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5195A - 便携式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计算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95195A CN101295195A CNA2008100942591A CN200810094259A CN101295195A CN 101295195 A CN101295195 A CN 101295195A CN A2008100942591 A CNA2008100942591 A CN A2008100942591A CN 200810094259 A CN200810094259 A CN 200810094259A CN 101295195 A CN101295195 A CN 1012951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portable computer
- touch pad
- mounting portion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其包括上板和形成在上板上的开口的主体机壳;连接到上板且盖住开口的盖板,盖板具有板面和后表面;以及经开口连接于盖板后表面从而保护其并使其能够感应触摸在板面上的坐标并产生指示器的位置数据的触摸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一般性发明概念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并且更加特别地,设计一种具有改善用于安装触摸板的结构的便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出于移动性、方便使用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将缩小体积和减轻重量的技术应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由此使得用户能够在任何地方使用便携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通常包括用于处理数据的主体单元和用于将数据显示为可视对象的显示单元。为了指示多个可视对象中的一个,将一个在用户控制下的光标或指示器显示成图像。在并非用于移动的台式计算机中,指示器通常使用鼠标来控制和移动。对于便携式计算机,通常采用触摸板来允许用户根据用户的意愿控制和移动指示器。触摸板通常安装在形成主体单元外观的机壳上。
在传统的便携式计算机中,通常在机壳上形成通孔,且触摸板的板面经通孔从机壳的内表面暴露出来。独立的支架通过螺丝等连接于机壳内表面从而支撑触摸板。这种构造的一个缺陷在于机壳外板面与触摸板板面之间的高度差使得触摸板的外观不尽人意。另外,用户的手在操作触摸板期间会对高度差感到不适。另外,因为需要额外的组装步骤通过螺丝将独立的支架连接于机壳内表面,制作装置的成本提高,并且生产率和效率由于该额外步骤而下降。
在其它传统便携式计算机中,机壳可以通过注射模制或类似的工艺制造从而为触摸板保持相对薄的区域。触摸板随后通常通过双面粘结带从机壳的内表面粘结于较薄的区域。
在这些传统便携式计算机中,机壳的厚度通常小约0.7mm,使得贴于机壳内表面的触摸板将在用户触摸机壳外表面时识别触摸的坐标。然而,这种相对薄的区域导致机壳难以制造即可并且增大了由于外部冲击导致损害的可能。
另外,因为触摸板仅通过双面粘结带支撑于机壳,双面粘结带的粘结强度必须足够强从而克服触摸板的重量。此设计的一个结果在于必须克服双面粘结带较强的粘结强度才能从机壳分开和更换触摸板。因此,难以为了安装或维护目的分开触摸板,触摸板或机壳的粘结区域在触摸板从机壳分开时会受到损伤。
如果触摸板被稳定地支撑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一般性发明概念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中触摸板以相对简单且经济的方式方便地稳定地安装到主体机壳。
本一般性发明概念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具有稳定支撑触摸板的简单结构。
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其它方面和应用将部分地通过以下介绍展示,部分地通过介绍明了,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一般性发明概念而掌握。
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来实现,包括其包括上板和形成在上板上的开口的主体机壳,连接于上板且盖住开口的盖板,盖板具有板面和后表面,以及经开口连接于盖板后表面从而使得触摸板能够感应触摸在板面上的坐标并根据感应坐标产生指示器的位置数据的触摸板。
主体机壳可以包括从上板凹陷下的支撑部分,开口可以形成在支撑部分中。
盖板可以配合在支撑部分中并熔接于其。
支撑部分可以包括从上板弯曲的侧壁,以及安装部分,其可以从侧壁弯曲并延伸从而形成开口,且其中盖板的后表面可以安装到安装部分。
该便携式计算机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盖板与安装部分的盖板连接部件。
盖板连接部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从盖板和安装部分中之一朝向另一个延伸的支撑突起,以及可以形成在另一个上从而容纳支撑突起的突起容纳部分。
支撑突起可以从盖板朝向安装部分延伸,并且支撑突起可以穿透安装部分使得支撑突起的端部穿过突起容纳部分,以及其中端部可以熔接于安装部分的后表面。
盖板连接部件可以包括双面粘结带。
该便携式计算机还可以包括连接盖板和触摸板的触摸板连接部件。
盖板可以包括非导体材料。
可以对盖板顶面使用腐蚀工艺。
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来实现,包括其包括限定开口的侧壁、以及从侧壁突出限定另一开口的安装部分的主体机壳,设置在安装部分上开口中的盖板,以及设置在另一开口中且连接于盖板的触摸板。
侧壁的开口可以比另一个开口大。
盖板可以包括板面和后表面,且后表面可以包括设置在安装部分上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触摸板的第二部分。
