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6134B -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96134B CN101296134B CN2008101261183A CN200810126118A CN101296134B CN 101296134 B CN101296134 B CN 101296134B CN 2008101261183 A CN2008101261183 A CN 2008101261183A CN 200810126118 A CN200810126118 A CN 200810126118A CN 101296134 B CN101296134 B CN 1012961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data
- current
- network equipment
- processing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12 stability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将计算结果和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实现准确的获得不通时间,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测量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并及时定位到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网络设备是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网络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运行状态不言而喻是举足轻重的,网络设备出现问题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比如: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有可能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随时有可能死机,使得部分甚至全部网络瘫痪,或者网络设备时通时断,会丢失传输的数据等。通过对稳定性结果的判断,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能够尽早得知众多网络设备在网络中的运行情况,以便对不稳定的网络设备进行定位。也就是说,判断和定位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可以让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尽早地更换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从而避免了网络设备出问题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目前,采用现有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技术仅能查看网络设备的当前状态,显然据此并不能很好地判断出网络设备是否稳定,并定位到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上。
而且,由于网络设备在不通的情况下,即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不通所导致的不通情况下、或者网络设备自身出问题所导致的不通情况下,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均无法获取网络设备上的数据,从而无法及时、准确地测量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如果采用现有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技术,硬性地把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不通所导致的网络不通时间,也计算在网络设备重新启动或者网络设备自身出现问题的不通时间内,那么就不能正确反映出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就是说,由于当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无法获取到网络设备上的数据时,不能确定
出当前网络设备的不通时间是取决于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不通所导致的不通情况,还是取决于网络设备自身出问题所导致的不通情况,因此,统计数据时针对这个不通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可见,能否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准确的获得不通时间,是衡量网络设备稳定性测试技术的优劣指标。目前还没有一种实现方案,能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实现准确的获得不通时间,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测量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并及时定位到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能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实现准确的获得不通时间,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测量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并及时定位到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方法,能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实现准确的获得不通时间,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测量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并及时定位到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将所述计算结果和所述数据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其中,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不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
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不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计算结果和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存储。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信息交流模块,用于响应查询操作,并向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查询后反馈查询结果。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从网络设备获取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
B、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其中,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不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不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其中,步骤B后还包括:
C、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计算结果、和所述数据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D、基于要查询设备的信息和时间段的信息进行查询操作,信息交流模块响应所述查询操作,并向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查询后反馈查询结果。
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设备标识、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
其中,步骤B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具体为: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前后连续两次轮询,相应于所述网络设备标识,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后,根据获取的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计算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其中,步骤C进一步为:判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是否为通至通,当判断出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继续判断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是,则不进行本次计算结果和本次数据中网络设备相关信息的存储,否则进行存储。
