542 A CN200680041542 A CN 200680041542A CN 101305146 B CN101305146 B CN 1013051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device
- described locking
- coding
- seamed edge
- contact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9/00—Key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B19/0017—Key profiles
- E05B19/0029—Key profiles characterized by varying cross-sections of different keys within a lock system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 Y10T70/7508—Tumbler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 Y10T70/7508—Tumbler type
- Y10T70/7559—Cylinder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 Y10T70/7508—Tumbler type
- Y10T70/7559—Cylinder type
- Y10T70/7565—Plural tumbler se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 Y10T70/7508—Tumbler type
- Y10T70/7559—Cylinder type
- Y10T70/7588—Rotary plug
- Y10T70/7593—Sliding tumblers
- Y10T70/7599—Transverse of plu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486—Single key
- Y10T70/7508—Tumbler type
- Y10T70/7559—Cylinder type
- Y10T70/7667—Operating elements, parts and adjuncts
- Y10T70/7689—Tumblers
- Y10T70/7695—Plat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78—Operating elements
- Y10T70/7791—Keys
- Y10T70/7881—Bit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它由钥匙和圆柱锁体构成,圆柱锁体包括位置固定的圆柱壳体和在其中转动支承的圆柱锁芯。钥匙杆(10.3)具有棱边轮廓,并且可插入到圆柱锁芯的钥匙通道中,在钥匙通道中设置有横交于钥匙通道可运动的锁片(41、42)。钥匙杆(10.3)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成型的凹槽。对每个锁片(41、42),凹槽具有一对用于钥匙编码的检验部位,而锁片(41、42)具有一对对应检验部位,这些对应检验部位建立相应的对应编码。为了设计一种既省空间且编码又具有大的变化可能性的锁定装置,本发明建议将钥匙杆(10.3)上的两个检验部位构造成凹槽,这些凹槽设置在相对于钥匙杆(10.3)的棱边轮廓的棱边(57.2、57.3)对置的侧面上。由此在棱边轮廓的角区域中在两个凹槽之间形成接片(22、23)。这个接片用作编码接片(22、23),因为它的对置接片侧面用于编码。所属的锁片(41、42)具有切口。在使用情况时该切口包围对置接片侧面上的编码接片(22、23)。由此切口的侧面界边就形成了锁片(41、42)中的对应检验部位。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定装置。DE 199 44 070 C2公开了这样一种锁定装置。在该装置中钥匙的编码由沿钥匙纵向方向延伸的编码槽构成。所属的锁片具有突起作为检验部位。当钥匙插入时该突起啮合到编码槽的确定的截面中。该突起在锁片上的位置和槽的编码有关,并且因此形成锁定装置的相应的对应编码。
EP 0 267 316 A1公开了另一种锁定装置。在这种锁定装置中钥匙具有多角形的杆截面。为了进行编码在钥匙杆的棱边刻有不同深度的沟槽。弹簧加载的锁销作用在杆截面的棱边上,并且对钥匙杆的角区域中的沟槽的深度进行检验。在钥匙杆的头部在棱边之间的侧面中设置上升倒角,这些斜坡倒角用于在钥匙插入时顶起锁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新的编码可能性的可靠的锁定装置。编码的重要目的是开发出一种具有小的截面的钥匙,虽然如此该钥匙却具有高的编码变化多样性的优点。这个任务通过锁定装置来完成,具有圆柱锁体,该圆柱锁体由位置固定的圆柱壳体和在其中转动支承的圆柱锁芯构成,
并且具有带有棱边轮廓的钥匙杆,所述钥匙杆可以插入到圆柱锁芯中的钥匙通道中,以便将横交于该钥匙通道可活动的锁片归拢到圆柱锁芯的横截面上,
其中借助沿钥匙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成型的凹槽,为每个锁片设置有一对检验部位用于钥匙杆编码,
并且在每个锁片上设置一对对应检验部位,这些对应检验部位建立相应的对应编码,其中,
第一凹槽设置有所述一对检验部位中之一,该检验部位布置在钥匙杆的棱边轮廓的一个侧面上,而第二凹槽设置有所述一对检验部位中之二,该检验部位设置在上述棱边轮廓的相邻的侧面上;
在钥匙杆的棱边轮廓的角区域中留有接片,该角区域布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
上述接片起编码接片的作用,因为编码接片的对置的接片侧面形成钥匙杆的用于编码的一对检验部位;
锁片设置有切口,该切口在需要时在对置接片侧面上将编码接片包围;
在锁片中的切口的侧面界边形成了对应检验部位。这些措施特别是具有下述意义。