主体机壳可以包括上板,侧壁可以从上板凹陷从而具有相对于上板的角度,以及安装部分可以从侧壁延伸从而具有相对于侧壁的另一角度。
可以设置触摸板与另一开口之间的间隙。
盖板板面可以安装得在盖板设置于安装部分上时与上板齐平。
盖板可以提供触摸板与安装部分之间的气密密封。
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也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将触摸板安装到便携式计算机中的方法来实现,该便携式计算机具有包括上板,具有板面和后表面的盖板,以及从上板形成、从上板凹陷下、并具有容纳触摸板的开口的支撑部分的主体机壳,该方法包括将盖板插入支撑部分中,使得板面安装得与上板齐平,以及经开口连接触摸板至后表面的第二部分从而使得触摸板能够感应触摸在板面上的坐标并且根据感应坐标产生指示器的位置数据。
可以设置熔接部分从而稳固地连接盖板至支撑部分。
可以加热熔接部分从而从支撑部分上分开盖板。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以下介绍,将使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应用变得明显易懂且更加易于接受,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典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从图1的便携式计算机中分开的触摸板的局部透视图;
图3为示出图2的便携式计算机中触摸板的组装截面图;
图4为示出从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典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分开的触摸板的局部透视图;
图5为示出图4的便携式计算机中触摸板的组装截面图;
图6为示出从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典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分开的触摸板的局部透视图;以及
图7为示出图6的便携式计算机中触摸板的组装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实施例,其中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似的元件。在下面介绍实施例是为了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一般性发明概念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典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包括处理和存储数据的主体单元10,以及可旋转地连接于主体单元用于接收在主体部分10中处理的图像信息、基于图像信息显示图像、以及使指示器P可视化的显示单元20。
参照图1和2,主体单元10可以包括主体机壳100、设置在主体机壳100外部从而便于用户输入的键盘单元300、连接于主体机壳100的盖板400、安装在盖板400的背面或底面上从而移动和控制指示器P的触摸板600、以及连接盖板400和触摸板600的触摸板连接部件700。
主体机壳100形成主体单元10的外观,并且其中具有容纳和支撑形成主体单元10的子部件的内部空间。主体机壳100可以具有预定厚度的矩形盒子形状,并且从移动性和经济性考虑可以包括诸如塑料或其它适合材料的轻质刚性材料。主体机壳100的一个边缘侧可以可旋转地连接于显示单元20。
在主体机壳100支撑在诸如桌面或其它表面的安置表面上时,主体机壳100的下板(未示出)与安置表面接触。上板110可以沿着相对于底面(未示出)相反的方向,即沿着向上的方向打开或移开。下板(未示出)与上板110可以独立设置,使得触摸板600可以从主体机壳100的内侧以相对简单和经济的方式连接于盖板400的背面。如图2所示,主体机壳100可以包括在上板110的预定区域容纳和支撑盖板400的支撑部分120。
参照图1和2,在显示单元20旋转从而盖住主体单元10时,主体机壳100的上板110可以由显示单元20覆盖。诸如键盘单元300和触摸板600的用户输入装置可以安装在上板110上,使得在便携式计算机1放置在安置表面上且显示单元20从主体单元1打开时,用户可以在主体机壳100的暴露部分之中容易地接近上板110。
支撑部分120容纳和支撑着盖板400,且可以从上板110凹下从而形成用于盖板400的开口。支撑部分120可以包括从上板110顶面弯曲的侧壁121、从侧壁121弯曲的安装部分123、以及靠近安装部分123由安装部分123的侧壁限定出来并且穿过支撑部分120形成从而容纳触摸板600的开口125。支撑部分120形成由侧壁121限定的另一开口从而容纳盖板400。如图3所示,侧壁121的开口可以比安装部分123的开口125大。安装部分123可以具有其上设置盖板400的支撑表面。上板110的顶面与侧壁121之间的弯曲角和侧壁121与安装部分123之间的弯曲角没有限制。例如,从盖板400的矩形形状的方面考虑,该些角度可以是直角,尽管可以理解每个弯曲角可以构造为对应于支撑在支撑部分120中的盖板400的特定形状。在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此典型实施例中,触摸板600和盖板400可以包括矩形板形状,但可以采用多种其它的形状而不脱离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原理和实质。
侧壁121可以从上板110的顶面垂直弯曲,并且朝向主体机壳100内延伸。侧壁121可以支撑盖板400的侧部,从而禁止盖板400相对于上板110平行移动。支撑单个盖板400的支撑部分120可以包括彼此相对设置并且构造成形状和尺寸对应于盖板400的形状和尺寸,例如矩形形状的两对侧壁121。各对中相对侧壁121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为将盖板400强制配合在支撑部分120中。按此方式,盖板400可以利用侧壁121之间的压力配合稳固地连接于支撑部分120。