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能计算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基于对本次数据前后连续两次轮询获取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情况的具体分析,并结合计算出的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能计算出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采用本发明能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实现准确的获得不通时间,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测量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并及时定位到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上。也就是说,采用本发明对于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了解网络设备运行是否稳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稳定性结果的判断,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能够尽早得知众多网络设备在网络中的运行情况,以便对不稳定的网络设备进行准确及时的定位。判断和定位设备的稳定性,可以让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尽早地更换运行不良的网络设备,避免由于网络设备出现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进而,用户可以通过信息交流模块来选择要查询的网络设备以及时间段,根据用户的选择,信息交流模块对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取数据操作完成查询,并将取得的查询结果发送到操作界面上显示给用户。那么基于用户的选择,通过信息交流模块可以查询到某段时间的网络设备的通断记录,以及每次通断记录的持续时间。而现有技术仅能查看网络设备的当前状态,显然,采用本发明对于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详细了解某台网络设备运行情况和网络连接情况是很方便的。那么通过了解网络设备的详细记录,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对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正确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基于对本次数据前后连续两次轮询获取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情况的具体分析,并结合计算出的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能计算出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采用本发明能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实现准确的获得不通时间,从而能及时、准确地测量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并及时定位到运行不良或稳定性差的网络设备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通信模块1和数据处理模块2。其中,数据通信模块1用于连接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将从网络设备获取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2,以便数据处理模块2进行后续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数据处理模块2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以及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将计算结果即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以及所接收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其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设备标识、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数据处理模块2用于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包括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以
及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即当前的最新不通时间。其中,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标记为t,尤其以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最为主要。这里,针对不通时间而言,不通时间包含: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不通所导致的网络不通时间,和网络设备非正常运行的不通时间,比如网络设备自身出现问题的不通时间。针对轮询而言,获取网络设备运行数据的方式称为轮询。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标记为intervalTime,通过前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计算得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标记为sysUpTime,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即网络设备最近一次重新启动到目前运行时间的值。那么,通过对本次数据的前后连续两次轮询获取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使数据处理模块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分为四种情况。具体来说,第一种情况为:前后连续两次轮询获取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不通的情况。此时,计算得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intervalTime/2。第二种情况为:前后连续两次轮询获取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通的情况。此时,计算得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intervalTime-sysUpTime;如果t<0,则把t看作0来处理。第三种情况为:前后连续两次轮询获取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的情况。此时,计算得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intervalTime-sysUpTime)/2;如果t<0,则把t看作0来处理。第四种情况为:前后连续两次轮询获取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不通的情况。此时,计算得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intervalTime。
如图1所示,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3,用于从数据处理模块2接收到所述计算结果即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以及所接收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存储。
如图1所示,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信息交流模块4,用于响应用户的查询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查询操作向数据存储模块3进行查询后,将查询结果发送到操作界面上显示来反馈查询结果给用户。这里,用户可以通过信息交流模块4来选择要查询的网络设备以及时间段,根据用户的选择,信息交流模块4对数据存储模块3进行取数据操作完成查询,并将取
得的查询结果发送到操作界面上显示给用户。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基于用户的选择,通过信息交流模块4可以查询到某段时间的网络设备的通断记录,以及每次通断记录的持续时间。而现有技术仅能查看网络设备的当前状态,显然,采用本发明对于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详细了解某台网络设备运行情况和网络连接情况是很方便的。那么通过了解网络设备的详细记录,使用网络设备的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对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正确判断。
如图2所示,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数据通信模块将从网络设备获取的数据整理并封装成特定的数据结构后,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
这里,针对特定的数据结构而言,该特定的数据结构是指将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比如2008-6-25 11:48:32;网络设备通断状态;网络设备标识这几种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用一个名字来代表这种组合后的数据。
步骤102、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
步骤103、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计算结果、和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这里,所述计算结果即通过步骤102计算出的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设备标识、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
步骤104、用户基于选择的要查询设备的信息和时间段的信息进行查询操作,信息交流模块响应查询操作,并向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查询后反馈查询结果。
也就是说,用户使用信息交流模块来选择要查询的设备和时间段,信息交流模块响应用户的查询操作,并根据用户的查询操作向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查询后,将查询结果发送到操作界面上显示来反馈查询结果给用户。
这里,针对步骤102的具体处理过程而言,步骤102中,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的过程实际上为:相应
于当前的网络设备标识,数据处理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取出当前的网络设备前次接收的数据,即包括前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前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在内的前次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相应于当前的网络设备标识,数据处理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取出当前的网络设备本次接收的数据,即包括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本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在内的本次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将当前的网络设备前次接收的数据与本次接收的数据一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且,当本次接收的数据是第一次获取的数据,就将模拟数据作为该第一次获取的数据的前次接收的数据。其中,模拟数据的时间使用本装置的启动时间,并且假定当前的网络设备是不通情况,相当于把网络设备的不存在当作网络设备的不通情况来处理,这样不会影响实际计算出的计算结果。