本发明是在钥匙杆的棱边轮廓的角区域中设置编码。由两个彼此反向的在棱边轮廓的相邻侧面中加工出的凹槽来形成检验部位配对。在棱边轮廓的角区域中在两个角形切口之间保留接片。在编码接片的相继的轴向区段中,对置的接片侧面彼此成对地错位,并且产生钥匙杆的如此用于编码的检验部位配对。因此将这个接片称之为“编码接片”。编码接片的走向由棱边轮廓中的角区域确定,因为在需要时该编码接片也可用它的两个接片侧面超出钥匙杆的棱边轮廓中的棱边,所以在钥匙截面小的情况下,当编码接片的两个用于编码的对置接片侧面的这种结构中产生大的变化多样性,因为两个接片侧面被锁片中的切口界边包围,所以形成强制的导引机构。这个强制导引机构在锁定装置中有这样的优点,即在这些锁定装置中该钥匙只用作应急钥匙,并且只在特殊情况时使用。对于应急钥匙,由于长期未使用圆柱锁芯中的锁片可能不灵活或者粘住了。根据本发明的强制导引机构的任务是使其灵活使用。在这样一种应急钥匙中通过电远程遥控或者通过智能卡对锁定装置进行正常的控制。
因为钥匙杆的棱边轮廓通常具有多个棱边,例如设计成四边形,所以可在角区域的每个区域中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编码接片。至少这些编码接片中的几个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编码,以达到在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中的大的变化多样性。
除此以外还提高了防撬开的可靠性,因为锁片用它们的对应检验部位作用在不同的编码接片上,并且因此在圆柱锁芯中按照彼此不同的方向移动。这使得非法人员难于了解如何撬开该锁定装置。此外因此使用所谓的撬开工具给编码进行解码增加了困难。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借助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这些附图是:
图1a+1b:根据本发明的钥匙杆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在图1a或者图1b中所示出的钥匙杆的角区域的放大简图;其中示出了在设计为此所需要的凹槽之前形成编码接片的变型方案;
图3:在编码接片的两侧具有检验部位配对的钥匙杆的具体截面;
图4:锁定装置的和图3相类似的截面,在该截面中除了编码接片的编码外还在所属的锁片上示出了相应的对应编码;
图5a、5b:具体锁片的两个实施例的俯视图,所述锁片配属于图1a、1b中钥匙的确定的检验部位配对;
图6: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两个锁片的钥匙杆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所述两个锁片作用在两个彼此不同的编码接片上;
图7a+7b:图6中所示钥匙杆沿那里所示的VIIa-VIIa和VIIb-VIIb的截面的两个放大截面图;
图7c:具有圆柱锁体和钥匙杆的整个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截面图;
图8:已在图6中示出的钥匙杆的俯视图;
图9+10:沿图8中沿IX-IX和X-X剖切的钥匙杆的两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钥匙杆的第一实施例10.1,它具有棱边轮廓17。这个棱边轮廓17在此设计为四边形,并且在一个棱边57.1的区域中仅具有一个编码接片21。在该透视图中可看到两个侧面11、12。该四边形轮廓具有彼此不同的棱边尺寸,因为宽度18设计得比轮廓高度19要大。
图1b示出了钥匙杆的第二实施例10.2。它的棱边轮廓17也是四边形,然而在此所有角区域30.1至30.4分别设置编码接片21至24。其中只能见到三个编码接片21、22和23。如此设计的编码接片将借助图2和图3详细解释。
在图2中略去阴影线地示出了角区域30.1的截面图。该截面位于钥匙杆10.2的两个平的侧面11、12之间。如图3中通过点阴影所示,各有一个凹槽31、32切入到侧面11、12中。在本情况中该凹槽为角形设计。因此,这两个凹槽应叫做角形凹槽31、32。这些角形凹槽31、32具有彼此面对的角边34。在这些角边之间保留接片21。由这两个角边34形成的接片侧面25.1、26.1用作钥匙槽10.2的一个检验部位配对15、16。它的侧面位置用作编码。因此,这个接片21可以叫做“编码接片”。在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中直角地形成角形凹槽31、32。
上述钥匙10.1、10.2是锁定装置的组成部件。图7c中可看到的圆柱锁体50也属于所述锁定装置。图7c示出这样圆柱锁体的截面。所述圆柱锁体由位置固定的圆柱壳体51和在其中转动支承的圆柱锁芯52构成。圆柱锁芯52设置钥匙通道53。在图7c中根据本发明的钥匙杆的第三实施例10.3插入在所述钥匙通道中。所述钥匙通道在涉及到图6至10时还将详细说明。圆柱锁芯52具有一些腔室。在这些腔室中弹簧加载的锁片21横交于钥匙轴线27可活动。弹簧54作用在相应锁片41的凸鼻38上。通过图7c中的双箭头47.1示出了锁片41的线性运动。当钥匙杆10.3没有插入时,弹簧54将锁片推入到闭锁通道55.1或者55.2中,并且通过此措施将圆柱锁芯52不可转动地固定在圆柱壳体51中。在7c所示的实施例中,圆柱壳体51还具有另外两个闭锁通道56.1和56.2,它们当钥匙拔出来时用于使垂直于所示锁片41布置的另一锁片42的端部的进入。这一点将在图6和7a中还将详细说明。
在图4中详细示出这种锁片41是如何和插入的钥匙杆10.2共同作用的。锁片41的一对对应检验部位45、46作用在编码接片21的前面已提到的两侧的检验部位配对上。所述一对对应检验部位45、46形成相应的对应编码。这是通过锁片中的切口40实现的。在钥匙插入时编码接片21啮合到该切口中。40的两侧的切口界边43、44产生两个对应检验部位45、46。
从图5a可以看出,锁片41为构造成板状,并且具有中心穿口39。当钥匙插入时该穿口被钥匙杆穿过。切口40在侧面和这个中心穿口相邻接,并且朝向在讨论图7c时已说明的侧面的凸鼻38方向,弹簧54作用在该凸鼻38上。
图5b示出了图5a的锁片41的替代的锁片41’。其区别在于,在板状锁片的特定棱边上设置了一些坡口。这些坡口在那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倒角48.1至48.5。这样首先在已说明的两个切口界边43、44上设置倒角48.1、48.2。这些倒角48.1、48.2的任务是当钥匙插入到图7c中的钥匙通道53时使钥匙杆能更好的通过。