参照图3,侧壁121的高度,即从上板110顶面到安装部分123的延伸长度可以按各种方式确定。然而,在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此典型实施例中,侧壁121的高度可以确定为使盖板400在盖板400安装到支撑部分120时与上板110齐平。按此方式,便携式计算机1可以展示出更加合意的外观。另外,通过使盖板400与上板110齐平,用户的手对盖板400的操作可以更加方便和舒适。
安装部分123可以从侧壁121临近开口125的一个端部弯曲。侧壁的另一个端部从上板110延伸。安装部分123可以从至少一个侧壁121朝向相对的侧壁121延伸。另外,安装部分123的表面可以平行于上板110延伸。因此,安装部分123可以构造的克服盖板400的重量并支撑盖板400的后边缘部分(也就是,第一部分)。
如图3所示,安装部分123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形成在安装部分123的一区域上以与安装的盖板400接触的熔接部分123a。为了形成熔接部分123a,熔化树脂或其他合适的接合材料可以在盖板400配合到支撑部分120之前施用或滴在安装部分123上。盖板400可以随后在涂覆的熔化树脂或接合剂固化之前安装到安装部分123上。涂覆的熔化树脂或接合剂可随后在盖板400和安装部分123之间硬化或固化以形成熔接部分123a,从而稳固地将盖板400连接到安装部分123。
开口125在邻近安装部分123端部的地方通过支撑部分120。当盖板400由支撑部分120支撑时,盖板400的后部中心区域可以通过开口125暴露到主体机壳100内部。相应地,触摸板600可以随后从主体机壳100内部连接到盖板400的后表面。以这种方式,至少触摸板600的一部分可以容纳在开口125中。开口125的宽度可以构造的大于触摸板600的宽度以在安装部分123的侧壁和触摸板600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如图3所示,盖板400可以由支撑部分120支撑从而盖住触摸板600的上表面,使得由于用户触摸或外界撞击导致的对触摸板600的磨损和伤害最小化。
盖板400可以由诸如塑料的非导体材料制成。按此方式,用户触摸盖板400表面时,触摸的坐标可以精确地在所触摸的盖板400下的触摸板600中感应到。
盖板400的厚度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根据多个因素来确定。例如,若盖板400过薄不足以保护触摸板600,触摸板600会容易受损。另一方面,若该班400过厚妨碍感应触摸坐标,就需要额外成本来改善触摸板600的灵敏度。
参照图3,盖板400由支撑部分120支撑时,盖板400的顶面可以构造为与上板110齐平,从而使盖板400与上板110之间的任何高度差最小化。按此方式,可以为用户展示出上板110和盖板400良好的外观,用户的手操作盖板400时也可以更加方便和舒适。
可以理解,盖板400可以设置为与上板110不同的颜色和/或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在盖板400的顶面设置各种图案,使得用户可以感觉便携式计算机1审美学角度上良好的外观并且易于识别盖板400的位置。
表面处理可以包括对盖板400的上表面进行腐蚀处理从而为盖板400提供漂亮的图案和/或使外界撞击或来自用户触摸导致的磨损最小化。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它已知或将来开发的表面处理工艺,来实现相同或类似的结果。
如图3所示,触摸板600可以经开口125从主体机壳100的内部区域连接于盖板400的后表面。触摸板600的左右方面宽度可以比开口125的宽度小。触摸板600可以包括传送部件610,触摸板600通过其将产生的指示器P的位置数据传送给容纳在主体机壳100中的主板单元(未示出)。
参照图2和3,可以设置触摸板连接部件700来连接盖板400和触摸板600。只要可以合适的连接盖板400和触摸板600,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按通过合理的工程学判断选择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包括双面粘结带从而简化构造并且降低连接部件700占据的空间和成本。这样可以为触摸板连接部件700提供足以克服触摸板600重量的粘度水平。
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插在盖板400后表面通过开口125朝向主体机壳100内的部分与触摸板600的顶面之间。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包括适合的材料并且具有适合的厚度从而在用户触摸盖板400顶面时不受干扰地感应。
用此构造,可以参照图2和3介绍将触摸板600安装在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典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中主体机壳100上的过程。
可以在安装部分123上涂覆或滴上熔化树脂或其它粘结材料。随后可以在熔化树脂或粘结剂固化前将盖板400安装到支撑部分120中。盖板400的后表面可以插在侧壁121之间从而与安装部分123接触并且在熔化树脂或粘结剂上具有压力。
熔化树脂或粘结剂随后可以在盖板400与安装部分123之间固化从而形成熔化粘结部件123a。按此方式,盖板400可以稳定地连接到支撑部分120,并且盖板400后表面的中心区域可以连接于支撑部分120使得后表面经开口125朝向主体机壳100的内部区域面向内。
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粘结于触摸板600的顶面。触摸板600可以从主体机壳100内经开口125压到盖板400,同时触摸板600的顶面面对盖板400的后表面。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形成在触摸板600与盖板400之间从而连接触摸板600至盖板并且克服触摸板600的重量。
按此方式,触摸板600和盖板400可以以相对简单且经济的方式容易地安装在主体机壳100中。
连接盖板400与支撑部分120的构造对于上述典型实施例而言没有限制,且可以对其使用任何方法。因此,将介绍另一典型实施例从而便于拓宽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原理和实质的范围。将省略关于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元件的介绍。