那么步骤102中,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具体为: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前后连续两次轮询,相应于网络设备标识,从数据存储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后,根据获取的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计算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也就是说,根据获取的前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计算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并且,步骤102中,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也是做类似的处理,在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前后连续两次轮询,相应于网络设备标识,从数据存储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后,综合考虑到获取的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的不同变化情况,来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以下对在该不同变化情况下,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进行阐述。
第一种情况,当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不通时,步骤102中,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2;其中,t为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本次数据的
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网络设备不通的情况下,无法获取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sysUpTim,因此不能确定在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intervalTime间隔内,网络设备是何时开始不通的,那么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取intervalTime/2,以此来减少误差。
第二种情况,当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通时,步骤102中,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其中,t为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在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获取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sysUpTime,所以在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intervalTime内,去掉sysUpTime,就是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但是,考虑到网络设备不通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不通所导致的不通情况,所以有时sysUpTime会大于intervalTime。根据以上分析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取intervalTime-sysUpTime为好,如果此值小于零,则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就取零。
第三种情况,当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步骤102中,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2;其中,t为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自然是零,但是,有可能在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intervalTime内出现过不通的情况,这个情况可以通过计算判断。如果sysUpTime>=intervalTime,说明网络设备在intervalTime内一直都是通的,如果sysUpTime<intervalTime,说明网络设备在intervalTime内曾经断过。因为无法得知网络设备是何时断和通的,因此,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应该取(intervalTime-sysUpTime)/2,以此来尽量
减少误差,同样,如果此值小于零,则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就取零。
第四种情况,当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不通时,步骤102中,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其中,t为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网络设备一直是断的,无法获取网络设备运行时间,不能确定网络设备所存在的问题是网络不通还是网络设备关机,因此以网络设备一直断的情况来处理。就是说不考虑在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intervalTime内该网络设备是否曾经通过。那么,取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为intervalTime。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四种情况的分析,可知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的获取,对于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intervalTime是完全依赖的。从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的四种公式可以得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intervalTime越趋近于零,即轮询间隔越低,轮询次数越频繁,最终计算出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t的精确度就越高。但是,轮询间隔越低会对网络设备以及本发明的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造成的压力越大,通常将intervalTime设置在1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由于数据处理模块计算出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后,会将计算结果和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因此,当轮询间隔越低时,如果每次都将计算结果和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则需存储的数据很多,相应地,对数据存储模块的存储量要求也会越大。尤其是网络设备在1000台以上时,如果每次都把数据进行存储,会大量的浪费空间,也影响后续用户查询的速度。
通过以上对四种情况的分析,以及网络设备实际使用的情况可知,正常使用的网络设备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处于通的状态。如果网络设备一直处于断的状态,则这种网络设备实际上也不会去使用的。那么,可以对步骤103的存储
进行优化,简单来说,将不再对一直处于通的状态下的网络设备进行数据存储,以节约数据存储模块的存储空间,同时便于提高后续用户查询的速度。
则步骤103进一步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31、判断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是否为通至通,如果判断出前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则执行步骤1032;否则,数据处理模块将本次计算结果、和本次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后,结束当前存储流程。
步骤1032、继续判断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是,则不进行本次计算结果和本次数据中网络设备相关信息的存储,直接结束当前存储流程;否则,数据处理模块将本次计算结果、和本次数据中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后,结束当前存储流程。
针对步骤104而言,用户要查询某段时间内的网络设备运行情况时,可以使用信息交流模块来完成查询并获得查询结果。那么,使用信息交流模块来完成查询并获得查询结果的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1、选择查询条件,比如选择查询的时间段;使用信息交流模块向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查询,以便取出数据存储模块中所存储的、该选择的时间段内的最早数据和最后数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取数据方式主要是为了判断数据是否存在以便执行后续流程;另外,也能避免无意义数据的选取,由于用户选择查询的时间段未必实际,比如网络设备仅运行了3天,而用户选择查询一年的数据,因此计算出来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步骤1042、判断数据是否存在,如果数据不存在,则直接通过返回给用户显示空数据后结束当前查询流程;如果数据存在,则执行步骤1043。
步骤1043、计算最早数据和最后数据之间的时间差,即为实际的总时间totalTime。
步骤1044、取出网络设备在该查询条件下,比如该选择查询的时间段内的所有数据。
步骤1045、将由步骤1044取出的所有数据的不通时间相加,从而计算得到总的不通时间unTotalTime。
步骤1046、使用公式availability=unTotalTime/totalTime,来计算网络设备的可用率。这里,availability指网络设备的可用率。
步骤1047、将网络设备的可用率与总的不通时间显示给用户后结束当前查询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将所述计算结果和所述数据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其中,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不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不通时,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所述计算结果和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信息交流模块,用于响应查询操作,并向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查询后反馈查询结果。