当非法人员想弄清楚在已确定的圆柱锁体中使用的是哪种编码时,它们根据切口界边43、44的位置,确定出是如上所述给锁片41’设置有倒角48.1、48.2的编码。为了增加非法人员的解码困难可通过下述措施对编码进行“掩饰”,即在48.3至48.5中再设置另一些坡口。在两个切口界边43、44之间有连接段40.1。它的棱边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倒角48.3。最后在图5b中,穿口39在过渡到切口40的过渡段中设置棱边49.2和49.3,它们的棱边也可以设置倒角48.4或48.5。
图3仅示出了编码接片21的编码部位28.3的位置的实例。沿钥匙杆10.3的纵向方向有许多其它的检验部位。这些检验部位在图3中用附图标记29.1至29.10表示。为了使编码有变化,当然在各个编码接片21至24的相继的区段中,图3所示的两个接片侧面错位。这样在那里的钥匙杆10.3中就出现了在图8中用粗点阴影突出表现的第一编码接片21。在图2中通过虚线25.1至25.5和26.1至26.5示出了接片侧面的可能的变化多样性。
在图2中设置了五个不同的编码部位28.1至28.5。在这些编码部位中,配套的接片侧面配对25.1、26.1至25.5、26.5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其中,所属的编码接片在钥匙杆10.2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具有基本保持相同的接片宽度20。只是在彼此相邻的较大的台阶突时,编码接片才在局部部位具有不同的接片宽度。已在图2中示出了检验棱边配对28.1的可能的极限位置。在该极限位置中,两个配套的接片侧面25.1、26.1已超出在那里的四边形轮廓17的那里的棱边57.1。
在图8中在那里的钥匙杆30.3的编码接片24中也有类似的极限检验部位配对。在那里设置了10个轴向有间距的检验部位29.1至29.10。在图8中,四边形轮廓17’的棱边57.1在那些棱边57.1被编码接片21超过的部位上由虚线代替。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例如发生在检验部位29.3和29.9上。
从图3和图4看到,布置在编码接片21两侧的角形凹槽的彼此相对的角边34垂直于在那里的锁片41的运动方向47.1延伸。此外两个编码接片21彼此平行设置。当然也可设想这些角边34也可与运动方向47.1倾斜地设置。然后该接片21就具有梯形的截面。此外,在图3和图4中角边34为直线设计。其替代方案是这些角边可以弯曲设计和凸起或者凹入地延伸。
图3的另一角边35在图4中与所属的锁片41的运动方向47.1基本平行地延伸。这两个角边34、35彼此连成顶角。在本情况中正如上面已提到的该顶角设计为直角。如图2所示,这些其它的角边35在共用的基准平面36中延伸。这个基准平面36与角区域30.1倾斜相交。也可替代地至少在局部部位将位于编码接片两侧的、且沿锁片41的运动方向延伸的角边35彼此高度错位地设置。
在本情况中,图2中的编码部位配对28.1至28.5的位置的变化发生在已述的共用的基准平面36中。这个基准平面36对于所属的钥匙杆10.1至10.3的整个轴向长度是非常重要的。也可替代地将这样一种基准平面至少在编码接片41至54的几个轴向区段中按照不同的高度设置。
正如已述的,在这两个实施例10.1、10.2中钥匙杆具有四边形轮廓17。替代地其截面也可使用六边形或者八边形轮廓。图6至10示出了钥匙杆10.3。它具有特别的棱边轮廓17’。由于它具有下述特别的结构-该结构可从图9中看到-而被称作“棱形轮廓”。
根据图9该棱形轮廓17’也具有四个有效的棱边57.1至57.4。它们用于建立图10的四个编码接片21至24。它们与前述的图1b至图4的四边形轮廓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和第四侧面12’、14’弯折成顶盖形。这样在一侧棱边57.1、57.4和另一侧57.2、57.3之间产生顶盖轮廓段60。这些顶盖轮廓段在所属的角尖59.1或59.2的两侧彼此产生弯折的部分表面58.1、58.2。这样近似地产生虽然不规则,但是折叠对称的“六边形轮廓”。它的两个角尖59.1和59.2不用于编码。这两个顶盖轮廓段60在两个彼此对置的侧面12’、14’中彼此镜像相同设计,并且在设置编码部位配对58.1至58.5时具有提高变化多样性的优点,这点可借助图2和图9说明。
在图9中相对于棱边57.4,部分表面58.1的倾斜定向具有约15°的顶角增升61。如果相对于图2中的棱边57.1以图2中的相同角度61画一条点式的辅助线62,人们可以看到在那里的编码部位配对28.1的前面人们得到了附加的钥匙截面。在该截面中编码可以继续变化。这一点对于图9中所示的其它的棱边57.1来说也适用于在那里进行编码。这种编码在顶盖轮廓段60的部分表面58.2中赢得了附加的余地。虽然由于平的顶盖轮廓段60使接片截面的扩展比较小,但是人们仍然得到了用于编码部位配对的位置继续变化的比较大的部分表面58.1、58.2。
从图6至图10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发明的钥匙杆的第三实施例10.3中所有四个棱边57.1至57.4都设置有编码接片21至24,其中,如在图10中可以特别好地看到彼此对置的编码接片,它们具有彼此相同的编码,即一边是21、23、另一边是22、24。这个钥匙杆10.3形成了所谓的“换向钥匙”。这个换向钥匙可按两个彼此错位180°的位置,插入到图7c的圆柱锁芯52的钥匙通道53中。相对于它在圆柱锁芯52中的位置在这个装置中具有两种锁片41、42,如在图6至7a中所示。锁片的其中一个类型41例如沿编码接片22检验编码部位配对,而另一类型锁片42和编码接片23共同作用。当钥匙处于换向位置时各对置的编码接片24至21作用在锁片的两种类型41或42上。
从图6和图7b可特别好地看出,这两个锁片41、42彼此错位角度。这个角度错位和所属的编码接片22、23的角度错位相当。在本情况中这个角度错位为90°角。如同箭头47.1和47.2所示,锁片的两种类型41、42的运动方向47.1、47.2按角度63设置,在此这个角度为90°。此外,这两类锁片41、42在圆柱锁芯52中是交替地设置,这样相继设置的锁片41、42在钥匙通道53中可按彼此不同的方向47.1、47.2沿纵向方向运动。
如在图4中虚线表示的,棱边区域33可如37所示的切除掉。通过这一措施人们得到了空间,因为所属切口40在锁片41中的深度可相应地设计得更为平一些。这不损害在钥匙杆10.2的编码接片21的两侧的重要的检验部位15、16的尺寸。代替这种切除37的做法,还可将角区域中的棱边进行修圆。
附图标记表
10.1 具有编码接片的第一钥匙杆(图1a)
10.2 具有四个编码接片的第二钥匙杆(图1b至图4)
10.3 具有棱形轮廓的第三钥匙杆(图6至10)