如图4所示,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另一典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包括将盖板400连接于主体机壳100的盖板连接部件500。
盖板连接部件500连接安装部分123和盖板400。为此,盖板连接部件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从盖板400的后表面朝向安装部分123延伸的支撑突起510,以及通过与支撑突起510对应的安装部分123用于容纳支撑突起510的凸起容纳部分520。
盖板400支撑到支撑部分120时,支撑突起510可以置于盖板400的后表面,与安装部分123接触。多个支撑突起510可以彼此隔开并且从盖板400后表面的边缘区域朝向安装部分123突出。
突起容纳部分520可以在与支撑突起510对应的位置穿透安装部分123。突起容纳部分520沿支撑突起510的长度方向穿透安装部分123,即沿着在安装部分123上安装盖板400的方向。按此方式,突起容纳部分520在盖板400安装在安装部分123上时容纳支撑突起510。
为防止突起容纳部分520容纳了支撑突起510后支撑突起510由于外力从突起容纳部分520上分开,可以使用各种技术。例如,如图5所示,支撑突起510可以比突起容纳部分520长,使得支撑突起510的端部穿过突起容纳部分520并且可以在盖板400完全安装在安装部分123上时经安装部分123的后表面暴露于主体机壳100的内部。随后,支撑突起510的暴露端部可以熔化并且接合与安装部分123的后表面,由此形成熔接部分530。按此方式,支撑突起510可以通过熔接部分530稳定地支撑在突起容纳部分520中。或者,支撑突起510的外径和突起容纳部分520的内径可以构造为提供压力配合,使得支撑突起510可以强制配合在突起容纳部分520中。
用此构造,可以参照图4和5介绍将触摸板600安装在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另一典型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中主体机壳100上的过程。
盖板400可以安装到安装部分123使得支撑突起510面对突起容纳部分520。支撑突起510可以容纳在突起容纳部分510中,当盖板400完全安装在安转部件123上时,支撑突起510的端部可以超出突起容纳部分520暴露于主体机壳100的内部区域。
支撑突起510的端部随后可以熔化并接合于安装部分123的后表面,由此形成熔接部分530。因此,通过熔接部分530可以防止支撑突起510从突起容纳部分520分开,盖板400可以稳定地连接于支撑部分120。
经开口125从主体机壳100内连接触摸板600至盖板400后表面的过程与其它典型实施例类似,因此将略去对其的介绍。
为从主体机壳100上拆下触摸板600,熔接部分530可以通过加热熔接部分530或类似方式取下,随后盖板400可以从安装部分123上分开。此时,支撑突起510也可以从突起容纳部分520上分开。触摸板600由此可以连接于盖板400的后表面,使得若盖板400从支撑部分120分开,触摸板600也可以从主体机壳100分开。
因此,触摸板600和盖板400可以按照相对简单且经济的方式安装到主体机壳100和从其上分开便于更换。
在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便携式计算机1中,连接盖板400到支撑部分120的盖板连接部件500的构造不限于上述典型实施例。因此,将参照图6和7介绍具有盖板连接部件500构造的另一典型实施例。
如图6所示,便携式计算机1可以包括将盖板400连接于安装部分123的盖板连接部件500a。
盖板连接部件500a可以包括双面粘结带从而简化构造并降低盖板连接部件500a占据的空间和成本。盖板连接部件500a可以在安装部分123接触盖板400的区域插在安装部分123与盖板400之间从而提供触摸板600鱼主体机壳100内部之间增强的气密密封。按此方式,主体机壳100的内部区域即使在液体或其它物质溅落在上板110上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安全。
盖板连接部件500a可以插在安装部分123与盖板400之间,并且粘结于安装部分123与盖板400两者。按此构造,盖板连接部件500a的粘结强度不需要克服或支持盖板400的整个重量,因为盖板400的重量可以由安装部分123来支撑。因此,盖板连接部件500a可以选择为具有适合于从支撑部分120上更换盖板400的粘结强度。由此需要较小的力和难度就可分开和取下盖板400并且使从支撑部分120上取下盖板400时损坏盖板400的可能性最小。
根据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此典型实施例,也可以参照图6和7介绍将触摸板600安装在主体机壳100上的过程。
盖板连接部件500a可以粘结于安装部分123,且盖板400随后可以从上板110上侧安装到安装部分123,使得盖板400的后表面面向支撑部分120。
按此构造,安装部分123可以支撑盖板400的重量,且侧壁121可以支撑盖板400的侧部。盖板连接部件500a可以插在盖板400的后边缘区域与安装部分123之间从而连接盖板400和安装部分123。
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粘结于触摸板600的顶面,且可以将触摸板600从主体机壳100内经开口125朝向盖板400后表面对应于触摸板600的中央区域(即,第二部分)压,同时触摸板600的顶面面对盖板400。按此方式,触摸板连接部件700可以克服触摸板600的重量从而连接触摸板600与盖板400。
由此,触摸板600可以按照容易且相对简单和经济的方式连接于主体机壳100。
如上所述,本一般性发明概念可以提供其中触摸板具有可以按相对简便和经济的方式连接于主体机壳的相对简单结构的便携式计算机,由此降低了便携式计算机的成本并且提高了生产率。
另外,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便携式计算机可以包括易于分开和更换的触摸板,由此提高了资源的利用度且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触摸板。