4.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从网络设备获取的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
B、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和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其中,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不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sysUpTime)/2;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sysUpTime为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t<0,则把t作为0来处理;
当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不通至不通时,步骤B中,所述计算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具体为:t=intervalTime;其中,t为所述本次数据的不通时间,intervalTime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后还包括:
C、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计算结果、和所述数据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一并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D、基于要查询设备的信息和时间段的信息进行查询操作,信息交流模块响应所述查询操作,并向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查询后反馈查询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网络设备标识、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和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接收的所述数据进行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数据统计处理,并计算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具体为: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前后连续两次轮询,相应于所述网络设备标识,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网络设备通断状态、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后,根据获取的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返回数据的时间计算出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进一步为:判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到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是否为通至通,当判断出前次和本次的网络设备通断状态为通至通时,继续判断所述本次数据的前后两次的轮询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所述本次的网络设备运行时间,如果是,则不进行本次计算结果和本次数据中网络设备相关信息的存储,否则进行存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261183A CN101296134B (zh) | 2008-06-26 | 2008-06-26 |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261183A CN101296134B (zh) | 2008-06-26 | 2008-06-26 |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6134A CN101296134A (zh) | 2008-10-29 |
CN101296134B true CN101296134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0066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261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6134B (zh) | 2008-06-26 | 2008-06-26 |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961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0503B (zh) * | 2019-09-17 | 2021-03-02 | 昆山普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网络分析仪稳定度测试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35288A2 (en) * | 2002-02-01 | 2003-08-13 | Evolium S.A.S. |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current events in a web-based application, support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
CN1520070A (zh) * | 1999-04-30 | 2004-08-11 | ��ķ��ɭ | 适用于双向通信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数据处理系统 |
CN101056204A (zh) * | 2007-03-30 | 2007-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统计单板可靠性指标的方法和系统 |
-
2008
- 2008-06-26 CN CN2008101261183A patent/CN10129613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0070A (zh) * | 1999-04-30 | 2004-08-11 | ��ķ��ɭ | 适用于双向通信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数据处理系统 |
EP1335288A2 (en) * | 2002-02-01 | 2003-08-13 | Evolium S.A.S. |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current events in a web-based application, support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
CN101056204A (zh) * | 2007-03-30 | 2007-10-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统计单板可靠性指标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6134A (zh) | 2008-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93399B (zh) | 电器设备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104850499B (zh) | 基带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2148515B (zh) |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系统、装置、介质和设备 | |
US20180107196A1 (en) | Method of Detecting Home Appliance Bus Control System | |
CN109032879A (zh) | 多核处理器访存数据检测验证系统及方法 | |
WO2014145153A2 (en) | Automatic recording and graphing of measurement data | |
CN109857602A (zh) | 一种服务器硬盘背板健康状态监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 |
CN211127829U (zh) | 网络故障检测仪 | |
CN101296134B (zh) |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2202628B (zh) | 一种WiFi模块串口协议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02486493A (zh) | 电子设备能耗检测系统 | |
CN105204981A (zh) | 应用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01848120A (zh) | 高温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05051701B (zh) | 设计工具 | |
CN101800672A (zh) | 设备检测方法和设备 | |
EP2518939B1 (en) |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in network resource estimation and system thereof | |
CN111752786A (zh) | 压力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存储方法、汇总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18011910A (zh) | 车辆总线数据采集方法、装置、采集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785587A (zh) | 嵌入式设备的功耗测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928750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738694A (zh) | 一种芯片功耗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506422B (zh) | 事件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101136784A (zh) | 网络测试装置及方法 | |
CN111752782B (zh) | 稳定性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1621341B (zh) | 无线调度通信电台的自动调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2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Road, South China road.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