11 10.2的第一侧面(图1a至4)
12 10.2的第二侧面(图1a至4)
12’ 10.3的第二侧面(图9)
13 10.2的第三侧面(图1a至4)
14 10.2的第四侧面(图1a至4)
14’ 10.3的第四侧面(图9)
15 11上的第一检验部位(图3、4)
16 11上的第二检验部位(图3、4)
17 棱边轮廓、四边形(图1a至4)
17’ 10.3的棱边轮廓、棱形轮廓(图6至10)
18 10.1的宽度(图1a)
19 10.1的高度(图1a)
20 接片宽度(图2)
21 30.1中的第一编码接片(图1b)
22 30.2中的第二编码接片(图1b)
23 30.3中的第三编码接片(图6)
24 30.4中的第四编码接片(图1b)
25.1 28.1中的21的第一接片侧面(图2)
25.2 28.2中的21的第一接片侧面(图2)
25.3 28.3中的21的第一接片侧面(图2)
25.4 28.4中的21的第一接片侧面(图2)
25.5 28.5中的21的第一接片侧面(图2)
26.1 28.1中的21的第二接片侧面(图2)
26.2 28.2中的21的第二接片侧面(图2)
26.3 28.3中的21的第二接片侧面(图2)
26.4 28.4中的21的第二接片侧面(图2)
26.5 28.5中的21的第二接片侧面(图2)
27 10.3的钥匙轴线(图6、7c、8)
28.1 第一编码部位配对,第一编码部位(图2)
28.2 第二编码部位配对,第二编码部位(图2)
28.3 第三编码部位配对,第三编码部位(图2)
28.4 第四编码部位配对,第四编码部位(图2)
28.5 第五编码部位配对,第五编码部位(图2)
29.1 第一检验部位(图8)
29.2 第二检验部位(图8)
29.3 第三检验部位(图8)
29.4 第四检验部位(图8)
29.5 第五检验部位(图8)
29.6 第六检验部位(图8)
29.7 第七检验部位(图8)
29.8 第八检验部位(图8)
29.9 第九检验部位(图8)
29.10 第十检验部位(图8)
30.1 10.2的第一角区域(图1b、2)
30.2 10.2的第二角区域(图1b)
30.3 10.2的第三角区域(图1b)
30.4 10.2的第四角区域(图1b)
31 11中的第一角形凹槽(图3)
32 12中的第二角形凹槽(图3)
33 在21中被切除掉的棱边区域(图4)
34 31、32的第一角边(图3)
35 31、32的第二角边(图3)
36 35的基准平面(图2)
37 33的切割线(图4)
38 41的凸鼻(图5a)
39 41和41’中的穿口(图5a)
40 41、41’、42中的切口(图4、5a、5b;7a、7b)
41 锁片(图4、5至7b)
41’ 锁片(图5b)
42 锁片(图6、7b)
43 40的第一切口界边(图4)
44 40的第二切口界边(图4)
45 在40中的41的第一对应检验部位(图4)
46 在40中的41的第二对应检验部位(图4)
47.1 41的运动方向(图4、6至7c)
47.2 42的运动方向(图6、7b)
48.1 43中的倒角(图5b)
48.2 44中的倒角(图5b)
48.3 29.1中的倒角(图5b)
48.4 29.3中的倒角(图5b)
48.5 29.2中的倒角(图5b)
49.1 43、44之间的连接段(图5b)
49.2 40中39的第一棱边(图5b)
49.3 40中39的第二棱边(图5b)
50 圆柱锁体(图7c)
51 位置固定的圆柱壳体(图7c)
52 51中的圆柱锁芯(图7c)
53 52中的钥匙通道(图7c)
54 用于41的弹簧(图7c)
55.1 41的第一闭锁通道(图7c)
55.2 41的第二闭锁通道(图7c)
56.1 42的第一闭锁通道(图7c)
56.2 42的第二闭锁通道(图7c)
57.1 17;17’的第一棱边(图8至10)
57.2 17;17’的第二棱边(图8至10)
57.3 17,17’的第三棱边(图8至10)
57.4 17,17’的第四棱边(图6至10)
58.1 60的第一部分表面(图9)
58.2 60的第二部分表面(图9)
59.1 60的第一角尖(图9)
59.2 60的第二角尖(图9)
60 17’中的顶盖轮廓段(图9)
61 60的顶盖增升角度(图9、2)
62 61的辅助线(图2)
63 47.1、47.2之间的夹角(图7b)
Claims (40)
1.锁定装置,具有圆柱锁体(50),该圆柱锁体由位置固定的圆柱壳体(51)和在其中转动支承的圆柱锁芯(52)构成,
并且具有带有棱边轮廓(17)的钥匙杆(10.1、10.2、10.3),所述钥匙杆可以插入到圆柱锁芯(52)中的钥匙通道(53)中,以便将横交于该钥匙通道可活动的锁片(41、42)归拢到圆柱锁芯(52)的横截面上,
其中借助沿钥匙杆(10.1、10.2、10.3)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成型的凹槽(31、32),为每个锁片(41、42)设置有一对检验部位(15、16)用于钥匙杆(10.1、10.2、10.3)编码,
并且在每个锁片(41、42)上设置一对对应检验部位(45、46),这些对应检验部位建立相应的对应编码,
其特征在于,
第一凹槽(31)设置有所述一对检验部位(15、16)中之一,该检验部位布置在钥匙杆(10.2)的棱边轮廓(17)的一个侧面(11)上,而第二凹槽(32)设置有所述一对检验部位(15、16)中之二,该检验部位设置在上述棱边轮廓(17)的相邻的侧面(12)上;
在钥匙杆(10.1、10.2、10.3)的棱边轮廓(17)的角区域(30.1)中留有接片,该角区域布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
上述接片起编码接片(21-24)的作用,因为编码接片(21)的对置的接片侧面(25.3、26.3)形成钥匙杆(10.1、10.2)的用于编码的一对检验部位(15、16);
锁片(41、42)设置有切口(40),该切口在需要时在对置接片侧面(25.3、26.3)上将编码接片(21-24)包围;