另外,便携式计算机可以包括可以从主体机壳拆下的盖板,由此为便携式计算机提供了雅致的外观,提高了可靠性、改进了性能并且加强了对触摸板的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介绍了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原理和实质的基础上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动,本一般性发明概念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来限定。
Claims (21)
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
包括上板和形成在上板上的开口的主体机壳;
连接于上板且盖住开口的盖板,盖板具有板面和后表面;以及
经开口连接于盖板后表面从而使其能够感应触摸在板面上的坐标并根据感应坐标产生指示器的位置数据的触摸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主体机壳包括从上板凹陷下的支撑部分,以及形成在支撑部分中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盖板配合在支撑部分中并熔接于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支撑部分包括从上板弯曲的侧壁,以及从侧壁弯曲并延伸从而形成开口的安装部分,且其中盖板的后表面安装到安装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
连接盖板与安装部分的盖板连接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盖板连接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从盖板和安装部分中之一朝向另一个延伸的支撑突起,以及形成在另一个上从而容纳支撑突起的突起容纳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支撑突起从盖板朝向安装部分延伸,以及支撑突起穿透安装部分使得支撑突起的端部穿过突起容纳部分,并且其中端部熔接到安装部分的后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盖板连接部件包括双面粘结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连接盖板和触摸板的触摸板连接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盖板包括非导体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对盖板顶面使用腐蚀工艺。
12.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
包括限定开口的侧壁、以及从侧壁突出限定另一开口的安装部分的主体机壳;
设置在安装部分上开口中的盖板;以及
设置在另一开口中且连接到盖板的触摸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侧壁的开口比另一个开口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盖板包括板面和后表面,并且后表面包括设置在安装部分上的第一部分和对应于触摸板的第二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
主体机壳包括上板;
侧壁从上板凹陷从而具有相对于上板的角度;以及
安装部分从侧壁延伸从而具有相对于侧壁的另一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还包括触摸板与另一开口之间的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盖板板面安装得在盖板设置于安装部分上时与上板齐平。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中盖板提供了触摸板与安装部分之间的气密密封。
19.在具有包括上板,具有板面和后表面的盖板,以及从上板形成、从上板凹陷下、并具有容纳触摸板的开口的支撑部分的主体机壳的便携式计算机单元中,一种向便携式计算机中安装触摸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盖板插入支撑部分中,使得板面安装得与上板齐平;以及
经开口连接触摸板至后表面的第二部分从而使得触摸板能够感应触摸在板面上的坐标并且根据感应坐标产生指示器的位置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置熔接部分从而稳定地连接盖板到支撑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加热熔接部分从而从支撑部分上分开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70040441A KR101380749B1 (ko) | 2007-04-25 | 2007-04-25 | 휴대용 컴퓨터 |
KR40441/07 | 2007-04-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5195A true CN101295195A (zh) | 2008-10-29 |
Family
ID=39886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942591A Pending CN101295195A (zh) | 2007-04-25 | 2008-04-24 | 便携式计算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054622B2 (zh) |
KR (1) | KR101380749B1 (zh) |
CN (1) | CN10129519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77644U (en) * | 2009-09-30 | 2010-04-01 | Quanta Comp Inc | Touchpad module assembly structure |
KR101695989B1 (ko) * | 2010-11-01 | 2017-01-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단말기 |