在锁片(41、42)中的切口(40)的侧面界边(43、44)形成了对应检验部位(45、4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编码接片(21-24)的相继区段中改变一对检验部位(15、16)的位置,将编码接片(21-24)上的两个所述对置的接片侧面(25.3、26.3)彼此侧面错位地布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编码部位(28.1)上改变一对检验部位(15、16)的位置时,编码接片(21)的两个所述对置的接片侧面(25.1、26.1)超出钥匙杆(10.2)的棱边轮廓(17)中的预定的棱边(57.1),并且在那里形成一对极限检验部位(28.1);并且编码接片(21)在所述一对极限检验部位(28.1)上只在钥匙杆(10.2)的棱边轮廓(17)的两个侧面(11、12)之一(12)中延伸。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接片(21-24)在它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具有基本保持相同的接片宽度(20)。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接片(21-24)至少局部地具有不同的接片宽度。
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钥匙(10.2)的棱边轮廓(17)的多个角区域(30.1-30.4)设置有编码接片(21-24)。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钥匙(10.2)的棱边轮廓(17)的全部角区域(30.1-30.4)都起编码接片(21-24)的作用。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接片(21-24)在不同的角区域(30.1-30.4)中具有彼此不同的编码。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几个编码接片(22、24和21、23)具有彼此相同的编码。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钥匙杆(10.3)的棱边轮廓(17’)在两个彼此对置的部位上具有彼此编码相同的编码接片(21、23;22、24)。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相同的编码接片(21、23和22、24)使得钥匙杆(10.3)成为所谓的换向钥匙,这个换向钥匙可在两个彼此反向的位置上插入到圆柱锁体(50)的钥匙通道(53)中。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彼此间轴向相距地设置在圆柱锁体(50)的圆柱锁芯(52)中的锁片(41、42)作用在钥匙杆(10.1、10.2;10.3)的棱边轮廓(17;17’)中的在圆周上彼此错位的编码接片(21-24)上;并且在钥匙杆(10.1、10.2)插入和拔出时,这些锁片(41、42)的各自的运动方向(47.1,47.2)成角度(63)延伸,这个角度和所属的编码接片(21-24)的角度位置相当。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柱锁体(50)中顺序的锁片(41、42)在圆柱锁芯(52)中可交替地沿不同的方向(47.1、47.2)运动。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锁片(41、42)的两个运动方向(47.1,47.2)之间的角度(63)为直角(90°)。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钥匙杆(10.2)的横截面中看,在棱边轮廓(17)的相邻侧面(11、12)中的两个凹槽(31、32)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角形的,并形成角形凹槽(31、32);并且这两个角形凹槽(31、32)的彼此相对的角边(34)形成了用于编码的一对检验部位(15、16)。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角形凹槽(31、32)的用于编码(15、16)的角边(34)横交于所属的锁片(41)的运动方向(47.1)在圆柱锁体(50)的圆柱锁芯(52)中延伸。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角形凹槽(31;32)的两个彼此相对的角边(34、35)基本垂直于所属的锁片(41)的运动方向(47.1)延伸。
18.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角形凹槽的两个彼此相对的角边中的至少一个基本倾斜于所属的锁片(41)的运动方向(47.1)延伸。
19.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形凹槽(31、32)的角边(34)和/或锁片(41)中的所属的切口界边(43、44)基本构造成直线的。
20.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形凹槽的角边和/或锁片中的所属的切口界边基本构造成弯曲的。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为凸出的。
22.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为凹下的。
23.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31、32)的另一角边(35)基本沿所属的锁片(41)的运动方向(47.1)延伸。
24.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角形凹槽(31;32)的两个角边(34、35)在它们之间围成顶角,该顶角面对钥匙杆(10.1、10.2)的轴线(27)。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是矩形的,也就是形成90°角。
2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编码接片(21)两侧布置在配套的角形凹槽(31、32)中且基本沿所属的锁片(41)的运动方向(47.1)延伸的另外的角边(35)位于共用的基准平面(36)中;并且这个基准平面(36)和钥匙杆(10.2)的棱边轮廓(17)的角区域(30.1)倾斜地相交。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编码接片两侧的所述另外的角边至少部分地彼此高度错位。
28.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准平面沿编码接片(21-24)的整个轴向长度是相同的。