CN102478884A (zh) * | 2010-11-29 | 2012-05-30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2819288A (zh) * | 2011-06-09 | 2012-12-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 |
TWM434414U (en) * | 2012-02-13 | 2012-07-21 | Wistron Corp | De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onolithic appearance |
US9254633B2 (en) * | 2013-07-09 | 2016-02-09 | Apple Inc. | Environmental seal maximizing sensor space beneath a button positioned in trim |
WO2016032514A1 (en) * | 2014-08-29 | 2016-03-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lick pad |
US9774248B2 (en) * | 2014-11-10 | 2017-09-26 | Power Integrations, Inc. | Introducing jitter to a switching frequency by way of modulating current limit |
TWI557535B (zh) * | 2015-03-10 | 2016-11-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US9829927B2 (en) * | 2016-02-09 | 2017-11-28 | Google Llc | Laptop computer with cover rotatably attached to base that rotates to cover keyboard |
US10261550B2 (en) * | 2016-09-12 | 2019-04-16 | Quanta Computer Inc. | Touchpad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touchpad |
US10520987B2 (en) * | 2017-09-08 | 2019-12-3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ecured device portions |
TWI664890B (zh) * | 2018-04-13 | 2019-07-01 |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Touch devic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3199A (en) * | 1997-10-14 | 1999-09-14 | Owens; Steve | Computer touch pad cover and method |
US20040100449A1 (en) * | 2002-11-22 | 2004-05-27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replaceable touch control module |
CN1519678A (zh) * | 2003-01-23 | 2004-08-11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 |
CN1581018A (zh) * | 2003-08-11 | 2005-0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接触垫装置 |
CN1728053A (zh) * | 2004-07-29 | 2006-02-0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便携式计算机触摸盘设备 |
US20060201792A1 (en) * | 2005-03-14 | 2006-09-14 | Sun You M | Touch pad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94260B1 (ko) * | 1997-08-06 | 2001-07-12 | 윤종용 | 터치패널장치및터치패널장치가설치된휴대용컴퓨터 |
KR100265713B1 (ko) * | 1997-12-24 | 2000-10-02 | 윤종용 | 전자시스템에터치패드를설치하기위한장치 |
US6388660B1 (en) | 1997-12-31 | 2002-05-14 | Gateway, Inc. | Input pad integrated with a touch pad |
US6357887B1 (en) * | 1999-05-14 | 2002-03-19 | Apple Computers, Inc. | Housing for a computing device |
CN1224877C (zh) | 2001-08-31 | 2005-10-26 | 宏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 |
KR101391759B1 (ko) * | 2007-04-25 | 2014-05-0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용 컴퓨터 |
JP2009301144A (ja) * | 2008-06-10 | 2009-12-24 | Fujitsu Ltd | 電子機器 |
-
2007