29.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准平面在编码接片的至少几个轴向区段上以不同的高度设置。
3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钥匙的棱边轮廓(17)是四边形。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棱边轮廓(17)的宽度(18)具有不同于棱边轮廓(17)的高度(19)的尺寸。
3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棱边轮廓是六角形或者八角形。
33.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钥匙杆(10.3)的轮廓横截面中看,棱边轮廓(17’)的侧面(12’、14’)顶盖式地弯折,并且在这个部位形成顶盖轮廓段(60);并且当编码变化时,凹槽(31、32)在这个顶盖轮廓段(60)中可在两个彼此弯折的部分表面(58.1、58.2)上延伸。
34.按照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棱边轮廓(17’)的侧面(12’、14’)所形成的顶盖轮廓段(60)具有平的部分表面(58.1、58.2)。
35.按照权利要求3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盖轮廓段的部分表面为凸出或者凹下的弯曲,并且在棱边轮廓中产生不平的侧面。
3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棱边轮廓中或者角区域中的棱边是修圆的。
3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棱边轮廓(17)和角区域(30.1-30.4)中的棱边(57.1)被切除(33)。
38.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片(41’)的切口(40)中的侧面界边(43、44)处的棱边被倒棱,也就是具有倒角(48.1、48.2)。
39.按照权利要求38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锁片切口(40)中的对置的界边(43、44)之间的连接段(49.1)处的棱边设置有倒角(48.3)。
40.按照权利要求38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板形的锁片(41’)具有用于钥匙杆的中心穿口(39),这个穿口邻接于用于对应编码的切口(40);并且由切口(40)的两个用于对应编码的界边棱边(43、44)之一所形成的、穿口(39)上的至少一个棱边(49.2、49.3)被倒棱,也就是具有倒角(48.4、48.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5042618A DE102005042618A1 (de) | 2005-09-07 | 2005-09-07 | Schließvorrichtung mit einem Schließzylinder und mit einem Schlüssel |
DE102005042618.2 | 2005-09-07 | ||
PCT/EP2006/008004 WO2007028483A1 (de) | 2005-09-07 | 2006-08-12 | Schliessvorrichtung mit einem schliesszylinder und mit einem schlüsse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05146A CN101305146A (zh) | 2008-11-12 |
CN101305146B true CN101305146B (zh) | 2012-02-15 |
Family
ID=37575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4154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5146B (zh) | 2005-09-07 | 2006-08-12 | 具有圆柱锁体和钥匙的锁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70771B2 (zh) |
EP (1) | EP1922461B1 (zh) |
CN (1) | CN101305146B (zh) |
AT (1) | ATE458886T1 (zh) |
DE (2) | DE102005042618A1 (zh) |
WO (1) | WO20070284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8000911U1 (de) * | 2008-01-22 | 2008-03-27 | D. la Porte Söhne GmbH | Zylinderschloß mit Plättchenzuhaltungen und Schlüssel für das Schloß |
EP2262965B1 (de) * | 2008-04-10 | 2012-06-27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Schliessvorrichtung mit einem schlüssel und einem schliesszylinder |
CZ304492B6 (cs) * | 2009-03-09 | 2014-05-28 | Fab, S.R.O. | Kombinace válcového zámku a klíče |
DE102009033487A1 (de) * | 2009-07-15 | 2011-01-20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Schließvorrichtung |
ES2436450T3 (es) | 2009-11-28 | 2014-01-02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Sistema de cierre |
DE102010001790A1 (de) * | 2010-02-10 | 2011-08-11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42551 | Schließvorrichtung |
DE102010017129A1 (de) * | 2010-03-09 | 2011-09-15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Schließsystem |
US20140352374A1 (en) * | 2013-04-03 | 2014-12-04 | Li Szu SHEN | Lock cylinder having enhanced burglarproof effect |
TWI512179B (zh) * | 2014-05-15 | 2015-12-11 | Yen Po Chen | Spiral lock core construction with locking plate and screw key |
US9376837B2 (en) * | 2014-11-11 | 2016-06-28 | Neil D. Koelker | Multisided key and lock |
DE202016105750U1 (de) * | 2016-10-13 | 2017-02-16 | Michael Riesel | Schlüssel, Schloss und Schließsystem |
IT201700076671A1 (it) * | 2017-07-07 | 2019-01-07 | Mottura Serrature Di Sicurezza S P A | Serratura di sicurezza |
CN115773033A (zh) * | 2022-12-09 | 2023-03-10 | 瑞安市宏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锁具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883755A (fr) * | 1941-08-18 | 1943-07-16 | Mefina Sa | Serrure de sûreté à cylindre |
DE897215C (de) * | 1951-07-17 | 1953-11-19 | Zeiss Ikon Ag | Zylinderschloss mit Plaettchenzuhaltungen |
EP0267316A1 (de) * | 1986-11-12 | 1988-05-18 | Oswald Knauer | Schloss |
US4750342A (en) * | 1986-02-19 | 1988-06-14 | Clover Co., Ltd. | Locking device resistant to forcible opening |
US5235832A (en) * | 1991-01-23 | 1993-08-17 | The Eastern Company | Locks and switch locks having substitutable plug-type operator assemblies |
CN1372614A (zh) * | 1999-09-15 | 2002-10-02 |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44450A (en) * | 1914-03-09 | 1917-10-23 | King Lock Company | Lock. |
US2030837A (en) * | 1934-03-12 | 1936-02-11 | Dudley Lock Corp | Lock key |
US2123940A (en) * | 1936-02-29 | 1938-07-19 | Raymond K Gray | Cylinder lock |
US2690665A (en) * | 1949-01-26 | 1954-10-05 | Oroquieta Jesus Valiente | Cylinder lock |
US2641125A (en) * | 1949-05-16 | 1953-06-09 | Oroquieta Jesus Valiente | Cylinder lock with key-way obstructing means |
US3035433A (en) * | 1959-10-30 | 1962-05-22 | Eagle Lock Corp | Lock mechanism |
DE1943754A1 (de) * | 1969-08-28 | 1971-03-11 | Merit Werk Merten & Co Kg | Schliesszylinder |
FR2413520A1 (fr) * | 1977-12-30 | 1979-07-27 | Fichet Bauche | Dispositif de serrure et cle |
DE2936402C2 (de) * | 1979-09-08 | 1986-03-06 | Kiekert GmbH & Co KG, 5628 Heiligenhaus | Schließ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üsse |
DE19707932C2 (de) * | 1997-02-27 | 2000-03-02 | Schulte C E Gmbh | Flachschlüssel für mit Stiftzuhaltungen ausgestattete Schließzylinder einer Schließanlage |
GB2339448B (en) * | 1998-07-07 | 2002-05-08 | Valeo Security Systems Ltd | Cylinder lock mechanism |
FI108308B (fi) * | 1998-09-25 | 2001-12-31 | Abloy Oy | Sylinterilukko-avain-yhdistelmä |
BE1016106A3 (fr) * | 2004-06-30 | 2006-03-07 | Euro Locks Sa | Rotor et clefs pour serrure, serrure munie d'un tel rotor et de telles clefs, et utilisation de ceux-ci. |