- 2007-04-25 KR KR1020070040441A patent/KR101380749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16 US US11/872,754 patent/US805462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4-24 CN CNA2008100942591A patent/CN101295195A/zh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10-27 US US13/282,846 patent/US885480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3199A (en) * | 1997-10-14 | 1999-09-14 | Owens; Steve | Computer touch pad cover and method |
US20040100449A1 (en) * | 2002-11-22 | 2004-05-27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replaceable touch control module |
CN1519678A (zh) * | 2003-01-23 | 2004-08-11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无破孔式触控板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制造方法 |
CN1581018A (zh) * | 2003-08-11 | 2005-0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接触垫装置 |
CN1728053A (zh) * | 2004-07-29 | 2006-02-0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便携式计算机触摸盘设备 |
US20060201792A1 (en) * | 2005-03-14 | 2006-09-14 | Sun You M | Touch pad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 |
CN1834847A (zh) * | 2005-03-14 | 2006-09-20 |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脑的触控板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80095659A (ko) | 2008-10-29 |
US8854800B2 (en) | 2014-10-07 |
KR101380749B1 (ko) | 2014-04-03 |
US8054622B2 (en) | 2011-11-08 |
US20080266775A1 (en) | 2008-10-30 |
US20120039038A1 (en) | 2012-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95195A (zh) | 便携式计算机 | |
JP5468685B2 (ja) | 構成要素アセンブリ | |
US10228721B2 (en) |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 |
EP2722734B1 (en) | Wired electrode for a touch screen panel | |
CN101295194A (zh) | 便携式计算机 | |
US20170003718A1 (en) |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 |
US10133314B2 (en) |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 |
US20150338883A1 (en) |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 |
WO2021190098A1 (zh)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06341501A (zh) | 一种盖板玻璃及移动终端 | |
CN103959416A (zh) | 粘接式键盘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10152782A (ja) | 電子機器 | |
CN105302356A (zh) | 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TWI464561B (zh) | 薄型觸控板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 |
WO2013100159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の固定構造 | |
US20070046644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buttons without forming gaps therein | |
CN105283002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窄边式前壳结构及移动终端 | |
TWI659344B (zh) | 觸控板結構 | |
JP6129885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106953947A (zh) | 盖板组件、盖板组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 |
CN110442249A (zh) | 触摸板结构 | |
CN101290433A (zh) | 背光模块 | |
JP4819771B2 (ja) | キーボー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キーボード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6432048B2 (ja) | 電子機器 | |
JP7576122B1 (ja) | 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214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