DE102005042617A1 (de) * | 2005-09-07 | 2007-03-15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Schließvorrichtung mit einem Schließzylinder und mit einem Schlüssel |
-
2005
- 2005-09-07 DE DE102005042618A patent/DE102005042618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6
- 2006-08-12 US US11/991,617 patent/US787077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8-12 WO PCT/EP2006/008004 patent/WO2007028483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8-12 DE DE200650006268 patent/DE502006006268D1/de active Active
- 2006-08-12 EP EP20060776818 patent/EP1922461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6-08-12 AT AT06776818T patent/ATE458886T1/de active
- 2006-08-12 CN CN2006800415427A patent/CN10130514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883755A (fr) * | 1941-08-18 | 1943-07-16 | Mefina Sa | Serrure de sûreté à cylindre |
DE897215C (de) * | 1951-07-17 | 1953-11-19 | Zeiss Ikon Ag | Zylinderschloss mit Plaettchenzuhaltungen |
US4750342A (en) * | 1986-02-19 | 1988-06-14 | Clover Co., Ltd. | Locking device resistant to forcible opening |
EP0267316A1 (de) * | 1986-11-12 | 1988-05-18 | Oswald Knauer | Schloss |
US5235832A (en) * | 1991-01-23 | 1993-08-17 | The Eastern Company | Locks and switch locks having substitutable plug-type operator assemblies |
CN1372614A (zh) * | 1999-09-15 | 2002-10-02 |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05146A (zh) | 2008-11-12 |
DE102005042618A1 (de) | 2007-03-08 |
US20090266123A1 (en) | 2009-10-29 |
US7870771B2 (en) | 2011-01-18 |
ATE458886T1 (de) | 2010-03-15 |
EP1922461A1 (de) | 2008-05-21 |
DE502006006268D1 (de) | 2010-04-08 |
EP1922461B1 (de) | 2010-02-24 |
WO2007028483A1 (de) | 2007-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05146B (zh) | 具有圆柱锁体和钥匙的锁定装置 | |
RU2114969C1 (ru) | Комбинация цилиндрического замка и ключа, ключ и заготовк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люча | |
CA2500448C (en) | Key blank, key and master keying system | |
JP4667500B2 (ja) | 特別なコード組み合わせを有するロック・キーシステム | |
AU2011306095B2 (en) | Lock and key with double code pattern | |
US7690232B2 (en) | Locking device with a locking cylinder and a key | |
RU96116129A (ru) | Комбинация цилиндрического замка и ключа, ключ и заготовк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люча | |
EP1040242B1 (en) | Improved cylinder lock system | |
EP2941520B1 (en) | Key with movable element disposed within key blade | |
EP3822434B1 (en) | Key blank, key, lock and method | |
RU2479703C2 (ru) | Зам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с двусторонними ключами | |
KR20080043311A (ko) | 실린더 텀블러 록 메카니즘 | |
JP2002527650A (ja) | 改良されたシリンダ錠システム | |
CA2749810C (en) | Profiled key with local recess | |
HK1211068B (zh) | 具有設置在鑰匙刃內的可移動元件的鑰匙 | |
HK1147787A1 (zh) | 用於帶有可轉動鑰匙塞的圓柱形鎖的鑰匙 | |
HK1147787B (zh) | 用於帶有可轉動鑰匙塞的圓柱形鎖的鑰匙 | |
HK1079260B (zh) | 鑰匙胚,鑰匙,母鑰匙系統 | |
HK1112274B (zh) | 具有超额组合的锁和钥匙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